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秦国变法的原因:
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机遇: “三家分晋” “士人”追求建功立业
1、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3、现实刺激:诸侯卑秦,秦孝公发愤图强,支持变法
4、各国变法为秦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总结
秦国变法(商鞅变法)的原因:
梭伦
商鞅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 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 同的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商鞅变法 时代 背景 性质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 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 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运动 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 力,改革较为彻底 成功了,确立起中央集权 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 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 定了基础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变法影响
1、探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强盛等方 面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理解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一、商鞅之死
由于旧贵族的反对和秦惠王的 变法的结局:不支持,商鞅被车裂示众。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 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 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 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3.军事方面: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1)春秋: 争霸战争 (2)战国: 兼并战争 (3)改革变法的动力: 富国强兵
4.文化方面:
1.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2.出现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理 论武器.
小结——改革变法的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根本)。
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 政治: 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1、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2、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 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3、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 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 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 作用。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
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 的爵位、官职;
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稳定。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取信于民 令行禁止
变法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积极作用
措施
经 济 军 事 政 治 司 法 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爵制(严禁私斗) 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制定秦律 燔诗书而明法令
文 化
习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 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经济实力
变法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化改革
变法的核心:
“重农”和 “法治”
从变法的措施中 你能看出变法的性 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 国家改革比较,商鞅 变法措施有何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概况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 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 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⑵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 题是什么? 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 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军事: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文化: 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理
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 奴隶主阶级改革
(1)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实质上承认土地的私有
(2)鲁国: “初税亩”“履亩而税” 公开承认土地的私有
2.战国时期: 地主阶级改革
李 悝
吴起
魏国李悝变法: 公元前445年
3、历史局限性 (P28)
问题: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 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②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③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强制性)
④商鞅坚持改革的魄力——主观因素 ⑤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政治保障)
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 借鉴之处?
对废除世卿俸禄、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两条条最为不 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 严重地损害了我的利益。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 何?
对改革表示欢迎。 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 农业生产发展; 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 安定地生产生活。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 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 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据此 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 何?
积极作用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 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梭伦改革
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 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 统治 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 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 有着折中的特点 没有缓和社会矛盾, 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 强烈反对,但却为雅 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奠定了基础
特点
结果 影响
①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 ②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
(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 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
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 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3、军事: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评价商鞅变法 1、性质: 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政治,创建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 的封建专制统治。 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 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导
目的
言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变法背景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3.了解商鞅变法前的社会状况。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阅读第一子目回答:(东周)春秋战国时 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个人特征
冷静、坚毅、自信 有很高的政治智慧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 商鞅
秦国 商鞅
时世
强国
求贤若渴
(约前390年—前338年)
法家代表 热心政治 怀才不遇
问题1: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 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李 悝
1)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率 先 2)推行“平籴法” 强 盛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楚国吴起变法:
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 成 为 2)强令旧贵族迁居 强 3)裁减冗员,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 国 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
吴起
三、处在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口的秦国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 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 与之分土。 ——《史记》 请思考: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 又为什么能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 的重要时期;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一、改革变法的背景
1.经济方面:
以上图片,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生了什 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过程: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私田大量出现
改变剥削方式(收地组)
改革 时 国 者或 间 家 名称
齐 管仲 国 改革
商鞅变法
(前356--前338)
措施
变 法 内 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 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济
废井田,开阡陌
统一度量衡
春 秋
军 鲁 初税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事 国 亩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政 治 魏 李悝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行 国 变法 “平籴法”,政治:制定《法经》 司 战 政治: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 法 吴起 国 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② 文 楚 变法 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 化 国 地;③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 习 励军功;④严格吏治 俗
(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 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 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 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 问题2: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旧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反对
守旧大臣:利不百,不 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商鞅: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爵制(严禁私斗)
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制定秦律 燔诗书而明法令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推 行一夫一妻
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
(1)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2)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 化、习俗等方面 (3)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1、改革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 重要途径。 2、改革必须坚持不懈。 3、改革应该重视选拔人才。 4、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强化以 法治国。 5、改革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观察下列三幅图:
政治: 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制度 军事: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文化: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理论武器
客观: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主观:
①秦孝公发愤图强(会盟受辱),支持变法 ②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③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④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⑤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二、商君虽死,秦法未灭
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这 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 用?(探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
力强强盛等方面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1、政治: 县制、什伍制、连坐法等 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 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
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
力强盛。
平民和逃亡奴隶——自耕农
阶级发生变化 奴隶主——地主 1.经济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2.政治方面: 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 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内容:
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封邑制→俸禄制; 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
为了实现政治意图,这些新兴的地主采取了 哪些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