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尉氏县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古诗三首》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尉氏县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古诗三首》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39592b58f5f61fb63666c5.png)
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1。
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枝。
..犹有傲霜..已无擎雨盖...,菊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
..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一灯明。
...,夜深篱落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课时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第三课时1.(1)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3)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第二单元复习卡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石径.(jìnɡ)棕.色(zōnɡ)钥.匙(yào)B.迟.到(chí)橙.黄(chén)橘.绿(jú)C.丰.收(fēnɡ)蟋蟀.(shuài)辽阔.(kuò)二、根据语境写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B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B卷](https://img.taocdn.com/s3/m/b31b0828dd88d0d232d46aa9.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B卷姓名:班级: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共4题;共33分)1. (10分)比一比,组词语。
径________ 寒_________________ 赠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 残经________ 赛_________________ 增__________________2. (8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石径斜霜叶犹有傲霜擎雨盖肃肃篱落挑促织3. (5分)写出自己对划线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荷尽:②擎:③雨盖:④菊残:⑤傲霜:⑥君:⑦橙黄橘绿时:4. (10分)课外阅读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来往: 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舟: 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4题;共33分)[转]■空】石径【第2空】專冷【第$空】齢[第4空】>11【蕭5空】BtS[*6$]磁[»7£]如【第g空】荀n1-1、I篦10空】嚼戏斥:荷花枯豪.咖酣L②竽:举,向企漿盖:I餉滴伞P齢比岭荷叶酿的样无朗a残:ffiaHt.⑤《■: 柚8规建,匹E 屈.©B :廉fit古代君王」店泛揩对舅子的散称.叙蝴胡时:拥6子按如權子梅黄删扁螟・権衣历秋末誉狐4・1、i r。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40f37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1.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作业(部编版)(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hánshān(________)cánjú(________)shuānɡyè(________)zènɡsònɡ(________)chénɡsèjìnɡ(________)(________)shí2.辨字组词。
刘君道对军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桃赠挑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人行道(_____)银行(_____)步行(______)(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____)到处(_____)处理(_____)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________”字点明深秋季节;“_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有人家”使人联想到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箱枝。
这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________”与“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做霜斗寒的形象。
二、诗歌鉴赏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处寒山的石径是斜的,__________________。
停车爱上枫林晚,______________。
(1)古诗的默写。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课堂同步素养检测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课堂同步素养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03e16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8.png)
1.萧. 萧梧叶送寒声。( B ) A.形容一种乐器的声音 B.指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2.知有儿童挑. 促织。( A ) A.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B.高高举起
3.停车坐. 爱枫林晚。( A )
A.因为
B.坐下
三、我能理解诗句。
1.《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 苏轼 在 深秋 (季
节)赠给好友 刘景文 的一首诗,前两句诗写景,写了 荷
_____菊
和
的萧瑟景象。后一两年句好议景景君,诗须句记
“ 最是上,不
2.《山行》这首诗写了诗人 杜牧 在 秋天 (季节)的傍晚
到山上,看到枫叶一片 红 色,他觉得比 二月 (时间)
开的花还要红。其中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表达了诗人对 枫叶 的赞美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堂同步素养检测
4古诗三首
一、我会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儿童用细长的棍子挑. (tiǎo tiāo)弄蛐蛐,挑. (tiǎo tiāo)选 最大的一只捉住。
2.白云升起之处. (chù chǔ)有几户人家,他们相.处(chù chǔ)很和谐。
二、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之情。
四、我会积累与运用,照样子写出含有指定颜色的诗句。 (不重复) 红色:霜叶红于二月花。 1.白色:___白__云_生__处__有__人__家_。_________ 2.黄色: 最是橙黄橘绿时。 3.我还能写出含有 绿 色的诗 白毛浮绿水。
同学们, 下课吧!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2e3de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b.png)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第四课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hán fāng zèng sòng shí jìng jān zāshuāng yè二、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2.荷尽已无擎雨盖()3.菊残犹有傲霜枝()4.夜书所见()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红于”与“红如”相比较,()A.意思相同。
B.意思不同。
(2)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A.辛苦劳累。
B.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
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人名)。
(2)“橙黄橘绿”说明()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作者喜爱这两种水果。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了解到。
七、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__________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_八、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https://img.taocdn.com/s3/m/900426616f1aff00bed51ed5.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姓名:班级: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共11题;共55分)1.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2. (5分)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①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②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3. (5分)读古诗《夜书所见》,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知有儿童挑促织挑:促织:4. (8分)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①挑桃_________ 灯_________ 子_________ 起_________ 花②残浅缺凶__________ 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色5. (8分)看拼音,写词语h an I e ng z e ng s b ng j u hu a sh j i ng— 膝 __________6. (1分)找朋友,配对字形:木 支 己 7. (3分)解释划线的词的意思。
(1)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2)黯乡魂。
黯:(3)明月楼高休独倚。
休:8. ( 5 分)行》。
9. (5分)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10. (5分)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11. (5分)《山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
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谈谈你的感受吧! ( 100字左右)xi e y a ng g ai j un z i ch e ng zi在你的生活体验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1题;共55分)1- 1、岡功醴坐羞屁林魄.番叶红于二月花.2- 1、Z■荷気已无才吉苟我犹沟乎腐忆3- 1、浴称已S ”在尉换方盘名担【》1空】挑【第2空】擁【第左空】挑[第4空I粧[寮5空】建【第独】残【篁F空】迤4-1、【第3宁】浅【第1空]®令【孤空】5-1、【第M空)葡花[«4$]石径【第5空】MS【第理】£【篁7空】君子㈣空】ST6-1、【弟!■空】战刘、记7-1、【第[空】睡處,小・7-2、【第1空】这娶星狼伤的主巳. 7-3、俸1空】=戳8-1、艮1 _ 一 - - - •—二厂.二._ _9- 1 、肯花卿射连那孳芮罚荷叶也枯建了 .宾有那汗腹了菊花的砒还曲斗番.—曲歸的買毁你一走夢迟住「那就是枉樽子金黄、幡子青星的秋末兮初的时书剧”10-1、|躺狛明疏珂牆郦^ ,送黒阵蚌荽鰹,江上冼舉執凤,覺誉门注沖門魏存闕鱼总己嚴陨葩11-1、SD秋风之商覇着时、恥月之腔洁清静秋範之傩希怒放.秋叶之窗存从容尊尊背可.更枉i性養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1f86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7.png)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预测卷(含答案).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1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诗句写的是_____的时候,江面上呈现出_____种颜色:_____。
(2)“铺”的意思是_____,使人仿佛看到了_____的景象。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赠刘景文
擎雨盖,犹有傲霜枝。
,橘。
12.补全诗句。
13.《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这个季节。
2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docx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94708930508763230121248.png)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hán dōngfēng shuāngzèng sò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ú huājūn zitiǎo zh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别形近字填空。
(1)径经小________ 田________ ________常(2)橙澄________子 ________黄 ________清(3)犹尤________豫 ________其 ________如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了解到。
4.回顾古诗,填空。
(1)《山行》一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________。
(2)《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________傲霜斗寒的形象。
(3)《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________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________,“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118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f.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4古诗三首学生版第一课时课前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读准拼音▶(把正确的读音打“√”)擎雨盖(qínɡqín)挑促织(tiāotiǎo)赠刘景文(zēnɡzènɡ)▏静心练字▶(按照笔画顺序写一写)寒笔顺:斜笔顺:送笔顺:▏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产生、生出。
:举,向上托。
◎整体感知▏初知内容▶(读课文填空)《山行》写了山路、、、,赞颂了秋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赠刘景文》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
《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中导学导练◎随堂测评一、书法展示。
(读拼音,写词语)shíjìnɡshuānɡyèjúhuājūnzi()()()()二、汉字魔术。
(照样子加偏旁,变新字组词)兆挑()曾赠()登橙()桃()僧()澄()三、精挑细选。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选项)1.夜书所见()A.著作B.书写C.文件2.夜深篱落一灯明()A.明白B.公开C.亮3.远上寒山石径斜()A.地名B.深秋时节的山四、能说会道。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红于:句意: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傲霜:句意:3.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句意:五、小小法官。
(判断句子,对的打“√”,错的打“×”)1.《古诗三首》都是写秋天景物的诗。
()2.“促织”是一种叫声好听的小虫,又叫蟋蟀。
()3.《古诗三首》的三位诗人都是宋朝的。
()4.《夜书所见》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句写生活场景,三四句写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六、课内阅读。
(一)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将古诗《山行》补充完整。
2.首句由下而上,“”字点明深秋季节;“”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5a8fe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f.png)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卷一、积累运用(共4题;共35分)1.(6分)读拼音,写词语。
hán dōng 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júhuājūn zi tiǎo zhàn2.(9分)辨别形近字填空。
(1)(3分)径经小田常(2)(3分)橙澄子黄清(3)(3分)犹尤豫其如3.(12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4分)《赠刘景文》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4分)《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3)(4分)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可以从诗中的、、等词语中了解到。
4.(8分)回顾古诗,填空。
(1)(2分)《山行》一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
(2)(3分)《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傲霜斗寒的形象。
(3)(3分)《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
二、诗文理解(共8题;共37分)5.(6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红于:。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挑:。
⑥篱落:。
6.(11分)先解释下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4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车:坐:霜叶:意思。
(2)(4分)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犹:傲霜:意思。
(3)(3分)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客情:意思。
7.(10分)写出诗句的意思。
(1)(5分)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5分)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8.(2分)《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_______。
部编三上《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与同步检测
![部编三上《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与同步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31679d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1.png)
《4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1一、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斜()赠()擎()萧()挑()二、看拼音,写词语。
tíng chē fēng lín shuāng yè qiū fēng cù zhī()()()()()三、填空。
1.苏轼是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赠刘景文》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2.《山行》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描写的人有。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五、对《山行》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图、秋之色。
诗人写了石径、人家、白云、枫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B.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烘托的作用。
C.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它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之美,体现出的是豪爽向上的精神和英爽勃发之气。
D.诗人描绘秋色,抒写感受,表面看没有像封建文人那样哀伤叹息,但字里行间仍不免透露出一种无限惆怅之情。
课时2一、课文理解。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我是从“”两句诗中看出来的。
2.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3.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二、课外拓展阅读香山红叶深秋,经霜的红叶,灼灼似火,格外惹人喜欢。
每到深秋,北京香山的黄栌叶子,被秋风一吹,就会漫山皆红,层林尽染。
到香山去观赏红叶,已成了北京秋游的最好地方。
赏红叶的雅趣,古人亦有。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脍炙人口的名句千古流传。
北京观红叶的最佳季节是10月下旬前后。
这是由于北京气候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大,每年大约10月上旬,寒露前后,香山的丛林全部变为红叶。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40b54ed1f34693dbef3e97.png)
1。深秋、荷、菊、橙、橘
2.枯萎 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仍然有
《赠刘景文》培优练习
1。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荷尽 菊残)
2.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3.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从诗人对冬天的盛赞中我们能发现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赠刘景文》基础练习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1.
(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参考答案
1.荷尽 菊残
2。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社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
3。因为寒冬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I)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I)卷](https://img.taocdn.com/s3/m/0ef21b6b0975f46527d3e1ea.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4题;共30分)
1. (10分)比一比,组词语。
径________ 寒________ 赠________ 盖________ 残________经________ 赛________ 增________ 糕________ 戏________
2. (9分)组词小火车开动了。
(一字组多词)
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
擎雨盖:
犹有:
4.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1)默写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
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2)“萧萧”是指________;“促织”是指________。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______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4题;共30分)
1-1、
2-1、
3-1、
4-1、
4-2、
4-3、。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a3d766f12d2af90242e6c3.png)
4 古诗三首读记与抄写:读一读,背一背,并正确地抄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积累与运用: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挑.促织(tiāo tiǎo) 石径.(jìn jìnɡ) 霜.叶(suānɡshuānɡ) 菊残.(cán chán) 二、辨字组词。
首()刘()君()道()对()军()径()增()桃()经()赠()挑()三、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画“____”。
荷尽(己已)无擎雨盖。
白云(升生)出有人家。
停车(座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影)君须记。
四、加偏旁换新字,再组词。
支 _____ ()子 _____ ()风 _____ ()何 _____ ()五、解释下面词语意思。
擎: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挑: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篱落:________ 君:__________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诗人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哪个季节)_________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的是诗人__________的感情。
“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诗人还写出自己猜想的情景(用诗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想的根据是(用诗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dc5abb27d3240c8547ef8d.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4。
《赠刘景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会写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练背诵,体会诗人对刘景文的情谊。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古诗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
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
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初冬的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朋友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再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词语,要求读正确、流利。
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2。
反馈交流,正音识字.3.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细读品味1。
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
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以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3。
反馈:(1)荷尽: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同步拓展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同步拓展新人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3ccc0e4bed5b9f3f80f1cbf.png)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曰胜春朝。
一一【唐】刘禹锡《秋词》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一一【宋】张炎《清平乐》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一【唐】杜牧《山行》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一一【宋】周密《西滕废园》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一一【唐】杜牧《秋夕》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一一【唐】孟浩然《宿建德江》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一一【唐】来鹄《偶题二首》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一【宋】苏轼《赠刘景文》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一一【唐】窦巩《秋夕》1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一一【唐】孟浩然《初秋》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一一【宋】寇准《书河上亭壁》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己深谙。
一一【唐】白居易《秋思》13、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一一【唐】白居易《立秋口登乐游园》1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一一【宋】苏轼《九口次韵王巩》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一一【唐】白居易《中秋月》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一【唐】杜甫《登高》17、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一一【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1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一一【清】王士祯《江上》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一【唐】杜牧《山行》20、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一一【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2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一【唐】杜牧《秋夕》2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一一【宋】柳永《八声甘州》23、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一一【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2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一一【宋】秦观《满庭芳》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一一【宋】陆游《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刘景文》基础练习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
..枝。
..犹有傲霜
..已无擎雨盖
...,菊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
1.
(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提高练习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_____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
犹有:______________
3.观察秋天落叶飘起来像蝴蝶的景象。
4.秋天的的大自然真美,把你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下来。
参考答案
1.深秋、荷、菊、橙、橘
2.枯萎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仍然有
《赠刘景文》培优练习
1.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荷尽菊残)
2.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3.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从诗人对冬天的盛赞中我们能发现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1.荷尽菊残
2.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
写荷与菊意在社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
3.因为寒冬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
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