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蹲墙功

合集下载

面壁蹲墙功

面壁蹲墙功
(四)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墙耗功。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二)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上万个,收益颇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以上内容编自《面壁蹲墙功》一文,原文刊登在1998年的《智能气功科学》杂志,该文是根据庞明老师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面壁蹲墙诀

面壁蹲墙诀

面壁蹲墙诀面壁蹲墙诀
面壁蹲墙功法妙,能松四肢能松腰;首先组场开关窍,两眉外展面带笑。

上提顶、尾不翘,命门后突裆要吊;预备活动先做好,事半功倍方有靠。

开始练功把腰松,意注脊柱上下通;六种韧带神光照,八个窍点意念中。

整个脊柱象气道,通天彻地至虚空;向下蹲,尾闾抻,百会上提莫放松。

往上引,百会领,尾闾下坐根要生;上弹下落要收气,命门始终往后弓。

天天引,勤作功,神轻气整乐融融;练完功,要收场,收收气,养一养;两脚轻轻离开墙,俯身躬腰松一松。

转腰涮胯晃一晃,抖翎心宁四末齐,混元灵通长大功。

面壁蹲墙,秘传心法

面壁蹲墙,秘传心法

面壁蹲墙,秘传心法疗金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面壁蹲墙常被用来当做太极拳的基本功来练习,其锻炼效果非常全面,能使腰胯及胸、背、脊、膝、踝、足等关节得到全面的放松柔性锻炼,从而使身法中正,趋向完善,及至完全合度,至于防止和克服“跪膝”弊端更不在话下了。

从养生的角度看,更能疏通全身关节,尤其是腰、胯、膝、踝等关节得益更多,能有效地防治关节炎,改善平衡能力,增强下肢功能,稳定自身重心,既利健步,又可防跌。

锻炼虽有难度,实则大有益处。

今天小编就为您分享一下具体的练法:1、全身放松,面向墙壁近处站立,两脚间距不超过内肩宽度,两脚并行,两脚尖离墙壁的距离初练时可宽些,约5厘米,熟练后逐渐缩小。

两臂自然下垂,松肩垂肘,注意提顶、坠尾、敛臀身正。

2、臀部下坠,双膝随之缓缓屈曲,上体慢慢地下降,一直坐身至两大腿平行,宽如四平步状,面向墙壁而蹲。

注意双膝不能触碰墙壁,膝尖与脚尖上下垂合;臀部不可翘起,与后脚跟上下相对,方为合度。

蹲墙的时间,初时可甫蹲即起,以后逐步延长数分钟,蹲的时间长,功力增长多。

3、然后缓缓起身,直至恢复蹲身前的原状。

接着,再往下蹲,再起身,升降的次数为3、6、9次及9次以上,逐步增加。

呼吸行气1、下蹲时呼气,起身吸气。

呼吸与身体升降须徐徐地致进行,不急不促2、吸气时意为脐轮在吸气,呼气时意为由命门向前送气。

练习要点1、开胯坐身腰松塌修炼这一功法的标准,是面壁蹲墙时,脸、胸、手、腕、膝等绝不能触及墙壁,其中最易碰壁的是双膝。

因为初学者蹲身时常常会犯“跪膝”的毛病,这是身法不正的重大弊端,而且极易使膝关节受伤。

克服跪膝的关键,在于两胯松开,腰部松塌,以便臀部下坐像坐椅子那般往下蹲坐,使双膝屈而不跪。

2、提顶吊裆一条线下蹲及上升时,头顶百会穴似有一线虚虚上提,此线向下直贯会阴穴,似乎把裆部微微吊起,促进周身之提携。

这样的上下一线贯穿,好像是一个圆柱的中心,保证了蹲墙时躯体直线下坐,不歪不斜、中正平稳地蹲着。

蹲墙功

蹲墙功

面壁蹲墙功一、蹲墙功简介此功是北京气功大师庞明老师在1985年亲自传授的功法,在古代武术界曾是密传简便强身健体功法,多年锻炼,效果非常好,现在推荐给大家。

赤脚蹲墙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有诸多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重要的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很多人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通过气功健身或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二、蹲墙功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是通过放松腰部,修炼任督二脉,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现代医学证明:腰部不能放松,或者脊椎的错位或伤损,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其四,脊椎的修正复位可减轻各种神经痛、心绞痛、头痛眩晕症等。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医学解释(附要领)

蹲墙功的医学解释(附要领)

蹲墙功的医学解释(附要领)蹲墙功,又叫面壁蹲墙松腰法,是一个动作简单、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原是内家拳用来松腰的秘法,在古代武术界曾是密不外传的强身健体功法。

一、功法效果中医认为,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

现代医学证明,腰部不能放松,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其一,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通过蹲墙练习,放松腰部,能壮腰强肾、畅通督脉、平衡气机、调理脏腑,强筋健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女人练习可以防止妇科疾病,肥胖者练习可以瘦腹祛脂,瘦弱者练习能够强壮丰满。

蹲墙功简单易学、安全高效,是全身的运动,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对肾虚、遗精、严重肥胖症、腰腿痛、胃肠病、各种内伤等有显著效果。

二、动作要领面壁而立,两脚并拢,脚尖与墙根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安静片刻,思绪平和。

1、下蹲时,低头含胸,两肩前扣,腹部肚脐回收,腰部命门后突,提肛缩臀,骶骨尾闾下垂,腰膝松软下落,身体缓缓下蹲,蹲到最低限度时,胸部紧贴大腿,大腿紧贴小腿,两臂自然下垂或者抱着小腿。

2、上起时,头顶百会上领,带动全身逐渐站直。

这样精神内守,上下起落,速度均匀,反复进行,多多益善。

三、注意事项1、姿势端正。

起落过程中,额头、鼻尖始终正对墙壁,头脸不可偏歪、倾斜。

两脚穿平底靴或不穿鞋。

2、循序渐进。

起初练习时,脚尖可以离墙根远一些,以不后仰跌倒为度。

随着蹲墙水平的提高,逐渐靠近墙根,最后脚尖顶着墙根蹲。

也可以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有基础后再两脚并拢蹲。

ZT站桩松腰的最佳辅助方法——“面壁蹲墙功”

ZT站桩松腰的最佳辅助方法——“面壁蹲墙功”

ZT站桩松腰的最佳辅助⽅法——“⾯壁蹲墙功”2012-01-20 20:23站桩松腰的最佳辅助⽅法——“⾯壁蹲墙功”站桩松腰的最佳辅助⽅法——“⾯壁蹲墙功”醒世⽆量“⾯壁蹲墙功”是站桩辅助的简易功法之⼀,也是古之松腰秘法,反复练之可帮助松腰。

每⽇⼀⾄⼆次,每次做三⾄五次。

刚开始练习时,双脚不要并拢,脚尖可以离墙⾯远⼀点,慢慢蹲下。

等练到⼀定程度后,再逐步地过渡到两脚并拢,脚尖触墙做五次“⾯壁蹲墙功”了。

⼀般不要在站桩后练习,因为站桩消耗很⼤,这样做适得其反。

⼼得体会:⼀、蹲墙的关键环节⾸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是:松腰、松胯、垂尾间,调整⽓机使之平衡,练周⾝的整体性。

组场时先要调整⾝形:脚尖抵墙,全⾝放松,肌⾁和肌健松驰不绷劲,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百会把⾝体领起来,似乎整个⼈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体的重量。

然后意想⾝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内外是⼀个整体。

调整⾝形要和调神结合在⼀起,从⽽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端庄、稳重的状态。

调神时意念⼀定要放到天地之间。

要进⼊悠悠⾃在、恍恍惚惚的意境,这样⾝体容易放松、内外⽓能很好地融通。

蹲墙之前认真组场,这样练起来就⽐较轻松,不累,很容易进⼊⽓功态。

正确的⾝形引导⽓机正常运⾏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

两⽿根、⼤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量,⼜可避免⿐⼦与墙的摩擦。

尾闾要下垂,像有个东西坠着。

上起,意念多在上⾯,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间,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

但头部、⽿根、⼤推还要有上领的意念。

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正确了,不会有⾝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

开始练蹲墙,感觉⽓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

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天的练习,⽓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

蹲墙初期,有的⼈未注意⼤椎上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

养生绝招:蹲墙功

养生绝招:蹲墙功

养生绝招:蹲墙功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

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修习之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与进展;二是修习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什么进展;三是有些病症并未改善,甚至加重了。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明确功法练习的要领。

换言之,就是没有掌握心法。

二是不明功法怎样逐步递进,怎样进入更深的层次。

三是功法的选择不对路。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对面壁功的功法、心法(要领)、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

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练习起来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一、蹲墙功功法: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壁而立,两脚尖与鼻尖均接触墙壁。

缓缓吸气的同时,下蹲,鼻尖、脚尖与膝盖同时接触墙壁,不得离开,蹲到底为止。

缓缓吐气的同时,百会上领,缓缓站起,脚尖、鼻尖与膝盖均接触墙壁,不得离开(上述过程,身体与头部都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歪)。

站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

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一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二、蹲墙功心法(要领):下蹲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身体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将整个脊柱节节下拉,要悉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

上起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双腿在用力支撑身体上起,而是由我的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地向上拽起来,要悉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

以上两点就是蹲墙功的心法(要领)。

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师教功法时要求下蹲时意守丹田(其实就是骨盆),上起的时候意守百会的个中深意了。

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心法(要领),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在下蹲时用骨盆将脊柱缓慢拉长,而在上起时以百会引领脊柱缓慢回缩,蹲墙功所练习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面壁蹲墙可以疏通全身经络,教你如何使用!

面壁蹲墙可以疏通全身经络,教你如何使用!

面壁蹲墙可以疏通全身经络,教你如何使用!要想进行养生,是绝对不能够错过运动的。

而且如今运动越来越流行,已经成为养生文化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

同时,在进行适当的运动之后,还会对身体带来更多的好处。

那么,小编今天教大家一个新颖的运动方法。

运动保健方法:面壁蹲墙蹲墙有松腰调气之功效,长期锻炼有助于松腰和松动全身关节,疏通全身的经络气血,纠正体内紊乱的气机,是调整气血的良方,只要坚持锻炼,每日多蹲数次,一定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姿势要求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内心喜悦(两脚尖离墙的距离可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逐步靠到墙根),下蹲时体内用力,两肩前扣、含胸,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初学者蹲和起都要慢,身体直起后,两手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门穴”(第十二软肋端),其余四指按于胯上,行深呼吸一次,然后按姿势要求再蹲,要逐渐达到一次连续蹲30下,最好日蹲两次,按照上述姿势也可在任何一地蹲,还可多次蹲。

散步跑步古代多赞成散步,筋舒健四肢,饭后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与输其食,则磨胃而易腐化,闲暇散步养神,睡前散步以动求静,有助于入睡。

现代人多推崇跑步,跑步对人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兴奋剂,是一种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

至于跑步以多快的速度最适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认为改善机体功能的跑步应根据情况进行,持续跑步3~4分钟后,安静时脉搏次数不应少于跑步时的一半。

散步与跑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但无论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贵在坚持,适量,这能达到养生效果。

运动养生要注意循序渐进1、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

因此,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它的计算公式是:170 —年龄 = 合适的运动心率例如,一个40岁的人,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运动量合适,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反之则运动量不足。

简单实用见效快的强身功法(蹲墙功)

简单实用见效快的强身功法(蹲墙功)

简单实用见效快的强身功法(蹲墙功)简单实用见效快的强身功法(蹲墙功)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强身健体?这里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功法:蹲墙功。

此功是北京气功大师庞明老师在1985年亲自向本站编辑净耀居士传授的功法,在古代武术界曾是密传功法,净耀居士多年锻炼,效果非常好,现在推荐给大家。

赤脚蹲墙(图片转自智能论坛)第一部分:面壁蹲墙功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功的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蹲墙功0001

蹲蹲墙功0001

蹲蹲墙功一、姿势要求,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开始时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尖与墙根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可前塌,蹲到大腿呈平行状时,可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反复进行,多多益善。

本功法无需用意念,只要认真蹲、起即可。

当然若能下蹲时意守脐内,上升时意守百会效果更好。

二、功效: 本功法是松腰秘法,反复练之可帮助松腰。

腰一旦放松,则周身气血易于流通,不但强身壮体效果明显,而且是调节气机的良方,可以纠正身体各部分已紊乱了的气机。

只要不是精神失常,无论哪里的气不顺,皆可以此调理,只要坚持练习,若达到能一连蹲数百次,坚持习练,无不愈者。

智能面壁蹲墙功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功的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 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 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 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 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蹲墙功——简单又妙用无穷

蹲墙功——简单又妙用无穷

蹲墙功——简单又妙用无穷蹲墙,又叫面壁蹲墙,原来是内家拳用来松腰的秘法,后来由气功、武术学者庞明先生传出。

蹲墙是一个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

说它简单,是因为蹲墙只有两个动作要领:一是面对墙壁,二是下蹲上起。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连贯动作,若能认真练习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蹲墙之功效治疗现代人伏案、手机、电脑一族颈椎腰椎疾病;有利于补充男性阳气,辅助治疗癃淋(中医病症名,西医中的前列腺疾病);女性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可以得到很好调理;肾虚、体弱、失眠多梦能治;还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半身不遂。

治疗感冒、肠胃系统疾病、眼睛提高视力、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减肥功效显著。

循序渐进,帮助逐渐打通任督二脉。

揭开气功神秘面纱,简单易行,只在坚持。

蹲墙的几个优点蹲墙的几个优点要想练习好蹲墙一定认识到蹲墙的好处。

理不透,认识不坚定很难坚持到底的。

我有很多朋友,同学,不论他们信不信气功,但几乎都蹲墙。

目的为了健康,瘦身,提高记忆力等。

蹲墙是一个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

说它简单,是因为蹲墙只有两个动作要领:一是面对墙壁,二是下蹲上起。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连贯动作,若能认真练习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1、它有助于松腰,因此可以作为内家拳的基本功。

2、它可以强肾,是一种健身养生的良法。

3、它能够强化人体混元气的升降开合,是纠正体内气机偏差的有效方法。

4、它能够减肥,对冶腹部肥胖效果明显。

5、它能够防治感冒,不论是症状初起还是感冒已经比较严重,都可以通过蹲墙来改善相关症状。

蹲墙方法1功前准备:选择一个光滑洁净的墙面,避免划伤或弄脏鼻子、前额等。

不要过饥过饱,过饥没有足够的体力,过饱腹部食物充斥,不利于下蹲。

穿相对宽松的衣服与平底鞋子。

2调整身形:面向光滑洁净的墙壁站立,两脚并拢,脚尖顶墙根,全身放松,周身中正,两眼轻轻闭合。

两肩前扣,含胸收腹,额头贴墙,鼻尖轻贴墙面,腰后突下蹲,头中正,不可倾斜。

蹲墙功_360百科

蹲墙功_360百科

蹲墙功_360百科蹲墙功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蹲墙,又叫面壁蹲墙,原来是内家拳用来松腰的秘法,后来由气功、武术学者庞明先生传出。

蹲墙是一个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

说它简单,是因为蹲墙只有两个动作要领:一是面对墙壁,二是下蹲上起。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连贯动作,若能认真练习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蹲墙功•其他名称面壁蹲墙•特点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用途强身健体目录1?健身原理2基本步骤3治疗功用4动作要领5三个阶段6注意事项7关键环节8长功途径9心得体会折叠编辑本段 ?健身原理蹲墙的健身原理是通过蹲墙对任督二脉的锻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从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中医认为:腰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则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步骤蹲墙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蹲墙的基本步骤如下:1.先试一下原地下蹲,不要快起快落,稍微慢一点。

如果原地蹲感到很困难,可以先缓一段时间,等到下蹲不再那么困难时再练习蹲墙。

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

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

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简介蹲墙功是传统武术中的一项基础功法,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效果备受推崇。

李盛学作为一个拥有多年功夫经验的武术家,对于蹲墙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练习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这项功法。

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步骤一:准备工作1.寻找一个适合的墙壁,确保其光滑、牢固且干净。

2.穿上适合的运动服装,确保身体活动自如且不受限制。

3.对身体进行热身,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旋转和伸展。

步骤二:站姿调整1.脚距与肩同宽,双脚平行站立,保持身体直立。

2.将上半身微微前倾,感受脊椎骨的拉伸。

3.下颌微微收紧,保持头部与颈部延长一条直线。

步骤三:蹲姿练习1.将双手平举至前方,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2.慢慢弯曲膝盖,下蹲至舒适的位置,使大腿与地面平行。

3.保持蹲姿,尽量使身体重心集中在双脚上,保持稳定。

4.注意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各部位的感受上,如腿部的力量、背部的伸展等。

步骤四:持续时间和次数1.初学者可以开始时每次蹲墙功练习持续10到15秒,每次重复3到5次。

2.随着身体逐渐适应,逐渐增加持续时间和次数,以达到个人的训练目标。

步骤五:注意事项1.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感到腿部酸痛和疲劳,这是正常现象。

2.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或疼痛,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3.每次练习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拉伸,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舒缓疲劳感。

李盛学的蹲墙功做法的好处1. 增强下半身力量蹲墙功主要锻炼腿部肌肉,包括大腿前侧肌群、大腿后侧肌群、小腿肌肉等。

通过持续的练习,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腿部的稳定性和爆发力。

2. 改善核心稳定性蹲墙功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腹部和背部的稳定。

通过这项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身体的姿势和平衡能力。

3. 提高身体灵活性蹲墙功的动作要求身体的柔韧性和伸展性,通过持续地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损伤。

蹲墙功,坚持1个月意想不到的收获

蹲墙功,坚持1个月意想不到的收获

蹲墙功,坚持1个月意想不到的收获
蹲墙功,坚持锻炼1个月,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动作是我练的时间最长,最喜欢的一个动作!
蹲墙功本来是内家拳用来练腰的,后来发现这个动作,对全身都很好,通过蹲墙,锻炼颈、胸、腰部的肌肉,打通任督二脉,丹田气足,调理周身气机。

动作如下:
第一步:面对一面墙站直,鼻尖和脚尖碰墙。

第二步:慢慢下蹲,腰部放松,不要往后倒。

第三步:完全下蹲,双手抱膝,鼻尖碰着墙。

第四步:然后再慢慢地起身,直到完全直立。

要是记不住,记住2个要点就行:面对墙壁,下蹲上起。

俗话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

”可见腰的重要性,而蹲墙功,可以放松腰部,促使腰部气血流通,元气充足。

相反,腰部不能放松,会腰酸背痛,全身不适,所以身边很多人腰肌劳损,腰突的,都可以锻炼这个动作。

有一点,就是要过了急性期才开始锻炼,循序渐进,刚开始每天做10次,慢慢增加至50次,这个动作,可以强化腰背肌,修复腰椎,远离腰椎间盘突出。

蹲墙功——每天简单打通任督二脉!

蹲墙功——每天简单打通任督二脉!

蹲墙功——每天简单打通任督二脉!艾灸,就是爱自己。

每天记得艾自己一点点2015-01-22薰爱堂蹲墙,又叫面壁蹲墙,原来是内家拳用来松腰的秘法,后来由气功、武术学者庞明先生传出。

蹲墙是一个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

说它简单,是因为蹲墙只有两个动作要领:一是面对墙壁,二是下蹲上起。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连贯动作,若能认真练习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每天蹲墙三十三,为什么能够流转小周天呢?因为蹲墙功的动作可以刺激调节任督二脉,可以巧妙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

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

当然,蹲墙使形体很紧张,站庄是要放松的,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有矛盾,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

面壁蹲墙功的九个好处

面壁蹲墙功的九个好处

面壁蹲墙功的九个好处好处一:让我们的腿更有力。

就像小兔子一样,小兔子的腿很有力量,能跳得又高又远。

我们做面壁蹲墙功的时候,腿一直在用力,时间长了,我们爬楼梯呀,跑步呀,都会变得特别轻松。

我有个小伙伴,以前跑步总是很慢,后来他经常做这个功,现在跑起来就像一阵风。

好处二: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灵活。

你看小猴子在树林里跳来跳去,身体多灵活呀。

我们做这个功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动,就像给身体上了润滑油。

我在课间做这个功,现在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动作都能做得更标准,而且感觉身体特别听使唤。

好处三:能让我们长高哦。

就像小树苗,一点点往上长。

我的邻居哥哥,他老是担心自己长不高,然后就开始做面壁蹲墙功。

过了一段时间,他真的比以前高了一点呢。

这是因为这个功可以拉伸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骨头更好地生长。

好处四:让我们的背更直。

就像小松树一样直直的。

有些小朋友老是弯腰驼背的,不好看。

我以前也是,妈妈就叫我做这个功。

现在呀,我坐得可端正了,老师还夸我呢。

每次做完这个功,就感觉后背像是有一双小手在把我往上拉,背就自然挺直了。

好处五:会让我们的精神更好。

早上起来做这个功,就像给身体注入了活力。

就像太阳出来了,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

我以前早上起来总是迷迷糊糊的,做了这个功之后,感觉脑袋特别清醒,上课的时候也能更认真听讲了。

好处六:能让我们的平衡感变好。

就像小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

我们在做面壁蹲墙功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我有一次在公园里的小窄桥上走,发现自己能走得很稳,这都多亏了做这个功呢。

好处七:对我们的消化也有帮助。

就像小蚂蚁搬运食物一样,身体里的食物也能更好地被消化。

我要是吃多了,做一会儿这个功,肚子就不会胀胀的了,感觉很舒服。

好处八:可以让我们的睡眠更好。

晚上睡觉前做这个功,就像给身体做了一个放松操。

我以前睡觉老是翻来覆去的,现在做完功,晚上睡得可香了,还会做美梦呢。

好处九:能让我们更有毅力。

每次做这个功,坚持的过程就是锻炼毅力的时候。

面壁,身体的思过!(此功法真好!!)

面壁,身体的思过!(此功法真好!!)

面壁,身体的思过!(此功法真好!!)面壁,身体的思过!(此功法真好!!)太极 2009-09-03 09:19:19 阅读185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太极松腰之面壁蹲墙面壁十年图破壁。

蹲墙健身有奇功。

多年前就得到的珍贵方法未能珍惜。

也许就是因为得的太容易,所以生了轻慢。

到如今周体笨拙,腰膝僵直。

转身再来面壁,但这身体的灵活和柔韧岂是如转身般这么容易返还的?最该补课的是身体,肯定是在退化和老去中。

不求反转,延缓也好。

真的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但愿,不要再过多年后再但愿一次。

蹲墙的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面壁蹲墙功

面壁蹲墙功

面壁蹲墙功面壁蹲墙功面壁蹲墙功是庞鹤鸣《智能气功》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功法。

它最简单最有效。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室内、室外均可练习,而且不用任何器械,不学繁杂的招式;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是一项调节全身的运动,能够对人体起到祛邪安正的作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对身体大多数疾病有综合治愈的效果。

一、姿势要求面壁而立,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位于前阴(外生殖器)与后阴(肛门)之间)上提,舌抵上腭,两脚并拢,脚尖与墙根接触(开始时脚尖可离墙一定距离,以降低难度),两手自然下垂,然后缓缓下蹲。

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得前塌,同时尾闾(尾骨)下垂,提肛缩肾,蹲到极限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反复进行,多多益善。

注意整个过程中,重心保持在前脚掌,脚尖不可离地。

本功法无需用意念,只要认真蹲、起即可。

当然若能下蹲时意守脐内(肚脐内),上升时意守百会(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小凹处)效果更好。

二、原理本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蹲墙功是松腰秘法,反复练习可帮助松腰。

腰一旦放松,则周身气血易于流通,不但强身壮体效果明显,而且是调整气机的良方,可以纠正身体各部分已紊乱了的气机。

面壁蹲墙功治病的案例

面壁蹲墙功治病的案例

面壁蹲墙功治病的案例
面壁蹲墙功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通过重复下蹲和起立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以下是一个面壁蹲墙功治病的案例: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为长期工作劳累,身体逐渐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等。

在经过多家医院检查后,并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

后来,她开始尝试练习面壁蹲墙功,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左右,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练习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头痛、失眠等症状逐渐减轻,胃口也变得更好。

同时,她感到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精力充沛,工作和生活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经过几个月的持续练习,她完全摆脱了之前的病症,身体状况明显优于以往。

这个案例说明了面壁蹲墙功在调节身体功能、改善内心状态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坚持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缓解疲劳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消化功能等,从而有助于防治各种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请注意,虽然面壁蹲墙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练习的难度和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在开始练习前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身教练的建议。

高峰的“千斤神腿功”的第一步:面壁蹲墙功

高峰的“千斤神腿功”的第一步:面壁蹲墙功

高峰的“千斤神腿功”的第一步:面壁蹲墙功锻炼身体的强效方法“面壁蹲墙功”【吐血推荐】(一)高峰的“千斤神腿功”的第一步:面壁通任督脉本步即本门正道内功第一式,本式不但可练腰腿之劲,更是练内丹之捷径,也是通大小周天的入门式(详见本门正道内功初级功法),同时尚有另一妙用:25岁以内的人练习可增高作用,对肥胖症亦有良好的减肥效果。

练法:找一垂直、光滑之墙壁,双脚平行与肩同宽面墙而立,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触墙,同时吸气。

呼气时在百会穴的带领下站直有意将脊椎拉直的意念,起立的过程中脚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

呼吸、动作在不觉胸窝憋闷的情况下越缓越好。

初练时一分钟起落3次左右为宜,正常达标后一般一分钟上下一次。

随着功力的增大,双脚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立亦能上下49次时第一步功成。

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搏击均感体力明显增强。

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更可触及地面,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脊椎拉长一尺的量”。

而脊椎的拉长更是强劲发力的前提!(二)高峰的“正道内功初级功法”:当今很多门派的“大师”、“掌门”讲不清“内功”为何物。

什么是内功?笔者认为:内功就是呼吸、意念、动作高度地协调统一,经过正确的修炼方法与精神暗示,达到诱发和激发人体潜能而达到超越常人功能的一种武术高级修炼方法。

真正的内功是易学速成的,在短期内即可提高任一攻击部位的杀伤力及抗击打能力,更对养生健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介绍本校独特的内功修炼方法——正道内功初级功法:第一步:①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体侧。

脚尖触墙,面墙而立。

眼微闭,凝神静气逆呼吸十二息(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外凸,一呼一吸为一息)准备练功。

②双肩稍内扣,鼻子轻触墙,双膝微触墙。

吸气时缓慢下蹲,徐徐吸气入下丹田(脐下),直至臀部触及脚后跟为止,整个过程为吸气。

③起立时,缓慢呼气,徐徐站立起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炼身体的强效方法“面壁蹲墙功”吐血推荐锻炼身体的强效方法“面壁蹲墙功”【吐血推荐】强烈推荐此方法,确实强效,强效=强力+高效,吐血推荐=累得吐血+找垫背的!!!体力好就练习吧!面壁蹲墙功最早是智能气功中的方法,只到最近两年高峰所说的实战武功的流行才逐渐受到重视!现在将妖怪收集到的相关内容发到这里!供有兴趣的朋友看看!第1章面壁蹲墙功——高峰(一)“千斤神腿功”的第一步面壁通任督脉本步即本门正道内功第一式,本式不但可练腰腿之劲,更是练内丹之捷径,也是通大小周天的入门式(详见本门正道内功初级功法),同时尚有另一妙用:25岁以内的人练习可增高作用,对肥胖症亦有良好的减肥效果。

练法:找一个垂直、光滑之墙壁,双脚平行与肩同宽面墙而立,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触墙,同时吸气。

呼气时在百会穴的带领下站直有意将脊椎拉直的意念,起立的过程中脚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

呼吸、动作在不觉胸窝憋闷的情况下越缓越好。

初练时一分钟起落3次左右为宜,正常达标后一般一分钟上下一次。

随着功力的增大,双脚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立亦能上下49次时第一步功成。

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搏击均感体力明显增强。

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更可触及地面,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脊椎拉长一尺的量”。

而脊椎的拉长更是强劲发力的前提!(二)“正道内功初级功法”当今很多门派的“大师”、“掌门”讲不清“内功”为何物。

什么是内功?笔者认为:内功就是呼吸、意念、动作高度地协调统一,经过正确的修炼方法与精神暗示,达到诱发和激发人体潜能而达到超越常人功能的一种武术高级修炼方法。

真正的内功是易学速成的,在短期内即可提高任一攻击部位的杀伤力及抗击打能力,更对养生健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介绍本校独特的内功修炼方法——正道内功初级功法:第一步练习①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体侧。

脚尖触墙,面墙而立。

眼微闭,凝神静气逆呼吸十二息(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外凸,一呼一吸为一息)准备练功。

②双肩稍内扣,鼻子轻触墙,双膝微触墙。

吸气时缓慢下蹲,徐徐吸气入下丹田(脐下),直至臀部触及脚后跟为止,整个过程为吸气。

③起立时,缓慢呼气,徐徐站立起身。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

②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

③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本法虽然简单,但大多数人初练时蹲不下去,此时把脚站立比肩宽亦可,不会影响功效。

能站下去之后,逐渐合拢双脚练习,直至双脚并立,脱去鞋袜之后亦能蹲下者,即初步功成。

刚习时如蹲下一两次,其吃力之感不亚如挑百斤重物行走数公里。

勤修本功,自然达到气沉丹田之效,久练自然丹田充实气足,桩步沉稳灵活,更能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气定神闲,发力迅猛持久,全身可达无意识活性抗打。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在实战中不惧暴力击打。

现代医学证明:脊椎的错位或伤损,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

脊椎的修正复位可减轻各种神经痛、心绞痛、头痛眩晕症等。

现在很多武术修炼者只知脊椎的修炼对发力相当重要,却忽略了一旦脊椎发生偏差(错位)可引起严重的内脏的疾病,首当其冲的是颅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皆缘于不正确的成千上万次的脊椎扭转切削发力,而产生脊体错位压迫神经血管而引起的。

许多惨痛的实例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此外,当今不少武术修炼者一到五十岁上下就肥肉猛增,而肥胖乃多种疾病之源(注: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本功对减肥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步练习当第一步功练至赤足并立亦能49次上下之后,第一步功成。

此时进行实战搏击,身轻步稳,腿部力量即有抬腿伤人的威力。

此时可转入第二步练习:要领基本同第一步功,唯一不同的是双手各持20—40斤重的哑铃上下练习,当亦能上下49次时,第二步功成。

唯此负重练习之时劲非自然本能之“灵劲”,尤应进行下面第三步之练法:其余同第一步功,不同的是把双手背在腰背上,上下练功。

亦能上下49时“灵劲”上身,此时周身通灵圆活,感应异于常人数倍,在毫无防范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击打,不伤分毫。

此时进行中级内功的修炼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相关问题解答1、本功法是否为高先生祖传或得于哪位明师?本功法非祖传,而是众多内家武学明师无私真传及本人近二十年之研修内家武学之心得整编而成,经近十年的推广验证:确系高效速成简明易学的!只要认真学习都绝对收效!绝不会出偏及误人子弟。

吾内家武学启蒙恩师有智能气功创始人武术气功一代宗师庞鹤鸣,道门武术大师、点穴绝技唯一传承者玉真道长,实战拳法宗师轨迹拳创祖李紫剑等十余位明师。

2、练多久可达文中之功效?若专业训练一月左右即可赤脚起立49次左右;业余训练约需30—60天左右。

此时的腿功功力及腰背、丹田之力绝不同于没练之前,平时不论练习套路还是进行实战搏击体能即可明显提高,任一拳一脚常人绝难抵挡。

再逐练下一步即可。

每天不少于五次练习。

3、练本功有何禁忌?练本功没有什么特别禁忌!随时随地皆可练习,有一墙即可;唯练完后1小时内勿冲冷水澡,切记!4、本功对哪些疾病有改善作用?痛感的部位,练功一段时间后突然有痛感的即为病所,此时更应坚持练下去,不痛之后病即痊愈。

对增高亦有显著作用。

第2章正本清源蹲墙功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一)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二)蹲墙功的动作要领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

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

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

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

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

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三)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

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

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

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

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

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

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

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上万个,收益颇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

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2、熟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3、提高阶段。

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一)赤脚蹲墙。

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

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二)撑臂蹲墙。

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

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

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

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

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

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墙。

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

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

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四)拳抵鼻尖蹲墙。

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

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

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墙耗功。

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