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 、前靷、缰绳等等。
蹄铁,为了不使马蹄受伤,用铁片制成圆的马蹄形,分两股钉在 马蹄上,蹄钉像莲子形,头尖尾大,每蹄8个,在冰上行走可防滑, 从此以后,“有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
具装,是防护战马的铁铠。
我国古代马具和马饰的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的产生,两晋南 北朝的发展,隋唐以后的完备这三个发展时期。而马具的日臻完善 是促进古代乘骑之习普及的主要原因。自此以后,具有矫健英姿的 骏马、风度翩翩的骑士、富丽华美的马具,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 诗仙词圣书画和讴歌的对象。
胸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 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二、商至秦的独辀车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 乘车”。相传夏代还设有“车正”之职,专 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
到目前为止,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 前14 世纪前后。车的实物,在河南安 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综合这十八 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 独辀(辕),辐条多为18 根,车厢平 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1 .3 米,通常可立乘二或三人。衡多为长 一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 字形轭,用以架马。从商代车马坑中大 都埋一车两马来看,商代的车大多为两 马驾辕,至商末周初始见四马驾车。以 上资料表明,至商代,我国古代造车技 术已相当成熟,商代的车基本上具备了 汉以前独辀车结构的大致轮廓。
盛唐之世,舆轿的种类更多。皇帝所乘谓之“步辇”,王公大臣所 乘称为“步舆”,妇女所乘,则称“檐子”,又作“担子”。民间通用的板舆 又可称“舁床”。唐代的各种舆轿又可统称为“腰舆”,以别于前期的各式 “肩舆”。
八、舆轿
舆轿则是一种独特的代步工具。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提到,大 禹治水“山行乘檋”,“山行即桥”。而“桥”、“轿”二字古时可相通。这是 古文献中对舆轿类的最早记载,只是远古的事,荒邈难稽,人们已无 从考证夏代舆轿的形制了。至今,人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舆轿实物属 春秋战国时期。1978 年从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 陪葬坑中,发掘出三乘木质舆轿,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 、轿杆和抬杠等部分组成。
古人运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负肩扛或手提臂抱,进而采用绳曳法,后来 利用所谓橇载法,进而把圆木垫在木橇之下,借其滚动而移动木橇。这种圆木 与木橇的结合,可以说是车的雏形,装在木橇下的圆木可以视为一对装在车轴 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车轮”。因为陶轮仅在转动中带动泥坯作回旋运动, 而车轮则在滚动中减轻了车子对地面的磨擦,因此,陶轮这一类轮转工具可认 为是车轮的前驱。最初的车轮和轴是固定的,车轮是一对用圆木砍制成的没有 辐条的圆盘,后来为了不受圆木直径大小的限制,改用木板拼接,这种圆盘式 车轮在古代叫作“辁”。有了车轮,车的创制就成为可能的事情了。
勒,也称络头,俗称马笼头。一副完整的勒由革制的项带、额带、 鼻带、咽带、颊带和衔、镳组成。衔镳多青铜制(也有银制的)。
辔,即马的缰绳,一头系于衔环上,一端握在御者手中,御者的意 图通过辔传达给马。辔与络头、衔、镳合在一起,统称“辔头”。
鞧,也称后鞧,指套车时络于服马臀部的革带。
游环,是系于马腹的一条革带。带上常贯有鳞形铜饰。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 现。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所改 进,如直辕变曲辀,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上安装车盖。在车 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为求 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并有一套用铜、铅、金、 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鞁具,制作精美,名目繁 多。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 二马的叫“骈”,车驾三马的称“骖”,车驾四马的名“驷”,车 驾六马为“六騑”。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因此,周人多以“驷”为 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 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
“舆轿”一词始出于汉代。汉舆轿形象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 的铜贮贝器上可以见到,作长方兜形,有抬杠,但没有帷幔和顶盖, 乘轿者“席地而坐”,由四个短衣跣足的壮汉肩抬而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舆轿,不仅仅用于爬山逾岭,而且已成为统治 者的日 常代步工具。其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因舆轿的形 制不同,其名称也各异,有“八扛舆”、“版(板)舆”、“襻舆”、“篮舆” 等等。但所有这些不同形制的舆轿皆“人以肩举之而行”(《资治通鉴 》晋怀帝永嘉元年注),所以又可统称为“肩舆”或“平肩舆”。
魏晋以降,牛车逐渐得到门阀士族的青睐,乘坐牛车不仅不再是低 贱的事,而且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了。特别是东晋南渡以后,江左 牛多马少,也是牛车兴起的原因之一。据记载,晋元帝继大统之后, 始造大辂,由于马匹缺乏,改驾六马为四马。其后皇帝喜乘牛车,大 臣们自然竞相仿效,辅佐晋元帝即位的王导,以丞相之尊,也乘坐“短 辕犊车”。
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 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太平车是作为 短程运输之用的车,在当时还有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叫“ 平头车”。平头车 “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 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东 京梦华录》卷3)。
及至南北朝时,牛车更是日益风行。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 ,要 “驾牛十二”(《魏书·礼志四》)。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 晋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要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 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当时 统治者乘坐的高等牛车主要有“通幰牛车”和“偏幰牛车”两种,其中又以 前者地位最高。 “偏幰”,即牛车的帷幔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 在帷幔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浅,至唐代,棚檐已变 得很深,称为“长檐车”。
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交通 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以 自身经济而实用的长处,历 二千余年而未绝迹,至今在 我国一些山区或边远乡村中, 各种式样的独轮车仍在使用, 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但形 制却相差无几,可以说都是 渊源于汉代的辘车。据考证, 在欧洲出现独轮车已是离汉 代一千年以后的事了。
四、两晋南北朝至唐的牛车
五、太平车与平头车
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 轿之风渐兴,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 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人们 从宋代的一些以车、船为题材的画中可窥见一斑。北宋张择端在《清 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十余辆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 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和文献所记载的完全相符。不同之处 是拉车的牲畜头数没有二十余,且车后也无系随的驴、骡。
中国古代的
交通工具和兵器
中国古代
交通工具
车者,两横谓之轴,中位为座,驭 者横其中,竖为辙也。
一、中国古代车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 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 明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
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 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考古工作者在浙 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继 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 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 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而我国古代单骑的马具也和马车的鞁挽具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发展过程。一套完备的马具,是由络头、衔、镳、缰绳、鞍具、镫、 胸带和鞧带几部分所组成。简介如下:
辔,即马缰绳,绕过马颈,两端分别系于衔两侧环上,呈封闭式半 圆状,骑者握缰以驭马。
鞍具,“马鞁具也”,一种类似褥垫或坐垫的东西,将它放置在马 背上。这种原始的鞍具称为“鞍垫”,至西汉晚期,一种凹形马鞍始出。 两晋南北朝时,马鞍前后起桥,因两鞍桥均直立,所以称之为“两桥垂 直鞍”。隋唐以降,鞍桥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前鞍桥高而直 立,后鞍桥向下倾斜,可称之为“后桥倾斜鞍”。
在汉代,双辕马车因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又细分为若干 种类。结合出土的汉车实物、模型以及形象图,与文献记载对照,现能 确认的有:斧车、轺车、施轓车、轩车、軿车、辎车、■车、栈车等。
西汉末东汉初,一种手推的独轮车在当时的齐鲁(今山东)和巴 蜀地区(今四川)出现。以后又有“鹿车”之称。东汉应劭在《风俗通 》中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发明了“木 牛流马”,以运输粮草。“木牛流马”是从汉代的辘车改制而成的。“木牛 ”即指辘车,不用牛马也能行车,好像一头不吃草的牛,“流马”意即独 轮转动灵便,运行轻快,如同能流转疾奔的马。辘车起源于穷乡僻壤 之地,自然使用者也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另外,当时一些贫寒文人或 落魄之士,因无资格乘马车,于是坐这种辘车。
六、明清的骡车
明清时的车多用一或二骡挽行,因此统称“骡 车”。但为区别乘人的车与载物的车,又有“大、 小”之分。乘人的车为小车,因其有棚子、围子 ,形如轿子,因此习惯上又称之为“轿车”。载物 的骡车就叫大车或“敞车”,其车厢上不立棚,无 车围和其它装饰。
七、车具和马具的演变
系驾马车的工具分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辔的统称,挽具则是指套 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车的器具。简单介绍如下:
三、汉代的车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 辀车逐渐演变为双辕车。西汉武帝以前,独辀车尚与双辕车并存,及至 西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逐渐普及,东汉以后便基本上取代了独辀车。 这一变化过程,从考古发现的西汉晚期与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 汉墓壁画上有大量双辕车形象这一点上,可得到证实。双辕车的结构, 除辕变为两根外,其它各部位与独辀车基本相同。双辕车的出现,改变 了独辀车至少系驾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能行走的局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从而使 我国古代车由驷马高车进入了单马轻车的发展新阶段。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 流行了上下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车,在构造和装饰方面远比商代车 坚固、豪华,可以说已达到完美阶段。辀、衡、轭、銮、车厢又称 “舆”、轴、轮等。
在周代,马车已不仅是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的代步工
具,而且也是战争中的主要“攻守之具”(《六韬·虎韬·军用第 三十一》)。为了掠夺他国的人畜和土地,各诸侯国之间经 常发生争战。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是以 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所以,拥有战车数量 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当时有所谓“千乘 之国”、“万乘之君”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