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赏析-《孔乙己》分析 (2)

合集下载

小说《孔乙己》人物形象赏析 毕业论文(另两篇)

小说《孔乙己》人物形象赏析  毕业论文(另两篇)

小说《孔乙己》人物形象赏析内容摘要: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清朝末年,深受封建教育思想毒害,又没有进学,是一个既不幸又很不争气的人.小伙计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也是孔乙己悲剧的见证人.小说以一个12岁的孩子的口吻叙述故事,反映生活,更能体现情节内容的真实性.围绕在孔乙己身边的一群人中,掌柜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以取笑孔乙己为乐,把孔乙己的遭遇当做笑料,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制造孔乙己悲剧的还有残忍狠毒的丁举人,他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在科举考试的阶梯上,他爬上去了,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就肆意毒打没爬上去的孔乙己,以致”打折了腿”,所以笔者认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的归罪于封建科举制度,诸如当时社会,国民对孔乙己的不接纳,孔乙己自身鄙视劳动,不会营生等.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形象《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是一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

小说以清朝末年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成功的塑造了孔乙己,“我”,掌柜,丁举人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斑斓多姿的<孔乙己>人物画廊,一睹他们的风采.一,可悲又可叹的孔乙己小说以”孔乙己”为题,无疑,孔乙己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即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清朝末年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由于深受封建教育思想毒害,又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后来无以为生计,越来越穷,以致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咸亨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许多问题,诸如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社会的人情冷漠,等等.为了孔乙己的出场,作者在一开始就为他搭起一个”表演的舞台”:鲁镇的咸亨酒店.你可不要小看这酒店,它可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宿影,真可谓小酒店,大社会.光临酒店的酒客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短衣帮,一类是穿长衫的.喝酒的方式也不同:前者是”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钱,买一碗酒…….靠柜台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而穿长衫的则”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这不但显现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巧设悬念:孔乙己属于哪一类人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孔乙己出场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承上启下,也揭示了孔乙己特殊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的说明他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羡慕阔绰的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地位的标志”.唯一的”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人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很特殊.在这一段里作者集中笔力描摹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作者为他画像,旨在叫这个年岁已老,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的孔乙己走出来,好让观众先睹为快.从这里我们初步能感受到孔乙己的不伦不类.总之,初见孔乙己,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邋遢,懒散.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还有一次就是在他被打折了腿之后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时候,两相对照,更见悲哀.另外,作品还通过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主要是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写的.小说共有四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第一次是在第四段,”孔乙己”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困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加之好喝懒做,(也不愿去以劳动求生存)致使其生活连温饱也不保,穷的”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满面红光”,只能是”清白脸色”.这”清白脸色”的描写,再配之以”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的刻画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清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取笑他,揭他短时,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遭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第三次描写”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脸上为什么呈”灰色”?如果说孔乙己因偷东西被打的鼻青脸肿,那是肉体上的伤疤,那么没有考取功名,便是他精神上的伤疤.酒客取笑他偷东西时,他还与之争辩,可酒客取笑他”捞不到半个秀才”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就充分表现了孔乙己灵魂深处的疮疤被戳痛时的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第四次描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侯:”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走”来,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他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宿,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品的悲惨画面.孔乙己的脸色由清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的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同时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作用.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喜爱,还因为对他独特的语言,动作的描写.顺便讲一下小说情节设计的巧妙:通过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即:(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我们来看看孔乙己都说了哪些话.当酒客取笑他偷东西时,他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君子固穷”……可是,当人们嘲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这时他嘴里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即使跟孩子说话,也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迂腐不堪,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后来,被丁举人打折了腿,酒客取笑他,他却说是”跌断,跌,跌……”用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自欺欺人,并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可见,封建制度无情的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他却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当然,我们从孔乙己的语言动作中也能看到他诚实的一面.总之,”小说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是一个苦人形象.他穷困迂腐,满口”之乎者也”,卖弄自己的一点知识,以致被人嘲弄.同时他又染上了一些恶习,好喝懒做,偶尔干些偷窃的事,以致被人打折了腿,贫苦寂寞而死.作者对他是寄予同情的.孔乙己的悲剧理应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归咎于他生活的那个社会,(国民对孔乙己的态度:取笑,冷漠,没有丝毫的同情,还把他是为笑料,从大人到孩子都不接纳他.)但笔者认为孔乙己本人也难辞其咎.试想,当时在封建科举考场上名落孙山者,何止孔乙己一人也,虽然说,封建思想宣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可是做不了劳心者,还可以回过头来做个劳力者嘛,凭着孔乙己”很高大”的身材,完全可以实现自食其力,可他就是不争气,口头上说”君子固穷”背地里却干起偷窃的勾当.难怪作者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动作神态描写方面,如通过孔乙己手酒客戏弄时动作神态的先后变化,极传神的刻画了他始终吧往上爬,追求功名当做人生第一要义的思想.通过描写孔乙己教”我”识字和给孩子们茴香豆吃的动作,神态,刻画了他心地善良的本质.二,穿针引线的小伙计--------“我”据鲁迅先生的同学孙伏园回忆说,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片小说里,你最喜欢那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孔乙己>的作者,把创作的镜头,放在一个小酒店学徒的身上,凭他来摄取一个酒店顾客(孔乙己)的肖像.”(孙伏园<鲁迅回忆录>) 小说选取的视角独特,以第一人称”我”------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情节内容显得真实可信,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俗话说:”童言无忌”,又曰:”小孩嘴里讨实话”,以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和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又热烈的思想感情.文中的”我”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通过”我”的见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围绕在孔乙己周围的是一片嘲弄的笑声,没有丝毫的同情和关心.你看,当孔乙己受尽成人的嘲弄之后,”孔乙己知道自己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当孔乙己教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时,小说是这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小伙计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另一方面作者是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出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连”我”这个12岁的孩子的幼小心灵都受到等级观念的侵蚀,可想而之当时社会的冷漠何等严重.这里多少也寄托着作者的悲和叹.三,一副凶脸孔的掌柜. 这个咸亨酒店的掌柜,虽然不是小说中着力描写的人物,但作品通过他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社会风情画:第一幅:卖酒羼水.文中写道:”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伺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这事”就是指在酒中羼水一事.由此可见,掌柜对长衫主顾唯恐伺候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则欺.人心何等势利冷酷啊.第二幅:和顾客谈起孔乙己.时间是中秋前的两三天,因结账看到粉板上写着孔乙己的名字,引出这一番对话,掌柜是因为”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才想起他,掌柜和顾客之间一连串的问答中,可见丁举人的凶残,更见掌柜的冷酷,这一段最后写道:”…….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他念念不忘那十九个钱,孔乙己都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了,而掌柜却用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语气谈到孔乙己,这不禁令人气愤和悲哀,当孔乙己用手爬到酒店要酒喝时,掌柜依然向他要欠下的十九个钱如同掉进钱眼里.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的全部身价还不值十九个钱呢.之后掌柜又调侃取笑说道: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接着,掌柜又说:”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折腿?”………掌柜不但不给一点点的关心,还要抹杀孔乙己最后一丝尊严.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是如此不幸,掌柜又是何其冷漠.第三幅: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此时的孔乙己腿被打折,爬到酒店,已经穷途末路,即将走到他人生的尽头,他多么需要同情和关心,他最忌讳的是偷,窃一类的字,然而掌柜全然不顾,不但如此,还以此拿孔乙己开心,以博得店内外阵阵笑声,这阵阵笑声,进一步反映了掌柜和酒客们的冷漠,麻木.这简直就是魔鬼的笑声,它敲响了孔乙己走向死亡的丧钟.语气事不关己的谈到孔乙己,这不禁令人气愤和悲哀.凶狠毒辣的丁举人丁举人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阶梯,爬上统治阶级宝座的封建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丁举人和孔乙己,他们都是读书人,或许当年他们曾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呢,若干年后,考取功名的丁举人仗着封建制度赋予他的特权,随意拷打落榜的孔乙己,既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也不承担打折腿的后果,小说将这两个人物彼此对照,相互补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绝妙讽刺,从而强化了作品反封建的思想意蕴.参考文献:1,黄中海<鲁迅小说的背景和主题>2,孙伏园<鲁迅回忆录>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参考书>要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很多,除了写作前的指导,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以外,文章写成后的修改也很重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目的是使学生在批改中认识到自己本次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寻找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古人云: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我曾做过如下尝试,感觉效果很好--------作文课上,我先明确的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批改作文,之后,介绍一些批改的方法,诸如:修改作文主要指运用增,删,调,换等手段,使文章在原来基础上更好些.(以下板书)增,即添加上必要的字,词,句,使文章通顺,明确,充实,生动;删,即删除多余的不必要的字,词,句,段.使文章简练精要.调,就是调整改动字,词,句,段的排列次序,使句子通顺,段落连贯合理;换,即更换文中不恰当的字,词,句,段.然后我出示一张作文批改评价表(准备好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认真领会后,把全班44名同学按前后相邻两排4人为一组,分组修改(原则上本组成员不改自己的作文.批改过程中,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与本组同学讨论或询问老师解决.)对于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现象,可直接在原处修改,同时按表中的要求进行分项打分,并将总分填入下表中(准备好的材料):说明:姓名,指作文的作者.1,2,3,4,是本组成员编号.在小组同学批改作文的同时,我穿行于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批改,我手拿一支红笔和一张备课纸,以备在批改时记录一些典型问题.当时,同学们改作文的热情特别高, 有互相讨论的,有查阅字词典的,还有举手问老师的……随着批改的深入,问题也越发多起来,尤其是问老师的问题多起来了,这时,我内心窃喜,可四面八方都在举手提问,我焦急了,有:”虽有百口,口有百舌,难名一处”的感觉.更有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第一阶段的批改完成了.接下来,我进行总结引导,分两步:第一步,要求各组选出优秀作文或文中的优美文句,准备朗诵,目的是让全班同学学习.当然,对文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指出,以便今后纠正.第二步,在各组学生发言后,我对刚才的记录进行梳理归纳,作总结.最后,布置作业:主要是订正自己作文中的错误,如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调整句段等.当然,让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自改.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批改的原则,要求,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批改,学生自改后,教师要及时收回自改习作检查,讲评.还有一种:师生共改.具体做法是:从学生作文中挑出一篇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上课前先抄写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呈现出来,也可打印成材料发给学生),同时准备一些彩色粉笔.之后引导学生发表修改意见,并分组分批到黑板前进行修改.教师以”平等者中的首席”身份参与讨论,与学生一道修改,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整篇文章改好后,指名同学朗诵修改文,让学生感受修改的效果.老师要抓住机会,适时总结,强调一点:修改作文至关重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不厌其烦的修改,要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参考文献:(1)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2)李宇新<语文教学与研究>(3)普通话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现在,”说普通话光荣”,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人们还是认为,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在学校.而在学校的各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尤为突出.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普通话教学,必须解决一下几个问题.一是创设良好氛围.说普通话要从我做起,教师身体力行,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活动中,都要坚持说普通话,并向学生宣传说普通话的作用,意义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说普通话的好处,端正态度,从而有所行动.由于教师的有意为之,时间长了,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良好环境就形成了.第二,定期开展说普通话比赛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比如,诗文朗诵,模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国旗下讲话……也可以通过黑板报,画廊等形式展示优秀者说普通话的风采.把推普工作渗透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每当教到语言文字时,我就结合地方方音与普通话进行比较教学,以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激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比如,我们家乡方言中F,H不分无F声母,飞机FEIJI。

孔乙己

孔乙己

一、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分为几部分?
二、
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附和( hè ) 不屑( xiè )置辩 荤( hūn )菜 咸亨( hēng )酒店 羼( chàn )水 拭( shì ) 蘸( zhàn ) 阔绰( chuò ) 舀( yǎo )水 涨(zhàng)红 绽( zhàn )出 哄( hōng )笑 间( jiàn )或 着( zháo )了慌 打折( shé )腿 门槛( kǎn )
在一间关了门的店铺外,一簇人正围着一个像乞丐的老头子。 老头子盘作在地上,满口之乎者也的说着什么。声音很熟。我忙 拉掌柜的衣服,“像是孔乙己。”两人向前一看,果真是他。 孔乙己骨瘦如柴,还驼了背,原来高高大大的他现在短了半 截。身上穿着又破又烂的长棉袄,飘下来的雪花与翻露在外的
棉絮混成花花白白的一片颜色。辫子没有了,白色的头发稀稀疏 疏,蓬乱地披散着。一张破棉被围在膝下,那对跛脚给遮住了。 旁边一张破烂的席子卷着些什么,大概是他的全部“家当”。 掌柜走近蹲下,“孔乙己,你认得我吗?你尚欠咸亨酒店十 九个钱呀。”孔乙己慢慢地抬起头来,他的脸孔更加清楚了。眼 眶深深地陷下,脸上已瘦得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张皮。而皮口又 布满“蚯蚓”,分不清哪条是皱纹,哪条是疤痕。胡子长长的, 又粗又硬。他双目呆滞,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掌柜失望地站起来 对我说,“糟糕,他呆了。”这时,有人抛了一个铜钱。“我认 得你了。”孔乙己说话沙哑,不知是因为掉了许多牙,还是冻得 打牙战的缘故,声音含混不清。掌柜以为被认出来,忙又蹲下。 只见孔乙己伸出颤抖的手拾起铜钱移近眼前,“我认得你了。你 叫孔方兄。你姓孔,我也姓孔,我们是同宗。你老哥可威风矣! 人人推崇备至,万千宠爱都集于一身。而我……”他停了一会, “呜呼哀哉!不提也罢。”

〖2021年整理〗《孔乙己》结构分析

〖2021年整理〗《孔乙己》结构分析

《孔乙己》结构分析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述,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精神和肉体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更主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

这篇小说正是为了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

(铺垫)
第二部分(第4-13段):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段。

(开端、发展)
(1)(第4段)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第5-6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第7段)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第8段)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第二层(第10-11段)写孔乙己已断腿后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仍遭到取笑。

(高潮) 第三层(第12-13段)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结局)
三、结构图
小说三要素
环境 人物 咸亨酒店
孔乙己
故事情节 开端:时间、地点、酒客、气氛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发展 酒客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
高潮: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残后的残象
结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序幕) 第二部分(4-12)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①第一层(4-8)写孔乙己的经历、言行、性格和社
会地位。
(开端、发展)
②第二层(9-12)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高潮)
第三部分(13)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结局)
1、交代时间、地点、天气……(概括内容)
2、渲染……气氛(在开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心情
知识链接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 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 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 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 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 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 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 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2、动作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
迂腐
炫耀
死爱面子
“排”表示自己有钱,同时在“短衣帮” 面前炫耀,一副穷酸相。
“摸出四文大钱”
“摸”写出钱少,动作迟缓,表现孔乙己穷 困、身心所受摧残之深。
写活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
孔乙己教“我”识字 迂腐不堪,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热心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
善良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介绍鲁镇的酒店的大概情况,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A、把“短衣帮”与“长衫主顾”作对比,突出了 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B、从“我”职务的变换,可以窥见掌柜的冷酷势利。
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 冷漠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可见当时的世态炎凉,咸 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4-13段)
会打断腿?”

鲁迅作品孔乙己赏析

鲁迅作品孔乙己赏析

鲁迅作品孔乙己赏析鲁迅作品孔乙己赏析《孔乙己》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鲁迅作品孔乙己赏析,欢迎阅读!【层次分析】这部作品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序幕(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

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四段首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承接上文,开始具体描写主人公孔乙己。

这句描写出孔乙己的奇特身份,揭示了他的社会地位,意义含蓄而深长。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生活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与小说开头所说的喝酒主顾中的“短衣帮”差不多。

但孔乙己又是“穿长衫”的,这又含蓄说明了他是“读书人”,虽穷可又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受封建文化教育之毒很深,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因而,成为“唯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这“唯一”就标示了他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独特的性格与身份,他欲“上”不能,居“下”又不甘心,和酒店主顾中的上层人和下层人都不一样。

文章接着细致描写孔乙己的肖像。

逐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

“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欺辱;接着,写孔乙己到店后,酒客们揭他的短取笑他。

他先是不答,当人们一次又一次揭他的“伤疤”、取笑他时,要面子的孔乙己不得不起来分辨说:“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他争辩的结果是“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第2课时品味含笑的哀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第2课时品味含笑的哀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第2课时品味含笑的哀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

通过讲述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但依然保持尊严的书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性的丑恶。

本文语言幽默讽刺,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鲁迅的作品和本文所反映的封建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并学会从中反思现实社会和人际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对人性、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原因:课文语言幽默讽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讨论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3.讨论分析: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

4.重点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看法。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孔乙己》2-孔乙己段子

《孔乙己》2-孔乙己段子

《孔乙己》2:孔乙己段子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二)整体感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

大作家巴金说,《孔》写得多好啊!日本一位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

为什么鲁迅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查清字词。

(1)应掌握的字:阔绰(chuò)舀(yǎo)羼水(chàn)绽(zhàn)拭(shì)蘸(zhàn)打折(shé)(2)应掌握的词: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置辩,辩论。

颓唐:精神不振作。

2.速读全文,理清小说三要素:人物:孔乙己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段至第9段)②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③结局(第12段至第13段)(三)教学过程1.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1)提问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的呢?泛读课文(第1段至第3段)要求:(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这个环境有什么特征呢?时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由创作小说的1918上溯二十多年,那是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

那距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

故事发生的地点:咸亨酒店。

(酒店是旧社会各阶层往来聚会场所,是清末社会的一个缩影。

)酒店的顾客有着不同的特征:“长衫”和“短衣”、“房里”和“柜外”、“坐吃”和“站喝”贫富悬殊,对比鲜明。

(2)讨论“踱”为何不能换成“走”?“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
•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 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 “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 写?)
• 【拓展延伸】:
•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众人的 笑?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
—— 具体形象地 描绘人物和事物的 状貌的一种表达方 式。
关于描写
• 基本特点
—— 描绘形象
• 所追求的表达效果 —— 用文字绘形绘色地再
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感到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文段对比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 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 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 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 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掌柜: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 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 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 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 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 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 味。
(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 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 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 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 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孔乙己课文精讲

孔乙己课文精讲

孔乙己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孔乙己》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第4-13段):这是整篇小说的主体部分,详细描绘了孔乙己的性格、遭遇和悲惨命运。

这一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层次:1. 第一层(第4-9段):通过一系列生动逼真的细节,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

这些段落详细描述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2. 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因偷窃而被权势显赫的丁举人家打折了腿的不幸遭遇,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这两段通过掌柜结帐引出孔乙己长久没有来的情况,并从掌柜和酒客的对话中侧面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3. 第三层(第12-13段):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这部分以叙述者“我”的思绪从二十多年前的过去回到“现在”,以“我”的亲身见证来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揭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冷漠。

《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和社会根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二、文章赏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小说通过精心选择的背景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使得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并且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小说以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通过描绘孔乙己在酒店中的遭遇和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对不幸者的冷酷。

同时,小说以“我”的口吻来写,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而“我”作为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也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冷漠。

小说通过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迂腐性格和悲惨命运。

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他的言行举止都显得十分迂腐,但他又非常要面子,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第5课《孔乙己》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6.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表明他也有热 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深遗憾,这里既 表现了他存在的某种热心、善良,又从教法上体现出了 他的迂腐;而“屡遭冷遇”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地位卑下 ,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学习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一)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让人如此印象深刻,除了文 章记叙事件本身具有典型性外,更得益于文章中精彩的人物 描写。请你在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说说其 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习写作技巧
这篇文章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事,说说以该角度叙事的好处。 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
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 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 以一位对社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 的口吻,回忆着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景象。——经过了 二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当年的小伙计早已人到中年,并远离 了鲁镇和咸亨酒店,却仍然对穷困潦倒中的孔乙己及自己在 当时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念念不忘,其中复杂的内心隐曲是可 想而知的,但作者又刻意隐藏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只是 以一种含蓄平淡的口吻徐徐道来,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重点字词
荤菜 侍候 惋惜 笔砚 唠唠叨叨
绰号 伤疤 夹袄 乱蓬蓬 不屑置辩
阅读全文,梳理情节
(一)请默读课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含义。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孔乙己
2.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阅读全文,梳理情节
(二)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学习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神态描写】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孔乙己》分析

《孔乙己》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孔乙己》分析
 《孔乙己》分析
 第一部分(1-3):环境描写。

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孔乙己活动的环境,是他活动的舞台。

作品就是通过这个环境来刻画孔乙己的形象,反映他的命运的。

 第一段:描写酒店格局和顾客。

 1、为什幺要写酒店格局?酒店就是一个小社会。

通过这个小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世态人情。

为“我”的最后职务作铺垫。

 2、为什幺要花那幺多笔墨描写顾客?通过顾客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

顾客分两大类——短衣帮和穿长衫的。

这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两极——贫富差别。

 3、这些描写与刻画孔乙己有什幺关系?孔乙己也是酒店的老顾客。

而他与以上顾客都不一样,是个很特殊的顾客,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段:写“我”的身份与职务的变化。

由伺候短衣帮到专管温酒。

与前面相照应。

 1、为什幺要写这些?这同样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状。

往酒里羼水是酒店欺骗穷顾客的一种手段。

 2、写这些与刻画孔乙己有何关系?作品是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来刻画孔乙己的。

正“我”的特殊性才可能对孔乙己了解得很清楚。

如何他伺候穿长衫的就不可能了。

孔乙己是穷人,所以与孔乙己打交道,才会注意到孔乙己。

 第三段:写“我”心理活动这一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为孔乙己与其他顾客不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这也是设置。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范文6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范文6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范文精选6篇(一)教案范文:《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底层社会人物孔乙己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故事的含义和主题,并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孔乙己》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包括揭示社会问题和塑造形象的手法。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故事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2. 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用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公平的待遇?请谈一谈你的经历。

Step 2:背景知识介绍(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并引出本课文的主题。

Step 3: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15分钟)学生们分组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3. 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是什么?Step 4:讨论故事的含义和主题(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故事中有哪些不公平的现象?2. 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社会的弃儿?3. 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思想?Step 5: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创作特点和写作手法,如通过描写细节来塑造形象,通过对话揭示社会问题等。

Step 6:分析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写作手法(15分钟)学生们分组讨论,分析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塑造形象。

Step 7:课文梳理和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故事的主要思想、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以及学生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作业一:请写一篇作文,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感受和思考。

作业二:背诵和朗读《孔乙己》故事。

孔乙己课文内容

孔乙己课文内容

孔乙己课文内容孔乙己课文内容《孔乙己》这篇小说虽然只有三千字左右,但它思想意义深刻,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地方比较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乙己课文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主要内容《孔乙己》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苦读“四书”、“五经”,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沿着封建社会里一般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顺着读书应考做官的阶梯往上爬,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落到将要乞讨的境地。

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

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

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

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

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

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了他的肉体,而且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

2、创作背景《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外号孔乙己。

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

据鲁迅资料记载此作出于1919年3月26日(冬天)。

3、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拓展内容】孔乙己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5课《孔乙己》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第5课《孔乙己》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④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 (5)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 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说明其迂腐不堪。
孔乙己形象:
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他迂腐、爱面子、 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吃懒做、天真、善良、守信, 但最终被社会所吞噬。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 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 教育。
(4)动作:
①分茴香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 直起身来又看一看盘,自己摇头说……”
表现他的善良诚恳。 ②教“我”写茴字——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 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你知道么?……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 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文学常识
5.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 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作景物描写,主要是对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 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文学常识
6.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 体的背景;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文学常识
回顾小说的文体常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

《孔乙己》课文教案(优秀4篇)

《孔乙己》课文教案(优秀4篇)

《孔乙己》课文教案(优秀4篇)孔乙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了解写作背景和封建科举制度,理清小说的情节;第二课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第三课时,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交流法、点拨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感悟可笑形象1、本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讨论、明确:(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孔乙己虚荣穷酸、穷困潦倒和迂腐可笑。

2、品析众人眼中的孔乙己提示:小说除了描写孔乙己外,还写了哪些人物?明确:酒客,小伙计,小孩,丁举人,掌柜等。

设问:那在众人眼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分四个小组讨论:(1)酒客眼中的孔乙己(2)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3)小孩眼中的孔乙己(4)掌柜眼中的孔乙己3、“我”眼中的孔乙己PPT展示:“名人眼中的孔乙己”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5《孔乙己》作家作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随堂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5《孔乙己》作家作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随堂练习题

孔乙己作家作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随堂练习题含答案背景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

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

“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

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作者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鉴赏-《孔乙己》分析《孔乙己》作于1919年10月,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新的小说,也是鲁迅最有名的短篇之一。

全篇只有三千字左右,就创造了一个凡是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永远不会忘记的人物──孔乙己。

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里是不会再有的了(但大概还可以看得见他的正在最后地消失的影子,在全国解放后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我们就还偶然会遇见这样的人物呢)。

可是在艺术上,鲁迅创造的这一个典型,却无疑会和阿Q、闰土、祥林嫂等等一样,永远都是活着的。

和文学上一切典型人物一样,时代虽过去,我们仍然能够认识他,因为我们能够在他那里看见他的世界,认识他的世界。

孔乙己的世界,即产生他的那个社会和时代,是怎样的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我们读过鲁迅的作品,大概都已经很熟悉孔乙己的世界。

在《孔乙己》这篇作品中,作者把这一个世界描写得非常清楚和具体。

而且,在这之前,《狂人日记》也已经使我们认识了这一个世界。

在这之后,鲁迅又把这一个世界描写了好多次。

我们知道,阿Q、七斤、单四嫂子、祥林嫂,以至闰土、爱姑、夏瑜和华老栓,还有其他许多人,都是和孔乙己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他们都是同时代人。

我们在《孔乙己》这篇作品里,完全能够认识孔乙己的世界和孔乙己本人;而把许多篇作品一起来研究,又可以认识得更清楚。

那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它叫做鲁镇,也可以叫未庄,也可以叫其他任何的名称。

在那里有很出名的咸亨酒店,或别的什么酒店,它的顾客有穿长衫的,但更多的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在这短衣帮中有阿Q、王胡、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等。

这酒店可以说是一个要地,因为此外还有女乞丐祥林嫂和静修庵的小尼姑都曾经在它前面走过;那帮人撑船的七斤也大概每天都要含着六尺长的湘妃竹烟管来这里晃一晃,打听打听消息或报告从城里听来的消息;在它的隔壁,又住着纺纱的年轻寡妇单四嫂子。

这个世界里还有土谷祠或别的什么祠或庙,有已经说过的静修庵或别的什么庵或寺,有魁星阁之类的名胜,等等。

最重要的,是有丁举人、赵太爷、赵秀才、钱太爷、假洋鬼子、七大人、鲁四老爷、赵七爷(茂源酒店的主人),还有四铭、道统等“文豪”(《肥皂》),等等;这些人是必要的,没有他们,这一个世界就一切都无从谈起……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上面所说的各种人物,孔乙己是这个世界中的人物之一。

他不是闰土或祥林嫂,也不是七斤,这是不用说的。

他满口之乎者也,然而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所以他当然又不是赵秀才,同样也不会是假洋鬼子。

他认识茴香豆的茴字,而且知道回字有四样写法,很可以去做掌柜,然而他又不会营生。

他已经坦然站在短衣帮站的柜台前了,然而他又不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或《长明灯》中的疯子;而且和阿Q也还差得很远的一段路(虽然他已经有些像阿Q),因为他是好喝懒做,而阿Q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加以阿Q常常会不把赵秀才之类放在眼里,他却一提起捞不到半个秀才就会立刻显得颓唐不安。

孔乙己,究竟是谁呢?谁也不是,而就是孔乙己!谁也不会认错他,因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只是这么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完全描写出来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孔乙己,是这个典型世界中诸多典型人物里面的一个。

在这一个世界中,孔乙己和其他诸多人物同样地有名,比谁也不稍为逊色。

他的部分的外貌──身材很高大,一部乱蓬蓬的白胡子,并不怎样重要,因为即使身材矮小,没有胡子,也还是一个孔乙己。

但这部分的外貌,对于这一个孔乙己,也还是使人感到亲切的东西;而他的另一部分外貌──青白脸色,又是更亲切的,同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一切的孔乙己都是亲切而重要的。

对于这一个孔乙己,尤其重要的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对于别的孔乙己,有时也适合。

但使我们认识这一个孔乙己以及一切孔乙己的那最主要的标志,是穿着一件长衫──一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以及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风度。

这样的人,他的来历就很明白,一定是这样:原来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是又有一样致命的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都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就没有了,这样,他不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又怎么办呢?……只要他是孔乙己,那就一定是如此。

不一定一切的孔乙己,都事事相同,但总有大致差不多的来历,尤其是精神上总有一致之点的。

譬如说,有的孔乙己不一定写得一笔好字,然而他总一定读过书;不一定好喝(酒)而是好吃或好别的什么,然而他一定是懒做;不一定脸上时有伤疤,更不一定被打断了腿,然而他一定也免不了要做些偷窃或诸如此类的事,因为既没有捞到半个秀才,又不会营生,是一切孔乙己所以为孔乙己的前提条件。

这样的人物,在他的世界里也真是所谓天生的人物;就是说,他原来就是如此的,他的出现没有丝毫可奇怪的。

自然,在他的这一个世界里,没有这样的孔乙己,大概也没有什么。

作者就告诉过我们,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也就是说,没有他,别人并不会增加寂寞。

譬如在后来,他大概真的死了,人们也就不再提到他,连咸亨酒店的掌柜到最后也不再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照例的话了,就是明证。

但是,虽然别人并不怎样需要他,他却是他的世界所不可缺少的人物。

他的世界已经替他预备了一切条件,非让他在丁举人之类的已经不是怎样景气的王国里做一名以备一格的居民不可。

(我们说丁举人之类的王国已经不怎样景气,即九斤老太所说的“一代不如一代”,那不过是说他们的虎皮交椅已经很破旧,已经渐渐坐得不舒服,已经从那里出了狂人和疯子,也出了不少孔乙己,而且连阿Q把辫子盘到了顶上都可以使他们变色,如此而已。

并不是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王国;它还是一个王国,而且还相当的巩固。

)在丁举人之类的王国里,孔乙己这样的居民是决不会缺少的,而且是同样重要的。

正因为他本来是重要的,于是,经过天才艺术家的介绍,我们看见,他是怎样精彩的人物啊──他一出场,人们马上都笑着看他,例如他一到咸亨酒店,店内外就立刻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人家对他脸上的伤疤特别有兴趣,而他也似乎特别能够在这上面去满足人家,总要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为自己的“清白”而争辩,把所有的之乎者也都倾倒了出来。

人家也特别愿意触到他的隐痛,而他似乎又特别不愿意人家触到它,这样也就特别满足了人家,──因为他惟一的隐痛是捞不到半个秀才,──他何尝不知道:要是捞到了半个秀才,这些人还能这样看待他么?──人家触到它,就是要看看他那有求必应的脸上立刻显出的颓唐不安的痛苦和嘴上的之乎者也。

我们不得不说,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正因为他善良,他又更精彩,并且使我们觉得不知怎么说好。

看看作者的这样描写吧: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然而,他却只是这么引人发笑。

而终于走到他的收场了,我们再从作者的真正传神的描写中,看看人物对他的收场的态度吧: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人们的这样的态度,诚然是冷冷的,但我们又有什么可责备人们呢?而且人们的冷酷还有更甚的呢,当最后一次他坐着一个蒲包,用手走来咸亨酒店的时候,掌柜和别人还不是同样讥笑他么?可是,我们知道,这讥笑确实又由于孔乙己自己低声辩解说他的腿是“跌断”的而引起的,所以我们仍然不能说别人是讥笑错了的,虽然孔乙己是在用恳求的眼睛希望别人不要再羞辱他。

这样的,就是孔乙己,一个没落的大家子弟或没落的所谓书香之家的子弟由于不可救药的根性而走到末路的形态。

孔乙己的不可救药的根性和他的末路,是一切孔乙己们的共同的基本的特征,不管他们善良或是恶劣。

也许越善良,像这一个孔乙己这样,他的末路就越惨;善良只可能赢得有心人的悲悯或同情,然而不可能改善他的末路,如果他的根性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的社会是丁举人之类的王国。

但这一个孔乙己(不是一切孔乙己)却确实使我们同情,因为他同时又是一个被损害者。

他当然在基本上还不同于闰土、祥林嫂、阿Q等人,因为他的不可救药性是和没落势力相联系着的,但他究竟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到最后也还有自爱之心,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经敢于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自然孔乙己究竟能否走到反抗的路上去,是还不能断定的。

这就是革命者和人道主义者的作者鲁迅,所以抱着同情和悲悯的心情来描写这一个孔乙己的原因吧。

根据作者的观察,这一个孔乙己的不可救药性和他的善良,他的不长进和他的被损害,他的自爱和他的自暴自弃,都是显然不可分离地交结在一起的。

因此,作者对他的态度显然有对阿Q相同的地方,即大家所知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显然有不同的地方,即阿Q是被轰轰烈烈地枪毙的,虽然阿Q既不是革命党,也不是盗犯,但总之是死于他的反抗,这是作者所告诉我们的;但对于这一个孔乙己,却只让他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就完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