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气溯源.刘大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卦气0溯源

刘大钧

本文考证汉代易学中的/卦气0说在孟喜之前早已有传,其源出于先儒古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5子夏易传6和5易传6中,均有/卦气0说的思想;殷墟甲骨文中的四方之名,以及5尚

书#尧典6中的/析0/因0/夷0/0,与后天八卦方位中的四正卦相同,由此可知/卦气0说渊

源久远。作者强调,古人经过/仰观0/俯察0,对天地万物随节气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之后建构

了易学的象数义理合一模式,象数含蕴着义理,义理脱胎于象数,这是易学乃至易学哲学的独特

学术理路与特殊阐述方式。

关键词易学易学哲学卦气

作者刘大钧,1943年生,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卦气0说是象数易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学说,深入探讨此一学说,可加深对易学、易学哲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精妙底蕴及慧见的理解,意义非常重大,此本文之所由作也。

一、西汉/卦气0考

施、孟、梁丘三家居西汉古5易6十三家之首。5汉书#艺文志6:/5易经6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0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0又云:/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0/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0可见施、孟、梁丘三家之5易6在西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所谓/施、孟、梁丘0系指施仇、孟喜、梁丘贺三家,他们同为田王孙弟子。而田王孙师承丁宽,丁宽乃田何的得意门生。施、孟、梁丘三家,宣、元时皆立于学官。考施仇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于石渠阁/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0(5汉书#儒林传6),可见施氏在当时学界已有着显赫的地位。故施氏5易6的完成,必当在此之前。案京氏生于公元前77年,当石渠阁会议时,他已经26岁,据理而推,此时应已受5易6于焦延寿。而焦氏自称学于孟喜,故孟氏5易6的完成,亦必在此之前。由梁丘贺、施仇在宣帝时皆立为博士思之,估计三家5易6的完成,当在宣帝即位之初或稍前,约公元前70年左右。

在施、孟、梁丘三家中,以梁丘贺当时最为得宠。5汉书#儒林传6称:/贺筮有应,繇是近幸,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为人小心周密,上信重之。0但那时在学界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却是孟喜。据5汉书#儒林传6载,/博士缺,众人荐喜0即其证。但因/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0。此所云孟喜/改师法0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5汉书#儒林传6:/喜好自称誉, #

122

#

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仇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0由于/上信重之0的/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0,于是,孟喜/改师法0遂成千古定案,至今两千余年从来无人怀疑。

孟喜所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0,先儒多认定即/卦气0说。/卦气0说¹首见于5孟氏章句6。孟氏之书唐时尚存,5新唐书#艺文志6:/孟喜章句十卷。0故唐人僧一行尚能见之。据5新唐书#历志6一行解释/卦议0曰:/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5易6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0/据孟氏冬至初中孚用事,,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其坎、震、离、兑二十四气次主一爻,其初则二分二至也。0考5汉书#京房传6云,京房/事梁人焦延寿,,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0。孟康注此曰:/分卦值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分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主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善恶也。0由这段对于京房所传/卦气0的介绍及孟康注文看,焦、京之学确为师承孟喜而来。但5汉书#儒林传6则认定京房/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0就连孟喜的弟子翟牧、白生也出来呼应此说,当京房以为延寿5易6即孟喜5易6时,他们表示/不肯0,皆曰/非也0。就这样,京房所传焦氏之学,变成焦氏得于/隐士之说0,而孟氏由田王孙处所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0,亦被5汉书#儒林传6结论为孟喜之/诈言0。

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弄清这段易学千古疑案,我们须先考察/卦气0说是否属于田何系统,并由此入手,再溯/卦气0之源。

(1)据5汉书#儒林传6介绍,沛人高相治5易6与费直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阴阳灾异,自言出于丁将军0。丁将军即丁宽,据5汉书#儒林传6记载,丁宽为田何得意门生,除师事田何外,又跟田何的另一弟子周王孙受5周易6古义:/宽至雒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0,/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拒吴楚,号丁将军,作5易说6三万言,训诂举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0案,吴、楚反于公元前153年,作5易说6当在此时前后,而高氏所传/专说阴阳灾异0之书,因/其学亡章句0,显然不属/训诂举大谊0的5易说6的内容。可见/阴阳灾异0说丁宽时已有传授,显然此说属于田何系统。田王孙为丁宽弟子,因此,田王孙得其师说而授孟喜,当是极为合情入理之事。

(2)如果因5汉书#儒林传6称其为/自言0而使人们仍然心存疑问的话,考5汉书#儒林传6:/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5易传6数篇。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0案元光之年系指公元前134)前128年,杨何之学虽然今已难窥其貌,但据5史记#司马迁传6介绍,太史公司马谈曾学5易6于杨何,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0中有一段表达其易学观点的话:/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纪纲,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0张晏注:/八位,八卦也;十二度,十二次也;二十四节,就中气也;各有禁忌,谓日月也。0此说显然与/卦气0说相一致,亦与5礼记#月令6的精神相一致。因而可推知杨何5易6中有/卦气0说的内容。案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年间,即公元前140)前110年之间,故其从杨何学5易6,当在公元前134年到前128年,杨何/征为太中大夫0时。

(3)西汉有一个重要易学家魏相,因为此人未被列入5儒林传6中,故后人研究汉代易学#123#/卦气0溯源

¹本文所言成熟的/卦气0说,详见5新唐书#历志6及清惠栋5易汉学#孟长卿易上下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