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
着力“五个强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着力“五个强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https://img.taocdn.com/s3/m/7405cb6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0.png)
着力“五个强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作者:白文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1期编者按:四川省职农中心(农广校)举办四川省农广校系统农民教育培训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守正创新、强体赋能,奋力开创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旨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担当进取,推进新时代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聚焦达州市中心分校,资中、仪陇、通江、宣汉、蓬安、岳池等六个县校的交流发言,刊发一组文章,敬请关注。
近五年来,达州市农广校按照省校“勇于担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全面开创乡村人才振兴新局面”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达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改革中勇毅前行,农广校工作呈现出新面貌。
一、强化体系建设,充分履行广校主责主业在全市农广校系统分类改革过程中,达州市农广校通过专题汇报、沟通交流等形式,积极争取有利政策,确保了全市农广校体系的相对稳定。
目前是全省农广校系统体系比较健全、人员配置较多的农广校之一。
学校在做好自身体系建设的同时,还主动走出去,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去年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共商川渝乡村人才培养大计,于2023年7月签订了万达开农广校乡村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共建共享,编织了一张省际间农广校体系建设网,这一切都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农民中职学历教育上,达州市农广校时隔 20 余年,在 2022 年重启农民中职学历教育,从 2021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中招收 41 人,成功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 1 个班,目前正按教学计划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上,就市校而言,达州市农广校每年都独立或合作举办 1 期高素质农民市级调训示范班,培训人数累计达 400 人,与高校合作承办 2 期农业经理人市级调训班,培训人数 80 人,培训学员满意率达 95%以上;就全市农广校系统而言,每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200 人左右,占全市总任务的 7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92c1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7.png)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就业,农业优质劳动力严重短缺,“谁来种地”问题引起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
为确保按时完成乡村振兴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高素质农民的人才支撑是关键。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解读高素质农民笔者认为, 高素质农民是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较为年轻的、其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或者掌握先进农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包括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高素质农民是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细胞,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把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志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青壮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袁 华 根,丁 丽 军,蒋 平,刘 健摘 要:高素质农民有情怀、有本领、能创新,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
在总结多年培育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农民,以“优化技术传承能力、塑化产业发展能力、内化带动农民能力”为目标、以“教培资源聚合、中高职衔接培育、多元机制联动、培育质量保障”为核心,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构建了“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JSJG361)作者简介:袁华根,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及农民教育培训;丁丽军(通讯作者),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蒋平,男,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推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刘健,男,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海县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https://img.taocdn.com/s3/m/43ad77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e.png)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作者:马金翠徐莹春马铭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5期2023年,河北省农广校承担“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共组织培训班15期、培训1140人。
学员们纷纷反映,培训内容充实、形式新颖、针对性和实操性强,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又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取得了“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良好效果。
一、培训工作主要特点一是内容聚焦。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15个培训班全部为大豆玉米单产提升专题。
二是地区覆盖。
结合河北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项目县,覆盖石家庄、保定等7个重点地市,选择在31个创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与4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
三是聚合力量。
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加强工作指导,省农广校与相关市县级分校、业务科室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遴选了一批相关政策讲师和技术专家参与授课指导,在农广校系统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承担教练策划、培训主持、班级管理和网络操作。
四是方式创新。
培训班采取“破冰”行动(团队组建方式),打破学员之间的隔膜和陌生感,运用“词云图”(展现高频率关键词的图解方法)聚焦学员最关心的问题,采用“鱼骨图”(将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系统化图解的方法)进行问题剖析和主题讨论,通过“路演”(在培训班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等一套新的培训方法,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二、主要做法河北省统筹实施,分层培训,探索了“五化”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
(一)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培训流程“规范化”2023年初,省农广校会同厅农经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班次安排、课程设置、培训方式、聘请师资、培训地点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部署。
一是认真谋划,项目实施规范。
在认真研究学习部农经司《关于做好“耕耘者”振兴计划2023年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厅种植业处等相关处室,深入了解全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实际和农民教育培訓实施情况。
“四个五”模式培优培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四个五”模式培优培强乡村振兴“领头雁”](https://img.taocdn.com/s3/m/796879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1.png)
“四个五”模式培优培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韦文;姜洪
【期刊名称】《农家科技》
【年(卷),期】2024()18
【摘要】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州分校)是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下属独立事业单位。
办学40余年,先后获得“全国农民教育提质增效百佳校”“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市级农民田间示范学校”“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韦文;姜洪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领头雁缙云茭白带头人
——浙江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2.选优配强乡村组织振兴的"领头雁"3.选准“领头雁”建强“后备军”——遵义市构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4.李土强:搞活“五个振兴”走向共同富裕--李寨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5.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基于对杨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模式的观察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民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14f23db565ce050876321388.png)
• 4) 以丰富多样、 寓教于乐的专题活动满足农 户多种需求。北京农民田间学校根据学员的兴 趣与愿望选择相应的主题, 开展培训活动。 内 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通过交流讨论、 游戏活动、 专家讲座、 观看小影片、 知识竞猜、 演示性 试验等多种手段实现。农民通过主动参与式学 习、 实践, 增强了自信心、 生态意识、 团队共 享协作精神。通过训前、 训后学员能力测试成 绩对比, 学员平均成绩最低提高 18.8%, 其中 粮改菜学校的学员基础比较薄弱, 测试成绩提高 了175%, 可以看出农民学员生产水平和综合素 质有了明显提升。
• 3) 以技术培训为主线, 贯穿农民学、 用科学的意 识和能力培养。 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生产、 生 活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需求为载体, 通过引导, 使其 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 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通过活动培养 其生态意识、 食品安全意识、 信誉意识、 环境 意识和协作发展意识。 主要体现在:①农民受训 后学会了科学使用农药、 化肥, 减少了投入和环 境污染。②具有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和生态意识, 如在社区安装双光雷达杀虫灯, 使用性诱剂、释 放赤眼蜂等方法控制有害生物。③种植的蔬菜品 质明显提高, 纯收入显著增加,个别农户纯收入增 加超过 60%。
• 2004年开始,中德合作在河北省藁城市、徐水县 和衡水市桃城区实施ESIA项目,开办农民田间学 校,从种到收全过程培训温室西红柿、黄瓜无公 害栽培技术,农民不仅减少了投入,还增加了收 入,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十分显著。 • 北京市2005年启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围绕 郊区有机草莓、有机西瓜、食用菌、无公害西洋 参、奥运蔬菜等优势产业,根据农民产业发展需 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受到农民欢迎。目前, 结合优势产业布局,已建起56所示范带动能力强 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民技术员1800余人,带 动示范农户5万余户,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 的新型农民。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https://img.taocdn.com/s3/m/f8a600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7.png)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作者:胡永万顾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0期近期,笔者参加“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甘肃省级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后,实地走访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丰禾村田园综合体两所农民田间学校,与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座谈交流,就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情况深入调研。
一、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农广校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组织实施两项计划和三项行动,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示范引领、全力组织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定西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政策保障到位。
2016年,定西市制定《定西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1+5文件”》;2017年,市政府办成立“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农业产业人才“十百千万”支撑计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三农”领域“5678”关键指标考核办法》,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关键考核指标。
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为定西市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驾护航。
部门协调配合,措施落实得力。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先后出台《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定西市“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靠实部门责任。
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县财政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配套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718b2fa216147917112889.png)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根据项目要求,2009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2009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
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
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
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聘请高级农艺师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
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
![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https://img.taocdn.com/s3/m/80d1f5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2.png)
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作者: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题调研组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但是,長期以来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近年来在基层已出现大量撤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力量出现严重动摇。
如何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破解基层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问题,近期,中央农广校组织力量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发现了一批基层农广校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其中,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成立42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全县正科级事业单位,拥有在编干部职工58人,单位资产过亿元,承担了全县100%的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一直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党委政府推进三农工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战线一面不倒的旗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夏邑县农广校在条件建设上为全国县级校树立起“六有”标杆夏邑县农广校始建于198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1986年被县编委确定为隶属于县政府的副科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1997年升格为正科级一级机构,并设立党组。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夏邑县农广校仍然是直属于县政府的正科级机构,同时加挂“夏邑县农民教育中心”牌子,履行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考核和指导服务等职能。
总体看,夏邑县农广校的建设现状集中表现为“六个有”。
一是有比较高规格的组织架构。
夏邑县农广校一直以来都是隶属于县政府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并从副科级晋升为正科级,这在全国农广校体系中屈指可数。
夏邑县创办的农民田间学校组织机构高配一级,由副县长任田间学校名誉校长,农广校校长任田间学校校长,乡镇副书记和农广校副校长任田间学校副校长,所在村支部书记任班长,如此高规格的组织架构,为农民教育培训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99b6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1.png)
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总结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在农村地区继续发展壮大,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以下是对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的总结:1. 学生数量增加:随着农民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农民田间学校就读。
在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教育机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2. 教学质量提升:农民田间学校在2024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农民田间学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学生们的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3. 实践教育的加强:农民田间学校注重实践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生们参与了农田耕种、养殖和其他家庭农场工作,通过亲身参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
这种实践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农业技能,并为他们今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课程多样化:农民田间学校在2024年增加了更多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除了基础学科的教学外,农民田间学校还引入了农业知识、科技应用、农产品加工等实用课程。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
5. 社区参与的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加强了与社区的紧密合作。
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农民田间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场景。
同时,学校也定期组织各种农业文化活动,通过社区参与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024年,农民田间学校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育、多样化课程设置和社区参与,农民田间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进展为农民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助力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9aaf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png)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旨在为农村地区的农民提供教育机会。
这个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辍学率高等问题。
农民田间学校的出现,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民田间学校在农村地区逐渐普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之一是将教育资源带到农民的身边。
由于交通不便、学校建设困难等原因,许多农村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农民田间学校通过在农民眼皮底下搭建教室,提供教育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模式不仅节约了学生和家长的时间和精力,还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之二是注重实践教学。
由于农民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他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有限。
农民田间学校采用了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与农田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中,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田生产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之三是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能教育。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农民田间学校不仅注重传授学生们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
在学校中,学生们学习了农业技术、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能,提高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农民田间学校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辍学率高等问题,在农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农民田间学校增加了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
由于学校设在离农民很近的地方,农民可以轻松地参加课程,不用再为上学的路途费时费力。
其次,在农民田间学校中,由于教学注重实践,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再次,在农民田间学校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学习到了一些实际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最后,农民田间学校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等你来尝! 这里有全国金奖草莓
![等你来尝! 这里有全国金奖草莓](https://img.taocdn.com/s3/m/27b4631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8.png)
等你来尝!这里有全国金奖草莓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1年第05期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春风拂面暖人心。
近日,第19届中国(句容)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落下帷幕。
在这场全国草莓产业交流盛会中,素有嘉定“草莓之乡”美誉的灯塔村,选送了新品种“越秀”和传统优秀品种“红颜”参赛,并摘得金奖。
上海市嘉定区灯塔村位于上海的西北部,与江苏太仓接壤,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说起草莓种植,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当时都是村民在自家门口少量种植,种植模式还不是现在的大棚草莓,而是露地栽培,草莓品种以丰香为主,成熟期是每年的4月到5月,采收时间短、产量低、收益少。
灯塔村为了鼓励农民种植草莓致富,在上海市、嘉定区有关部门及附近工业区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农灯”草莓生产基地。
30多年过去了,灯塔村的草莓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草莓成熟期从12月至次年5月,采收时间长,产量高了,草莓品质也越来越好,自然收益也就高了。
2014年,灯塔村荣获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称号。
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正位于灯塔村草莓基地内,自2002年4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草莓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推动草莓特色产业发展。
现拥有设施种植面积1065亩、400余平方米标准化教室以及电子屏、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能同时容纳100人以上培训,社员286户,带动周边农户150户以上。
一、开创“引进+推广”,课程培训提升种植技术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高度重视对学员的培训,通过提升学员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学校主要开设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和哈密瓜种植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不少于20次,培训人次不少于1200人。
为了丰富草莓品种,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学校共种植了10余种草莓,其中还有一些市面上不常见的白色、粉色系列草莓。
种植甜玉米品种近10种。
100个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
![100个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14a32cb307e87101f6969b.png)
100个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1.“校社共建田间学校”高素质农民培养案例(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2.校、站、点三级教育网络培训案例(北京市延庆区农广校)3.“七动”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天津市津南区农广校)4.搭建合作平台共推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北省农广校)5.“农读结合型”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河北省石家庄市农广校)6.“收心归队建体系”农民职业教育案例(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广校)7.“三级贯通”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广校)8.“校村园社”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河北省平泉市农广校)9.“五结合”农民职业教育案例(河北省平泉市农广校)10.“产业育人人才兴业助力脱贫”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河北省平泉市农广校)11.“五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北省围场县农广校)12.“一二三四”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北省饶阳县农广校)13.“理论+实操+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山西省平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4.“农产品营销”培训案例(内蒙古农广校巴彦淖尔市工作站)15.“1234”高素质农牧民培育案例(内蒙古巴林左旗农广校)16.“人网、地网、天网”三网合一农民职业培训案例(辽宁省新宾县农广校)17.“四步培训三步跟进一步简化”农民职业培训案例(辽宁省阜蒙县农广校)18.“654321”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案例(吉林省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19.“园区+项目+农民”农民教育培训案例(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5+X”青年农场主培育案例(上海市农广校)21.“四个标准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案例(上海市闵行区农广校)22.农民田间学校零距离为农服务案例(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3.农民田间学校“一站式”教育培训案例(上海市奉贤区农广校)24.农民田间学校“五统一”教育培训案例(上海市崇明区农广校)25.“突出学员主体性”农民教育培训案例(上海市崇明区农广校)26.“定制村官”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江苏省农广校)27.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案例(江苏省农广校)28.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衔接案例(江苏省农广校淮安市分校)29.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案例(江苏省农广校东台市分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30.平台“扶育式”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江苏省农广校涟水县分校)31.农民高等学历教育案例(江苏省昆山市农业农村局)32.“三维度”现代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扬州职业大学)33.“五大”特色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广校)34.“大讲堂”学艺“竞技场”练兵“互联网”创业案例(浙江省永康市农广校)35.“三位一体帮培式”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浙江省云和县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办公室)36.“云和师傅”精准助力产业扶贫案例(浙江省云和县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办公室)37.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衔接教育培训案例(安徽省农广校界首市分校)38.农民合作创业产业帮扶案例(福建省清流县嵩溪爱珍专业合作社)39.“一条主线三个梯度五维构建九化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40.精准实施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临沂市农广校)41.以“培育”为总抓手强化“四大平台”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山东省农广校长清区分校)42.“能人带动”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山东省农广校招远市分校)43.“5411”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广校)44.“三位一体”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肥城市农广校)45.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广校)46.“3223”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郯城县农广校)47.“五步走”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莒南县农广校)48.“培训+跟踪服务+素质提升+搭建服务平台”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山东省农广校成武县分校)49.“一联三多双四联动”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山东省潍坊慧三浓职业培训学校)50.推广应用农民田间学校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农广校)51.“产教融合全产业链培育”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农广校)52.“4+2”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通许县农广校)53.“农广校+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孟津县农广校)54.“教、学、论、跟”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郏县农广校)55.“三结合四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农广校)56.“四步培养法”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57.“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农民职业教育案例(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58.“政府主导、多方联动、产教融合”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59.“三段式”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广校)60.“四级联动四类协同”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省内乡县农广校)61.“三位一体”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河南农业大学)62.“七化”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广校)63.“五五”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湖北省宜都市农广校)64.“八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案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广校)65.“校企合作”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湖北省钟祥市农广校)66.“四位一体双轮驱动”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67.“常德式”农民职业教育案例(湖南省常德市农民素质教育)68.“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面上面下协调引导”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湖南省湘乡市农广校)69.“八个高标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案例(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广东平甫村培训基地)70.“农学结合”农民中职教育案例(广西农广校)71.“一平台两阶段三年期多支撑”高素质农民培养案例(广西农广校广西大学农学院)72.“园区企业+示范引领”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广西农广校广西中农富玉国际)73.“一主多元两任三教四结合五到位”农民教育培训案例(海南省农广校)74.“政策引领产教融合”农民教育培训案例(重庆市永川区农广校)75.“短训衔接学历培训结合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四川省阆中市农广校)76.“一主多元多措并举分工合作”农民教育培训案例(贵州省普定县农广校)77.“围绕产业抓培育抓好培育兴产业振兴产业促脱贫”农民教育培训案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广校)78.“制度保障促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案例(陕西省西安市农广校)79.“产业引领协会搭桥融合发展”农民职业培训案例(陕西省安康市农广校)80.“五位一体”农民教育培训案例(陕西省凤翔县农广校)81.农民教育培训助力产业脱贫“323”产业扶贫案例(陕西省眉县农广校)82.“六联六创”农民教育培训案例(陕西省农广校三原县分校)83.“五个一”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强基提质教育培训案例(陕西省旬邑县农广校)84.“53421”农民职业培训案例(陕西省农广校富县分校)85.“四位一体”农民职业培训案例(甘肃省定西市农广校)86.“一四四五”农民职业培训案例(甘肃省景泰县农广校)87.创新“8+”农民教育培训案例(甘肃省清水县农广校)88.“一训三育”农民教育培训案例(甘肃省山丹县农广校)89.“农民田间学校+”农民职业教育案例(甘肃省农广校庄浪县分校)90.“3543”农民职业教育案例(甘肃省敦煌市农广校)91.“五个配对”农民职业教育案例(甘肃省瓜州县农广校)92.“两点一线、六统一”农民职业培训案例(甘肃省农广校合水县分校)93.“12444”农民职业培训案例(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94.“三个三”农民职业培训案例(青海湟源县农广校)95.“田间学校+示范基地+创优提升+政策扶持”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宁夏石嘴山市农广校)96.“两个带头人”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宁夏西吉县农技中心(农广校))97.“4321”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职业培训案例(宁夏隆德县农广校)98.“集中—田间—再集中”农民职业培训案例(新疆农广校)99.“三四五”农民职业培训案例(青岛市黄岛区农广校)100.农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案例(广东省农垦农业广播电视职业技术学校)。
扬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扬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0fc693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8.png)
扬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郑伟徐敏王淑贤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4期近年来,为培育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解决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的实践难题,扬州市落实中央农广校《关于推进农民田间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农民田间学校高质量建设管理,基本形成分布合理、行业齐全、建管有序的农民田间学校体系。
一、做法措施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实践技能的功能需求,扬州市在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中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差异化定位。
根据不同层次的农民田间学校,实行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县级农民田间学校按照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习的要求,突出“田间实训”,重实践重技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级农民田间学校具备可供实践教学的实训场所和较好的食宿条件,重点面向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农民新群体,提升其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及创业兴业能力;省级以上农民田间学校则围绕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着重培养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农业企业家,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二)坚持标准化建设。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基础条件,即“七有”标准:有产业基础,有培训基地,有管理机构监管运营,有“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乡土人才”三级师资团队,有培训制度,有典型示范,有政策资金扶持。
另一方面是考评认定程序,严格执行“主体自愿申报—基层分级审核—专家现场考评—部门发文认定”的标准程序,市财政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
(三)坚持规范化运行。
为提高各类农民田间学校的运行管理水平,扬州市制定印发了《扬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机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建设优化的规范要求,规范了农民田间学校自主办班和现场实践教学的工作流程。
同时,为及时掌握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情况,要求市级以上农民田间学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終有总结。
孙春梅: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孙春梅:从“新农人”到“兴农人”](https://img.taocdn.com/s3/m/34cd7d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a.png)
初夏时节,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的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迎来一拨又一拨客人,其中不少都是前来体验农村生活的学生。
“让年轻人发现农村之趣、农业之美”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最美巾帼人物、通州区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总经理孙春梅近年来奋斗的方向。
辞职回乡创业“农村是个广阔天地,我们学农的人到农村才能学以致用,有更大作为。
”2006年,孙春梅怀揣着一份田园梦和实现学有所用的抱负,毅然辞去城市工作,与丈夫曹荣回乡办起了养殖厂,投入养鸡事业中,把一系列新理念带到了希望的田野,当起了“新农人”。
创业之初,体力活远多于技术活。
炎炎夏日,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夫妻俩经常一整天钻在闷热的鸡舍里,给种鸡接种疫苗、捡蛋,寻找最科学、最生态的养殖方法。
凭借专业的养殖技术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孙春梅注册的“金羽禽业”品牌迅速打响,销售额不断增长,效益高速攀升。
“我爱人学的是畜牧,我学的是种植和园艺,为什么不办一个农场,种植天然谷物,饲养优质家禽!”2011年,孙春梅流转土地200多亩,创办了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走上了种养结合的新路子。
孙春梅还是当地最早“触网”的新农人,她线上开辟微商城、线下设立直营店,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了绿色健康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新鲜直达。
2013年,孙春梅再次流转土地100亩,利用已有的生态种养基础,打造了集餐饮、采摘、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项目,成为开心农场的新名片,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如今,开心农场早已焕然一新,开拓出一条集有机农产品种养、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孙春梅钟情于这片广阔的热土,也感恩和热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她积极帮助周边村民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帮助周边100多个养鸡户解决技术难题和资金困难,免费向村民发放十多类200多公斤的特色农产品种籽,为附近80多个村民就近安排工作,其中妇女占85%。
她牵头孙春梅:从“新农人”到“兴农人”孙春梅12发起组建生态农业技术协会,实现新农人联盟抱团共同发展,通过培训,辐射带动周边21个村、30家农业合作组织、27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经济作物,亩增效益3000多元。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https://img.taocdn.com/s3/m/7390cd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a.png)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4—2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渭南、延安3市3县(区)调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陕西省农广校、澄城县农广校、黄陵县农广校和延安市农广校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深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与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访谈,到黄陵区科技创新中心、安塞区南沟农民田间学校,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实情实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西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特色突出陕西省相较于其他省份最大优势在于制度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始终。
从政策层面看,形成了以省政府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为引领,以全省“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助推落实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系统化政策保障、有条件能力建设资金支持、有专门机构支撑。
从教育培训制度看,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出“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
2014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仅2020—2023年投入资金达7882万元。
全省培育高素质农民26万人,其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占36%、果业占34%、粮食产业占12%、生猪产业占10%,覆盖全省所有产业类型。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高素质农民“组组有”。
在全国首先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目标,并在政策文件、培育方案、绩效管理中部署、落實、考核。
各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梳理高素质农民村组分布,制定精准培育方案。
农广校体系绘制作战图并挂图作战,逐步消灭空白村组。
目前全省已有70%的行政村组实现至少有一名高素质农民。
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50个)
![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4c1eb12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0.png)
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1.北京市大兴区
2.天津市西青区
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4.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
5.河北省阜平县
6.河北省魏县
7.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
8.山西省曲沃县
9.山西省临猗县
10.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11.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
12.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
13.辽宁省新民市
14.辽宁省兴城市
15.辽宁省凌源市
16.吉林省东辽县
17.吉林省双辽市
18.吉林省辉南县
19.黑龙江省甘南县
20.黑龙江省宝清县
21.黑龙江省铁力市
22.黑龙江省兰西县
23.黑龙江省延寿县
24.上海市金山区
25.江苏省昆山市
2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27.江苏省宜兴市
28.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29.浙江省德清县
3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3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32.安徽省金寨县
33.安徽省黟县
34.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35.安徽省岳西县
36.福建省古田县
37.福建省浦城县
38.福建省上杭县
39.江西省井冈山市
40.江西省宁都县
41.江西省武宁县
42.江西省横峰县
43.山东省曲阜市
44.山东省兰陵县
45.山东省龙口市
46.山东省青州市
47.山东省禹城市
48.河南省舞钢市
49.河南省清丰县
50.河南省兰考县。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https://img.taocdn.com/s3/m/3ab7b49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3.png)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作者:黄玉文张建文管香玲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3期自2014年承德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以来,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6261人,其中,全市农广校体系承担培育任务31108人,占总人数的85.8%。
多年来,全市农广校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多元化培训机制,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多年来,承德市农广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开展多元化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培育乡村人才。
对照“产品精致独特、产业集群高效、乡村和美繁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围绕中国菌都建设、华北高端牧场打造、冀北山区和美乡村创建等“八大工程”,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和五条特色优势产业带遴选培育对象,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专业农机手五大类培训行动,将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多元化高素质农民培育,促进乡村人才培养。
多年来,培育蔬菜产业5200人,林果产业8265人,食用菌产业1899人,肉牛、肉羊、生猪等养殖产业5866人,马铃薯产业1595人,中药材产业840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4人。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
围绕“两稳两扩两提”重点任务,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全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扩面提产项目和畜禽产业项目,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2022年至今,开设玉米大豆粮油产业专班57个,培训粮油作物高素质农民3035人;畜禽产业专班13个,培训高素质农民786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
1.北京市昌平区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天津市蓟州区华昱农民田间学校
3.河北省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河北省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5.河北省平山县华鑫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河北省景县景泓苑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河北省南和县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山西省盐湖区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9.山西省长子县生贵式大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10.山西省介休市铁巩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1.山西省云冈区普天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12.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区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3.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赛诺新牧民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14.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金柱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15.吉林省长春市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6.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
17.吉林省吉林市春新生态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
19.黑龙江省安达市和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0.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富华食用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1.黑龙江省桦南县鸿源农业田间学校
22.黑龙江省阿城区天一联合社农民田间学校
23.上海市青浦区彰显渔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4.上海市嘉定区缘菊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5.江苏省滨海县随耕生态园农民田间学校
26.江苏省泰州市现代畜牧科技园农民田间学校
27.江苏省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28.江苏省建湖县中农网购(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29.江苏省涟水县涟水奕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0.浙江省杭州市玉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1.浙江省金华市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建珊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33.浙江省新昌县百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4.浙江省慈溪市正大农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5.浙江省丽水市灵山鲜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6.安徽省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7.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云雾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8.安徽省巢湖市传旺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39.江西省信丰县农伯乐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0.山东省长清区龙凤庄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1.山东省枣庄市旺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2.山东省广饶县悠然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43.山东省牟平区增富山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44.山东省宁阳县润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5.山东省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农民田间学校
46.山东省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7.河南省长葛市中万农业发展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8.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9.河南省洛阳市明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0.河南省夏邑县永震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1.河南省新乡市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2.河南省内乡县兴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3.河南省浉河区兴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4.河南省开封市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5.河南省温县鑫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6.河南省兰考县五农好田间学校
57.湖北省崇阳县石枧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8.湖北省宣恩县贡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9.湖北省潜江市楚然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60.湖南省祁阳县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1.湖南省蓝山县博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2.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卫红粮食分校农民田间学校
63.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4.湖南省安化县千秋界茶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5.湖南省湘潭市应德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6.湖南省湘潭市喜杨杨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7.湖南省岳阳市惠众农民田间学校
68.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9.广西自治区合浦县富民生态种养农民田间学校
70.广西自治区浦北县番石榴田间学校
71.广西自治区灵川县甘草惠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2.重庆市江津区江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3.重庆市万州区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4.四川省德阳市德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5.四川省广汉市和兴永和农业技物配套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6.四川省安岳县晨阳养兔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7.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月亮湾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8.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健森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9.贵州省普定县清茗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0.贵州省遵义市奇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1.云南省大理市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2.云南省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农民田间学校
83.云南省临沧市碧丽源茶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4.陕西省杨凌区珂瑞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85.陕西省三原县一合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6.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星星田间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87.陕西省宜川县云辛果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8.陕西省宝鸡市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9.陕西省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90.甘肃省庆城县农广校丰泰农民田间学校
91.甘肃省陇西县药圃园农民田间学校
92.甘肃省清水县金果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93.甘肃省玉门市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
94.宁夏自治区西吉县绿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95.宁夏自治区原州区二营农民田间学校
96.新疆自治区博湖县富民农民田间学校
97.新疆兵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七师129团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
98.新疆兵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十四师工作站农民田间学校
99.广东农垦东方红农场(湛江)农民田间学校
100.青岛市平度市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