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向下平刺0.3~0.5寸;可灸。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调气要穴 特殊性
膻中 气海 中脘
疏利上焦气机 疏利下焦气机 疏利中焦气机
天突 RN22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暴喑,咽喉肿痛。 2.呃逆,噎膈。
【应用】暴喑、失语配廉泉、通里、照海; 咳喘配膻中、尺泽;
膻中 RN17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 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理气活血,宽胸利膈。 【主治】1.咳嗽,气喘,气短。 2.心胸痛,心悸,心烦。 3.噎膈,呃逆,呕吐。
【应用】咳喘配天突、肺俞、定喘;
呕吐、呃逆、噎膈配膈俞、中脘、气海; 产后缺乳配乳根、少泽。


(四)腧穴

本经共有24个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 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 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 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中极 RN3(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功效】助阳利水,调经止带。
特点: 膻中:(1)宁心安神-心包募穴。 (2)气会穴;气病配此穴。 (3)通乳 紫宫、华盖、璇玑、天突: 清利咽喉 天突:(1)长于止咳平喘 (2)调理气机
廉泉 RN23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 上缘凹陷处。 【功效】通利咽喉,舒舌理气。 【主治】舌下肿痛,舌强不语,中风失语,暴喑, 吞咽困难,喉痹。
3、主治要点 下腹部腧穴治下焦病:中极治膀胱病,关元、气 海治肝、肾、大肠及妇科病,且可回阳救逆治虚 证。 上腹部腧穴治中焦病:中脘治脾胃病。 胸部腧穴治上焦病:咳喘,胸痛,噎膈;膻中兼 治乳病;天突兼利咽喉。 颈部颏部腧穴治局部疾病:廉泉治舌咽病;承浆 治口腔病。
4、操作要点 腹部腧穴妊娠禁针; 膻中平刺; 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 廉泉向舌根斜刺。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气海 关元 中极 阴陵泉 特殊性 元气要穴有培补元气之功,用于元气不足 阳气要穴温补元阳,用于真阳不足 水气要穴,摄利小便,多用于通摄水道 湿气要穴功能运化水湿,用于脾虚湿困
神阙 RN8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回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1.久泻,脱肛,腹胀,绕脐腹痛。 2.中风虚脱,四肢厥冷。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 与六阴经有联 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 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 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 海”之 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
气海 RN6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益气助阳,调经固精。 【主治】1.腹痛,泄泻,便秘。 2.遗尿,癃闭,遗精,滑精,阳痿。 3.崩漏,带下,月经不调,阴挺,产后恶 露不止。 4.中风虚脱,真气不足,肌体羸瘦无力。 (具强身健体作用,为保健要穴之一。)
【应用】脾虚腹痛、泄痢配足三里、脾俞、天枢、
咽喉肿痛配少商。
【操作】先直刺约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 即将针尖转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 向下刺入0.5~1,一般不留针;可灸。
穴位主治鉴别
穴位 中脘 天突 共性 祛痰 特殊性 温化寒痰,祛胃府之痰 开痰利气,祛肺系之痰
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
共性: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顺气降逆,用于胸肺疾患。
【应用】
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 牙龈肿痛配合谷、内庭。 【操作】 斜刺0.3~0.5寸。
任脉小结
1、经脉循行
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前循腹胸颈部正中上 行至唇下,环唇分成两支入目眶。
2、取穴要点 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 脐上4寸取中脘; 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 胸骨上窝取天突; 舌骨上取廉泉; 颏唇沟正中取承浆。
呕逆,食不化,纳呆,疳积。 2.咳喘痰多,失眠,脏躁,癫痫。
【应用】急性胃痛、呕吐配梁丘、内关;
胃脘痛、吞酸配胃俞、太冲、三阴交、公孙; 脘腹胀满配气海、足三里、百会。
【操作】直刺1~1.5寸;妊娠3个月后慎针灸。
水分、下脘、建里、中脘、 上脘、巨阙、鸠尾、中庭 共性:调理脾胃,运化水谷 特点: 水分:利水消肿 中脘:胃募中脘,长于治疗脾胃本经疾患。 上脘、巨阙、鸠尾: 宽胸化痰宁神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1.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小便频数,尿闭
2.痛经,黄白带下,月经不调,不孕。
3.腹痛,泄泻。
4.中风虚脱,虚劳羸瘦无力。(为全身强壮穴 之一,为保健要穴。)
【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 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俞; 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 阳痿、遗精配大赫、肾俞、次髎; 泄痢不止、五更泄配太溪、肾俞。 【操作】直刺1~1.5寸;穴位深部为膀胱,需排空尿 液后再行针刺;癃闭者用斜刺或平刺;孕妇禁针刺; 可灸。
承泣 起 于 ① 起源 环唇 承浆 胞 中 阴器
咽 喉
曲骨
会阴
② 前行支(本支)

联系脏腑器官:
胞中,脐,咽喉,唇口,目
(二)主要病候 1.生殖系疾病
2.少腹病
3.脾胃病
4.面口、唇、目病
(三)主治概要

下焦病: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 经不调,痛经。 中焦病: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 吐,纳呆,水肿。 上焦病: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面颈部疾病:失语,口眼歪斜,齿痛。
任 脉

任脉起于胞中,其主干行于前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督脉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咽喉、唇口、目;
络脉从鸠尾散于腹。

任,通“妊”,指妊养。


任,又有“抱”的意思。
言此脉任受全身阴气,主要行于身前正中。

作用: 1.总揽、总任诸阴经脉气 2.主胞胎,和冲脉同为妇人生养之本

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 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 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 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奇经八脉的功能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 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 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 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上巨虚;
月经不调配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
疝气配关元;
遗精配三阴交(《席弘赋》) 。 【操作】直刺1~1.5寸,宜用灸法;孕妇慎用。
曲骨、中极、关元、 石门、气海、阴交 共性:(1)调理冲任 (2)调理小便 (3)通调经气 特点: 中极:(1)回阳救逆 (2)长于治疗小便病 (3)益肾调经
关元:(1)培补元阴元阳 A.保健要穴 B.急救 C.各种元阴元阳虚证 (2)升阳举陷 (3)对痛经和崩漏效果好 (4)利水消肿 石门:《甲乙经》:“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 人绝子。” 气海:升阳补气膻中为上气海,此为下气海。
【应用】配足三里、胃俞、四缝治胃痛、消化不良;
配中脘、内关、治呕吐;
配天枢治肠鸣腹泻。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中脘 RN11 (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注:前正中线,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中点取穴。)
【功效】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主治】1.胃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反胃,
【主治】1.癃闭,水肿,遗尿。 2.遗精,阳痿,疝气。 3.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月经不调, 带下。 【应用】遗尿配三阴交、肾俞; 小便不利、尿潴留配委阳、膀胱俞; 崩漏配子宫(《大成》)。 【操作】直刺1~1.5寸,针刺前须排空小便;尿潴留 慎针;孕妇慎针灸。
关元 RN4 (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应用】舌下肿痛配中冲;(《百症赋》) 舌强不语配金津、玉液、风府。
【操作】针尖向咽喉部刺入0.5~0.8寸;可灸。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哑门 治喉疾要穴 共性 特殊性 偏于治疗脑病之喑哑失语
廉泉
偏于治疗舌病之喑哑失语
承浆 RN24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效】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主治】1.口喎,唇紧,流涎,齿衄,齿龈肿痛, 口舌生疮。 2.消渴,癫狂痫证。
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 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 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 腑气血旺盛 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当人体功能活动 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 任、督脉之中,惟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 故与十二经 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 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 属腧穴, 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 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主治】1.久泻,脱肛,腹胀,绕脐腹痛。
2.中风虚脱,四肢厥冷。 【应用】配足三里治疗肠鸣腹痛;
配气海、阴陵泉治疗泄泻不止。
【操作】禁针刺;宜用隔盐灸,或艾条灸;孕妇慎用。
下脘 RN10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作用】和中理气,消积化滞。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一)经脉循行 起于胞中,出于会阴, 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 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 目。 络脉:任脉之别,名 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体内:起于小腹内, 出会阴。 体表:从会阴沿腹、 胸、颈正中至口唇下。支 脉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 眶下。

任脉经脉循行图示:
小腹内-会阴-腹-胸-至咽喉-环绕唇口 -上颐-循面-入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