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施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实施纲要(试行)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德育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序言
沈阳历经百年积淀,从近代崛起的工业文明,到革命前辈的豪情壮举,传承着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地域精神,激励着青少年一代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中,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利用沈阳市优秀文化遗产和革命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道德高尚、理想远大、诚实守信、心理阳光等成为校园的主流追求,中小学师生展现出良好的文明道德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公民素质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为建设和谐沈阳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章总体工作策略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体验活动为载体,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工作方针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坚持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自我教育与榜样引领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区域特色与总体推进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沈阳实际,明确德育目标,推进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三)总体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中小学生品德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
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第二章丰富德育内容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德育工作规律,结合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分层递进、有机衔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诵读为主,指导学生读书、认字、写字,了解文化经典。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好习惯;开展热爱集体、热爱家乡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教育;开展爱护环境、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开展心理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帮助小学生萌发爱国情感,初步认同中国传统人文精粹,感受经典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初步养成孝亲敬长、团结互助、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向上的性格。
(二)初中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阅读为主,开展名篇讲解、写作与交流活动。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展较为系统的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初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开展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文明守纪、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思想品质。
(三)高中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把国学经典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研究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渊源和内涵,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命现象,
掌握生存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第三章搭建德育平台
(一)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研究编制《学科德育指导意见》激活学科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开设校本课程,提高课堂育人功能。
(二)主题教育
学校要结合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勇于创新,及时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形成一种制度。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根据不同的生活主题和现实情境,抓住区域特点和班级特色,发挥学校艺术节、科技节现有平台的作用,通过班团队会、升旗仪式、社团活动等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文体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爱国兴校、校荣我荣”的情感。
(三)践行活动
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服务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场所开展送温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