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他们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一、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才”,他的作品以雄浑秀丽、气势磅礴而闻名。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兼收并蓄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精髓,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典范。

二、颜真卿(709年-784年)颜真卿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以“颜体”书法著称。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端庄大气,充满力量感和韵律美,他的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三、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以楷书为主要流派。

柳公权的楷书书风简练、秀丽,给人以舒适自然的感觉。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四、米芾(1051年-1107年)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他以草书著称。

米芾的草书富有个人特色,线条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草书给人以奔放豪迈、自由奔放的感觉,成为后世草书的楷模。

五、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行、草两种字体。

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书风豪放、秀丽,草书作品则充满激情和张力。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六、文征明(1470年-1559年)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隶书著称。

他的隶书作品刚劲有力、端庄典雅,给人以肃穆的感觉。

文征明的作品被后人称为“金石之宗”。

七、唐寅(1470年-1524年)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他以行书和草书为主要流派。

唐寅的行书力度雄浑、笔势遒劲,草书则潇洒豪放。

他的作品充满个人风格,受到后世书法家的广泛影响。

八、文徵明(1590年-1645年)文徵明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书法家,他以“文体”书法著称。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

中国五大书法家名字及作品中国五大书法家指的是历史上五位在书法创作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和黄庭坚。

以下是他们的作品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以行草字体著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境界。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九成宫醴泉铭》等。

这些作品以其优雅、流畅的笔画和幽深的意境而广为流传。

2. 颜真卿(709年-785年)颜真卿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书法家,也是唐代“三帖圣手”之一。

他以隶书字体著称,作品刚劲有力、气势磅礴。

他的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颜真卿神道碑》等。

这些作品以其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技艺而被广泛赞美。

3.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的一位书法家,对于楷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作品以楷书字体为主,以其规范、匀称的笔画和清秀的风格而著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弘法寺碑》、《临邛县志》等。

这些作品以其端庄典雅、工整规范而广受赞誉。

4.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是宋代的一位重要文人书法家,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风格多变。

他的代表作品有《祭黄鹤楼》、《黄州寒食》等。

这些作品以其豪放洒脱的笔势和独特的个性而备受瞩目。

5. 黄庭坚(1045年-1105年)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被誉为“黄庭坚六法”。

他的作品以草书著称,具有潇洒自然、笔势奔放的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太白诗百首》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流畅的笔法而广受赞誉。

以上五位书法家都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欣赏和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魅力。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瞩目和推崇。

众多书法家们用他们的毛笔挥洒出了一幅幅独具魅力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书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而被后人所铭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著名的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风格独特,博采众长。

代表作品有《兰亭序》、《麟德碑》等。

二、颜真卿颜真卿以其豪放奔放、激励人心的字体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兼具刚劲有力的笔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表作品有《魏碑》、《愿作鸳鸯不羡仙》等。

三、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继承了颜真卿的风格,兼具力度与婉约之美,给人以深远的艺术印象。

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赞皇田家洞窟记》等。

四、米芾米芾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激情四溢,每一笔皆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个人风格。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卷》、《题红楼梦》等。

五、董其昌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刚劲有力而著称。

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书紧邻停》等。

六、黄庭坚黄庭坚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样化,既有隶书、楷书,也有草书、行书等。

他的笔墨简练、洒脱自然,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自书碑铭》、《春居正字帖》等。

七、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古朴、庄重的美感。

他的字体优雅,笔墨细腻,给人以深沉的艺术享受。

代表作品有《赞皇田家洞窟记》、《秋雨诗》等。

八、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汇了前人的艺术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品有《自书宋词》、《爱莲说》等。

九、杨凝式杨凝式是南唐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秀丽、清逸而著称。

他的字体柔美、挺拔,给人以宁静祥和的艺术感受。

代表作品有《河岳英灵集石刻》、《白云堂帖》。

十、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作品之一,它以其简练、规范的字体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引人注目。

古代书法家排名

古代书法家排名

古代书法家排名王羲之那可是书法界的大拿啊。

他的字就像是有魔法一样,尤其是那《兰亭集序》,写得飘逸洒脱,感觉每一笔都像是在跳舞。

你看那字的线条,就像灵动的小蛇,在纸上蜿蜒游走,透着一股子自在劲儿。

人家写字就像是在玩一场超级有趣的游戏,而且玩得还特别溜。

大家都把他的字当宝,他就像书法界的超级明星,粉丝那是从古到今都数不清呢。

颜真卿也不简单。

他的字很有力量感,就像一个个肌肉男站在那儿,特别威武。

他的书法里有股子刚正不阿的劲儿,可能和他的为人也有关系吧。

他写的字,笔画粗壮厚实,感觉就像能扛起一片天似的。

你看他的楷书,端端正正的,就像品行端正的老学究,一丝不苟。

可是呢,又不失那种独特的韵味,让人越看越着迷。

欧阳询也是超棒的。

他的字就像是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布局也特别精妙。

就好像是在玩拼图,每一块都放在了最合适的地方。

他的书法风格很严谨,就像那种特别守规矩的好学生,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刻板,反而有种独特的美感。

赵孟頫的字又有另一种风情。

他的字就像是优雅的公子哥,风度翩翩的。

笔画之间流转自如,充满了灵动性。

看着他的字,就好像看到了一个穿着华丽衣服,举止优雅的人在你面前轻轻走过,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

他的书法融合了很多前人的优点,然后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像一个超级会打扮自己的时尚达人。

还有米芾呢,这老兄的字那叫一个率性。

他写字就像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大笔一挥,那气势磅礴得很。

有时候又像是在跟字开玩笑,写得俏皮可爱。

他的字充满了变化,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些古代书法家啊,就像是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每一个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们的书法不仅仅是字,更像是他们灵魂的一种表达。

我们现在看他们的字,就像是在和古人聊天,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真的是超级有趣的事情呢。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东临沂)⼈,官⾄右将军,有“书1.王羲之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七帖》《丧乱帖》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代表作《仲尼梦奠帖》2.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梦奠帖》等,“楷书之极则”。

张旭(675年—750年),字伯⾼,⼀字季明,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

世称张颠,与怀3.张旭素并称“颠张醉素”,“饮中⼋仙”之⼀,张旭草书与李⽩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代表作《肚痛帖》《古诗四帖》《⼼经》等。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官⾄吏部尚书、太⼦太4.颜真卿师,封鲁郡公。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代表作《祭侄⽂稿》《劝学诗》《颜勤礼碑》等。

5.怀素怀素(737年-799年),字藏真,唐代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代表作《⾃叙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官⾄太⼦少师,河东6.柳公权郡公,代表作《⾦刚经碑》《⽞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北宋眉州眉⼭(今四川眉⼭)7.苏轼⼈,“唐宋⼋⼤家”之⼀,死后追赠太师,谥“ ⽂忠”,代表作《东坡七集》《前⾚壁赋》《后⾚壁赋》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8.黄庭坚⽔县)⼈。

死后赠直龙图阁,谥“⽂节”,代表作《⼭⾕词》《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

9.⽶芾(fú )(1051年-1107年),字元章,北宋湖北襄阳⼈,创⽴了“⽶点⼭⽔”,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代表作《多景楼诗》《虹县诗》《蜀素帖》等。

10.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昂,号松雪道⼈,宋末元初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代表作《洛神赋》《重江叠嶂图》《秋郊饮马》等。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1. 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具有流畅的笔画和优美的布局,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2. 赵孟頫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楷书和行书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笔画流畅而有力,被后世称为“赵体”。

3. 柳公权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和隶书,并对楷书有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格调高雅,构图精致,被后世称为“柳体”。

4. 王献之王献之(344年-386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

他的草书和隶书都非常出色,笔画流畅而有力。

他的书法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

5. 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其作品以气韵雄浑、笔力遒劲著称。

他的楷书尤为出色,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6. 文征明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明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草书,尤其善于运用笔墨进行变化,创作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7. 张旭张旭(656年-713年),唐代书法家,他的草书以及行书都具有狂草的风格,笔力奔放,给人以极具冲击力的感觉。

他的书法风格开创了后世草书的发展方向。

8. 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书法家,被誉为“书法鼻祖”。

他的楷书以及行书都非常出色,线条流畅、笔画随心所欲。

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袁燮袁燮(17世纪),清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被誉为“后四家”之一。

他的作品笔力雄浑,构图严谨,给人以力量和美感的双重享受。

10. 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楷书和行书都非常出色,尤其以草书而闻名。

他的作品潇洒俊逸,给人以奔放的感觉。

附件:无(本文不涉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权。

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时间顺序排名

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时间顺序排名

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时间顺序排名钟繇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历史上的女书法家: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着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在卫夫人之前,还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驰名的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魏晋南北朝:曹操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索靖卫恒卫夫人谢安王珣薄绍之萧思话萧衍王荟王僧虔王志王慈羊欣隋唐五代 : 智永贺知章张旭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李邕徐浩怀素孙过庭柳公权杨凝式宋辽金: 李建中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欧阳修林逋赵佶薛绍彭白玉蟾朱熹张即之吴琚文天祥元代赵孟頫杨维桢鲜于枢倪瓒邓文原康里巎巎饶介冯子振张雨柯九思明代: 董其昌王铎文徵明祝允明徐渭王宠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陈淳陈献章陈继儒陈洪绶憨山蔡羽唐寅米万钟莫是龙沈度沈粲宋克孙慎行释担当文彭解缙邢侗姚绶张弼清代: 傅山八大山人伊秉绶金农邓石如何绍基吴昌硕顾炎武石涛宋曹查士标郑簠包世臣巴慰祖陈鸿寿铁保莫友芝张照周亮工高凤翰郑燮汪士慎李鱓黄慎梁巘刘墉王文治钱沣万经龚贤丁敬黄易赵之谦翁同龢翁方纲吴让之徐三庚吴大徵沈曾植曾国藩张裕钊俞樾杨守敬姚鼐蒲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奸臣书法家蔡京、秦桧、严嵩虽堪称书法大家,但因他们的奸邪而被废字,故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极少;蔡京,福建人,为宋徽宗时的“六贼”之首,他与内廷供奉官童贯相互勾结,要挟宋徽宗,将大宋王朝推向灾难的深渊;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秦桧,江苏人,他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坚持投降,是南宋宋徽宗时有名的奸臣;他为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在仿照徽宗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工整划一、简便易学独特字体,用来书写奏折,乃至了宋徽宗下令全国统一按秦桧的范本字体来书写公文;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严嵩,江西人,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书法功底深厚;后来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最终落得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其家产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据传,清代京城顺天府乡试的贡院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是大奸臣严蒿所书,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也书写数遍,但他觉得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写的字,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依然让奸臣严嵩的字高高悬挂;书法介绍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形成,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居有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的形成从书写文字中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器皿上,有一些刻写的符号,与甲骨文近似,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汉字,在早期、中期、晚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出熟练的技巧和一定的审美追求,已具有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线条富有变化,排列有明显的工整化趋势;战国青铜器铭文具有浓烈的装饰风格,但直到此时,文字还是作为交流的工具,古典文献记载表明,人们还不曾把文字的线条结构与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秦统一后,整理文字,删除异体,创制小篆,富有装饰风格,但小篆从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汉代隶书的成熟,使汉字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东汉时人们学习书法巍然成风,出现了论述书法功能的专着如蔡邕的笔论,书法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也有人依据元代刘因在荆川裨编中的记述:"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认为魏晋是书法艺术的形成期;这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甲骨文书法这是商人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已具有书法艺术的某些要素;在商代三百年间,早期笔力雄放,中期笔锋疏朗,后期蝇头小楷"的风格;金文书法商周战国时代刻有在钟鼎等铜器,兵器上的铭文,包括在钱币上铸刻的文字,统称为金文;这是文字书写中自觉追求艺术美的开始,使文字美与铜器的装饰花纹浑然一体,铭文多为圆笔,突出流动的曲线美;秦代书法秦代的书作以石鼓文最有代表性,这是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的十块刻石,每块高约三尺,直径二尺许,四周刻有文字,记述秦国君游猎的盛况,原文七百余字,现存二百余字;字体为用笔圆转的大篆,排列工整,为当时通行的馆阁书;秦统一六国后,划一文字,以河西文字为基础,削繁就简,制作小篆,通行全国; 1975年湖北云梦秦简的发掘,说明隶书已经在秦代兴起,隶书直线方折,较篆书曲线圆转,较易书写; 两汉书法汉代的书艺以隶书为大宗,擅长写隶书的令史,称为"史书令史",所以汉代人称隶书又叫"史书",除了少数刻石和符玺、印信还沿用篆书外,隶书已成为汉代通行的文字;由于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在形体上产生"八分";在书法史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汉隶;汉隶的进一步发展,到东汉末又有了"侧"点、"掠"长撇、 "趯"直钩、"啄"短撇,结构上更趋于严整,并逐步形成了正楷,即所谓"今隶";东汉时形成各种流派,如以正势结体的方正派;用笔劲直的劲直派;用毫端书写的纤劲派;顿挫飞扬的华美派;用笔平放的平展派;刚柔精劲的秀劲派;字大厚重的雄放派;飘拂有致的恬逸派等各种风格,琳琅满目,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书法的喜好和书法艺术的繁荣;魏晋书法魏晋书法承汉代书法的坚实基础,又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晋代的书法,可与唐诗、宋诗、元曲相提并论,一百五十多年间,书家近二百人,可谓书法艺术的顶峰;着名的魏碑,用笔和结构都有新的创造,书写豪放奇伟,生动活泼,明显地表现了从隶书到楷书的递变;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崭新风格,达到了平和自然,潇洒隽永的境界;兰亭序直抒胸臆,跌宕奔放,成为最杰出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书法隋唐书法伴随碑书的复兴,又一次出现新的高涨;表现在艺术上追求刚健雄强之美,一改东晋南朝平和柔媚的风韵,形成唐代书法的特色;着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结构平正精密;草书大家张旭,笔势奇伟飞动;颜真卿的正书,矫健雄伟;柳公权的用笔秀丽劲媚;怀素的"狂草"气度恢弘,他们都在书法史上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宋代书法宋代书法与魏晋、唐代相比缺乏鲜明的特色,这是由于帖学盛行,书家囿于守成的结果;元丰年间,着名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提倡屏除帖学以后才有所振兴,宋代书法更偏重"意"的自由发挥,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这就突破某些僵化的格式,越出前人的樊篱,出现了一些精品;元明清书法元明清三代的书法基本上沿着魏晋唐宋的风格发展,书家众多,个人成就也有超过前人的,但没有出现开创性的大书家;元明清的书法已无法超过晋唐;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着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着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东方朔画赞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文稿中兴颂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争座位稿自书告身等皆为其名作;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 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 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历代书法家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着,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 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历代书法家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书法萧散简远,深得晋宋间人用笔之妙,常为土大大所仿效;椤严经旨要卷,纸本,纵厘米,正书,凡二接,经文计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椤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家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着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作;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历代书法家宋--赵孟頫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着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历代书法家明--唐寅“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俯,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历代书法家清--邓石如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历代书法家清--吴昌硕清末着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历代书法家近代--李叔同李叔同,弘一大师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笔名和别号甚多,达250多个;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我国着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画家之一,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其把诸多科门类集归一身,登峰造极,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空前绝后的,并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更是一位旷世奇才,享誉世界;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五岁时丧父,从其母王氏习诵名诗格言;十岁时始读经史诸籍,后从唐静岩、赵幼梅学诗词、书画和篆刻;李叔同先生的书法早已享誉近代中国书坛,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的一幅字为无尚荣耀;李叔同书法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出家前,第二时期出家后.。

我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

我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

我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是怎样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仅供参考。

我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1.王羲之,其书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为一代“书圣”。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2.颜真卿,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书风饶有筋骨。

悲恸处所作行草《祭侄文稿》后世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3. 柳公权,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

,后人习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

著有《玄秘塔碑》。

4.王献之,被评“丹穴凰舞,清泉龙跃。

精密渊巧,出于神智”,兼精楷、行、草、隶各体。

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5.诸遂良,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

《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6.钟繇,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

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

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中国书法家名单

中国书法家名单

中国书法家名单中国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拥有众多杰出的书法家。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名单,带您一窥他们的才华和成就。

1. 王羲之(321-379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被尊为“书圣”。

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气质和独特的表现力,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和学习。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集序》和《九成宫醴泉铭》,都被誉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2. 颜真卿(709-785年)颜真卿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雄健有力的笔触著称。

他深受唐代皇帝的青睐,曾多次担任宫廷书法家。

他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等作品成为了后世的楷书典范,并对后世书法家有着广泛的影响。

3. 柳公权(778-865年)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有才华的之一,他的书法以洒脱、豪放的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在构图、笔画运用和章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柳公权行书帖》和《欧阳询帖》。

4. 赵孟(1254-1322年)赵孟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以秀丽、俊逸的风格而备受推崇。

他的作品中注重点画结合,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香积寺碑》和《勉齐亭后碑》等。

5. 文征明(1470-1524年)文征明是明代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以工整、秀丽的风格而著称。

他致力于恢复汉魏六朝书法的风格,注重笔画的韵律和行笔的力度。

他的代表作品有《凤求凰》和《自题款识》等。

6. 王阳明(1472-1529年)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将领。

他的书法追求意境和心境的表达,在艺术中注入了个人的思想和哲学观。

他的作品以简约、纯粹的风格而闻名,深受后世书法家的借鉴与学习。

7. 东巴(17世纪)东巴是藏族书法家,他所创作的东巴经文书法被誉为“世界活字印刷的活化石”。

东巴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书法独特地结合了音韵学和图象学,形成了独特的书写体系。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前十名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前十名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前十名经世人总结出了著名十大书法家分别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王献之、苏轼、董其昌、张旭、米芾。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各字体。

有“书圣”之称。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太宗曾赞:“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与虞世南、诸遂良、薛稷三位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不仅是书法家,还是书法理论家,由他撰写的《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总结了书法用笔,结构、章法等形式技巧和美学,是中国书法理论的宝贵遗产。

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是唐代书法家。

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创立“颜体”。

代表作:《祭侄文稿》、《颜勤札碑》、《颜氏家庙碑》等,流传于世。

著名的“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颜真卿之作。

4.赵孟頫:(1254年-1322),宋末元初的书法家,画家。

以楷书和行书闻名于世,独创“赵体”。

代表作:《洛神赋》、《道德经》等。

5.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

擅长楷书,吸收颜真卿和欧阳询的字体,自创了“柳体”。

范仲淹赞:延年之笔,颜筋柳骨。

散落人间,宝为神物。

6.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以行书和草书最为出名。

7.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词、散文、书、画等俱佳,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代表作:《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祭黄几道文》。

中国历代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代书法家排名
序号 1
2
3 4
5 6
中国历代书法家排名
真书类 草书类 隶书类 篆书类 行书类 其它
欧阳询 王羲之 蔡邕 李斯 王羲之
颜真卿 王献之 徐浩 李阳冰 颜真卿
柳公权 张芝
邓石如 苏轼
赵孟頫 怀素
王羲之 张旭
钟繇 孙过庭 钟繇 邓 蔡邕 王珣 王
王献之 赵孟頫 石如 程邈 献之
智永 鲜于枢 金农
米芾
董其昌
黄庭坚
赵孟頫
虞世南 于右任 赵之谦 赵孟頫 蔡襄
褚遂良 贺知章 程邈 赵之谦 文徵明
薛稷 智永
吴熙载 董其昌
李北海 文徵明 史惟泽 吴昌硕 唐寅
赵佶 祝枝山 韩择木 杨沂孙 祝枝山
苏轼 徐渭 李潮 菜 吴大澂 徐渭
张瑞图 有邻 徐三庚 郑燮
王铎 伊秉绶
文徵明 赵佶 郑燮 齐白石 王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李建中 何绍基 万经 陆维钊 刘墉
综合排名 王羲之
颜真卿
赵孟頫 王献之
智永 钟繇 苏轼 董其昌 文徵明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书法家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书法家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书法家摘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今往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

下面就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十大著名书法家都有谁。

1、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为南迁琅琊王氏贵胄,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师承卫夫人、钟繇。

著有《兰亭集序》。

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

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

2、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他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排名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排名:一、柳公权柳公权(公元890—985年),字公坚,号公心,一名柳仲民,唐末安史之乱祁山人,曾任灵州太守,晚年领蛮中太守,灵州五虎上将之一。

柳公权两家著名书法作品,一是舵藻,一是皇甫,其书风秀丽多变,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书法发展上的一位伟大先驱。

二、颜真卿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元维,号东溪,唐代宰相,是唐朝伟大的政治家,美术家,书法家。

他擅长行书,正确、自然,书体洒脱,其作品由浅入深,似新蒙似旧字,山水入造型,为书法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王羲之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玄烨,号羲之,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书法的最高成就者,自创“行草”派创始人,代表作有“楚辞行”“乐府行”及“七品芝麻行”等,被誉为书法之祖。

四、张旭张旭(公元780—846年),字朴山,号衷中,唐代宰相,书法家。

他受王羲之书法影响极大,其书法创作的精神就是要行进一步,比王羲之的书法更加活泼自如。

他的书法不仅文采如玉,字体优美,而且多笔画刚劲有力,被誉为“五代十国书坛之宗”。

五、顾况顾况(公元770—846年),字智首,号六如,东汉末年至唐代书法家,因出生于顾鲁北府而贴名顾况。

他的书法以“速正”为目标,字体秀丽、典雅,毛笔行书颜色柔和,变化多端。

他是唐代书法变革的贡献者,被称为“唐以来最成功的书法家”。

六、苏洵苏洵(公元1036—1101年),字黎明,号礼务,宋代宰相,书法家,历史上也被称为吴侯。

苏洵以柳公权书法为基础,大胆创新,书法“怪古不怪,乖古不乖”,惟妙惟肖,书风独特,被誉为“诗仙书”。

七、谢灵运谢灵运(公元1131—1190年),字宜庵,号古分,金朝末期书法家,谢灵运是“古分派”书法的创始人,他以柳公权书法为基础,以王羲之书法神韵为模式,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重新定义书法的美感观念,为后世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黄庭坚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元安,号节夫,宋代书法家。

古代书法排名

古代书法排名

古代书法排名古代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书法流派和名家,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为详细阐述一下古代书法的排名。

首先,古代书法作为艺术形式,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笔法、构图、章法、气韵、节奏等方面。

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对古代书法作出一定的排名。

以下是一些在古代书法史上享有盛誉的名家和流派。

1.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秀逸清劲,擅长行书和草书,尤以《兰亭集序》著名,被誉为“书圣”。

2.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文人书法家,精通楷书和隶书,擅长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刚劲有力,气势磅礴,是楷书和行草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3.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尤以隶书见长。

他的隶书字体力透纸背,气韵磅礴,被誉为“隶圣”,被誉为隶书的巅峰之作。

4.欧阳询: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

他的书法风格秀逸清逸,用笔洒脱,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楷书圣手”。

5.褚遂良:褚遂良是五代时期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

他的书法作品气势雄伟,笔力雄浑,被誉为“楷书宗师”。

6.米芾: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楷书和行书。

他的字体豪放洒脱,用笔挥洒自如,个性鲜明,影响了后世很多书法家。

另外,还有一些书法流派也相当有名,例如:1.隶书:隶书源于秦朝,一直延续到唐代,具有方正刚劲的特点。

代表人物有颜真卿和刘季孙等。

2.行书:行书是在隶书基础上发展起来,书写迅速,形体激动,流畅自然。

代表人物有王羲之和柳公权等。

3.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本字体,端庄秀丽,结构稳定。

代表人物有欧阳询和赵孟頫等。

以上仅是对古代书法的简要介绍,古代书法排名是一个主观的评价,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每位书法家和书法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法单凭排名来评判其优劣。

尊重每位书法家的创作,欣赏其所表达的艺术内涵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都有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王羲之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

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行书和草书成就相当高。

是一位影响及其深远的大书法家。

后世尊其为"书圣"。

几乎可以说,王羲之决定了其后2000年的书法发展方向。

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2〕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为一代名臣。

德宗诏文称之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对后世影响巨大。

“颜体”犹如:“关羽坐帐,正气逼人。

”其楷书《多宝塔碑》,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

”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大义凛然,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古代书法艺术特有的传播手法,显示出中国书法的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质。

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书法家事谁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NO.1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NO.2 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

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NO.3 柳公权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

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

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

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

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

古往今来的书法名家和擅长的书体

古往今来的书法名家和擅长的书体

古往今来的书法名家和擅长的书体一、古代书法名家1. 王羲之•行书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书法的奠基人,他以行书著称。

行书是一种书写快速,笔划连贯流畅的书写风格,因此也被称为“隶书”。

2. 王献之•楷书王献之是古代楷书的代表人物。

楷书是一种规范、工整的书写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和书写活动中。

3. 颜真卿•草书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

草书是一种用笔迅速,线条松弛的书写风格,给人以豪放、奔放的感觉。

4. 柳公权•隶书柳公权是唐代隶书的代表性人物。

隶书是一种规范、笔画简练的书写风格,常用于正式文件和铭文的书写上。

二、近代书法名家1. 张大千•砚台书法张大千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擅长砚台书法。

砚台书法是一种利用砚台及其上的水痕作为墨迹的书写方式,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

2. 齐白石•篆隶楷草齐白石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擅长多种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华丽而有力,充满了个人的艺术特色。

三、现代书法名家1. 梁启超•隶书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书法的先驱,他在隶书方面造诣颇高,创立了“梁体”,给隶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艺术性。

2. 鲁迅•行书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

他的行楷结合了自己的文学才华,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当代书法名家1. 龙炎宋凤•楷书龙炎宋凤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楷书。

他的楷书作品兼具传统和现代的风格,给人一种庄重而又活泼的感觉。

2. 何家英•行书何家英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以行书而著称。

他的行书作品用笔流畅,线条自然,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五、总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涌现了众多的书法名家。

每位名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书体,这些书体各具特色,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享受。

从古代到现代,书法艺术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一代又一代书法名家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他们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排名第一

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排名第一

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排名第一书法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直到现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下面是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1、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王羲之,他是东晋人士,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成就也最高的书法家,被后世称为“书圣”。

他博采众家之长,擅长隶、草、楷等各中不同的字体的书法,对后世千年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历史上的中国十大书法家中,当之无愧第一。

2、颜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尤其是他的楷书,深受后世推崇,在书法史上形成了独特“颜体”,他的行草沉着豪迈,成为后世临摹学习的对象,因此他被尊为“楷书四大家”之首,代表作有《祭侄文稿》等。

3、张旭代表作:《古诗四帖》张旭以草书著名,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称为当世“三绝”,因为草书飘逸而又劲道,被后世尊称为“草圣”,除了书法之外,张旭诗也是别具一格,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4、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之为“欧体”,而且他对书法有着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代表作有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的《九成宫醴泉铭》。

5、柳公权代表作:《金刚经碑》柳公权“楷书四大家”之一,唐代书法家,他吸取了颜真卿和欧阳询两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柳体,因为书法骨力劲健,所以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的书法在当时就久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6、米芾代表作:《苕溪诗卷》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同时也是“宋四家”之一,擅长篆、隶、楷、等多种书体,因为经常临摹古人书法,所以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书法风格既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因其衣着行为和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所以被当世称为“米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1 王羲之2 王献之3 赵孟頫4米芾5 颜真卿6 董其昌7 苏轼8 智永9 黄庭坚10 蔡襄11 欧阳询12 柳公权13 张旭14 锺繇15 蔡京16 杨凝式17 陆机18 索靖19 楮遂良20 虞世南21 怀素22 徐季海23 薛稷24 王珣25 王铎26 祝允明27 傅山28 王宠29 李斯30 李建中31倪元璐32 黄道周33 张瑞图34 陆柬之35 何绍基36 康里子山37 文征明38 刘墉39 赵之谦40 朱耷41 赵佶42 邓石如43 金农44 倪瓒45 赵构46 康南海47 王文治48 宋克49 李世民50 郑燮王羲之东晋人,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被尊为“书圣”。

最出名的作品要数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变化多端令历代书家都自叹不如,其它作品如《十七帖》、《乐毅论》、《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影响深远,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连唐朝的太宗皇帝也命人从民间大量收集他的字来集成《圣教序》。

此外,王羲之另一个功劳就是书体变法,将带隶味的行书改良为真行草体,如果说汉朝的刘德升创造了行书,那么东晋的王羲之就是将行书完善并发扬光大,故而难得,当推为第一。

王羲之的第七子,幼年随父学书法,尤以行草著名,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虽承家法,但并不墨守成规,博取众长,敢于创新,一反其父书法的“内拓”而转为“外拓“,笔法媚趣雍容。

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病逝,如王献之能再存活二十年,相信其书艺上的成就必超其父。

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三个在唐朝,唯赵孟頫是元代的。

他多才多艺,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其中书法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代表作有《胆巴碑》、《洛神赋》等,世称“赵体”。

书法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遒劲,结体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属于秀美一派书法。

宋四家苏黄米蔡,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豪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就书法艺术而言,米芾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成就最大。

传世墨迹有《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其作书谓“刷字”,尤以《蜀素帖》为代表,放纵不羁、以侧取妍,八面出锋,也曾作为我学行书主攻的范本之一。

另外,米芾擅长临摹古人书法,可以达到乱真程度。

颜真卿唐朝大书法家,以其丰腴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名世,对后世影响巨大。

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一改王羲之以来的秀美之风及初唐瘦硬的书法标准,转为阳刚之美,可谓楷书艺术的巅峰。

另外,他在行书领域上也有很高深的造诣,《祭侄稿》被喻为“天下第二行书”。

明代书画家,曾居松江。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

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苏轼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词章开创了“豪放派”先河。

其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

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王羲之七世孙,早年出家,书风受家法影响较大,习字很刻苦,相传几十年不下楼,终成一代大书法家。

当时的求书者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了。

最著名的是飘逸俊秀的《真草千字文》,被视为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

黄庭坚行书雄强隽逸,结构奇特,风格突出。

其字中宫收紧、四面开张,最为明显之处是结体中往往主笔写得特别夸张,人称“山谷体”,与其师苏轼一起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让宋代书风彻底摆脱唐代书风的束缚。

主要代表作有《松风阁》、《经伏波神祠诗》等。

蔡襄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权相蔡京的从兄。

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

书法最初从王羲之中取法,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世称“欧体”当时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可以说初唐书法是欧阳询的时代。

代表作当数《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楷书之极则”,倍受人们喜爱。

其它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柳公权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他吸收了欧阳询的严谨险绝和颜真卿雄浑宽博而形成一种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的“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

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刻石》等,成为后世最多人学习的楷模。

张旭唐代书法家。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1] 。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书法与怀素齐名。

锺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蔡京蔡京北宋宰相、书法家。

他的艺术天赋很高,时有“才子”之称,他在书法、诗词、散文等领域都有辉煌表现,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

杨凝式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

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陆机汉、晋以来,北方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卫瓘、索靖的书法都是北方书风。

而陆机是南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书法也是如此。

他书写的《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写在纸上的书迹,也是我国书法史上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

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

索靖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

索靖善章草,传张芝之法,其书险峻坚劲。

其章草书,自名“银钩虿尾”。

时称“卫瓘得伯英之筋,索靖得伯英之骨。

”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唐张怀瓘评道“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

”著有《草书状》。

楮遂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

褚遂良书法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

虞世南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虞世南是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

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

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

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

怀素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徐季海徐浩宇颜真卿生卒时间几乎同步,其书名长时间居于颜真卿之上,《朱巨川告身》用笔敦厚饱满,自有一股雍容沉稳、从容不迫的气质。

薛稷唐代画家书法家,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存世的《信行禅师碑》,越王贞撰,神龙二年(706)立在长安,是其代表作。

王珣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王铎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祝允明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傅山傅山本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学问人,淡于名利,勤于读书。

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

他所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极其精辟,对整个艺术范畴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王宠疏淡空灵而又逸笔草草。

这种讲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书法功力与萧散洒脱的雅玩心态,正是他科考屡次应试不第,进而沉湎于书画、寄情于山水的结果。

李斯鲁迅曾经大力称赞李斯,被称为书法笔祖。

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

李建中北宋书法家,李建中书得欧阳询法,遒劲淳厚。

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亦妙,人多以为楷模。

擅草、隶、篆、籀、八分等书体,多构新体,师法颜真卿及魏晋书风。

其书笔致丰腴肥厚,结体端庄稳健,风格丰肌秀骨,气宇轩朗。

有墨迹《同年帖》、《宝宅帖》。

倪元璐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书法风格的形成,除了他善于从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等古人的经典中得到滋养,更在于他的“新理异态”使其能自出新意。

黄道周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

黄道周学问渊博,精天文历数诸术,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

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续离骚》、《石斋集》等。

张瑞图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希。

陆柬之虞世南的外甥,“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

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与《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着。

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

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康里子山康里子山(1295-1345)是元代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既是朝廷重臣,也是罕见的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