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神经传通路PPT课件

第三节 神经传通路PPT课件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 眶内 睫状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四)听觉传导通路
内耳螺旋器 蜗神经节 内耳道底
内耳门 脑桥小脑三角
蜗神经核
交叉
斜方体
不交叉
外侧丘系
下丘 上丘 顶盖脊髓束
下丘臂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内侧膝状体
听觉反射活动
听辐射
内囊后肢
颞横回
位听觉传导路
二、下行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锥体细胞
轴突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间3/5外侧部
脑桥基底部 延髓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运动纤维
躯干四肢骨骼肌
锥体
交叉
锥体交叉
不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前角运动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
逐节交叉
前角运动细胞
躯干肌
2.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 锥体细胞 轴突 皮质核束 内囊膝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三)视觉传导通路
1.视觉传导通路
视网膜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神经细胞:
视(感光)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神经盘
视神经
视交叉
鼻侧半交叉 颞侧半不交 叉
视束
内囊后肢 距状沟周围皮质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2.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视网膜 视交叉
视束 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副核
第五篇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一、上行(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的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听觉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教学课件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PPT教学课件

系统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12对 31对
植物性神经
(点击播放动画)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 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 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 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 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
1、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


树突:较短而分枝多,

接受信息
突起
轴突: 只有1个,较长, 传导信息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信息传导的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信息的处理
1、人的神经系统(点击播放动画)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身体的控制中心) 脊髓
系统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表面是一层灰质,
又叫大脑皮层,由神经元
的细胞体组成。
表面布满凹陷的沟、裂和
隆起的回,大大增加大脑
皮层的面积
语言
运动 皮肤感觉
大脑的两个半球分别 嗅觉
听觉
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
视觉
的功能
小脑 脑干
(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
细胞体高度集中的
地方,有许多控制
人身体活动的高级
4、 把下列神经与所属的系统连线:

脑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 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以下三个结 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

神经元信息传递[可修改版ppt]

神经元信息传递[可修改版ppt]

(二) 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⑴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记录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RP= -70mV, 电刺激传入纤维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元发生去极化,产生EPSP。
随刺激强度增加,EPSP发生总和而 逐渐增大,当EPSP总和达到阈电位-52mV 时,就在轴突始段出现电流密度较大的 外向电流,从而爆发可扩布性的AP
1.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结构: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 ① 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后膜结构; ② 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一个 曲张体可支配多个效应细胞;
③ 曲张体与效应细胞间离一般大于 20nm,远者可达十几μm;递质扩 散距离远,耗时长,一般传递时 间大于1s;
④ 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 器细胞有无相应受体。
3.突触后电位的特点: 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
① 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 ② 电紧张扩布: 这种作用取决于局
部电位与邻近细胞RP之间的电位 差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电位差. 越大,距离越近, 影响越大。 ③ 可叠加性
4.EPSP和IPSP在突触后神经元的整合 (integration) 同时与多个神经末梢形成突触的突 触后神经元,其电位变化的总趋势 取决于同时所产生的EPSP和IPSP的 代数和。
Reciprocal inhibition 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
起来。 ②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
意义:使发出兴奋的神经元的活动 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 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步调一 致。
2.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⑴ 突触前抑制的概念:通过某种生理 机制改变突触前膜活动,使其兴奋 性递质释放减少,造成突触后神经 元产生抑制效应。 ⑵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轴 型突触的存在。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ppt)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ppt)
2种过程
外部过程: 其它神经元的突触输入
改变启闭钙通道
改变钙通道门控
4种调制靶点
改变K+或Na+内流
作用于Ca2+内流的下游机制
(7)慢传递与快传递
快信息传导 :直接产生突触后电位,<1 mS
是突触传递的基本形式
慢信息传导 : 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以秒计
是一种调制机制
二、突触整合(synaptic integration)
特征:大量突触囊泡
(3)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 约 20 nm
含电子致密物质
(4)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 含多种特异的蛋白质,主要是受体蛋白、通道 蛋白,还有一些能分解神经递质使之失活的酶类。
特征:颗粒和细丝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突触传递
synaptic transmission ①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化学信号 ②突触间隙:化学物质-→突触后神经元 ③突触后神经元: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蛋白、突触小泡蛋白、突触结合 蛋白、囊泡整合蛋白家族等
②突触前膜蛋白质
突触融合蛋白、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 生长相关蛋白-43等
③胞液中的蛋白质
N 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可溶性NSF 附着蛋白
Synapsin GAP-43 (green)
(6)神经递质突触前释放的调制 内在过程: 由静息膜电位或动作电位发 放的变化所引起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 脑皮层维持兴奋和抑制动态平衡的新机制,并画出了一幅大脑皮 层“太极图”,这项研究有助于分析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 统疾病。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 (PLoS Biology)杂志上。

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和调课件ppt

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和调课件ppt

记忆的形成
记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塑 性实现的,即突触的强度和连接会 随着学习和记忆而发生变化。
记忆的存储
短期记忆主要存储在大脑皮层,而 长期记忆则存储在海马体等区域, 通过反复强化和巩固而形成。
运动控制和协调
运动指令的产生
大脑皮层发出运动指令, 通过锥体束传送到脊髓前 角,再传达到运动细胞, 引起肌肉收缩。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神经 递质来影响内分泌腺的分泌 ,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 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神经 系统的活动。
在一些生理活动中,神经调 节和内分泌调节共同作用, 例如在应激反应中,神经系 统和肾上腺共同作用,分泌 肾上腺素等激素来应对压力 。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 工作能力。
社区支持
建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社区,提供康 复指导、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等服务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结合,可以引起效应器细胞的兴奋或抑制,从而影响效应器的 活动。
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高度选择性,因为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 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 器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根据作用 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
组成
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大脑、脊髓和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等。

神经信息的传送.ppt

神经信息的传送.ppt
树突 细胞体 细胞核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
轴突 髓鞘
轴突末梢
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
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以及套在外边的鞘,称为神经纤维。
知识总结
1.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细胞 2.神经纤维:轴突或树突外面包上髓鞘(绝缘)形
成神经纤维
3.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有结缔 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突触模式图与简图的区分
轴突→细胞体 轴突→树突
用电位计测电位差
刺激
刺激a点,b点先变为动作电位,电表偏转, 后恢复为静息电位,电表指针恢复指零;c点 变为动作电位,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上一次 相反,之后c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指零。
因此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跟踪练习:
刺激神经纤维的a点,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
ab=ac
不偏转
ab ≠ ac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思考?
A点刺激:
甲偏转一次、 乙不偏转
B点刺激:甲、 乙各两次方向 相反的偏转
原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
原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双向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
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
受体
1、突触的结构: 2、特点: 单向性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触前膜需要动作电位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2,化学突触 (2)中枢神经系统化学突触分类:
根据连接形式,可分为: ① 轴-树 axodendritic ② 轴-胞 axosomatic ③ 轴-轴 axoaxonic ④ 树-树 dendrodendritic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突触类型 电突触
化学突触
突触间隙 3.5nm
20-40nm
突触前后胞浆 连续性
具有
精细结构 缝隙连接
信息传递物 离子电流
不具有
突触前囊泡、活性带、突触后受 体 化学神经递质
突触延时 几乎没有
延时明显,至少0.3ms,一般在15ms或更长
传递方向 双向
单向
传递条件
突触前膜去极化 即可
Otto Loewi和迷走物质(化学突触)
• 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慢心脏搏动。 • 收集浸泡过心脏的溶液,将它们施加到另一 个分离的蛙心,致使蛙心搏动减慢。
Otto Loewi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电突触,化学突触
1,电突触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突触前后膜间距仅3nm 允许临近神经元的离子 和小分子通过电突触直 接从一个神经元流入到 另外一个神经元。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1,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
①染料耦合(dye coupling),一般常 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经 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 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元,则 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 ②通过双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看看 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步传 播; ③通过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观察其微观 结构; ④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是否 存在连接蛋白(connexin)。
合物组成(如 SNARE,与突触囊泡的胞吐和内吞相关的RIM蛋白等)
突触小泡的大小和形态不同,与所含的神经递质种类相关。
清亮小泡,兴奋性非肽类递质如谷氨酸和乙酰胆碱。 扁平小泡,抑制性神经递质,如GABA 小致密核心囊泡,胺类如E、NE等 大致密核心囊泡,5-羟色胺,脑啡肽等肽类。 多种神经递质共存。 (large dense-core vesicle)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1,电突触
➢ 使相邻细胞同步放电,对内环境不敏感。 ➢ 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 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允许相邻细胞共享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 在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视觉系统、Schwann Cell髓鞘每层之间存在。 ➢ 在上皮细胞、平滑肌、心肌、肾细胞及部分腺体细胞间也普遍存在。
膜上具有钙通道。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2,化学突触
b、突触间隙 宽度因突触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约
20nm, 中枢 10-30nm, 神经-肌肉 接头 50-60nm。
突触间隙充满纤维性胞外蛋白基质
,粘附突触前膜和后膜。如受体的胞外 段,突触前后膜上的细胞粘附分子。粘 附分子(Cadherins钙依赖性粘附分子 ,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等)。
Connexon(连接蛋白):6个连接蛋白形成连接子,2个 连接子形成缝隙连接通道(六角形的离子通道)。 通道直径 1-2nm,可通透细胞离子和部分小有机分子。 通过连接蛋白的旋转可关闭电突触。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1,电突触 电突触传递的特点: 电突触反应幅度较小(哺乳动物); 双向传递; 无潜伏期; 传播速度快;
临近于前后膜或膜内紧密聚集的蛋
白称为膜分化物(membrane differentiation)。
PRE
Synaptic cleft
POST
Active zone Synaptic cleft
一、突触的类型
2,化学突触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c、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功能是接受突触前末梢释放
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
①染料耦合(dye coupling),一般常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 经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 元,则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 ②通过双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看看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 步传播; ③通过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观察其微观结构; ④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是否存在连接蛋白(connexin)。
的神经递质信号并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
结构组分:特定受体、受体相关的信
号转导蛋白、通道、细胞骨架蛋白等。
突触后致密带(postsynaptic density,
PSD),不仅有受体和通道蛋白,而且有 PSD95,PSD93等骨架蛋白,可以传递 胞间信号为胞内信号。
Postsynaptic Density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2)中枢神经系统化学突触分类:
根据突触前后膜分化的外形,可分为:
a、不对称的Gray type I (后膜厚度大于前膜) 圆形突触小泡; 大的突触间隙;活性带大;
一、突触的类型
2,化学突触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1)化学突触的特点: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一、突触的类型
2,化学突触 a、突触前膜 一般为轴突末梢膨大,轴膜增厚形成,突触前膜胞质内含有的突触小
泡是其形态学依据;
活性带(active zone),主要是介导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由一些蛋白复
第三讲神经元的信 息传递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突触传递
1. 突触的类型 2. 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3. 突触整合的原理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突触: 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特殊的接触位点。 1897, Charles Sherrington 将这些位点命名为“Synapse”; 1959, 证实了电突触的存在; 1921, Otto Loewi提供了化学突触的证据; 1951, John Eccles应用玻璃微电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 的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