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高品质公开课获奖教案
(完整版)锦瑟高品质公开课获奖教案
![(完整版)锦瑟高品质公开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f9dc94b35eefdc9d333ef.png)
堂:好。
《瑟》,什么是“ 瑟”,迅速前几分,肖老学生朗了《秋声》找出来。
的后两段。
生:一种器。
:从秋季走出,看看窗外是怎的天?:一种器,一种有美文的器,那么,生:雨天李商首在大家的第一次朗以后,你告我它:雨是那个起我多的一种西,喜是写瑟的?雨天?生:不是。
生:不喜。
:那是写什么?:不喜,我用四个字来“又是雨天”,一世:写他自己。
猜猜看我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
: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一世:得雨天生好多的事情,有点感,有么?点念。
生:思:你从老的哪个字感出来?:思,才同学出来了,思,或许一个生:又是字。
:又是,同学她解得不?生:生::哎,位男同学出来了,。
来,把开:从一个上她感到老的一种感情,不。
和尾四句再一起来,瑟一二。
来,再听,又是雨天。
(生)一世:感你有点不耐的感。
:是一首李商回顾旧事的,那么回,生:(声)啊!(笑声)同学考一下,在回的候人的情境是⋯⋯或:同学他了。
好,你来。
者,回的文字在朗的候奏是⋯⋯一世:我老才的感是十分高的,十生:慢分欣的,又是雨天,于雨天又来了,老特别期:哎,舒,慢一些。
第一次朗了,接下待个雨天,特别期望个下雨的季。
来,在老的指下出种回的感。
注意,要:同学不啊?放慢奏,慢一些。
“ 瑟无端五十弦”一二。
生:。
(生):四个字,老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奏,:假如要把回的感出来,最后两个字“惘出的感情一不一?然”要⋯⋯生:不一。
生:慢一些:不一,就明亮是成立在文字推测:哎,再来一遍,“不过”一二开始的基上的,是否是?(生最后一句)生:是。
:慢慢的,在回,个“然”字不必定就:来,模一下。
西南旱灾的人是怎么从回中醒来,它在引着我去陶醉,四个字的?去思虑。
好,位女同学,你大家一。
生:又是雨天!(一女生,得一字一):太高了,是?再来,广雨灾后的人:速度再慢一点好,两句,最后两句。
是怎么四个字的?(女生最后两句,到“当”的候笑了)生:又是雨天!(拖声音,充苦):不过当已怅惘(范)全部同学一起来:了。
《锦瑟》获奖课教案
![《锦瑟》获奖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293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6.png)
《锦瑟》获奖课教案《《锦瑟》获奖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展开想象,体会诗歌表现的心绪与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历史典故和诗歌画面的理解,深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历史典故及诗歌创设的画面。
2、难点:对诗歌主旨、诗人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及手段诵读,翻译,质疑答疑,师生互动,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师生共读李商隐诗歌名句,教师朗读上句,学生朗读下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油始干。
(《无题二道》其一)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3、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5、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图》)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二、学生简介李商隐及诗作。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
然而,在当时朋党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
他的友人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
”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
他的诗在艺术上,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他诗中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
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那么李商隐的诗则重于象征。
三、学生诵读《锦瑟》。
1、诵读形式:自由读、集体读、个人读。
一读:正音、解词。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26e76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d.png)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走进背景,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和写作背景;2、品读诗题,疏通《锦瑟》的诗歌大意;3、探究《锦瑟》的主旨。
【教学重点】从诗歌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背诵并进行理解性默写。
【教学难点】探究《锦瑟》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走进作者【作者简介】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其诗构思新奇,婉转缠绵,隐晦朦胧,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被人所传诵。
【背景简介】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品析诗题、鉴赏文本【品析诗题】锦瑟,雕饰华美的瑟。
(锦:华美的)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各个击破---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平白无故,无缘无故。
一弦一柱:借代每一声乐音,形容乐音繁复绵密。
思华年:追忆似水流年。
(点出诗的主旨)译文: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乐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起逝去的美好的青春年华。
首联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以锦瑟起兴,“锦瑟”喻美好的“华年"。
“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已半百,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首联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含有睹物伤感、惋惜和无可奈何之情。
作用:在结构上总领全诗,引出对人生的思考;在情感上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感伤的抒情基调。
锦瑟教案一等奖
![锦瑟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d6035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9.png)
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体会李商隐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强调美对人精神的涵养作用,鼓励学生注重提高审美的境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诗歌哀怨的感情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诗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寻找突破点、切入角度理解诗歌,即“理解诗歌的多义性”;体会本诗非写实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2、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沁阳人。
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锦瑟》这首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争议最多、晦涩难懂、众说纷纭,被人们称为“斯芬达科斯之谜”、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赏析诗歌(一)初读,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用现代语句翻译诗歌: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3、讨论:初读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诗人想表达什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小结:诗人看到锦瑟,听到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时代。
锦瑟教案一等奖
![锦瑟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81214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7.png)
锦瑟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锦瑟教案一等奖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锦瑟》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诗歌创作展示学生对《锦瑟》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古琴演奏《锦瑟》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锦瑟》这首诗的好奇心。
2. 提问导入: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锦瑟》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你们对古琴音乐有什么感受?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锦瑟》这首诗,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回答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如:诗人通过《锦瑟》表达了什么情感?诗中的锦瑟象征着什么?3.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创作: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文人创作诗歌的背景和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锦瑟》为灵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撰写自己的诗歌,可以选择以古体诗、现代诗或自由诗的形式创作。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分享自己对《锦瑟》的理解和感悟。
评价与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肯定和指导。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回顾学生对《锦瑟》的理解和感悟。
3.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 《锦瑟》的诗歌文本2. 古琴演奏《锦瑟》的视频3. 诗歌创作指导材料4. 学生的诗歌作品展示平台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古琴演奏家来校进行现场演奏,并与学生分享古琴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人的书房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3.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创作才华。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将在阅读《锦瑟》的过程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作品分析能力。
《锦瑟》教案(精选4篇)
![《锦瑟》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ec71d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e.png)
《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锦瑟》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f44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9.png)
《锦瑟》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首诗歌作品。
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以其深深的哲理和音乐美感而闻名。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教授《锦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锦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2. 理解《锦瑟》的主题和中心思想;3. 学习分析和解读《锦瑟》的技巧;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锦瑟》的背景和作者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文本理解(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锦瑟》,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哲理,让学生认识到《锦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忍。
提问学生对于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比喻和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锦瑟》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4. 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向学生播放《锦瑟》的音乐演奏,让学生倾听并感受曲调中的哀怨和美感。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与之前的课堂讨论相对照,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写作任务(3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锦瑟》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诗歌的解读和启示等。
教师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完成文章。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展示给全班,教师和同学们可以针对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文笔等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写作成果等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言、积极思考和深入解读。
揭阳锦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揭阳锦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78d2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a.png)
揭阳锦瑟教案概述:揭阳锦瑟教案是一项旨在促进揭阳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计划。
此教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并提供一个全面的音乐教育体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揭阳锦瑟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案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2. 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5. 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案的特点:1. 多样化的音乐课程:揭阳锦瑟教案提供多样化的音乐课程,包括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2. 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揭阳锦瑟教案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表演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4.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教案不仅提供专业的音乐教师和设备,还与其他音乐培训机构和文化机构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通过参观音乐会、参与音乐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接触更广泛的音乐文化,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5. 注重实践和表演:揭阳锦瑟教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表演活动,锻炼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各类音乐演出和比赛,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和自信心,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案的实施步骤:1. 选拔学生:教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生选拔工作。
选出适合音乐教育的学生,开展后续的培训和教学工作。
2. 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重点。
3. 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系统的音乐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团队合作等。
锦瑟程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锦瑟程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2a3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a.png)
锦瑟程翔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锦瑟程翔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节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程翔的短篇小说《锦瑟》的研读与欣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锦瑟》这一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了解作者程翔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辨和哲思;-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锦瑟》- 作品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主要人物与情节梗概。
2.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明确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达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作品细节和情节展开对主题的解读。
3.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营造作品的意境。
4. 课外拓展- 阅读其他程翔的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怀; - 与其他同期作家进行对比,比较其创作特点和思想倾向。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引入《锦瑟》的话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对“锦瑟”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2. 预习与导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预习《锦瑟》的内容,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导读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文学作品解读(3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掌握作品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4. 鉴赏与思辨(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深入探究作品意义;- 师生共同思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锦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锦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3e72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2.png)
锦瑟教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琴曲《锦瑟》的背景及作曲家潘耕佩的生平,掌握曲谱的基本演奏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奏《锦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自豪感。
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古琴曲《锦瑟》的基本演奏技巧,理解曲谱的各个乐符的含义。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欣赏能力,理解曲目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三. 教学准备1. 古琴及相关配件:准备一把古琴、琴弦、琴桥、折子、琴谱等。
2. 录音设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琴曲《锦瑟》,准备一个录音设备或者电脑来播放该曲目的录音。
3. 背景资料:准备一份关于古琴曲《锦瑟》的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琴曲《锦瑟》的背景,简要介绍作曲家潘耕佩的生平,并与学生分享一些他们对古琴音乐的感触和了解。
2. 听古琴曲《锦瑟》的录音(10分钟)教师播放古琴曲《锦瑟》的录音,让学生聆听并尽量调动他们的感官体验来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3. 听力训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古琴曲《锦瑟》展开讨论。
例如:- 这首曲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觉得作曲家通过这首曲子想要表达什么?- 你能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元素?4. 学习曲谱(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锦瑟》的琴谱,并解释各个乐符的意义和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逐节讲解,然后让学生跟随琴谱演奏。
5. 练习演奏(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在集中时间内练习演奏《锦瑟》。
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错误。
6. 演奏交流(20分钟)学生们依次上台演奏《锦瑟》,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交流。
在交流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7. 升华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演奏《锦瑟》的过程中,对古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归纳。
《锦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7bfb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锦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锦瑟》的诗意及背景;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诗艺特点;解读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学会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关注人生与社会。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课文《锦瑟》全文;相关评论、赏析文章。
2.2 教学重点:《锦瑟》的意境与主题;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2.3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生僻字词解释;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关注《锦瑟》的题目和诗序;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锦瑟》,理解字词句意;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3.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修辞手法;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3.4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学生朗诵《锦瑟》,体会韵律美;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表达能力。
4.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锦瑟》译文和赏析文章;评估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文学鉴赏能力。
4.3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高中语文》课本;5.2 参考资料:相关诗词鉴赏书籍、学术论文;5.3 网络资源:诗词网站、文学论坛等;5.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与引导: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锦瑟》的深层含义;利用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06df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8.png)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李商隐锦瑟——李商隐环节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鉴赏诗歌中起兴、博喻、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怅惘与感伤,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鉴赏诗歌中起兴、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怅惘与感伤,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是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
老师要说,人生是一张朴素的古琴,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全在抚琴人的轻拢慢捻抹复挑中。
人生有什么请用对比句描述。
人生有欢乐,孟郊进士及第,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生有悲苦,杜甫登高,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有豁达,苏子遇雨,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人生,又会作何感想呢请看《锦瑟》。
(二)课前检查1.小试牛刀,检查预习《资源与评价》(1)诵读诗韵,找出诗歌韵脚,划分节奏。
(2)赏阅提示(写作背景、赏析点拨、知人论世)2.任务一知人论世,解《锦瑟》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
25岁时举进士。
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招为婿。
李商隐由此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
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诗歌风格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341c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a.png)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教案(3篇)
![《锦瑟》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d6bb1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c.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锦瑟》的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现手法;背诵并理解《锦瑟》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 掌握《锦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平。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锦瑟》的意象和情感。
2. 理解《锦瑟》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播放《锦瑟》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锦瑟》,了解诗歌的基本格律和韵律。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平。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意象。
a. 蝉:蝉鸣声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b. 风雨:风雨交加,寓意着人生无常和命运的坎坷。
c. 琴瑟:琴瑟和鸣,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友谊。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情感。
a. 感慨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b. 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思考人生哲理,抒发对命运的感慨。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
a. 意象鲜明,富有诗意。
b.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c. 格律严谨,韵律优美。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学生背诵《锦瑟》。
5.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锦瑟》这首诗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锦瑟》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体会到人生的哲理。
第2篇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锦瑟获奖教案
![锦瑟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546a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6.png)
锦瑟获奖教案锦瑟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他的代表作品《锦瑟》。
2.学习鉴赏古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琴艺修养。
3.通过锦瑟的学习,促使学生深化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锦瑟诗意的解读和鉴赏。
2.学生的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或幻灯片,展示锦瑟的文本及翻译。
2.准备实物锦瑟,以供学生观摩。
3.准备音频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版本的演奏。
四、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通过展示真实的锦瑟和播放锦瑟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锦瑟》这首诗的背景及相关的文化知识。
2.鉴赏古诗《锦瑟》(10分钟)学生课前阅读《锦瑟》,并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诗的主题是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是学过的?你觉得它们的意境是什么?3)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4)诗人想通过《锦瑟》表达什么情感?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3.古代琴艺文化(10分钟)向学生介绍古代琴艺文化及琴曲的演奏技巧,如引弦、抚弦、撩弦、轻抚等。
并播放几段优秀的锦瑟演奏视频,让学生欣赏。
4.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锦瑟的一段进行分析,并对琴曲的演奏进行评价。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诗歌创作(1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一首以锦瑟为主题的诗歌。
可以根据诗的结构和意境来进行创作。
并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
6.结束(2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整理成册,并装订成册,交到班级的《锦瑟诗歌创作展》中展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锦瑟》这首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鉴赏。
通过对琴艺文化的介绍,也可以促使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1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1](https://img.taocdn.com/s3/m/519c3e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1.png)
古诗词诵读《锦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学习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探讨诗歌晦涩的内容,体会诗人哀怨、迷惘的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中的用典,体会诗歌朦胧的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的晦涩和主旨的多义性。
3、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体会诗歌清丽的语言、哀怨的基调。
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问答法预习《锦瑟》的朗读。
查找李商隐的相关资料。
圈画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杜甫,再到中唐的白居易,既见证了唐朝的历史兴衰、时代变迁,也让我们认识了历代诗人文豪的不同情怀。
到了晚唐,一颗明星在唐代诗坛上升起,他就是李商隐。
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千古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三、诗歌朗读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朗读朗读节奏和情感流露。
找同学朗读,教师作指导,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锦瑟》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7dc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4.png)
《锦瑟》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全诗;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互读、诵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悲凉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领悟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锦瑟》诗歌文本;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2.2 教学重点:《锦瑟》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李商隐诗歌创作特点的把握。
2.3 教学难点:诗歌中含蓄意境的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把握;李商隐诗歌中的哲理领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李商隐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锦瑟》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预测诗歌内容。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诗歌品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体验诗歌中的悲凉之情;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3.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背诵《锦瑟》诗歌;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写一篇《锦瑟》诗歌鉴赏的文章。
4.2 作业布置:课后及时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作业难度要适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bdb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3.png)
锦瑟公开课教案锦瑟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锦瑟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公开课教案篇1《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诗人最大的贡献是进一步扩大了七言诗的表现力,他一生写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
他善于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却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使人难以把握,他的诗中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即使知道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
《锦瑟》就是诗人无题诗的代表,诗意朦胧,晦涩难懂。
历来对这首诗的鉴赏颇多,但总不能完全解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录
的后两段。
生:雨天
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点怀念。
生:又是
生:对
师:
来,再听,又是雨天。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好。
二开始。
(生读《锦瑟》)最后两个字“惘
师:怎么说?
生:泪。
对不对,再来,“沧海“这句话。
感)
一生:最后一句。
师:请读出来。
师:怎么说?
想起往事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师:那么读出这句话。
里有伤感?
是有一个典故——杜鹃啼血。
师:哎,杜鹃的啼血……
生:是非常感伤的……
们诗歌中的每一句,每一什么?
生:字。
你还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什么?
词就可以了。
生:无奈。
学。
生:我觉得很朦胧。
师:很-朦-胧。
哪里?
美的感觉。
的?
生:还有杜鹃、泪。
师:杜鹃也很朦胧,是吗?
生:还有烟。
朦胧胧的,是不是,同学们?
生:是。
我觉得这是一首很……,一个字。
生:梦一样的诗。
讲,幻,可不可以?
生:可以。
了,有长短音了,一起再来一遍。
(生读,师也读)
(女生读蓝田日暖玉生烟)
(齐读)
背背好不好?
(生和师一起背诵)
展开你的想象。
(出示幻灯片内容)
一生:年轻
师:年轻,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
师:年轻,很好。
还有吗?
一生:意气风发的。
师:对往事?对吗?
生:对未来。
想,有美好的梦想。
哪句话?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
一生:年轻的时候很快乐。
有抱负,还要有什么?
生:有爱情。
生:挫折。
托杜鹃。
旁边同学,还有什么?
情方面……
是有爱情,是吗?
生:是。
师:锦瑟,
是吧,这是形容——
生:夫妻。
不久,他的妻子在他39
一首爱情诗、悼亡诗,
示幻灯片内容)
(生看文本研习四)
妻,他自己也在46
来读读最后两句话。
(生读)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也说::含有神秘性的。
”
首先要——
……
起——
生:读起来。
容)
解读手段是什么?
生:读
起。
(生读)
有的同学齐读一遍。
师:谢谢,下课
《锦瑟》教学实录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我们满怀感伤。
今天,
(课代表主动站起朗诵,
的感受其实和大家差不多。
请看:【投影】
“义山的《锦瑟》诗,
——梁启超
个方面解读它。
一、研究标题:
后的诗大致表达了什么内容。
始发言)
生:我们改编的七绝是:
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生:我们改编的五绝是: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惘然。
师:还可以再压缩吗?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三、体味情感
间四句诗。
请大
说。
是悲苦的。
得奇怪,玉为什么会生烟?
26岁时他与一位节度使王茂元的
社会声望完全失
于是告别妻子,长年在外奔他又写了一首著名的思念爱妻的《夜一代诗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