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13.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十三章第三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教材版本】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政策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象的能力。具体要求是:
1 .认知方面: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识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类型及运用。
2 .运用方面:会分析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的成功运用。
3 .觉悟方面:通过紧密联系我国宏观经济生活实际,加深对党的经济方针政策正确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
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可以从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着手。由于调节总供给一般不能短期见效,这是因为:若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要强制抑制已有供给能力,势必造成生产破坏;若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增加生产能力,则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这样短期宏观调控要取得成效,就需要调节总需求。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的作用明显。我国从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中,主要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到了成效。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对财政、货币政策给以充分的重视。
教学难点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抽象,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要弄懂这些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和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提问]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调控的手段有什么?为什么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
[引言]
上节课我们主要从操作层面讲授了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宏观调控“调什么”,二是宏观调控“怎样调”。本节课将从“调什么”与“怎样调”的结合层面,阐述宏观调控目标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实现的问题。
第二环节新授课(80分钟)
第三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的规范和指导社会经济运行的准则。
经济政策在制定上要反映国家经济计划的要求,具有计划手段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的长处;在实施上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具有经济手段反应灵敏、运用灵活、作用普遍的优势,同时还需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配合。
一、财政政策(40分钟)
[讲解]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运行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本身可以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
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的变动会引起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和运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在经济停滞和衰退时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缩减财政支出为特点。在经济过热时期,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即财政支出应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过程来看,主要应采用中性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
1.税收
国家对税收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开征、减税或停征某种税收,或提高、降低有关税目的税率与起征点等形式,使税收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进而调节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2.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政府利用国家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种支出对GDP的形成和增加具有重要影响。
3.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把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和财政补贴等上面,由接受转移资金的地方、企业和个人去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
4. 国债
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可以扩大政府支出。
5.预算
预算通过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来实现调节功能。
[讨论]
阅读材料:见教材
讨论题目: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使用哪些财政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表现在哪些具体措施上?
二、货币政策(40分钟)
[讲解]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我国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
(二)货币政策的类型及运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这一政策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长,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这一政策在总需求过旺时,会抑制需求的增加。
中性政策介乎前两者之间,力图保持一种稳定的平衡。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主要应采用中性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
1.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够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回笼和投放货币,从而控制金融市场的活动。
3.再贴现率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调整再贴现率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数量,进而会使货币供应量得到调节。
4.信用管制
信用管制通常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最高限额、存款最高利率和贷款最低利率,这对于稳定货币、抑制通货膨胀和紧缩、控制信贷总量、合理调整贷款结构有一定的作用。
[讨论]
阅读材料:见教材
讨论题目: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波及我国,你对我国相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持什么态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否看好?
第三环节小结(4分钟)
扩张性
1. 政策类型:中性
紧缩性
财政政策
税收
政府支出
政策工具转移支付
国债
预算
扩张性
2. 政策类型: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