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报告精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教99 張雅涵
外聘演講(二)
演講主題 搶救十三行考古遺址:重構台灣歷史圖像
演講人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研究員)
公共工程與文化資產應該要如何取得平衡點,是我們要去好好思 考的問題,難道沒有一個雙贏的辦法嗎?十三行文化讓我對於台 灣歷史的視野更為開闊,會更多元地思考台灣的歷史問題,能客
原來,「情」一字有著這麼大的力量。用心,用情,為我們的社區盡一份力! 音樂99級黃庭瑀
外聘演講(一)
演講主題 : 社區文史工作者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演講者:
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工作協會總幹事 )
我從沒想過要為這片土地留下什麼,又或許,是我還年輕,無 法感受如果有一天我的回憶將永遠消失的無奈,但是我會記得 布袋小鎮的這一課,希望自己能在必要時刻爲自己生長的地方 留下一些回憶,畢竟,我對台北市還是很有感情的。
----國文系陳蓮儀
共筆製作
本課程的共同筆記由各組分工製作,一組負責一週的共筆,在網站上分享,作為 同學復習的依據。
在製作過程中,學生以錄音或拍照的方式錄製課程內容,可訓練他們紀錄實況與 處理逐字稿的能力。
而綜合整理繁雜資料的過程也是一種思辨的訓練,對於他們進行期末的社區參訪 報告將有一定幫助。
如果一個國家忘記他們自己的文化,或是不去重視...是不會成為一個進步的國家,唯有國民 們都對自己的文化有所認識尊重,並共同去愛護保存,這樣我們才會有未來 。 美術98級袁心平
在去了一次的文史工作的田野調查,發現到自己的文化對自己不單單只是學術上的問題,而 是一個生存、民族延續的問題! 心輔99級林婉宜
教學活動設計
(1)分組討論:TA設計問題與引導學生發言 (2)戶外參訪:蔡瑞月舞蹈表演與永康社區共兩次 (3)外聘演講:邀請五位專家學者進行演講 (4)網路討論:每週上課心得與其他資料分享 (5)課堂共筆:每週一組同學負責,按組別輪流製作 (6)期末報告:社區參訪分組報告
分組討論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次分組討論─何謂文化資產? 特教99級鄭傑陽(第十組): 一個族群擁有共同記憶、文化背景,所留下來的 具有值得繼續傳承意義的事物
生共鳴:擁有共同得記憶。
----第七組
外聘演講(四)
演講主題 北投、天母的社區文化保存運動 演講人
陳林頌(北頭生態文史協會理事長)
一個地區的改造重建成功與否,仰賴此地居民
是否積極參與,團結一致。北投的改造成功,
無疑是北投人的驕傲!
---第三組
外聘演講(五)
演講主題 社區媽媽與文化資產保存案例:草山水道 演講人 文海珍(草山生態文史聯盟)
除了組織團體請教學者之外,他們願意自己學習地
圖判讀和其他法律相關的知識的能力相當讓我訝異,
果然是為母則強啊~
---公領系饒采紅
戶外參訪(一)
時間 2006年10月1日
參訪活動 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
在這雖看似簡陋的舞台上,我們看到了舞者濃烈的熱情和 真實的情感流露!在每一場精采的舞蹈中,都有一個發人 沈思的故事和意義,我真感謝還好這樣珍貴的文化資產還
課程構想與教學目標
§ 帶領學生共同探討社區營造、文化資產以及台灣歷史的連帶關係
主要內容有: 1. 1990年代台灣「社區營造」興起的社會政治背景 2. 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如何帶動社區營造的發展 3. 就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案例、分析其在社區營造與台灣歷史文化重建的意義。
§ 期望達成的教學目標為:
1. 認知社區營造與台灣文化重建的意義 2. 學習社區歷史文化調查,從生活環境和切身經驗
體會個人參與創造歷史與文化建構的意義。 3. 引發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形塑社區認同的行動力。
課程規劃 修課: 大學部各學系61人
1) 課程簡介、方法論:概念與方法、社區調查與口述歷史 2) 社區文史調查實務:何謂社區(community)?如何進入社區? 3) 社區營造的歷史基礎:戰後台灣的政治與文化變遷 4) 社區營造興起的歷史背景:1980年代台灣社會政治運動 5) 1980年代台灣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 6) 社區文史工作者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7) 社區營造的國際經驗:日本古川町的故事 8) 台灣社區營造的實例: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 9) 搶救十三行考古遺址:重構台灣歷史圖像 10) 「南投縣中寮鄉文化資產保存條例(草案)」研擬之構想 11) 北投、天母的社區文化保存運動 12) 社區媽媽與文化資產保存案例:草山水道 13) 醫療文化史蹟案例:樂生療養院搶救運動 14) 期末分組報告:社區參與成果分享
觀地看待台灣未來的發展。
---公領系99級 張凱崴
外聘演講(三)
演講主題 「南投縣中寮鄉文化資產保存條例(草案)」 研擬之構想 演講人
黃蘭翔(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教授所提到的中山橋,讓我不禁想到在這堂社區營
造課裡所有外聘講師都提到的一件事,一個文化遺產
古蹟要如何保留下來,要看他是否能與當地的居民產
能保存下來。
-----特教系 鍾偉元
戶外參訪(二)
時間 2006年10月25日
參訪活動 永康公園保存運動實地考察
從永康公園的保護運動中,印證了天下無難事。只要每個人都肯奉
獻一點力量,社區活動的推動便十分容易。我也在這次的拜訪中,
發現永康不為人知的一面,一個小小的公園,竟然曾有這麼坎坷的
歷程,我彷彿重新認識了永康。
第二次分組討論─如何去取得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經 濟利益兩者間的平衡點 ?
第三組: 其實兩者是可以共存的,我們可以讓文化資產變 成一個觀光產業,使文化資產能具有保存的價值。
第三次討論─古川町社區營造成功的原因 第七組: 他們期望能留給後代居民一個舒適美麗的居住空 間,希望未來的居民能認同他們的做為,緬懷其 所做的一切。
第四次討論─樂生院保存的獨特性
網路討論-- 網頁空間設計及507則成果
網路討論-- 網路討論精華區
網路討論精選
上了蔡老師的一課真的使我獲益良多,我看到了一個文史工作者為當地付出的熱忱,一個不 求回報、只為社區更好的心 。 社教99級黃佳瑜
「十三行」那充滿奇幻旅程的通道,不管是進去幾次,總是會想去站在那邊靜靜的看著它, 默默的跟它說話。這句話,我很相信,因為我也是! 特教99級李政剛
以第三組的共筆製作為例
外聘演講(二)
演講主題 搶救十三行考古遺址:重構台灣歷史圖像
演講人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研究員)
公共工程與文化資產應該要如何取得平衡點,是我們要去好好思 考的問題,難道沒有一個雙贏的辦法嗎?十三行文化讓我對於台 灣歷史的視野更為開闊,會更多元地思考台灣的歷史問題,能客
原來,「情」一字有著這麼大的力量。用心,用情,為我們的社區盡一份力! 音樂99級黃庭瑀
外聘演講(一)
演講主題 : 社區文史工作者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演講者:
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工作協會總幹事 )
我從沒想過要為這片土地留下什麼,又或許,是我還年輕,無 法感受如果有一天我的回憶將永遠消失的無奈,但是我會記得 布袋小鎮的這一課,希望自己能在必要時刻爲自己生長的地方 留下一些回憶,畢竟,我對台北市還是很有感情的。
----國文系陳蓮儀
共筆製作
本課程的共同筆記由各組分工製作,一組負責一週的共筆,在網站上分享,作為 同學復習的依據。
在製作過程中,學生以錄音或拍照的方式錄製課程內容,可訓練他們紀錄實況與 處理逐字稿的能力。
而綜合整理繁雜資料的過程也是一種思辨的訓練,對於他們進行期末的社區參訪 報告將有一定幫助。
如果一個國家忘記他們自己的文化,或是不去重視...是不會成為一個進步的國家,唯有國民 們都對自己的文化有所認識尊重,並共同去愛護保存,這樣我們才會有未來 。 美術98級袁心平
在去了一次的文史工作的田野調查,發現到自己的文化對自己不單單只是學術上的問題,而 是一個生存、民族延續的問題! 心輔99級林婉宜
教學活動設計
(1)分組討論:TA設計問題與引導學生發言 (2)戶外參訪:蔡瑞月舞蹈表演與永康社區共兩次 (3)外聘演講:邀請五位專家學者進行演講 (4)網路討論:每週上課心得與其他資料分享 (5)課堂共筆:每週一組同學負責,按組別輪流製作 (6)期末報告:社區參訪分組報告
分組討論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次分組討論─何謂文化資產? 特教99級鄭傑陽(第十組): 一個族群擁有共同記憶、文化背景,所留下來的 具有值得繼續傳承意義的事物
生共鳴:擁有共同得記憶。
----第七組
外聘演講(四)
演講主題 北投、天母的社區文化保存運動 演講人
陳林頌(北頭生態文史協會理事長)
一個地區的改造重建成功與否,仰賴此地居民
是否積極參與,團結一致。北投的改造成功,
無疑是北投人的驕傲!
---第三組
外聘演講(五)
演講主題 社區媽媽與文化資產保存案例:草山水道 演講人 文海珍(草山生態文史聯盟)
除了組織團體請教學者之外,他們願意自己學習地
圖判讀和其他法律相關的知識的能力相當讓我訝異,
果然是為母則強啊~
---公領系饒采紅
戶外參訪(一)
時間 2006年10月1日
參訪活動 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
在這雖看似簡陋的舞台上,我們看到了舞者濃烈的熱情和 真實的情感流露!在每一場精采的舞蹈中,都有一個發人 沈思的故事和意義,我真感謝還好這樣珍貴的文化資產還
課程構想與教學目標
§ 帶領學生共同探討社區營造、文化資產以及台灣歷史的連帶關係
主要內容有: 1. 1990年代台灣「社區營造」興起的社會政治背景 2. 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如何帶動社區營造的發展 3. 就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案例、分析其在社區營造與台灣歷史文化重建的意義。
§ 期望達成的教學目標為:
1. 認知社區營造與台灣文化重建的意義 2. 學習社區歷史文化調查,從生活環境和切身經驗
體會個人參與創造歷史與文化建構的意義。 3. 引發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形塑社區認同的行動力。
課程規劃 修課: 大學部各學系61人
1) 課程簡介、方法論:概念與方法、社區調查與口述歷史 2) 社區文史調查實務:何謂社區(community)?如何進入社區? 3) 社區營造的歷史基礎:戰後台灣的政治與文化變遷 4) 社區營造興起的歷史背景:1980年代台灣社會政治運動 5) 1980年代台灣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 6) 社區文史工作者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7) 社區營造的國際經驗:日本古川町的故事 8) 台灣社區營造的實例: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 9) 搶救十三行考古遺址:重構台灣歷史圖像 10) 「南投縣中寮鄉文化資產保存條例(草案)」研擬之構想 11) 北投、天母的社區文化保存運動 12) 社區媽媽與文化資產保存案例:草山水道 13) 醫療文化史蹟案例:樂生療養院搶救運動 14) 期末分組報告:社區參與成果分享
觀地看待台灣未來的發展。
---公領系99級 張凱崴
外聘演講(三)
演講主題 「南投縣中寮鄉文化資產保存條例(草案)」 研擬之構想 演講人
黃蘭翔(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教授所提到的中山橋,讓我不禁想到在這堂社區營
造課裡所有外聘講師都提到的一件事,一個文化遺產
古蹟要如何保留下來,要看他是否能與當地的居民產
能保存下來。
-----特教系 鍾偉元
戶外參訪(二)
時間 2006年10月25日
參訪活動 永康公園保存運動實地考察
從永康公園的保護運動中,印證了天下無難事。只要每個人都肯奉
獻一點力量,社區活動的推動便十分容易。我也在這次的拜訪中,
發現永康不為人知的一面,一個小小的公園,竟然曾有這麼坎坷的
歷程,我彷彿重新認識了永康。
第二次分組討論─如何去取得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經 濟利益兩者間的平衡點 ?
第三組: 其實兩者是可以共存的,我們可以讓文化資產變 成一個觀光產業,使文化資產能具有保存的價值。
第三次討論─古川町社區營造成功的原因 第七組: 他們期望能留給後代居民一個舒適美麗的居住空 間,希望未來的居民能認同他們的做為,緬懷其 所做的一切。
第四次討論─樂生院保存的獨特性
網路討論-- 網頁空間設計及507則成果
網路討論-- 網路討論精華區
網路討論精選
上了蔡老師的一課真的使我獲益良多,我看到了一個文史工作者為當地付出的熱忱,一個不 求回報、只為社區更好的心 。 社教99級黃佳瑜
「十三行」那充滿奇幻旅程的通道,不管是進去幾次,總是會想去站在那邊靜靜的看著它, 默默的跟它說話。這句話,我很相信,因為我也是! 特教99級李政剛
以第三組的共筆製作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