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流程 PPT

合集下载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
• 正融像性聚散PFV如果太低,会影响NPC, 集合近点会变远。
五、调节反应(BCC)与PFV的关 系
•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 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 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 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聚散来代偿,所以常常 会造成过度调节的表现。
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
•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 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 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 • PFA(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正融像性聚散,测
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内运动的 最大范围,是双眼正向(会聚)融像的能力。测量时在双 眼前放置BO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 要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此时因为使用了调节,会出现 模糊点;而当调节性会聚也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 破裂点。
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16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8eso。 •
• 所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的BI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2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的 负镜测试。
• •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0/14/11(模糊点是10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
• 集合近点(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反映的 是双眼能维持融像的集合极限,是双眼能保持集合的最近 的点。

视功能ppt课件

视功能ppt课件

精选ppt
7
(1)电脑(或静态检影)验光获得基础屈光量 (2)将基础屈光量输入综合验光仪(或试镜架)

(3)先右后左 (4)首次的MPMVA包括雾视和去雾视 (5)首次红绿测试 (6)JCC定散光轴 (7)JCC定散光度数
精选ppt
8
(8)再次的MPMVA,包括雾视去雾视 (9)再次的红绿测试 (10)按上述相同的步骤检查左眼 (11)双眼同时开放,加+0.75D雾视 (12)两眼分视(棱镜法或偏振镜法) (13)双眼平衡试验 (14)双眼同时去雾视 (15)双眼的红绿测试 (16)记录试戴验光处方的度数 (17)行走试验
精选ppt
52
聚散
集合(convergence,辐辏)和发散 (divergence)是双眼相互向内或向外的协 同运动。
精选ppt
53
远/近水平集合力的测定
通过棱镜的引入来逐渐诱导双眼视网膜上物 象的分离,促使患者运用水平聚散力来补偿 物象分离,维持双眼视,籍此,我们可以了 解患者的集合功能。
如瞳孔区影动为逆动,说明为调节超前,加 负镜至中和
正常量:+0.50D,+-0.50D
精选ppt
30
BCC:是指Binocular Crossed-Cylinder, 它可以提供在40里面处调节反应的信息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融合性交叉圆柱镜
+0.50
精选ppt
33
对于有老花的顾客BCC提供了一个给予合适 下加光的简便的方法。
精选ppt
17
正常情况下的调节幅度:
10岁=14D,20岁=10D, 30岁等于=7D,40岁=4.5D,50岁

基础视功能检查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护理课件

基础视功能检查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护理课件

预后判断
通过立体视检查结果可以 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有 助于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立体视异常表现
立体视异常表现为无法准确判 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可能表 现为视觉模糊、重影、眩晕等 。
立体视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 起,如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 病等。
了解立体视异常的表现有助于 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疾病,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立体视训练方法
立体视训练是通过特定的训练方 法,如渐进式视力训练、远近交 替观察等,帮助个体提高立体视
对比敏感度检查是评估眼睛在不同亮 度、不同对比度下的视觉功能,通过 测量眼睛对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度阈 值来评估。
对比敏感度检查对于评估视觉质量、 诊断眼病和评估视觉康复效果具有重 要意义。
对比敏感度异常可能导致视觉疲劳、 阅读困难和视力模糊等问题,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02 立体视检查
立体视功能检查
立体视检查在神经科中的应用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立体视检查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疾 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如脑卒中、 脑外伤等,通过检查立体视功能 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
监测病情进展
对于已经确诊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定期进行立体视检查可以监测病 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康复评估
在神经康复过程中,立体视检查可 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指导康复 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一站式服务
整合多种检查手段,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患者进行检查,降低患者 的就医成本和时间成本。
立体视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
通过立体视检查能够早期 发现立体视功能障碍,为 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 预,避免病情恶化。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立体视检 查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ppt课件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ppt课件
视野检查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反映的是患者的主观 感觉。
①受试者方面:精神因素(如警觉、注意力、视疲劳 及视阈值波动);生理病理因素(如瞳孔直径、屈光 间质混浊、屈光不正等)
②仪器方面 ③操作方面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常用的视野检查法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力
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 是形觉的主要标志,是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
的能力 代表了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觉敏感度。 视力表是测得视力的主要工具 视力=1/视断及视残等级一般是以矫正视力为标准,矫正 视力即验光试镜后的视力。
临床上≥1.0的视力为正常视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个人较好眼的最佳矫正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野(Visual Field)
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 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 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中心视野(注视点30°以内的 范围)
周边视野(注视点30°以外的 范围
视野小于10°者,既使视力正 常也属于盲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野缺损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野(Visual Field)
单眼视野 上方:60°下方:75°颞侧:100°鼻侧:60° 白色>蓝色>红色>绿色
双眼视野 可以鉴别伪盲
生理盲点 注视点外约15°,水平偏下约3° 横径约6-8°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力表
国际标准视力表: 1.0的标准为可看见1’角空间变化的试标的视力,不论
是远视力表,还是近视力表,它们1.0视力的试标都是 按照1’角的标准设计的
视功能检查及眼前节检查

视功能检查流程图

视功能检查流程图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R=红片,L=绿片。

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

)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

(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

)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

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

(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

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

(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

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况。

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斜)。

视功能检查及应用ppt课件

视功能检查及应用ppt课件
视功能检查及应用
舒城奥玛眼镜公司
主讲人:罗炳生
1
什么是眼睛的“三联动? 什么是双眼视觉? 什么是三级视功能? 什么是调节? 什么是集合? 近视的机制学说—调节学说
2
眼睛的三联动
• 眼睛在看不同物体时,都要通过眼肌的协 调运动,尤其在看近处物体时,出现近反 射三联动现象
• (包括眼的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8
什么是集合(辐辏)
集合指人眼为了保持看近时,既能看清又能双眼单视,而出现眼 球内转,双眼同时内收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集合。
9
集合异常的分类
1、集合不足 2、集合过度 3、散开不足 4、散开过度 5、融像性聚散功能异常 6、基本型内隐斜 7、基本型外隐斜
10
视功能检查流程
1、Worth4-dot
13
一、融合视(worth4点)
Worth4点灯可检查同时视、融合视、主导眼、复视。 投影出worth4点视标,右眼放置辅助镜片RL(红片),左眼放置辅助镜片GL(绿片)。
正常
左眼抑制
外隐斜
右眼抑制
复视
内隐斜
14
Worth4点融合视异常诊断:
两红三绿:复视,融合异常,有同时视。 两红:左眼抑制,无同时视。 两绿:右眼抑制,无同时视。 多种红、多种绿或者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向的椭圆形:复视
a 正位视
b 上隐斜
c 下隐斜
a.水平光带穿过点光,两眼均无上隐斜。
b.水平光带在下,光点在上。说明右眼上隐斜。在右眼前置BD棱镜,或左眼前 加BU棱镜。逐渐由少到多递增棱镜,直到水平光带穿过光点。此时所加的棱镜度 即是右上隐斜的度。
c.水平光带在上,光点在下。为左眼上隐斜。在左眼前递增BD三棱镜,或在右 眼前递增BU棱镜,直到水平光带穿过光点。所加棱镜即是左上隐斜度。

视功能检查法 ppt课件

视功能检查法 ppt课件
视野
• Goldmann视野计
为半球形视屏投光式视野计,半球屏半径33cm,背 景光31.5asb,试标大小及亮度均以对数梯度变化。此视 野计为以后各式视野计的发展提供了刺激光的标准指标。
2020/12/15
29
视功能检查
中心视野
• Amsler表
主要检查黄斑部10°以内的中心视野
Amsler表
• Amsler表检查法
2020/12/15
19
视功能检查
视力
近视力表
近视力表是用以检查调节状态下视力
及测量近点距离的图表。可了解调节力的 程度,协助诊断屈光不正或眼病,近视力 表除上面介绍的标准近视力表、兰氏环近 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外,还有耶格(Jaeger) 视力表、转盘式自带光源近视力表。近视 力表有光照稳定,显示清晰,使用方便, 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2020/12/15
7
视功能检查
视力
2020/12/15
8
视功能检查
视力
兰氏环形视力表
兰氏环形视力表又被称作C型视力表,主要用 来检测飞行员等对视力有高度要求职业的人员。 兰氏环形视力表是采用7.5毫米正方形中有1.5毫 米宽度的环,环上有1.5毫米宽的缺口,呈C字形 。兰氏环视标按等差级数计算,增率为0.1、 0.2……2.0,记录采用小数法。
2020/12/15
9
视功能检查
视力
2020/12/15
10
视功能检查
视力
对数视力表
对数远、近视力表是我国缪天荣在1958年提出设计的 ,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将视力分成5个等级,视标为E 字或C字,共14行。对数远视力表,是以5米距离测试, 能辨第11行,为标准视力,记以5.0。视标按几何级数增 加,视标每增加1.26倍,视力的对数就减小0.1。即视力 记录按算术级增减。。

双眼视功能检查(科室)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检查(科室)ppt课件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5)两光带不相交在光点上,每一个光条 上各有一光点说明有复视。两光点位于两 光条相交点的上方,表示同侧性复视,为 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内斜视。
(6)若称两光点位于两光条相交处的下方, 表示交叉性复视,为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外 斜视。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因为Bagolini线状镜检查需要患者具有一 定理解及表达能力,故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 儿童。
精选课件
26
根据两光条的关系判断视网膜对应: 1)后像呈+者属正常视网膜对应(NRC)。 2)后像呈┣者属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为内斜
视,横光条位于右方,与眼球位置一致,属同侧 性。 3)后像呈 者属异常视网膜对应,为外斜视,横光条 位于左方,与眼球位置不一致,属交叉性。 4)后像呈厂者属于异常视网膜对应,为右上斜视, 横光条位于纵光条的右上方,与眼球位置一致。
精选课件
33
临床上测试立体视锐度时,让受试者两眼戴测 试眼镜看一放置在眼前的均向鼻侧水平偏离的图 像,戴红、绿眼镜则看相应的红、绿图像,戴偏 振光眼镜则看相对应的偏振光图像。由于受试者 戴测试眼镜双眼同时注视时两眼所看到图像的位 置不同,从而产生了立体视觉。可根据两眼所看 到水平偏离的角度来定量,单位为弧秒。最小的
线索。
精选课件
37
在Titmus立体视觉图中,前三个圆环立 体图像(分别为800、400、200秒弧)和第 一个动物立体图像(400秒弧)可由于单眼 线索的存在而易被辨别;但其他立体图像由 于两个图像的水平分离较小,很难通过单眼 线索进行辨别。
精选课件
38
鉴别患者是否真正具有立体视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Titmus立体视觉图旋转90°,询问患者 是否仍能有立体感,如是则为单眼线索;二是 将Titmus立体视觉图旋转180°,这时,真正具 有立体视的人会发现,原来向外凸出来的圆环 变成向内凹进去了。

眼科检查法ppt课件

眼科检查法ppt课件

角结膜皮样肿
角膜乳头状瘤
病毒性角膜炎
34
色素 KP
35
羊脂状 KP
36裂隙灯操作方法源自拓展知识 主要用于眼前节的检查。 直接焦点照明: 角膜各层病变、虹膜、晶状体,角膜接触镜表面的异物和沉淀物。
将光线调成细小裂隙射入前房可观察:前方的透明程度,房水情况。
37
直接焦点照明法
38
拓展知识
48
瞳孔检查 用弥散光或聚光手电检查。 等大、形园, 位置是否居中,边缘是否整齐。 瞳孔的各种反应如何。 正常瞳孔 直径 2.5~4 mm
瞳孔反射
49
直接对光反应 暗室内,以聚光手电照射瞳孔,注意该眼瞳孔收缩反应, 速度及程度,并进行双侧对比。 正常瞳孔在强光刺激下立即缩小,并能持续片刻,再略 扩大。 反应迟缓或消失或双眼不等均为异常。
眼科检查法
1
眼病的主要症状: 视力障碍:
突然(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网脱、视神经炎、青光眼) 一过性(视乳头水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低血压、即将 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逐渐(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视力下降, 眼底正 常(球后视神经炎、肿瘤等) 感觉异常:眼疼、痒、干、疲劳、畏光、异物感 外观异常:充血、出血、流泪、新生物
54
眼底检查的仪器
直接检眼镜
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间接检眼镜
间接检眼镜检查法
55
正常眼底像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56
测量眼压的方法
直接检查法 指测法 眼压计检查法
57
指测法 检查方法:
病人向下方注视,检查者两手食指通过眼睑置于眼 球表面,交替按摩感觉眼球硬度,估计眼压的高低
记录方式 @ Tn 代表正常眼压

眼睛视功能基本检查课件

眼睛视功能基本检查课件

06
视网膜:感光细胞,接收光线,形成视觉信号
07
视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08
玻璃体:透明,填充眼球,支撑视网膜
视觉形成过程
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瞳孔
01
光线在晶状体聚焦,投射到视网膜上
02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光线,产生电信号
03
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形成视觉图像
04
视觉功能检查的意义
色觉检查:使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者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屈光度检查:使用屈光度计,测量患者的屈光度,以确定是否需要配戴眼镜
立体视觉检查:使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
2
3
4
1
屈光度检查
2
屈光度检查方法包括验光仪检查、电脑验光仪检查和散瞳验光等。
3
验光仪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镜片上的图像来判断屈光度。
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及早治疗和矫正。
指导治疗和矫正:通过检查,可以指导治疗和矫正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视力下降:通过检查,可以了解眼睛的视觉功能变化,预防视力下降。
评估视觉功能:通过检查,可以评估眼睛的视觉功能,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
检查项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在不同距离下的视力情况
1
屈光度检查是测量眼睛的屈光度,以确定眼睛的屈光不正程度。
5
散瞳验光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屈光度。
4
电脑验光仪检查是通过计算机分析眼睛的屈光度,快速准确。
眼压检查
眼压计:用于测量眼内压力的设备
非接触式眼压计:通过空气脉冲测量眼压,无需接触眼睛
接触式眼压计:通过接触角膜测量眼压,需要滴入眼药水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检查PPT课件

调节的分类(1956 Health)
反应性调节 器械性调节 集合性调节 张力性调节
调节刺激/调节反应曲线
辐辏和辐辏需求
辐辏:眼视近物时,为了保持双眼单视而 使双眼内转的生理现象
辐辏需求:视近物时保持双眼单视所需要 的辐辏量
聚散的分类
融像性聚散 调节性聚散 张力性聚散 近感知性聚散
隐斜和斜视
隐斜:无(打破)融像需求时,两眼视线 不对称的眼位
斜视:一眼固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视线 偏离该目标(有融像需求时,双眼视线不 对称的眼位)
隐斜(phoria)
分离性隐斜
无融像
相联性隐斜
双眼融像状态
分离性隐斜
常用分离方法 遮盖:遮盖试验 棱镜分离方法:von Graefe方法 变形方法:Maddox 杆 非融像或独立视标:立体镜隐斜测试卡
概念:人眼为了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 力的能力
调节主要靠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 眼的屈光力增强
调节需求 VS 调节反应
调节需求:外界特定距离的物体令眼看清 它所需要的调节量
调节反应:眼能够看清外界特定距离物体 需要付出的最小调节量
调节反应是相对调节需求而言的,多数情 况下,调节反应小于调节需求
DONDER’S TABLE
age amplitude age amplitude
10
14.00
45
3.50
15
12.00
50
2.50
20
10.00
55
1.75
25
8.50
60
1.00
30
7.00
65
0.50
35
5.50
70
0.25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测性复视,表 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 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 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 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 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集合异常的分类
1、集合不足 2、集合过度 3、散开不足 4、散开过度 5、融像性聚散功能异常 6、基本型内隐斜 7、基本型外隐斜
视功能检查流程
• 。 1、Worth4-dot 2、立 体 视 3、远 眼 位 4、近 眼 位 5、 A C / A 6、融像范围
7、 NRA负相对调节 8、BCC调 节 反 应 9、PRA正相对调节 10、AMP调 节 幅 度 11、Flipper调节灵活度 12、N P C集 合 近 点
•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 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被抑制。
•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 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 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 斜。
集合近点: 5cm
Worth4-dot检查
•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 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 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 抑制。
• 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worth4dot
左眼黄斑抑制
右眼黄斑抑制
立体视检查
•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 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 线。
• 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视功能检查流程
主讲人:罗炳生
三级视功能
同时视: 双眼视网膜传给大脑的像不是交替接受的,而是同

时接受的。

融合视:在同时视的基础上大脑中枢将双眼视网膜的物像综合ຫໍສະໝຸດ 视成一个完整的物像。

立体视:建立在以上两级视功能的基础上较为独立的具有三维

空间的视觉功能,是调节与集合在视中枢指令下的更高一层次
的生理功能。
什么是调节?
眼睛为了看清近物体而增加的弯曲度以增强眼的 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 这种改变眼的屈光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异常的分类:
1、调节不足 2、调节过度 3、调节灵活度不良 4、调节不能持久
什么是集合(辐辏)
集合指人眼为了保持看近时,既能看清又能双眼 单视,而出现眼球内转,双眼同时内收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集合。
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
•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 个在左下。
•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 的度数。
• 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
在检查过程 中应该不断 遮盖去遮盖, 以打破融合, 检查结果更 准确。
近眼位检查
梯度法测AC/A
•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 花的被检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 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
• 2、双眼同时打开,请被检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时添加 +1.00D球镜度,放松调节,测定其眼位(方法同近平 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 3、双眼前加-1.00D球镜度,刺激调节,再测定眼位 (方法同近水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11/15-23/8-12
近正负融像范围 NRV、PRV
•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近用瞳距,将 双眼旋转棱镜“0”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40cm近视 标卡上垂直单列视标,以2△/s速率在双眼前增加BI棱 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模糊点)、视 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样的速率减少BI 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恢复点)的值, 同法进行BO检查。 正常值(Morgan测试值): 近距: BI 11-15/19-23/10-16;BO 14/14-18/7-15
• 1、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近用瞳距。 • 2、近用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cm处。 • 3、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
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2△BI(测量镜) • 4、视标为小方块视标或水平单排近视标。 • 检查方法同远距离隐斜量检测。
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 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双眼内置偏振滤镜 所见的立体视标
远眼位检查
• 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 2、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
镜),左眼放置12△BI(测量镜) • 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 • 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
正常值
远眼位: B01△~Bi3△ 近眼位: 0~6△BI
AC/A : 3--5△/1 正负融像范围: 模糊点是眼位棱镜的2倍以上 NRA负相对调节: +1.75~+2.50D BCC调节反应: +0.25~+0.75 PRA正相对调节: >-3.00 AMP调节幅度: 最小幅度:15-年龄x0.25 FLIPPER调节灵敏度: 单眼10—13周期、双眼8—10周期
远正负融像范围 NRV 、PRV
• 双眼视孔调整为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和远用瞳距;将 双眼旋转棱镜“0”标记位置于垂直方向,注视5米远 处单个远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以2△/s的速率在 双眼前增加BI棱镜,分别记录下被检者报告视标模糊 (模糊点)、视标变为两个(破裂点)的值,并以同 样的速率减少BI棱镜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又变为一个 (恢复点)的值。同法进行BO棱镜的检查正常值 (Morgan测试值):远距:BI;X/5-9/3-5 BO;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