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第二十六章 螺旋体及检验讲义

合集下载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螺旋体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螺旋体教学护理课件
在接触螺旋体感染患者时,护理 人员应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 等防护用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勤洗手
护理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是在 处理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物后,
必须及时彻底清洗。
避免接触患者体液
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直接 接触患者的血液、伤口分泌物等 体液,如需接触,应使用适当的
防护用品。
患者的护理要点
形态与结构
繁殖方式 抗原结构
螺旋体感染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其他途径
螺旋体的致病机理
01
02
03
04
螺旋体的临床表现
中期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
早期感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眼部症状
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01
直接观察法
02
培养法
03
免疫学检测法
04
分子生物学方法
螺旋体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出现相关疾病症状,如梅毒、钩端螺 旋体病等。
隔离措施 病情观察 心理支持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传播。
规范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应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传播或加重。
及时处理污染物
患者使用的物品、污染物等应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处理,以减少 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
有与螺旋体相关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螺旋体培养阳性或血清学试验阳性。
螺旋体检测与诊断的临床意义
确诊螺旋体感染
评估病情
指导治疗
通过检测和诊断,可以 确诊患者是否感染螺旋 体,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了解螺旋体感染的程度 和范围,评估患者的病

山东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件22螺旋体

山东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件22螺旋体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
主要介绍梅毒螺旋体,引起人类梅毒。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与染色 致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 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
2.培养
• 人工培养方法尚未真正成功。 • 接种实验动物,生长慢。
3.抵抗力
• 极弱。 • 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在血液中,4℃置3d 后可死亡,故血库冷藏3天以上的血液无传染 梅毒的危险。 • 对青霉素等敏感。
后天梅毒分为三期,表现反复、隐伏和再发特点 Ⅰ期(初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
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 生殖器,渗出液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一般4-8周后,常 自愈。经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第二期。
• Ⅱ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
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扁平湿疣),周身淋巴 结肿大。在梅毒疹内和淋巴结中存在大量螺旋体。 不经治疗一般1~3个月后症状自然消退而痊愈,但 常发生复发性二期梅毒。经2~4年潜伏, 可进入第三 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所致疾病---梅毒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分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 先天梅毒 -- 母体→胎盘→胎儿 后天梅毒 -- 性接触传播(STD)
• 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传染性免疫
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
• 梅毒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并扩散至肝、脾、 肾上腺等大量繁殖,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 流产、早产或死胎。 导致先天畸形,梅毒儿,呈现锯齿形牙、间质性角 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二期梅毒疹(手掌)
二期梅毒疹(环状梅毒疹)
二期梅毒丘疹性梅毒疹
• Ⅲ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3
CONTENTS
• 螺旋体概述 • 螺旋体的致病机制 • 螺旋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 螺旋体的流行病学与防控 • 螺旋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 螺旋体研究的前沿与挑战
01
螺旋体概述
定义与特点
螺旋体
是一种细长、柔软、螺旋状的运动细胞,通常具有2-6个弯曲的螺旋形细胞壁 。
、方法接种疫苗。
接种效果评估
03
定期对疫苗接种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接种方案,提高预防
效果。
05
螺旋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类抗生素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是治疗螺旋体感染的首选药物。这些药 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死螺旋体。
四环素类抗生素
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也是治疗螺旋体感染的常用药物。这些 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螺旋体。
临床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
螺旋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因感染菌种和感 染程度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 乏力、肌肉疼痛、关节肿胀、皮疹等, 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并 发症。
VS
诊断方法
对螺旋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 查,包括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检测、 PCR检测等方法,其中显微镜观察最为常 用,但需注意观察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公共卫生防控的挑战与机遇
监测与预防
对螺旋体物种进行监测和预防,以减少人类和动 物感染,是公共卫生防控的重要任务。
跨境传播
螺旋体物种可跨越国界传播,需要国际合作和信 息共享以应对这一挑战。
发现新物种
对未知的螺旋体物种进行发现和研究,可为公共 卫生防控提供新的工具和策略。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鉴定—衣原体(微生物检验课件)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鉴定—衣原体(微生物检验课件)
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 )是一类严格细胞内产生,又独 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胞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
1 形态: G—圆形或椭圆形 2 结构: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3 发育:独特发育周期,二分裂繁殖,形成包涵体 4 核酸 :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5 代谢:自身无能量来源,严格细胞内寄生 6 抗生素:敏感
主要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及发育周期 球形或椭圆形,Giemas染色呈紫红色,光镜下可见两种形态 原体(紫色)——小而致密,位于胞外,有核质及细胞壁,为 成熟典型衣原体,有感染性,无繁殖力 始体(网状体,蓝色)——大而疏松,位于胞内,无核质及细 胞壁,为衣原体分裂阶段,无感染性,正在繁殖
发育周期
原体吸附侵入→发育增大为始体→始体二分裂增值并成熟为原 体→释放
型特异性抗原
包涵体
沙眼亚种:汤飞凡,1955,鸡胚卵黄囊接种法,14个血清型
❖ 培养特性 鸡胚、小鼠、细胞培养(与病毒相似)
❖ 抵抗力 较弱, 抗生素敏感(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
沙眼生物亚 种
性病淋巴肉 芽肿亚种 鼠亚种
所致疾病
传播方式
主要表现
沙眼
接触(眼-眼、 早期(初次):流泪、粘 眼-手-眼) 性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
及结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等 ❖ 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病灶内有此病原体)
第三节 鹦鹉热衣原体
❖ 自然宿主为鸟类, 并引起鸟类禽类感染(呼吸道、消化道) ❖ 传播途径 接触、呼吸道 ❖ 所致疾病——鹦鹉热
轻重不一
轻者——上感 典型——发热、咳嗽、胸闷、肺炎 重者(雷击型)——全身中毒症状、昏迷死亡(3日内)
包涵体(深紫色)——在宿主细胞内增值成形成网状体和子代 原体空泡(增值场所)有助于诊断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后天梅毒
后天梅毒 P211
III期(晚期)梅毒: 感染性小,破坏性大。 感染2年(亦可达10~ 15年)后,可侵犯内 脏器官或组织,出现 慢性肉芽肿病变。重 症患者引起心血管及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出现梅毒瘤、动脉瘤、 脊髓瘤
先天梅毒
△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keratitis) △ 锯齿形牙(Hutchinson’s teeth) △ 马鞍鼻(Saddlenosema) △ 骨膜炎(Periostitis) △ 脓皮病(pyoderma)……
5)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给予预防性治疗;
6)严格筛选血源。 7)目前尚无疫苗可供使用。
梅毒螺旋体
治疗
1)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剂量足够,疗程正规; 2)首选药物是青霉素。
思考题
1. 螺旋体与细菌和原虫的相同点 2.梅毒螺旋体传播方式、致病物质、防治原则
VDRL(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试验和 RPR(rapid plasma reagin, 改良的VDRL)试验:适合梅 毒患者的初筛。 前者在玻片上进行,后者在专用纸卡反应圈内进行I期梅 毒阳性率约70%,II期梅毒可达100%,III期梅毒阳性率 低。 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I期梅毒: 多见外生
殖器,出现无痛 性、直径约1 cm 的硬性下疳,含 有大量梅毒螺旋 体,此时传染性 极强。4~8周后, 下疳自然愈合。 经2~3个月无症 状潜伏期后进入 第二期。
II期梅毒: P211
感染性强,破坏性小。 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 疹,周身淋巴结肿大, 不经治疗一般在1~3个 月后症状自然消退而痊 愈,经2~4年, 又可被 激活进入第三期。
0.1~0.2 ×6~20um; 螺旋细密, 一端或二端常 呈钩状。革兰阴性,但不 易着色。Fontana镀银染色 呈棕褐色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避免接触
避免与患有螺旋体感染的 人接触,以及避免到疫区 旅游、居住等。
疫苗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流行 区旅游者、疫区居民等, 推荐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 感染。
治疗手段
早期诊断
抗生素治疗
对于疑似感染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 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螺旋体感染患者需接受抗生素治疗,根据病 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特征
长为0.1~0.4μm,宽为0.05~0.1μm,具有6~8个螺旋,两端 细尖,呈螺旋状扭曲运动,有鞭毛,无芽胞,无细胞壁。
分类和分布
分类
根据生物学特性,可分为螺杆菌属、螺球菌属、螺线菌属、螺菌属等。
分布
主要分布在自然界,如水、土壤、动物和人体中。
生物学特性
厌氧性
螺旋体只能在厌氧环境中生长 繁殖,如动物和人的生殖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螺旋体概述 • 螺旋体的致病性和毒力因子 • 螺旋体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 螺旋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 螺旋体研究前沿和展望 • 其他螺旋体课件分享和参考资源
01
螺旋体概述
定义和特征
定义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微 生物,具有3种基本生物学特性:厌氧性、侵袭性、寄生性。
要点三
生物信息学技术
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螺旋体基因组 、蛋白质组、代谢组等进行分析,揭 示其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机制。
未来展望
新型疫苗研发
针对螺旋体感染的预防,研究 新型疫苗的研发及其免疫保护 效果,提高预防接种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诊断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诊断技术,提高对螺旋 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速度,为 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螺旋体-ppt课件

螺旋体-ppt课件
低倍镜观察
(2) RPR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所用的抗原为RPR抗原——将牛心肌的类脂质
吸附于活性炭颗粒上,试验在特制的白色纸卡上进 行。阳性反应时,在白色纸卡上出现黑色的絮状凝 集,结果容易判断。
阴性
阳性 (絮状凝集)
肉眼观察
2.特异性: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抗原(Nichols株螺旋体)→螺旋体特异抗体 优点: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确诊试验。 常用方法:FTA-ABS试验和MHA-TP试验 (1) FTA-ABS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 验):间接免疫荧光法。 (2) MHA-TP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梅毒螺旋体有很强侵袭力,但尚 未证明其具有内毒素和外毒素。 1.荚膜样物质 粘多糖,唾液酸等,抗吞噬作用。 2. 透明质酸酶 有利于病菌的扩散 3. 主要外膜蛋白 粘附作用,激活人皮肤微血管内 皮上的血管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 子-1(ICAM-1)的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释放炎 症因子(TNF-α和IL-1α)。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方式或媒介
性传播 黏膜损伤 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
硬蜱 体虱 软蜱 条件致病
接触疫水
梅毒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8~14个致密而规则的小螺旋,两端尖直,运 动活泼,常用新鲜标本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运动情况。 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密螺旋体。
(三)免疫性
•感染免疫 •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重要 •某些病损与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在感染的所有阶段,患者或实验动物都能 产生两类抗体。
一类是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当补体存在时, 可将梅毒螺旋体杀死或溶解;也有对吞噬细胞 的调理作用。

细菌学课件之螺旋体

细菌学课件之螺旋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因素
1.荚膜样物质
为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吞噬作用
2.主要外膜蛋白
粘附作用,激活人皮肤微血管内皮上的血管粘附分子-1 ( 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 ICAM-1)的表达,促进 T细胞 增殖,释放炎症因子(TNF-α和IL-1α)。
3.透明质酸酶
分解透明质酸有利于扩散并造成组织损伤。
临床特点 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结 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 三大症状:寒热、身痛、一身乏
三大体征:眼红、腿疼、淋巴大
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病后获得对同型钩体 的持久免疫力。
三、防治原则
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 接种多价钩体疫苗: 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和与疫
水接触者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多
II期梅毒:感染性强,破坏性小。全身皮肤黏膜出 现梅毒疹,周身淋巴结肿大,不经治疗一般在 1~3 个月后症状自然消退而痊愈,经2~ 4年, 又可被激 活进入第三期。
III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感染2年
(亦可达 10 ~ 15 年)后,可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 出现慢性肉芽肿病变。重症患者引起心血管及中枢
螺旋体 spirochete
概述
螺旋体特点
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如有细胞壁、原
始核质;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
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
致病螺旋体的螺旋特点
名称
密螺旋体
螺旋数
8~14
螺旋特
规则,细密; 两端尖直 不规则
举例
苍白密螺旋体苍 白亚种
(二)所致疾病:据感染方式分 1.先天性梅毒 亦称胎传梅毒,易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螺旋体简介•螺旋体的致病性和感染过程•螺旋体的检测和诊断方法•螺旋体的防治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01螺旋体简介定义和特征细胞结构复杂:螺旋体具有丰富的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运动方式特殊:多数螺旋体通过其内部的鞭毛进行旋转运动;形态呈螺旋状:多数螺旋体为细长且呈螺旋状,部分种类呈弧形或环形;定义: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微生物,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征和广泛的自然生活史。

特征螺旋体主要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其中细菌性螺旋体包括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等,病毒性螺旋体主要包括钩端螺旋病毒等。

分类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中,如湖水、河水、溪水等,也可以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如人、鼠、狗等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爬行动物等。

分布分类和分布繁殖方式螺旋体可以通过二分裂或多分裂进行繁殖,部分种类还可以进行裂殖或孢子生殖。

传播途径螺旋体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抓伤、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

致病性螺旋体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等,其致病性与螺旋体的种类、感染剂量和感染部位等因素有关。

抵抗力螺旋体对理化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但在高温、干燥、紫外线等不利条件下容易死亡。

生物学特性02螺旋体的致病性和感染过程致病特点螺旋体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致病性,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其致病性与免疫应答反应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螺旋体对人体的致病性有所差异。

组织损伤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直接侵袭组织细胞,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其致病机制包括直接损伤、免疫损伤和神经损伤等多种机制。

致病性感染途径螺旋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人体,如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途径螺旋体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如梅毒螺旋体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

螺旋体-医学微生物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螺旋体-医学微生物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年10月2日
5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 螺旋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呈钩状。常 使菌体呈C、S或8字型。 •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活泼运动、折光性强 而成白色的钩端螺旋体 • 革兰染色阴性,不易着染 • 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
2020年10月2日
6
2020年10月2日
钩端螺旋体
疏螺旋体 3-10 不规则
回归热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密螺旋体 8-14 规则,细密 两端尖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规则,更细密 两端钩状 问号钩端螺旋体
2020年10月2日
3
钩端螺旋体
★问号钩端螺旋体(L.interrogans) 双曲钩端螺旋体(L.biflexa)
2020年10月2日
4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防治原则
7
2020年10月2日
钩 体 ( 暗 视 野 )
8
钩体电镜
2020年10月2日
9
生物学性状
2.培养
❖ 营 养 要 求 较 高 , 常 用 含 10 % 兔 血 清 的 Korthof培养基
❖ 适 宜 生 长 温 度 为 28 - 30℃ , 最 适 pH7.2 - 7.6
❖ 钩端螺旋体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在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周左右,呈现为半 透明云雾状生长
2020年10月2日
17
标本直接检查
2020年10月2日
18
分离培养
❖ 接种至Korthof培养基,置28℃孵育 ❖ 阳性标本在2周内可见培养液呈轻度混浊→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有→则用已知诊断血 清鉴定其血清群和血清型 ❖ 阴性标本:分离培养应连续观察4个月,仍 无生长者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讲义第26章螺旋体及检验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讲义第26章螺旋体及检验

螺旋体及检验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其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有细胞壁、原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螺旋体所致疾病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概述(一)形态与结构螺旋体由原浆柱,中轴丝及包围于菌体中轴丝上的外膜所组成。

外膜与细胞荚膜相当;中轴丝位于外膜与原浆柱之间,是螺旋体的运动器官;原浆柱与细菌菌体相当,由细胞壁,胞质膜及胞质内容物组成,胞质中含有核质而无定形核。

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困难。

(二)分类与命名螺旋体目,螺旋体科有8个属,其中致病性螺旋体主要有3个属。

见下表:如表:致病性螺旋体分类与命名二、疏螺旋体属又称包柔螺旋体属。

螺旋稀疏,有3~10个螺旋,不规则呈波纹状,运动活泼。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奋森螺旋体。

(一)伯氏疏螺旋体1.生物学特性螺旋稀疏,运动活泼。

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困难。

营养要求高。

微需氧,5%~10%CO2促进生长。

适宜温度35℃,生长慢,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需培养2~3周可观察到生长情况。

主要抗原包括鞭毛蛋白、外膜蛋白等。

2.致病性伯氏疏螺旋体是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

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叮咬部位出现移行性红斑。

未经治疗者发展至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

3.微生物检验早期取皮损组织、淋巴结抽出液、血液、关节滑膜液、脑脊液和尿液等。

(1)直接镜检: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标本中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

还可进行Giemsa染色、Wright染色。

(2)分离培养:标本接种改良的Kelly(BSK)培养基,33~35℃孵育。

(3)抗体检测: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免疫印迹技术。

(4)直接检测标本中的核酸:PCR技术。

(5)动物实验。

(二)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螺旋体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疏螺旋体属
(一)伯氏疏螺旋体
(二)回归热螺旋体
(三)奋森螺旋体
三、钩端螺旋体
四、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一、概述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原浆柱=细菌菌体,由细胞壁,胞质膜及胞质内容物组成,胞质中含有核质(原始核);
中轴丝=螺旋体的运动器官;
外膜=细菌荚膜相当。

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困难。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螺旋体所致疾病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螺旋体科有8个属,其中致病性螺旋体主要有3个属:疏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

二、疏螺旋体属
又称包柔螺旋体属。

螺旋稀疏,有3~10个螺旋,不规则呈波纹状,运动活泼。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奋森螺旋体。

(一)伯氏疏螺旋体
生物学特性
形态:螺旋稀疏,运动活泼。

染色:G-,不易着色。

Giemsa染色呈紫红色,Wright染色呈棕红色。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需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和牛血清蛋白等。

气体环境:微需氧,5%~10%CO2促进生长;
温度环境:适宜温度35℃;
菌落特征:生长慢;液体培养基中需培养2~3周可观察到生长情况。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早期取皮损组织、淋巴结抽出液、血液、关节滑膜液、脑脊液和尿液等。

形态学检查:染色镜检;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标本中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

分离培养:改良的Kelly(BSK)培养基,33~35℃孵育。

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免疫印迹技术。

核酸检测:PCR
动物实验
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莱姆病的病原体。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

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叮咬部位出现移形性红斑。

未经治疗者发展至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

(二)回归热螺旋体
回归热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引起该病的疏螺旋体有两种:回归热螺旋体,以虱为传播媒介,引起流行性回归热;赫姆疏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引起地方性回归热。

(三)奋森螺旋体
革兰染色阴性,专性厌氧。

常与梭杆菌寄生于人类口腔牙龈部。

一般不致病,只有当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时,这两种菌大量繁殖,协同引起咽峡炎、牙龈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三、钩端螺旋体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密而规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似细小珍珠排列成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

运动活泼,沿长轴作旋转、扭转及菌体伸缩匍匐状运动,因而常使菌体呈C、S、8等字形。

染色:G-,不易着色。

常用镀银染色法及荧光抗体染色法。

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深褐色。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需氧;
温度环境:28~30℃;pH7.2~7.4,低于6.5、高于8.4生长不良。

菌落特征:
液体培养基:表面1cm内的部位生长最佳,28℃培养1周左右,呈半透明云雾状混浊。

含有兔血清(如Korthof培养基)和含白蛋白、脂肪酸的培养基:28℃培养2周后形成菌落。

抵抗力
耐冷,不耐热和干燥。

对化学消毒剂极敏感。

对青霉素、金霉素及庆大霉素极敏感,但对磺胺类药物耐药。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从临床标本、携带者和自然界的水中分离获得。

发病1周内血液的阳性率高,1周后尿和脑脊液等的阳性率高。

形态学检查
分离培养
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免疫印迹技术。

核酸检测:PCR。

动物实验
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钩体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常见的有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胃肠炎型等。

鼠类和猪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

钩体在感染动物的肾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了疫水。

四、密螺旋体属
螺旋细密,有8~14个规则的螺旋,两端尖。

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

对人致病的密螺旋体有苍白密螺旋体和品他密螺旋体两个种。

苍白螺旋体又分为3个亚种:苍白亚种、地方亚种和极细亚种,它们分别引起人类梅毒、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等。

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密螺旋体,菌体纤细,两端尖直,有8~15个呈锐角弯曲而规则的螺旋;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运动活泼,方式有蜿蜒前进,沿纵轴旋转或前后移行。

染色:不易着色,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菌体变粗易于查见。

培养特性
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抗原
特异性抗原:表面特异性抗原具属特异性,无种特异性。

类属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沉淀素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

抵抗力:
抵抗力极弱。

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

离体在外环境中1~2h即死亡。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亦敏感。

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均敏感。

梅毒螺旋体——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一期梅毒取硬下疳渗出液,二期梅毒取梅毒疹渗出液。

形态学检查:暗视野显微镜
核酸检测:PCR
血清学检测:
1)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多用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

为非特异性试验。

①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②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特异性试验。

①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②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微量血凝试验(MHA-TP);③ELISA;
④免疫印迹试验。

梅毒螺旋体——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可分为后天性梅毒(性接触或输血)和先天性梅毒(母婴胎盘)两种。

先天性梅毒可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和死胎。

若能出生,也会出现锯齿形牙、鞍鼻和神经性耳聋等。

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蜱
C.鼠蚤
D.人虱
E.恙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是蜱。

钩端螺旋体属的特点是
A.螺旋疏而规则
B.螺旋疏而不规则
C.螺旋密而规则且一端或两端成钩
D.螺旋密而不规则且一端或两端成钩
E.螺旋疏且一端或两端成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钩端螺旋体属螺旋密而规则且一端或两端成钩。

关于钩体的染色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革兰阳性
B.抗酸阳性
C.镀银棕褐色
D.墨汁不着色
E.Giemsa红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钩体镀银染色呈棕褐色。

钩端螺旋体的培养特性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长缓慢
B.常用Korthof培养基
C.培养基中需加血清
D.最适生长温度为37℃
E.最适pH7.2~7.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钩端螺旋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8℃。

能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的试验是
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B.捕获ELISA法
C.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D.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E.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能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

Ⅰ期梅毒患者,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硬下疳渗出液
D.局部淋巴结抽出液
E.梅毒疹渗出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Ⅰ期梅毒患者,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硬下疳渗出液。

目前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病原体是
A.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B.梅毒螺旋体
C.麻风分枝杆菌
D.沙眼衣原体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麻风分枝杆菌及沙眼衣原体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A.回归热螺旋体
B.伯氏疏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钩端螺旋体
E.奋森螺旋体
1.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

2.寄居于人类口腔,成为正常菌群组成之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奋森螺旋体寄居于人类口腔,成为正常菌群组成之一。

3.可用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已知抗原检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梅毒螺旋体可用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已知抗原检测。

4.可用Korthof培养基培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钩端螺旋体可用Korthof培养基培养。

A.柯氏培养基
B.沙氏培养基
C.活细胞
D.羊血平板
E.SS平板
1.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选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选用柯氏培养基。

2.分离培养立克次体选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离培养立克次体选用活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