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突触的结构(synaptic structure):

⑴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

A.小体轴浆内有:线粒体;

含神经递质的囊泡(vesicle) 小而透明囊泡:ACh或氨基酸类;

小而致密囊泡:儿茶酚胺类;

大而致密囊泡:神经肽类。

⑵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

宽20nm,与细胞外液相通;神经递质经此间隙扩散到后膜。

⑶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

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电刺激不敏感(直接电刺激后膜不易产生去极化反应)

二、突触的分类

按接触部位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胞体—胞体型、树突—树突型等。

按结构和机制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按传递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一)电突触

突触间隙为2nm,腔肠动物神经网的突触主要是电突触。蚯蚓、虾等无脊椎动物也主要是电突触。

特点:突触前后两膜很接近,神经冲动可直接通过,速度快,传导没有方向之分,任何一个发生冲动,即可以传导给另一个。

(二)化学突触

突触间隙约20~50nm,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膨大和突触前膜,内含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含神经递质的受体)组成。

只有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神经元才能去极化而发生兴奋。

三、突触传递过程

一、经典突触传递(化学突触)

1、传递过程:

(1)突触前过程:

①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

梢→突触前膜去极化;

②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内

流入前膜;

③Ca2+与胞浆CaM结合成4Ca2+-CaM复合

物→激活CaM依赖的PKⅡ→囊泡外表面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蛋白Ⅰ与

囊泡脱离→解除蛋白Ⅰ对囊泡与前膜融合及释放递质的阻碍作用;

④囊泡通过出胞作用量子式释放递质入间隙。(囊泡膜可再循环利用)

(2)间隙过程:神经递质通过间隙并扩散到后膜。

(3)突触后过程: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带电离子发生跨膜流动→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

总之,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开启电压门控Ca2+通道);Ca2+是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耦联因子(递质释放量与内流入前膜的Ca2+量呈正相关);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

2.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EPSP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K+外流,导致后膜局部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后膜:①Cl-通道开放,Cl-内流,膜发生超极化;

②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或Na+和Ca2+通道关闭, 膜发生超极化。

3、突触后电位的特点:

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

①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

②电紧张扩布:这种作用取决于局

部电位与邻近细胞RP之间的电位

差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电位差.

越大,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③可叠加性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

①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后膜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一个曲张体(varicosity)可支配多个效应细胞;

③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距离一般大于20nm,远者可达十几μm;递质扩散距

离远,耗时长,一般传递时间大于1s;

④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有无相应受体。

二、电突触

电突触结构特点:

⑴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⑵两个神经元间膜间距仅2-3nm;

⑶胞浆内不存在vesicle,两侧膜上有沟通胞浆的水相通道蛋白质,允许带电

离子通过;

⑷无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⑸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由神经元产生,也作用于特定受体,但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

一类化学物质。

1、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分类

⑴胆碱类

⑵单胺类

⑶氨基酸类:1.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

2.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等。

⑷肽类Peptides:①下丘脑调节肽

②阿片肽

③胃肠肽

④其他: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加压素(VP),催产素(OXT),

心房钠尿肽.

⑸嘌呤类

⑹脂类

⑺气体类

2、神经递质的共存:

⑴戴尔原则(Dale principle):一个神经元内可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其全

部末梢均释放相、同的递质。

⑵递质共存现象: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同时末梢也可释放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神经递质(调质)。

⑶递质共存的意义:①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②可能与信息的化学编码有关。

(二)受体(Receptor)

1. 受体的概念: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

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一般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带有糖链的跨膜蛋白质分子。2.Receptor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1)激动剂:能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

(一般指药物制剂)。

(2)拮抗剂: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

构型使递质不能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一般指药物制

剂)。

(3)配体(ligand):激动剂、拮抗剂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激素等化学

信号物质统称配体。

3.Receptor的分类

⑴按天然配体分类:如胆碱能受体、肾上腺能受体;受体有亚型:对每个配体

来说,有数个亚型(如M,N…)。这样同一ligand 在与不同亚

型受体结合后,可生多样化效应。

⑵按受体存在部位分类:一般存在于突触后膜,但也可存在于前膜,称为突触

前受体(presynaptic receptor)。

⑶按受体激活机制分类:根据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生物学效应

的机制的不同,受体分为两类:

①与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此类受体又称促离子受体、化学门控通道。

②G蛋白耦联受体或促代谢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