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合集下载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电灯、汽、飞机
电脑、互联网、克隆技术、航天等
特点
1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渐向法美等先进国家发展。
2以蒸汽机的发明广泛使用为标志,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开始,而后进入了煤炭业,交通运输业等工业领域。
4重大发明大都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科技含量较低,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1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1政治背景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经济原因: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4坚强后盾: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国家
英国
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标志性成就
以蒸汽机的发明广泛使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以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它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核心: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
代表性成果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汽船
1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4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市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①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内部分化为洋务派和顽固派。②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③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蒸汽机 电动机 电话 飞机 原子能 电脑 晶体管 激光

0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 射电天文学、地球化学、生物物理学、 宇宙医学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次科技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国际格局方面 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创造出巨大的 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进一步推 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时间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1965
59 %
46 %
43 %
43 %
51 %
1989
69 %
56 %
63 %
67 %
62 %
20世纪初
A
D
9.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了,它被称为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
D
2009河南 (17)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完 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工厂的发展 B、“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水上交通迅速发展 C、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D、生物工程——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007河南 (1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长假期间, 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科技 革命时,中 国没有把 握科技革 命大好机 遇的主要 原因
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 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 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权进一步丧失;②资本 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 了社会的发展;③清政 府政治腐败,不重视近 代科学技术和教育;④ 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 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社会关系
主要标志 动力机
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纪上半期
20 世纪初
仍在进行
自有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产生 开始:机器(珍妮机)的发 明和使用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 改良的蒸汽机
对 中 国 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完 成 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
影响
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次 科 技 革 命 密 切 相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 关。中国面临着机遇
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与挑战。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动机、内燃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 化,使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航天工程,生物技术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 能源
牛顿的力学 煤炭
法拉第的电磁学 电力、石油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核能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高三复习用专题资料整理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特点
1.发明者身份多是工匠
2.科学与技Leabharlann 没有紧密结合3.主要是轻工业
4.首先并且主要发生在英国
1.发明者身份是科学家
2.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3.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主要是重工业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名称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840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现在
开始标志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电力广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重要发明
(发明者+国家)
※瓦特蒸汽机(瓦特·英国)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条件
英国最先确立君主立宪制
生产供不应求
欧美国家、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市场需求
自然科学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影响
1.创造巨大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3.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突飞猛进
2.自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3.掀起瓜分狂潮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九年历史三次工业革命知识点对比表

九年历史三次工业革命知识点对比表
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1、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2、但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使战争更为惨烈;3、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本131页和126页
九下105页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2、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行缓慢。
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1、科学开始与技术结合起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帝国主 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新兴产业
部门
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影响
课本90页
九下104页
共同影响
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启迪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主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等
发动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报、内燃机、汽车、飞机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共同影响
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 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贫苦家庭,15岁进 修道院,在那里他读了很多书。24岁成为牧师, 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逐渐对宗教产 生怀疑。他大胆地批判《圣经》,因而冒犯了 罗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国、英国等 地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说。 • 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 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一个恒星系统 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布鲁诺发展 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把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提 高到一个新水平。

由于布鲁诺广泛宣传他的先进哲学思想, 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 年,罗马教廷采用欺骗手段,把他骗回意大 利,并立即逮捕。刽子手们使尽了种种威胁 利诱手段,想让布鲁诺屈服,但他坚贞不屈 地说:“我半步也不退让”。 • 经过八年的折磨,他被处以火刑。1600 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布鲁诺面对行刑的 刽子手,庄严宣布:“你们对我宣读判词, 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布鲁诺被处死了, 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 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立起他的铜像,永远纪 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又叫什么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的标志是什么的 发明? 第一次技术革命 后人们进入了什 么时代? 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
蒸汽时代
第一次技术革命
谁发明了实用的 蒸汽机?
谁发明了现代蒸 汽机?哪一年发 明的?
英国技师萨弗里
瓦特 1790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理论 牛顿力学
标志
杰出科 学 家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三次科技革命表格

三次科技革命表格
美国后来扩展到整个世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广泛运用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发明
珍妮机(开始于棉纺织业)、瓦特改良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轮船
新能源:电力——发电机、电动机、碳丝灯泡(美国爱迪生)新交通工具:内燃机、汽车(德国卡尔本茨)、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
1.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1.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3.资金:殖民掠夺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2.具有一定物质技术基础。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国家
英国
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德国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补充说明
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厂手工业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
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德走在前列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报国,科技强国。⑤我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第③④条也可用来回答青少年怎样做,第⑤条也可用来回答国家怎样做)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精)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 革命
特 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与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 在英国,其他国家的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 门。 4、进入“蒸汽时 代”,大机器生产取 代手工工场。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1、科学技术 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 转化为直接 生产力的速 密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 度加快; 2、科学和技 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 术密切结合, 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 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 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各个领域间 相互渗透, 5、进入“电气时代”, 高度分化又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到来 高度综合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影响
1、生产力迅猛发展;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2、社会关系:垄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 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 变化--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 加紧瓜分世界,殖 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3、推动了国际经济 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 格局的调整--扩大了 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 的不平衡加剧,世 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 生改变。 遇,又是挑战。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立; 2、生产技术-自然 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 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德、意、 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 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 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对商品的需求。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比较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比较

提升:怎样看待科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资产阶级革命(1)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2)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格局】(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

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的格局】(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PPT课件 人教版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PPT课件 人教版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 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 高度综合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兴产业部门? 1、第一次: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2、第二次: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
造船业等。 3、第三次: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 工业、信息工业等。
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思考
1、人类社会发展 不同阶段按照生产力状况来划分,可分 为:( D )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义社会 B、原始经济时代、自然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 经济时代 C、实物贸易时代、货币贸易时代和电子货币贸易时代 D、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2、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看,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 点是( B ) ①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科学研究成果的关系极为密切②都是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③都促进了世界范 围内“南”、“北”差异的扩大④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2、生产技术-自然 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 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德、意、 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 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 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从哲学上源自:1、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 2、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 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 从政治学上讲:
1、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认识到决定一 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 2、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教作为国家的战略 重点。

历史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键词]: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主线索]:1、两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二战后,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3、20世纪90年代后,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点]:2.经济全球化背景:二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进程:二战后开始,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键:跨国公司起了发动机的作用。

利与弊:一方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使得市场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贫富差距,也就是说,可能会造成穷国越穷,而富国可能会越富。

出路: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竞争,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

2、大力发展高新科技3、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

3.知识经济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概念: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意义: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影响:1、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一场革命的到来;2、21世纪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思路)1、国家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高新科技人才。

2、学习并吸取先进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经验教训。

3、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不断创新。

补充:第一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最先确立。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要求。

进程:棉纺织业发明、应用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冶金、采矿业发展——带动交通工具革新。

三次科技革命各自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瓦特改进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美国人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1825年史蒂芬发明的利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作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
特点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机器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
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影响:汽车的大辆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爱迪生发明电器的史实,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美国人爱迪生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及很多电器产品,1906年使用钨丝的灯泡问世。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作用:电器的广泛使用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以 棉 纺 织 等 轻 工 业 为 以重工业,电力,通讯 主 等领域为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次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 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生产力迅猛发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力,资本主义制度的 展;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巩固与广泛建立; 巩固与广泛建立;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的手段改变; 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垄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变革, 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为两大对立阶级; 为两大对立阶级;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3帝国主义列强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 生活发生变革; 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变化, 加紧瓜分世界,殖 生活发生变革; 加紧瓜分世界, 进程; 进程; 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的调整--扩大了发 --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输出为主的时期;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输出为主的时期; 东方从属于西方; 东方从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差距. 的不平衡加剧, 的不平衡加剧,世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起来, 起来,殖民侵略进入 又是挑战. 又是挑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九年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对比表

九年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对比表

九年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对比表
第一次科技革命
- 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
- 知识点:
- 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方式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械生产,出现了蒸汽机、纺织机等机械设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 交通革命:发明蒸汽机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加速了人与物的交通流动。

- 文化传播革命:发明印刷机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加快,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第二次科技革命
- 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 知识点:
- 电力革命:发现和应用了电力,电灯、电话等电气设备开始普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 内燃机革命:发明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加速了交通方
式的改变。

- 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等通信工具的发明与应用,使
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利。

第三次科技革命
- 时间: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 知识点:
- 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普及,极大地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 生物科技革命:基因工程、生物医药等的发展,使得人类对
生命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新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对环境
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九年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对比表,每一次科技革
命都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工业革命对比表

工业革命对比表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三次浪潮和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浪潮和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影 响
单项选择题
读图判断,与第一 次工业革命无关的 是:( C)
A
B
C
D

子计算机的应用
(1946年美国-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诞生)为代 表,还包括人工合成 ,
材料, 材料,分子生物学和 遗传工程)等高新技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科技)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科技) 革命的成果? 革命的成果?
A D B
C
F E
G
H
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
二,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特点比较
次 第 项目 1首先了生在英 首先了生在英 国,从发明和使用 机器开始到机器生 产机器; 产机器; 2开始于轻工业 开始于轻工业 棉纺织)部门, (棉纺织)部门, 发明机器者大多是 具有实践经验的工 人和技师; 人和技师; 3大机器生产代 大机器生产代 替工场手工业 1有坚实的科学基 础,科学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 紧密结合,与技术结 合.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 2同时在几个国家 发生,规模广泛, 发生,规模广泛,发 展迅速; 展迅速; 3有许多国家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 行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 合相互促进; 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 间相互渗透, 间相互渗透,高度分 化又高度综合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特点
二,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影响比较
次第 项目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1生产力迅猛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生产力迅猛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迅猛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 2社会关系:垄断与 社会关系: 广泛建立; 广泛建立; 垄断组织形成, 垄断组织形成,主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 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 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入帝国主义阶段; 大对立阶级; 大对立阶级;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瓜分世界,殖民侵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瓜分世界, 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略进入以资本输出 为主的时期;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为主的时期;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东方从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 平衡加剧,世界力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 平衡加剧, 量对比格局发生改 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 量对比格局发生改 变. 品输出为主时期. 品输出为主时期.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的手段改变;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 生活发生变革; 生活发生变革;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的调整-- --扩大了发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差距.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又是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广泛建立;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过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特点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侧重于重工业。
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50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
标志性
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的
新兴产业
金属冶炼业、
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先决条件——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
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社会化;④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主要成就
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是其标志性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④交通运输: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蒂芬孙)
(出现原因分析)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④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④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②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蒸汽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和火车诞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何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最主要特征;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给社会带来的根本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电力的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耐用电灯泡的发明、有轨电车的制造、飞机和汽车的出现、有线电话和电报的研制成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文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迫需解决的问题。
共同影响
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