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已作为我国的教育主导思想被确立下来,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名素质的高低。高师院校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它以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己任。虽然基础教育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并非完全由教师所决定,但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其中是由高师院校培养的。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数字教育已作为我国的教育主导思想被确立下来。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高低。高师院校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它以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己任。虽然基础教育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并非完全由教师所确定,但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基础教育的教师又主要是由高师院校培养的。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人的素质是一个内涵广义而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的先天禀赋,更包括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身上多方面比较稳固的特征。因此,我们确定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凭主观想象随意界定,而要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需要、高师院校培养规格、优秀中小学教师素质等作为参照系来确定。因此,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应为以下五方面: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从师能力、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师院校为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从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及观念是先导。哪些教育思想及观念应转变呢?在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的关系上,要树立更加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在基础知识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的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重视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在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学历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2 建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日益表现出它的不足,以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学生知识面过窄,创造性、适应性、动手能力差;持续发展能力差等等。这些情况,导致高师生毕业后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为此,高师院校要遵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

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高师院校的特殊性,应构建起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主修课教学与辅修课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3 重构建课程体系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教师深感在高师院校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用不着,在教学中需要用的许多内容没有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如课程体系陈旧,许多现代知识和技术课程没有纳入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体,过于注重专业化,此其一。

其二是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失调,选修课比例过低;高师特点不突出,教育学科课程门数少、学时少,等等,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以提高师范生从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一般应为四大块: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这四大块在内容上应涵盖文化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科和实践课程四个方面。同时,这四个方面还应努力做到:拓宽文化课程、浓缩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学科课、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

4 更新教学内容

高师院校内容存在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内容陈旧、重复,缺乏动态,重理论,轻应用,各门课程间缺乏协调性,致使不少毕业生在中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适应性差。因此,高师院校更新教学内容刻不容缓。(1)要充分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把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理论及发现引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2)教学内容的选定应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的素质为标准,避免从内容的完备性来考虑,搞好各门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3)处理好与中学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关系,既不要脱节又不要重复。(4)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素质的关系,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5)加强科学方法论的含量。

5 改革教学方法的手段

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有了微机室,三机一幕进入了课堂,然而许多高师毕业生却对此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即与高师的课程设置有关,也与高师教学内容不合理有关,但更主要的是高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过于落后。高师教学手段对于中小学教学来说要落后得多。多为一支粉笔一张嘴,写了说,说了写,简单乏味。这种现状与现代科技和信息传媒手段极不相称,也与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极不相应,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转变以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增强讲授的启发性和研究性,将知识传授与方法指导结合起来,最后,应由讲授为主转为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为主,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教学生会学。此外,高师院校应发展电化教学,用好投影仪、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常规教学媒体。在此基础上,还应开发和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现代化教学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知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