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14、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贝多芬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
1、巴赫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家?
2、巴赫被人们誉为什么?
3、巴赫是哪个音乐时期的杰出 代表?
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泛
指流行于17世纪的一种新奇的、怪异的建筑
风格,后来逐渐用来称呼西方艺术风格历史
·
·
思考:
a、乐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b、这种气氛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第72分曲是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题目是 “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黯然悲沉的音调 营 造了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也成为第1分曲 情绪的进一步加深。
思考:
a、乐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b、这种气氛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1、这1分曲运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手法? 2、这1分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整部作品下来,巴赫是用音乐宣扬了什么 样的精神?
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
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马太受难曲》 ——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受难曲:
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
曲,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而
得名,乐曲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 之一。
《马太受难曲》取材于《圣经》中耶稣受难过 程的叙述。 整部作品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 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 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 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上的一个时期。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
1、巴赫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家?
2、巴赫被人们誉为什么?
3、巴赫是哪个音乐时期的杰出 代表?
主调音乐:
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主题:探索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导语:宗教复调音乐是一种追求宗教精神和音乐艺术结合的形式,这种音乐在巴赫的作品中达到了顶峰。
本教案将对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进行深入探索,并了解巴赫为何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
通过学习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学生将能够理解宗教音乐的意义和巴赫作品的独特之处。
目标:1.了解宗教复调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研究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作品;3.探索巴赫作品中宗教音乐的意义;4.分析巴赫作品中运用的技巧和结构。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宗教复调音乐的了解,分享他们听过的或了解过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
教师则简要介绍宗教复调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并解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步:研究巴赫的作品(30分钟)1.向学生展示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的例子,如《圣约翰受难曲》或《大堂颂》。
让学生听一段或其中的一个乐章,并要求他们关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技巧运用。
2.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部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进行研究。
鼓励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中找到相关资料,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和结构。
3.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分享他们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探索宗教音乐的意义(20分钟)1.学生讨论巴赫作品中的宗教音乐与宗教精神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巴赫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宗教信仰、情感和思想。
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或演讲,探讨巴赫作品中宗教音乐的意义,并详细解释他们所选择的一部巴赫作品中的宗教主题。
第四步:分析巴赫作品中的技巧和结构(25分钟)1.介绍巴赫作品中常见的技巧和结构,如赋格、对位法和旋律演绎。
2.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巴赫的一部宗教复调音乐作品,探究他们发现的技巧和结构,并解释它们如何增强宗教音乐的表达力。
3.学生可以通过创作一个简短的音乐片段来演示他们发现的技巧和结构。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10分钟)学生回顾他们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学习体验,并回答以下问题:1.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有何特点?2.巴赫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宗教信仰和情感?3.学生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作品有何新的理解和欣赏?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研究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并写一篇短论文,探讨他们对巴赫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课型:音乐鉴赏课执教老师:熊咏怡授课对象:高二学生一、教学内容(一)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78分曲,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二)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及巴赫。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使他们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如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三)知识与技能:能分清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三、教材分析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六、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开深入拓展1、教师先播放一段音频:巴赫的《二部创意钢琴曲》第一首。
2、出示课件,简单介绍音乐之父—巴赫以及十二平均律。
3、教师弹奏巴赫的《小步舞曲》。
4、教师让学生用图示的办法说明主调与复调。
聆听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第72分曲片段,试者让学生分辨1.学生聆听、思考。
2.学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3.学生感受思考4.学生感受体会。
5.学生讨论、研究后,得出结论。
6.学生随钢琴视唱曲谱。
创设课堂情境走进巴赫,走进复调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比欣赏,听辨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
再次强化听辨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体两首作品是主调音乐或复调音乐。
5、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第72分曲片段,辅助欣赏亨德尔《哈利路亚》。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缦丽艳授课年级:高一教学内容:了解“巴洛克”音乐;复调与主调音乐;音乐家巴赫。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宗教复调音乐及音乐家巴赫。
2、能力目标—通过感欣赏、对比、体验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及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从这一课中理解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体味宗教音乐折射出的精神世界,感受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作品,区别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教学难点:巴洛克音乐特点教具:多媒体乐器教学过程入们看见了什么对!巴赫、教堂(宗教)、管风琴、音乐风格,那就围绕着这些让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天的课题。
步感受音乐技术的对位,从而了解复调的基本形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先,我们一起进行一个练习1、节奏对位练习这样的模仿即:“对位”是复调音乐的雏形。
2、加音高的对位旋律这种严格对位叫“卡农”是复调音乐的形式之一。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多声部很简单,但是在1200多年之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有必要说一下复调音乐1、要求:教师读至第二小节时,学生从第一小节开始模仿至尾。
从节奏上感受复调支体2、在节奏对位的基础上,加音高,让学生初步感受卡农形式的复调旋律。
2、通过自己的二声部演唱,进一步感受复调旋律。
3、了解自身的知识层面。
通过了解巴赫及欣赏他的作品,了解以下的产生。
3、复调音乐的产生中世纪早期:单声音乐中世纪中期:平行调(奥尔加农)中世纪中后期:简单对位直到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将对位法技巧运用的更复杂和精致,直到巴洛克时期将复调音乐退至顶峰时期。
4、巴洛克:(17、18世纪)3、单声部旋律已近不能满足音乐的需要,于是作曲家开始尝试多声部,开始是简单的平行调:即五度、四度的平行叫“奥尔加农”平行调的进行听起来很呆板、没有音乐的动力,因此作曲家又开始在节奏上做文知识:十二平均律宗教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巴赫的音乐作品,了解宗教复调音乐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巴赫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宗教复调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巴赫的音乐作品及其特点。
2.宗教复调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2.宗教复调音乐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积淀。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向学生展示巴赫的音乐作品片段,并引导学生准确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Step 2 学习巴赫的音乐作品(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指导学生通过听音乐作品、观看相关演出视频等方式,感受巴赫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学生分组交流,回答以下问题:-你们选择的作品是巴赫的哪一部分?-作品中有哪些特色的音乐元素?-你们认为这首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Step 3 学习宗教复调音乐的历程和特点(4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复调音乐的历史演变和发展阶段,让学生了解宗教复调音乐的起源和演变。
2.引导学生分析宗教复调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合唱、旋律层叠等。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宗教复调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宗教复调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有何区别?-宗教复调音乐有哪些著名的作曲家?Step 4 音乐欣赏与感想写作(4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集中聆听巴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到宗教复调音乐的魅力。
2.学生个人撰写感想或者小组合作撰写评论,讲述对巴赫音乐的观点、感受和理解。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对巴赫和宗教复调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Step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复调音乐对于当代音乐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五、教学延伸1.邀请音乐老师或者专业音乐人来学校进行讲座,详细介绍宗教复调音乐和巴赫的音乐作品。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 江西教师
• 相关音乐知识:
• 1、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 2、十二平均律 • 3、巴罗克音乐 • 4、西方宗教音乐常识 (1)弥撒曲 (2)受难曲 (3)清唱剧 (4)康塔塔 (5)众赞歌
•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取材于耶酥受难过程的叙 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 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第二部分36-78分曲。巴赫 调动了一切音乐手段描绘耶酥一生 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 所遭遇的苦难屈辱和死亡。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 72,78分曲
• 作者简介: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笃信宗教,又 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 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 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 若干部《受难曲》等等…..
• 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
• 第72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
• 第78分曲:“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
•观赏电影片段:
•
《耶酥受难记》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市光明中学赵晓雯课标分析:本单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7单元第14节,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引导学生探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是关键性内容。
新课标指出“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是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想象,是人类音乐文化的最终体现。
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中各种各样与流派的性质、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音乐鉴赏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它对音乐鉴赏教学以及整个高中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的风格和流派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其多样性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
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主题的多样性、文化思潮的多样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
所谓统一性就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民族在音乐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主导风格。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风格的了解是对音乐作品鉴赏的先决条件,因为音乐的风格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呈现出来的,它体现出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
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标准,大多是建立在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上的。
教材分析:一、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生于法国,祖辈都是音乐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
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他的作品才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巴赫是虔诚的信徒,他把这种宗教思想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二、《马太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创作与1724-1727年,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受难曲”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
因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二得名。
整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巴赫人物的介绍以及对于《马太受难曲》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赫对世界音乐所作的贡献和巴洛克时期宗教复调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体验、比较、创作、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其辨别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透过《马太受难曲》体味音乐所折射出的巴赫的精神世界,深刻了解这首作品之所以成为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是因为音乐中无不渗透出生命的真正涵义即以一种超我的状态坚定自身对理想和信仰不断的追求,永不放弃。
【重点难点】1、掌握主、复调音乐的辨别技巧并学会简单的创编。
2、鉴赏《马太受难曲》,了解其隐含的精神实质,并通过音乐加深对巴赫的认识。
【教学策略与手段】1、现代化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通过对巴赫人物的分析以及对于作品生动形象的介绍,缩短学生与宗教音乐的距离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创编的方法,获取新知识。
并运用“曲如其人”的方法找到音乐与人物的相通性。
【课前准备】由于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新的概念和知识点,仅仅利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将非常紧促。
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一次极大的挑战。
因此在制作教学课件的同时,我还让学生多渠道地搜集一些关于巴赫和巴洛克音乐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导入部分学生进行3分钟的有关于本堂音乐课内容的演讲。
老师进行概括和补充。
老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直到现在都深深地影响着各个艺术门类,无论是服饰、美术、雕塑、以及建筑风格都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每个时期的艺术都会有它的共同点,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巴洛克这种风格的整体印象?学生回答:奇特、怪异等等(答案丰富多彩)概括和补充,充分激发其他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第十四节《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高中音乐新课标指出:高中音乐鉴赏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对学生实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任文静生的思考、追求和培养。
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对宗教复调音乐的理解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升音乐鉴赏的水平。
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做以分析:分析教材:本课从《马太受难曲》入手,初步让学生理解巴洛克音乐及宗教主复调音乐。
《马太受难曲》作于1824----1827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表达。
共有78分曲,分两绝大多数。
第一局部,描绘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被捕的过程。
第二局部,描绘了耶稣被门徒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的场景。
分析学生:鉴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不高,对音乐理论知识匮乏,对本节课涉及到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及宗教复调音乐的理解比较困难。
教师尽量以通俗的语言,以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加对课堂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其感情基调的变化。
教学难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及宗教复调主调音乐的理解。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巴洛克音乐,对巴洛克音乐风格有了初步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度赏析,是学生初步知道巴洛克音乐风格及主调复调音乐等。
知识与技能:理解主复调音乐及巴赫、巴洛克音乐风格。
根据以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方法:课前导入用表达故事引入,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课题。
后面通过幻灯片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本科知识要点。
通过播放、赏析《马太受难曲》,获得审美感知。
结合课后拓展,使学生获得知识。
最后,教师总结巴赫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并以巴赫名言总结。
高中音乐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高中音乐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音乐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高中音乐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摘要】: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教学对象:高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
体验巴罗克音乐――巴赫《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CD、DVD等设备和音像资料教学重点:了解巴罗克音乐的风格,欣赏巴赫《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
了解音乐家巴赫。
教学难点:掌握巴罗克音乐的特征,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教学过程: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的是哪个地区的有特色的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了解一下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顾名思义根据题目大家能够看出在宗教复调音乐这个音乐种类中最有名的作曲家堪称为顶峰人物的就是巴赫。
在介绍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音乐小常识,历史有它的每个时期名称就比如清朝唐朝等等对么,,,那对于西方专业的音乐发展史也有它固定的时期名称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的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简称为巴罗克音乐。
大家能够把书翻到102页。
那为什么叫做巴罗克呢?什么叫做巴罗克呢?大家能够将书翻到P102页,巴罗克原来的意思是怪异的珍珠或者是荒谬的思想,被18世纪末叶的dash;奢华!)。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巴罗克音乐大家来感受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巴罗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样的节奏怎么样啊,旋律怎么样啊?(播放CD8逆行卡农一分钟)巴洛克音乐的特点,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
巴赫是音乐之父,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
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在音乐的类别中有巴罗克音乐还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等等,我们今天就拿这两者来做个比较(可能大家还没有学习过浪漫时期的音乐但是通过这个名称浪漫时期的音乐大家还是能够看出是比较想象幻听占绝大部分内容的音乐),大家来听听巴罗克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刚才我们听的是巴罗克音乐那我们再来听听浪漫时期的音乐,(肖邦的E大调夜曲0:00――0:51)听完后大家来说一下觉得这两个时期的音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浪漫注意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巴洛克音乐感受《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初步知道?“巴洛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和音乐家巴赫教学重点:巴洛克音乐,复调音乐,巴赫音乐的赏析过程;一、导入。
1、播放两段音乐,分辨哪段是中国音乐,哪段是西方音乐。
2、讨论中西音乐的差异。
播放〈百家讲台〉片段,回答此问题。
二、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关键词:宗教音乐、复调音乐、巴赫1、宗教音乐讲述特定的时代,展示西方音乐发展的音乐年轮图片。
巴洛克音乐:17世纪——18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种音乐风格。
巴洛克原意为“怪异的珍珠”“荒谬的思想”,被18世纪末的文艺理论家用来贬称17世纪以来的意大利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此后就成为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称。
其特征是高贵庄严,气势雄伟,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
同时期的音乐大体上也有这样的特征,故称为巴洛克音乐。
讲解西方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创作源头。
欣赏视频《哈利路亚》讲解《弥塞亚》。
2、复调音乐(1)复调音乐概念: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
用小步舞曲分手演奏做说明。
(2)主调音乐概念: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音乐作品。
用《土耳其进行曲》做说明。
(3)十二平均律概念:将8度音程分为12个相等的音程的律制。
用FLASH演示说明。
现象中国明朝时代欣赏:《D小调托卡塔》。
管风琴演奏。
3、巴赫(1)播放视频《巴赫生平介绍》音乐之父——巴赫讲解。
(2)《马太受难曲》赏析第1分。
讲解,赏析。
第72分。
讲解,赏析。
第78分,讲解,赏析。
(3)G弦上的咏叹调欣赏。
视频播放。
(4)D小调脱卡塔三种演绎欣赏。
结尾;谈谈对巴赫和巴洛克音乐的认识。
播放〈百家讲台〉片段。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七章第十四节《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高中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复调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多远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将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做出以下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欣赏《马太受难曲》入手,让学生初步掌握主、复调印的辨别技巧,认识作曲家巴赫,初步感知巴洛克音乐风格。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诉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由43首,描绘了耶稣被门徒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学生分析: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贯彻聆听,欣赏,思考,探究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马太受难曲》的`三个分曲的欣赏,体验宗教复调音乐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是:掌握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辨别技巧。
根据重难点的确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马太受难曲》的三个分曲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宗教复调音乐的风格特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概要
宗教音乐包括: 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众赞歌等
西方音乐史的分期
時間 1400-1600 1600-1750 1750-1825 19世紀初-20世紀初 19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 19世紀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 間 20世紀初-至今
西方音乐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乐派时期 浪漫主义乐派时期 民族主义乐派时期 印象主义乐派时期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最 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 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 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 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巴赫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 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巴赫个人作品
• 300首大合唱曲 • 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 • 至少140首前奏曲 • 100多首大键琴乐曲 • 23首小协奏曲 • 4首序曲 • 33首奏鸣曲 • 5首弥撒曲 • 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
2、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 登堡协奏曲》
创作方向:以器乐曲和管弦乐曲为主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就是将音高相差八度的两个音符中间平均 分成十二的半音,从而确定一个八度内所有的半音和全音。
半 音
C DE F GA B C
全音
莱比锡时期——创作光辉期
代表作品:《马太受难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卷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德】贝多芬
巴赫 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
-----【德】瓦格纳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 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音乐带有很浓 的宗教色彩,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维瓦尔第
亨德尔
巴赫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盘演奏家, 他一生创作都与教会不可分开,他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 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的主要作品有 《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平均律钢琴曲 集》等。
又称卡农,即同一旋律按一定规则(或 某种形式)在各个声部依次出现,形成前 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通俗点说就是 多个声部的轮唱或轮奏。
又称衬腔式复调。所有的声部同时演唱(或演 奏)同一个旋律的各种变体。这些变体是从主要旋 律中分支出来的。在支声复调中,主要旋律与分支 旋律之间没有鲜明的对比,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建立 在同一旋律的基础上。支声复调经常用在一些民族 民间音乐创作中。
请你仔细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速度、旋律、情绪各有 什么特点?
1. 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 义的旋律线
2. 其他声部注重纵 向结合,陪衬主旋律
..
.
.
631 .7 6176 573 63 73 176 73 |
.
..
6 3 6 7 3 7 1 7 6 7332 |
旋律是单一的还是多层次的? ----多层次的
主题出现了几次?
---- 9次
主题是如何出现的?
-----同样的旋律不同的音高,主题在不同的
声部之间来回穿梭立意义 3. 注重各自横向发展
4. 按照一定规则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主调音乐为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其特点是以数个声 部为伴奏形式,加强、陪衬主旋律。主调音乐的名称系 相对于复调音乐而言,其主要旋律可位于任何声部,而 以处于高声部为多。
马太受难曲一开始是乐团以耶稣滴血的节奏(或者也可诠 释成耶稣蹒跚的脚步)用小调的方式来开场,而女中音的咏 叹调《请怜悯我吧》是在将近一个半小时之后出现的(大约 在整场音乐会中间),咏叹调是由弦乐以低音的拨弦(象征 耶稣的滴血与人的心跳)来伴奏既将出现的的小提琴独奏与 女中音独唱的旋律,歌词是这样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 1、什么叫复调音乐?
答:概括地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具相对独立意义旋 律的同时进行。换句话说,是由不同的旋律线编制成的 一个纵向、立体结构的横向运动。由于纵向结合的不同 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复调乐曲,如对比式复调、模仿 式复调、补腔式复调,以及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 还有更多声部的复调。
• 在这部作品中,巴赫运用了独唱、合唱、乐器、和声及节奏 等—切的音乐手段,来充分表现在耶酥受难时的情景和各种 不同的人(包括耶酥、犹大、彼得、彼拉多等人)的非常不同的 情感,尤其是由曲调交织起来的繁复和声的运用,把人类用 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完整表达了出来。
第1分曲 《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 第72分曲 《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 第78分曲 《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
巴赫音乐
• 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作 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 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巴赫的音乐是彻底的德国风格的音乐。他是一位 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 纯洁而虔诚,写作技巧十分高超,作品的内容也 十分深刻。他以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 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等。
1) 把复调音乐的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 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 写作技术。
二、巴赫的主要音乐作品
作品概述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象,除歌剧外遍及当 时所有的音乐领域。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丢 失,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 《赋格的艺术》、《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 《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 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 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曲》、《b小调 弥撒曲》等等。
请怜悯我,
亲爱的救主,看在我眼泪的份上
就在你面前,请看我一颗真挚的心与一双过度悲伤的 眼睛
求你怜悯
这是在马太受难曲中所有咏叹调里歌词最少的,而音乐 最长的,当你听到小提琴先高音演奏出小调的主旋律,然后 女中音出现以交错的方式来对话时,就像在大教堂里,跪着 祷告,而且得到来自天上的呼应一般,那种感动,也许只有 「眼泪」可以表达。
• 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 1.音乐体裁形式的多样性(康塔塔、受难曲、协 奏曲等) 2.音乐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宗教、戏剧) 3.作曲技术的独特性(复调、赋格)
巴赫音乐的特点
•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 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个领域里, 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 境地。
•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 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 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生平三个时期
• 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年,巴赫前往穆尔豪 森担任圣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出任安斯达 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
• 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7年,在柯登写下诸多 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 集》第一册等。
• 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4年,在这个时期创 作了清唱剧、神剧、受难曲及众多的管风琴曲, 同时还有著名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 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在此时写成。
卡农
欧洲音乐简史
• 古希腊和罗马音乐--宗教音乐 • 巴洛克音乐(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 • 古典主义--维也纳乐派(海顿、莫扎特、贝
多芬) • 浪漫主义(韦伯、舒曼、门德尔松、柏辽兹、
瓦格纳、斯特劳斯) • 民族主义、抽象主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 近现代
一 、 巴洛克时期音乐
1、什么叫巴洛克?
他的名字不是小溪,
应该是大海。
——贝多 芬
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
巴 洛 克 风 格 建 筑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 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 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 重。他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 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 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 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 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他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 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答: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为本义是指一种形 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 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 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 伟大的艺术风格。
2、“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是如何?
答: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节奏强烈、跳跃, 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 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马太受难曲》
• 巴赫死时并不出名,人们对这位音乐大师的热情是到门德尔 松在七十九年后指挥《圣马太受难曲》时,才被重新发现。 1829年,二十岁的门德尔松的那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 使被人遗忘了快一个世纪的《圣马太受难曲》和巴赫一起复 活了。
• 《马太受难曲》可以说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人们 几乎把受难曲与巴赫的名字连在了一起。1729年,巴赫根据 亨理奇从《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六和二十七章中所 编写的文字谱写了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