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1机端部模态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组定子端部模态试验方法与分析

机组定子端部模态试验方法与分析

机组定子端部模态试验方法与分析发表时间:2020-12-10T05:35:02.758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7期作者:周勇[导读] 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机组在出厂前、新机交接、运行时出现线圈磨损或松动等异常时、大修检查时进行定子端部模态试验十分有必要。

(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 410213)摘要:定子绕组端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定子绕组端部的整体固有频率避开95-110HZ,但因制造、安装或运行中的冲击现象,部分机组的定子绕组端部的固有频率可能落入95-110HZ范围之内,容易发生因振动引起的机组定子绕组端部故障。

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机组在出厂前、新机交接、运行时出现线圈磨损或松动等异常时、大修检查时进行定子端部模态试验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定子端部模态试验;试验方法;数据统计分析1 引言随着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装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定子绕组端部受到的两倍频电磁力随之增大。

如果定子绕组端部的固有频率接近100HZ,将发生谐振,从而可能因振幅过大而发生结构松动、磨损、绝缘损坏等现象,甚至断裂等故障,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因此有必要对机组进行定子端部模态测试定子线棒和引线固有频率测试,检查定子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电机运行中定子绕组潜在或发展中的故障,采取防止振动的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以下结合某电站3号机组定子绕组端部模态试验探讨一下试验内容要求、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

2试验内容及要求2.1定子线棒固有频率测量对定子线棒上下两端进行固有频率测量;要求:1)测量每根线棒上端部的径向固有频率。

2)测量每根线棒下端部的径向固有频率。

2.2定子端部模态数据测量及分析在定子线棒上下两端分别进行模态测试,并给出定子端部整体模态;要求:取线棒上、下端部的二个支持环作为试验圆周,每个圆周上取16个测点,共有2×16个测量点。

测量上、下线棒端部的整体模态。

3 试验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3.1定子线棒径向固有频率测量测量定子线棒径向固有频率,线棒下端部有300个,线棒上端部有240个。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振型分析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振型分析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振型分析1.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结构特点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是指定子绕组从槽垂直升起,连接到末端的部分。

其主要由绕组导线、绝缘材料、端头及连接器等组成。

在运行中,定子绕组端部容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引起振动和应力的集中。

因此,对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2.模态振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模态振型是指机械系统在自由振动过程中各部件的振动形态。

对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而言,其模态振型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

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的数值计算方法,将连续系统离散化为有限个子域,通过计算子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

3.模态振型分析的意义模态振型分析可以揭示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特点和模态分布情况。

通过对模态振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振动响应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模态振型分析还可以为发电机的结构优化和故障诊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4.常见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常见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模态测试法和解析法等。

其中,有限元法是一种计算机数值方法,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振型和频率响应。

模态测试法是通过实际测试,通过检测和分析振动信号,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模态。

解析法是通过解析方程,得到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振型和频率响应。

总结起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振型分析对于发电机的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振型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为发电机的结构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常见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模态测试法和解析法等。

发电机端部模态试验规程

发电机端部模态试验规程

发电机端部模态试验规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发电机端部模态试验规程如下:①前期准备:确保发电机处于冷态,清理端部绕组区域,安装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依据DL/T 735等标准设定试验参数。

②激励与响应:采用锤击或电磁激振方式,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包括鼻端、引线、过渡引线)施加激励,记录下振动响应数据。

激励点需均匀分布,覆盖所有关键结构部位。

③数据采集:在0~500 Hz频率范围内,采集振动信号,获取频响函数,确保信号质量清晰无干扰,记录足够的数据点以供后续分析。

④模态分析:运用模态识别软件,基于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识别出端部绕组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模态形状,评估其动态特性。

⑤结果评定:根据识别出的模态参数,与设计标准或历史数据比较,判断是否满足振动稳定性要求。

评估是否存在有害共振风险,必要时采取减振措施。

⑥报告编制:整理试验数据,记录测试条件、测量结果、分析结论及建议,形成正式试验报告,为发电机安全运行及维护提供依据。

⑦安全与复原:试验结束后,拆除测试设备,恢复发电机原状,确保所有部件安全回装,无遗留物影响正常运行。

台州发电厂8号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试验数据分析

台州发电厂8号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试验数据分析
现把 5月 9日和 5月 1 5日发 电 机
l _ ■
兹、 三阶 1 2赫兹 多瓣 型振 型 , 图 中可 1 从 以看 出 ,其 中三 阶 1 2 兹多瓣 型振 型 1赫 已接 近于椭 园型 ,考虑 到温度 等因素影 响 ,励端 存在一 个非严格 意义 上的倍频
端 部绕组机 械振动模 态试验数据 汇总 于
产生共振现象,即使较少的激振力也会
诱 发较 大 的 振 动 。
试验前 对励侧 检查 也发 现与汽侧基 本 相 同的现 象 : 别压板 出现环氧 泥 、 个 部 分槽 口垫 块有松动 迹象 、发 电机过桥 连 接线及 引 出线 固定 夹件 在 56点钟位 置 , 出现松动磨损现象 、 L型支架普遍 出现 松
果考 虑到外界 因素 的影响 ,仍 落在l 临界 边缘 。 励侧原三 阶 1 2赫兹多瓣型振 型 . 1 2
( 接近 于椭 园型振 型 )已变 为 141 0 .赫兹
已明显 呈三角形 。但 汽 、励两侧 均存在 10赫兹 附近 的非 椭圆型振 动频 率 , 0 而且 汽 、 两侧模 态阻尼 整体呈 下降趋势 , 励 因 此机组运行 时仍有 可能产生诣 振振 幅。 模态 试验数据显示 , 8号发电机端部 结构 存在安 全隐患 ,局部处理 不能从 根 本上解 决存在 的问题 ,盲 目紧固及增 加 绑绳 不但可 能无效 , 甚至可 能适得 其反 , 要彻底 解决 问题 必须 尽早 安排 改造 l 生大 修, 对端 部动 大手 术 , 出大量 线棒 , 抬 重
新做端部支架结构。更换工作结束后必
须经模态试验检查合格。■
( 作者单位 : 台州发 电厂 )
动、 固定螺栓存在屈服 变形 。 该侧处 理前
的模态 实测数据 显示 ,存在 二阶 1 0赫 0

2021年机械结构实验模态分析实验报告书

2021年机械结构实验模态分析实验报告书
《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汇报
开课试验室:汽车结构试验室月日
学院
姓名
成绩
课程
名称
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
试验项目
名称
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
指导老师
老师评语
老师署名:
年月日
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汇报
一、试验目和意义
模态分析技术是多年来在中国外得到快速发展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建筑、汽车等很多领域,在识别系统动力学参数、动态优化设计、设备故障诊疗等很多方面发挥了日益关键作用。
设 ,则系统对结构物理参数 微分灵敏度为:
(1-10)
、 分别为系统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为物理参数,可为刚度和质量。振型微分灵敏度可表示为:
(1-11)
(1-12)
灵敏度分析意义在于,若你想改变系统动态特征,对每阶振型来说,改变哪一点质量或刚度,其频率和振型改变率最大;一样,若维持系统动态特征不变,改变哪一点质量或刚度,其频率和振型改变率最小。
本试验采取CCDS-1模态分析微机系统,对图1所表示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经过该试验达成以下目:
图1框架结构图
具体了解CCDAS-1模态分析微机系统,并熟练掌握使用本系统全过程,包含
了解测量点和激振点选择。
了解模态分析试验采取仪器,试验连接、安装和调整。
1、激励振时各测点力信号和响应信号测量及利用这些测量信号求取传输函数,并分析影响传输函数精度原因。
由式(1-3)可知,每一测点传输函数曲线拟和得到留数 是不一样,留数矩阵 与对应固有频率振型关系为:
(1-4)
是对称矩阵,其中每一行,每一列都是线性相关。其中任意元素为
(1-5)
称为系统模态向量,即固有振型。只要利用留数矩阵某一行或某一列,先将对应角元素包含振型元素求出:

双辽发电厂3号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模态测量试验方案

双辽发电厂3号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模态测量试验方案

双辽发电厂3号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模态测量试验方案编写:电科院赵雪松审核:电科院田景武双辽发电厂程木军批准:电科院郑良华双辽发电厂姚恩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二○○四年十月十九日1试验目的通过测量检验该机自投入运行以来定子绕组处理后端部固定的可靠性,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加固后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固有振动频率测量,使其端部模态躲开椭圆振型,保证发电机安全、可靠运行。

2试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DL/T 735—2000)标准相应的规定。

3试验方法3.1 测量原理测试采用锤击法,激励信号由激振锤自身携带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响应信号由固定在被测线棒表面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两个信号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送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时频率分析仪进行分析处理。

在现场进行测量时的原理图参见图一所示。

图一HP35665A型测频系统原理图图一中所用仪器设备为:ICP1为内置在激振锤内的传感器,拾取激励信号;ICP2为HP PCBI352A型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为1000mv/g,无畸变频率响应范围为5Hz~8kHz),拾取响应信号;AMP1、AMP2为HP PCBI-408B02型信号调节器,分别为两个传感器提供电源和前置放大;HP35665A型实时动态信号分析仪能把被测线棒振动频率的FFT波形实时地显示在自带的LCD(夜晶显示屏)上,并能转存在软盘上。

3.2测量要求根据多年经验,测试点应选在定子线棒的鼻端和引线上,鼻端测试方向为径向;对于引线,测量其在径向的振动信号就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

测点分别在发电机励侧和汽侧线棒上选取。

试验时,激振锤的激励方向应注意尽量与传感器接收方向保持一致,同时为保证拾取正确的响应信号,在固定传感器时,应特别注意使传感器的接收面与被测线棒表面充分接触。

用激振锤击打被测线棒表面时应掌握合适的力度,为防止击打时破坏线棒绝缘,应选用有弹性的锤头进行击振。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测试及模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进行固有频率测量及模态试验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端部绕组的振动状态,通过每次试验的结论,对比历史数据和比较趋势,发现未来运行中的事故隐患,从而避免由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过大引起绝缘磨损进而引发短路事故。

关键词:定子绕组端部固有振动频率模态分析一、前言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的增加,定子绕组端部受到的两倍频电磁力随之增大。

如果定子绕组端部的固有频率接近100Hz,在运行中绕组端部将会产生较大的谐振振幅,且以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接近100Hz,振形为椭圆时最为严重。

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松动、磨损造成发电机定子短路、接地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给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对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进行固有频率测量及模态试验,定量分析端部绕组的振动状态,成为加强对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松动、磨损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也是预防发电机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模态测量属无损检查性试验,可由试验结果预测发电机实际运行时端部的振动状态,不但每次试验的结论可指导发电机的维护和检修,而且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和比较趋势,可以帮助发现未来运行中的事故隐患,对避免由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过大引起绝缘磨损进而引发短路事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固有频率测量及模态试验1.测点的要求1.1测点位置能够在发电机定子结构变形后明确显示试验频段内所有模态的变形特征和模态间的变形区别。

1.2测点数量测点数量不应少于定子槽数的一半。

根据实际情况在汽励两侧定子绕组端部锥体内截面上取3个圆周,在圆周上均匀选取发电机端部上层线棒做为测试点。

根据测试实现的难易程度选择单点激振法还是多点激振法。

2.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用真空泥(或其它粘接物)将加速度传感器临时固定于被试线棒上。

1.4激振方式激振方式是锤击法。

根据测试实现的难易程度选择单点激振法还是多点激振法。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模态的测量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模态的测量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模态的测量1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及所受电磁力发电机绕组端部的结构设计随着发电机冷却方式以及制造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固定方法基本上可分为绑线式、压板式、绑线和压板相结合式等。

由于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处在复杂的端部漏磁场中,而且结构上类似于悬臂梁,不易固定得像槽内线棒那样牢靠,因此无论是在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端部绕组尤其线棒鼻端处振动最大,绝缘容易受伤,特别是槽口绝缘可能出现击穿和接地现象。

因此,各制造厂很重视端部结构设计,以防止发电机因绕组端部振动过大造成绝缘损伤而引起突发的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事故。

实践表明,发电机大量的事故源于其端部绕组的振动,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某发电厂安装了4台相同型号的500 mw汽轮发电机,其中3台于1981年的8个月里都发生了汽侧定子绕组端部磨损引发的短路事故,剩下的1台运行到1982年不得不更换了整个定子。

再如,石横电厂某300 mw全氢冷发电机,是上海电机厂引进西屋公司制造技术的第一台产品,由于定子绕组端部固定结构不合理,接连两次发生定子绕组端部短路事故。

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端部复杂的漏磁场,进而算出在稳态运行和系统发生故障时端部绕组各点的受力情况。

各点受力可用下式表达:=f0+f2cos(2ωt+以一台1 000 mva汽轮发电机为例,图1、2、3给出了额定运行时(满负荷、功率因数0.95)端部绕组上、下层线棒出槽口处三个不同时刻沿周向的径向受力分布情况。

图1中ωt=0°时,ia=0,a相相带绕组线棒各点受力为0。

因为磁密沿周向近似正弦分布,b、c相受力沿相带也近似正弦分布。

图2中ωt=30°时,上、下层线棒受力沿周向近似椭圆分布,两椭圆主轴基本垂直。

图3中ωt=60°时,ic=0,c相相带绕组线棒各点受力为0。

可见,上层或下层绕组端部所受的电磁作用力在空间分布上随时间连续变化,呈现旋转的类椭圆形。

电厂仿真模型实验报告(3篇)

电厂仿真模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厂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厂仿真模型的搭建方法;3.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电厂系统的运行特性;4. 优化电厂系统,提高发电效率。

二、实验原理电厂仿真模型是一种用于模拟电厂运行过程的计算机程序。

它通过建立电厂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电厂的运行过程,分析电厂的运行特性,为电厂的优化运行提供依据。

电厂仿真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负荷等;2. 控制系统模型:包括保护、调节、励磁等;3. 仿真算法:包括数值计算、算法优化等。

三、实验步骤1. 搭建电厂仿真模型(1)根据电厂的实际参数,建立电力系统模型;(2)根据电厂的实际控制策略,建立控制系统模型;(3)选择合适的仿真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2. 仿真实验(1)设定仿真参数,如初始状态、运行时间等;(2)启动仿真程序,观察电厂系统的运行过程;(3)分析电厂系统的运行特性,如功率、电压、频率等。

3. 优化电厂系统(1)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厂系统的不足之处;(2)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方案;(3)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力系统模型(1)根据电厂实际参数,搭建了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负荷等;(2)仿真结果表明,电力系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电厂的运行过程。

2. 控制系统模型(1)根据电厂实际控制策略,搭建了控制系统模型,包括保护、调节、励磁等;(2)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模型能够满足电厂的实际运行需求。

3. 仿真实验(1)设定仿真参数,如初始状态、运行时间等;(2)启动仿真程序,观察电厂系统的运行过程;(3)分析电厂系统的运行特性,如功率、电压、频率等。

4. 优化电厂系统(1)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厂系统的不足之处;(2)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方案;(3)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五、实验结论1. 电厂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电厂的运行过程,为电厂的优化运行提供依据;2.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电厂系统的运行特性,为电厂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3. 优化电厂系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DOC)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DOC)

姓名:实验报告学号:任课教师: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实验地占->实验内容用锤击激振法测量传递函数。

实验目的掌握锤击激振法测量传递函数的方法;测量激励力和加速度响应的时间记录曲线、力的自功率谱和传递函数;分析传递函数的各种显示形式(实部、虚部、幅值、对数、相位)及相干函 数;比较原点传递函数和跨点传递函数的特征; 考察激励点和响应点互换对传递函数的影响; 比较不同材料的力锤锤帽对激励信号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测试系统1、实验仪器主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冲击力锤、加速度传感器,LMS LMS-SCADAS m 测试系统,具体型号和参数见表1-1。

表1-1实验仪器2、测试系统利用试验测量的激励信号(力锤激励信号)和响应的时间历程信号,运用数字 信号处理技术获得频率响应函数(Freque ncy Res ponse Fun ctio n, FRF )得到系统的 非参数模型。

然后利用参数识别方法得到系统的模态参数。

测试系统主要完成力 锤激励信号及各点响应信号时间历程的同步采集, 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参数的 识别。

测量分析系统的框图如图1-1所示。

测量系统由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力锤和 比利时LMS 公司SCADAS 采集前端及Modal Im pact 测量分析软件组成。

力锤 及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SCADAS 采集前端相连,振动传感器及力锤为ICP实验1传递函数的测量1) 2) 3) 4) 5) 6)型传感器,需要SCADAS采集前端对其供电。

SCADAS采集相应的信号和进行信号处理(如抗混滤波,A/D转换等),所测信号通过电缆与电脑完成数据通讯。

力锤*Q力传感器LMS数据采集分析系统EZh - +加速度传感卡器图1-1测试分析系统框图四、实验数据采集1、振动测试实验台架实验测量的是一段轴,在轴上安装了3个加速度传感器,如图1-2所示,轴由四根弹簧悬挂起来,使得整个测试统的频率很低,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测试结果。

模态分析报告

模态分析报告

模态分析报告一、引言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可以了解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等重要参数,为结构的设计、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次模态分析的对象是一个机械结构,旨在评估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性能。

二、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模态分析基于结构动力学的原理,假设结构在自由振动时的响应可以表示为一系列固有模态的线性组合。

每个固有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固有频率反映了结构的振动特性,振型则描述了结构在该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三、实验设备与方法1、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模态分析软件。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结构在振动时的加速度响应,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模态分析软件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实验方法首先,在结构的关键位置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并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然后,对结构施加激励,激励方式可以是锤击法或激振器法。

在激励过程中,同时采集传感器的数据。

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模态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固有频率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前若干阶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结构的刚度特性。

较低的固有频率通常与结构的整体振动相关,而较高的固有频率则与局部结构的振动有关。

2、振型振型是结构在特定固有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通过观察振型,可以了解结构在振动时的变形模式。

例如,某些振型可能表现为弯曲变形,而另一些振型可能表现为扭转变形。

3、模态参与因子模态参与因子反映了每个模态对结构总体响应的贡献程度。

通过分析模态参与因子,可以确定哪些模态对结构的动态性能影响较大。

五、结果讨论1、结构刚度评估根据固有频率的大小,可以对结构的刚度进行评估。

如果固有频率较低,可能表明结构的刚度不足,需要进行加强或改进。

2、共振风险分析当结构的工作频率接近其固有频率时,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导致结构的振动加剧,甚至损坏。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共振频率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共振的发生。

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试验分析

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模态试验分析
LIGa g n
( i xaEetcSinic eh o g Ta ig nier g ntue Yn h a 5 0 C ia Nn i l r cet c nl y& ri n g ei stt ieu n7 0 1, h ) g ci i fT o n E n nIi , 1 n
窗函数 : 矩形窗 、 扁平窗 、 汉宁窗和力窗及指数 窗; 处理 功能 : 性谱 、 相关 、 递 函数 、 干函数 、 线 互 传 相 互谱
( 一 输入( ) , ) 激励 信号厂( 的自功率谱; ‘ ) ∽ 一 输出( 响应) 信号 ‘的自 () 功率谱; ( 一 输入( , ) 激励) 信号.‘和输出( ,) ( 响应) 信号 ( ‘ )
磁通相互作用 ,使得定子绕组端部受到与转速相 同的旋转
电磁力作用 。电磁力的径向分量是引起绕组端部结构振动 的主要激励力 。它具有如图 l 所示 的形状类 似于椭 园的分 布模式 。 其频率等于两极汽轮发 电转速频率的 2倍 , 对转速 为 3 0r i 0 0/ n的汽轮发 电机来说 , m 电磁力频率为 lO 。 O Hz
对50 0 MW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所做 的模 态试验分析。 关键词: 发 电机 ; 定子绕组端部 ; 模 态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 4 . M3 3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7 — 6 3 2 0 ) 2 17 0 6 2 3 4 ( 07 z - 1— 4 k0
M o e ts n l s o ee d o esa o i d n r eg n r t r d t a y i f r t n f h t t r w n i g i l g e e a o e a s h t n a
耦合 : C D 并且能为 IP型加速度传感器供 电; A 、C C

电厂试验总结报告模板

电厂试验总结报告模板

电厂试验总结报告模板
一、试验概述
本次试验以某电厂燃煤机组为对象,主要测试其燃煤效率、排放指标和运行稳
定性等方面。

试验周期为一个月,共进行了多项试验。

二、试验结果
1. 燃煤效率测试
在试验期间,我们积极对燃煤效率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燃煤机组的
燃煤效率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高负荷状态下,效率提升明显。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2. 烟气排放测试
我们还对烟气排放进行了测试,尤其是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
放进行了详细的检测。

在一系列试验中,我们发现排放量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表明该燃煤机组的环保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3. 运行稳定性测试
在试验期间,我们特别关注了燃煤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通过数据分析和长时间
的试验观察,我们发现该燃煤机组的运行相当稳定。

无论在高负荷还是低负荷状态下,燃煤机组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稳定性。

三、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对某电厂燃煤机组的燃煤效率、排放指标和运行稳定性等
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煤机组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环保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我们认为,这一试验是十分有益的,也为该燃煤机组的后续改进和升级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试验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试验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用锤击激振法测量传递函数,求取驱动桥壳的模态参数。

二、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传递函数常用的锤击激振法;(2)测量激振力和加速度响应的时间记录曲线和传递函数;(3)比较原点传递函数和跨点传递函数的特征;(4)识别驱动桥壳的模态参数。

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包括力锤、加速度计、电荷放大器、信号采集卡、信号分析记录系统。

其中:(1)力锤用于激励实验对象,本实验使用钢制锤头进行激励;(2)加速度计用于拾取响应信号并转换成为电荷信号;(3)电荷放大器用于将电荷信号放大成电为适合测量的压信号,本实验采用SINOCERA公司生产的YE3822A信号放大器;(4)信号采集卡用于对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采样,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本试样采用DT公司产的DT9837A采集卡;(5)信号分析记录系统包括一台笔记本电脑和相应的应用程序,本实验采用DEWESoft 7.0软件进行振动信号的时间历程测量。

各个仪器与实验对象的安装位置、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图2~5为实验现场的仪器安装实物图。

力锤加速度计1加速度计2电荷放大器1电荷放大器2电荷放大器3信号采集卡笔记本电脑图1图2图3图4图5四、实验数据采集过程用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的力锤敲击实验对象上的某一点。

加速度传感器拾取激励力的信号。

安装在实验对象的某一观测点上的加速度计拾取响应信号,经电荷放大器后输入信号采集系统。

(1)仪器操作要点如下:a)锤子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必须接入信号采集器的第一通道,响应信号依次接入信号采集器的其他通道;b)在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上设置适当的参数,首先设置采集参数,如实验名(ASCⅡ码)、试验号(数字)、数据路径、结果路径、采样类型(多次触发)、单位类型(可变)、设置工程单位和标定值;c)采样菜单中选用多次触发,设置相应的参数,开始采样。

(2)敲击传感器附近的测点,测量原点传递函数;(3)敲击远离传感器的其他测点,测量跨点传递函数。

模态分析报告

模态分析报告

模态分析报告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某架飞机进行模态分析,以评估其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特性,以及提供相关结构设计和改进意见。

报告结构本报告结构如下:1. 模态分析简介2. 试验数据处理3. 基础模态分析4. 主要模态分析结果5. 结构设计和改进意见1. 模态分析简介模态分析是通过控制结构的激励条件,来研究结构振动的一种方法。

对于飞机等结构物,模态分析能够评估其固有频率和模态特性,以及寻找可能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2. 试验数据处理本次试验使用了xxx测试仪器,得到了多组振动数据。

处理过程包括滤波、采样和波形分析等步骤,最终得到了结构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振动模态。

3. 基础模态分析在模态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基础模态分析,以确定结构的基本模态。

本次试验得到了飞机前根部、中根部和后根部的基础模态,如下图所示:(插入基础模态图)其中,1、2、3分别表示前根部、中根部和后根部,a、b、c分别表示不同的振荡模态。

4. 主要模态分析结果基于试验得到的振动数据,进行了主要模态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插入主要模态分析结果表)表中列出了前五个主要模态的特征频率、模态形状和振幅等信息。

可以看出,第二个主要模态具有较高的特征频率,表示该模态较为稳定,但其形状较为复杂,需要特别关注。

5. 结构设计和改进意见针对模态分析结果,提出如下结构设计和改进意见:1)增加加强结构件,加强飞机的抗振能力。

2)优化组件结构设计,使其形状更加简单,减少激励条件下的振荡变形。

3)采用新型材料,提高飞机结构的刚度和韧度,以减少频率响应。

结论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了该飞机的固有频率和模态特性,并提出了结构设计和改进意见,为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可
以用来评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性能,发现并分析定子绕组的振动问题。

在目前的电力行业中,发电机是最核心的设备之一,对于保证电网的
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发电机的质量和性能也直接关
系到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这种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定子绕组的加速
度分布,进而获取定子绕组的振型,同时利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分析定
子绕组振动产生的产生的频率和振幅变化,来判断定子绕组的振动性
能是否良好。

同时,在试验中,需要通过控制不同的参数来模拟不同
的工作情况,测试定子绕组在不同情况下的振动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定子绕组的振动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保
证试验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例如,需要选择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来检测
振动信号,并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以保证进行试验前的数据准确性和
可重复性。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并进行数据处理
和分析,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正
反映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振动情况。

总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性能,发现并分析定子绕组的振动问题。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提高发电机性能的目的。

发电机端盖的模态及热分析

发电机端盖的模态及热分析

发电机端盖的模态及热分析
某型号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低速阶段产生较大的噪音,将电机端盖模态分析,确认是否因其固有频率造成。

在分析前需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分析模型、材料属性以及分析方法准确。

另外,发电机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端盖发生变形,需要通过仿真分析确定设计结构的变形程度及变形最大位置是否在设计许可范围内。

项目挑战:
由于发电机使用的材料多,获得材料属性等信息比较困难,细微特征的简化程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容易把握。

如何简化与实际模型相一致的分析模型是工程师所面临的模态仿真技术难题。

发电机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端盖发生变形,要经过实验验证热产生的结构变形在可容许的范围之内花费大量时间。

热载荷的简化与施加方式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另一难点。

端盖网格模型
解决方案:
1. 通过物理实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
确认材料属性的准确程度;
确定仿真模型与载荷施加的精确度。

2. 反复对实际的模型进行各种简化与加载并与实际结果对比,积累经验。

利用发电机端盖的模态及热分析结果,对新产品开发的模态、强度等分析,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省了样件制作等费用。

用户评价:
利用发电机端盖的模态及热分析结果,对新产品开发的模态、强度等分析,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省了样件制作等费用。

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东莞市金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_。

模电力的实验报告

模电力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模拟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方法。

3. 分析故障切除时间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4. 掌握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电力系统暂态失稳实验2. 故障类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因素实验三、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遭受故障扰动后,各同步发电机能够恢复同步运行的能力。

暂态稳定分析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暂态稳定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暂态稳定计算方法:常用的暂态稳定计算方法有数值积分法、特征值法等。

2. 影响暂态稳定的因素:故障类型、故障切除时间、系统参数等。

3. 提高暂态稳定的方法:合理设计系统参数、优化控制策略等。

四、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软件,新建一个名为“模拟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文件夹。

2. 在该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暂态稳定分析实验”的M文件,用于编写实验代码。

3. 编写实验代码,包括以下内容:(1)定义电力系统参数: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参数。

(2)设置故障类型和故障切除时间。

(3)调用MATLAB内置函数进行暂态稳定分析。

(4)绘制摇摆曲线,分析暂态稳定情况。

(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暂态稳定的方法。

4. 运行实验代码,观察实验结果。

5.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力系统暂态失稳实验在实验中,设置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故障,故障切除时间为0.1秒。

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暂态稳定分析,绘制摇摆曲线,分析结果如下:(1)在故障切除后,发电机转速发生较大波动,但最终恢复同步运行。

(2)故障切除时间对发电机转速波动有一定影响,切除时间越短,转速波动越小。

2. 故障类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在实验中,分别设置单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不同故障类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GB/T1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号:00505Q10437R2M )
技术报告
日期 XDS/GY.B/122—2008
项目名称
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 投诉电话:5542661
参加工作单位
工作人员
项目负责人
工作时间08年5月8日至08年5月12日报告编写
初审
复审
批准
XXXX电厂#1发电机定子端部模态试验
1 项目来源
该项目属于技术监控项目。

2 试验目的
根据技术监控要求,在XXXX电厂#1发电机大修期间对定子端部模态试验,检验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情况。

3 设备概述
该机为300MW的水氢氢冷却方式机组,铭牌参数为:
型号:QFSN-300-2-20 功率:300MW
转速:3000rpm 极数:2P=2
频率:50Hz 电压:20kV
出厂日期:1995年出厂编号:3-60215
生产厂家:哈尔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4.依据标准
4.1 DL/T 596-1996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4.2 DL/T 735-2000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

5.试验设备、试验项目及人员分工
5.1 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GMCRAS V7.0型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模态分析系统,准确等
级0.5级,编号5037。

5.2 测点布置
在发电机汽、励端部埋设加速度传感器,锤击端部绕组,测量并分析频率响应函数。

5.3 试验项目
发电机端部绕组模态试验。

5.4 人员分工
试验人员:湖南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易浩波何建立杨志强
6 试验方法
根据DL/T 735-2000《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的要求,采用专用发电机绕组振动测试系统装置,在发电机端部线圈圆周对采取27个点(平均分布)进行锤激激振,采样,进行模态拟合分析,确定各阶振型及其频率。

7 试验数据分析
7.1在需要分析的频率范围94-115Hz内,该机端部线棒有固有频率,具体模态参数列表如下:
XXXX电厂#1发电机端部线圈模态参数列表
7.2该机各阶固有频率的频响函数总集平均功率分布图如附图1、2;
7.3在有影响的94-115Hz 范围内:汽端有振动频率点振动频率为95.15Hz;
7.4汽端的95.15Hz振型(见附录图3)为椭圆型;励端114.01Hz振型(见附录图
4)为三叶形。

根据DL/T 735-2000《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中7.1.3中的规定:已运行的发电机,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 范围内,应结合发电机历史情况分析,若绕组端部磨损严重和松动,应及时处理并复测模态;若无明显磨损,应加强监视,在具备条件时对端部进行处理。

本机在94~115Hz范围内汽端有振动频率点,振型为椭圆型;该机汽端的模态试验结果与2007年的试验中94.13Hz频率振动频率相近,说明该机在运行当中振动频率未发生改变及恶化现象。

8结论及建议
本次试验中发现该机汽端仍具有危险固有振动频率,但现场未发现异常情况,因此建议下次检修期间进行复测检查。

9 附录
附图1:汽端频响函数幅值总平均曲线
附图2:励端频响函数幅值总平均曲线
附图3:汽端95.15Hz模态振型图附图4:励端114.01Hz模态振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