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93b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4.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第一章:生物进化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生物进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物进化的历史和现状。
1.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事实和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思考。
讲解:介绍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生物进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的实例和证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生物进化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
使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
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概念和作用。
其他生物进化因素如突变、基因流和遗传漂变等。
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思考。
讲解: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详细解释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其他生物进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依据。
使学生理解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证据的认知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依据。
化石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比较解剖学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3.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证据的思考。
讲解: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和依据,详细解释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证据之间的关系和相互支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生物进化的历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过程。
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历程的认识和理解。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选15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fdff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2.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选15篇)生物进化的历程篇1周次周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题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进化历程。
2、养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3、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重点难点动、植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过程【基础梳理】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合作探究】1、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2、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有关特征:(9脊椎动物的四种心脏)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从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进化趋势,比较各类动物心脏的图片,根据各类动物的心脏特点,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学习任务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观察生物进化树,完成生物进化树的拼图。
4、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种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
【知识点突破】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基础检测】1、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①原始多细胞藻类②原始单细胞藻类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⑤原始种子植物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原始单细胞生物 b.原始藻类 c.原始多细胞动物 d.细菌3、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比较解剖 b.细胞研究 c.进化树 d.化石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中 b.冷却降雨过程中 c.原始海洋中 d.土壤中5、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6、使原始地球不毛之地披上绿装的是a.原始藻类b.原始苔藓和原始蕨类c.原始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学后反思生物进化的历程篇2课题主讲人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各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生物)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26c430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3.png)
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地 球上的生命是如何来的呢?
化学起源说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以 通过漫长的化学途径,逐步从非生命 物质演变成原始生命。
那么,原始生命又是如何演变 成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过程
化石 (几十亿年),只有靠:
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足迹等化石。
地层 构成地球表面 的岩石,先沉积的地 层在下面,后沉积的 地层在上面,所以下 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 古老。但地球表面的 不断运动,会使地层 上升、降落、扭曲。 一般来说,从地面垂 直向下可分几层地层, 越向下的地层,年代 越古老。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散布有何规律?
地层较晚近
哺乳类化石 爬行类化石
单细胞动物
归纳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1.结构上:
由简单到复杂
2.进化水平上:
由低等到高等
3.生活环境上:
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进化历程小结
(1)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 生到陆生。 (2)在进化过程中,有新物种产生,也有 一些物种绝灭。 (3)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4)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弄清楚。
动物进化的的大致历程
原始单细胞生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鱼
两栖类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动物物进化趋势: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被子植物
鱼类 两栖类裸子植物
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软体动物
线形动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e594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8.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一)生物进化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点:1. 进化论: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生物种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进化的推动力是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两种类型。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4. 淘汰:进化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这种淘汰可以是遭受捕食、疾病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死亡,也可以是繁殖不成功或生育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摒弃。
5. 分化: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物种,这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6. 系统发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7. 共同祖先: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进化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二)生物选修一中的一个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以及生物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它包括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平衡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福祉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药物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都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297d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f.png)
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时间里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通过进化,生物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生存能力,并最终导致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增加。
下面将探讨生物的进化历程。
1. 进化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始于约38亿年前的地球原始海洋中,原始生物通过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的方式,开始向多样性进化。
最初的生物是以原核细胞形式出现的,包括细菌和蓝藻。
2. 合作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进化。
早期生物形成了细胞共生关系,如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宿主细胞的共生,增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
同时,生物之间的竞争也推动了进化,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存活下来。
3. 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成为生物进化中重要的解释原理。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和繁衍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这个过程能够促进有利特征的积累,导致物种的进化。
4.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等方式产生。
新的基因组合和突变有助于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增强,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过程。
5. 物种的分化进化过程中,物种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种。
这种分化可以是由于地理隔离、资源利用差异等因素导致的。
物种分化使得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独立进化,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6. 复杂性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复杂性逐渐增加。
从最初的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出现,再到多细胞生物的演化,生物形态和功能不断演化,越来越复杂。
7. 生物的进化趋势生物的进化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趋势的,它是根据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变化的。
然而,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趋势可以被观察到,比如趋向复杂性、适应性增强和体型趋向适应环境等。
总结起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物种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进化的过程中,物种逐渐分化、复杂性增加,并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d30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0.png)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 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课堂反馈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①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②在越古老的地壳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③在越新近的地壳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
确的是( D )
A.物种B比物种A结构复杂 B.物种A的出现早于物种B C.在Ⅰ层内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D.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三、课堂反馈
例4.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C )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D.始祖马
四、课堂小结
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
④在越新近的地壳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三、课堂反馈
例2.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 D )
A.形态和结构 B.蛋白质的结构 C.地层中早期人类的脚印 D.外形和功能
三、课堂反馈
例3.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 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正
4 在地壳变化
和风化作用下, 逐渐露出化石。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1: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 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 次在更为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2: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见下表)进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d8ad8f172ded630b1cb686.png)
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A )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C )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孔 子 鸟 复 原 图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 特。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 嘴兽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 温不大恒定,变化在26-35℃ 之间,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 用乳汁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 一样属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 可以看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 的特征(卵生、体温不恒定等), 又有哺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 乳腺、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 说明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 的类群,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 物的祖先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 系。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 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 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0c64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7.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物进化历程的图像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
1.3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进化的定义、意义以及进化的基本观点。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生物进化的重要性和基本观点。
第二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认识重要进化论者及其贡献。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包括林耐、达尔文、赫胥黎等重要进化论者的观点和贡献。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进化理论的演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转变。
第三章:化石与生物进化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认识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以及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现象。
3.3 教学方法:结合实物或图片,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认识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类型以及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五章: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认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核心作用。
5.2 教学内容:讲解自然选择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5.3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比较解剖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比较解剖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b942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a.png)
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种群中的遗传特征随时间发生的持续变化,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生物进化是地球生命长期演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一、进化的起源与重要概念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以追溯到约38亿年前的原核生物,它们是以原核细胞为基础的单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逐渐发展演化为真核细胞,使得生物的功能和复杂性得以显著提升。
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包括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物种形成。
遗传变异指的是生物个体间的遗传信息差异,这是进化的基础。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条件对生物个体适应性的选择,适应性较强者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物种形成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当生物个体的遗传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得个体间不能再互相繁殖,将形成新的物种。
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查尔斯·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阐述了自然选择理论。
达尔文认为,个体间存在着遗传特征的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使得一部分个体对当前环境更具适应性。
适应性较强的个体更容易在繁殖中生存下来,将自己的适应性遗传给后代,从而逐渐形成新的特征和物种。
这个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
三、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理论得到了大量的科学证据的支持。
化石记录是最直接的证据之一,各类化石的发现揭示了地球历史上生物的进化趋势和物种的演变过程。
比如鸟类的起源可以通过古鸟类的化石证据进行追溯。
遗传学是进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基因可以提供生物进化的遗传信息。
比如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基因比较可以揭示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关系。
四、演化的速率和模式进化的速率和模式具有多样性。
渐进进化模式是指物种在漫长的过程中以相对稳定的速率逐渐变化,如恐龙向鸟类的演化。
急剧进化模式是指物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快速的变化,如病原体对抗抗生素的快速适应。
此外,有时进化还会遭遇进化拐点,即物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
比如,某些物种在面临环境压力或灭绝事件时可能出现进化爆发。
7.生物进化的历程课件((人教版生物)
![7.生物进化的历程课件((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e0fe8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4.png)
地层
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先沉积的地层在 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 的年代比上层古老。但地球表面的不断运动, 会使地层上升、降落、扭曲。一般来说,从 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地层,越向下的地层, 年代越古老。
发现一: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①无脊椎动物②原始单细胞动物③脊椎 动物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② C: ② ① ③ D: ③ ① ②
10.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原始节肢动 物出现后,它们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
肢,这说明节肢动物( B )
①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②对阴湿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③脱离了陆生环境 ④脱离了水生环境 ⑤结构更加复杂 ⑥结构更加简单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4.某一化石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 的地层里发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 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有马、象 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
这些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D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5.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
•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 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资料分析2
1、比较细胞色素C可以发现人和 哪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2、从人的细胞色素C跟其他动物 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你通过 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
发现2:比较生物的蛋白质差异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马 果蝇 向日
葵
与组成人 0
的细胞色 素C的氨基
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D:单细胞到多细胞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8730eb50e2524de5187ece.png)
•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距今 2.5万年,被认为是代表原始黄种人,与中国 人,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十分接近。
(5)现代人的人种
蒙古利亚人(Mongoloid)或称黄种人,肤色黄 、头发直、脸扁平、鼻扁、鼻孔宽大;
高加索人(Caucasoid)或称白种人。皮肤白、鼻 子高而狭窄,眼睛颜色和头发类型多种多样;
“夏娃理论”的核心:
1、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生活在 距今大约29万~14万年前,平均时间为20万年前;
2、这批现代人在大约18万~9万年前,平均时间约 13万年前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 土著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3、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祖先没有和当地土著人类发生 融合或基因交流,当地的土著居民最终绝灭了。
三、多细胞生物出现后的生物演化
1、生物个体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2、大量新物种形成和生态系统的进化。
多细胞植物
多细胞动物
澄江生物群
1984年南京地质 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 光在云南省澄江县境 内发现了娜罗虫 (Naraoia)的古老节肢 动物的化石后,开始 了大规模的发掘。
它证实了大爆发式的演化事件在五亿三 千万年前确实曾经发生,最令人震撼的则 是在这一事件发生的短短数百万年(可能只 有一两百万年)期间,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的 门类和许多已灭绝了的生物,突发式地出 现于寒武纪地层,而在更老的地层却完全 没有其祖先型的生物化石发现。
生活在一种原生生物中的共生细菌,大小类似线 粒体。此原生生物生活在白蚁的后肠中。
2.分化假说(膜进化假说):
真核细胞器是由原生质膜内伸和核质再 分配而同时形成的。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是渐 进的、直接的进化过程。
但是既然各种细胞器是同时形成的,为 何生化特性如此不同。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f2f63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e.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学会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进化的大致历程
![进化的大致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7002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进化的大致历程
进化的大致历程:
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例如,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成多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演化成有脊椎动物,植物界从藻类到蕨类植物,再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从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例如,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些生物在结构、分类地位和生活环境上逐渐复杂和高级。
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例如,植物界从海生藻类到陆生植物,动物界从水生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从小到大。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小到大,例如,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小型动物到大型动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共23张PPT)
![生物进化的历程(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ebcf0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8.png)
4.(2011·济源学业考)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以下
哪种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 ) D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5.(2011·德州学业考)从生物进化历程看,狗比鱼高等。下列做法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来自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
D
C.比较狗和鱼的神经系统
D.将狗和鱼放在一起,比较个体大小
6.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C
A.原始单细胞藻类 → 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
B.原始单细胞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
C.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 → 爬行类 → 两栖类 → 鸟类和哺乳类
错,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复杂、高 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新形成的地层里。 ⑶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错,哺乳动物也是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 迹。人们在寻找矿石的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各种化石。
⑴无脊椎动物化石
棘皮动物化石
昆虫化石
⑵脊椎动物化石
鱼类化石
爬行动物化石
⑴5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始祖马只有现代的狐狸那 样大,前足4趾,后足3趾,生活在树林中。
⑵ 4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的体型已有现代的羊那样大,
⑵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
2.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生物“进化树”
原始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生物的进化历程与遗传变异
![生物的进化历程与遗传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be0fa9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2.png)
生物的进化历程与遗传变异进化是生物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物种随着时间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由遗传变异驱动的,也就是说物种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进化发生的基础。
本文将讨论生物的进化历程与遗传变异,并逐步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和重要性。
一、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从原始的微生物到现代各种物种,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漫长过程。
进化主要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来实现的。
自然选择是指物种在特定环境中个体适应性的差异导致某些个体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使具有这些有利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这样,经过多代的累积,这些有利特征将在整个物种中逐渐变得更为普遍。
这就是自然选择对进化的推动作用。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在生物复制过程中,基因会发生产生变异的现象。
这种变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突变,即由DNA序列的改变导致的基因变异,这是一种突发性的变异;另一种是杂交,即不同物种的交配导致的基因重组,这是一种逐渐积累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的遗传变异会在生物中逐渐积累并传承下去,最终导致物种的进化和演化。
通过这种方式,生物逐渐适应并改变了它们所处的环境,以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二、遗传变异的重要性遗传变异对生物的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遗传变异,生物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无法在面对压力和竞争时获得优势。
首先,遗传变异使得生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面对环境的变化时,一些个体可能拥有与当前环境更好匹配的基因,这使得它们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这种有利的基因将通过繁殖在物种中逐渐传承下去,从而使整个物种更加适应新环境。
其次,遗传变异为生物提供了多样性和变异性。
在物种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的基因和基因组合,这使得生物的适应能力更强。
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不同的变异个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应性,这为物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应对方案。
最后,遗传变异推动了物种的分化和分布。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f45d129b89680202d82567.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学好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
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这本教材的内容均是目前最前端的一些生物技术或理念,主要内容如下:(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细胞工程(克隆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胚胎工程: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D )
A:现在生存的生物B:古代生存的生物C:生物“进化树” D:古代生物的化石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C)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藻类植物
植物进化历程:
单细胞藻类 种子植物
多细胞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多细胞的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特。 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嘴兽 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温不 大恒定,变化在26-35℃之间, 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用乳汁 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一样属 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可以看 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卵生、体温不恒定等),又有哺 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乳腺、 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说明鸭 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的类群, 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物的祖先 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系。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是: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
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顺序是:
从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①类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3.下列各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的是( A )
A: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4.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C )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 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1.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 )
A:原始的藻类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裸子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2.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A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D: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
3.已知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
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 B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4.某一化石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 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 层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 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D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小型到大型
D:有水生到陆生
1.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
地质年代
纪
中生代
侏罗纪
距今年数 2.25亿---7000万
脊椎动物的出现顺序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
古生代 元古代
石炭纪 泥盆纪 奥陶纪 震旦纪
5.7亿 24亿
爬行类出现 古代两栖类出现 低等鱼类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5.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 系( B )
A:鸟类和哺乳类
B:鸟类和爬行类
C鸟类和两栖类
D:鸟类和鱼类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扁形动物
单细胞生物
鸟类 爬行动物 鱼类
裸子植物
线形动物
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
腔肠动物
①无脊椎动物 ②原始单细胞动物
③脊椎动物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② C: ② ① ③ D: ③ ① ②
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
鸟类
C: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6.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C )
三 叶 虫
百 合
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直接证据)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