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研究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01802b3687c24028915fc317.png)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作者:王满新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5期提起张恨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
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
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
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干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
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的“副刊圣手”“全能报人”,他在中国现代报刊史尤其是副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纵观张恨水先生的一生,他首先是“报人”,其次才是作家,他的报刊编辑工作对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既然如此,研究张恨水就不能只着眼于他的作家角色和身份,也应该着眼于他的报人角色和身份。
那么,目前有关张恨水报人角色和其副刊编辑工作方面的研究状况如何呢?查阅有关文献后,这方面的研究大约可作以下描述。
一回忆性、介绍性的资料回忆性和介绍性资料首先应当提到的是《张恨水研究资料》。
这是由张占国、魏守忠两位先生花费三四年时间,查阅近百种报刊资料,走访几十位有关人士编撰的大型张恨水研究资料汇编而成的。
可以说,它是20世纪80年代作家张恨水研究的最重要的收获,为张恨水研究提供了一部较为翔实的资料,也为新时期张恨水研究的深入开展构筑了相应的学术平台。
此前,还未出现过如此规模巨大的张恨水研究资料。
这部资料汇编是一部站在文学研究角度即“作家张恨水”研究的角度编撰的大型文学研究资料。
但由于张恨水作家和报人的双重身份,其中的某些章节,如“生平与文学道路”一节,在记录作家张恨水写作生活的同时也记录了报人张恨水的编辑工作和记者生活的点点滴滴。
收集的内容有张恨水本人写于1948年的《写作生涯回忆》和其子张晓水、张二水、张伍的《回忆父亲张恨水先生》(《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还有与他有过密切交往的同时期的报人——张友鸾、张友鸿、左笑鸿等写的回忆文章,如张友鸾的《老大哥张恨水》(《新闻研究资料》(丛刊)1981年第1辑)、张友鸿的《忆恨水先生两三事》(《新闻研究资料(丛刊)1981年第1辑》)等,这些由张恨水自己及其亲人、友人写的回忆性文字无疑均是记载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的珍贵史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张恨水
![张恨水](https://img.taocdn.com/s3/m/f2147b0cfad6195f312ba6f7.png)
第四节雅俗交融的现代通俗小说关键词现代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社会—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历史类小说,张恨水一、现代通俗小说的成熟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和《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构成了新文学对通俗文学的公开挑战和对垒,而现代通俗文学则仍旧坚持自己的文学阵地。
1922年8月,范烟桥、赵眠云、郑逸梅等人在苏州留园成立星社。
他们翻新《礼拜六》,出版发行《小说日报》《星期》《快活》等报刊杂志。
现代通俗小说与新文学并驾齐驱,各类型创作争相涌现,现代通俗文学进入成熟期。
声音“我们一方面要与全国的同志们建设我们的新文学,一方面对于我们前面的妖魔也应当援助同志们,不惜白兵的猛击。
这丑恶的妖群,固然不免可惜了我们很贵重的弹药。
然而,他们的横奔,是时代的污点,是时代的奇辱,时代要求我们把他们的污点揩了,把他的奇辱雪了。
朋友们!请来同我们更往前方追击,把他们的战线一条条的夺了,把他们由地球上扫除了罢!”成仿吾:《编辑余谈》(《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声音“小说之佳者,其魔力不弱于美女子,每令人倾心相爱,不忍舍去。
”“小说可以疗愁,为效殊神。
秋中多感,百端交集,小楼听雨,每邑邑不乐,出一二名家小说读之,则郁闷为展,秾愁自蠲,正不必别觅疗愁方也。
”周瘦鹃:《申报¡¤自由谈之自由谈》1、言情小说言情小说在早年又被称为“鸳鸯蝴蝶派”。
1912年徐枕亚《玉梨魂》的出版,曾经风靡一时,是为鸳鸯蝴蝶派的“言情鼻祖”,其后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周瘦鹃、刘云若等人。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周国贤,苏州人)曾以写“哀情短篇”著称,他的小说大都融哀情、爱国、伦理与社会小说于一体,也能有所吸收西洋小说技巧。
他努力追赶时代的潮流,折射出五四新潮对旧派文学阵营的影响。
声音“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来看,…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应当以《玉梨魂》为代表,作者则以徐枕亚为代表。
”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2、“社会小说”李涵秋的《广陵潮》以云、伍、田、柳四户的盛衰荣辱、悲欢离合,折射出扬州社会乃至整个时代的动荡不安、风雨飘摇。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小说特点是什么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小说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b9e88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5.png)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小说特点是什么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小说特点是什么张恨水的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张恨水的小说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张恨水的小说特点张恨水原名张西远,是安徽人,出生于1895年5月18日,被称为“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的第一人,其笔下的作品被后人所称赞,他很喜欢《红楼梦》的那种文人诗句与佳人才子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他作品的影响之广让人称叹,甚至鲁迅的母亲都很喜欢他的作品,那么张恨水小说的特点是怎样的呢?张恨水由于对文学的热爱,对多个名人的作品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讲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使他的作品非常的严谨,有整体性,还可以独立成章,其中的情节曲折婉转,故事贴切读者的习惯与审美观,非常吸引读者。
并且张恨水还将各地具有特性的方言写入了他的作品当中,不仅令读者的见识得到提升,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也是有着积极地影响。
张恨水的众多小说都继承了他对传统小说写作形式的修改,而且他了解到当时新文学的弊端,所以张恨水的作品集合了他的理解,特别重视民族化和传统形式的描写手法,使得众多的普通民众可以轻易的接受。
他曾说过——绝对不写人家看不懂的语言,可见其对读者与所写小说的契合度是十分重视的。
张恨水小说是社会言情的形式,精彩婉约的写法,显示出了以言情为主的才子佳人写作模式。
他做到了面向大众,采用了严肃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其可读性恨强,所以受到了广泛人民的喜爱。
张恨水的作品介绍张恨水中国著名的作家,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在这些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中、长篇章回小说,字数总共约三千万,那么张恨水作品有哪些呢?张恨水的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和《水浒新传》。
《金粉世家》是长篇小说,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上层权贵家族的生活,它展现了国务总理金铨这个权贵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除此之外还展现了腐朽之极的灵魂。
张恨水小说创作以俗为雅的文学追求
![张恨水小说创作以俗为雅的文学追求](https://img.taocdn.com/s3/m/f2963a85cc22bcd126ff0c83.png)
乎生活逻辑的命运,以言情和娱乐为小说的构思原则,展开情节叙 述,以审美的方式把 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文学抱负向读者辐射。 欢喜 《 悟程现代通俗小说中避行 自我改良,真正做到了打通雅俗,以俗为雅的境界观。 冤家》的结局写到男主角受到 ^ “ r 捧角”的侮辱,为保持自己的人 [ 关键词] 恨水 小 创 : 学 求 张 : 说作 文 追 格,愤而出走,而女主角却因迫于生计,迫于合同,无法离开唱戏 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 以 “ 文以 生涯跟着男方奔赴两 北,一对大妻成了牛郎 织女,不知何时可以团 敷道 ”作 为自己的文学 使命,而足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 闲的通俗文 圆,陷于生离死别的悲剧中。这种结局把张恨水言情小说的暗示式 学上,作 “ 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同体即将被 结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由单纯暗示人物事件的结局引向了对黑 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 “ 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 暗社会迫害小人物的愤怒。 它无疑加强了小说现实主义力量。 金粉 《 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 世家》 中关于金风绕了一个圈子之后借到的实际还是 自己妻子的钱、 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 而彼此全蒙在鼓里的 描写,无不叫人读后喷饭,饶有情趣, - 且-笑 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 “ 匹夫匹妇”所喜爱。 过后又能教人加深对封建官僚家族的 腐败本质的认识。特别值得重 比如,他的 《 啼笑因缘》以樊家树和沈风喜、关秀姑、何丽娜三位 视的是, 他写于 13 年的 《 90 啼笑因缘》在言情写趣上取得了比较成 女 子恋爱纠 葛为主 要情 节线索,把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及对军 阀暴行 功的艺术效果。作者没有因袭当时上海洋场章到小说流行的肉感与 的批判融入 其中,同时还 穿插了关寿峰父女除暴安 良的侠客行 为。 武侠神怪这两条路子,而足以 “ 赶上时代”的新姿态,融反封建 小说 中既有 缠绵悱 恻的爱情故事,又有反封建反迫害 的而 后来 的社 反强权 的思想于一 个多角度 恋爱故事之 中,既富有人情味 ,又带有 会 内容,还 有紧张惊险的武侠传奇,而这恰恰是小说广受欢迎 的主 强烈的传奇性。作品构思十分巧妙,引人入胜且趣味无穷。军阀仗 要原 。 作者在编织故事时又能充分运用误会法来增加情节的魅力, 势霸占民女已为公理所不容,除暴安良的正义之举自然赢得读者的 使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能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喝彩,而樊、沈、何、关之间缠绵悱恻、悲悲喜喜、变幻不定的儿 使之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样,作品就适合了各类不同读者的审 女之情更足令人沉醉、心潮难平。即使应出版商的要求,作者增加 奖需求,尤其符合部市小市民阶层的心理和幻想。当时处在社会底 了卖艺义女侠客的 “ 噱头” 但由于作者敏捷的艺术思维, 噱头” , 这“ 层的小市民生活苫闷,一个女侠锄暴安良的故事,就能引起他们的 也变成 作品总体构思的有机部分,对人物情节起到了很好的衬托 浓厚 兴趣 ,使他们 得到很大的满足。可见 ,张恨水确实是将其创 作 作用。《 啼笑因缘》对于我们正确处理通俗文学 的文学性 、 思想性与 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审美习惯和阅读能力,努力 趣味性以满足人们的情感期望视野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抗战 使 自己的小说成为广人市民读者喜爱的作品。 爆发,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张恨水的小说观念与创作面貌均发 然而 ,征向 “ ”定位的同时 ,张恨水 的小说并不像 一般 的滥 生了变化。他认为 自己写小说 “ 俗 不仅供人茶余饭后消遣” ,而要 “ 以 俗文学靠一味迎合大众,使读者获得单纯的娱乐快感而取胜,他在 小说之文写国难之时物,而贡献于社会……略尽吾一点鼓励民气之 自己的小说中融入更深更广的东西,达到了 “ 高等艺术”的层次。 意” 他的 《 , 冲锋》《 游击队》《 虎贲万岁》等抗战小说在思想意识上 1对章回体的改 良 . 适应抗战需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发挥了抨击日寇、歌颂英 张恨水在文奉形式上实现了对章回体的跨越。联系现代文学发 雄、唤醒民众、鼓舞士气的作用。他在目睹了国民党腐败和社会黑 展史 可以看到,张恨水是在反思 “ 四”新 文学 ,雅俗 、新旧对 峙 暗 ,感受到 民众 的痛 苦和不满后,又 以强烈 的正义感创作 了 《 五 八十 冲撞 中坚持章吲体小说创作 ,建立通俗小说文体观 的。他 看到 , 章 梦》《 牛马走》等社会讽刺小说揭露 、 抨击 了国民党 官僚的贪污腐 [小 说的优 长, 时也看到 了新小说取法西洋而带来 的 “ 口 I 欧化 ”毛 败和投机商人的巧取豪夺,表现 了市民在物价上涨、投机盛行之下 病 ,这种 “ 欧化 ”倾向使得一般的普通 民众无法接 受,所 以张恨水 生存 的艰难 。小说从广大市民阶 层最关心的生 计问题入手 ,激起 了 认为必须要改造章蚓体,而他的创作实践已经作 r 一系列的改造章 市民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些作品适应 l r 时代的需要,反映了社会的 刷体 的工作,提 I 用现代意识去改造 旧章 回体 ,要 为他 的服 务对 热点,表达了民众的心声 小说仍旧保留着报人小说的特征,为适 I J 象提供 “ 现代事物 ” ,从而在 “ 新派小说 ”和 “ 章 Dq说 ” 间踏 应市民读者的口味和发挥 自己写作言情小说的特长,在社会讽刺小 l, 之 出一条改 良的新路。如何改 良l章 小说 ,张恨水提 出要 采取 渐进 说中仍喜欢安排一些男女恋爱纠葛,以此增加小说的情趣. 【 1 之法 ,“ 仃章刚小说的老会,我是一 向取逐渐淘汰于法 ” 具体 所 。在 总之,张恨水 的小说以独特 的创作个性 ,饶有兴味的故事 ,生 的改 良于法 I : ,他是 “ 以社会为经 , 情 为纬者 多。那 足由于敞事 动活泼 的语 言,栩 栩如生的人物,迎合 了大众的 口味 和需要 。既有 的构造,和文 组织便利的缘故” 。这有其 “ 恋…”的一面。 但他又 人众通俗文学 的趣味 性、情 节性、又善于制造叙述 内容上的陌生化 认为 : 关于改 良方面 , 自 “ 我 始就增加 一部分风景的描 心理 的描 效果,一部部经典耐读的 “ 叙事传奇” 在商业运作中取得巨大成功, 双料冠军 ” 张恨水 小说他 作品中的高雅不 是纯艺 。 写。有时,也特地写些小动作。实不相瞒,这足得自西洋小说。 ”这 成为名副其实 的 “ “ 求新”的一面,正是他 “ 改良”之所在。这些都在 《 啼笑闪缘》 术的脱离民间情趣的高雅,作品中的通俗也不是完全平民化的毫无 等作品中运用过丫。他成功地在最人程度上拓腱_章 体艺术形式 文采的通俗 ,他创作 的现 代大众通俗小说体现的通俗 高雅足相互 r 和 内容. 的功 能,使章 }体焕 发}新 的生机 。 卜 口 J } 』 融合的。 这种高雅化的通俗使得他的作品既能在文人士犬犬中流传, 2注重小说创作与时代的契合 . 又能为广大市民接受,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有着独特而卓越的贡 张恨水善 于编织 故事情节、重视故事的趣味性 ,然而 ,张恨水 献。张恨水在现代通俗小说 中进 行的 自我改 良,真正做到 了打通雅 还足一个追求j 步,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的作家 。他并 一味迎 合部 俗, 以俗为雅 的境地 ,而在文本 的思想含 I他 “ 2 [ L } 二 以言情为纬 ”编 分市民读肯中的低级趣味, 不作淫声, 从“ 也小作飞剑靳人头的事” 织的足社会的广阔 图I。历 史的风 、时代的变革 、阶层的 迫 与 , 田 i i 足注意通过 自己的作 品去提 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欣赏水平 。他 的 对点、人类的辉煌与脆弱,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使他的 创作实践已经验证了他的这种理论规念。他的小说情节内容绝人部 “ 俗”文学进入了r高的境界,成为了高等的艺术。 史 分以现实生活为牡础,他依靠巧合、误会、错过等荇种偶然 素, 参考文献: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94eee59ad02de80d4d84008.png)
浅论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
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
其作品如《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纸醉金迷》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于现代中贯穿封建却又不牵强,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章回体小说有现代性的改造。
作品又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用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
他吸取了西方小说和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优点,创作出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的独特手法,他的作品新旧交融,既有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又将现代的叙事内容融入传统的小说形式中,这正是张恨水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的价值所在。
一、雅俗共赏的写作技巧张恨水先生的作品俗中藏雅,雅中有趣,雅俗共赏。
无论其人物性格塑造,心理描写,还是情节安排,语言风格,都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是《红楼梦》诞生以来难得的艺术精品。
(一)雅俗共赏的故事情节安排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
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
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
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关于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
![关于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595be2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77.png)
关于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关于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论文关键词:张恨水小说文化特征独特价值论文摘要: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也堪称21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
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征,并蕴涵着现代性特征。
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张恨水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文化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当今文学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这正是张恨水的价值所在。
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张恨水传统的旧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他作品中所包含的现代性特征,从而在历史的流变中欣赏他的独特价值。
一、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张恨水的小说赢得新旧两方面读者欢迎与他创作背后独特的文化心态有关。
他说:“由于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革命青年,我已剪了辫子。
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词曲,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
”这一方面是新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是旧的传统的文化心态。
但毕竟时代氛围不同了,他所处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失去主导地位的时代,外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成为强势。
迫于时代压力,再加上在新式学校受教育时“我受着很大刺激,极力向新的路上走”,使他具有趋时向新的心理。
然而,在张恨水的心理构成中,无疑传统文化成为主导。
他的趋时向新的心理只不过是时代压迫下新的文化心理的无奈追加,只是起着催化他适应时代要求的作用。
由此他的文化心理构成逃不出“中体西用”的框子。
这决定了他的文化心态是稳中求变。
促使他在旧的传统文化支撑下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素养,使旧的文学焕发出富有现代性的活力。
导致他具有如此的文化心态,当然有“过渡时代”的原因,再加上他个人所接受的旧式教育,使他“长久地在新旧文化之间徘徊着,艰难地进行着对新旧文化的独特选择,在新旧兼容中探索着对传统文化的改良。
矗立在世俗文学中的两座高峰——张恨水、 张爱玲比较研究
![矗立在世俗文学中的两座高峰——张恨水、 张爱玲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34fce3aeaad1f346933ff1.png)
张 恨 水 深 受 中 国古 典 小 说 名 著 《 红 楼 梦 》 的
熏 陶 。早 在 4 0年 代 就 有 人 评 张 恨 水 的 《 金 粉 世
家》 “ 承继 着 《 红楼 梦 》 的人情 恋 爱小 说 ” ,更 被 称为 “ 民 国红楼 梦 ” 翻 。在 《 金 粉世 家 》序 中张恨 水
相 厮 守 的时 候黛 玉郁 郁 而 终 ,而 冷 清 秋却 毅 然选
择 离 开 。选 择 过 自己独 立 的生 活 。身 为 纨 绔 子 弟 的金 燕 西 ,贪 图 享受 ,挥 金 如 土 ,但 是 这 位 时 尚 的贾 宝玉 却是 受 过 自由民主 思想 的熏 陶 , 所 以他 敢
张 爱 玲 ,他 们 的文 学创 作 都 深 受 《 红 楼 梦》 的影
以俗为 主 、雅俗 共赏 的文学 追求 。二 张都深 受 中国 古 典文 学 的熏陶 ,执 著于对 俗人 、俗 物 、俗 事 的描 写 ,这 也造 就 了他们 创作 的同质性 与相异 性 。
一
矣 ,有人 日 :此 颇 似取 径 《 红楼 梦 》 ,可 日新 红 楼
梦 。吾 日 :唯 唯” 。嘲 确 实 《 红楼 梦 》对 《 金 粉 世
第 1 3卷
第 6期
张韵雅 :矗立在世俗文学 中的两座高峰
第 1 3卷
第 6期
柳 州职业 技术 学院 学报
J 0URNAL 0F L I UZ H0U VOC A 【 ONAL & T E CHNI C AL C0L L EGE
Vo 1 . 1 3 No . 6
De c . 2 0 1 3
2 0 1 3年 1 2月
[ 语 言/ 文学/ 艺术研 究]
统 文 学 中汲 取 了精 华 ,并 与 自己 的创 作 实 践 相 结 合 ,化 出 了 自己 的风格 。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
![报刊编辑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55f5b746767f5acfa1c7cde9.png)
研究 大 约 可作 以下 描述 。 回忆 性 、 绍性 的 资料 介
继《 张恨水 研究 资料 》之后 , 又有 不少 这 方 面 的专著 相继 问世 ,如 张恨 水 之 女 张 明明 的 《 回忆 我 的父 亲 张恨
0 Ⅱ旺 菇
我 ( 间 , 阅近百 种 报刊 资料 , 查 走访 几 十位 的 《 所 知道 的张 恨水 》 金 城 出版社 ) 有 关 人 士编撰 的大 型 张恨 水研 究 资料 问 世 。 这 些 由 张 恨 水 后 人 写 的 回 忆 性 报人 张恨 水 ” 编 汇 编 而成 的 。 可 以说 , 是 2 它 O世纪 专 著无 疑也 都 记载 了“ 8 0年 代 作 家 张 恨 水 研 究 的最 重 要 的 辑 工作 和 生 活的 点点 滴滴 ,均 为研 究
报 纸—— 《 南京 人 报》 。在所 有 的报 刊
— —
张友 鸾 、 张友 鸿 、 左笑 鸿 等写 的 回
编 辑工 作 中 ,他 干 的最 长久 的是 主 编 忆文 章 , 张友 鸾 的 《 大哥张 恨水 》 如 老 《 丛 91 副 刊 。他 是 2 0世 纪 二三 十年 代 , 中国 ( 新 闻研 究 资料》( 刊 )18 年 第 1 现代 报 刊史 上的 “ 刊圣手 … ‘ 能报 辑) 副 全 、张友鸿的 《 忆恨水先生两三事》
位采、 、 、 、 写 编 校 管理 、 发行 样 样在 生 活 的 同时 也记 录 了报 人 张恨 位 终身 从 事新 辑 工作 和 记者 生 活 的点点 滴 滴 。收集 全 , 闻工 作 的优 秀报 刊 编辑 工作 者 。在数 的 内容 有 张 恨 水 本 人 写 于 1 4 9 8年 的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4daa6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2.png)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姜友芝【摘要】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至少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女性形象。
本文主要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女性形象类型,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女性形象身上寄托了张恨水的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反观张恨水的人生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Zhang Hen - shui, a masters of modem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created many vivid characters. In almost every novel there is at least one prominent and distinct woman character. This paper, through the woman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the artistic methods of creating women characters, and the Zhang's thoughts of life finding susstanee in the women characters to analyze the women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tent hidden in the women characters, and to view Zhang's position of life value and humane care.【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女性形象;艺术手法;爱情婚姻观;正直清高的人格;悲悯情怀【作者】姜友芝【作者单位】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一生创作作品无数,仅小说一项就有一百一十多部,其中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社会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影响最大。
张恨水通俗小说中的雅
![张恨水通俗小说中的雅](https://img.taocdn.com/s3/m/8dafc147b307e87101f69694.png)
张恨水通俗小说中的雅提到张恨水,我们忘不了的是他所创作的众多通俗小说以及他对通俗文学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无疑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因为生活在市民环境之中,他具有了普通市民的思想感情,他的小说创作也趋向于通俗化的意味。
但是通俗并不等于庸俗,张恨水并不是那种一味去迎合市民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家,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在通俗的外在形式下自觉地开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将高雅的和通俗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受普通市民阶层的热烈欢迎,又能满足上层文人们地审美愉悦。
在通俗的外表下,我觉得雅才是他小说真正的精神内涵。
首先,雅体现在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的美好的品格上。
因为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根植于他脑海中的传统文化也就无可厚非地进入了他的创作之中。
那种传统的人生哲学、为人处事的人生方式,都被倾注于他的理想人物的身上。
无论是《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还是《啼笑因缘》中的樊家树,他们都具有儒雅的风范,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忠厚正直、洁身自好、清白自许的美好品格在他们身上都被表现地淋漓尽致。
其次,张恨水的小说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现代文明中的熏染中成长起来的樊家树是个积极入世的青年,社会对于他而言是一片还没有被开发的广阔天地。
小说中的武侠成分也并没有让读者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就像关氏父女那样,虽然有着满腔的正义,在市民圈中也是小有名气,但是一旦与现实对抗时,他们的力量又显得多么匮乏。
这种直面现实的写法使得小说脱离了那种作为纯粹娱乐工具的命运。
再次,美感增添了小说的文人化情趣。
美感就要求作品中要有雅的东西,以此来使读者赏心悦目。
因为张恨水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意蕴,所以他的小说常常具有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此外,他的小说还对文人化的生活进行了描写,例如《金粉世家》中有很多关于诗社活动的描写,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追求就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张恨水在创作上追求艺术手法的高雅。
张恨水通俗小说的特点
![张恨水通俗小说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441e30580216fc700afdd5.png)
大而珍贵 的精 神遗产 , 同时他 也因这些 作品 无可争辩 的艺术 魅力 而成 为一位具 有世界性影 响 的大作家
张小说 , 些 小说 有最 明显 的两个 特 点 : 是 在艺 术 形 最 这 一
式上 , 继承 并改 造传 统 章 回小说 , 力创 造 为大 众所 喜 闻乐 见 的形 式 , 中见雅 , 俗 共赏 ; 是在 思 想 努 俗 雅 二
维普资讯
12 7
《 淮 论 坛 }0 6年 第 2期 江 20
张恨 水具 有深 厚 的文 化底 蕴 。他才 通今 古 , 贯 中西 , 学 特别 是 有深厚 的 国学修 养 。也许 因为从小 受
传统 文化 的教育 和熏 陶 , 推 崇传 统 文化 , 想观 念 上提 倡 改 良了 的新儒 学 。所 谓新 儒学 , 他 思 即是 把传 统
文 化 中内在 的具 有活力 的因 素 , 括经 世 的 、 包 民本 的 、 自强 不 息 的思 想精 神 与 冲击过 来 的西 方文 化 中 的 精华 结合 起来 , 中为主 、 以 中西 合璧 。 它既 不抱 残守 缺 、 泥古 不化 , 也不 盲 目趋新 、 洋媚 外 。 种思想 使 崇 这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张恨水决意投笔从戎回故乡的山中打游击呈文送到国民政府的第六庆他以自己的八十一梦无情地讽刺了国民党的腐败以致国民党特务认为他已经赤化检查了他的来往信件并勒令新民报停载八十一梦当遭到张严词拒绝后国民党要员又威胁说要送他进贵州息峰集中营八十一梦亦被腰斩
维普资讯
内容 上 , 以社 会 为 经 , 情 为纬 , 成 了社 会 言 情 小说 的 模式 , 出了 鸳鸯 蝴 蝶 派一 味 言情 的才子 佳 人 言 形 跳
式 的窠 臼。 以下本 文专 就这 两 个方 面予 以分 析 。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9dbf73f4f90f76c661371a74.png)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谢昭新黄静内容提要张恨水的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大体上是属于实践型也即经验型的,即在通俗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经验的总结、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能进一步深化他的小说创作。
他对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中,建立现代通俗小说的文体观;在创作实践的演进中,建立现代通俗小说的艺术观;在追求时代精神中,发展现代通俗小说的功能观。
他在“趣味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作的突进,完成了由俗入雅地向新文学主流意识形态的靠近及转向。
作为现代通俗小说艺术大师的张恨水,不仅为中国文坛留下了120多部中长篇小说,而且还留下了相当数量的小说理论著述。
人们评价张恨水,大都关注他的文学创作,而对他的文学思想尤其是小说理论则很少涉足。
其实,张恨水不仅是现代通俗小说家,而且还是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家。
张恨水说他曾打算写一部《中国小说史大纲》,后来欲改为《中国小说新考》,这部系统的小说理论著作虽未面世,但在他为自己的作品所写的序、《写作生涯回忆》、《谈长篇小说》、《长篇与短篇》、《短篇之起法》、《我的小说过程》、《我写小说的道路》以及《总答谢》等理论文章中,已能够显示其通俗小说理论的系统性、深入性。
他的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大体上是属于实践型也即经验型的,即在通俗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经验的总结、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能进一步深化他的小说创作,这就形成了张恨水小说创作与理论的互动共振关系,这种“关系”既发展了张恨水又影响了一代通俗小说理论及其创作。
本文拟从通俗小说的文体观、艺术观、功能观三个方面,探讨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贡献。
一张恨水走通俗小说创作道路,大都采用章回体,他对章回体小说情有独钟,因而在理论上对章回体的性质以及如何改造旧章回体,作了较深入探讨。
联系现代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到,张恨水是在反思“五四”新文学,雅俗、新旧对峙冲撞中坚持章回体小说创作,建立通俗小说文体观的。
张恨水研究综述
![张恨水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edc075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0.png)
张恨水研究综述
单亚东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0(000)018
【摘要】:张恨水是我国现代小说史上杰出的通俗言情小说作家,但由于时代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因素,他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将从张恨水研究现状、张恨水研究经验及反思这两个方面对张恨水的研究成果做一番简要的梳理.【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单亚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张恨水及张恨水小说
2.呼唤新的"张恨水传"——"张恨水传"写作历史的检视及反思
3.何为张恨水的作品——对张恨水文学活动方式文学史意义的重新阐释
4.从通俗文学史到文化政治视野中的张恨水——新时期张恨水研究的成就与下一阶段的研究构想
5.“张恨水与重庆”学术研讨会暨张恨水诞辰120周年纪念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期对张恨水的研究综述
![新时期对张恨水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989cb130b4e767f5acfcecf.png)
171徐传札,关于张恨水研究的两大问题.张恨水研究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喇】年
版.
18」谢家顺.传统与现代的交触一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叙事特点论.唐山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1(9).
Igj王兆胜.金粉世家与红楼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0)古大刃.沈风喜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3).
文,提出要把张恨水研究与通俗文学研究结合起来。随着通俗文学研
究的升温,这类关于张恨水与现代通俗文学这一课题的论文比双增
加。孔庆东认为张恨水与新文学的关系比他的作.钻本身更富学术价
值,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通俗小说和新文学互动发展的轨迹,以及
张恨水在其间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一专题的研究标志了八、九十
传礼发表的《关于张恨水研究的两大问题》提及新方法的问题,引起了
研究者对方法论的重视。oo年代以来,运用新方法的论文层出不穷。
如谢家顺以《啼笑因缘》为出发点,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三
个纬度探讨张恨水对传统小说的继承与创新。王兆胜从比较文学的
角度认为《红楼梦》对《金粉世家》的创作来说具有原型的意义.古大
起为特征.从文化的角度,程仁章认为张恨水的改良章回小说适合民
族审美文化,迎合了民族审美心理。谢昭新分析了张恨水身上古皖文
化、古楚文化、桐城文化杂揉而形成的文化积淀.溢奉桥认为张恨水
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其路径有独特的理解。
总之,张恨水研究历程,是由意识形态化逐渐学术化的过程,也是
张恨水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逐渐呈现的过程。同时,现代通俗文学
【161沮奉桥.李萌羽.张恨水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加3(2).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的开题报告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885b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c.png)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的开题报告
题目: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张恨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戏剧家和翻译家,他深受西方文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致力于推翻传统观念,创造出新的小说形式和风格,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的作品中以《边城》、《长河》等为代表的现代通俗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因此,探讨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分析其所倡导的现代艺术观念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1.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有哪些特点和内涵?
2.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哪些西方文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
3.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何贡献和影响?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背景和社会价值;
2. 张恨水小说创作中所表现的现代主义观念和艺术风格;
3.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与西方文学和美学思想的关系;
4.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意义和影响。
四、预期研究结论
本文预计得出以下结论:
1.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和拒绝,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追求和肯定。
2.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包括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西方文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
3.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论张恨水及他的《金粉世家》
![浅论张恨水及他的《金粉世家》](https://img.taocdn.com/s3/m/5fde1fac284ac850ad024223.png)
浅论张恨水及他的《金粉世家》作者:蔡译萱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5期内容摘要:“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他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金粉世家》情节曲折起伏,故事生动有味,是其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
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层社会的腐败,成功塑造了平民女子冷清秋自尊自爱、独立自主的形象,生动揭示了齐大非偶的主题。
关键词:守成文学中庸平民视角悲剧自尊自爱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有启蒙,有革命,有守成。
“守成文学”反对“西化”,对传统持平和理性的态度,同时与政治和时髦的文化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守成文学”的作家们认为文学不是工具,他们主张和谐美、中庸,不极端,继承了中国古典的审美风格——“缺憾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并且他们拥有永恒的文学主题,观念陈旧但久远。
如沈从文的《边城》,在小说里沈从文描绘了一幅幅充满乡土人情的湘西风俗画。
在小说的结尾沈从文没有交代傩送是否回来而是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既给读者以期望又使读者感伤,弥漫着缺憾美。
又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木兰是一个既时髦又守旧的女子,她认为男女平等却又主张丈夫纳妾,因此看出这类文学的主题不是婚姻自由等时髦主题。
“守成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言情、武侠小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30年代,中国以上海为标志的现代都市基本成型,通俗文学读者群扩大,这时的通俗文学向现代型方向转变,因此出现了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雅”文学自觉地向“俗”文学移动,通俗小说也从“现代”方面着眼,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味,由“俗”及“雅”。
其标志是一批“社会言情小说”、“名作”和“名家”的出现,而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张恨水。
一.张恨水以及他的中庸之道在现代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叶圣陶语),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
在读者心目中就像京剧爱好者心目中的梅兰芳。
论张恨水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_张治安
![论张恨水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_张治安](https://img.taocdn.com/s3/m/d56f691e4431b90d6c85c780.png)
包容兼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到小 够自觉地去追求文本的文化内涵,贯通
说文本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本的 雅俗,提升市民读者的审美品位,努力
思想深度,却也成为其能够吸引广大市 超越时代。
民读者的良好诱因。
关键词:张恨水 文化价值取向 小说
张恨水把市民读者作为自己的目标 文化内涵
读者,使其创作具有“趋俗”意味,但 中图分类号:I 03
地归纳、概括,严密有序地深入论证,彰 还不够。东西较多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但 2005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
显出作者评析作品的高超技术。多篇文 在作品评论中,小说文本和影视剧本之 小说及文学评论。
53
作家杂志 2008 NO.1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多治国做人的大道理,倒也不必过于抹 等。由于她们个性张扬、行为放纵、我 北京的风物介绍得活了,小说历历如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论张恨水文化价值取向 张治安 曹晓丽 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
2008 NO.1 作家杂志一Biblioteka 每一位作家都会在自己的文本中自
摘 要
然流露出个人的文化价值取向,现代通
张恨水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市民
俗小说大家张恨水也不例外。他对中国 文化采取了批判、包容兼有的态度,暗
传统文化及现代市民文化采取了批判、 合了现代市民读者的审美心理。他也能
“新旧合璧”的。在其文本世界中,张恨 等。试看张恨水小说中的游艺娱乐之 然而今日饮食团聚,明日仍饮食团聚
水塑造了大批的新旧合掺、亦新亦旧的 俗,诸如:“踏青、下棋、抹骨牌、打 否?未可知也。吾有吾身今日品茗吟
人物,杨杏园(《春明外史》)、冷清秋 麻将、看戏、看电影、逛天桥、逛妓院、 诗,微醺登榻,至逸也。然而今日如此,
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https://img.taocdn.com/s3/m/6681efc526fff705cc170ab2.png)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 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 笑因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 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 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 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 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 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 战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 《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 “鼓励民气”(《弯弓集〃序》)。 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 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 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 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 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 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 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 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
代表作
风流倜傥的七少爷金燕西,是一个多情的种子。他仰仗 着担任国务总理父亲的权势,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广 交女友。一日,他与一群朋友去西山郊游,与女学生冷清秋 邂逅。从此一见钟情,欲罢不能。 为了得到清秋的爱,燕西每天在校门口等候。一见清秋 放学出来,他便跟踪其后,清秋都以惊人的智慧甩开了燕西。 清秋不屈的个性更加吸引了燕西,他不惜重金买下了清秋家 隔壁的房子,并主动与清秋的舅舅宋世卿交友,爱慕虚荣的 舅舅为了攀上高枝,不断安排机会给燕西,结果反而加深了 清秋的反感。当燕西得知清秋喜欢作诗后,他马上组织起一 个诗社,聘来了一大群文人墨客帮自己写诗作画。每天清秋 放学回家,就从隔壁传来燕西朗朗的吟诗声,句句情深意切, 脉脉含情。日复一日,终清秋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认定燕 西是个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 清秋的家境贫寒,她怕遭到燕西家族的反对,因此始终 没有公开他俩的关系。此事被出身显贵的燕西原女友白秀珠 得知,她不依不饶,闹得金公馆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青年诗人欧阳于坚喜欢上了清秋,并对清秋百般关心 和体贴,在诗文创作给了她很大的启迪,清秋发现燕西求爱 的“杰作”原来均出于欧阳于坚之手,二人之间渐渐产生朦 胧的好感。 金府的花车终于将清秋迎娶到豪门大宅……可清秋对豪 门内的种种礼节一概不知,在婚礼上被金家几位少奶奶耻笑。
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张恨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https://img.taocdn.com/s3/m/6681efc526fff705cc170ab2.png)
作品情节曲折复杂, 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 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 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 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 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 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 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 言,堪称著作等身
创作概况
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 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因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 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 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 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 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已 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北雁南飞》、《欢喜冤家》、 《满江红》、(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水 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 《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 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 《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秦淮 世家》、《艺术之宫》等。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 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 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 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 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 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 牲,惊天地、泣鬼神!此外还有 《仇敌夫妻》等。 《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 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 之作,享誉海内外。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 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 笑因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 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 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 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 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 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 战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 《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 “鼓励民气”(《弯弓集〃序》)。 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 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 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 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 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 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 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 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研究《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长篇通俗小说。
小说写京城三世同堂的国务总理金家,以七少爷金燕西和出身寒门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剧为主线,穿插了和金家有关的近百个人物,描绘了官宦豪门的崩溃结局。
作者对平民女子冷清秋才艺、诗情、操守的赞美,寄托了对东方式冰清玉洁的传统风范的向往,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道德理想,以及这种道德理想受到现实的摧毁而引发的伤感。
他在谈《金粉世家》的创作背景时说:“就全文命意说,我知道没有对旧家庭采取革命的手腕。
在冷清秋身上,虽可以找到一些奋斗精神之处, 并不够热烈。
这是在我当时为文的时候,我就考虑到的。
但受着故事的限制,我没法写那种超现实的事。
〃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细致,人物心理分析的细腻,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刻,倒叙的开头,结尾呈现半开放式的状态等等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超越了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的格局,和新文学中的高雅文学形成了有机的融合,使通俗文学的创作融入了高雅文学的元素。
“有人说,《金粉世家》是当时的《红楼梦》,这自是估价太高。
我也没有那样狂妄,去拟这不朽之作。
而取径也各有不同。
《红楼梦》虽和许多人作传,而作者的重点,却是在几个主角。
而我写《金粉世家》,却是把重点放在这个'家'上,主角只是作个全文贯穿的人物而己。
〃⑤传统章回体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手法的结合,使他的小说形成了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一些高雅文学的读者,扩大了读者面。
1930年《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上连载,在中国南方引起了轰动,小说能够打入鸳鸯蝴蝶派小说市场,是因为《啼笑因缘》超越了鸳鸯蝴蝶派的通俗小说。
“在那几年间,上海洋场章回小说,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肉感的,一条是武侠而神怪的,《啼笑因缘》完全和这两种不同。
又除了新文艺外,那些长篇运用的对话,并不是纯粹的白话。
而《啼笑因缘》是以国语姿态出现的,这也不同。
〃⑥小说描写平民少爷樊家树和唱大鼓书的少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除了他们两人主要的情节线索外,摩登女郎何丽娜、侠女关秀姑的插入,使故事具有了都市的富丽场景与乡间的传奇色彩。
小说以人物的命运起伏为故事叙述的中心,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情节发展的动力,人物在通俗小说叙述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
刘将军强夺沈凤喜以及沈凤喜禁不住诱惑背叛樊家树的描写,已经超越了传统小说表而的道德谴责而深入到了女主人公的心灵深处。
军阀势力对于传统弱女子沈凤喜的压迫,现代都市环境对她的戕害等赢得了作者的同情,和沈凤喜相比何丽娜没有赢得樊家树的爱情,是因为她身上的现代气息太浓,但她一旦抛弃繁华尘世归隐学佛之后,却又有了和樊家树相结合的可能。
这些都表现出张恨水的思想感情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失落的一种复杂心境。
他的通俗小说的内容是现代的,形式是章回体的,但又超越了章回体,结构不再是一段一段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整体构思有一个不同于传统通俗小说的全开放的不交代主人公结局的结尾,人物心理的复杂描写, 社会环境的细腻描写运用的是西方小说的叙事手法。
既追求文学的经济利益,又强调文学的社会效益是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两重性的重要内涵。
承认文学的商品属性,追求通俗文学生产的经济利益是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既是以卖文为业,对于自己的职业,固然不能不努力;然而我也万万不能忘了作小说是我一种职业。
〃⑦中国现代职业作家的出现,现代稿费制度的建立,具有消费通俗文学需求的现代市民阶层的形成,为通俗文学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生存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张恨水是较早的面向市场进行写作的作家。
《斯人记》是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下笔的,小说以两个不能追随时代的男女为主角,他们都是爱好文艺的人,却因为思想上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陷于苦闷的环境中并在苦闷中结束。
“老实一句话,写的时候,无论拿到多少稿费,写完了我可以拿去出版,就是一笔收入。
我完全看在收入上,又给《世界晚报》写了一篇《斯人记》。
〃⑧作为从报纸上走出来的作家,他又用通过创作通俗小说获得的收入来发展他喜爱的新闻事业,《南京人报》就是张恨水用自己创作的通俗小说赚来的钱办的。
娱乐性是通俗文学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张恨水在文学思想上强调文学的娱乐作用,他的通俗小说也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来创作通俗文学作品。
“中国的小说,还很难脱掉消闲的作用。
〃⑨他的《啼笑因缘》创了畅销书的记录,在国内和东南亚还岀现了盗版的情况。
作者生前就卬行了二十多版,达十多万册,还改编成六集的电影,在读者的要求下,他不得不向通俗文学市场让步,又写了《续啼笑因缘》、《新啼笑因缘》、《啼笑因缘三集》、《反啼笑因缘》等续作,这就迫使作者违背初衷续写了十回,这十回却破坏了原来《啼笑因缘》的结构。
张爱玲认为:“我们自己也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也喜欢听明星的秘史,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
〃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后,为张恨水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金粉世家》的销路,却远在《春明》之上。
这并不是比《春明外史》写得好到那里去,而是书里的故事轻松,热闹,伤感,使社会上的小市民层看了之后,颇感到亲近有味。
尤其是妇女们,最爱看这类小说。
〃张恨水善于精心编织情节,巧妙的情节结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心理,将缠绵烘恻的言情小说与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融为一体,特别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张恨水的第一篇武侠小说是《剑胆琴心》,先在北京的《新晨报》上发表,后来在《南京晚报》上转载,改名为《世外群龙传》,最后由上海的《金刚钻小报》拿去出版,又叫《剑胆琴心》。
“我写武侠小说,是偶然的反串,自不必走别人走的路子。
所以这部《剑胆琴心》里,没有口吐口光,及飞剑斩人头之事。
我找了些技击书籍,作为参考,全书写的是技击一类的事情。
把我家传的那些口头故事,穿插在里面做了主干。
当然,无论写得怎样奇怪,总不会像《封神榜》那样热闹。
我又不甘示弱,于是就在奇禽异兽方面去找办法。
如我描写蜀道之难,就插一段猿桥的描写。
这是屡屡见于前人笔记的,而且也不违背科学。
意识方面,我就抓着洪杨革命后的一点线索,把书里的技击家变为逸民。
这自然比捕快捉飞贼,飞贼大捕快有意思些。
〃他的武侠小说和传统的武侠小说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其中体现的反抗强权的精神更是赢得了受压迫的市民的赞许。
《啼笑因缘》在言情之中又加入了武侠的元素。
“报社方而根据一贯的作风,怕我这里面没有豪侠人物,会对读者减少吸引力,再三地请我写两位侠客。
我对于技击这类事,本来也有祖传的家话(我祖父和父亲,都有极高的技击能力),但我自己不懂,而且也觉得是当时一种滥调,我只是勉强的将关寿峰、关秀姑两人,写了一些近乎传说的武侠行动。
〃言情和武侠的融合,虽然是他的不自觉的行为,却使他这个久居北京的南方文人的通俗小说的北方气质被南方文化接受并融合形成了温柔与豪侠有机融合的特色,除暴安良,锄强扶弱的豪侠精神,典型地表现了当时的市民阶层的理想。
既追求小说的纪实性,又肯定小说的虚构性是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两重性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个报人,他的通俗文学创作是从报纸开始起步的,所以强调通俗小说的新闻纪实性特点是他文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而。
2928年,张恨水经人推荐到《皖江日报》任总编辑,他的长篇小说《南国相思谱》随后在该报副刊上连载。
1924年,他接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他的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夜光》上连载五十七个月,标志着他真正走上了通俗文学的创作之路。
他以报人的眼光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小说以新闻的宽广的视野描绘了北京的历史社会生活画卷,较为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军阀显贵的腐朽糜烂生活,尔虞我诈的黑幕骗局等等社会丑恶现实,小说继承了社会谴责小说和社会言情小说的传统,以主人公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
”《春明外史》,本走的是《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这条路子。
但我觉得这一类社会小说,犯了个共同的毛病,说完一事,又递入一事,缺乏骨干的组织。
因之我写《春明外史》的起初,我就先安排下一个主角,并安排下几个陪客。
这样,这些社会现象,又归到主角的故事,同时,也把主角的故事,发展到社会的现象上去。
这样的写法,自然是比较吃力,不过这对读者,还有一个主角故事去摸索,趣味是浓厚些的。
当然,所写的社会的现象,绝不能是超现实的,若是超现实,就不是社会小说了。
因之这篇稿子,在《世界晚报》发表以后,读者都还觉得很熟识,说的故事中人,也就如在眼前。
而这篇小说也就天天有人看。
〃主人公杨杏园为人正直,少年老成,洁身自好,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置身于社会的大染缸中,却能够把持自己出污泥而不染。
他能分清善恶,对贫困者重侠义却对邪恶势力不敢进行斗争,只能在恬淡学佛中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他向往的理想境界是"新旧合璧〃。
他以“一律忍耐〃的诫条来约束自己,又以“不能解放过度〃的规范去请求别人,这是一个具有两重人格的人物形象。
杨杏园这个人物形象上面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春明外史》主干人物,依然带着我少年时代的才子佳人习气,少有革命精神(有也很薄弱)。
〃由于小说的纪实性的特点,造成一些读者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春明外史》里的人物,后来有许多人索隐,也有人当面问我,某某是否影射着某人。
其实小说这东西,究竟不是历史,它不必以斧敲钉,以钉入木,那样实实在在。
《春明外史》的人物,不可讳言的,是当时社会上一群人影。
但只是一群人影,绝不是原班人马。
〃他的《丹凤街》在用写实的精神来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具有开拓性。
小说描写以菜贩子童老五为首的一群民间义士救助被卖给赵次长做姨太太的秀姐的故事,民间的重许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贯穿小说的始终,这种侠义精神在抗战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起到了用章回体小说贴近现实、反映现实的作用。
作为作家的张恨水在强调纪实性的同时也十分清楚虚构对于通俗小说的重要性,在《金粉世家》他开始了对于典型化的追求,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故事的纪实性淡化了。
“这是人人要问的,《金粉世家》,是指着当年北京豪门哪一家?'袁?唐?孙?梁'?全有些像,却又不全像。
我曾干脆告诉人家,哪家也不是!可是到现在,还有人不肯信。
但这些好事的诸公,都不能像对《春明外史》一样,加以索隐了。
〃他的《八十一梦》以梦幻的形式,参照传统的谴责小说的笔法,站在民间的立场,讽刺国民党贪官污吏以及大后方官绅们的腐朽丑恶生活。
"在《疯狂》写得我无法完篇的时候,我觉得用平常的手法写小说,而又要替人民呼吁,那是不可能的事。
因之,我使出了中国文人的老套,’寓言十九托之于梦仁这梦,也没有八十一个,我只写了十几个梦而己。
何以只写十几个呢?我在原书楔子里交代过,说是原稿泼了油,被耗子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