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庄子作文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7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一
对于庄子,我知之甚少,起初认识庄子是在李商隐的《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记忆里的庄子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斜阳晚照下的河边悠然的摆弄着他的鱼竿,逍遥自由。?
庄子饱读诗书,在楚国范围内贤名远播,以他的才干去谋一份差事其实并不难,但是他一生嫉恨权贵,从没委屈自己的心志来改变穷极困顿的局面。庄王曾盛情邀请他出山,他却以水田之龟自居来表达追求自由、远离纷争的愿望,在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庄周梦蝶”——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差距,“安知鱼乐”——与时人惠子的精彩辩论。?
浅读过一点《庄子》后,我更喜欢庄子的真,喜欢其高妙奇瑰,恣肆汪洋。大如鲲鹏展翅击水三千;小如蝴蝶款款而飞。他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用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难能可贵。在《庄子》中,他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借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他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再看他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这是一个多么潇洒另类的庄子啊!
当然,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他的哲学观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
第一次知道《庄子》并非是在什么书香盈室的图书馆里,也不是在什么哲学或者文学杂志上,而是在一本被多数“学者”所看不起的所谓“络文学”中,是一本《神游》让第一次我窥见了一种奇妙的,有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那时起我便对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名叫庄周的人感到一丝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正是因为好奇我拿起了《庄子》,而拿起后便再没舍得放下。那“坐忘”、“心斋”、“婴宁”铭刻在我心上,再也抹不去了。而随着对《庄子》的阅读时间一天天增加,我对那位被后世尊为南华真人的庄子也越发敬仰。
因此我读了很多关于后人评价庄子的资料,其中或褒或贬,庄子本人也是或人或仙,其中虚实我无从考证,但这却让我不禁想到,我眼中庄子又是怎样的呢?
人的性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
化,庄子是人,自然也是如此的,但他的人生却有着一个永远不变的中心,那就是,逍遥。
少年时期的庄子,在我看来是率性任真的,他对这天地自然,造化万物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他的身心似乎从不属于市井,只属于山野。
少年的庄子常常在山边溪畔流连忘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那波光粼粼,金光闪闪的水面,迎着那温和柔顺春风,他会觉得无比的自在,无比的逍遥。看到水里的鱼儿他会感叹鱼儿的欢快,鱼儿的自由,开到绚烂的花朵,他会天真的问,花儿花儿你为什么这样红。在我的眼中,我的心中,少年的庄子便是这样的,这样地热爱自然,这样地率性任真。
青年时期的庄子非毁礼法,他看厌了中原诸侯名为仁义实为盗贼的行径,所以他离开了宋国,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南访楚越,为的是寻访古风,寻找他心中那没有礼法,万民皆自然的理想世界。
在那少与秦塞通人烟的楚越之地,淳朴的民风让庄子忘记了世俗烦杂将自己融入了天地,融入了自然。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南华真人体会到了“坐忘”的境界。
“仲尼蹴然曰:‘何为坐忘?’颜回曰:‘堕(隳)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中年时期按照儒家的说法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而庄子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却也做起了官,一个油水不小的漆园吏。但是庄子自己似乎不在意这漆业所能带来的利益,并不贪污也不受会贿,谁家需要漆了庄子便给他,从不索取什么,即使这样可能会被某些“不法分子”用来谋取利益,庄子也从不在意,只是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官,拿自己应得的俸禄。他做官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庄子是人,即使他的精神世界已臻极高的境界,但是现实中他还是肉体凡胎,肉体凡胎是会饿的,所以庄子做官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陶渊明,那位在庄子千
年后的隐士,潜以一篇《归去来兮》结束了自己的仕途,而庄子呢?
庄子虽然入仕了,但却没有失掉自己的本心,他依然是要逍遥的,为此南华想到了“心斋”。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不过,当宋国政变时,庄子想到自己的养生之道,那趋吉避凶之道,方猛然觉醒,辞官回乡了。
老年的庄子依旧是自在逍遥的,从不去强求什么,虽然没有什么荣华富贵他却也怡然自得,而且即使年的风雨已让他看透了许多,便是生死他也不在意了。
对于死,庄子并不畏惧,甚至有些向往。早在他青年外出游历时,他便会通路边的骷髅聊天,言语间死后的世界时很美好的,没有压迫,没有礼法的禁锢,自在的很。在他妻子过世时他鼓盆
而歌,庆祝自己的妻子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返回了本源。而到了庄子自己要面对死亡时,他的弟子要厚葬他,但是他拒绝了,他是这样对自己的弟子说的。
“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斋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他的弟子怕庄子被鸟吃掉,庄子如是说道。
“在上为鸟食,在下为蝼蚁食,为彼夺此,何其偏也。”
自然而然地死去对于庄子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也许死对庄子来说不过是蝴蝶梦醒,物化而回罢了吧。所以他才能如此坦然,如此的欣然而去。而古往今来能够如此看待生死的,有几个?如南华真人这般“大梦一觉,视死如归”的有几个呢?
由生到死,南华的逍遥从未变过,游历也好,入仕也罢,在庄子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化,但是自始至终他那颗逍遥的心却从未失去,在那数十年的风风
雨雨中,他坚持自己心中的到而未同诸侯合流,他放弃那唾手可得的相位,放弃荣华,放弃富贵,只是为保己心不乱,保住那颗清澈的,率性任真,无拘无束的道心。
在庄子的心中他的道便是如他自己一般,可以说是道在我在,道亡而亡了。
人生在世,但求逍遥二字,无拘束于礼法,无禁锢于功利。“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他的逍遥不单单体现在人间,他的逍遥起于俗世却又超脱了凡尘,超越了生死,超脱了天地。
这,便是我眼中的南华真人、逍遥大圣——庄周。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三
一阵自由清风,拂过柳梢,柳梢微微地扬起头,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掠过池塘,湖水淡淡一笑,在湖面悄悄留下一串涟漪,随后跃进山谷,留下一串的芬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不知何时,手中的书页也被它轻轻翻过,我的视线停留在.........是他吗?是他跨越二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