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史3 19世纪俄国侵华行动

合集下载

中俄关系.pptx

中俄关系.pptx

文化旅游领域互动频繁,增进了解
文化节庆活动
中俄双方互办文化年、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各自的文化艺术和风土 人情,吸引大量游客互访。
旅游线路开发
共同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加深民众间 的相互了解。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传承两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
青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培养友谊
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途径
文化教育交流
加强双方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国青少年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旅游合作发展
扩大旅游领域的合作,简化签证手续,吸引更多游客赴对方国家旅游观光,促进民间交往 。
地方合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各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民 意基础。
务实合作
中俄两国在能源、航空航天、地方合 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际协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与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
高层交往与政治互信提升
1 2 3
频繁的高层互访
中俄两国元首及政府首脑定期举行会晤,就双边 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进了两 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民间友好往来故事分享
友好城市交往
中俄众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通过互访、文化交流等形式 ,分享彼此发展经验,推动地方合作。
民间艺术交流
两国民间艺术家定期开展艺术交流,通过表演、展览等活动,展示 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道主义援助
在对方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时,两国民间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 义援助,体现双方民众的深厚情谊。

中俄关系的发展变迁

中俄关系的发展变迁

中俄关系的发展变迁中俄关系的发展变迁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

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

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1.中俄关系古代史中俄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有确切史料依据的中俄外交关系于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

此时沙俄虽然不断向东方扩张,但是遇到的是封建大帝国——清王朝,双方基本处于平等态势,1685年的雅克萨之战和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沙俄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两国关系在俄方主动中方被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了。

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728年和1792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和《恰克图市约》。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是早期中俄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这三项条约都是在经历了激烈的对抗甚至武装冲突后,经过对等谈判签订的。

此后至19世纪,中俄中叶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促成了早起中俄交往中礼尚往来的良好局面。

2.中俄关系近代史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枪打响之后,无论是中国还是俄国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中俄关系也经历了众多波澜。

在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初期,俄国始终扮演着一个伪善帮凶的角色,然而却从中国攫取到了最多的利益。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俄国通过各种手段,割据了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时间条约侵占领土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公里领土。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1864年《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在内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指明方向。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中俄两国是历史上长期的友好邻邦,彼此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

本文将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并对双方现状进行探讨。

1. 第一阶段:古代交往时期中俄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17世纪,中国明朝的皇帝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得到了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的支持。

此后,两国开始了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

另外,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和资源交易上有很多合作。

2. 第二阶段:苏联时期苏联时期是中俄关系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上世纪20世纪初,中共建党团结苏联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苏联对中共革命事业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支持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之间爆发了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中苏两国的分歧和对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外关系的重要因素。

3. 当代:中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俄两国关系逐渐恢复。

正式建立了中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方面,中俄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能源、高科技和军工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

另外,中俄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共同致力于区域稳定与发展。

在政治方面,中俄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作。

双方不断就重大国际问题保持沟通,相互支持对方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双方也经常进行高级别的交往,以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合作。

在文化方面,中俄两国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了友谊。

两国交流了大量的学生和游客,使两国的人民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传统。

此外,中俄两国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节庆和艺术展览,增进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

4. 小结中俄关系几经波折,但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历久弥新。

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将继续深化,为两国及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与成果。

中俄关系史

中俄关系史

中俄关系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俄罗斯,一个面积达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上帝让这两个大国接壤,他们必将演绎出一部曲折、漫长、耐人寻味的历史,他们的冷热亲疏,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必然改变整个世界。

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

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

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知识梳理〗(一)古代史〘两国初识、接触和建立国家关系的阶段〙:此时沙俄虽然不断向东方扩张,但是遇到的是封建大帝国——清王朝,所以沙俄并未占得多大便宜,双方基本处于平等态势,两国关系在俄方主动中方被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了,1685年的雅克萨之战和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它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

就可以说明之一时期中俄关系的特点。

(二)在近代史上〘伪装友好的帮凶,获利最多〙: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公里领土。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②1860年、1864年分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在内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71年俄国侵占中国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侵略中国〙:③1900年与其它列强一起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1911—1913策划外蒙独立〘影响和指导帮助中国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指明方向。

迁安三中贾会云专题复习中俄关系

迁安三中贾会云专题复习中俄关系

专题复习——中俄关系一、基础知识再现1、鸦片战争前的中俄关系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双方在1689年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可以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鸦片战争至十月革命爆发(1840—1917年)①第二次鸦片中,俄国与美国成为英法侵华的帮凶。

②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19世纪末,俄国也开始向中国输出资本,如贷款给清政府、修筑铁路(中东铁路)、开采矿山、建立工厂等。

同时,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范围。

④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1917—1949年)(注意近代史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①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援助。

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产生了偏差,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中共党内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损失。

④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

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3、现代史上的中俄关系(注意: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俄罗斯曾经臣属中国几百年文档 (3)

俄罗斯曾经臣属中国几百年文档 (3)

俄罗斯曾经臣属中国几百年,你相信吗?美国在乌克兰策动政变,引起俄罗斯反弹,拿回克里米亚。

美国突然在亚太联合日本菲律宾对中国发起赤裸裸军事挑衅。

美国和西方制裁俄罗斯,让俄罗斯和中国走在了一起,签下了石油大单,这让美国制裁俄罗斯的作用减小。

这时国内出现了一派反俄声音,所谓俄罗斯不可靠、不可信,俄罗斯抢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等等。

我这里不讲中俄合作的现实需要,就讲讲中国和俄罗斯的历史。

俄罗斯这个概念从公元9世纪才出现,而到15世纪末的伊凡三世,俄罗斯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这70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都是匈奴、蒙古和鞑靼的臣属国,也可算作殖民地。

匈奴、蒙古和鞑靼是谁?它是一个民族,就是蒙古族,到13世纪蒙古,它是中国的一部分。

当然从属国关系和殖民地不完全是一回事。

但俄罗斯必须向蒙古国进贡纳税。

今天内蒙古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可理解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在俄罗斯这个名字出现以前,欧洲曾经出现过维京人、哥特人、斯拉夫人、他们都从乌克兰大草原和更远处的森林里,进入欧洲,罗马人的祖先就是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

在维京人到达英国之前,英国的原著民盎格鲁逊人,也是来自北方,摧毁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也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如果民族溯源,他们都属于俄罗斯人。

这就是欧洲一直排斥俄罗斯的历史原因。

欧洲对俄罗斯从历史上就心存畏惧。

而俄罗斯则坚持认为,西伯利亚以西,都是欧洲。

而由于欧洲的排斥。

不只是俄罗,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东欧,也被看做是亚洲。

俄罗斯的北面是冻土带,往南是森林带,再往南就是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大草原。

大草原正是匈奴骑兵抢掠的地方。

因此,俄罗斯就萎缩在森林里面,匈奴人就占据大草原。

俄罗斯人在1500年前开始向西南迁移,但当时非常松散,连村落都很少成形。

公元9世纪,才在基辅立国。

而匈奴人是公元前就到达了这里,公元二、三世纪已经形成气候,公元五世纪称雄欧洲,匈奴领袖阿提拉是罗马时期令欧洲人胆寒的人,曾经横扫罗马。

阿提拉被阴谋致死,匈奴人瓦解,就在乌克兰大草原成立了金帐汗国。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俄关系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俄国的沙皇国与明朝的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建立了外交关系。

但在19世纪,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和俄罗斯扩张的加速,中俄关系开始恶化。

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俄国是八国联军之一,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

在苏联成立后,中苏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建交。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代初期中苏交恶。

中苏两国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土争端、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方面。

1969年,中苏爆发了中苏边界冲突,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

198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1989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苏两国关系得到改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开始逐渐趋于稳定,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在21世纪,中俄关系不断深化。

两国在经济、贸易、能源、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

2018年,中俄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中俄两国将继续加强沟通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更具影响力和稳定性。

1/ 1。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_中俄关系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_中俄关系

横空出世一战中 社会制度初显优 二次大战建奇功 一朝解体两极终
中俄边界走向
圣彼得堡 莫斯科
哈萨克斯坦 蒙 古
中国
一、近现代的中俄(苏)关系 1、侵略阶段(1840—1917) 2、帮助阶段(1917—1958)
3、恶化阶段(1960—1989)
4、友好阶段(1989—今)
1、侵略阶段
1858年的《瑷晖条约》、《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⑥
B
2、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19世纪60年代,同 时还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当时的世 界呈现怎样的特点?
(1)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 (2)俄国1861年改革 (3)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4)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洋务运动 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世界呈现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 但中国的洋务运动除外。
19世纪末租旅大,划长城以北新疆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期间,策划外蒙古独立
19世纪末前凭借军事力量进行领土扩张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 19世纪末后伴有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 革命影响
2、帮助阶段
中共建党和早期斗争 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 抗战期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解放战争,支持蒋介石统一
(1)俄国1861年改革(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1917年十月革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1991年苏联解体(由社会主义社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沙俄 1917年前
苏俄 (1917—1922 )
苏联 (1922—1991)

第三章谈中俄关系

第三章谈中俄关系

17
三、 中俄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加速发展期, 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大有 可为。 近年来, 中俄两国经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 的道。而中俄经济发展接轨点多、 互补性强, 加强务实合作对两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作用 显著。中俄经贸合作也开始进入重要发展期, 随着双边贸易额的不断提升, 贸易结构也在发 生变化, 多层次、 多领域、 高科技含量和高 投入的经贸合作模式逐步形成, 这将为中俄经 贸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2
(一)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被侵略 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
在近代,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在近代,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7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只因沙俄在近代 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 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 的侵略扩张,才使中俄成为邻国。 世纪初期 世纪初期, 的侵略扩张,才使中俄成为邻国。17世纪初期,俄国 开始蚕食哈萨克草原各个汗国, 开始蚕食哈萨克草原各个汗国,到19世纪最终完成对 世纪最终完成对 中亚三个汗国(浩罕、布哈拉和希瓦)的吞并。 世 中亚三个汗国(浩罕、布哈拉和希瓦)的吞并。17世 纪沙俄不断向东扩张, 纪沙俄不断向东扩张,遇到康熙统治下的大清国的抗 击。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年的 东段边界,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 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 东段边界 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格尔 必齐河源向东绵延至海的外兴安岭为界。乌第河地区 必齐河源向东绵延至海的外兴安岭为界。 由于外兴安岭在东部分为南北两支而未行划定。 由于外兴安岭在东部分为南北两支而未行划定。这是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Hale Waihona Puke 16二、 中俄有相似的战略环境 , 都需要维持周边 的和平与稳定,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符合双方利 益。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 加强睦邻友好对两国 安全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中俄都处在复杂的 地缘战略环境之中, 面临维护国家统一 、 加 快国内发展 , 保持社会稳定的战略任务。作 为上海合作组织 的发起国, 中俄对维护中亚 地区的稳定负有特殊责任。中俄在国际和地区 安全事务上的合作既有必要也有基础, 大有潜 力可挖。

中美 中日 中俄 关系发展

中美 中日 中俄 关系发展
③结果
A.东北军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B.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④影响
A.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B.华盛顿体系首次被打破,激化了英美与日本的矛盾。
C.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3)华北事变
⑷抗日战争
①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A、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
B、在沦陷区实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
经济方面:A、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 B、强占耕地,对粮食实行“统制”。
C、掠夺劳动力。 D、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银行,滥发纸币,征收苛捐杂税,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文化教育:A、在学校教育中,推行奴化教育。
A、总体上: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党的矛盾与斗争。
B、抗战初期,
C、相持阶段到来后,
D、由于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正确方针,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坚持到抗战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明显区别,最主要的是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地位。
(2)1861年农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再加上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俄国也开始向中国输出资本,如贷款给清政府、修筑铁路(中东铁路)、开采矿山、建立工厂等。同时,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范围。
(3)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B、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方面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有确凿史料依据的中俄外交关系开始于17世纪中叶,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大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通常被称为中俄关系史的早期阶段。

早期中俄关系是整个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期间,两国关系除在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80年代曾发生过几次比较严重的边境冲突、甚至一度兵戎相见外,其余大部分时间两国边境基本保持平静,双边关系(主要是经济文化关系)发展平稳。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这个时期的中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早期中俄关系史研究》(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研究员宿丰林)一书在这方面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观点,读后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礼尚往来,以对话代替对抗早期中俄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比较明显,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1728年的《恰克图条约》和1792年的《恰克图市约》是早期中俄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这三项条约都是在经历了激烈的对抗甚至武装冲突之后,经过对等谈判签订的。

从根本上说,以对话代替对抗反映了中俄两国人民渴望友好相处、互通有无的愿望。

中俄两国政府在具体交涉中均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这是双边关系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

其中,清政府礼待俄使的“怀柔”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在1654年顺治帝颁赐给俄使亚雷日金的“敕书”中就明确表达了清廷的意愿:“尔国远处西北,从未一达中华,今尔诚心向化,遣使进贡方物,朕甚嘉之,特颁恩赉,即俾尔使臣赍回,为昭朕柔远之意。

”此后直至19世纪中叶,清廷的这一方针始终未变,促成了早期中俄交往中礼尚往来的良好局面。

二通商互市、造福两国人民通商互市是早期中俄关系史的重要内容。

俄方受西欧重商主义影响,重视商业利益;清廷为达北徼平静的目的,甘愿“恩施市利”,保持与俄方的通商互市关系。

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清廷尽力为俄方提供便利条件,从早期俄国国家商队单方来北京贸易直到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边关互市的繁荣,俄方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保持对华贸易便成了俄国政府制订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1918-1921年的中俄关系

1918-1921年的中俄关系

保密级别:内部学位级别:历史学论文提交日期:1999年12月20日论文答辩日期:2000年1月5日论文中文题名:帝国主义与1917-1924年的中国对苏外交论文英文题名:The Imperialism and China's Diplomatic Policy uponUSSR in 1917-1924作者及所在单位:应俊吉林大学历史系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李书源吉林大学历史系分类标识:K258中文主题标识:帝国主义中国对苏外交英文主题标识:The Imperialism China Diplomatic Policy uponUSSR中文摘要:一、苏俄对华的主要外交活动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改善其外交上的孤立处境,保护东部边境安全,先后发表了几个对华宣言及法令,表示愿意将旧俄侵夺的权益归还中国,并派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及苏俄裴克斯、越飞、加拉罕等人率代表团使华,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由于统治中国的军阀政府内政外交均听命于列强,在处理对俄问题时优柔寡断,贻误了解决中苏悬案的时机。

苏俄在国际地位日益巩固的过程中,民族利己主义也逐渐膨胀,未遵守对华宣言中的允诺,对解决中苏问题造成了影响。

二、中国跟随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1918-192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扼杀苏维埃政权,夺取旧俄在远东的权益,阻止社会主义思想的蔓延,共同出兵干涉苏俄。

中国被日本胁迫签订了《中日陆(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并参加了武装干涉。

中国参与出兵一是为列强所迫,再也是为了防止日本趁机侵占东北,并收回中国被旧俄侵夺的部分权益。

虽然中国出兵收回了中东铁路的部分路权,但并未阻止日本将势力渗入中国东北,且因此阻断了与苏俄的联系,给中苏关系蒙上了阴影。

三、中国取消同旧俄的关系中国取消同旧俄的关系表现在中国政府停止向旧俄公使支付庚子赔款及停止旧俄使领待遇,收回旧俄使馆与租界两个方面,是中国政府为改善中苏关系,谋求与苏俄建交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高三历史中俄关系热点整理

高三历史中俄关系热点整理

对中俄关系的认识
1、从明清时期到俄国十月革命前,沙俄一直觊觎中国的领土,扮 演着侵略者的角色。 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俄)对中国 的革命和建设实施了人道的援助,但由于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响,苏 联一定程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消极的 影响。 3、从80年代末到现在。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苏联解体后,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3、现代: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50年代后期,双方关系处于友好合作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 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 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 (2)第二阶段:从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双方关系处于对抗和僵持阶段。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 队的建议,遭到中国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中苏全部 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 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3)第三阶段:从80年代末到现在,双方关系恢复正常化。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 缩,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成立上海合 作组织,形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3、向帝国主义过渡: (1)经济概况: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依然很小。 (2)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1861年改革;对外扩张;两次工 业革命的开展 (3)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经济、政治上存在封建残余;技术装 备十分落后;工业发展日益依赖于外国资本 (4)特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原因在于封建残余的存在以及沙 皇热衷于对外扩张 (5)国际关系:俄奥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之一,俄国 分别于1892年和1907年与法英结盟,形成三国协约。“一战”期间, 在东线对抗德奥联军,1916年俄国夏季攻势挫败奥匈,支援了西线, 1917年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义和团时期沙俄对我国东三省的侵略

义和团时期沙俄对我国东三省的侵略

义和团时期沙俄对我国东三省的侵略宋秀元十九世纪末,沙俄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得最疯狂、最残酷。

自清咸丰以来,沙俄已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但仍不满足,还妄图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以及蒙古、新疆等广大地区。

本文主要以清军机处档案为根据,揭露沙俄在伙同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同时,又大肆出兵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罪行。

一、沙俄在镇压义和团的同时大肆入侵我东北三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肆意瓜分,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

到一九○○年,终于汇集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统治者。

这就引起了俄、英、法、德、意、奥、日、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惊慌和不安。

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一九○○年),沙俄等国使臣在致清总署的文件中要求“中国政府赶紧派兵弹压,筹一妥协办法,切勿迁延”(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七日总署致直隶总督电(附俄使来照)。

)。

因为“情势日迫,以致所有驻京各外国人,均有性命之虞。

本大臣惟有执定自行设法保护本国人性命之权,相机行事”(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总署复俄使格尔思照会。

)。

沙俄政府驻北京使臣格尔思以“中国无人作主,且非使臣口舌所能了结”为借口,扬言希望“本国大兵速到,以全生命”(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三日翻译联芳与俄格尔思问答节略。

)。

果然,一九○○年四月,沙俄就把它的兵舰开到了我大沽口,伙同英、法、美等国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继而攻占了天津城。

不仅如此,沙俄还“首先倡议远征北京”,并且一再叫喊“俄国人要在北京及去北京途中惩罚中国人方面起主导作用”(《义和团起义》见苏联《红色档案》杂志。

14期18—19页。

)。

所以“俄兵赴京尤急,为数最多”(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北洋大臣裕禄折。

),比其他各国的军队按预定作战计划提前二十四小时抢先攻进北京。

我们知道,沙俄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吞并中国东北三省的一绝好机会。

因此,当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沙俄的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就曾说:“我们非常高兴,这件事将是我们占领满洲的口实”(《维特回忆录》二卷180页。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一、中俄关系的历史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的四不主义:不结盟,不对抗,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关系有三个层面:一是双边关系。

两个正常的大国的关系和地区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合作非常重要的形式。

二是国际战略合作,全球层面的。

三是地区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

1、中俄关系的三个历史阶段、四种范式。

第一个是沙俄和中国的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

第二个是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十月革命以后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第三个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1992年到现在。

1991年苏联解体。

现在的俄罗斯是15个独联体中最大的,面积约占75%。

苏联解体形成了新的地缘政治。

中亚五国的独立,使我国和俄罗斯在西北地区的接壤形成了一个缓冲带,现在叫睦邻带。

历史上,中俄关系有四种范式。

第一是欺压和掠夺的关系。

在近代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伤害最深。

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沙皇俄国攫取了我们很多的领土。

第二种是中俄形成结盟关系,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第三种方式对抗关系。

60年代到80年代,中苏之间出现对抗、冲突,甚至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演变成正常化的中俄关系。

2、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对抗1949年到60年代中期是中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

当时,中苏是结盟关系,兄弟关系,我们称苏联为老大哥,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一边倒的政策。

特别是朝鲜战争发生后,我们更明确了一边倒的政策,倒向苏联。

二战以后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以北约为基础的帝国主义阵营;另外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以华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中国不是华约集团的成员国,但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重要的力量。

当时,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高度的意识形态化。

两党关系高于两国关系。

中苏关系是结盟、一边倒、针对帝国主义、高度的意识形态化的关系。

1840-1920年间的中俄关系

1840-1920年间的中俄关系

1840-1920年间的中俄关系郭蕴深【期刊名称】《西伯利亚研究》【年(卷),期】2003(030)004【摘要】19世纪中叶,中俄两个相邻的封建大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掀起了两次侵华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俄国利用英法发动鸦片战争之机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边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是19世纪末,俄国推行"和平征服"中国的策略,诱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使东北成了俄国独占的势力范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正确的决定未能付诸实施.【总页数】5页(P50-54)【作者】郭蕴深【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822.3.512【相关文献】1.新世纪一部完整反映中俄关系史的力作——读黄定天著《中俄关系通史》 [J], 彭传勇2.中俄关系学者的必备工具书--《中俄关系中文文献目录(17-20世纪)》评介 [J],宿丰林3.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对1992年至2004年中俄关系的基本总结 [J], 邢广程4.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Belonging to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Beirut (1840-1920) [J], Youssef Hamze;Jad Hammoud;5.中俄关系将继续稳步前行,只会越来越好在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重构的背景下,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俄关系的根本原则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9世纪俄国侵华行动
《尼布楚条约》后的中俄关系
边境秩序相对稳定 俄国没有单独战胜中国的把握,所以无大动作 俄方派出考察队对黑龙江和北太平洋沿海地区窥探 鸦片战争为俄国深入远东内陆提供机会 清王朝式微
穆拉维约夫的“抱负”
占据阿穆尔河口,谁就能 控制西伯利亚
建立同勘察加之间的交 通联系
1861年中俄勘界
中国坚持以白珍河口划界,俄国坚持以白棱河口划界
中国承认俄单方面绘制的《北京续增条约》附图上标 明的边界线
俄国获得了兴凯湖大部分和图们江沿岸一带
双方签署《北京续增条约补充条款》和《交界道路记 文》
兴凯湖
1886年中俄勘界
中国收回部分《北京续增条约》中被俄国侵占的领土
北起黑龙江口、南到图们江口的乌苏里江以东整个地 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包括库页岛在内,建立了一系列军事据点
《补续和约》
彼罗夫斯基提交《补续和约》,提出八点要求 伊格纳切夫与清政府谈判,不欢而散 1860年7月,英法联军天津海口集结,俄方调停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后,俄方得寸进尺 11月14日,奕欣与伊格纳切夫签署中俄《北京续增条
尼古拉一世认为趁机推翻《尼布楚条约》所划定的中 俄边界时机已到,在1854年1月授权穆氏:可以直接向 中国交涉划界问题;可以自行支配东西伯利亚的预算 结余;不必等中国答复就可沿阿穆尔河航行。
东北防守薄弱,无水师无战船
1854.5入侵中国水域
俄国大量向黑龙江地区运送哥萨克和军火,还在武装 保护下运送481名移民到马林斯克和尼古拉耶夫一带 安家落户
俄方施加压力
1858年1月5日,俄召开了有穆 氏参加的“特别委员会”会议 ,讨论“阿穆尔问题”,决定 抓住英、发侵占广州、强迫清 政府再签不平等条约的有利时 机抓紧向黑龙江移民,授权穆 氏和中国进行划界谈判的权力 。
5月17日,穆氏在勘察加大主教 英诺森的陪同下来到海兰泡城 ,准备和中方谈判。海兰泡本 是中国领土,但此时驻扎了4个 营的俄军,穆氏建议俄政府将 此地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 ”
纠正了错立和被俄国私移的界牌,新立了一些界牌和 封堆记号
争得了中国船只自由出入图们江口的权利 中方准备充分,1880-1884年吴大瀓开发“三边”,对
地形极为了解
对华运输俄国纺织品 防止英国势力北上
入侵前的准备
伊尔库茨克建立了中俄关系的档案馆和陈列馆 组建了皇家地理学会西伯利亚分会 制定《外贝加尔哥萨克军条例》,大张旗鼓扩充军队 组建西伯利亚舰队,从欧洲的港口调遣两艘巡洋舰
时机到来
1853年10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不再担心英国干 涉
1857年2月普提雅廷出使中国
要求享有与其他列强将取得的同等权利和优惠待遇, 同时了解在阿穆尔和吉尔吉斯草原的边界问题
咸丰皇帝拒绝接见普提雅廷,普提雅廷改道天津
俄政府任命普提雅廷为“分舰司令兼钦差大臣”,要 求他“争取参加英法与中国之间的谈判,主要应确保 他们所签订的条约不触犯俄国的利益”
清政府虽已看出俄军的行动和前几年的考察队有所不 同,但还是相信了俄军真是假道,在给俄政府照会中 说:“乘船欲赴东海防堵英夷,系贵国应办之事,自 应由海外行走,似不可由我国黑龙江、吉林往来。”
1855.9中俄谈判
穆氏公然要求以中国的黑河黑龙江作为两国的界河, 清政府坚持以《尼布楚条约》中的规定为界,3天谈 判无果而终
约》
《北京续增条约》
彻底推翻了中俄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关于两 国东段边界的规定
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海岸线,使黑龙江和吉林成 为内陆省份
否定了中国西北地区与俄国已有定界的事实,规定了 西疆交界的走向,这一走向是以中国境内的常驻卡伦 及内湖斋桑湖、特穆尔图湖为标志,名为划界,实为 割地
俄军开始在瑷珲地区炫耀武力,威 胁中方代表
《瑷珲条约》中国损失巨大
俄国通过这一条约从中国划走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归中俄共管,所谓 共管只不过是俄国正式吞并这片领土的过渡步骤,此 外俄国还可以利用边境贸易和界河航行的规定,深入 中国内河内地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文化渗透
《天津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扩大陆路通商规模、在通商口岸设立 领事馆、允许东正教传教士在内地传教、修建教堂
俄国特有的权利——勘定未定边界
俄方坚持认为“未定边界”是指《瑷珲条约》中的乌 苏里江以东的共管地区,中方认为指的是《尼布楚条 约》中的乌第河地区。
俄方于1860年7月占领了中国港口海参崴,改名为符 拉迪沃斯托克
签订《瑷珲条约》
俄方:“必须按阿穆尔和乌苏里江 划定两国边界,这是两国之间的最 方便的天然疆界”,“中英正在交 战,英国很可能会公开露出他们占 据阿穆尔河口和以南沿海地区的野 心;只有我国根据所订条约生命上 述地区系归我国所领有时,才能遏 止英国的侵犯”
中方代表奕山重申《尼布楚条约》 中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