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
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5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简述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控制P7 P81.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 享有领事裁判权,把关中国的海关。
3. 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 扶植、收买代理人。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P12 P13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压迫、奴役近代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新兴的民族资本发展缓慢,力量薄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政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端不平衡的。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P14 15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简述中国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传播先进的思想;3.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形成农联盟。
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P25 P26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但其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1.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P118)答案: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
(2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分)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分)第四,为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3分)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答案: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分)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3分)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3分)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援助中国。
(2分)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答案: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特别是它坚持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这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
(3分)第二,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特别是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分)第三,它对儒家经典给以严厉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分)第四,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分)第五,它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
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其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方面:实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简述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控制。
答:(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的海关。
(3)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扶植、收买代理人。
3、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答: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但其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主要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答: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答:帝国主义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
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综合版)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近代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答: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2023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及论述题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中,我选择参观中国革命史遗迹作为主题和内容。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
在这次参观中,我首先选择了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莲花山公园作为目的地。
莲花山公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革命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和留下的足迹。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除了参观莲花山公园外,我还前往了江西省井冈山市的茨萍村进行实地考察。
茨萍村是当年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红色基地之一。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如毛泽东故居、红军医院等等。
这些地方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历程和革命精神。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革命历史的知识,还深刻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
例如,我认识到了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性。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坚定信仰、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才能取得胜利。
这些都是我在今天的生活中需要学习和发扬的重要品质和精神。
总之,这次中国革命史遗迹的参观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稳定。
我相信,只有不断弘扬革命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论述题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_论述题_完全汇总(1)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个新的水平线上。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一方面,工人阶级运东促进知识分子寻找同其结合的方式。
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第一章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答:鸦片张正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的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
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就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论述题: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选2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选20题1."试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答: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第二,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2.试论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意义: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试论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以及失败教训。
答:第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及其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其答案目录【上编综述】 (3)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5)【第一章】 (6)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6)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6)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7)【第二章】 (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第三章】 (11)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1)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中编综述】 (12)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12)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2)【第四章】 (14)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4)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15)【第五章】 (16)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6)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16)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7【第六章】 (19)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2、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0)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28) (20)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1)【第七章】 (2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3)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P149) (23)【上编综述】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大题整理
《纲要》简答题+论述题绪论简答题: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答:(1)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社会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一章简答题:1.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原因。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和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是什么?答: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1)在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论述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他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论述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封建土地所有制:个体私有,地租剥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嫉妒贫困。
②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社会阶级变化。
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②独立中国变成半殖民地中国。
破坏领土完整,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③封建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中国。
原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经济也依附世界资本主义成为一部分;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①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
②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①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②人数少,但集中。
③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5.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最根本的原因)②经济技术的落后。
6.洋务事业的三个方面。
①兴办近代企业。
最早和最大的军用工业、最早企业,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军企---江南制造总局;打着“求富”的招牌办民用企业,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以及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③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与论述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与论述题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与论述题总结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题库
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
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综合版)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近代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答: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势力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指出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
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才成为不可避免的了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答: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与此同时,还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多年,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原因主要是: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洋务派企图以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并不希望中国富强,而洋务派主张依赖国外,企图依赖国外来自强求富。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虽然一些企业有资本主义性质,但管理基本上是封建衙门式的。
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恶习。
5.洋务运动的实践历程与指导思想答: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经历的实践历程为:①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企业,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
一为工艺学堂。
一为军事学堂。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答: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7.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答: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教训: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了起来。
8.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答: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倡导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正因为如此,正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实上,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局限性: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至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9.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答: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
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运动的结合。
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0.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答: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明确地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P117答: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