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 深厚情谊和乐观向 上的精神风貌
感受古诗的韵味和 语言魅力,培养对 古诗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珍惜友情,乐观 向上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 统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课文内容: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 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 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 境和情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新课学习环节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 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熟悉生 字词和句子的节奏
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互动环节: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诗人情感
难点:培养学 生对古诗的欣
赏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四章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 过创设具体的情 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情感 共鸣
朗读教学法:通 过朗读,培养学 生的语感和语调, 加深对诗歌的理 解和记忆
讨论教学法:通 过小组讨论,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 和交流,提高课 堂参与度和学习 效果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诗歌的韵律和章法。
2.认识赠人诗的特点,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4.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的韵律和章法。
2.精读诗歌,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
1. 音乐律动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导入课程
教师介绍诗歌的韵律和章法,并阐述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欣赏。
3. 诗歌欣赏和解析
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并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赠刘景文》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5. 课堂讨论
学生就《赠刘景文》的内容展开讨论,探讨诗歌的主旨和意义。
6. 课堂作业
让学生翻译《赠刘景文》的内容,并简要阐述诗歌的主题。
四、教学资源
1.课件:《赠刘景文》诗歌解析
2.录音:教师朗读《赠刘景文》
3.赠人诗的例子及背景介绍
五、课后延伸
1.学生自选一首赠人诗,进行赏析和解析。
2.带领学生去国家图书馆或其他文化场所,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部编版(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2.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疑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赠刘景文》中部分难理解的词语?五、教学方法:1. 本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说说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分别说说古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最后进行背诵积累,默写《山行》。
2.三首古诗中,《赠刘景文》生字更多,诗意理解也相对难一些。
教学时,既可以按照课文顺序教,也可以稍做调整,先教学《赠刘景文》,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诗意的方法后,再迁移运用,学习《山行》和《夜书所见》。
六、教学资源:教师用书、日常生活七、教具准备:PPT八、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呈现的三首古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在教材编排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出现了“注释”)①每一首古诗的“注释”里有哪些内容?请你大声读读。
②什么叫“注释”知道了吗?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3.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赠刘景文》。
看看注释,关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是写给作者的好朋友刘景文的)①本课注释:⑴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第4课《赠刘景文》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赠送诗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诗词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诗词。
-情感的深入体会: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情感渲染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诗词的仿写:对于如何将所学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
举例解释:
-在解释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用图示或实物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霜叶”与“二月花”之间的比喻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诗词如何通过描绘景色和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友谊的珍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赠刘景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参差不齐。在讲解诗句意境时,有些学生能够迅速领会,而有些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意境与情感:本节课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赠刘景文》中的诗句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展现的深秋美景和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赠、刘”等7个生字,会写“赠、刘”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赠刘景文》,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之情。
4.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之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讲述苏轼与刘景文之间的友情故事,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让学生谈谈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赠”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贝”,右边是“曾”;“刘”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文”,右边是“刂”。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赠”可以组成“赠送”“赠礼”“赠品”等;“刘”可以组成“姓刘”“刘海”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引导学生理解“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词语的含义,感受秋天的萧瑟和菊花的坚韧。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解释“好景”“君”“最是”“橙黄橘绿”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鼓励。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之情。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2. 古诗内容解析: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3. 古诗韵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的平仄、押韵等特点。
4. 古诗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古诗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3. 古诗内容解析: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4. 古诗韵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的平仄、押韵等特点。
5. 古诗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3. 古诗内容解析: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4. 古诗韵律分析:分析古诗的韵律美。
5. 古诗情感体验: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情相关的主题,例如“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仿写一首表达友情的古诗。这个创作活动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古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中“橙黄橘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也寓意着友情的丰富多彩。通过分析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最是”一词的用法,我会通过对比其他诗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并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关键词语的解析:掌握诗句中的“橙黄橘绿”、“最是”等词语的含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诗歌意境的体会:通过分析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在诗词创作实践方面,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度。
-在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停留在对诗词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从文化、情感、艺术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性问题来实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情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如何向朋友表达你的关心?”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第【1】篇〗《赠刘景文》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
(理解“尽、擎雨盖”)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景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媒体展示、情境创设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
2. 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古诗的风格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感恩。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赠刘景文》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歌解读1. 解读诗歌的整体结构,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欣赏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分析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艺术特点。
3. 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
2. 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景象。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诗歌情感和思想的深入体会。
3. 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资料、插图和朗诵视频。
2. 诗歌文本: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赠刘景文》的文本。
3. 画纸、彩笔:用于诗歌绘画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赠刘景文》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解读: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3.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1. 诗歌欣赏:分析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艺术活动:进行诗歌绘画或音乐创作,感受诗歌意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指向目标1)1.学生背诵《山行》2.学生利用给定的句式描述秋天给自己的印象。
3.谈对苏轼的了解,记住诗人名片。
4.利用扩词法,理解题目意思。
“赠”:赠送。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5.齐读课题。
6.书写“赠、刘”。
1.同学们,在前面的我们学习了《山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枫叶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能不能把它背诵出来呢?2.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苏轼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古诗三首》之二——《赠刘景文》。
(相机板书)3.了解作者:作者是苏轼,简介苏轼。
4.理解诗题:利用扩词法,试着理解题目意思吧。
课件出示: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标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5.指导书写“赠”“刘”。
背诵已学古诗《山行》。
记住诗人名片。
利用扩词法理解诗名。
正确书写“赠”,“刘”活动意图说明:背诵已学过的古诗,大概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本节课做好铺垫,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诗中不理解的人物让学生提前做好功课,使其在学习古诗时不至于感到迷惑。
环节二:自主阅读,读通诗句(指向目标1)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生代表朗读,生生互评。
认读词语“擎、残、犹有、橙黄橘绿”。
3.根据收集的资料区别橙和橘的:橘子通常比橙子小,而且皮薄,颜色较深,可方便剥落,内部有白色丝物,可分瓣。
而橙子通常皮厚,不易剥皮,个头较大,颜色鲜艳,果肉不易分瓣。
4.书写“盖”,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
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
1.出示自读小提示:2.抽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重点引导认读“擎、残、犹有、橙黄橘绿”。
出示图片区别“橙”、“橘”。
并书写“橙”、“盖”。
大声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能评价同学的朗读。
能根据图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区别“橙”、“橘”感知事物的直观形象,在书上描红。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赠”7个生字,会写“橙、残”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田字格一、谈话导入。
(解诗题)1.你喜欢秋天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请根据下面的图片,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秋天。
2.从大家的描述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一一《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认读生字:赠、刘,读准平舌音“贈”,组词“赠”,也就是?的意思。
类似的赠写诗还学过什么?《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送给谁的呢?(1)介绍苏轼(2)写诗的背景: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可是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而当时他都已经58岁了,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板书:赠刘景文)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明诗意)(一)初读古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贈、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齐读(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古人作诗,最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在苏轼的这首诗歌中,有藏着一幅怎样的秋色图呢,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思考: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2.指名说,板书:荷菊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4.“荷”字的教学。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过程一、默写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山行》,现在让我们拿出听写本,默写这首诗。
2.学生默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对,秋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去寻找秋天的另一番景象。
4.出示诗人、题目,明确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
学习生字:赠、刘。
5.介绍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指名朗读。
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自学古诗。
借助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5.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
出示插图,让学生由图理解“尽、擎雨盖”的意思。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指导朗读: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现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2)菊残。
看图,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出示“橙黄橘绿”的图片。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古诗的韵律和格式。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亲身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诗人的画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赠刘景文》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诗作。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菊花、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教材选取这首诗,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式,为后续的古诗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古诗的朗读、平仄标注等,提高学生对古诗韵律和格式的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古诗文网、诗词赏析等,提供更多的古诗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分享对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古诗的韵律和格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方法改进。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赠刘景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5篇
赠刘景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5篇《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5篇赠刘景文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第1篇】赠刘景文【教材分析】《赠刘景文》的作者是苏轼。
诗中描写的是秋末初冬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初冬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赞美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
【教学目标】1、会认“赠、刘、残、犹、傲、君、橙、橘”8个生字,会写“赠、刘、盖、菊、残、君、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古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
千百年间,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其二,《赠刘景文》。
1、“赠”是本课的生字,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想一想,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师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
2、赠也就是送的意思,类似的赠写诗你知道哪首?《赠汪伦》李白写给汪伦的,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送给谁的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与苏轼诗酒往来,情谊颇深。
3、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诗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想知道答案吗,只要读懂了这首诗,你们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读出节奏自读指名读提示停顿出示抑扬顿挫的“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第1篇】赠刘景文结构分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教学要求】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的〗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许歌,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苏东坡画像。
2、出示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
3、了解苏东坡:苏轼:宋代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他写的诗。
4、出示教学挂图:要求用上学过的词汇: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等。
5、导语:苏东坡是怎样用诗描绘这秋景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赠刘景文。
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2、组词、读准字音:赠送姓刘擎雨盖菊花残枝犹有君子必须橙色橘子3、注音平舌音:赠、残。
4、指导写字:枝、记、刘,注意字的结构。
三、学习诗歌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听录音,画出朗读节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 认识“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等生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欣赏古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课型:新授课3. 课时:2课时4. 教学内容:学习并理解古诗《赠刘景文》,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检查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词。
(2)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3)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4. 感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友谊的认识。
(3)学生通过朗读、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古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板书内容:古诗全文、生字词、诗意、诗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赠刘景文》,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古诗解析: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赠刘景文》,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分享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赠刘景文》2. 作者:王之涣3. 诗句解析:对诗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从不同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赠刘景文》,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赠刘景文》的鉴赏文章,或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三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赠刘景文》的基本诗词,理解诗词中的含义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会人生的哲理。
3. 引导学生学习古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赠刘景文》的诗词理解和背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深刻含义和情感,领略诗人的思想境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刘景文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
2. 学习新课:让学生朗读诗词,然后逐句讲解,重点讲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深入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4. 拓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进行描述,可以是用文字、画笔或者口头表达。
5. 总结:总结《赠刘景文》的主题和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的美好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2.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难点和重点。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4. 示范法:教师进行诗词朗诵示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赠刘景文》中的秋景,或者画出自己心中的秋景。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背诵《赠刘景文》,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3.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背诵情况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2. 教学PPT: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PPT,辅助教学。
3. 黑板:用于教师书写重点和难点。
4. 教学视频:使用网络上的教学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赠”7个生字,会写“橙、残”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
田字格
一、谈话导入。
(解诗题)
1.你喜欢秋天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请根据下面的图片,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秋天。
2.从大家的描述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一一《赠刘景文》
(出示诗人、题目)认读生字:赠、刘,读准平舌音“贈”,组词“赠”,也就是?的意思。
类似的赠写诗还学过什么?《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送给谁的呢?
(1)介绍苏轼
(2)写诗的背景: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可是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而当时他都已经58岁了,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板书:赠刘景文)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明诗意)
(一)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贈、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古人作诗,最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在苏轼的这首诗歌中,有藏着一幅怎样的秋色图呢,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思考: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2.指名说,板书:荷菊
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1)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ー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引导理解一一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
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了一种很凄凉的味道。
荷花已经开完了,并且已经枯萎了。
过渡:这样缺乏生机的荷叶,确实让人感到凄凉悲伤。
那秋天的菊花又是怎样的呢?5.“菊”字的教学。
(1)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
(2)菊残图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
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
引导理解一一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2)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3)对比朗读,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三)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1.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悟情(赏意境)
(一)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言的优美的诗句背下来吗?(指名背通)
四、多元吟诵(诵诗句)
谈话过渡: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一)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
指导方法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四、总结学法:学习古诗四步法:
解诗题明诗意赏意境诵诗句
五、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1、交流秋天的古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
2、描写“花”的古诗
3、介绍苏轼的诗和词。
六、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把最好的字送给自己。
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重点指导:橙残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