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件——茶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的传播还促使了 种茶、制茶和饮茶知 识的传播。唐宋以来, 我国佛教兴盛,僧人 遍天下,他们将茶叶 的饮用、焙制、栽种 技术带往全国各地, 促使了饮茶之风在全 国盛行。同时来自国 外的一些留学僧将茶 传到国外。
佛门的茶事活动
应酬茶:佛门寺院待客之茶,因客人地位高低有别。 佛事茶:茶是禅门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贡品 “茶毗”礼:僧侣死后的贡茶 议事茶:禅门议事用茶。如新主持上任,山门有 “新命茶汤礼”;主持遇大事,亦采用茶会的形式 与大家商议
(一)“中庸和谐”与中国茶文化中的“和” 中庸和谐”与中国茶文化中的“ 之美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者也,天下 之大本也;和者也, 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中庸》
讲究个人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一儒 家思想经过秦汉和宋明时代的不断强化,已 经深入了国民骨髓而成为重要的国民性。陆 羽创立的中国茶道,无论形式器物都体现了 和谐统一,如煮茶用具风炉的设计,他将五 行和谐引入茶道之中,认为水、风、火相结 合才能煮出好茶。
茶是一种自然平和的 饮料,茶性俭,品茶 不求美肴相佐,一把 茶壶,撮上几片茶叶, 冲满热水,便可自饮 或招待来宾。 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在 遗训里特别标榜“茶 味禅味,味味一味” 这一宗旨。
(二)佛教与茶文化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饮茶的人日益增多, 僧人对茶叶采制便加强了研究,不断改进, 于是,历代都出现寺院名茶的特殊现象。像 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杭州龙井、大红袍 等至今还生产的佛寺名茶被列入中国十大名 茶之中。
中国茶学第一人陆羽, 中国茶学第一人陆羽,在 整理和规范中国茶艺的过 程中, 程中,即将儒家的修身养 性、克己复礼的道德追求 融入了茶艺中, 融入了茶艺中,即提出了 对品茶者的人品要求“ 对品茶者的人品要求“宜 精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之人”。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儒学讲究和 谐,追求人格的完善,奉行积极的、乐观主 义的人生态度,这三方面构成了茶文化的基 本精神。
茶与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庄为代表,道教是中国唯一土 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教义和道家思想与我国茶文化密切相关。 道教崇尚自然,追求人生淡泊,追求境界超 脱,渴望羽化成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以及 老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 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与道教最原始的结合就是在道家寻找 长生不老药上。在丹丘子与《续搜神记》中 仙人与茶这两则故事中,神仙与茶结下不解 之缘,一些道士为了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 视茶为甘露。
禅茶
坐禅
禅茶结缘,首先来自僧人主体和信仰的需要,来 自坐禅和遵守佛教戒律的需要。 其次,禅宗与茶两者内在精神本质上有惊人的相 似之处。尽管茶文化与僧侣之间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是相矛盾的,但是茶道精神主张以茶修德,强 调内省的思想,与禅宗主张“静心”、“自悟” 是一致的。正如陆羽《茶经》中所说的,饮茶者 应是“精行俭德之人”。 同时,茶道与坐禅的心境也是一样的。茶道讲究 井然有序的喝茶,追求环境和心境的宁静、清静; 禅宗的修行,常以“法令无亲,三思为戒”,也 是追求清寂。
活水还须活火煮,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汲江煎茶》
道家讲究“抱朴含真”、“返璞归真”茶人 将“真”引到茶文化中,不仅包括茶应是真 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的真山真水;挂 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迹,用的器具最 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 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 要真闲。
风炉以钢铁铸之, 得金之象;上有盛 水器皿,得水之象; 中有木炭,得木之 象;用木生火,得 火之象,炉置于地, 得土之象。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 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 孔子说过:“礼之用,和 为贵。”礼所追求的是和 谐,而茶的属性所能产生 的效果就是和谐,因而讲 究茶礼便成了中国茶文化 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客来 敬茶,不分亲疏。
西陵道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 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 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 更觉鹤心通杳冥。
(二)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的第一养生要旨是 清静无为,能与道教精 神相辅相成者,非茶莫 属。茶清静淡泊,朴素 自然,无味乃至味也。 道教和茶文化正是在 “静”Baidu Nhomakorabea个契合点上达 到了高度一致。
茶道即人道,人们通过品饮来探求“静”、 “和”、“真”等茶的精神,并以此来完善 茶人的自身人格。茶道与人道,茶品与人品 的对应统一,与“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 影响不无关系。
(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天人合一” 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 茶人名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传统的茶 文化正是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高度结合 的文化形态。
煮茶本是物质生活, 但陆羽创造了一种奇 妙的意境。风助火, 火煮水,水烹茶,茶 的精华被提炼出来, 美的意境也随之出现。
第二节 茶与宗教哲学
一、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二、茶文化与佛教 三、茶文化与道教思想
中国茶文化是在儒、 中国茶文化是在儒、道、佛思想塑造下形成 中国茶文化承载了儒、 佛的思想, 的,中国茶文化承载了儒、道、佛的思想, 反应和表现了中国核心思想文化。 反应和表现了中国核心思想文化。 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道家的“天人合一” 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道家的“天人合一” 思想与道家长生观、 思想与道家长生观、养生观以及佛教的普渡 众生,修身养性精神相互渗透、相互统一, 众生,修身养性精神相互渗透、相互统一, 共同培育了传统文化百花园中茶文化这朵光 彩夺目的花朵。 彩夺目的花朵。
惠山会茶图
(二)儒家的人格思想与茶文化精神 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子的“仁”,是中 国茶文化的基础。
君子爱茶,因茶性无邪——吴觉农 茶象征着尘世的纯洁 ——林语堂 风味恬淡,清白可爱 ——苏轼《叶嘉传》
(三)儒家积极乐生的人生观与茶德思想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 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 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 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黄庭坚《品令》
茶文化与佛教
(一)“茶禅一味”的佛家茶 理 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 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了不解 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 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 念。 禅宗讲究坐禅和禅定,即坐、 禅、定三方面的内容。
湖南夹山寺碑刻
禅宗使用的是静坐思维的 方法,通过坐禅修行,将 自己心中的错觉和妄念祛 除,让自己内心恢复清净, 充满光明。长时间的坐禅 势必产生疲劳困倦,具有 提神益思,破睡助眠,生 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 的茶便自然成了僧人们所 必需又不违反教义教规的 最理想的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