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文章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相对论 认识。 1、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 天与地、日与月、动与静、明与晦、生与死、消与长、 男与女、雄与雌,就是最普通的阴阳相对相生的概念。 2、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 “安危相易(变化),祸福相生(依存),缓急相摩 (寿夭交接),聚散以成(生死形成)”(《则阳》) 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说,死而不 祸。”(《秋水》),即《老子》所谓“祸兮,福之 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认为得和失是无常的,生和死是变化不定的,变 化并不是消失,而是转变成另一种形状。如此,就不 会为得失、生死所困扰,就能培养安时处顺的心怀, 活着适然,死得安然。
二、《庄子》思想内容简介
(一)《庄子》哲学思想的中心:道。 1、“道”指宇宙的本原,世界的本质。道能产生天 地、驾驭鬼神;但又无有形象,不可言传。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 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 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 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 大宗师》)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 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 2、“道”又是“一”的同义语。常用来称述事物的 总体性、同一性。 庄子认为客观事物不分彼此,是齐同的。同一性是永 远和绝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相对的、一时的、易逝 的。
先秦诸子散文:《庄子》
《庄子》思想内容与文章特色 《逍遥游》翻译与简析
一、庄子生平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 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民权县)人。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称为“老庄哲学”。 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颁布诏书,赐号庄子为“南 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 从战国中期至秦汉间庄周学派的总集。共33篇,分“内 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是庄子所写, “外篇”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 一起合作写成的;“杂篇”篇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 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则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 《盗跖》、《说剑》等。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 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 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 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在屎溺。”东郭子不应。(《知北游》) 4、“道”又是一种精神境界:物我交融。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一起存在,万 物与我合为一体)”(《齐物论》);“芒然彷徨乎尘垢 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遥自 在地生活在无所作为的环境之中)” (《大宗师》)。 “吾丧我”:“吾”是超脱世俗进入到精神自由的境界的 人,“我”是现实中的、肉体上的有名利之心的凡人。人 应忘掉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物我合一,忘记物我之别, 才能达到自由境界。
Baidu Nhomakorabea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 中心是人生哲学 ,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 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办法。 《庄子》内篇七包括:1、逍遥游:悠闲自得、无拘无束 的交游。人要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要与外物无待。无己, 无功,无名。 2、齐物论:“物论”即对客观事物的评论。庄子认为客 观事物不分彼此,是齐同的,因而应放弃一切对立。这是 作者“无为”政治与游世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 3、养生主:养生之道,支配养生处世的基本原则。安时 处顺,生死如一。 4、人间世:人间社会。认为有用有为必有害。 5、德充符:道德完美的标志。绝对服从天道的摆布,任 随万物的变化。 6、大宗师:天道为万物之宗,万众之师。彻底忘怀世俗 功利礼乐才能达道。 7、应帝王:回答帝王如何治天下问题。否定仁义法度之 治,提出淡泊无为的思想。
庄子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起源于“气”,“气”是 形成物质形体的原始材料,而最大的“气”又是“阴” 与“阳”,阴阳交媾就会形成物体。既然事物都源于气, 各种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结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 没有差异的,所谓事物间的对立与差异,全是人为划分 的结果。千变万化的世界总是一大整体,归结起来即 “万物皆一”。从同源引申为同质。“其分也成也,其 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齐物 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 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庄子/知北游》) 生死、祸福、物影、梦觉、是非、美丑、大小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应任之自然,随之变化。 3、“道”是规律和自然的同义语。道主宰一切。自然 之中皆是道。道是永恒固有的,人应循道而趋。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 不昌,此其道与!”(《庄子/知北游》)
3、认为从“道”的总体性、同一性的角度看,宇宙万 物虽千差万别,但又是齐一的、无区别的。 忘记物我之别,就能达到自由之境。由此,夸大了事物 的同一性,否定与回避了斗争性。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 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jù,惊 疑动容)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物 化”:事物自身的变化,万事万物最后都合而为一) “庄周梦蝶”的含义: ①物我融合。人如果能打破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 乐。②人生如梦。人生的难以把握与难以认清,产生虚 幻之感。“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 ③后世借以 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 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 “庄生晓梦迷蝴 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