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个体化治疗靶标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报告单模板氯吡格雷等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报告单模板氯吡格雷等

XXXXXXXXXXXXXXX药剂科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7 身高:体重:民族:科室:心内科病历号:病床号:33送检医生:XXXX 送检日期:.02.09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CI术后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序号检测基因检测位点检测结果1 CYP2C19*2 681G>A(rs4244285)GG2 CYP2C19*3 636G>A(rs4986893)GG CYP2C19*1/*1野生纯合型4 PON1 576 G > A (rs662) AA:PON1突变纯合型检测结论:该患者CYP2C19酶为正常代谢型,酶活性表达正常,PON1基因型突变纯合型(AA),酶活性表达减弱。

该患者PCI术后,行标准氯吡格雷治疗,1年后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比正常人高11.6倍,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可能无法有效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氯吡格雷抵抗,使得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建议:(1)该患者采用氯吡格雷(75mg,qd)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无法发挥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

因此,建议替代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但应关注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

或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将阿司匹林剂量增加至200~300mg/d;或停用氯吡格雷,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

(2)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3)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

(4)在应用氯吡格雷时,应避免使用CYP2C19酶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因其可抑制CYP2C19酶,导致CYP2C19酶活性进一步减弱,使得氯吡格雷生物转化进一步下降,而降低氯吡格雷疗效。

如必须使用,可替代使用其他对氯吡格雷作用影响较弱的药物如雷贝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等。

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技术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模式

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技术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模式

c a n c e r t h e r a p y
CAI Zh e n , Z HE NG Le i
(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Na n f a n g H o s p i t a l ,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d o n g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5 1 5 , C h i n a )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s i s a c o mp l i c a t e d b i o l o g i c a l p r o c e s s i n v o l v i n g mu l t i p l e g e n e s a n d s i g n a l i n g p th a wa y s . P a r a l l e l d e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r e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d e t e c t i o n o f mu l t i p l e t a r g e t g e n e s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wh i c h p r o v i d e mo r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i n f o r ma t i o n f o r c l i n i c a l d o c t o r s t o ma k e p e r s o n a l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p r o g r a m. T h i s a r t i c l e wi l l b r i e l f y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n e w d e v e l o p e d mu l t i p l e t a r g e t g e n e s p a r a l l e l d e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l i q u i d c h i p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n e x t — g e n e r a t i o n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d i s c u s s he t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s e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OK

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OK

个体化用药---抗肿瘤药物摘要综述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抗肿瘤药物个体化进行总结和分析。

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成为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肿瘤;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一、肿瘤的概述及分期1.1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

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1.2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的分期系统。

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后来美国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he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并于1968年正式出版了第1版《恶性肿瘤 TNM分类法》手册。

目前它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于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标准方法。

TNM分期系统是基于肿瘤的范围(“T”是肿瘤一词英文“Tumor”的首字母),淋巴结播散情况(“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是否存在转移(“M”是转移一词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

1.3 TNM分期标准1.4 每一种恶性肿瘤的TNM分期系统各不相同,因此TNM分期中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不同肿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TNM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

有时候也会与字母组合细分为IIa或IIIb等等。

I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

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前言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实现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紧迫任务。

本指南从诊断项目的科学性、医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准入、样本采集至检测报告发出的检测流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所开展检测项目的临床目的、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对治疗的作用;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或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并为其提供与报告相关的咨询服务。

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实验室准入及质量保证对临床和医学实验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指南是参考现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靶点基因的不断发现,本技术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经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的专家修订。

本指南起草人:詹启敏、曾益新、王珏、姬云、钱海利、李晓燕、孙石磊目录1. 本指南使用范围 (1)2. 简介 (1)3. 标准术语和基因突变命名 (1)3.1标准术语 (1)3.2 基因突变命名 (2)3.3 参考序列 (2)3.4 各类变异 (3)4. 分析前质量保证 (6)4.1 样本类型及获取 (6)4.2 采样质量的评价 (7)4.3 样本采集中的防污染 (8)4.4 样本运送和保存 (8)5.分析中质量保证 (9)5.1 实验室设计要求 (9)5.2 检测方法 (9)5.3 D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7)5.4 R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8)5.5 试剂的选择、储存及使用注意事项 (18)5.6 核酸扩增质量控制 (19)5.7 设备维护和校准 (19)5.8 人员培训 (20)5.9 方法的性能验证 (20)6. 分析后质量保证 (22)6.1 检测结果的记录 (22)6.2 失控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22)6.3 报告及解释 (22)6.4 记录保留 (23)6.5 检测后基因咨询 (23)6.6 样本(及核酸)保留与处理 (23)6.7 检测与临床数据收集与分析 (24)7. 肿瘤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质量保证 (24)7.1 标准操作程序 (24)7.2 质控品 (24)7.3 室内质量控制 (25)7.4 室间质量评价 (26)7.5 PCR污染控制 (26)附录A:常见的检测项目 (28)A.1 基因突变检测项目 (28)A.2 基因表达检测项目 (39)A.3融合基因检测项目 (43)A.4 基因甲基化检测项目 (45)参考文献: (48)1. 本指南使用范围本指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定,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指南的重要内容,旨在为临床分子检测实验室进行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的检测提供指导。

肿瘤NGS基因检测送检单及知情同意书

肿瘤NGS基因检测送检单及知情同意书

N100021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EDTA血液
检测项目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信息
本次检测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元
N100013 □ 实体瘤500基因
N100014 □ 实体瘤650基因
N100015 □ 全外显子
N100016 □ BRCA1/2
N100017 □ HRR-HRD评分
N100018 □ 血液肿瘤580
N100019 □ MRD
N100020 □ 化疗
版本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EDTA血液 □ 组织版 □ EDTA血液 □ EDTA血液 □ 游离DNA版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外取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
肿瘤细胞比例:________________
检测内容
版本
□ 肺癌8基因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肺癌25基因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肺癌80基因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肠癌15基因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 肠癌15基因+MSI □ 组织版 □ 游离DNA版
既往病史∗ 手术史:□无 □有 请说明:_____________ 最近一次:______________
样本类型∗
用药史:□无 □是 化药:_____________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评估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评估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评估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然而,针对恶性肿瘤的个体化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正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是基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通过干扰异常信号传导通路,对恶性肿瘤进行精准治疗的一种方法。

个体化药物疗效评估的意义在于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对其肿瘤有最佳疗效的靶向药物。

为了评估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试验。

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可以评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恶性肿瘤细胞培养于含有不同剂量靶向药物的培养基中,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能力等指标。

这些实验可以初步判断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程度。

接下来,需要进行动物模型实验。

研究人员会选用与患者的肿瘤类型相似的小鼠模型,并将其注射相应的肿瘤细胞。

随后,将药物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给予小鼠,并观察肿瘤的发展情况、体重变化以及整体的生存率等指标。

这些动物实验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人体内的情况,评估药物对肿瘤的控制效果。

除了实验室内的研究,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这是将药物应用于患者身上的关键一步。

临床试验通过招募一定数量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观察患者肿瘤的体积变化、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存状况等。

通过与传统治疗组进行对比,可以评估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

而在评估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因组特征。

个体化药物评估的关键在于根据患者的遗传背景,选择具体靶向药物。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基因测序,可以了解肿瘤相关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判定哪些靶向药物更适合该患者。

基因组学的应用使得靶向治疗的个体化药物评估更加精准和可靠。

总而言之,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个体化药物的疗效评估至关重要。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的综合评估,可以判断个体化药物对肿瘤的疗效。

文档:循环肿瘤细胞(CTC)

文档:循环肿瘤细胞(CTC)

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通常是指因自发或诊疗操作引起的从原发灶或转移灶侵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

此概念是在1869年由Ashworth等首次提出的,2015年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第一株由CTC产生的永生细胞株。

CTC一般以单细胞或者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于循环系统中,大部分侵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会在短期内死亡,只有极少数具有高度转移倾向和活力的CTCs才能存活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转移灶。

一般在外周血中大约105~107个单核细胞中才有一个CTCs,因此为获得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检测技术的要求极高。

由于CTCs检测的对象是血液标本,取材比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活检更便捷且重复性强,属于“液态活检”的一种。

就概念而言,广义液体活检指从血液、尿液、唾液甚至脑脊液等人体体液中获取相关疾病信息的技术。

临床科研中应用的液体活检,主要是通过检测并分析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游离肿瘤脱氧核糖核酸片段(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外泌体(exosomes)、分泌物(secretomes)等组分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监测癌症发展演变的技术。

近年来,CTCs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的研究表明CTCs可更有效的反应肿瘤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的情况,对预后判断、疗效检测及转移机制研究有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 ALK)基因是一种致癌驱动基因。

突变、基因扩增或染色体重排均可以导致ALK基因异常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生长。

在3-7%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LK基因重排是一个独特的分子子集,主要是由于该基因发生重排并与其他基因进行了融合。

Vincent Faugeroux等证实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通过检测CTCs发现了ALK重排,这项研究为ALK阳性的患者在使用ALK抑制剂治疗诊断方面提供了新的观点。

2024年肿瘤靶向治疗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肿瘤靶向治疗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肿瘤靶向治疗市场调研报告简介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标的治疗方法,通过靶向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而不对正常细胞造成严重损害。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药的不断问世,肿瘤靶向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调研报告将分析肿瘤靶向治疗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目前,全球肿瘤靶向治疗市场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上已经上市的靶向药物种类多样,覆盖了多种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癌症相关的靶标分子,实现了对癌症细胞的有效干预。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肿瘤靶向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肿瘤靶向治疗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快速发展。

市场驱动因素肿瘤靶向治疗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素:1.科技进步: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更加高效和精准。

2.癌症发病率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控制和治愈癌症。

3.医保政策支持: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肿瘤靶向治疗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加大市场准入速度等方式,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挑战尽管肿瘤靶向治疗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药物耐药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这给疗效的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高昂的药品价格:一些新药的价格较高,使得一些患者无法负担得起,这限制了市场的扩大。

3.临床试验的复杂性:肿瘤靶向治疗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上市,而临床试验的时间和费用较高,限制了新药的研发速度。

发展趋势肿瘤靶向治疗市场的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1.多靶点治疗:为了解决药物耐药性的问题,未来的肿瘤靶向治疗将注重多靶点的治疗策略,以增强疗效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個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肿瘤靶向治疗将越来越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肿瘤的特征进行精准的治疗。

基因检测报告定稿版

基因检测报告定稿版

基因检测报告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上海澳斯泰医学检验所基因检测报告患者姓名:样品编号:送检单位:委托人:联系电话:委托日期: 2014年11月21日接收日期: 2014年11月24日报告日期: 2014年11月26日样本提供者信息样本编号:病理号:病区:床号:19科室:胸外科姓名:性别:女出生日期:1950年7月22日临床诊断:样本种类:新鲜组织样品数量:1检测项目内容检测项目1: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融合基因检测1. 检测内容:EML4-ALK融合基因2. 检测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3. 主要材料:ABI荧光定量试剂盒源奇生物肿瘤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4. 主要设备: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检测项目2: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基因突变检测1. 检测内容:EGFR基因突变2. 检测方法:DNA 测序法、ARMS法3. 主要材料:ABI PCR测序试剂盒,源奇生物荧光+测序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4. 主要设备:ABI 3730XL DNA测序仪、ABI 7300荧光PCR仪检测项目及结果实验员: 报告人:复核人:报告时间:2014年11月26日注:此检测结果只对本次送检样本负责。

由于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过程,因此若是样品采集一定间隔时间后(3个月以上)的跟踪检测或者进行治疗方案的评估,建议遵医嘱。

注:以上分析仅用于评估个体化用药的适用程度,具体的治疗方案须由临床主治医生决定。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相关负责人。

检测结果附图及解读一、肿瘤相关融合基因检测结果ABL-内参EML4-ALK 融合基因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EGFR Exon19 基因EGFR Exon20 基因阳性对照标本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标本EGFR Exon21 基因EGFR 790 基因内参基因附:参考资料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标本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标本阴性对照1. EGFR信号通路及通路上各靶标基因突变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

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

胰岛素增敏剂(激 活过氧化物酶 增殖体激活的 受体γ— PPARγ),增强 胰岛素的作用
PPARγ基因多态性检测 (药物激活PPARγ 而减少胰岛素抵抗 分子产生)
双胍类 (二甲双胍等)
降低食物吸收及糖 原异生,促进 组织摄取糖
OCT2(有机阳离子转 运体2)基因多态性 检测(OCT2用于该 药清除)
影响药物分布作用时间和强度三常用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一糖尿病用药药物药理作用检测的相关基因临床意义磺脲类甲苯磺丁脲等促胰岛素释放cyp2c9细胞色素450p2c9基因多突变型对该药清除率低致该药血药浓度升高应减量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的受体ppar增强胰岛素的作用ppar基因多态性检测药物激活ppar而减少胰岛素抵抗分子产生突变型较好突变型杂合子对罗格列酮有反应的比率高达866野生纯合子有反应者为4372二甲双胍等降低食物吸收及糖原异生促进组织摄取糖oct2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基因多态性检测oct2用于该药清除基因突变致该药清除减慢降糖效应增强不良反应风险增高应减量氯茴苯酸类oatp1b1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编码基因slco1b1多态性检测肝细胞基底膜特异的转运蛋白与肝解毒有关基因突变血药清除减慢降糖效应及毒副作用增强野生纯合子活性正常二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药理作用检测相关基因临床意义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等竞争1受体adrb1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突变中国人约占70致该类药与adrb1结合能力增强故对该类药敏感野生型纯合子不敏感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卡托普利等抑制at形成降低血管收缩性并能改善心功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扩血管ace基因多态性不同基因型对不同药敏感性不同野生型纯合感性高血管紧张素at即at受体抑制at收缩血管及促醛固酮分泌作用cyp2c9基因多态性洛沙坦经cyp2c9代谢为e3174后发挥疗效野生型纯合子使用常规剂量洛沙坦

如何正确看待肿瘤基因检测报告?教你如何解读!

如何正确看待肿瘤基因检测报告?教你如何解读!

如何正确看待肿瘤基因检测报告?教你如何解读!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了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情况,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理解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教你如何正确解读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肿瘤基因检测结果。

一、了解基因检测的原理和意义在解读肿瘤基因检测报告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基因检测的原理和意义。

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发现其中的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基因失活等情况,从而为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药物的选择、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免疫治疗的指导,提高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度。

二、了解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通常情况下,肿瘤基因检测报告会包括肿瘤样本的信息、检测方法、基因变异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等内容。

在阅读报告时,需要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和格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内容和结论。

一般来说,报告会包括基因突变的类型、变异的频率、临床意义和相关的治疗选项等信息,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每个部分。

三、正确理解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在肿瘤基因检测报告中,通常会包括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情况。

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取决于突变的类型、频率以及相关的研究和临床资料。

在阅读报告时,需要注意理解每个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并结合临床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有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对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

四、与医生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在解读肿瘤基因检测报告时,最重要的是与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检测报告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解答患者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帮助患者更加准确地理解检测报告的结果,以及可能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

肿瘤标志物检查分析报告

肿瘤标志物检查分析报告

肿瘤标志物检查分析报告尊敬的患者先生/女士:感谢您对我们医院的信任和支持。

根据您最近进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我们荣幸地向您呈上检查分析报告,希望能为您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参考。

检查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女年龄:XX岁检查日期:20XX年X月X日一、简介肿瘤标志物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检测人体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水平,以评估肿瘤的存在、发展及治疗效果。

本次检查主要包括如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1. 标志物名称12. 标志物名称23. 标志物名称3二、检查结果分析1. 标志物名称1根据本次检查结果,您的标志物名称1的水平为X.XX ng/mL(正常范围:X.XX-XX.XX ng/mL)。

标志物名称1的水平增高可能提示潜在的肿瘤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肿瘤的确诊。

我们建议您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以确定具体情况。

2. 标志物名称2在本次检查中,您的标志物名称2的水平为X.XX ng/mL(正常范围:X.XX-XX.XX ng/mL)。

标志物名称2的水平正常,暂时排除了与该标志物相关的肿瘤风险。

3. 标志物名称3标志物名称3的检测结果显示您的水平为X.XX ng/mL(正常范围:X.XX-XX.XX ng/mL)。

标志物名称3的水平增高可能与某些疾病或肿瘤相关,建议您与医生进一步讨论并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三、注意事项在您的检查结果分析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结果仅供参考:肿瘤标志物检查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 部分结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某些标志物的水平异常可能与其他疾病或因素有关,为了明确诊断,请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完成进一步检查。

3. 标志物水平波动:某些疾病、药物或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水平,因此,需要多次检测以更准确地评估您的健康状况。

四、建议和预防措施根据您的检查结果,为了您的健康考虑,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1. 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相关肿瘤的筛查和检查,以及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肺癌标志物

肺癌标志物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以EGFR通路为靶标的 靶向药物疗效与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mRNA 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即EGFR基因表达水平 EGFR基因表达水平 EGFR 高的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 高的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反之表达水平 低的患者表现药效较低。 低的患者表现药效较低。因此,美国国家 癌症综合网络(NCCN)2009年临床指南中 推荐:患者在接受EGFR靶向药物治疗之前 进行EGFR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确定是否接 受靶向治疗。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肿 瘤细胞表面存在着接收不同信号的通道被 发现,而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发现这些通 道,针对性地选用靶向药物。 随之而来的 肿瘤治疗理念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肿瘤的治疗也将进入一个新天地。
谢谢
没有发生突变的正常状态KRAS基因称为野 生型,占60%左右,发生突变的异常状态 KRAS基因称为突变型,占40%左右。K-ras 突变型编码异常的蛋白,刺激促进恶性肿 突变型 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且不受上游EGFR 的信号影响,所以对抗EGFR治疗效果差 对抗EGFR治疗效果差。 对抗EGFR治疗效果差
如图一项对非 小细胞肺癌患 者的临床研究 显示,TUBB3 的mRNA表达水 平与长春瑞滨 /卡铂治疗的 疗效相关。 TUBB3 低表达 患者无进展生 存显著优于高 表达患者。
PI3K
PI3K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是一 组蛋白的多聚体。PI3Ks可被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RTK)激活。至今发现约有 RTK 20类不同的RTK。EGFR是第一类RTK。 PI3K的活化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 调节细胞增殖、存活和细胞周期调控等方 面。最近有研究发现,有PI3K突变的细胞 会对药物拉帕替尼(Lapatinib)产生耐药 性

靶标检测报告

靶标检测报告

靶标检测报告Contents 目录•靶标检测背景•靶标检测方法•靶标检测实验流程•靶标检测结果分析•靶标检测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靶标检测的挑战与展望010102靶标检测的定义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等。

靶标检测的重要性临床诊断靶标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如肿瘤标志物检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等。

药物研发靶标检测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靶标分子的筛选和验证,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候选物并进行药物设计和优化。

生物科学研究靶标检测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如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质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等。

靶标检测的应用领域02基因表达谱分析单基因突变检测通过对全基因组范围内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表观遗传学分析基因组学方法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蛋白质网络和信号转导途径。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修饰分析利用抗体芯片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情况,用于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

抗体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其他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标志物检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03明确样本的来源,包括患者、健康志愿者或特定环境等,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样本来源样本采集方法样本处理详细描述样本采集的方法,如血液、组织、排泄物等,以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过滤、提取等,以去除杂质并获得纯度较高的靶标。

030201样本收集与处理富集方法分离纯化鉴定方法采用适当的鉴定方法,如质谱、光谱分析等,对靶标进行准确的鉴定。

分析技术根据靶标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以全面了解靶标的组成和功能。

03报告撰写等部分,同时注意保持报告的清晰、准确和完整。

01数据处理确可靠。

02结果解读的结论。

数据解读与报告撰写04数据分析步骤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于理解和解释。

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解读可视化展示可视化工具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效果评估051 2 3靶标筛选药效评估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新药研发个体化医疗基因突变检测靶向治疗预后评估疾病诊断与预防早期诊断疾病分型预防性检测06灵敏度与特异性靶标检测需要达到较低的检测限,并具有较宽的动态范围,以满足不同浓度目标分子的检测需求。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解读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解读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解读一、检测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检测日期:检测报告编号:二、检测结果解读1. 检测项目及结果(1)基因突变检测基因剪切突变复合突变位点突变EGFR √ × √KRAS × √ ×BRAF × × √ALK × × √以上为本次检测的基因突变情况。

(2)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基因检测结果HER2 2.5倍基因拷贝数MET 2.7倍基因拷贝数以上为本次检测的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

2. 检测结果解释(1)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位点19和21的突变均存在,KRAS基因突变未检出,BRAF基因位点V600E 突变存在,ALK基因突变均未检出。

根据现有研究,EGFR、KRAS、BRAF、ALK基因的突变状态与肿瘤的预后和治疗反应都有密切关系。

EGFR基因位点19和21突变是EGFR-TKI治疗的一个重要标志,但BRAF基因位点V600E 突变可导致耐药。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您可能对EGFR-TKI 药物敏感,但具有较高的抗药风险。

同时,BRAF基因位点V600E突变也应引起重视。

(2)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HER2基因拷贝数为2.5倍,MET基因拷贝数为2.7倍,均处于中等水平。

HER2基因和MET基因的拷贝数变异状态也与肿瘤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HER2基因扩增者可受益于相关靶向药物,而MET基因扩增者对某些靶向药物有一定敏感性。

但目前HER2基因和MET 基因扩增状态对治疗反应预测的准确性还待进一步研究。

三、医学意见和建议本次检测结果仅供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治疗反应。

建议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制定最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

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建议您就近寻求专业肿瘤医师的意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四、报告解释说明1、基因突变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限为1%。

2、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采用数字PCR技术,检测限为0.1。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

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1. 嘿,你知道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都代表啥吗?就好比你拿到一张神秘地图,每个标记都让人好奇又困惑!比如,看到某个基因突变,你难道不想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吗?2. 哇塞,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可真是个大学问呢!就像破解一道超级复杂的谜题。

你看,这里一个指标升高,那里一个突变出现,这不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嘛!比如看到那个“+”号,你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呀?3. 哎呀呀,拿到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简直就像面对一个充满未知的宝藏盒子!这里面的信息可太关键啦。

就像走迷宫,一个指标可能就是指引方向的关键呢!比如说,看到某个基因的状态,你不想赶紧搞清楚它是好是坏吗?4. 嘿,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可不简单哟!这就像是在翻译一种神秘的语言。

你想想,那些专业术语,不搞明白能行吗?比如那个长长的基因名字,你难道不好奇它背后的故事?5. 哇哦,面对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是不是感觉有点懵?这可真是个挑战呢!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比如看到那些奇怪的符号,你不会想找个人问问到底是啥意思吧?6. 哎呀,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里藏着好多秘密呀!就跟隐藏在树林里的小路一样。

你得仔细找才能发现关键信息呢!像看到某个基因的表述,你难道不想知道它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7. 嘿哟,解读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这可是个精细活呢!就如同在拼凑一幅复杂的拼图。

每一块都很重要呢!比如说,看到某个指标的异常,你不会紧张起来吗?8. 哇呀,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呀!爱它能提供信息,恨它那么难懂。

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让人捉摸不透。

比如看到一个不熟悉的基因位点,你难道不想搞清楚它的作用?9. 哎呀妈呀,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的解读真的好关键啊!这简直就是决定命运的钥匙。

你想想,一个小小的指标变化,可能影响巨大呢!像看到那个危险信号一样的标注,你不会心里一紧吗?10. 嘿,朋友们,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单就像是一本神秘的魔法书!里面充满了神奇的代码和信息。

基因检测分析报告

基因检测分析报告
1.检测内容:EGFR基因突变
2.检测方法:DNA测序法、ARMS法
3.主要材料:ABIPCR测序试剂盒,源奇生物荧光+测序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
4.主要设备:ABI3730XLDNA测序仪、ABI7300荧光PCR仪
检测项目及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相关药物名称/检测意义
EML4-ALK融合基因
阴性
克唑替尼
参考文献:
TakeuchiKetal.NatMed.2012Feb12;18(3):378-81
ToyokawaGetal.LungCancer.2013Jun17
WatanabeNetal.ActaOncol.2013Jun11
内参基因
附:参考资料
1.EGFR信号通路及通路上各靶标基因突变简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EGFR被配体激活后启动胞内该通路上的信号传导,经过细胞质中衔接蛋白、酶的级联反应,调节转录因子激活基因的转录,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和凋亡[1]。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如下图):一条是Ras/Raf/MEK/ERK-MAPK通路,而另一条是PI3K/Akt/mTOR通路[2]。研究表明,在许多实体肿瘤中存在EGFR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基因发生体细胞突变及表达异常,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制的扩增和迁移。因此,近年以EGFR和EGFR信号通路中关键的组分为靶标的分子靶标检测及靶向治疗成为国际肿瘤界个体化治疗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3.KimuraHetal.ClinCancerRes2006;12:3915-21.
4.MaheswaranSetal.NEnglJMed.2008;359:366-77.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前言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实现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紧迫任务。

本指南从诊断项目的科学性、医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准入、样本采集至检测报告发出的检测流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所开展检测项目的临床目的、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对治疗的作用;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或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并为其提供与报告相关的咨询服务。

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实验室准入及质量保证对临床和医学实验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指南是参考现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靶点基因的不断发现,本技术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经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的专家修订。

本指南起草人:詹启敏、曾益新、王珏、姬云、钱海利、李晓燕、孙石磊目录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 (1)(试行)前言 (1)1. 本指南使用范围 (3)2. 简介 (3)3. 标准术语和基因突变命名 (3)标准术语 (3)基因突变命名 (4)参考序列 (4)各类变异 (5)4. 分析前质量保证 (7)样本类型及获取 (7)采样质量的评价 (8)样本采集中的防污染 (9)样本运送和保存 (9)5.分析中质量保证 (9)实验室设计要求 (9)检测方法 (10)D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6)RNA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17)试剂的选择、储存及使用注意事项 (18)核酸扩增质量控制 (18)人员培训 (19)方法的性能验证 (19)6. 分析后质量保证 (21)检测结果的记录 (21)失控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21)报告及解释 (21)记录保留 (22)检测后基因咨询 (22)样本(及核酸)保留与处理 (22)检测与临床数据收集与分析 (22)7.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的质量保证 (23)标准操作程序 (23)质控品 (23)室内质量控制 (24)室间质量评价 (25)PCR污染控制 (25)附录A:常见的检测项目 (26)基因突变检测项目 (26)A.1.1 EGFR基因突变检测 (26)A.1.2 KRAS基因突变检测 (27)A.1.3 BRAF基因突变检测 (29)A.1.4 C-KIT基因突变检测 (31)A.1.5 PDGFRA基因 (34)基因表达检测项目 (35)融合基因检测项目 (38)A.3.1 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项目 (38)基因甲基化检测项目 (40)A.4.1 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 (40)1. 本指南使用范围本指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定,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指南的重要内容,旨在为临床分子检测实验室进行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的检测提供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铂、卡铂
ERCC1 突变
C/C
疗效好
C/T
疗效差
T/T
疗效差
许多研究表明 ERCC1 过表达及基因多态性可改变 DNA 修复能力,其 ERCC1 118 密码子 C→T 的突
变可引起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的下降,化疗疗效降低[1-3]。
参考文献
免费咨询热线:800-857-1319
紧急服务电话:800-828-9449 7
紧急服务电话:800-828-9449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网址:
检测结果:
二、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检测项目
相关药物
□TS 表达水平
5-FU、培美曲塞
□ERCC1 表达水平
铂类
□β-tubulinⅢ表达检测
网址:
RRM1 表达水平
化疗药物
相关检测
检测结果
结果解读
吉西他滨
RRM1 表达水平

疗效差

疗效好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是 DNA 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 ,它能逆转二磷酸核苷 酸为二磷酸脱氧核苷酸,后者是 DNA 合成和修复必不可少的。其 M1 亚单位控制底物的特异性和整个 酶的活性,是吉西他滨等核苷类似物等化疗药物的结合位点。
检测结果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未突变
□扩增 □未扩增
□扩增 □未扩增
检测人: 备注:
审核人:
复核人: 日期:
免费咨询热线:800-857-1319
网址:
肺癌个体化治疗检测结果解读
EGFR 基因突变检测(EGFR 第 18、19、21、22、20(S769I)外显子突变)
靶向药物
相关检测
检测结果
结果解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易瑞 沙(吉非替尼) 、特罗凯(厄
罗替尼)
EGFR 基因突变检测(第 18、 19、21、22、20(S769I)外显
□PIK3CA 基因突变
□8 外显子 542 位点 □8 外显子 545 位点 □20 外显子 1047 位点
□PTEN mRNA 表达水平
相关药物
易瑞沙(吉非替尼) 特罗凯(厄罗替尼)
爱必妥(西妥昔单抗) 爱必妥(西妥昔单抗) 爱必妥(西妥昔单抗) 爱必妥(西妥昔单抗)
□VEGF mRNA 表达水平
紫杉醇类、长春碱类
□RRM1 表达水平
吉西他滨
检测人:
审核人:
备注:
检测结果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复核人: 日期:
三、化疗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
检测项目 □DPD(IVS14 +1G >A)多态性 □MTHFR(C677T)多态性 □ERCC1(C118T) 多态性 □XRCC1(R399Q)多态性 □GSTM1 多态性 □GSTPi(I105V)多态性 □UGT1A1 启动子区 TA 多态性 □TPMT(A719G)多态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表达状态, 为患者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以肿瘤的分子生物学为基 础,将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的 特异物质作为靶点,借助各种对肿瘤细胞有选 择性亲和作用的物质作为载体,将治疗药物或 制剂定向作用于肿瘤组织,而不损伤或少损伤 正常组织细胞的疗法 。
肿瘤个体化治疗靶标检测报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送检单位: 接收时间: 报告时间:
免费咨询热线:800-857-1319
紧急服务电话:800-828-9449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网址:
阿瓦斯丁(贝伐单抗)
□C-kit PDGFRα 基因突变
□11 外显子
C-kit
□9 外显子 □13 外显子
□17 外显子
□12 外显子 PDGFRα □18 外显子
□EGFR 基因扩增
甲磺酸伊马替尼 (格列卫)
易瑞沙(吉非替尼) 特罗凯(厄罗替尼)
□HER-2 基因扩增
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高 □低 □高 □低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突变
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即使是对同样性质和同样病理分期的肿瘤患者采 用同样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却不尽相同。
当前主要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是肿瘤的个体差异,主要指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抵抗 性有显著区别。通过检测患者肿瘤标本或外周血标本中的某些标志物的状态,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 物的敏感性和毒副反应的大小,从而对每个具体的病人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以求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内 容: □TS
□ERCC1
□β-tubulinⅢ
标本类型: □新鲜组织
□蜡块 (病理号:
检测方法:RT Real-time PCR
主要设备:ABI7300 实时荧光 PCR 仪
条形码:
□RRM1 )
□PTEN □白片
□VEGF □石蜡碎片
三、个体化治疗基因扩增检测
内容: □HER-2
□EGFR(扩增)
检测方法: □Real-time PCR
□毛细管电泳法
主要设备: ABI7300 实时荧光 PCR 仪 ABI3100 测序仪
□XRCC1(R399Q) □TPMT
免费咨询热449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子突变)
不突变
突变
疗效差 疗效好
通过第 18、19、21、22、20(S769I)外显子的突变检测,以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适用酪氨 酸激酶抑制剂如易瑞沙(吉非替尼) 、特罗凯(厄罗替尼)的治疗,发生突变的患者临床使用这些抑制剂 可以提高生存率[1]。
EGFR 第 20 外显子 T790M 耐药位点突变检测
□20 外显子 1047
C-kit&PDGFRα C-kit □ 9 外显子 □ 11 外显子 □ 13 外显子 □ 17 外显子 PDGFRα □ 12 外显子 □ 18 外显子
标本类型:□新鲜组织 □蜡块 (病理号:
) □白片
□石蜡碎片
检测方法:基因测序
主要设备:ABI3100 测序仪
二、个体化治疗基因表达检测
检测人: 备注:
审核人:
复核人: 日期:
免费咨询热线:800-857-1319
紧急服务电话:800-828-9449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网址:
个体化给药与靶向治疗
■ 为什么患者对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不一样?
因为靶向药物只作用于肿瘤的一些特有 的结构或与肿瘤细胞信号传递有关的受体、 酶、蛋白等因子,所以在实施靶向治疗之前必 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相关靶向药物的作 用靶标,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热线:800-857-1319
紧急服务电话:800-828-9449 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相关药物 5-FU、甲氨蝶呤 5-FU、甲氨喋呤
铂类
伊立替康 巯嘌呤类
检测结果 □G/G □G/A □A/A □C/C □C/T □T/T □C/C □C/T □T/T □R/R □R/Q □Q/Q □缺失 □无缺失 □I/I □I/V □V/V □6/6TA □6/7TA □7/7TA □A/A □A/G □G/G
ERCC1 mRNA 表达
化疗药物
相关检测
检测结果
结果解读
顺铂、卡铂
ERCC1 表达

疗效差

疗效好
铂类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它主要作用于 DNA,形成泡状链内铂-DNA 加和物,引起 DNA 复制 障碍,抑制细胞分裂。铂-DNA 加和物的清除是通过核苷酸剪切修复途径(NER)完成的,在这一通路 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1(ERCC1)扮演了重要的角色。ERCC1 mRNA 的表达水平与铂类敏感性密 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ERCC1 mRNA 表达水平过高引起铂类 耐药,疗效差[1,2]。
RRM1 mRNA 表达水平可以预测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1] 参考文献 [1] Gerold B.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 24: 4731-4737.
β-tubulin Ⅲ基因表达量检测
化疗药物
相关检测
检测结果
结果解读
长春碱类/紫杉醇类
β-tubulin Ⅲ表达水平
高 低
疗效差 疗效好
用于紫杉醇类和长春碱类等作用于微管蛋白的肿瘤化疗药物疗效预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
卵巢癌,胃癌等患者中,β-tubulin Ⅲ基因表达量低的患者,紫杉醇类或长春碱类化疗有效率高[1]。 参考文献:
[1] Yoshiki H. Internal medicine. 2009, 48: 203-20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靶向药物
相关检测
易瑞沙(吉非替尼)
EGFR 基因突变检测(第 20 外 显子(T790M)突变)
EGFR 第 20 外显子突变可引起易瑞沙耐药[1]。 参考文献 [1] 朱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7,14:105-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