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例

合集下载

《木兰诗》教案优秀3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3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3篇木兰诗优秀教案篇一1、知识目标:⑴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⑵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⑶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⑷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⑴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⑶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

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1: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教案精选【三篇】

《木兰诗》教案精选【三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篇一」一、概述《木兰诗》这首诗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第十课)。

《木兰诗》的教学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理解这首诗详略分明的写作特色,并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诗歌详略分明的特点。

4、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花木兰人物形象。

2、在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快速背诵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验文中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字词还在积累之中。

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欲很强,喜欢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

朗朗上口的乐府诗歌,学生们乐读,易背,因此一定要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另外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上正在形成阶段,有待培养提高,因此写作训练必不可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诵读法、复述法、鉴赏法和讨论探究法等方法。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首典型的乐府诗,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木兰从军”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关于《木兰诗》教案三篇

关于《木兰诗》教案三篇

《木兰诗》教案关于《木兰诗》教案三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兰诗》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乐府民歌知识。

理解互文、对偶、排比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注重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加入情景剧表演,帮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扮男装的奇女子花木兰。

二、文体知识介绍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流传着大量动人的诗歌,其中《木兰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浓烈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解放甲回乡的不平凡经历。

本文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壁”。

三、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自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体会这首诗的感情。

读准字音唧唧机杼军贴可汗鞍鞯辔头鸣溅溅燕山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扶将红妆著帖花黄傍2、听范读,要挺准读音,听清句子停顿。

3、摇头晃脑读节奏,古代读书人读书进入佳境之时便会摇头晃脑,摇头晃脑正符合古文的节奏,学生试读节奏。

4、小组合作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注释译课文,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以一至四段为主,第二大组以五至七段为主。

讨论前补充新知识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

《木兰诗》教案优秀10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10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10篇《木兰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情感与态度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与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情景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用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学。

教学内容一:介绍木兰诗产生的背景请同学讲卡通电影花木兰的故事后,教师讲述: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

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诗产生在民间,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二:教学课文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的同学字的读音,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课改精神,提高课堂质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三:教学内容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四: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五: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六: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1:分组讨论后再交流2: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

作为一个女子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不被同伴识破,足见其才干非凡。

七:分析诗歌写法上的特点1:详略得当再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全诗恰当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对偶:排比:互文:附板书:木兰诗1:代父从军,征途思亲2:艰苦征战,十年凯旋3:辞官回乡,亲人团聚4:吟唱附文,隐喻赞颂小结与作业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叙述的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木兰诗教学设计篇一【学生分析】在中国,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的女英雄,她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样,爱美,爱她的亲人,爱朴素平淡的生活。

所以,学习《木兰诗》,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的。

【教学建议】1、这首叙事诗字面意义浅显,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

2、《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种艺术手法如铺排、互文、对偶等对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

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3、体会本诗的选材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责任感。

5、指导朗诵,争取当堂背诵。

建议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 )明确:叹息、出征、准备、沙场、征战、辞官、团聚三、探究理解木兰形象讨论: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诗中哪些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两处: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前者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

后者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

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⑴ 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木兰诗》教案(精选12篇)

《木兰诗》教案(精选12篇)

《⽊兰诗》⼜称《⽊兰辞》,是⼀⾸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横吹曲辞·梁⿎⾓横吹曲》中。

此诗讲述了⼀个叫⽊兰的⼥孩,⼥扮男装,替⽗从军,在战场上建⽴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为⽅便各位教师及同学更好地了解学习这篇课⽂,店铺今天为⼤家带来了《⽊兰诗》这篇⽂章的教案范⽂,希望对⼤家学习上有所帮助! 《⽊兰诗》教案篇1 教学⽬标: 1.了解⼈物形象,感受⽊兰的⼥⼉情、英雄⽓,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活的向往。

3.培养学⽣独⽴研究、合作探究的能⼒。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兰的⼈物形象及体会⽊兰代⽗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课时 ⼀、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可见,花⽊兰“替⽗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

播放动画⽚《花⽊兰》⽚段,学⽣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诗——《⽊兰诗》(板书课题)下⾯就让我们⼀起来深⼊学习北朝民歌《⽊兰诗》。

2、介绍作品。

《⽊兰诗》⼜叫《⽊兰辞》,选⾃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学史上出现⼀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情,考查政治得失。

《⽊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整体感知 1.范读课⽂(配乐朗读),学⽣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

2.⼩组疏通⽂意,说说情节:学⽣⽤⾃⼰语⾔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兰停机叹息、代⽗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讴歌英雄) ⼥⼉性情英雄⽓概⼥⼉性情 三、赏析⼈物 1、学⽣再读课⽂,四⼈⼀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_____读到⽊兰是⼀个_____的⼈”句式来说。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木兰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悟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布满传奇颜色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参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方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具体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悟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存。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争辩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参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由于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木兰诗》教案(通用15篇)

《木兰诗》教案(通用15篇)

《木兰诗》教案(通用15篇)
《木兰诗》教案1
教学目的:
1、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的意思。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出花木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概括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色的巾帼英雄?像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等。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女子,他曾经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并立下赫赫战功,说到这同学们都道这位英雄是花木兰,这节课我们一起近间隔的理解她。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值得大家传诵。

二、检查背诵〔5分)
1.抽5名同学背前五段,齐背最后两段
〔要求:学生听她们有无背错的地方或者读音有误的〕
过渡语: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一个问题一起翻译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木兰诗》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情感与态度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与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情景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用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学。

教学内容一:介绍木兰诗产生的背景请同学讲卡通电影花木兰的故事后,教师讲述: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

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诗产生在民间,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二:教学课文1: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的同学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课改精神,提高课堂质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三:教学内容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四: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五: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六: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1:分组讨论后再交流2: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

《木兰诗》教案四篇

《木兰诗》教案四篇

《木兰诗》教案四篇《木兰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气: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乐府民歌学问。

理解互文、对偶、排比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留意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承受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参与情景剧表演,帮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教学难点生疏人物性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女扮男装的奇女子花木兰。

二、文体学问介绍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流传着大量动人的诗歌,其中《木兰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浓烈的感情和铺叙,比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参军和解放甲回乡的不平凡经受。

本文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壁”。

三、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自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体会这首诗的感情。

读准字音唧唧机杼军贴可汗鞍鞯辔头鸣溅溅燕山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扶将红妆著帖花黄傍2、听范读,要挺准读音,听清句子停顿。

3、摇头晃脑读节奏,古代读书人读书进入佳境之时便会摇头晃脑,摇头晃脑正符合古文的节奏,学生试读节奏。

4、小组合作四人小组合作依据解释译课文,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以一至四段为主,其次大组以五至七段为主。

争辩前补充新学问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

5、生生沟通,师生沟通。

6、概括诗歌情节。

速度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诗歌情节。

沟通后的结果:代父参军(1---3);征战生涯(4);辞官回家(5---7)。

四、依据情节尝试背诵。

木兰诗教案15篇

木兰诗教案15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教案1教学设想:课型设计:讲读课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

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

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

课时:2课时教学进展: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

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来感受一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吧!1.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一首北朝民歌。

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2.字词注音:鞍鞯(anjian),金柝(tuo),辔头(peitou),云鬓(bin)。

3.全班朗读全文。

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

4.口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5.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段诗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符合文意。

参考答案:1.木兰叹息2.替父从军3.整装出征4.十年征战5.荣归故里6.还身女儿7.难辨雌雄或1.叹息2.从军3.出征4.征战5.荣归6.还身8.难辨或1.叹2.替3.征4.战5.赏6.还7.辨6.木兰替父从军这篇诗歌,它所描写刻画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参考答案:7.从诗歌如此的详略安排上,概括出诗歌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8.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铺排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反复手法: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精选《木兰诗》教案四篇

精选《木兰诗》教案四篇

精选《木兰诗》教案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精选《木兰诗》教案四篇精选《木兰诗》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2023最新-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案优秀9篇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9篇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木兰诗优秀教学教案篇一学情分析鉴于学生的鉴赏水平,对于诗歌的写作手法不宜深究;时代背景略知即可;重点是理解人物形象,读背诗歌。

教学方法:问题法为主。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内容,理解叙事的详略,体会诗歌对我国古代女英雄的赞美。

2.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以及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介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

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叙事诗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后代文人作了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留了易诵易记的特色。

二、根据预习回答问题(出示小黑板)。

1.A木兰之歌B木兰出征C木兰从军由此你认为本诗重在表现人还是表现事?(板书: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2.文中那些文字表现了木兰的少女特点?哪些文字表现了她是一位女英雄?哪些是正面写她的?哪些是侧面写她的?(板书:诗歌内容)3.你认为诗中哪些语言体现了本诗是北朝乐府民歌?4.指两名同学一个读加点字的音,一个写。

(见“阅读提示”。

)三.领读两遍课文,学生自渎一遍,然后明确:1.“唧唧”注释说是“虫叫声”,大家说可能是什么虫叫的?(蟋蟀)这种虫叫声表明了什么季节?(蟋蟀古人叫它“促织”,意思是天气开始冷了,它催促人们快点织布做寒衣,在这种情况下“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更加突出了事体的重大。

)下文哪一句诗与这里照应?(朔气传金柝)2.“问女”四句看似赘文,实则细腻地表现了木兰当时心事重重的样子。

“昨夜”如换成“昨日”,意思有什么变化?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军的`?“从此”二字表达了她的什么心情?3.“十二卷”与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都怎样理解?4.东南西北各句排比互文,怎样解释?5.“旦”、“暮”二字表明了什么?“不闻”、“但闻”句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6.第四段六句以极其凝练和谐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木兰从离家出征到凯旋回朝的全过程。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10篇)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木兰诗》教案15篇

《木兰诗》教案15篇

《木兰诗》教案15篇《木兰诗》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兰诗》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情感与态度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与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情景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用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诗歌的艺术魅力吧!首先我们来学。

教学内容一:介绍木兰诗产生的背景请同学讲卡通电影花木兰的故事后,教师讲述: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

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诗产生在民间,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二:教学课文1: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的同学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课改精神,提高课堂质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三:教学内容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四: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五: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六: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1:分组讨论后再交流2: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学情分析】让学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并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被三从四德(三从: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许多封建礼教束缚着。

(鼓动学生情绪)现在妇女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呀?(多数学生会根据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给予肯定回答)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唱出了所有女性的心声:“谁说女子不如男”。

是否有同学知道这是唱的哪位巾帼英雄啊?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木兰诗》。

主人公花木兰是一个凝聚了千年传说情感丰富的巾帼英雄形象,甚至已成为一种文化。

(放映演示课件:木兰像、木兰祠、豫剧、京剧……)简介如下:自汉代起民间开始修建木兰祠。

每年四月初八木兰生日致祭。

历经各代,香火不绝。

祠祀木兰像的庙宇遍布神州。

较为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兰祠、安徽亳州木兰祠、河北完县木兰祠、湖北黄陂木兰祠、陕西延安万花山木兰祠。

梅派大师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花木兰》,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艺术成就极高。

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中国邮政2000年还发行了《木兰从军》邮票。

而这众多的木兰文化都起源于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

《木兰诗》教案5篇《木兰诗》教案篇1【学问与技能】1.积存文言学问,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

3.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精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英勇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妙愿望与高尚情操。

1.朗读背诵。

2.积存文言学问,包括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3.赏析人物形象。

4.理解互文等修辞句的意思。

5.分析文章内容的繁简详略,进而体会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花木兰代父参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始终广为流传。

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原版的花木兰形象。

二、资料助读《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消失一种能够配乐唱歌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看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

《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

三、学生通读全文,槪括各段的内容争论沟通后明确:1.第一、二段:写木兰打算代父参军。

2.第三段:写木兰预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3.笫四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

4.笫五段:写木兰成功后还朝辞官。

5.笫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闭聚。

6.第七段:)丨丨比方作结。

四、复述故亊情节要求学生比拟精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检査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内容。

五、赏析花木兰的形象争论: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始终深受人们宠爱.缘由是什么?提示:严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亊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性格与感情。

《木兰诗》教案(精选10篇)

《木兰诗》教案(精选10篇)

《木兰诗》教案(精选10篇)《木兰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准备: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2、录音机:伴奏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

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

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明确:(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民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浑、热烈、质朴。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第一遍,教师范读课文,第二遍,全班齐读,第三遍,默读并借助注解了解课文大意,因为学生对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比较熟悉,课文注解比较详细,诗歌语言生动质朴,朗朗上口,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大致疏通文意。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巡堂点拨,再由小组把疑难点提出来,教师集中解答。

《木兰诗》教案(3篇)

《木兰诗》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木兰诗》的文学背景和作者;- 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熟悉北朝民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感受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勤劳、勇敢、坚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背诵《木兰诗》;2. 理解诗中花木兰的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3. 掌握《木兰诗》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2. 感受《木兰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木兰诗》的文学背景和作者;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吗?(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3. 引出课题:《木兰诗》。

(二)朗读与背诵1. 教师范读《木兰诗》,学生跟读;2.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检查;4. 教师点评,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分析诗歌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花木兰的形象,包括她的勇敢、坚强、孝顺等品质;2. 讨论诗中花木兰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3.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等;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背诵《木兰诗》;2. 撰写一篇关于花木兰的读后感;3. 研究北朝民歌的特点,与《木兰诗》进行比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木兰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感受了花木兰的英勇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木兰诗》的文学背景和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木兰诗》课例一、课题的确立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

2009年湟中县上新庄镇中心校申请了县级教研课题“导-展-练-评教学模式”。

“导”是导学,课前组织学生预习,课中组织交流,课后拓展延伸;“展”是展示,组织学生在全班做朗读、背诵、板演、写作、表演等多种方式的展示;“练”是选择典型题目做课堂训练;“评”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每个环节的评价。

该模式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由对文本的探究而得到新的信息,由对文本的质疑而形成自己独立思想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要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利用课本这一文本,巧妙引导学生独立型、合作型学习文本,在展示探究得到的新的信息和有序、有效、有目的的练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发展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而这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导-展-练-评教学模式”是较为先进可行的一种。

“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同学相互切磋交流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探索、发现、展示、创造、成功的乐趣。

它要求教师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根据地、切入口,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对于课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知其然,又探究其所以然。

在潜心阅读、切身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海的无涯,书山的奥妙,去感受、拓展语文世界的无尽妙趣。

《木兰诗》的教学活动就是基于以上这些思考。

二、教学目标、过程的确定“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前自主性学习,课堂探究性学习,课后拓展性学习。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应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课前阅读中,我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沿着不同方向思维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此,我制定了“用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来研读《木兰诗》,培养主动学习,质疑问难的能力”这一教学大目标。

我所示范的是《木兰诗》第二课时,制定的具体目标是:1.回忆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情节。

2.掌握“互文”“反复”“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体会作用。

3.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教学设计与步骤:(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情节。

(二)、修辞研讨:仔细读课文,结合例句各找出相应的修辞句两句,读读,并体会其作用。

(对偶、排比、夸张、反复、顶真、互文)、(三)、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利用故事情节和句式特点,尝试背诵这篇诗歌。

)(四)、拓展延伸:1、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2、续写或改写木兰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自编6—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

3、请发挥合理的想像,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写一写。

A、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B、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朝乐府民歌,也是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这首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故事情节生动,叙事详略分明、得当。

再加上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学生愿学乐学。

学习任务一布置,学生就满腔热情地自主学习课文。

三、探究过程的实施这篇文章我用两个课时两完成教学任务。

我看过很多的教学实录,大部分老师都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本课的教学,我想这样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在家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文章的字句的理解已是很到位了。

我们这里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也许是我毫无根据的怀疑,我没有创设好的预习情境)。

所以我在第一课时中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熟课文,在此基础上再疏通文意。

我觉得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如“可汗、燕山、转、裳、同行”等词,在教学的过程中果真有很多的学生把这些字音都读错了。

我想从这最基本的字词开始还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学完成后,学生连课文的字都不会读那是很可笑的。

第一课时,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并让学生翻译课文,第二课时让学生掌握古文中的修辞,背诵课文,在学生感受木兰的形象的同时,拓展延伸,训练写作、想象能力,加深对木兰人物形象的认识。

探究过程包括教师以学案布置指导,学生互相讨论探究,师生总结展示交流、拓展延伸探究成果等三个方面。

1、教师布置探究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本次讲课学习任务,并对导学案学习做辅导与示范。

由于实施这一探究的是七年级学生,针对他们知识积累不够深厚,思维缺乏深度,文化底蕴比较薄弱的特点,所以对他们探究的要求不宜过高。

我们应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结论是深是浅是对是错是全是偏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尝试,培养了作为一个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一过程突出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上巧用一个“导”字。

如何发挥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认为必须明确“导”的方向,讲究“导”的质量,提高“导”的艺术,注重“导”的效果。

教师要通过有艺术地“导”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在学习上能够自立。

明确“导”的方向,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现状来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自学。

从最接近学生现有知识体验的起点,引导学生延伸发展,达到离学生最远的最丰富内涵的终点。

也就是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基于上述考虑,我要求学生逐项进行学习,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几个人一小组进行。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去朗读、背诵、讨论,可以想象、对比思考,可以续写、改写,只要有收获就行,但要不断深入,要有新的体会、感悟。

2、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记录探究信息《木兰诗》探究的第二阶段是学生自主或自发组织成探究小组进行阅读探究,在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探究信息形成文字,记录在学案空白处。

此过程主要由学生课外进行探究和写作,一般需花1~2课时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按照学案提示阅读有关书籍,搜索信息,且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究结果。

这一阶段中,学生明确了要感知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或借助学习工具书,或实践操作等方式初步获取知识,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桌或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疑惑问题组内互助解决;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评价组内每个人的自学情况,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对存有争议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商讨解决的办法,如组内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提交给老师,在班内共同解决。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一定差异。

有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的学生或许还没找到自己的方法,因此小组之间的互助解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兵教兵”中通过互助学习构建知识,因为“有效的合作探讨,可以开阔眼界,激发思考,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探究,亲自实践,不仅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发挥主体性作用,还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这种教学行为的实施,对学生来说,其能力的培养、其收获的意义远远大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继续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师生总结,展示交流、拓展延伸探究成果这一过程在课堂上进行,安排了1课时,也就是本节课堂教学。

先由教师做简短导入,激发兴趣,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探究情况,展示各自的探究成果,并且加强针对性训练,拓展延伸。

这一阶段学生的发言是自主的,或对某一问题进行自我展示,或对别人的成果进行完善。

在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尽情展示自己的探究所得,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对某些问题敢于持不同的看法。

如在“找修辞”这一环节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到讲台来板演修辞句,对同一修辞方法,学生能找出许多个句子。

又如在“续写改写”木兰的故事中,学生们并非人云亦云写,而是由许多奇妙的想法,并且有逻辑性。

最让老师想不到的是,学困生郭明成,以往说话有点结巴,本堂课背诵课文是那么流利。

那真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资源的大交换!“展示”作为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个体和合作小组学习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以及学生资源的挖掘。

“展示”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拓展;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仅拘泥于学案的题目;要多举例子,用多种思路进行讲解。

就是在展示的时候要超越书本,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进行展示。

如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这一问题之后,又让学生续写或改写木兰的故事,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进行展示。

《木兰诗》的“展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先确定板书的内容,这些往往都是最基本的和重要的内容,然后每小对各小组分配好本小组的展示任务,可几个小组同时进行讨论展示,这样很多同学都有了展示的机会,课堂也会因此而活跃起来。

在各小组进行展示的时候,小组长要负责做好组织工作,教师要到各小组的展示中去参与监督和讨论,以确保展示顺利有序的进行。

等到各小组都展示完了后,教师要做必要的总结和针对性的评讲,还有适时的鼓励。

如在课堂中学生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复述、朗读、板演、背诵、讨论、改写、续写。

又如在“找修辞”环节,学生积极将找到的修辞句板书在黑板上。

都使这一理念基本得到体现。

四、对本次探究的评价、总结“导-展-练-评教学模式”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是组织学生在比较广泛教学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它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想及善于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