内蒙古牧草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牧草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
赵景峰,夏红岩,哈斯巴特尔,梁东亮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㊀010020)
[摘要]自2012年以来,内蒙古牧草产业区域化发展逐步凸显,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起步发展的阶段.文章对内蒙古全区牧草产业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内蒙古区域特点,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并对今后牧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牧草产业;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1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 5952(2019)01-0006 06
2012年以来,内蒙古牧草产业在国家㊁自治区及地方政策㊁项目的拉动下,在企业不断发力,社会资本大量注入的推动下,牧草产业基础空前加强,现代化建设程度明显提高,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成效显著,企业成为牧草产业的市场主体,节水灌溉㊁规模化㊁专业化㊁机械化和集约化成为主体生产方式,苜蓿㊁燕麦的干草捆(或青贮)和天然草的干草捆成为市场主导产品,从总体上看,牧草产业区域化发展逐步凸显,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起步发展的阶段.
1㊀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牧草种植稳中向好,草种结构持续优化.全区牧草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苜蓿种植面积750 32万亩,占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的比例由2011年的51 9%上升到2018年的84 07%;青贮玉米年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108 5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356 42万亩;天然草原生态持续好转,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4%,较2000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现有打草场面积10283 59万亩,全部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范围,实行禁牧.目前,全区已具备人工草地年产干草600万吨㊁青贮2600万吨,天然草原正常年份年均产天然干草450万吨的生产能力,牧草产品来源丰厚.
牧草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已见端倪.全区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㊁以草产品为中心㊁以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牧草产业化发展态势.在高产苜蓿㊁燕麦和青贮玉米等草产品的生产上,以水为主㊁节水灌溉,规模化㊁专业化㊁机械化和集约化成为主体生产方式.据调查统计,全区从事草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有107家,其中专业化规模生产
青干草或青贮的企业有97家,专业化生产牧草种子的企业有10家.企业经营苜蓿和燕麦节水灌溉的草田面积303 6万亩,占全区的92%;种植规模为1000亩㊁3000亩㊁1万亩㊁几万亩,实现了产草田和制种田的专业化生产.6年间,建设国产优质苜蓿品种原种扩繁田5万亩,其中已进入达产期面积3 5万亩.草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高出内蒙古农业机械化水平11个百分点.大中型节水设备㊁机械设备几乎均为企业所有,提升了牧草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彰显了企业的主体带动作用.
草产品生产呈现区域化,主导产品已凸显.依据自然气候特征和牧草品种生物学特性,做到了适地适种.全区境内,不同草品种在其适应区域形成了优势品种和优势产品.节水灌溉㊁高产苜蓿和燕麦的草产品生产区域化尤为明显.县域规模在30万亩以上的区域1个,相邻县域规模在10万亩以上的6个.这些区域苜蓿和燕麦一体化布局,轮作种植成为常态,是草产品生产规模集中区㊁企业聚集区和草产品富集区;青贮玉米主要集中在奶牛养殖区㊁牛羊育肥区;天然干草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大草原区.全区形成了苜蓿草㊁燕麦草㊁天然草和青贮玉米四大类,干草捆㊁青贮㊁草粉㊁
草颗粒(块)及种子5种草产品,苜蓿㊁燕麦干草捆(或青贮)及天然干草捆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苜蓿和燕麦干草捆年商品量为150万吨左右,天然草捆年商品量为250万吨左右.草产品的利用主要用于饲喂奶牛㊁肉牛㊁肉羊,提高了奶牛业㊁牛羊育肥业的质量和效益.
牧草产业应用技术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在苜蓿产业发展上,2008年至今,采取企㊁产㊁学㊁研相结合,在种植㊁节水㊁施肥和收贮等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积累了应对倒春寒㊁风沙㊁雨淋等不利条件的新技术和成功经验,基本实现了安全种植;在燕麦种植上,探索出了苜蓿与燕麦轮种与套种模式,大麦与燕麦复种模式;在天然打草场上,开展打草轮刈㊁补播与施肥㊁切根与浅翻等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推广新品种㊁节水灌溉㊁水肥一体化㊁杂草防除㊁冻害防控等新技术㊁新成果,提高草产品的生产水平,节水灌溉苜蓿草地平均亩产干草650公斤,最高亩产1200公斤;燕麦亩产干草350-650公斤,大麦+燕麦年亩产干草800-1000公斤.
各地生产企业为扎实推进牧草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集思广益,凝练智慧,创造性地提出适合各自发展的模式和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些典型的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草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如县域发展模式㊁种养结合模式㊁整体推进模式㊁多品相择优发展模式㊁草都草产品信息平台服务模式等.
2㊀主要特点和经验
2 1㊀抓落实㊁保质量,着力推进
加大国家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 行动的配套支持力度,是内蒙古的鲜明特色.把政策落实好,项目实施好,是内蒙古牧草产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2012年至今,自治区财政计划资金每年1亿元用于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 ,国家和自治区年投入资金1 5亿元左右,年建示范基地24万亩左右.布局突出在黄河流域和西辽河-嫩江流域两个苜蓿优势区和奶牛主产区.项目实施中,制定 指导意见 和 验收办法 ,严把实施方案㊁资金管理㊁建设标准和验收环节,对节水灌溉㊁收获机械㊁贮藏设施及土地条件采取自有基础与建设内容配套达标,对种植规模与质量㊁节水灌溉采取一票否决制,对项目用地采取盟市和旗县草原站技术双认证.这些措施保证了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建设的质量,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把落实草原补奖政策㊁牧草良种补贴项目㊁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工程有机结合,鼓励和调动了生产者的种草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牧草产业的发展.根据调查统计,到2018年,全区节水灌溉苜蓿和燕麦面积300万
亩左右,是2011年的4倍.
2 2㊀规划指导,区域发展,形成优势
节水灌溉㊁机械化㊁专业化规模发展是内蒙古牧草产业的鲜明特征.强化规划指导,合理布局,把种植优势区变为产业优势区,是内蒙古牧草产业化发展的又一宝贵经验.内蒙古出台了«内蒙古草原保护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和«内蒙古苜蓿产业规划(2012-2020)»,赤峰㊁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相应制订了本地区的苜蓿产业规划,在苜蓿㊁燕麦种植优势区和奶牛主产区进行合理布局.目前,形成了节水灌溉种植规模在10万亩以上的草产品优势产区7个.这些产区节水灌溉设施星罗棋布,规模集中连片,牧草长势喜人,机械装备精良,无不成为现代草产业的明显标志.
2 3㊀攻技术㊁保种植,全力提升产业水平
风大沙多㊁雨热同期㊁倒春寒多发,是内蒙古的气候特征,也是苜蓿生产的致命因素.与之相应的战风沙㊁防雨淋㊁控冻害的技术集成成为内蒙古牧草产业鲜明的技术特点.种草企业与教学㊁科研单位或专家联合攻关,国家草产业技术体系㊁自治区草产业技术体系及各地技术推广和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培训㊁现场观摩,开展定点定向研究与示范,取得燕麦+苜蓿保护播种,越冬水为主冻害综合防控㊁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㊁苜蓿青贮等应用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由于企业发展的人力㊁物力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加之草原科技和推广队伍的努力,基本实现了不同区域苜蓿的安全种植;由于高产苜蓿的引种,提高了苜蓿生产能力,是一项效益显著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由于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