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合集下载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物 理 选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研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考点探究 随堂演练· 当堂达标
心得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 理 选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研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考点探究 随堂演练· 当堂达标
课堂互动·考点探究
物 理 选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研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考点探究 随堂演练· 当堂达标
考点一 [问题探究] 如图所示: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著名景点——黄山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它受哪些力作用?这些力 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 (2)高速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前进,它受哪些力作用?这些力大小、方向有 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 (3)图中的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上叫做什么状态?
物 理 选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研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考点探究 随堂演练· 当堂达标
[归纳总结] 1.两种平衡情形 (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两种平衡条件的表达式 (1)F 合=0。
Fx合=0 (2) Fy合=0
答案: F=mgtan θ
物 理 选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研读材料·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考点探究 随堂演练· 当堂达标
[变式训练] (2017· 嘉峪关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上,重为 G 的物体 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Gsin θ C.Gcos θ+Fsin θ B.Gcos θ D.Gcos θ+Fcos θ )

第7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瞬时性问题

第7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瞬时性问题

(练习)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 以忽略不计。当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数值应是 下列哪一种情况: A.甲是0,乙是g B.甲是g,乙是g C.甲是0,乙是0运动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瞬时性问题
瞬时性问题: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其所受的合外力 F有瞬时对应关 系. 每一瞬时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瞬时的合外力,而与 这一瞬时之前或之后的力无关,不等于零的合外力作用 在物体上,物体立即产生加速度;若合外力的大小或方 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立即(同时)改变;若合外 力变为零,加速度也立即变为零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 突变)。
如图,四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用三条轻绳和一根轻弹 簧连接,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A1、B1,让小球 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 a1、 a2 、a3 、a4表示,则他们那分别等于多少:
a1 a2 g a3 2g
FT ' 2mg
FT ' 2mg
瞬时性问题:
两类模型的区别:
1、绳和支撑面: 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可产生弹力的物体,若剪断(或脱 离 ) 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 给的细线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突 变性”(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力瞬间变化) 2、弹簧和橡皮筋: 当弹簧的两端与物体相连(即两端为固定端)时,由于物体具 有惯性,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突变,即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所以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不变,即此时弹 簧的弹力不突变。“渐变性”(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力逐渐变化)
❸.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所受拉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 变,即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 PPT课件
F
F O F3 G
B
F2
例题2:如右图所示,重力为G的电灯通过两根细绳OB与OA悬挂于 两墙之间,细绳OB的一端固定于左墙B点,且OB沿水平方向,细 绳OA挂于右墙的A点。 1.当细绳O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两细绳 OA、OB的拉力FA、FB分别是多大?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选择电灯受力分析,它分别受 到重力G,两细绳OA、OB的拉力FA、FB ,可 画出其受力图,由于电灯处于平衡状态,则 两细绳OA、OB的拉力FA、FB 的合力F与重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构成一对平衡力。 可得:
4.7用牛顿运动定律 解决问题(二)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1 第四章
我来做一做!
用细棉线将一钩码轻轻提起。
1、钩码静止时,棉线受到的拉力为多少? 说出根据。 2、手拿棉线将钩码突然向上提升,棉线有 何变化?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①知道什么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及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 ②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能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对它们进行定量分析, 并能说明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 • ③ 能解答以自由落体为基础的竖直方向的运动学问题。 • (2)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学生亲手实验,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 学生学会学习。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 物理与生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 ②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建立自信,敢于探索、 勇于质疑,学会交流与合作,以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 目的。

必修教材1第三章第7课时教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必修教材1第三章第7课时教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超重与失重教学内容:超重与失重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现象,理解产生的条件;2、了解生活实际中超重和失重的例子;3、学会用超重和失重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分析法、联系实践法教学难点:超重与失重现象分析教学过程:演示实验: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这是为什么?如果放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会不会从洞中射出来?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分析。

一、超重和失重现象1、现象: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站在升降机里的人质量是50kg,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如果照图那样,人站在升降机里的测力计上,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分析:人在升降机中受到两个力:重力G和地板的支持力F.升降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只要求出前者就可以知道后者.人在G和F的合力作用下,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G=ma 由此可得F=G+ma=m(g+a)代入数值得F=51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板的压力的大小也是515N,方向与地板对人的支持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测力计受到的压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就是515N.此读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超重现象讨论:如果此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下降,则示数又是多大?分析:G-F=ma 得F=mg-ma=m(g-a)=465N此读数小于物体重力。

→失重现象2、超重与失重: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现象: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拉力)等于零时的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现象。

第八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第八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第八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学习目标:1.学会基本的解题方法2.初步学会正交分解法3.学会有关辅助方法4.学会整体法学习重点:基本的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学习难点:辅助方法、整体法学习内容:一、动力学两类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物体受力的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从而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二、解题方法1.基本的解题步骤取对象——从具体问题中选出有关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画示图——画出研究对象的隔离体受力图和运动情况的示意图.定方向——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较为方便.列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通常可先通过对文字方程求解,得出结果的文字表达式,然后再代入相关数字,得出最后结果.2.正交分解法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不在一直线上时,可采用正交分解法,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正交的坐标轴上.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方向有加速度,与它垂直的另一个方向处于力平衡状态.因此可把正交坐标的一个轴取在加速度方向上,求出该方向上各个力的合力,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与它垂直的另一个轴上的各个力的合力则为零.3.变动为静——一个有用的辅助方法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可以引入等效重力加速度g′=g±a.这样,就可把原来的一个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一个平衡问题.4.整体法当几个物体以同样的加速度一起运动,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直接从整体所受的外力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把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有分有合、常可简化运算.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相同材料的物体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一水平力F(恒力)使两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拉力正确的说法是 ( AB )A.水平地面光滑时,绳拉力的大小等于mF/(M+m)B.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小为mF/(M+m)C.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于mF/(M+m)D.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小于mF/(M+m)2.电梯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3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 A )A.2mg/3B.mg/3C.4mg/3D.mg3.三个质量相同、形状也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地面上,另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物体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由于小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同,第一个物体作匀加速下滑,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第三个物体以初速v0匀减速下滑,三个斜面均保持不动,则下滑过程中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 C )A.N1=N2=N3 B.N1>N2>N3C.N1<N2<N3 D.N1=N2>N3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如图所示.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与两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M2,则v1>v2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F2,M1=M2,则v1>v25.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物块,质量为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面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此水平力的大小等于( μ(m+M)g+(m+M)gtgθ ).。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共有6个条目,其中包括“牛顿定律的应用”,为II等级要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

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特征;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通过“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变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示法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提问、讨论、评价(一)高三物理(复习)前三章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二)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三)如何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PPT展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通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教师若希望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应高度重视教案的撰写和规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策略】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学案(定稿)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学案(定稿)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力的合成和分解的两种重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 =____________,x =____________,v 2-v 20=2axv =____________=v t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______,h =______,v 2=2gh4.牛顿第二定律:F =ma ,特点是:________性,矢量性,同向性.5.平衡状态是指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条件是________.6.①视重: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当物体挂在竖直方向放置的弹簧秤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秤和台秤的示数称为“________”,等于其所受拉力或压力.视重实际上反映的是“弹力”,只有在平衡状态时,这个“弹力”即______与物体的________才有相等的关系.②超重现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__________________(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即______大于________时,称为超重现象.③失重现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__________________(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即__________小于________时,称为失重现象.④完全失重: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_的状态,即视重____________时,称为完全失重状态. 7.产生超重或失重现象的条件①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时产生超重现象.②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时产生失重现象.③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出现完全失重状态.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问题情境]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物体若受多个共点力保持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要点提炼]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有:①______法.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将某一个力按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力在所分解的方向上满足平衡条件.②________法.物体受几个力作用,通过合成的方法将它简化成两个力,这两个力满足力的平衡条件.以上两种方法常用于物体受力不多于三个力时.③________________法.将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都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组,每一组的力都满足力的平衡条件.即F x =0,F y =0.这种方法常用于所受的力为三个力以上.3.解题关键: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时应注意:①不要添力、漏力.如不要把分力和合力同时计入,不要忘记静摩擦力;②不要判断错力的方向;③受力分析遵循的一般顺序: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二、超重和失重 [问题情境]小星家住十八楼,每天上学放学均要乘垂直升降电梯上下楼.上学时,在电梯里,开始他总觉得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背的书包也感觉变“轻”了.快到楼底时,他总觉得自己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背的书包也似乎变“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要点提炼]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2.[超重和失重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当物体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真的增加或减少了吗?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例1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 .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 .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例2 北京欢乐谷游乐场天地双雄是目前亚洲唯一的双塔太空梭,如图所示.它是能体验强烈失重、超重感觉的娱乐设施,先把乘有十多人的座舱,送到76 m 高的地方,让座舱自由落下,当落到离地面28 m 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若某游客手中托着质量为1 kg 的饮料瓶进行这个游戏,g 取9.8 m/s 2,问:(1)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40 m 的位置时,饮料瓶对手的作用力多大?(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15 m 的位置时,手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托住饮料瓶?变式训练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效果评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2.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B.物体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自由下滑C.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瞬间3.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 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力的正交分解法2.v 0+at v 0t +12at 2 12(v 0+v )3.gt 12gt 24.瞬时5.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F 合=06.①视重 视重 重力 ②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所受重力 视重 重力 ③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所受重力 视重 重力 ④等于零 等于零 7.①向上的加速度 ②向下的加速度 ③向下的加速度a =g 核心知识探究 一、[问题情境]1.(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状态不发生变化,加速度为0.(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0,因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0.2.三个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的某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要点提炼]1.物体所受合力为零2.①分解 ②合成 ③正交分解 二、[问题情境]每个人在乘电梯时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超重、失重现象.只要你留心观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许多超重、失重现象. [要点提炼]2.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 减速 加速 减速 [问题延伸](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不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看起来物重好像有所增大或减小,这是超重和失重的实质.(2)发生超重或失重的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其运动状态可以是加速向上,也可以是减速下降,这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将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超出的部分为ma ;物体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将小于物体的重力,这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解题方法探究例1 C [如图甲所示,球B 受到四个力作用,且保持静止,则θ不变,F 2cos θ=F +mg .若F 缓慢增大,则F 2增大.而F 2sin θ=F 1,则F 1也增大;对于整体而言,如图乙所示,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f =F 1,地面对A 的支持力F N =F +G 总,因为F f 和F N 均缓慢增大,所以F 3缓慢增大,C 对.]例2 (1)0 (2)41.16 N解析 (1)在离地面高于28 m 时,座舱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为40 m>28 m 所以饮料瓶对手没有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手对饮料瓶也没有作用力.(2)设手对饮料瓶的作用力为F ,座舱自由下落高度为h 1后的速度为v ,制动时的加速度为a ,制动高度为h 2,由v 2-v 20=2ax 得,v 2=2gh 1,v 2=2ah 2联立解得,a =h 1h 2g对饮料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 -mg =ma 得,F =mg (h 1h 2+1)=mg h 1+h 2h 2代入数据得,F =41.16 N. 变式训练 BC 效果评估 1.B 2.AC3.A [对B 点受力分析如图F C mg =BCAC,BC 、AC 长度都不变,所以F C 大小也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杆BC 所受的力大小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共9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共9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共9篇)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二): 牛顿第二定律中关于轻质物体运动问题在江苏2023年高考物理第九题中的轻质问题网上有解释说轻质绸质量为0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解释不懂我是河南的会不会是教学大纲不同顺便给个解释【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而是合力为零.因为F=ma,m为零时,F为零.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在宏观低速下,a∝F/m,F∝ma,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F=kma,其中的k为比例系数,是一个常数.但由于当时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比例系数k的选取就有一定的任意性,如果取k=1,就有F=ma,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四):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是:F=ma3、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五):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是:F=ma3、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六): 谁给我解释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在宏观低速下,∑F∝a,∑F∝m,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F=kma,其中的k是一个常数.但由于当时没有规定1个单位的力的大小,于是取k=1,就有∑F=ma,这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七): 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共四部1.明确研究对象这一步就是要让同学们明确我们要研究谁,是研究一个隔离体,还是要研究一个整体.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这是正确解题很关键的一步.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1)分析受力时,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以防将力重复分析;(2)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其它力的顺序分析,以防止漏力.3.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列方程这一步是解题的核心,我们在建立坐标系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以垂直于加速度a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全部分解到两坐标轴上,分别列方程,一般形式为:4.根据方程组,解出所要求解的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此类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已知力学问题求解运动学问题,另一类是已知运动学问题求解力学问题,中间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过渡,只是解决力学问题和运动学问题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他们的实质是相同的,换言之就是根据力来求加速度还是根据运动来求加速度的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八): 如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两类基本问题,那就是:①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1.\x09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2.\x09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3.\x09加速度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 x=v0t+ at2, v2-v02=2ax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x09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牛顿第二定律F=ma,实际上是揭示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三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力,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合力的方法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方程的右边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要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就必须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和运动关系的一般步骤是:①\x09确定研究对象;②\x09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③\x09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④\x09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⑤\x09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6. 教材中两道例题的说明第1道例题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求解时首先对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合力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末速度和位移).第2道例题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求解时首先对研究的物体进行运动分析,从运动规律中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受到的合力,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了某个力(阻力).在第2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坐标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学中通常是以初速度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而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时,通常则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技巧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①\x09巧用隔离法当问题涉及几个物体时,我们常常将这几个物体“隔离”开来,对它们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参见下一节相关内容)列式求解.特别是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参阅本节例5)②\x09巧用整体法将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能减少和避开非待求量,简化解题过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参阅本节例5“点悟”)③\x09巧建坐标系通常我们建立坐标系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时为减少力的分解,也可巧妙地建立坐标轴,而将加速度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求解.(参阅本章第3节例5)④\x09巧用假设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有些力存在与否很难确定,往往用假设推理法可以迅速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某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利用已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做的假设,得出正确的判断.(参阅本章“综合链接”例4)⑤\x09巧用程序法按时间顺序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的解题方法称为程序法.其基本思路是:先正确划分问题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运动过程,然后对各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参阅本章“亮点题粹”题4)⑥\x09巧建理想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往往要建立一些理想模型.例如:将物体看成质点,光滑接触面摩擦力为0,细线、细杆及一般的物体为刚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为弹性模型等等.(参阅本章第3节例6)⑦\x09巧析临界状态在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往往在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称为临界状态.利用临界状态的分析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条有效的思考途径.(参阅本章第7节例3)⑧\x09巧求极值问题求解极值问题常可采用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这是物理解法的特征.数学解法则是先找出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直接应用数学方法求的极值.(参阅本章“亮点题粹”题8)例1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 7 m/s\x09\x09\x09B. 10 m/s\x09\x09C. 14 m/s\x09\x09\x09\x09D.20 m/s提示设法求出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02=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m/s=14m/s.正确选项为C.点悟本题以交通事故的分析为背景,属于从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问题.求解此类问题可先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相关的运动学量.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取10m/s2).提示将运动员的运动分为下落、触网和蹦回三个阶段研究.解析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的质点,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为(向下);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为(向上).速度的改变量Δv=v1+v2(向上).以a表示加速度,Δ t表示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则Δv=a Δ t.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由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数值得 F=1.5×103N.点悟本题为从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的问题.求解此类问题可先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加速度a,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相关的力.本题与小球落至地面再弹起的传统题属于同一物理模型,但将情景放在蹦床运动中,增加了问题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题中将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从而可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运动公式求解.实际情况作用力应是变力,则求得的是接触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例3 如图4—37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为20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将该物体由静止轻放到传送带的A 端.求物体被送到另一端B点所需的时间.(g 取10m/s2)提示本题要计算物体由A到B的时间,分析物体运动过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从静止开始一直加速到B,知道加速度就可求出运动时间;另一种可能是,物体加速一段时间后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接着做匀速运动,有两个过程,要分别计算时间.解析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和向前的摩擦力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又 FN-mg=0, F=μFN,解得a=μg=0.1×10m/s2=1 m/s2.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2m/s时,其位移为m=2m<20m,所以物体运动2m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第一段加速运动时间为 s=2s,第二段匀速运动时间为 s=9s.所以,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2s+9s=11s.点悟物体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运动情况也将发生变化.此题隐含了两个运动过程,如不仔细审题,分析运动过程,将出现把物体的运动当作匀速运动(没有注意到物体从静止开始放到传送带上),或把物体的运动始终当作匀加速运动.请将本题与练习巩固(4—1)第7题作一比较.例4 如图4—38所示,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解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等大于直径.(1)当杆在水平方向固定时,调解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的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0.6, cos370=0.8) 提示注意(1)中小球做匀速运动,(2)中小球做匀加速运动,两种情况风力及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不变,不要错误地认为滑动摩擦力相同.解析 (1) 设小球所受风力为F,则 F=0.5mg.当杆水平固定时,小球做匀速运动,则所受摩擦力Ff与风力F等大反向,即Ff=F.又因Ff=μFN=μmg,以上三式联立解得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2) 当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时,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杆加速下滑.设下滑距离s所用时间为t,小球受重力mg、风力F、杆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沿杆的方向Fcosθ+mgsinθ-Ff’=ma,垂直杆的方向FN’+F sinθ-mgc osθ=0,又Ff’= μFN’, F=0.5mg,解得小球的加速度.因 ,故小球的下滑时间为 .点悟本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科学实验中应用的一个实例,求解时先由水平面上小球做匀速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求出动摩擦因数,再分析小球在杆与水平面成370角时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得加速度,再由运动学方程求解.这是一道由运动求力,再由力求运动的典型例题.发展级例5 如图4—39所示,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杆上套着一个圆环.箱子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圆环沿杆滑动时与杆间有摩擦.(1)\x09若环沿杆加速下滑,环与杆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2)\x09若环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3)\x09若给环一定的初速度,使环沿杆上滑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仍为F,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4)\x09若给环一个初速度v0,环沿杆上滑h高后速度恰好为0,则在环沿杆上滑的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提示由于环沿杆下滑和上滑时的加速度与箱子不同,因此应分别以环和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解析 (1) 环沿杆下滑时,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箱子(即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箱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FN=Mg+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FN’= FN=Mg+F.(2) 环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故环受到的摩擦力 F=m(g-a).直接应用(1)的结果,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FN’ =Mg+F=Mg+ m(g-a)=(M+m)g-ma.(3) 环沿杆上滑时,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箱子(即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箱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FN=Mg-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FN’= FN=Mg-F.(4) 由运动学公式 v02=2ah,可得环沿杆上滑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故环受到的摩擦力 F=m(a-g).直接应用(3)的结果,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FN’ =Mg-F=Mg-m(a-g)=(M+m)g-ma=(M+m)g- .点悟上述将圆环和箱子分隔开来,分别对它们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在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常常运用隔离法分析求解. 本题第(2)小题也可采用整体法分析:圆环和箱子组成的系统受重力(M+m)g 和地面的支持力FN的作用.因为圆环向下的加速度a应由系统的合外力提供,故有(M+m)g-FN=ma,解得 FN=(M+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FN’ = FN=(M+m)g-ma.本题第(4)小题在求得环沿杆上滑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后,也可采用整体法分析,请自行解答.例6 一个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竖直升空,探测器的质量为1500 kg,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9 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图4—40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地面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1) 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 H;(2) 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3)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F.提示题给速度图象中,B点时刻是速度正负的转折点,故B点时刻探测器升至最大高度;A点时刻是加速度正负的转折点,故A点时刻是发动机刚关闭的时刻.解析 (1) 0~25s内探测器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上升的最大高度在数值上等于△OAB的面积,即H= ×25×64 m=800 m.\x09\x09\x09\x09(2) 9 s末发动机关闭,此后探测器只受重力作用,故在这一阶段的加速度即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由图象得 g= = m/s2=4m/s2,\x09\x09\x09\x09\x09\x09(3) 由图象知探测器加速上升阶段探测器的加速度为a= m/s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F-mg=ma,所以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F=m(g+a)=1.67×104N.\x09\x09\x09\x09\x09\x09点悟本题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图象类问题,仍属于已知运动求力的问题,只是将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反映出来.此类问题求解的关键是,要根据图象的特点,挖掘图象中的隐含条件,把图象与物体的实际运动对应起来进行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九): 试用牛顿第二定律及相关运动学的规律说明,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试用牛顿第二定律及相关运动学的规律说明: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提示:假设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空气阻力相同且恒定不变,下落高度相同,比较下落时间的长短.建议列出表达式加以说明)设空气阻力为F,下落高度H,下落时间T,两物体质量M1,M2且M1>M2.⒈对M1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M1g-F)=M1A1——①由运动学得:T1=根号(2H/A1)——②⒉对M2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M2g-F)=M2A2——③由运动学得:T2=根号(2H/A2)——④⒊由①③可得A1>A2⑤由②③⑤得T1牛顿第二定律教案ppt牛顿第二定律微格教案。

高一物理《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2)》课件

高一物理《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2)》课件

(g取10 m/s2).
【解析】 人举物体时,其最大举力是确定的,由于电梯做加速
运动,物体有“超重”和“失重”两种情况,其运动可由牛顿 第二定律分析.加速下降时,合外力向下,对物体而言,重力大于 举力.反之,重力小于举力. (1)站在地面上的人,最大举力为 F=m1g=60×10 N=600 N. 在加速下降的电梯内,人的最大举力F仍为600 N,由牛顿第二 定律得m2g-F=m2a,
a=0时,是静止,是平衡状态 v=0 a≠0时,不是静止,不是平衡状态
2.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理解 (1)合
=0. ,其中 Fx

Fx合=0 ② Fy合=0
和 Fy

分别是将力进
行正交分解后, 物体在 x 轴和 y 轴上所受的合力.
根据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三个力的 任意二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第三个力大小,方向与第三个力 方向相反.在如右图所示中可得出F1与F2的合力F合竖直向 上,大小等于F,由三角函数关系
可得出:F合=F1· 30°=F=mPg,F2=F1· 30°.当F1达到最 sin cos
大值200 N时,mPg=100 N,F2=173 N,在此条件下,BC段绳子即
(1)判断超、失重现象关键是看加速度方向,而不是运动方向.
(2)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做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 (3)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做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mg A.F= B.F=mgtan θ tan θ mg C.FN= D.FN=mgtan θ tan θ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超重与失重教案

超重与失重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活动一】:称称你的体重哪位同学对你的体重比较感兴趣,上来称一称。

再找两名同学观察示数。

读出静止时的示数,要求学生按照指示做出动作迅速蹲下——观察示数变化情况迅速站起——观察示数变化情况总结:示数为什么会一直在变化,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本节内容板书: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超重与失重问题1:称体重时人的重力发生变化了吗?没有变化,我们通常把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称为实重问题2:体重计或者弹簧秤直接测量的是什么力?是物体对体重计的压力,或者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通常把测量仪器上显示的示数称为视重,指物体对台秤的压力或对弹簧秤的拉力。

问题3:在下蹲和起立时经历了几个运动过程?由静——动(先加速下降再减速下降)——静由静——动(先加速下上升再减速上升)——静示数都在变大或者变小,示数就是物体的视重,也就是有时视重大于实重视重小于实重,这种现象就是超重和失重板书:一、超重与失重定义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视重大于实重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视重小于实重(完成学案实重)(完成学案视重)(完成学案定义)实验演示:弹簧秤挂钩码迅速上升或者下降(模拟刚才的过程)运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不能从示数直接确定超重和失重的运动过程,有待商榷。

想办法把两个过程分开,静——动——静——动——静在中间加一个示数不变的过程,来寻找一下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播放《生活中的电梯》视频观察: 台秤在电梯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中示数的变化情况问题:超重和失重现象都发生在电梯运行的哪些时候?【探究二】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的条件①记录各阶段的超重或失重现象②猜测超重(失重)现象与什么物理量有关并记录该物理量在各阶段的情况。

③根据你的记录寻找规律并交流。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学生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以及定律的应用。

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4、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小车、斜面、砝码、打点计时器、纸带等。

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1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引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从而导入牛顿第二定律。

11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起跑等,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12 实验探究112 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13 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13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114 结合实验结论,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115 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解释其中F、m、a 的含义。

14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16 从因果关系、瞬时性、矢量性等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117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1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18 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已知力求加速度、已知加速度求力等问题。

119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6 课堂总结120 回顾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应用。

121 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17 布置作业122 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批改学生的作业,分析学生的错误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补充教学。

四、注意事项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规范操作实验器材。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2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2

mg
☆补充习题
3.如果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30°的斜面上正好匀速下 滑,求斜面所受物体给他的压力和物体沿斜面下滑时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g=10m/s2)
F
mg sin
α
f
mg
mg cos
f mg sin 20 10 0.5N 100 N
3 F mg cos 20 10 N 100 3N 2
一、共点力平衡 回顾
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 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想一想:这些是不是共点力?
F浮
F拉 F风 F拉 F1 限 速 40km/s F2
G
F拉
G
不是


一、共点力平衡 伴你整理要点
1.如果一个物体在力作用下保持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2.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速度 不变 , 加速度 为零 ,合外力 为零 。
3.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
处于平衡状态?为什么? 不是,因为加速度不为零,物体的速度改变 .
二、探究共点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F2
F1
一对平衡力的合力等于 零 。
二、探究共点力平衡条件
二、探究共点力平衡探究 伴你整理要点 共点的平衡条件: 合外力等于零。
应用: 二力平衡: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 三力平衡: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0N
20 N
☆补充习题
7.如图所示,木块B重160 N,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为40N,为了保持系统平衡,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1
解法 3 用相似三角形求解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1
取足球作为研究对象,其受重力 G、墙壁的支持力 F1、 悬绳的拉力 F2,如图所示,设球心为 O,由共点力的平衡条 件可知,F1 和 G 的合力 F 与 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 F AO 1 可知,三角形 OFG 与三角形 AOB 相似,所以G= AB= cosα F2=G/cosα=mg/cosα F1 OB G =AB=tanα F1=Gtanα=mgtanα。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1
(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 都会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桌面无压力,单摆停止摆动,浸 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仪器,也不能 再使用,如天平、液体气压计等。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1
考点题型设计
第四章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1
题型 1
物体的平衡
沿光滑的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 A 点(如图),
足球的质量为 m, 网兜的质量不计, 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 B, 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α, 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 力。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 合力为零,即 F 合=0。
第四章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1、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 V0=0 (2)自由落体加速度
F合 =G=mg
F合 mg a g m m
G
2、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运动定义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后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
V0
F合 =G=mg
• 一、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 1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叫做平衡状态.
• 2.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F合=0.
超重和失重
新课引入
分析:以下处 于静止状态的 木块的受力情 况
F
G
F
G=F
思考:当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 的支持力和拉力又会怎样呢?
G
G=F
(一)超重现象
亲身体验
人站在体重计上突然蹲下时,体重计的读 数如何变化?
先变小再变大最后不变(等于重力)。
人站在体重计上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读 数又如何变化?
先变大再变小最后不变(等于重力)。
基础巩固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B 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 不论超重或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不变
G
F’

故: F = m g — m a <mg 人受到的支持力F小于人受到的重力G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压力F’= F ∴ F’<G
总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对失重现象的理解 ①特点: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外力小于重力) ②运动形式:物体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

第七课时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七课时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栏 目 链 接
答案:AD
知 识 清 单
要点2
超重和失重
1 .不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物体的重力并不发
生变化. 2.超重:当物体具有 ________ 向上 的加速度时 (包括向上 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 物的拉力)________ 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3.失重:物体具有 ________ 向下 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下加 速或向上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________ 小于 自身重力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由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座椅的压力FN2′=FN2,则 FN2′ 8 mg =3. 8 答案:(1)0 (2) 3 名师点睛:解此类题同样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以加 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还要注 意的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的结果是人受的力,还要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加以说明.
零的状态.
综 合 拓 展
2.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方法.
(1) 解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
题.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把三个
栏 目 链 接
平衡力转化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通过解这个三角形求
解平衡问题.若力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可利用力的 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求解. (2)正交分解法:处理三力或三力以上的平衡问题时非 常方便.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x合=0,Fy合=0.
栏 目 链 接
解析:设座舱距地面30 m时速度为v,h1=50 m, h2=30 m. (1)开始自由下落过程人和座舱只受重力,此时a= 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1=ma则FN1=0
(2)开始自由下落的阶段,由运动学公式得: v2=2gh1① 制动减速阶段,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h2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2-mg=ma③ 5 由①②得:a= g④ 3 8 由③④得:FN2= mg 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课件

如果人下蹲后又突然站起,情况又会怎样?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 等 于0的情况称为 完全失重现象。
四、完全失重
瓶中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
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 而使内部存在压力,小 孔以上部分的水对以下 部分的水的压力造成小 孔处的水流出。
当瓶子自由下落时,瓶中 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小孔以上部分的水对以下 部分的水的没有压力,小 孔没有水流出。
三、从物理走向生活
1、电梯从底楼到顶楼
匀加速上升 匀速上升 匀减速上升 支持力大于重力 超重 支持力大于重力
支持力小于重力 失重
三、从物理走向生活
2、电梯从顶楼到底楼
匀加速下降 匀速下降 匀减速下降 支持力小于重力 失重 支持力等于重力
支持力大于重力 超重
特别注意
“超重”、“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 方向和大小均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 向.
爱在哪里,哪里就有感动;
梦在哪里,哪里就有未来;
你在哪里,哪里就有
汇文中学的真诚祝福
(09广东)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 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 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 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 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 方向为正)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 到的重力的情 况称为超重现 象。
思考
a 运动 v 类型 方向 方向 加速 上升 减速 上升 加速 下降 减速 下降 方程
发现
压力F,大小 F,与mg (F,=F) 谁大 现象
F—mg=ma F,=mg+ma F, >mg 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 到的重力的情 况称为失重现 象。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

运动 过程 加速上升
速度 方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速度 合外力 FN与G 物体 方向 方向 的关系 状态
↑ ↓ ↑ ↓ ↓ ↑
↑ ↑ ↓ ↓ 0 0
↑ ↑ ↓ ↓ 0 0
FN>G FN>G FN<G FN<G FN=G FN=G
超重 超重 失重 失重 平衡 平衡
电 梯 的 运 动 过 程
减速下降 减速上升 加速下降 匀速下降 匀速上升
解:减速上升时,物体 处于失重状态
F1 mg ma
50 10 N 50 2 N 400 N
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 超重状态
F2 mg ma
50 10 N 50 2 N 600 N
三、完全失重
三、完全失重
例3.在完全失重的情形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如何判断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1、只要物体向上运动,一定是超重。这种说法 正确吗?
例1. 质量为m人站在电梯中。 ①人和电梯匀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F=
mg
. F
②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 F= mg ma .
③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时,人对地板的压力 F= mg ma. mg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二课时
电梯里台秤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化呢?
一、超重现象
一、超重现象 超重是否物体的重力增加了吗? 重力不变压力变 F F
mg
mg
v
a
向上加速
请思考:物体受到哪几个力?方向如何?谁大谁小? 与静止时相比较,哪个力发生了变化?如何求这几个 力的合力?
F mg 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再分析物体受到的合力变化;由牛顿 Secord 定律即可得出加速度的
变化.
物体匀速运动过程,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与重力二力平衡;手突然停止
运动后,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下降,弹簧伸长量变大,弹力减大;而物体受
到的合力
,故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变大,根据牛顿 Secord 定律可
知,物体的加速度变大,A 正确.
连接体问题
1)加速度 a 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
在牛顿 Secord 定律公式( F ma )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v v0 at , x v0t at2 / 2 , v2 v02 2ax 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
加速度.
受力 ß ----加速度------à 运动
A.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B.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C.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座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B 【解析】A、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处于失重状态,故 A 错误 B 正确; C、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受重力和座位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做减速运 动,所以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 C 错误; D、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故 D 错误
用牛顿
高中物理
适用年级
高一
运动定
律解决
问题
(二)教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知识点 1. 超重与失重、完全失重的条件与特点
2. 轻质量物体的牛顿定律问题cord 定律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力的性质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二)考点详析
考点 1 超重
超重现象 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 的加速度,即做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运动。 当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下,a<0,m(g+a)<mg。人对 电梯地板的压力比重力小
面下的分力,故 mgsin300=kx2,物块 A 的位移为
,选项 A
错误;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等于 B 刚要离开挡板时的伸长量,则开始时弹
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 刚要离开挡板时的弹性势能,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选项 B 正确,C 错误;
若突然撤去外力,则由牛顿 Secord 定律:
,解得
a=g,选项 D 错误;故选 B。
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木板 A 的最小长度为 1m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1J
C.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D.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 1J
【答案】B
板 A【的解位析移】为由:图x象A=可1知×1s1×内1物m体=0B.5m的,位所移以为木:板x最B 小2长21度1为m L1.=5xmB-,xA木=
【点睛】:由题意知道,物体先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
例题质2量为 M=2kg 的长木板 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2kg 的另
一物 体 B 以水平速度 v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 长木板 A 的表面,由于 A、B
间存在摩擦,之后 A、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 取 10m/s2)则下
能为 EkA= 1 mv2= 1 ×2×12=1J,故 D 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 故选
2
2
B.
【点睛】:解题时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根据 v-t 图象得出物
体运动特征,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受力和运动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例题 3
在倾角为 =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质量都为 m 的物块 A、B,弹簧劲度系数为 k,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物块 A 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 B 刚要离 开挡板 C 时,则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巩固
1、目前青岛最高建筑是位于市北 CBD 的山东航运中心,高达 249 米.若 有一乘客从山东航运中心一楼坐电梯直上楼顶,电梯先竖直向上做匀加速 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顶楼,则 该乘客依次经历的状态是( )
A.失重 平衡 超重 B.平衡 失重 超重 C.超重 平衡 失重 D.超重 失重 平衡 【答案】C 【解析】当电梯先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电梯的加速度的方向向 上,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当电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梯没有 加速度,处于平衡状态;当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电梯的加速度 的方向向下,所以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故 ABD 错误,C 正确。 2、2019 年 4 月 22 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成功,组合体在轨正常运行。关于在空间实验室内的 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于液体中的物体,仍将受浮力作用 B.不能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C.天平和水银气压计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D.泥水不会发生沉淀现象
【答案】D 【解析】A、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完全失重下没有浮力,没有液压, 没有沉淀,故 AC 错误,D 选项正确; B、虽然弹簧秤不能测重力,但仍然可以测弹力的大小,故 B 错误 3、2019 年 11 月 5 日,我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 卫星(如图所示),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下列关于 火箭在竖直方向加速起飞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热气流的作用力大小相 等 C.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保温泡沫塑料从箭壳上自行脱落后,相对地面由静止下落 【答案】B 【解析】A、火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以及内部燃料喷出时的作用力, 故 A 错误; B、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热气流的作用力为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 B 正确; C、火箭加速向上,故处于超重状态,故 C 错误; D、保温泡沫塑料从箭壳上自行脱落后,由于具有向上的速度,故做竖 直上抛运动,故 D 错误
2、应用牛顿Secord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超重和失重
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一1、.导运入动学公式. 2.牛顿三大定律. 3.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运动。 4.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受力。
二、知识讲解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点睛】: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等于 A 的重力沿斜面下的
分力
例题某4同学站在上升的电梯内,已知该同学体重为 600N,在电梯减速直至 停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m/s2)( )
A.该同学体重大于 600 N B.该同学体重小于 600 N C.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大于 600 N D.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 600 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中,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 失重状态.人的重力保持不变仍为 600N. 解:A、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所处的状态无关,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 程中,人的重力保持不变仍为 600N.故 A 错误,B 错误; C、电梯减速上升,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该同学对电梯 地板压力小于 600 N.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超重失重的知识,关键是判断出加速度的方向, 注意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不变,
考点2 失重
失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
加速度,即做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运动。如果物体以大小等于 g 的加速度
竖直下落,则 m(g+a)=0,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好像完
全没考点有3重连力接作体用问,题这种状态是完全失重状态。
(一)考点解读
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我们就说这个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 0. 三个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个力的平衡,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 的某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 物块 A 的位移为 B. 当物块 B 刚要离开挡板 C 时,物块 A 的速度为 C. 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D. 此时,突然撤去恒力 F,物块 A 的加速度为
【答案】B
【解析】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等于 A 的重力沿斜面下的
分力,即 mgsin300=kx1;当 B 刚离开 C 时,弹簧的弹力等于 B 的重力沿斜
四 、课堂运用
基础1、“蛟龙”号作业型载人深潜器具有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自动定高 航行”的功能。它从 A 点“自动定高航行”运动至 B 点的过程中,下列判 断可能正确的是( )
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先超重,后失重 D.先失重,后超重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由 A 到 B 的过程中,航行器的加速度先向上再向 上,故先超重后失重,故 C 正确 ABD 错误 2、撑杆跳是田径运动项目一种。在这项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 特制的杆子,经过快速助跑后,借助杆子撑地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 跃过横杆。关于撑杆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所受重力 B.运动员起跳时,撑杆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小于运动员所受重力 C.在运动员起跳上升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在运动员越过杆子下落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D 【解析】AB、起跳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上,竿对他的弹力大于 他的重力。故 AB 错误; C、在运动员起跳上升阶段,运动员开始时向上做加速运动,随后向上 做减速运动,所以运动员开始时处于超重状态,上升的最后阶段处于失重 状态。故 C 错误; D、起跳以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他始终处于失 重状态。故 D 正确 3、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 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 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在上述过程 中,关于座舱中的人所处的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