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学 韩水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学

【摘要】:

对于中国的古代化学有很多研究,但研究近代化学的人其实并不多。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欧洲化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主要简单的讲述了近代欧洲化学的传入以及在近代化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关键词】:

近代化学史,化学杰出人物,化学,中国

【内容】

一、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端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典籍。造纸、火药、瓷器等伟大发明创造,举世称颂。中国虽然早已有了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近代化学知识却是从欧洲传来的。

(一)、欧洲化学传入中国

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

化学,在西方也是发展较迟的一门学科,西方化学知识传入中国,也比天文学和数学迟。绝大部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的化学知识仅限于强酸和火药的制备。在徐光启的著作中就有制造“强水”的方法,实际上是制硝酸的方法。硝酸的拉丁文名字是aquo fortis,直译成中文就是“强水”。“强水”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到今天,在民间通用(其意义泛指无机酸)。总的说来,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始于16世纪,但影响极小,而且传入的是西方的经验化学。

据现有史料来看,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当以19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合信(B.Hobson,1816—1873)所编的《博物新编》(1855 年)为最早。《博物新编》内容包括天文、气象、物理、动物等各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第一集里介绍说“天下之物,元质(即元素)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而生。”元素总数仅为56,这大概反映了1840年以前的西方化学知识的水平。书中还介绍了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和各种强酸的制备方法。这部《博物新编》注明是咸丰五年(1855年)刊,它比同文馆出版的《格致入门》要早13 年,比上海江南制造局出版的《化学鉴原》等书要早近20年。据目前所知,它是西方传入中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化学等科学的书籍。

1862 年,清政府在上海设制炮局,这是中国首次用机器办厂。1865—1867 年,制炮局扩充为上海江南制造局,主要制造各种兵器。局内设翻译馆,翻译化学、制造等西文书籍。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68 年设立)外景中国第一个学习西方文字和科学的教育机构是上海的广方言馆。它讲授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外文,目的是培养翻译和派赴外国留学的人才。北京同文馆是同治初年由总理衙门奏请设立的,也做一些翻译西方化学书籍的工作。广州教会的教徒,也翻译一些科学书籍。中国在19 世纪后期出版的化学书籍,绝大多数出

自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其中徐寿实际上是西方化学知识传入中国初期阶段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人物。关于徐寿,《清史稿·艺术传》和《上海县续志》都有记载,近人袁翰青、杨根也有过很详细的介绍。

二、近代化学史中的杰出人物

近代化学史中的杰出人物有许多,大都为国外留学回来,为中国化学发展以及化学教育做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功绩,像著名的有赵承嘏﹑张子高﹑任鸿隽﹑吴宪﹑庄长恭﹑王琎﹑刘树杞﹑杨石先﹑黄鸣龙﹑徐寿﹑丁绪贤等等。以下举例两位:

(一)、早期化学的启蒙者——徐寿

江苏无锡人,号雪邨。1818年出生于一个较殷实的家庭,5岁时其父就去世了。1855 年后的几年,徐寿去上海从合信的《博物新编》中学到一些化学知识,并且做了一些化学实验。1867 年徐寿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对船炮、枪弹有所发明,能自制强水、棉花(即硝棉)、药汞(雷汞)等等。但徐寿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还在于译书,前后达17年之久。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的书籍共13种,其中大多数是化学著作。

《化学鉴原》(1877年)影响较广,书中概述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鉴原》中已有元素64种。徐寿提出了用西文名字第一音节造新字的命名原则,命名了铀、锰、镍、钴、锌、镁等,这些命名后来也被中国化学家所接受,并一直沿用下来。徐寿译的《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是专论无机化合物的,其中叙述到1875 年发现的新元素镓(Ga);《化学考质》是译自德国伏累森纽斯(R.Fresenius,1818—1897)的定性分析;还有《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等书。再加上徐寿儿子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定性分析)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制酸、制碱等化工方面的著作),上海江南制造局前后共出版8 种化学书籍,可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化学知识。徐寿在1876 年创刊了《格致汇编》,这是一本月刊,1890 年改为季刊。在它16 年(1876—1892 年)的存在期间,由于中间停刊两次,实际上发行7年,共出7 卷60 册。徐寿卒于1884 年。

(二)、丁绪贤

化学史家,安徽省阜阳县人。1885年10月11日生。丁绪贤出生于一个读书人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清末时曾考中秀才,1904 年考入由江苏、安徽在南京合办的江南高等学校。1908 年春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09年入伦敦大学化学系,1910 年底回国。1910年8月和陈淑女士结婚后,又一同前往伦敦大学留学,在英国著名化学家拉姆赛(W.Ramsay,1852—1916)教授指导下,受到了严格训练,1914 年获荣誉科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在伦敦大学研究部深造。1916年冬,丁绪贤携夫人从英国回国。1917 年丁绪贤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教授。丁绪贤的夫人陈淑是我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之一,回国后任职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2 年前后,丁绪贤在英国留学期间与王星拱、石瑛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1917年春,又和吴兴仁等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发起成立了理化学会,并创办了科学刊物《理化杂志》,于1919年发行第1期。这是我国20世纪早期创办的自然科学刊物之一。中国化学会成立后,他被选为理事。丁绪贤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注意研究科学史,主要侧重研究世界化学史。他在任北京大学化学门教授兼主任时,讲授化学和化学史,并编写化学史讲义,1925 年出版著作《化学史通考》。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化学史专著。有些大学用来作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现在读起来仍不失其固有的风采。1938 年《化学史通考》由商务印书馆再版,做了较大的增补。1951 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重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