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摘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被动听课难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只有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这一点对于中职语文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课堂;主角;中职语文;有效教学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课前备课时想尽各种办法,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多方查找资料,动用多媒体,可谓呕心沥血;课堂上讲课时声情并茂、激情四射,连肢体语言也没少用,可谓倾情投入、尽心尽力,可学生就是不“买账”,课堂反应不热烈,表现不积极,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为什么会如此“吃力不讨好”,出现如此“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呢?我想,这主要是课堂上的“角色”定位问题。

老师课前备课再充分,堂上“表演”再投入、再精彩,学生始终是“观众”,很难真正有表演的机会,也就很难真正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就很难取得显著课堂教学效果。

要想学生学得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得想方设法把学生调动起来,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

简单地说:要让课堂动起来,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现代的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都很强,他们希望有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希望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

课堂上也是这样,他们不想被动地听课、做笔记,而希望有更多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上能有更多表现和展示的机会,乃至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才会,而且必定会主动地去做、去学、去钻研。

因为,学生成了主角,主角是大家关注的对象,如果主角都漫不经心、不做好表率,学生认为会失面子的,于是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激发,而且竞相仿效,就起到了以点带面的功效了。

而学生的主角意识得到了加强,就会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处处以主人翁的态度要求自己,这样无论对集体班务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况且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特别是中职学校就更是如此。

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说,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现力来得更为迫切和需要。

二、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特别重视教师要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这出大戏的真正主角。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去引导学生当好课堂的主角呢?我想,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表演的舞台。

对于中职语文课来说,办法就是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处理和改编,对课
堂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地创新,而且大胆、大面积地让学生参与到对教材的改编和课堂形式的创新中来。

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更适合采用这种办法。

(一)大胆改变课堂表现形式
现代教学理念特别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实用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其中,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平台。

我们要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由教师单纯传授、“满堂灌”“一人唱独角戏”的做法,采用能激发学生创造灵感、表现学生才情、增长学生才干的课堂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例如:古诗《卫风·氓》,这是几千年前的一首诗,由于年代久远,语言跟今天的差异很大,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兴趣不大。

课堂上,老师灌,学生装,效果肯定不会好。

于是,我们尝试改变教学策略,大胆改变课堂表现形式。

在熟读全诗,疏通文义,简析全诗内容及写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四组分别将整首诗改编为课本剧并排练,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展示改编的剧本和试演课前排练好的课本剧,接着老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改编与表演最好的一组作为代表,再由老师和全班同学合力对剧本进行加工、完善,再协助该组同学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公演”。

由于要竞争还要作为代表在课堂上“公演”,所以各组同学认真钻研课文,还通过网络、书刊等渠道搜集资料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并且在剧本改编、角色分配、表演技巧等方面,同学之间都进行深
入的探讨和协商。

他们对该诗的学习效果可能比老师讲一百遍还要好,而且这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经过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评选,其中一组脱颖而出,又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协助下,该组同学改编出加入了现代元素的课本剧本《淇水之约》,并认真排练,最后在课堂上“公演”。

(二)努力实现教学分享交流
课堂上的分享交流,有助于师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有助于找出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总结提高,更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了解和感情。

在欣赏《淇水之约》的表演之前,我要求其他同学带着如下问题看表演,看后要加以点评。

1.剧本内容有没有在不脱离原诗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色?内容、主题是否健康?
2.“演员”的表演有何优缺点?
3.你对剧中男女主人公是何态度?如果你是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欣赏完表演后,各组先围绕老师所布置的上述问题展开集体讨论,再派同学代表本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点评,其他同学还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补充或者发表个人看法。

当然,老师会留意学生点评是否客观、准确、到位;同时,还要对所涉及到的其他方面的点评进行关注和适当地引导。

然后,还让创编人员来谈他们的创编花絮、创编过程的个中苦乐以及经过此次活动之后的感受体会。

而其他同学也可以向创编人员提问题。

老师还示范性地提一些问题,提醒学生注意交流的内容不要偏离主题,并且补充性地回答个别问题。

最后是对创编人员排练过程中的刻苦、认真和团结协作等表现进行介绍、表扬,再对剧本编写、“演员”表演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并给学生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意义和方法:几千年前的古诗,单纯去讲它的字词句意义不大,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古诗跟现实联系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出其中积极的现实意义,这样,古诗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学习古诗过程中,也定能得到多方面的启发、教益和提升。

这一课学习下来,所花时间要多一点点,但是整个过程,学生要熟读课文,然后要搜集资料、改编课文、编写剧本,要分配角色、排练、表演,要接受老师、同学的提问和评议,要自行制作或准备表演用的各种道具,要布置舞台……其他同学要当众即席发言,提问题、作点评。

同学们的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当众即席发言的胆量和表演能力、评议能力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极大地锻炼和空前的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活动当中。

(三)以生为本,师生交融
在课堂这舞台上,除了学生这些主角之外,老师这“导演”可不可以也“露露脸”,客串一下角色呢?当然可以。

课堂教学应是
师生同唱的一台戏,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老师客串一下角色,做到以生为本,师生交融,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学习《雷雨》一课就是这样。

课堂上分角色朗读剧本,要求带有表演的成分。

学生有读鲁侍萍的,有读鲁大海的,有读周萍的,有读周冲的,有读仆人的,有负责旁白的等等。

笔者亲自上阵,读周朴园一角。

老师的身先士卒,让学生们异常踊跃,纷纷自告奋勇,希望分配到朗读的角色。

结果要分三组,进行三轮的“pk”。

为了读好相关的角色,同学们仔细、深入地研究台词,还找来话剧《雷雨》的演出光盘进行欣赏,学习、模仿专业演员的表演技巧。

结果,堂上还读得像模像样,语气语调、语速感情、眼神表情等等的运用都比较准确、到位,有点儿专业味道呢。

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不用老师怎么督促,学生们就会去研读剧本、搜集资料、模仿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锻炼了胆量和组织、分工、协调以及朗读、表演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学生成为“主角”后的效果
老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种情况成为习惯之后,学生的学习是否更主动了,学习效率有没有提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学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我们同样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然后根据该诗内容编出一出课本剧,并在堂上演出。

结果,学生热情高涨,分工合作,制作出灶台、水井、“旅谷”、“旅葵”、米饭、
饭盆、包袱、锄头、有“狗窦”的墙壁等道具以及“松柏冢累累”的背景画。

在课堂上,“演员”有人扮老兵,穿戴上相应的服饰和帽子,背着包袱,拄着拐杖;有几个扮“乡里人”,扛把锄头;其他同学配合着朗读。

最后,“老兵”“泪落沾我衣”时,还有同学即兴地上去安慰他,并递上纸巾,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就这样,一首简短的叙事诗,本来学生不会怎么在意的,经这么一改,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课堂俨然成为了才艺展示场和道具展览场,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纯真善良的本性,并加深了他们彼此间的感情,整个学习过程搞得有声有色,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这效果是“变”出来的,也是“动”出来的。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中职语文课堂是一个舞台,只有让学生成为这舞台的主角,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中职语文课堂的主角,必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必能大大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