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基本知识集锦
数学竞赛一试知识点
![数学竞赛一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b0f9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c.png)
数学竞赛一试知识点数学竞赛是一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考察,常常涉及到各个数学领域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竞赛知识点,包括数列与数列极限、函数与方程、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等。
一、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
数列的极限是指当数列中的数趋向于某个值时,这个值就是数列的极限。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需要求解数列的极限,掌握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是很重要的。
二、函数与方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变量的值映射到另一个变量的值。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需要分析函数的性质,求解函数方程以及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掌握函数的性质、方程的求解方法以及函数图像的特点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三、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随机事件和数据的规律。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需要计算概率、分析统计数据以及利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统计数据的分析技巧以及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四、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求解。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需要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例如求解直线和曲线的交点、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
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常见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方法以及解析几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五、数论与组合数学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组合数学是研究离散结构的数学分支。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需要利用数论和组合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证明数论定理、计算组合数等。
掌握数论和组合数学的基本概念、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数论和组合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数学竞赛一试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数列与数列极限、函数与方程、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数论与组合数学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于解题过程中,将有助于提高数学竞赛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为数学竞赛的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ca95c9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b.png)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定义域中的元素映射到值域中的元素,通常用f(x)表示函数。
1.2 常见函数常见函数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1.3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1.4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解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等式2.1 不等式的表示不等式通常表示为a>b、a≥b、a<b、a≤b等形式。
2.2 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通常通过分析不等式的性质、代数方法和图像法进行。
2.3 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优化问题、绝对值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等问题中常常出现。
三、集合与映射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各种对象的总体,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
3.2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差集等。
3.3 映射的概念映射是一种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用f:A→B表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三、多项式和方程4.1 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是由多个项的代数式,通常表示为P(x)。
4.2 多项式的运算多项式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4.3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多项式表示为若干个不可约的因式乘积。
4.4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基于多项式的等式与不等式。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5.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
5.2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归纳法用于证明递推关系的性质。
五、排列与组合6.1 排列的基本概念排列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式。
6.2 组合的基本概念组合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式。
6.3 排列组合的性质排列组合问题通常包括排列数、组合数、二项式定理等内容。
六、数论7.1 整数的性质奇数、偶数、素数、合数等是数论中的基本概念。
7.2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稿及全部定理内容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稿及全部定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e07c2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7.png)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及全部定理内容一、平面几何1、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2、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3、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4、几何不等式;5、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6、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7、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二、代数1、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2、第二数学归纳法;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4、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5、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6、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7、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三、立体几何1、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2、正多面体,欧拉定理;3、体积证法;4、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四、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5、圆的幂和根轴;五、其它抽屉原理; 容斤原理; 极端原理; 集合的划分; 覆盖;数学竞赛中涉及的重要定理1、第二数学归纳法:有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如果:1当n=1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由此可推得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n来说都成立;2、棣美弗定理:设复数z=rcosθ+isinθ,其n次方z^n = r^n cosnθ+isinnθ,其中n为正整数;3、无穷递降法:证明方程无解的一种方法;其步骤为:假设方程有解,并设X为最小的解;从X推出一个更小的解Y;从而与X的最小性相矛盾;所以,方程无解;4、同余: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 ≡ b mod m ,读作a同余于b模m,或读作a与b关于模m同余; 比如26 ≡ 14 mod 12定义设m是大于1的正整数,a,b是整数,如果m|a-b,则称a与b关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有如下事实:1若a≡0mod m,则m|a;2a≡bmod m等价于a与b分别用m去除,余数相同.5、欧几里得除法:即辗转相除法; 详见高中数学课标人教B版必修三6、完全剩余类:从模n的每个剩余类中各取一个数,得到一个由n个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模n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例如,一个数除以4的余数只能是0,1,2,3,{0,1,2,3}和{4,5,-2,11}是模4的完全剩余系;可以看出0和4,1和5,2和-2,3和11关于模4同余,这4组数分别属于4个剩余类;7、高斯函数:fx=ae-x-b^2/c^2 其中a、b与c为实数常数 ,且a > 0.8、费马小定理:假如p是质数,且a,p=1,那么 a^p-1 ≡1mod p 假如p是质数,且a,p互质,那么 a的p-1次方除以p的余数恒等;9、欧拉函数:φ函数的值:通式:φx=x1-1/p11-1/p21-1/p31-1/p4…..1-1/pn,其中p1, p2…pn为x的所有质因数,x是不为0的整数;φ1=1唯一和1互质的数就是1本身;若n是质数p的k次幂,φn=p^k-p^k-1=p-1p^k-1,因为除了p的倍数外,其他数都跟n互质;欧拉函数是积性函数——若m,n互质,φmn=φmφn;特殊性质:当n为奇数时,φ2n=φn, 证明于上述类似;10、孙子定理:此定理的一般形式是设m = m1 ,… ,mk 为两两互素的正整数,m=m1,…mk ,m=miMi,i=1,2,… ,k ;则同余式组x≡b1modm1,…,x≡bkmodmk的解为x≡M'1M1b1+…+M'kMkbk modm;式中M'iMi≡1 modmi,i=1,2,…,k ;11、裴蜀定理:对任何整数a、b和它们的最大公约数d,关于未知数x和y的线性丢番图方程称为裴蜀等式:若a,b是整数,且a,b=d,那么对于任意的整数x,y,ax+by都一定是d的倍数,特别地,一定存在整数x,y,使ax+by=d成立;它的一个重要推论是:a,b互质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整数x,y使ax+by=1.11、梅涅劳斯定理: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 且D 、E 、F 三点共线,则FB AF EA CE DC BD ••=1 12、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且满足FB AF EA CE DC BD ••=1,则D 、E 、F 三点共线; 13、塞瓦定理:设O 是△ABC 内任意一点,AO 、BO 、CO 分别交对边于N 、P 、M,则1=••PA CP NC BN MB AM14、塞瓦定理的逆定理:设M 、N 、P 分别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且满足1=••PA CP NC BN MB AM ,则AN 、BP 、CM 相交于一点;15、广勾股定理的两个推论:推论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平方和;推论2:设△ABC 三边长分别为a 、b 、c,对应边上中线长分别为m a 、m b 、m c则:m a =2222221a c b -+;m b =2222221b c a -+;m c =2222221c b a -+16、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如果∠1=∠2,则有AC AB DCBD = 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AD 是△ABC 中∠A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与D,则有AC AB DC BD = 17、托勒密定理: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则有AB ·CD+AD ·BC=AC ·BD18、三角形位似心定理:如图,若△ABC 与△DEF 位似,则通过对应点的三直线AD 、BE 、CF 共点于P19、正弦定理、在△ABC 中有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a 、b 、c 为△ABC 的边,则有:a 2=b 2+c 2-2bc ·cosA; b 2=a 2+c 2-2ac ·cosB; c 2=a 2+b 2-2ab ·cosC;20、西姆松定理:点P 是△ABC 外接圆周上任意一点,PD ⊥BC,PE ⊥AC,PF ⊥AB,D 、E 、F 为垂足,则D 、E 、F 三点共线,此直线称为西姆松线;21、欧拉定理:△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O,半径为R,内切圆圆心为I,半径为r,记OI=d,则有:d 2=R 2-2Rr.22、巴斯加线定理:圆内接六边形ABCDEF不论其六顶点排列次序如何,其三组对边AB与DE、BC与EF、CD与FA的交点P、Q、R共线;。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2f427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e.png)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
一、代数知识
1.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a、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若ax2 + bx + c = 0,则x1 = (-b + √(b2 - 4ac))/2a,x2 = (-b -
√(b2 - 4ac))/2a
b、利用因式分解法:
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a、利用移项法:把一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
b、利用乘除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系数化简,求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a、利用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b、利用代入法:将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求解。
4.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a、利用移项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b、利用乘除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系数化简,求解。
二、几何知识
1.直线与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a、直线与圆有共点:直线与圆相切;
b、直线与圆无共点:直线与圆相交;
c、直线与圆有共线:直线与圆相离;
2.三角形:
(1)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有两条直角边;
b、等腰三角形:有两条等长边;
c、等边三角形:三条边。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9dce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c.png)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在高二数学竞赛中,学生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和题目。
为了取得好成绩,竞赛选手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数学竞赛中常见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函数与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和配方法。
在竞赛中,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要熟练掌握,并注意考虑方程是否有唯一解或无解的情况。
2. 指数与对数函数指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指数与对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
二、平面几何1.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们需要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圆的性质圆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学生们需要了解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切线、弦、弧、扇形等性质。
在竞赛中,对于圆的性质的掌握十分重要。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与相关性质学生们需要掌握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它们的相关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题。
2. 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们需要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等基本性质。
在竞赛中,向量的应用常常涉及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的结合。
四、概率与统计1. 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内容,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排列与组合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 概率的计算概率是概率与统计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掌握概率的基本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等。
总结:高二数学竞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要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需要充分准备。
本文介绍了一些高二数学竞赛题常见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包括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以及概率与统计。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a94f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5.png)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在高中阶段,数学竞赛成为了学生们展示才华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加数学竞赛不仅可以考验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能够在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需要学生们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数学竞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函数与方程在数学竞赛中,函数与方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们应该熟悉各种类型的函数,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图像。
此外,掌握方程的解法也非常重要。
学生们需要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地应用不同的解法求解各种类型的方程。
二、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高一数学竞赛中常见的题型。
学生们需要了解排列与组合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
在解答排列与组合问题时,学生们应该注意题目中的条件限制,灵活运用计数原理和容斥原理等方法,确保得出正确的结果。
三、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与数列极限也是高一数学竞赛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们需要对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计算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此外,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也非常重要。
学生们需要学会判断数列的收敛性,并能够计算收敛数列的极限值。
四、不等式不等式在高一数学竞赛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们需要熟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并能够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
掌握不等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平方与开方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关键。
五、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另一大考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几何定理和公式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称性质和相似性质等是高中数学竞赛中得分的关键。
六、立体几何除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是高一数学竞赛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立体几何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立体几何问题。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d2ec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一、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等。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4.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5. 函数的性质:单射、满射、一一对应、复合函数等。
二、数列与数列极限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
2. 等差数列: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
3. 等比数列: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比都相等。
4. 通项公式:数列中的第n项与n的关系式。
5. 数列极限:数列随着项数无限增加,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值。
6. 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保序性、四则运算性质等。
三、函数的性质与图像1. 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函数的周期性:周期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3. 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与判定方法。
4. 函数的极值: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的概念与求解方法。
5.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拐点、对称轴等。
四、数学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论的一种方法。
2.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证明基本情况、假设成立、推导出下一步结论。
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证明数列、不等式、恒等式等的成立性。
五、平面几何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等的定义与性质。
2. 直线和平面的关系:相交、平行、垂直等的判定方法。
3. 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外角和、中位线、高线等的性质。
4.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比例关系及其应用。
5. 圆的性质:圆心角、弧长、弦长、切线等的性质。
6.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
六、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运算。
2. 概率的计算:频率概率、几何概率、古典概型等的计算方法。
3. 条件概率: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42e5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6.png)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高二数学竞赛是一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考核,并且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高一和高二的数学课程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二数学竞赛考试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
1.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竞赛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其中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等。
考生需要理解各种函数的性质、图像特点,以及函数之间的关系。
此外,求解各种方程及不等式也是必备的技能。
2.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将自然数映射到实数的一种方式。
高二数学竞赛中经常涉及到数列的性质、递推公式、通项公式等。
同时,数列极限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数列的极限存在性、极限计算、极限的性质等。
3.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应用部分,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
其中包括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以及统计图表的分析等。
考生需要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问题求解。
4.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考点之一。
重点包括立体图形的投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此外,还需要理解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和推理思路,并能够应用到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中。
5.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与物理结合的桥梁。
平面向量包括向量的性质、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等。
考生需要掌握向量的运算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向量进行几何证明和问题求解。
6.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是高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竞赛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式解决各种三角函数的计算和证明题。
7.数学证明数学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要求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证明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数学证明题。
在证明过程中,要注重逻辑严谨、推理准确,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定理。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e345b0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2.png)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数学竞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展现自己数学能力和解题思维的舞台。
参加数学竞赛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水平,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数学竞赛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基础概念与定理1. 数列与数列的性质: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序列。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常见性质,能够更好地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2.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平面几何主要涉及图形的性质、坐标系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等形状的性质。
立体几何则关注空间图形的特征与性质。
定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
3.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三角函数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基础,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
同时,熟悉三角恒等式的应用,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4. 数论基础知识: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涉及素数、约数、同余等概念。
对数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解决一些特定的数学竞赛问题非常有帮助。
5. 初等代数与高等代数:初等代数包括方程、函数等基本概念与运算,高等代数则讨论向量、矩阵等更为复杂的代数运算。
掌握代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是解决代数题的关键。
二、解题技巧与方法1. 抽象问题的具体化: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将其具体化,通过构建具体的例子或者特殊情况来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 推理与演绎:在解决一些需要推理和演绎的问题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从题目要求出发,逆向推导,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3. 规律与模式的寻找:许多数学竞赛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模式,通过观察、总结,找到问题的规律,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4. 分析与综合:分析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将问题进行拆解,寻找其中的关联与规律,再进行综合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数学竞赛问题。
三、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源1. 《挑战杯数学竞赛》2. 《高中数学竞赛经典题解》3. 《奥林匹克数学教程》除了参考书籍,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数学竞赛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课程、数学竞赛论坛等。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bb97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f.png)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竞赛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份简要的知识点总结:
1. 数论基础:包括整除、余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
2. 代数:包括方程组、不等式、函数、数列等。
3. 平面几何: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相似形、解析几何等。
4. 立体几何:包括球、长方体、四面体等。
5. 平面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二次曲线、极坐标等。
6. 组合数学:包括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组合恒等式等。
7. 图论:包括图的性质、欧拉路径、哈密顿路径等。
8. 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期望、方差等。
9. 初等数论:包括同余、费马小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等。
10. 数学逻辑与问题解决:包括逻辑推理、集合论、问题解决策略等。
以上仅为基础知识点,竞赛中还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巧。
如果想要深入学习,建议查阅数学竞赛的相关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ef33d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9.png)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汇总随着数学竞赛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加入到数学竞赛中来。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竞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列、概率、三角函数和平面几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和汇总。
数列部分在数学竞赛中,数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考点。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等。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差都相等。
在计算等差数列的和时,可以利用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比都相等。
同样地,在计算等比数列的和时,可以利用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它的每个数等于前两个数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和各个领域。
概率部分概率是数学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概率可以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计算概率时,可以使用频率概率和几何概率两种方法。
频率概率是通过实验统计的结果来计算的,而几何概率则是通过几何上的分析来计算的。
在概率计算中,常见的技巧有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用于计算多个事件中至少发生一个事件的概率,而乘法原理则用于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三角函数部分三角函数是数学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基础。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可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和对称性进行简化。
此外,还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进行问题的解答。
平面几何部分平面几何是数学竞赛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涵盖了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
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相似性和尺规作图等方法进行推导和解答。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几何定理和公式需要掌握,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
总结数学竞赛知识点的汇总是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准备数学竞赛。
数列、概率、三角函数和平面几何是数学竞赛中的常见考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更好地应对数学竞赛的挑战。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大全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b3c2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4.png)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大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提前熟悉并掌握数学竞赛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数学竞赛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竞赛。
一、代数与函数1. 初步的代数运算:四则运算、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等基础运算法则。
2. 整式与分式的乘除:整式与分式的乘法展开、整式与分式的除法。
3. 因式分解:公因式提取法、差平方、完全平方等因式分解方法。
4. 分式运算:分式的加减、化简、乘除等常用运算规则。
5. 线性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
6. 二次方程与不等式:求根公式、韦达定理、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7. 指数与对数:指数的运算法则、对数的运算法则、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
8.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9. 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
10.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1.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幂指对函数的运算法则。
二、几何与立体几何1. 二维图形的性质:重心、垂直、平行、三角不等式等性质。
2. 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理、中线定理、垂心与垂足等性质。
3. 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性质。
4. 圆的性质:圆心角定理、弧长、扇形等性质。
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直线到圆的距离、切线等。
6. 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立体几何图形的面积与体积。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等。
2. 概率的计算:频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概率计算方法。
3. 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频数等统计学基本概念。
4.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方法。
四、数列与数表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性质。
2. 数列的运算与运算规律:数列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e78b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9.png)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一、函数与方程在高一数学竞赛中,函数与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可以理解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函数的图像、单调性等相关知识。
方程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等不同类型的方程,并能够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列与数列的极限数列是由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数列的概念、公式、性质以及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的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当数列的项数趋向无穷大时,数列的极限值。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会判断数列的极限是否存在,以及求解数列的极限值。
三、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平面内的点、直线、角等基本几何概念及其性质。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空间几何是平面几何的延伸,研究空间内的点、直线、面等几何对象及其性质。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计算方法。
统计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统计方法。
五、数论数论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整数的性质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数论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
数论在密码学、编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六、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通过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数学竞赛中,我们需要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在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初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
![初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d2d9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7.png)
初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参加初高中数学竞赛,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主要包括:1. 整数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带分数和小数的转化。
2. 基本的代数知识,比如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多项式的基本运算与因式分解。
3. 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包括角度大小、面积计算、相似、共圆等概念。
4. 空间几何的基础知识,包括立体图形名称及其特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平行截面定理等。
5. 数列和函数的基础知识,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式、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基本属性。
6. 统计与概率知识,包括频率分布及其表示,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等。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主要包括:1. 三角函数:例如六种三角函数之间的转换,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等。
2. 数列与极限: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极限的知识求解数列问题。
3. 向量: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数乘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理解向量的几何意义。
4. 数学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5. 复数: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
6. 导数与微积分:掌握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7. 排列组合与概率: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8. 平面几何: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定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9. 解析几何: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
10. 立体几何:理解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的关系,掌握三维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竞赛大纲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同时请注意,竞赛数学题往往难度较大,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的内容和知识点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的内容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f301eef90f76c661371a46.png)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应该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1.集合(set)1.1集合的阶,集合之间的关系。
1.2集合的分划1.3子集,子集族1.4容斥原理2.函数(function)2.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2.2函数的性质2.2.1单调性2.2.2奇偶性2.2.3周期性2.2.4凹凸性2.2.5连续性2.2.6可导性2.2.7有界性2.2.8收敛性2.3初等函数2.3.1一次、二次、三次函数2.3.2幂函数2.3.3双勾函数2.3.4指数、对数函数2.4函数的迭代2.5函数方程3.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3.1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3.2三角函数运算3.3三角恒等式、不等式、最值3.4正弦、余弦定理3.5反三角函数3.6三角方程4.向量(vector)4.1向量的运算4.2向量的坐标表示,数量积5.数列(sequence)5.1数列通项公式求解5.1.1换元法5.1.2特征根法5.1.3不动点法,迭代法5.1.4数学归纳法,递归法6.不等式(inequality)6.1解不等式6.2重要不等式6.2.1均值不等式6.2.2柯西不等式6.2.3排序不等式6.2.4契比雪夫不等式6.2.5赫尔德不等式6.2.6权方和不等式6.2.7幂平均不等式6.2.8琴生不等式6.2.9 Schur不等式6.2.10嵌入不等式6.2.11卡尔松不等式6.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6.3.1利用重要不等式6.3.2调整法6.3.3归纳法6.3.4切线法6.3.5展开法6.3.6局部法6.3.7反证法6.3.8其他7.解析几何(analytic geometry)7.1直线与二次曲线方程7.2直线与二次曲线性质7.3参数方程7.4极坐标系8.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8.1空间中元素位置关系8.2空间中距离和角的计算8.3棱柱,棱锥,四面体性质8.4体积,表面积8.5球,球面8.6三面角8.7空间向量9.排列,组合,概率(permutations, combinatorics, probability)9.1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9.1.1加法、乘法原理9.1.2无重复的排列组合9.1.3可重复的排列组合9.1.4圆排列、项链排列9.1.5一类不定方程非负整数解的个数9.1.6错位排列数9.1.7 Fibonacci数9.1.8 Catalan数9.2计数方法9.2.1映射法9.2.2容斥原理9.2.3递推法9.2.4折线法9.2.5算两次法9.2.6母函数法9.3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9.3.1 Abel法9.3.2算子方法9.3.3组合模型法9.3.4归纳与递推方法9.3.5母函数法9.3.6组合互逆公式9.4二项式定理9.5概率9.5.1独立事件概率9.5.2互逆事件概率9.5.3条件概率9.5.4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9.5.5现代概率,几何概率9.6数学期望10.极限,导数(limits, derivatives)10.1极限定义,求法10.2导数定义,求法10.3导数的应用10.3.1判断单调性10.3.2求最值10.3.3判断凹凸性10.4洛比达法则10.5偏导数11.复数(complex numbers)11.1复数概念及基本运算11.2复数的几个形式11.2.1复数的代数形式11.2.2复数的三角形式11.2.3复数的指数形式11.2.4复数的几何形式11.3复数的几何意义,复平面11.4复数与三角,复数与方程11.5单位根及应用12.平面几何(plane geometry)12.1几个重要的平面几何定理12.1.1梅勒劳斯定理12.1.2塞瓦定理12.1.3托勒密定理12.1.4西姆松定理12.1.5斯特瓦尔特定理12.1.6张角定理12.1.7欧拉定理12.1.8九点圆定理12.2圆幂,根轴12.3三角形的巧合点12.3.1内心12.3.2外心12.3.3重心12.3.4垂心12.3.5旁心12.3.6费马点12.4调和点列12.5圆内接调和四边形12.6几何变换12.6.1平移变换12.6.2旋转变换12.6.3位似变换12.6.4对称变换(反射变换)12.6.5反演变换12.6.6配极变换12.7几何不等式12.8平面几何常用方法12.8.1纯几何方法12.8.2三角法12.8.3解析法12.8.4复数法12.8.5向量法12.8.6面积法13.多项式(polynomials)13.1多项式恒等定理13.2多项式的根及应用13.2.1韦达定理13.2.2虚根成对原理13.3多项式的整除,互质13.4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13.5差分多项式13.6牛顿公式13.7单位根13.8不可约多项式,最简多项式14.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14.1第一数学归纳法14.2第二数学归纳法14.3螺旋归纳法14.4跳跃归纳法14.5反向归纳法14.6最小数原理7.初等数论(elementary number theory)15.1整数,整除15.2同余15.3素数,合数15.4算术基本定理15.5费马小定理,欧拉定理15.6拉格朗日定理,威尔逊定理15.7裴蜀定理15.8平方数15.9中国剩余定理15.10高斯函数15.11指数,阶,原根15.12二次剩余理论15.12.1二次剩余定理及性质15.12.2 Legendre符号15.12.3 Gauss二次互反律15.13不定方程15.13.1不定方程解法15.13.1.1同余法15.13.1.2构造法15.13.1.3无穷递降法15.13.1.4反证法15.13.1.5不等式估计法15.13.1.6配方法,因式分解法15.13.2重要不定方程15.13.2.1一次不定方程(组)15.13.2.2勾股方程15.13.2.3 Pell方程15.14 p进制进位制,p进制表示16.组合问题(combinatorics)16.1组合计数问题(参见9.1,9.2)16.2组合恒等式,不等式(参见9.3)16.3存在性问题16.4组合极值问题16.5操作变换,对策问题16.6组合几何16.6.1凸包16.6.2覆盖16.6.3分割16.6.4整点16.7图论16.7.1图的定义,性质16.7.2简单图,连通图16.7.3完全图,树16.7.4二部图,k部图16.7.5托兰定理16.7.6染色与拉姆塞问题16.7.7欧拉与哈密顿问题16.7.8有向图,竞赛图16.8组合方法16.8.1映射法,对应法,枚举法16.8.2算两次法16.8.3递推法16.8.4抽屉原理16.8.5极端原理16.8.6容斥原理16.8.7平均值原理16.8.8介值原理16.8.9母函数法16.8.10染色方法16.8.11赋值法16.8.12不变量法16.8.13反证法16.8.14构造法16.8.15数学归纳法16.8.16调整法16.8.17最小数原理16.8.18组合计数法17.其他(others)(了解即可,不作要求)17.1微积分,泰勒展开17.2矩阵,行列式17.3空间解析几何17.4连分数17.5级数,p级数,调和级数,幂级数17.6其他1、平面几何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数学高三竞赛知识点
![数学高三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0f26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e.png)
数学高三竞赛知识点高三数学竞赛是学生们在高三阶段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考察学生数学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机会。
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总结和归纳一些高三数学竞赛常见的知识点。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性质与变化: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掌握用图像和表达式表示函数的方法。
2. 一次、二次函数:熟悉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方程及应用,能灵活运用一次、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指数与对数函数:理解指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能够解决指数、对数方程和不等式。
4. 三角函数:熟悉常见的三角函数及其图像、性质,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 复数与多项式:掌握复数的定义及运算法则,了解多项式的性质和相关定理,能够求解多项式方程及应用。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了解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数列的递推关系,掌握数列的性质和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熟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以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3. 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了解递归数列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能够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和解决问题。
三、几何1. 平面几何:熟悉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平面几何的变换等。
2. 空间几何:了解线、面、体的性质和关系,能够应用空间几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体积的计算、射影的性质等。
3. 三角形和圆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条件,了解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和圆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掌握事件的概率计算和复合事件的概率计算。
2. 统计与统计图表:熟悉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够进行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包括频率分布、样本均值、标准差等。
(完整版)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524aa27375a417866f8ff1.png)
数学均值不等式被称为均值不等式。
·即调和平均数不超过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不超过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不超过平方平均数,简记为“调几算方”。
其中:,被称为调和平均数。
,被称为几何平均数。
,被称为算术平均数。
,被称为平方平均数。
一般形式设函数(当r不等于0时);(当r=0时),有时,。
可以注意到,Hn≤Gn≤An≤Qn仅是上述不等式的特殊情形,即。
特例⑴对实数a,b,有(当且仅当a=b时取“=”号),(当且仅当a=-b时取“=”号)⑵对非负实数a,b,有,即⑶对非负实数a,b,有⑷对实数a,b,有⑸对非负实数a,b,有⑹对实数a,b,有⑺对实数a,b,c,有⑻对非负数a,b,有⑼对非负数a,b,c,有在几个特例中,最著名的当属算术—几何均值不等式(AM-GM不等式):当n=2时,上式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根据均值不等式的简化,有一个简单结论,即。
排序不等式基本形式:排序不等式的证明要证只需证根据基本不等式只需证∴原结论正确棣莫弗定理设两个复数(用三角形式表示),则:复数乘方公式:.圆排列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不重复地取出m(1≤m≤n)个元素在一个圆周上,叫做这n个不同元素的圆排列。
如果一个m-圆排列旋转可以得到另一个m-圆排列,则认为这两个圆排列相同。
计算公式n个不同元素的m-圆排列个数N为:特别地,当m=n时,n个不同元素作成的圆排列总数N为:。
费马小定理费马小定理(Fermat Theory)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其内容为:假如p是质数,且(a,p)=1,那么a(p-1)≡1(mod p)。
即:假如a是整数,p是质数,且a,p互质(即两者只有一个公约数1),那么a的(p-1)次方除以p的余数恒等于1。
组合恒等式组合数C(k,n)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k个进行组合的个数。
基本的组合恒等式nC(k,n)=kC(k-1,n-1)C(n,k)C(m,k)=C(m,n)C(k-m,n-m)∑C(i,n)=2^n∑[(-1)^i]*C(i,n)=0C(m,n+1)=C(m-1,n)+C(m,n)(这个性质叫组合的【聚合性】)C(k,n)+C(k,n+1)+……+C(k,n+m)=C(k+1,n+m+1)-C(k+1,n)C(0,n)C(p,m)+C(1,n)C(p-1,m)+C(2,n)C(p-2,m)+……+C(p-1,n)C(1,m)+C(p,n)C(0,m)= C(p,m+n)韦达定理逆定理如果两数α和β满足如下关系:α+β=,α·β=,那么这两个数α和β是方程的根。
2023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梳理
![2023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7287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3.png)
2023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梳理
一. 整数与有理数
1. 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运算法则
3. 整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
4. 有理数的概念
5.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6.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二. 直线与平面几何
1. 直线的性质与分类
2. 直线的方程
3. 平面的性质与分类
4. 平面的方程
5.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三. 函数与方程
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3. 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4. 指数与对数函数
5. 三角函数
四. 图形的性质与变化
1.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分类
2.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3.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4. 圆的性质
5. 图形的相似与全等变换
五. 概率与统计
1.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 事件的运算与概率的计算
3.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4.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5. 抽样与推断
六.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单调性
3. 三角方程与三角恒等式
4. 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七. 进阶数学知识
1.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极限与连续性
3. 导数与微分
4. 积分与定积分
5. 向量与解析几何
以上是2023高中数学竞赛的基本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竞赛。
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数学高一竞赛知识点上海
![数学高一竞赛知识点上海](https://img.taocdn.com/s3/m/7239ab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1.png)
数学高一竞赛知识点上海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用的学科。
它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智慧。
在上海的高一竞赛中,数学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高一竞赛中常见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代数代数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括了方程、函数、数列等内容。
在高一竞赛中,常见的代数知识点包括: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ax+b的函数,其中a 和b是常数。
解一次方程、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等是考察一次函数的重要方法。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ax²+bx+c的函数,其中a、b和c是常数。
解二次方程、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等是考察二次函数的重要方法。
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a^x的函数,对数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loga(x)的函数,其中a是一个正数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
4.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具有公差相等的数列,等比数列是指具有公比相等的数列。
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问题是考察数列知识的常见方法。
第二部分:几何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形状和运动的科学。
在高一竞赛中,常见的几何知识点包括:1. 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上的点、直线、角、面积等内容,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的点、直线、角、体积等内容。
解决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问题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考察方式。
2. 三角形和圆:三角形是指具有三边的图形,圆是指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和圆的周长、面积等是几何知识的基础部分。
3. 相似性和全等性:当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只是大小和位置不同时,我们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当两个图形形状相似,只是大小比例相等时,我们称这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判断图形相似性和全等性是几何竞赛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第三部分: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研究随机事件和数据分析的学科。
在高一竞赛中,常见的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包括:1. 概率: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竞赛基本知识集锦一、三角函数常用公式由于是讲竞赛,这里就不再重复过于基础的东西,例如六种三角函数之间的转换,两角和及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等等。
但是由于现在的教材中常用公式删得太多,有些还是不能不写。
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这些必须熟练掌握):半角公式αααααααcos 1sin sin cos 1cos 1cos 12tan +=-=+-±= 积化和差()()[]βαβαβα-++=sin sin 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 和差化积2cos 2sin 2sin sin βαβαβα-+=+2sin 2cos 2sin sin βαβαβα-+=- 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 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 万能公式三倍角公式 ()()αααααα+-=-= 60sin sin 60sin 4sin 4sin 33sin 3()()αααααα+-=-= 60cos cos 60cos 4cos 3cos 43cos 3二、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除了课本中的以外,还有一些三、三角函数求值给出一个复杂的式子,要求化简。
这样的题目经常考,而且一般化出来都是一个具体值。
要熟练应用上面的常用式子,个人认为和差化积、积化和差是竞赛中最常用的,如果看到一些不常用的角,应当考虑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不了的时候,可以考虑先乘一个三角函数,然后利用积化和差化简,最后再把这个三角函数除下去举个例子求值:76cos 74cos 72cos πππ++ 提示:乘以,化简后再除下去。
求值:︒︒-︒+︒80sin 40sin 50cos 10cos 22来个复杂的设n 为正整数,求证nn n i n i 21212sin1+=+∏=π 另外这个题目也可以用复数的知识来解决,在复数的那一章节里再讲四、三角不等式证明最常用的公式一般就是:x 为锐角,则x x x tan sin <<;还有就是正余弦的有界性。
例求证:x 为锐角,sinx+tanx<2x设,且,求乘积z y x cos sin cos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注:这个题目比较难数列关于数列的知识可以说怎么学怎么有,还好我们只是来了解竞赛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不然我可写不完了。
☺1给递推式求通项公式(1)常见形式即一般求解方法注:以下各种情况只需掌握方法即可,没有必要记住结果,否则数学就变成无意义的机械劳动了。
①q pa a n n +=+1若p=1,则显然是以a 1为首项,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若p ≠1,则两边同时加上,变为⎪⎪⎭⎫ ⎝⎛-+=-++111p q a p p q a n n显然是以为首项,p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②()n f pa a n n +=+1,其中f(n)不是常数若p=1,则显然a n =a 1+,n ≥2若p ≠1,则两边同时除以p n+1,变形为利用叠加法易得,从而()⎥⎦⎤⎢⎣⎡+=∑-=-1111n i i n n p i f a p a注:还有一些递推公式也可以用一般方法解决,但是其他情况我们一般使用其他更方便的方法,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些属于数学竞赛中的“高级方法”。
(2)不动点法当f(x)=x 时,x 的取值称为不动点,不动点是我们在竞赛中解决递推式的基本方法。
典型例子:注:我感觉一般非用不动点不可的也就这个了,所以记住它的解法就足够了。
我们如果用一般方法解决此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又要待定系数,又要求倒数之类的,太复杂,如果用不动点的方法,此题就很容易了令,即()02=--+b x a d cx , 令此方程的两个根为x 1,x 2,若x 1=x 2则有其中k 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注:如果有能力,可以将p 的表达式记住,p=若x 1≠x 2则有其中k 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然后再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注:如果有能力,可以将q 的表达式记住,q=(3)特征根法特征根法是专用来求线性递推式的好方法。
先来了解特征方程的一般例子,通过这个来学会使用特征方程。
①n n n qa pa a +=++12特征方程为x 2=px+q ,令其两根为x 1,x 2则其通项公式为n n n x B x A a 21⋅+⋅=,A 、B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②n n n n ra qa pa a ++=+++123特征方程为x 3=px 2+qx+r ,令其三根为x 1,x 2,x 3则其通项公式为n n n n x C x B x A a 321⋅+⋅+⋅=,A 、B 、C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注: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应当能够得到特征方程解线性递归式的一般方法,可以试着写出对于一般线性递归式的特征方程和通项公式,鉴于3次以上的方程求解比较困难,且竞赛中也不多见,我们仅需掌握这两种就够了。
(4)数学归纳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前几项的规律猜出一个结果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去证。
这样的题虽说有不少但是要提高不完全归纳的水平实在不易。
大家应当都会用数学归纳法,因此这里不详细说了。
但需要记得有这样一个方法,适当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5)联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看看下面的例子看起来似乎摸不着头脑,只需联系正切二倍角公式,马上就迎刃而解。
注:这需要我们对三角函数中的各种公式用得很熟,这样的题目竞赛书中能见到很多。
例数列{}n a 定义如下:21=a ,2142n n a a --=+,求{}n a 通项注:这个不太好看出来,试试大胆的猜想,然后去验证。
(6)迭代法先了解迭代的含义()()()()()()()()()() ,,,,x f f f x f x f f x f x f x f x x f ====3210f 右上角的数字叫做迭代指数,其中()x fn -是表示()x f n 的反函数再来了解复合的表示 ()()()x g f x g f = ,()()()()x h g f x h g f =如果设()()x g f g x F 1-=,则()()x g f g x F n n 1-=,就可以将求F(x)的迭代转变为求f(x)的迭代。
这个公式很容易证明。
使用迭代法求值的基础。
而在数列中我们可以将递推式看成()n n a F a =+1,因此求通项和求函数迭代就是一样的了。
我们尽量找到好的g(x),以便让f(x)变得足够简单,这样求f(x)的n 次迭代就很容易得到了。
从而再得到F(x)的n 次迭代式即为通项公式。
练习{}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21221221++-+=+===,,,满足已知数列,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此题比较综合,需熟练掌握各种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下面是我的一个原创题目已知数列{}n a 满足1021==a a ,,()11-++⋅=n n n a a n a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求和求和的方法很多,像裂项求和,错位相减等等,这些知识就算单纯应付高考也应该都掌握了,这里不再赘述。
主要写竞赛中应当掌握的方法——阿贝尔恒等式。
阿贝尔(Abel )恒等式有多种形式,最一般的是()∑∑-=+=+-=1111n k n n k k k n k k kb S b b S b a注:个人认为,掌握这一个就够了,当然还有更为一般的形式,但是不容易记,也不常用。
Abel 恒等式就是给出了一个新的求和方法。
很多时候能简化不少。
例:假设021≥≥≥≥n a a a ,且,求证:计数问题1抽屉原则我第一次接触抽屉原则,是在一本奥赛书的答案上,有一步骤是:由抽屉原则可得……,于是我就问同学,什么是抽屉原则,同学告诉我,三个苹果放进两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
后来才发现,抽屉原则不只是这么简单的,它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及许多种不同的变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抽屉原则。
抽屉原则的常见形式一,把n+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物体。
二,把mn+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有m+1个物体。
三,把m 1+m 2+…+m n +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那么后在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1+1个物体,或在第二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2+1个物体,……,或在第n 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n +1个物体四,把m 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有两种情况:①当n|m 时(n|m 表示n 整除m ),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放入了n m 个物体;②当n 不能整除m 时,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放入了[n m ]+1个物体([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五,把无穷多个元素分成有限类,则至少有一类包含无穷多个元素。
注:背下来上面的几种形式没有必要,但应当清楚这些形式虽然不同,却都表示的一个意思。
理解它们的含义最重要。
在各种竞赛题中,往往抽屉原则考得不少,但一般不会很明显的让人看出来,构造抽屉才是抽屉原则中最难的东西。
一般来说,题目中一旦出现了“总有”“至少有”“总存在”之类的词,就暗示着我们:要构造抽屉了。
例:从自然数1,2,3,…99,100这100个数中随意取出51个数来,求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用2种颜色涂5×5共25个小方格,证明:必有一个四角同色的矩形出现.2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常常使用,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从多的往下减,减过头了在加回来,又加多了再减,减多了再加……,最终得到正确结果。
对于计数中容易出现重复的题目,我们常常采用容斥原理,去掉重复的情况。
容斥原理基本形式:()n n n k j i k j i ni n j i j i i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11111211||其中|A|表示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
在不大于2004的正整数中,至少可被3,5,7之一整除?由数字1,2,3,4,5组成的n 位数,要求n 位数中这五个数字每个至少出现一次,求所有这种n 位数的个数。
3递推方法许多竞赛题目正面计算十分困难,于是我们避开正面计算,先考虑n-1时的情况,在计算n 时的情况比n-1时的情况增添了多少,然后写出一个递推式,这样就可以利用数列的知识进行解决,但一般要求根据递推式求通项的能力要比较强,是和擅长数列的同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