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衰老及其免疫学预警指标_史进方

合集下载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指南与共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 【摘要】 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

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

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免疫力;免疫细胞;免疫评估;免疫治疗;健康管理【中图分类号】 R617, R39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4-0005-10Expert Consensus on quantif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immune cell function statu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PAM), Society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China Medicinal Biotech Association (CMBA ), Society of Biological Diagnostics.Corresponding authors: He Qiang,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Email:*******************Li Xianliang,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Email:***********************【Abstract 】 The immune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maintaining the health of organ function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The goal of immune health management and immune treatment is to restore the normal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how to inhibit or enhance the immune status has been solved in the field of immunology, but how to comprehensively detect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immune status is still a challenge. There is no mature solution at present. The quantification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evaluation of immune statu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ub-health status management, and immune treatment. This expert consensus has carried out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normal immune status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visual scoring techniques of immune cell function status (immune function),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inking related to normal immune status, discussed the direction and principles of 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immune cell function status, and taken this as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decoding of immunity and the study of basic and clinical trials in the field of immune health.【Key words 】 Immunity; Immune cell; Assessment of immunity; Immunotherapy; Health management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407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066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32068、7232065)通信作者单位: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贺强、李先亮)通信作者:贺强,Email : *******************;李先亮,Email : ***********************第 15 卷 第 4 期器官移植Vol. 15 No.4 2024 年 7 月Organ Transplantation Jul. 2024 免疫系统是人类健康的基石,大多数疾病和健康状况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免疫状态管理是健康核心问题。

免疫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免疫老化

免疫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免疫老化

免疫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免疫老化免疫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免疫老化免疫老化是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免疫系统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变化和功能下降。

老龄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免疫系统也不例外。

免疫老化的研究对于理解老年人易患感染疾病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非常重要,同时也为老年人的免疫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免疫老化的特征1.1 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例如,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下降,导致免疫干预的能力减弱。

此外,免疫老化还表现为免疫细胞功能的下降,包括细胞增殖、活化和杀伤能力的降低,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信号传导的异常。

1.2 免疫记忆功能的受损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可以对已经遇到过的病原体产生持久的免疫保护。

然而,免疫老化导致免疫记忆功能受损,这意味着老年人对于再次感染同一种微生物的免疫反应会比年轻人慢和弱。

1.3 慢性炎症状态的出现免疫老化还与慢性炎症状态的出现相关。

老年人体内常常存在低度的慢性炎症,被称为“炎症衰老”或“炎症老化”。

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不仅与老年人易患感染疾病相关,还与许多年龄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生有关。

二、免疫老化的机制2.1 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免疫老化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非常复杂。

其中,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机制是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包括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的表达和激活异常,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

2.2 免疫调节细胞异常免疫调节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的幅度和方向。

然而,免疫老化导致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和功能的下降,进而导致免疫平衡被打破。

2.3 免疫细胞的代谢异常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的代谢异常与免疫老化密切相关。

老年人的免疫细胞往往面临氧化应激和能量不足的挑战,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存活。

三、免疫老化与老年人健康管理3.1 预防感染疾病由于免疫老化使老年人易患感染疾病,预防感染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

评价计划免疫效果的免疫学评价指标

评价计划免疫效果的免疫学评价指标

评价计划免疫效果的免疫学评价指标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癌症、传染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其中,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免疫学评价指标就是用来评价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计划免疫效果的免疫学评价指标。

一、T细胞激活检测指标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细胞激活检测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包括:CD69、CD25、HLA-DR等。

1. CD69:CD69是T细胞活化标志物之一,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T细胞的激活程度。

通过检测CD69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价免疫治疗对T细胞的活化是否有效。

2. CD25:CD25又称为IL-2受体α链,它在T细胞激活和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D25的表达水平同样是评价T细胞激活的重要指标之一。

3. HLA-DR:HLA-DR是另一种T细胞激活标志物,它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T细胞的激活情况。

二、细胞因子检测指标细胞因子在免疫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来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6、IL-10等。

1. IFN-γ:IFN-γ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对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免疫效应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IFN-γ的水平可以评价免疫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刺激效果。

2. IL-2:IL-2是T细胞生长因子,它对T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IL-2的水平也可以作为评价免疫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3. IL-6和IL-10:IL-6和IL-10是免疫调节因子,在免疫治疗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活化状态和免疫抑制过程,因此也是重要的免疫学评价指标。

三、免疫细胞亚裙检测指标免疫治疗中,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亚裙分布情况来评价免疫治疗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免疫功能指标解读

免疫功能指标解读

NK细胞
• 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的一个亚 群
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NK细胞的靶细胞主要有某些肿瘤细胞(包括部 分细胞系)、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自身组织 细胞(如血细胞)、寄生虫等,因此NK细胞 是机体抗肿瘤、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也 参与第Ⅱ型超敏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低下: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和某些病毒感染
其表达的下调和缺失可导致免疫失调。 缺失性表达:肿瘤、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

T淋巴细胞
• CD3+CD4+:辅助性T细胞,可介导细胞免疫(细 胞毒和局部免疫应答)刺激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如:抵御蠕虫、线虫、呼吸道的免疫等
• CD3+CD8&#凋亡。
免疫功能检测的指标解读
免疫功能检测
• CD3-CD16+CD56+ • CD3+ • CD3+CD4+ • CD3+CD8+ • CD3-CD19+
NK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过程复杂
免疫功能检测
• CD3:是所有T细胞的共同标志,作为信号转 导亚单位,使T细胞活化,在T细胞免疫中 起重要作用。
• <1.4: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恶性肿瘤、再障、白 血病、细菌感染、自体免疫病的活动期
• >2.5:过度活跃,容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见于 恶性肿瘤
B淋巴细胞
• CD3-CD19+:CD19广泛分布于B淋巴细胞 表面所特有的CD抗原分子,调节B淋巴细 胞的增殖活化,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 降低: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恶性肿瘤 • 过表达: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高:一些免疫性疾病等

免疫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

免疫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

免疫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近年来,很多学者注意到免疫与衰老的关系,提出了衰老的免疫学说。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功能是:①消灭入侵的有害物——不生病;②保护自身组织功能和结构的稳定——抗衰老。

免疫系统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不能识别体内细胞或分子的细微变化,即使能识别,也不能调动免疫反应有效地加以清除,因此恶变细胞的发生率增高。

由于老年时免疫功能的衰退,老年人易发免疫缺陷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病、癌症,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以及神经细胞变性引起的痴呆、帕金森病等。

因此有学者认为衰老是一种流行性免疫病。

免疫系统应激能力因衰老而下降,又可转而影响衰老的过程。

免疫细胞疗法能够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水平,清除体内毒素、炎症因子,为自身健康细胞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减缓衰老的进程和疾病的发生。

本规范化指南所涵盖的免疫细胞抗衰老技术是指将自体/异体外周血或新鲜脐带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成为有特异活性的细胞(T细胞、NK细胞等)输入到人体内的治疗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干预技术进行抗衰老临床治疗,是抗衰老干预与治疗的新兴领域,其机制、操作、疗效及临床评价等还需统一的多中心临床循证医学的验证。

因此,该技术的开展必须遵循科学、规范、公开、符合伦理的原则。

所有的治疗均应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或经过多中心的循证医学验证,并应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申报、审批与实施。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1,2](一)医疗机构开展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等)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具备应用免疫细胞治疗的基本条件与人员,并配备必要的辅助科室以进行治疗的随访和检查。

(三)具备开展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场地、设备和设施;具备从事免疫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的专业检验科室。

(四)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

二、专业人员资质[3](一)免疫细胞治疗医师:①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登记注册。

第26章衰老免疫与免疫检验(免疫学)

第26章衰老免疫与免疫检验(免疫学)

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信号。
(三)流式细胞计量-荧光原位杂交
Flow-FISH:细胞分离,DNA变性并与DNA探针杂交,洗去 多余探针,复染后用流式细胞计量术采集和分析。
(四)定量PCR法 与传统的印迹法相比,可靠、简便、快捷、 重复性好、样品用量少,可批处理样品。
谢 谢!
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却能 拓展生命的宽度; 我们无法阻止衰老,但是可以延 长青春的活力!
限制性酶切割
限制片段 琼脂糖电泳
基因DNA
带有DNA片段的凝胶 转移DNA至膜上 凝胶 滤膜 转膜 杂交、显影 吸附有DNA片段的膜 Southern印迹杂交的技术流程
(二)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 标准的荧光原位杂交包括制作分裂中期的染色 体以及DNA变性,与异硫氰酸(FITC)或Cy3标 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用DAPI或EB复染,
功能
维持染色体结 构的稳定性和 完整性。
与T细胞的关系
特异性T细胞的 增生受限; CTL分化延迟。
(三)染色体端粒和衰老 端粒是由简单的富含T和G的DNA片 段的重复序列组成。人类端粒结构为染色 体末端重复上千次的TTAGGG序列所组成。 DNA聚合酶不能完成线性染色体末端DNA 的复制, 由于RNA引物的原因,DNA聚合酶一 定会留下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一段端 粒)使其不被复制。那么真核细胞染色体 末端的端粒就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这 个缩短的端粒传给子细胞后,随着细胞的 再次分裂进一步缩短。
端粒复制
dGTP 5’ ...TTGGGGTTGGGGTTGGGGTTG ...AACCCCAACCCC AACCCCAAC 3’ RNA template 3’ 5’ ...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 ...AACCCCAACCCC AACCCCAAC 3’ 3’

试述免疫与衰老的关系

试述免疫与衰老的关系
亚 细胞 因子 降低 , 体 的 免 疫 功 能 逐 渐 减 弱 , 染 性 疾 病 、 机 感 癌 难 以抑 制 自身免 疫 病 的发 生 发 展 时 , 异 雪 上 加 霜 , 成 恶 性 无 造
症 等发 病 率 、 亡 率逐 渐 增 高 。本 文 就此 问题 做 些 探讨 。 死
1 衰 老 时免 疫 功 能 的变 化
腺 和 骨 髓 移 植 到 同 系 老 年 动 物 体 内 , 以恢 复 衰 退 的 免 疫 活 可
衰 老 能 否 延缓 ?退 化 或 失 调 的 免 疫 功 能 能 否 恢 复 ? 实践
力 , 长 生命 2 以上 。而 且 , 年 小 鼠经 移 植 幼 年 小 鼠 的 证 明免 疫 老 化 是 可 以推 迟 的 , 功 能 也 可 以部 分 恢 复 , 年来 延 O 老 其 近
活, 以全 面 提 高 机 体 的 健
1 2 衰 老 的 细 胞 基 础 : 年 时免 疫 功 能 的 降低 , 要 取 康 水 平 , 时 要 适 当控 制 饮 食 , 过 限 制 饮 食 能 使 免 疫 系 统 保 . 老 主 同 通 决 于免 疫 活性 细 胞 功 能 的 减 退 , 括 免 疫 活 性 细 胞 数 目的 减 持 较 长 时 问“ 年 化 ” 可 使 胸 腺 、 脏 等 免 疫 器 官 的 发 育 、 包 青 , 脾 退
胸 腺 后 , 明显 降低 自身 免 疫 疾 病 的发 病 率 ,这 表 明 胸 腺 与 国 内外 学 者 已从 不 同 的 角 度 针 对 衰 老 过 程 中 、 定 出 一 些 相 可 制
免 疫 功 能 关 系 密 切 , 复 胸 腺 功 能 可 阻 止 衰 老 进 程 , 长 存 应 延 缓 衰 老 的措 施 。 恢 延

免疫衰老特点和机理PPT课件

免疫衰老特点和机理PPT课件
变等。
免疫系统功能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对感染和肿瘤的抵抗力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的机制包括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抗原提呈能力降 低等。
免疫系统功能衰退与老年人易患感染和肿瘤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与免疫衰老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损伤和 感染的反应,但慢性炎症反应 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慢性炎症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
炎症反应与免疫衰老的机制包 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 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等。
氧化应激与免疫衰老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 平衡失调,导致活性氧簇(ROS) 过量积累,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
伤。
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
供有力工具。
探索免疫衰老与疾病的关系
免疫衰老与感染性疾病
研究免疫衰老对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影响,以及感染对免疫衰老 的加速作用。
免疫衰老与肿瘤
探讨免疫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免疫干预在肿瘤治疗 中的应用。
免疫衰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研究免疫衰老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干预免疫衰 老改善疾病进程。
病理性免疫衰老
由于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免疫系 统功能衰退。
02
免疫衰老的机理
免疫细胞衰老
免疫细胞衰老是指免疫细胞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增殖和功 能的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
降。
免疫细胞衰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感染
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免疫细胞衰老的机制包括基因组 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改
开发针对免疫衰老的干预措施

免疫细胞衰老标准

免疫细胞衰老标准

免疫细胞衰老标准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免疫细胞衰老标准这个超有趣的话题哈。

一、啥是免疫细胞衰老呢?其实啊,免疫细胞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卫士,它们每天都在辛勤工作,保护我们免受各种病菌的侵害。

但是呢,就像人会变老一样,免疫细胞也会衰老。

当免疫细胞衰老的时候,它们的功能就会下降。

比如说,它们识别和清除病菌的能力就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厉害啦。

这就好比一个年轻力壮的保安,和一个老眼昏花的保安,那肯定是年轻的保安更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呀。

二、免疫细胞衰老的外观标准1. 细胞大小的变化。

一般来说,衰老的免疫细胞可能会变大或者变小哦。

就像人老了可能会发福或者变瘦一样。

有些衰老的免疫细胞会因为内部结构的变化而膨胀,变得比正常细胞大一些;而有些呢,可能会萎缩变小。

2. 细胞膜的改变。

细胞膜就像细胞的外衣,衰老的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光滑,有一些褶皱或者凸起。

这就好像一件旧衣服,穿久了就会有磨损和变形。

三、免疫细胞衰老的功能标准1. 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

年轻的免疫细胞就像充满活力的小蜜蜂,一旦发现病菌就会迅速出动。

但是衰老的免疫细胞就变得懒洋洋的,对病菌的反应速度明显变慢。

比如当有细菌入侵身体时,年轻的免疫细胞能快速识别并将其包围歼灭,而衰老的免疫细胞可能要过很久才慢悠悠地开始工作。

2. 免疫细胞的分泌功能改变。

免疫细胞会分泌一些物质来调节免疫反应。

衰老的免疫细胞分泌的物质的量或者种类可能会发生变化。

就像一个厨师,年轻的时候能做出美味又营养的大餐,老了之后可能就做不出那么可口的饭菜了。

四、免疫细胞衰老的基因表达标准1. 有些基因在免疫细胞衰老的时候会被过度表达。

这就好比一个话痨,本来应该偶尔说几句,现在却一直在喋喋不休。

这些过度表达的基因可能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2. 还有些基因在衰老时表达不足。

就像一个害羞的孩子,该说话的时候却不吭声。

这种基因表达的不平衡也是免疫细胞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免疫细胞衰老的代谢标准1. 代谢速度的变化。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及检测指标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及检测指标
,
衰 老抗 原 的分 子 和细 胞生 物 学
r
Ma 老抗原
I 与 g
G
。 ,
gu
e
r
i te M B K
a
y
发 现 衰老 细 胞 的 衰

学研究的严格 选择标准
;o R toc o l
o
称为
S E N IE U R
此 抗原 的 出现标 志细 胞 衰老 死 亡

自身 抗 体 结 合 而 被 吞 噬 细 胞 吞 噬 清
59
、 。
H
e a
t Sho e
k pro
t e in s
,
h s ps )
有 核细 胞 内还 有 一 种 诱导 的 细 胞表 面 补塾 成
HC C

样 的蛋 白质 参与 和 帽形
CI
一 、
a s h P 是 动 物细 胞 应答 高 温 或 应 激
,
(s t e r s ) 而 产 生 的 一 类 蛋 白质
国 际 学术 交流 衰 老 的 生 物 学 标 志 及 检 测 指 标
北 京 医 院 老 年 医 学研 究所 免疫 室
刘俊达

近十年 来
,
,
老 年 医 学逐 渐兴 起并 急速 发 展

降 低 与免 疫 功 能 衰 退 密 切 相 关
,
;
(4 )
培养 T

戈为 新 兴 学 科 民
这 是 因 为随 着人 类 寿 命的 延
。 。 、

T
淋巴细
肩的 发病 机理 及老 年人 的保 健 问题 白于近年 生物 科学 技术 的进 展 物学 技术 日益 推广 应 用

科普——免疫细胞与衰老、疾病的关系!

科普——免疫细胞与衰老、疾病的关系!

科普——免疫细胞与衰老、疾病的关系!在你的身体中,时刻都上演着一场“大战”。

病毒、衰老细胞、突变细胞、癌细胞,都是这场战役对抗的对象,而守护你健康的战士,就是免疫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作为机体重要系统之一,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也一样会发生衰老,即免疫衰老。

随着免疫细胞的衰老和免疫系统功能的衰退,与之相连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增加。

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的衰老与人类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免疫细胞消灭入侵的有害物时,人才会不生病,免疫细胞保持健康活力,是长寿的关键。

当免疫细胞发挥保护自身组织功能和结构稳定时,可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成年人类大约有2万亿免疫细胞,它们照看并守卫着构成人体的60万亿细胞的健康。

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骨髓,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生成。

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其中包括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等。

在所有免疫细胞中,研究者认为T细胞对人体衰老的作用最大,它是指挥官,能判断外界入侵者是敌是友,向其他免疫细胞下达指令。

若判断正确,则皆大欢喜,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们会联合杀敌,保卫你的健康。

若判断错误,则会令免疫细胞们错误攻击体内健康的细胞,造成如慢性肝炎、动脉硬化、脑部出血、心脏病等疾病。

这种情况被称为免疫细胞的“失控反应”。

在所有免疫细胞失调中,T细胞的机能障碍是最危险的,它们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失控,攻击人体所有其他部位的细胞。

T细胞最初形成于骨髓,聚集在胸腺处,要经过胸腺的筛选才能发育成熟,从而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简单来说,胸腺就像一个训练场,只有通过培训的T细胞才能独立工作。

T细胞也不是单一类型的细胞,人体内上百万种类型的T细胞能适应人体可能接触的各类病原体,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胸腺能严格筛选出有缺陷的T细胞,但在人类发育的某一阶段,胸腺会迅速萎缩,并几乎彻底被脂肪取代,为人体提供的T细胞数量也会随之变少。

血清内脂素作为人体衰老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内脂素作为人体衰老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内脂素作为人体衰老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刘媛媛;王瑶;霍达;李雪飞;曾律滔;范国庆;张立群;庞婧;张铁梅;蔡剑平;崔菊【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24(53)4【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作为评估人体衰老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方法共招募248例年龄25~90岁的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结合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186,P=0.003)。

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个区间,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与血清内脂素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免疫球蛋白M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全身脂肪质量、全身脂肪质量指数、D-3羟基丁酸、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

将受试者按血清内脂素水平分为3个区间,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P=0.001)呈负相关,与IgM (P=0.013)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一种潜在的衰老生物学标志物。

【总页数】6页(P29-34)【作者】刘媛媛;王瑶;霍达;李雪飞;曾律滔;范国庆;张立群;庞婧;张铁梅;蔡剑平;崔菊【作者单位】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相关文献】1.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3.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与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4.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与白细胞介素-6和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5.肥胖儿童的血清瘦素、内脂素及脂联素与其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

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

生物技术进展2017年㊀第7卷㊀第3期㊀230~235CurrentBiotechnology㊀ISSN2095 ̄2341研究论文Articles㊀收稿日期:2016 ̄11 ̄30ꎻ接受日期:2016 ̄12 ̄29㊀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4PJD001)资助ꎮ㊀作者简介:ɦ白志慧与王彦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ꎮ白志慧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分子免疫药理ꎮE ̄mail:bzh_cat@126.comꎮ王彦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抗感染药物药理ꎮE ̄mail:wangyansmmu@126.comꎮ∗通信作者:张俊平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分子免疫药理ꎮE ̄mail:jpzhang08@163.com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白志慧ɦꎬ㊀王㊀彦ɦꎬ㊀张日丽ꎬ㊀许维恒ꎬ㊀张俊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ꎬ上海200433摘㊀要:秀丽隐杆线虫是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式生物ꎬ但目前对其免疫衰老的研究缺乏评价指标ꎮ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ꎬ考察了线虫抗感染免疫能力与衰老之间的关系ꎬ建立了线虫免疫衰老的评价指标ꎮ首先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线虫建立模型ꎬ将处于不同衰老程度的线虫用于感染实验ꎬ考察了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与衰老程度的关系ꎻ将感染后的生存时间作为抗感染免疫衰老的指标ꎬ其结果与线虫抗氧化能力和寿命指标的结果相互印证ꎮ结果显示ꎬ7d㊁14d㊁21d龄的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依次减少ꎬ与抗氧化能力的衰退情况相符ꎻ与野生型相比ꎬ长寿线虫(daf ̄2突变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延长ꎬ短寿线虫(daf ̄16突变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缩短ꎬ线虫的抗感染免疫指标与寿命指标结果相符ꎻ能延长线虫寿命的化合物酪氨酸也延长了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ꎮ因此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可以用于评价线虫的免疫衰老ꎬ感染后线虫的生存时间可作为免疫衰老的评价指标ꎮ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ꎻ铜绿假单胞菌ꎻ抗感染ꎻ免疫衰老DOI:10.19586/j.2095 ̄2341.2016.0154EstablishmentofImmuneAgingIndexofCaenorhabditiselegansBAIZhihuiɦꎬWANGYanɦꎬZHANGRiliꎬXUWeihengꎬZHANGJunping∗SchoolofPharmacyꎬ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ꎬShanghai200433ꎬChinaAbstract:Caenorhabditiselegansisanimportantmodelorganismtostudyaging.Howeverꎬitlacksanindexofimmuno ̄aging.InthisstudyꎬthroughestablishingC.elegans ̄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nmodelꎬtherelationshipbetweenanti ̄infectiveimmuneabilityandagingofC.eleganswasstudiedꎬandanindexofC.elegansimmuno ̄agingwasestablished.FirstlyꎬinfectionmodelwasestablishedusingP.aeruginosatoinfectC.elegans.C.elegansindifferentdegreesofagingwereusedintheinfectionmodel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survivaltimeanddegreeofaging.Thesurvivaltimeafterinfectionwasusedasananti ̄infectiveimmuno ̄agingindex.Thedataofimmuno ̄agingindexwascomparedwiththedataofantioxidantcapacityandthelifespan.TheresultsindicatedthatwiththeagingofC.elegans(7dꎬ14dand21dold)ꎬthesurvivaltimeofinfectedC.elegansdecreasedsequentiallyꎬwhichwasconsistentwiththedeclineoftheirantioxidantcapacity.Comparedwithwildtypeꎬdaf ̄2mutationC.eleganswithlonglifespanexhibitedlongersurvivaltimeafterinfectionꎬwhiledaf ̄16mutationC.eleganswithshortlifespanexhibitedshortersurvivaltimewithinfection.Theresultsofanti ̄infectiveimmuno ̄agingindexwereinaccordancewiththedataoflifespanindex.Tyrosineꎬacompoundwithanti ̄agingactivityꎬprolongedthesurvivaltimeofC.elegansafterinfection.CollectivelyꎬC.elegans ̄P.aeruginosainfectionmodelcanbeusedtoevaluatetheimmuno ̄agingofC.elegans.ThesurvivaltimeofC.elegansafterinfectioncanbeusedasanindextoindicateimmuno ̄agingofC.elegans.Keywords:CaenorhabditiselegansꎻPseudomonasaeruginosaꎻanti ̄infectionꎻimmuno ̄aging㊀㊀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ꎬ简称线虫)是衰老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ꎮ线虫成虫体长约为1mmꎬ实验室培养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OP50为食ꎬ20ħ下的线虫寿命为三周左右[1]ꎮ由于线虫用于寿命研究所需要的时间相对其他物种短ꎬ基因干扰技术简单ꎬ与人类有相似. All Rights Reserved.的衰老进程ꎬ组织器官的变化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等优势ꎬ被广泛应用于衰老相关研究ꎬ例如有研究报道二甲双胍和酪氨酸对线虫具有抗衰老作用[2]ꎮ评价线虫衰老的指标有很多ꎬ包括寿命㊁抗氧化能力㊁吞咽次数㊁运动能力和生殖能力等[3]ꎮ寿命这一指标可以整体评价机体的衰老进程ꎬ但实验周期长[2]ꎻ寿命之外的观察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衰老的进程[4]ꎬ因此大多需要多个指标同时观察监测ꎬ从而对衰老进程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ꎮ近年来对免疫衰老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ꎮ随着机体年龄的增加ꎬ免疫功能逐渐退化称为免疫衰老[5]ꎮ衰老和免疫功能的退化互为因果关系ꎬ抗衰老的同时免疫功能得以维护和保持ꎬ而提高免疫功能的同时又常常可以延缓衰老[5]ꎮ线虫具有天然免疫[6]ꎬ但是还没有成熟的指标来指示线虫的免疫衰老进程ꎮ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先前有研究利用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考察致病菌感染能力或者筛选抗感染化合物[7]ꎮ在本研究中ꎬ我们改进了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ꎬ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反映线虫的免疫功能状态ꎬ从免疫功能角度对线虫衰老的程度给予评价ꎬ以期为免疫衰老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ꎮ1㊀材料和方法1.1㊀材料1.1.1㊀线虫株和菌株㊀野生型线虫BristolN2㊁突变型线虫daf ̄16(mu86)Ⅰ㊁daf ̄2(e1370)Ⅲ㊁大肠杆菌E.coliOP50㊁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14均由美国哈佛大学的EleftheriosMylonakis教授惠赠ꎮ1.1.2㊀试剂与仪器㊀酪氨酸㊁5 ̄氟尿苷(5 ̄Fluoro ̄2ᶄ ̄deoxyuridineꎬFUDR)购自南京宝曼公司ꎻ百草枯购自阿拉丁公司ꎻLB肉汤培养基㊁胰蛋白胨㊁琼脂粉购自BDꎬ其他试剂均为国药生产ꎮ体视显微镜(NikonSMZ745)ꎻX ̄300BS ̄Ⅲ型恒温培养箱产自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ꎮ1.2㊀方法1.2.1㊀菌株培养㊀挑单克隆OP50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过夜ꎬ3500g离心10minꎬ浓缩20倍后均匀涂布在线虫培养板(nematodegrowthmedi ̄umꎬNGM)中ꎮ挑PA14单克隆于LB培养基中ꎬ37ħ振荡培养14~16h后(不可超过16h)ꎬ将菌液涂布于SK(slowkilling)板上ꎬ涂布后的SK板在37ħ静置培养24h后置于25ħ再静置培养24hꎮ1.2.2㊀线虫一般培养及同期化㊀所用方法参照Sutphin等[8]的方法ꎬ在20ħ下培养ꎬ线虫生长在涂有OP50的NGM培养板中ꎮ若培养板中食物缺失ꎬ将线虫转移至新的NGM板中ꎮ待板中线虫长至生殖期ꎬ将健康的有卵线虫成虫挑至新的NGM板中ꎬ20ħ下线虫自然产卵3~4h后将成虫挑出ꎬ剩下的卵在20ħ培养ꎬ2d后ꎬ线虫长至L4期ꎮ1.2.3㊀感染实验㊀实验方法参考Powell等[9]的方法ꎬ将长至L4期的线虫转移至实验NGM板中ꎬ每个9cm平板中约100条线虫ꎮ实验NGM板中加了49μmol/L的FUDR用以抑制线虫卵的生长ꎬ100mg/L氨苄青霉素用以防止其他杂菌污染ꎮ在培养过程中ꎬ2d观察一次线虫生长情况ꎬ一个星期内每2天转移一次线虫ꎬ一星期后每7d转移一次线虫ꎮ待线虫长至7d㊁14d㊁21d后随机挑取健康线虫转移至涂有铜绿假单胞菌PA14的SK板中ꎬ每天记录线虫生存死亡数直至线虫全部死亡ꎬ以OP50培养的线虫为健康对照ꎮ25ħ下培养ꎬ每组3块平行板ꎬ每板30条线虫ꎮ死亡标准:线虫无移动ꎬ且用铂金丝触碰线虫头部和尾部ꎬ线虫无反应视为死亡ꎮ酪氨酸处理线虫感染实验:将长至L4期的线虫转移至实验NGM板中ꎬ每个9cm平板中约100条线虫ꎮ实验NGM板中加了1mol/L的酪氨酸ꎬ49μmol/L的FUDR用以抑制线虫卵的生长ꎬ100mg/L氨苄青霉素用以防止其他杂菌污染ꎮ待线虫长至14dꎬ随机挑取健康线虫转移至涂有铜绿假单胞菌PA14的SK板中ꎬ每天记录线虫生存死亡数直至线虫全部死亡ꎮ1.2.4㊀氧化应激实验㊀实验方法参考Zarse[10]的方法ꎬ待线虫长至7d㊁14d㊁21d后随机挑取健康线虫转移至含有10mmol/L百草枯的NGM板中ꎬ每天记录线虫生存死亡数直至线虫全部死亡ꎮ在20ħ下培养ꎬ每组3块平行板ꎬ每板30条线虫ꎮ其余方法同感染实验ꎮ1.2.5㊀统计学分析㊀生存曲线采用Kaplan ̄Meier分析法ꎬLog ̄rank(Mantel ̄Cox)Text比较生存率差异ꎮ定量资料以平均值ʃ标准差表示ꎬP<0.05132白志慧ꎬ等: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 All Rights Reserved.表示有统计学差异ꎮ文中数据统计及作图如无特殊说明均由SPSS18.0软件完成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14感染线虫后线虫活动力下降㊁死亡率升高ꎮ7d龄的线虫喂食大肠杆菌OP50125h后线虫状态良好ꎬ无死亡现象ꎮ7d龄的线虫喂食铜绿假单胞菌PA1432h后出现死亡现象ꎻ100h后线虫死亡率高于50%ꎻ125h后线虫死亡率为70%(P<0.0001ꎬ图1)ꎮ线虫喂食PA14后活动能力明显下降ꎬ被PA14感染的线虫死亡后身体逐渐透明(图1)ꎮ图1㊀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感染后线虫的生存曲线(A)和状态(B)Fig.1㊀Thesurvivalcurve(A)andstate(B)ofC.elegansafterinfectionbyP.aeruginosaandE.coli.注:图中箭头方向为感染死亡线虫ꎮ2.2㊀线虫的抗感染能力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在线虫培养到第7d㊁14d和21d时ꎬ随着线虫的衰老ꎬ其抗感染能力逐渐降低ꎬ感染后的生存曲线逐渐左移(P<0.0001ꎬ图2)ꎮ7d龄的线虫感染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11.93ʃ5.13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196hꎻ14d龄的线虫感染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2.32ʃ2.70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127hꎻ21d龄的线虫感染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5.61ʃ3.91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115hꎮ表明线虫的抗感染能力随衰老而减弱ꎮ图2㊀不同衰老程度的线虫抗细菌感染生存曲线Fig.2㊀ThesurvivalcurvesofC.elegansindifferentagingconditionsagainstbacterialinfection.2.3㊀线虫的抗感染免疫指标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百枯草处理使线虫处于氧化应激ꎬ随着线虫的衰老ꎬ其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ꎬ百枯草导致氧化刺激后的生存曲线逐渐左移(P<0.0001ꎬ图3)ꎮ7d龄的线虫氧化刺激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62.97ʃ5.33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255hꎻ14d龄的线虫氧化刺激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0.45ʃ4.94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220hꎻ21d龄的线虫氧化刺激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9.52ʃ4.34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167hꎮ线虫的抗感染免疫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结果相符ꎮ图3㊀不同衰老程度的线虫抗氧化生存曲线Fig.3㊀ThesurvivalcurvesofC.elegansindifferentagingconditionsagainstoxidativestress.23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2.4㊀长寿线虫和短寿线虫的抗感染能力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感染模型中线虫的生存时间可以作为线虫衰老的评价指标ꎬ利用寿命相关基因突变的线虫开展研究ꎬ考察评价指标与公认的寿命指标是否相符ꎮ实验中利用了14d龄的线虫ꎮ14d龄的野生型线虫感染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2.32ʃ2.70hꎬ最长生存时间为127hꎻ14d龄的短寿线虫daf ̄16突变株感染平均生存时间为30 62ʃ1.29h(P<0.0001ꎬ图4)ꎬ最长生存时间为67.5hꎻ14d龄的长寿线虫daf ̄2突变株感染平均生存时间为96.13ʃ4.86h(P<0.0001ꎬ图4)ꎬ最长生存时间为220hꎮ先前的研究显示daf ̄16基因突变导致线虫寿命缩短[11]ꎬdaf ̄2基因突变导致线虫寿命延长[12]ꎬ本研究结果显示:长寿的线虫抗感染能力比短寿的线虫更强ꎬ说明抗感染能力与寿命指标相符ꎮ图4㊀不同线虫株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生存曲线Fig.4㊀ThesurvivalcurvesofdifferentC.elegansstrainsagainstinfectionbyP.aeruginosa.2.5㊀抗衰老化合物酪氨酸能增强线虫的抗感染能力酪氨酸处理线虫14d能提高线虫的抗感染能力(P<0.05ꎬ图5)ꎮ14d对照组线虫感染平均生存时间为76.83ʃ3.23hꎬ酪氨酸处理组平均生存时间86.33ʃ3.50hꎬ增加了12.36%ꎬ最长生存时间从112h增加到136hꎬ这说明ꎬ能够延长线虫寿命的酪氨酸也可以增强线虫抗感染能力ꎮ3㊀讨论衰老常伴随着各种疾病的发生ꎬ例如糖尿病㊁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13]ꎬ因此ꎬ抗衰老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领域ꎮ秀丽隐杆线虫是抗图5㊀酪氨酸处理14d的线虫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生存曲线Fig.5㊀ThesurvivalcurvesofC.elegansagainstinfectionbyP.aeruginosafor14days.衰老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ꎬ检测其衰老的指标有很多ꎬ其中自然寿命是衰老研究的首选指标ꎬ但其实验周期长ꎮ其他衰老指标包括吞咽㊁生殖㊁体长等[3ꎬ11ꎬ14]不能完全反应衰老的状况ꎬ如二甲双胍是第一个即将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衰老药物ꎬ但其对线虫吞咽功能没有影响[4]ꎻ姜黄素有延长线虫寿命的作用ꎬ但处理4d和8d后的线虫吞咽能力却有下降趋势ꎬ产卵率没有变化[15]ꎻ酪氨酸也有延长线虫寿命的作用ꎬ但该化合物对线虫体长没有影响[16]ꎮ衰老的生化指标一般利用抗衰老基因的表达情况㊁蛋白DAF ̄16核质转运情况等[17ꎬ18]ꎬ但衰老是多基因参与的过程ꎬ少数几个基因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线虫的衰老情况ꎮ近年来ꎬ衰老的免疫学说逐渐受到重视ꎬ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ꎬ机体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ꎬ且与衰老过程互为因果[5]ꎬ因此ꎬ通过免疫力来延缓衰老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ꎮ然而ꎬ从线虫免疫角度来评价衰老的研究报道很少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线虫的衰老状态ꎬ免疫功能的检测必不可少ꎬ因此本研究建立了线虫抗感染免疫衰老的指标ꎮ本研究利用改进后的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反映线虫的免疫功能状态ꎬ为衰老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察指标ꎮ在本研究开展之前ꎬ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主要用于抗感染药物的筛选ꎬ研究者一般感染L4期或成虫期的线虫24~48hꎬ再将感染的线虫转移至含有化合物的板中ꎬ通过比较线虫的生存时间筛选或者评价抗感染化合物[19]ꎬ但未能与抗衰老研究相关联ꎮ本研究改进了原有的感染模型ꎬ将线虫在含有化合物的培养332白志慧ꎬ等: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 All Rights Reserved.板中培养几天或者十几天后ꎬ得到了一定衰老程度的线虫ꎬ再让这些线虫感染铜绿假单胞菌ꎬ观察线虫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性ꎬ利用线虫感染后的生存时间反映线虫的免疫衰老的情况ꎬ线虫在感染后的生存时间越短说明免疫衰老越严重ꎮ本研究改进了感染模型ꎬ将该模型用于免疫衰老研究ꎬ为考察线虫的免疫衰老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指标ꎬ该抗感染指标可以用于研究衰老相关基因ꎬ也可以用于筛选抗衰老化合物ꎬ而且实验周期短㊁可靠性强ꎮ抗氧化能力这一指标的设立是基于衰老的自由基学说ꎮ自由基学说认为机体的衰老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不断积累造成的ꎬ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外界环境的刺激ꎬ自由基不断积累引起DNA损伤㊁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㊁损害生物膜ꎬ影响机体正常功能ꎬ因此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是抗衰老的重点[20]ꎮ在线虫研究中有抗衰老作用的化合物一般能提高线虫的抗氧化能力[21ꎬ22]ꎮ因此本研究以抗氧化能力作为衰老指标的阳性对照ꎬ通过研究发现ꎬ线虫的抗感染能力与抗氧化能力相符ꎬ7d㊁14d㊁21d龄的线虫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ꎬ其抗感染能力也同样逐渐降低ꎬ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模型用于评价衰老具有可靠性ꎮ在线虫衰老的研究中ꎬ寿命是衰老的重要指标[23]ꎮ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IGF ̄1)信号通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与衰老相关的信号通路[24]ꎮDAF ̄2是线虫体内唯一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ꎬ在调控线虫衰老方面有重要作用ꎮDAF ̄2与配体结合后ꎬ激活Insulin/IGF ̄1信号通路下游的AGE ̄1㊁PDK ̄1ꎬ最终激活的AKT ̄1/2㊁SGK ̄1使转录因子DAF ̄16/FOXO磷酸化ꎬ阻止其入核发挥作用ꎮ而DAF ̄16/FOXO作为转录因子可以调控下游抗性基因ꎬ其正向作用于寿命性状[25]ꎮ因此ꎬdaf ̄2基因突变会延长线虫的寿命ꎬ延缓衰老ꎬ而daf ̄16基因突变会缩短线虫寿命ꎬ加速衰老ꎮ本研究分别利用了daf ̄2㊁daf ̄16突变线虫ꎬ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抗感染能力这一评价指标和应用寿命这一公认指标相比可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ꎬ这进一步证明抗感染能力可用于线虫衰老的评价ꎮ有文献报道酪氨酸能延长线虫寿命㊁提高抗氧化力ꎬ具有抗衰老作用[16]ꎮ本研究以文献报道的酪氨酸浓度处理野生型线虫14dꎬ结果表明酪氨酸能提高线虫的抗感染能力ꎬ说明抗感染能力这一指标可以用于评价抗衰老化合物ꎮ总之ꎬ线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在衰老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ꎬ可用于评价抗衰老化合物和抗衰老基因ꎮ本研究提出了免疫衰老这一评价指标ꎬ利用感染后线虫的生存时间作为免疫衰老的评价指标ꎬ可以与其他指标取长补短ꎬ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开展衰老相关研究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StiernagleT.MaintenanceofC.elegans[EB/OL].http://www.wormbook.org/chapters/www_strainmain ̄tain/strainmain ̄tain.htmlꎬ2006.[2]㊀LeesHꎬWaltersHꎬCoxLS.Animalandhumanmodelstoun ̄derstandageing[J].Maturitasꎬ2016ꎬ93:18-27. [3]㊀KeithSAꎬAmritFRꎬRatnappanRꎬetal..TheC.eleganshealthspanandstress ̄resistanceassaytoolkit[J].Methodsꎬ2014ꎬ68(3):476-486.[4]㊀OnkenBꎬDriscollM.Metformininducesadietaryrestriction ̄likestateandtheoxidativestressresponsetoextendC.elegansHealthspanviaAMPKꎬLKB1ꎬandSKN ̄1[J].PLoSONEꎬ2010ꎬ5(1):e8758.[5]㊀DrelaN.Immunologicaltheoryofsenescence[J].Postepy.Biochem.ꎬ2014ꎬ60(2):221-232.[6]㊀ErmolaevaMAꎬSchumacherB.Insightsfromtheworm:TheC.elegansmodelforinnateimmunity[J].Semin.Immunol.ꎬ2014ꎬ26(4):303-309.[7]㊀PappDꎬCsermelyPꎬSötiC.AroleforSKN ̄1/NrfinpathogenresistanceandimmunosenescenceinCaenorhabditiselegans[J].PLoSPathog.ꎬ2012ꎬ8(4):e1002673. [8]㊀SutphinGLꎬKaeberleinM.MeasuringCaenorhabditiseleganslifespanonsolidmedia[J].J.Vis.Exp.ꎬ2009(27):1152. [9]㊀PowellJRꎬAusubelFM.ModelsofCaenorhabditiselegansin ̄fectionbybacterialandfungalpathogens[J].MethodsMol.Biol.ꎬ2008ꎬ415:403-427.[10]㊀ZarseKꎬJabinSꎬRistowM.L ̄theanineextendslifespanofa ̄dultCaenorhabditiselegans[J].Eur.J.Nutr.ꎬ2012ꎬ51(6):765-768.[11]㊀CollinsJJꎬHuangCꎬHughesSꎬetal..Themeasurementandanalysisofage ̄relatedchangesinCaenorhabditiselegas[EB/OL].http://www.wormbook.org/chapters/www_measuremen ̄tanalysisCelegans/measurementanalysisCelegans.htmlꎬ2007-09-07.[12]㊀KenyonCꎬChangJꎬGenschEꎬetal..AC.elegansmutantthatlivestwiceaslongaswildtype[J].Natureꎬ1993ꎬ366(6454):461-464.[13]㊀DᶄAntonaGRagniMꎬCardileAꎬetal..Branched ̄chainaminoacidsupplementationpromotessurvivalandsupportscar ̄diacandskeletalmusclemitochondrialbiogenesisinmiddle ̄agedmice[J].CellMetab.ꎬ2010ꎬ12(4):362-372. [14]㊀HuangCꎬXiongCꎬKornfeldK.Measurementsofage ̄related43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changesofphysiologicalprocessesthatpredictlifespanofCae ̄norhabditiselegans[J].Proc.Natl.Acad.Sci.USAꎬ2004ꎬ101(21):8084-8089.[15]㊀LiaoVHꎬYuCWꎬChuYJꎬetal..Curcumin ̄mediatedlifes ̄panextensioninCaenorhabditiselegans[J].Mech.Ageing.Dev.ꎬ2011ꎬ132(10):480-487.[16]㊀CañueloAꎬGilbert ̄LópezBꎬPacheco ̄LiñánPꎬetal..Tyrosolꎬamainphenolpresentinextravirginoliveoilꎬincrea ̄seslifespanandstressresistanceinCaenorhabditiselegans[J].Mech.AgeingDev.ꎬ2012ꎬ133(8):563-574.[17]㊀ZhangJꎬLuLꎬZhouL.Oleanolicacidactivatesdaf ̄16toin ̄creaselifespaninCaenorhabditiselegans[J].Biochem.Bio ̄phys.Res.Commun.ꎬ2015ꎬ468(4):843-849.[18]㊀ZhangLꎬZhangJꎬZhaoBꎬetal..Quinicacidcouldbeapo ̄tentialrejuvenatingnaturalcompoundbyimprovingsurvivalofCaenorhabditiselegansunderdeleteriousconditions[J].Reju ̄ven.Res.ꎬ2012ꎬ15(6):573-583.[19]㊀ConeryALꎬLarkins ̄FordJꎬAusubelFMꎬetal..High ̄throughputscreeningfornovelanti ̄infectivesusingaC.eleganspathogenesismodel[J].Curr.Protoc.Chem.Biol.ꎬ2014ꎬ6(1):25-37.[20]㊀HarmanD.Thefreeradicaltheoryofaging[J].AntioxidRedoxSignalꎬ2003ꎬ5(5):557-561.[21]㊀MaHꎬMaYꎬZhangZꎬetal..L ̄arginineenhancesresistanceagainstoxidativestressandheatstressinCaenorhabditiselegans[J].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ꎬ2016ꎬ13(10):e969.[22]㊀ChenWꎬSudjiIRꎬWangEꎬetal..Ameliorativeeffectofas ̄palathinfromrooibos(Aspalathuslinearis)onacuteoxidativestressinCaenorhabditiselegans[J].Phytomedicineꎬ2013ꎬ20(3-4):380-386.[23]㊀CollinsJJꎬEvasonKꎬKornfeldK.PharmacologyofdelayedagingandextendedlifespanofCaenorhabditiselegans[J].Exp.Gerontol.ꎬ2006ꎬ41(10):1032-1039.[24]㊀SellC.Minireview:ThecomplexitiesofIGF/Insulinsignalinginaging:Whyfliesandwormsarenothumans[J].Mol.En ̄docrinol.ꎬ2015ꎬ29(8):1107-1113.[25]㊀RuaudAFꎬKaticIꎬBessereauJL.Insuli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signalingcontrolsnon ̄dauerdevelopmentalspeedinthenematodeCaenorhabditiselegans[J].Geneticsꎬ2011ꎬ187(1):337-343.532白志慧ꎬ等:秀丽隐杆线虫免疫衰老指标的建立. All Rights Reserved.。

评估免疫状态

评估免疫状态

评估免疫状态免疫状态是指人体对疾病或外来致病因子的抵抗能力。

评估免疫状态是了解个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具备充足的免疫力。

下面将针对免疫状态的评估进行详细讨论。

评估免疫状态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通过检测免疫指标来衡量免疫状态。

这些指标包括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目、保护性抗体(如IgG、IgA和IgM)的水平等。

白细胞总数可以反映人体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而淋巴细胞数目则是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保护性抗体的水平可以反映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除了这些指标外,还可以检测特定的免疫细胞亚群、溶酶作用和细胞毒性等,以全面评估免疫状态。

另一种评估免疫状态的方法是通过免疫功能实验来判断。

这些实验包括细胞免疫功能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实验。

细胞免疫功能实验包括测定T细胞增殖、细胞毒性活性、细胞因子产生等,可以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的优劣。

体液免疫功能实验则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来评估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这些实验可以直接评估免疫功能的效果和活性,对于了解个体的免疫状态非常有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临床评估工具可以帮助评估免疫状态,如重要功能状态评估量表(Karnofsky评分)、慢性疾病评估方法(MRC评分)等。

这些评估工具主要从活动能力、体力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评估个体的免疫状态。

这些评估工具相对简单易行,但信息量有限,一般常用于疾病监测和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评估免疫状态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检测免疫指标、免疫功能实验和临床评估工具外,还可以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等综合评估个体的免疫状态。

通过评估免疫状态,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个体的免疫功能及其潜在问题,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免疫状态的评估也有助于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疾病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查

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查

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查体检指标: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参考范围在4,000-10,000个/微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而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炎症、感染或其他免疫疾病相关。

2. 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参与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

正常参考范围在500-1500个/微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抑制有关。

3. B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正常参考范围在100-500个/微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抑制有关。

4.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自然杀伤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具有杀伤肿瘤和感染细胞的能力。

通过检查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以评估自身免疫功能的活性。

活性正常范围因实验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5. 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黏膜上皮细胞中的免疫球蛋白,参与黏膜免疫功能。

正常参考范围在70-400毫克/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黏膜免疫功能减弱有关。

6. 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是人体内最常见的抗体类型,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正常参考范围在7-16克/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全身性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7. 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M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早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正常参考范围在0.6-2.8克/升之间。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早期免疫反应能力下降有关。

8.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在感染和炎症情况下升高的非特异性指标,属于免疫炎症反应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正常参考范围在0-10毫克/升之间。

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其他免疫疾病相关。

9. 亚类淋巴细胞计数亚类淋巴细胞包括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通过检查亚类淋巴细胞的计数,可以评估免疫功能的不同方面。

总结:免疫学相关指标检查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免疫学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免疫学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免疫学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人们对于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免疫学作为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学科,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免疫学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免疫学在老年人健康保护方面的应用。

一、免疫系统衰老及其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出现衰老现象。

免疫系统衰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应答下降:老年人的免疫应答能力相对较弱,反应时间较长。

对于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和持续。

2. 免疫耐受紊乱:老年人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失衡,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免疫记忆受损:老年人的免疫记忆能力下降,对于先前接触过的致病体再次感染时,免疫应答能力有所降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保护。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衰老,导致他们在面对感染、肿瘤、疫苗接种等方面的应对能力较弱,容易出现相关健康问题。

因此,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保护其健康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重点。

二、免疫学在老年人健康保护中的应用1. 疫苗接种策略优化:针对老年人免疫系统衰老的特点,免疫学家们努力优化疫苗接种策略,使其在老年人中发挥更好的预防效果。

例如,在流感疫苗中加入佐剂可以增强老年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有效性。

2. 营养调整与免疫支持:适当的营养摄取对于维持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免疫学研究发现,维生素C、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的摄入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3. 免疫治疗研究: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帮助老年人抗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注射抗体或免疫增强剂来激活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加强对病原体的攻击能力,提高疗效。

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免疫学还在老年人健康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免疫系统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找到更多针对老年人的免疫调控策略,以保障他们的健康。

T细胞免疫衰老的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衰老的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衰老的研究进展
邓阳勇;扈凤平
【期刊名称】《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6)001
【摘要】衰老是机体自然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是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以至丧失,是生物体在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

现代衰老理论存在许多假说如自由基学说、染色体突变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衰老的端区学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邓阳勇;扈凤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
【相关文献】
1.T细胞的免疫衰老 [J], 轩小燕;李敏
2.中性粒细胞免疫衰老与老年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邱雨璐;刘牧;王灵冰;滕欣越;毛露;陈艾东
3.免疫衰老对骨代谢及骨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研究进展 [J], 鲁世金; 孙长英
4.老年衰弱的免疫衰老以及免疫干预研究进展 [J], 雷雯;陈国兵
5.骨髓潜伏态巨细胞病毒痕量反复激活诱导免疫衰老的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J], 刘普恒;韩辉;王宇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免疫角度看衰老

从免疫角度看衰老

从免疫角度看衰老
衰老是人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它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早就发现细胞免疫功能是随年龄的老化而降低,例如产生T细胞的中枢器官—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急剧萎缩,致使与T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密切相关的胸腺素活性极度降低。

研究表明,人到60岁左右,在血中已检测不到胸腺素的活性。

因此免疫的衰老过程就表现在T细胞生长因子即白细胞介素II(IL—2)减少和IL—2受表体表达的降低,由此T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也受到抑制。

这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反应能力的减退而对自身抗原免疫应答的亢进,以及免疫监视的失调。

当免疫功能生理性衰退发展到一定程度,机体就会出现病理性衰老,即老年人易为病原菌所感染,并罹患自身免疫病和肿瘤。

新近发现一种“老化基因”,由它所编码表达的蛋白可阻止未成熟的细胞停止分裂,这种“老化蛋白”在老年人的淋巴细胞上亦有表达。

我们相信一旦人们掌握了免疫衰老的机理,那么就有可能阻断或延迟衰老,并为人类的延年益寿作出贡献。

白细胞介素2_4_6水平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白细胞介素2_4_6水平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故D HS 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螺钉易穿透股骨头或松动、髋内翻、旋转畸形、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4]。

本组D HS 内固定优良率8513%,并发症发生率1417%。

Gamma 钉为半闭合性手术,不显露骨折端,不破坏骨折处的骨膜和血运,有抗短缩和旋转能力[5],但Gamma 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缺点有前侧皮质易裂开,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易发生上段骨折,术前需仔细确认所用Gamma 钉和拉力螺钉的角度和长度,操作相对复杂,需特殊器械,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才能开展;术中破坏髓腔血运;术后有断钉现象[6]。

本组Camma 钉内固定优良率8219%,并发症发生率1611%。

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多钉具抗旋转作用[7]。

病例主要适合Ⅰ型、Ⅱ型、ⅢA 型,但对于Ⅱ型骨折因后内侧皮质较薄,老年骨质疏松易碎裂,易形成髋内翻;不适合Ⅳ型和Ⅱ类骨折患者;固定不够牢靠,不能早期活动。

本组优良率84185%,并发症发生率1512%。

钢板螺钉系统适合各种类型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和各种骨质条件下的骨折;操作简便易行,不需特殊器械;创伤小,无骨量损失;固定确实可靠;防旋、防短缩;还可兼顾固定股骨上段骨折;可早期活动。

本组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优良率9612%,并发症发生率319%。

钢板螺钉系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其他3组。

综上所述,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术式。

参 考 文 献1徐生根1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67例临床分析1临床骨科杂志,2000,3:28112Briddle D H 1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 racture of femur ,A randomed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the G amma nail and the D HS 1J Bone Joint Surg (Br ),1991,73:33013张庆明,沈惠良,雍宜民,等1经皮钦合金空心钉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1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33214闫洪印,陈楠1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内固定的手术治疗选择1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4815史宝明,袁培义1G amma 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1中华创伤杂志,1996,12:39316Bridle SH 1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 ractures of the femur 1Bone Joint Surg ,1992,73:330233417徐向锋,谢瑞卿,李奎,等1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521(收稿日期:2005211203)(本文编辑:于普林)白细胞介素2、4、6水平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史进方 顾国浩 张学光 作者单位:215006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史进方、顾国浩),生命科学院(张学光) 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通过与相应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等功能。

健康人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随龄性变化

健康人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随龄性变化

健康人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随龄性变化
秦俊杰;柳忠辉
【期刊名称】《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1992(012)005
【摘要】本文系统地观察了不同年龄健康人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结果表明,T细胞转化及分泌IL-2活性均随增龄下降,且与年龄呈明显相关性(P0.05)。

本文结果提示,机体在60~69岁时因多种免疫指标产生急剧变化,此时可能是机体老化过程的—个转折点,从预防医学角度看,此时更应注重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总页数】3页(P279-281)
【作者】秦俊杰;柳忠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9.34
【相关文献】
1.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K细胞、LA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J], 钟在英;方超平;张灵芳
2.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Th1/Th2细胞因子漂移在FOLFOX化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J], 陈灵芝;康云平;王雪春;黄常新
3.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赵代伟;叶晖;王南鹏;周彦;段海松
4.老年肺部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变化及临床
意义 [J], 吴开松;徐献群;徐启勇;林字辉;叶燕青;刘卫敏;杨亦斌
5.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 [J], 荣道建;高宝山;钱盛伟;常庆勇;张继志;金点石;黄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不同年龄 组 的 IGJH C 细 胞 % 发 现 随 着 年 龄 增 高 % 初 始 型
!#! " 细胞数量
老 年 人 C 细 胞 的 绝 对 数 量 均 随 年 龄 而 降 低 % 仅 DEF!G> H 活 化 C 细 胞 明 显 增 加 & IGJ H 初 始 型 C 细 胞 在 应 对 外 来 抗 原 感 染及肿瘤监视中起重要作用% 其数量的减少可用作判断机 体 对 KDI L 类 新 型 抗 原 免 疫 保 护 作 用 的 丧 失 % 机 体 对 感 染 性疾病% 尤其是病毒感染% 以及恶性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 降低% 并最终导致寿命的缩短% 这也是老年人易于感染的 物 质 基 础 A!B& 初 始 型 C 细 胞 数 量 上 的 减 少 以 及 IG!J 分 子 的 丢失使老年机体对其他未接触过的新的抗原的细胞免疫功 能降低& 增龄使初始型 C 细胞生成减少% 机体为补充进行
!!! ! 现代免疫学 "!""# 年第 !# 卷第 $ 期
,N$’,
免疫衰老及其免疫学预警指标
史进方 !% 顾国浩 !
!%#""’=
摘要 # 增龄导致胸腺萎缩 % 成为免疫衰老的直接原因 & 免疫衰老是免疫系统全方位多系统的并由基因严格控制的循序渐进的 自然过程 % 在这一过程中 % 免疫系统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 % 细胞免疫 ’ 体液免疫以及天然免疫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免疫 学预警指标 (9::3;/-/O9<,- 097? T@5;/S4T57 % L>\ (% 不仅可以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 % 而且可以提前预知疾病的发生 % 为免 疫 干 预提供客观数据 & 关键词 # 免疫衰老 $ 免疫预警 $ 细胞免疫 $ 体液免疫 $ 天然免疫 中图分类号 # >N&! 文献标识码 # F 文章编号 # %""%!!$’J +!""# ("$!"N$’!"N
C 细 胞 (IGJHIG!J"= 代 偿 性 增 多 % 初 始 型 C 细 胞 (IG$#>F H= 比
例 降 低 % 同 时 反 应 性 或 记 忆 性 C 细 胞 (IG$#>Q H= 比 例 增 高 %
!
" 细胞免疫
>/:,;43?@, 等 A%B 发 现 C 细 胞 系 统 变 化 最 大 % 包 括 初 始
$
" 细胞功能的改变
’K$D’
!"#
表面分子 老年人 % 淋巴细胞的黏附分子变化较年青
!!! ! 现代免疫学 "!""# 年第 !# 卷第 $ 期
著升高 # 并且这些 %NW!" 水平高的鼠行为迟钝 # 寿命缩短 %
人多# 常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 使老年人易于引发感染$ 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 糖蛋白 )*!+,-./01/23456 的表达及功 能 也 随 增 龄 而 增 加 % 789:41!;802< 用 单 克 隆 抗 体 =>?@A 测 定 BC$ 及 BCD 初 始 型 细 胞 及 记 忆 细 胞 上 *!+0 的 表 达 及 功 能# 发现老年人高表达糖蛋白# 而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可导 致抗化疗 $ 耐抗生素 $ 耐抗真菌药物等作用增强 &@"(%
B<R0<R3 的 活 化 % 789:41!;802< &A( 用 U3R2315 V,/2 法 测 定 老 年
人与年轻人淋巴细胞上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 发现老年人 淋巴细胞上的凋亡抑制因子显著低于年轻人# 认为细胞凋 亡抑制因子的降低在凋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 细 胞 随 增 龄 而 发 生 的 功 能 改 变 也 是 导 致 X 细 胞 功 能
下降的原因 # 老年人 %: 细胞可由于 BC$"I 表达障碍而不能 有效激活 X 细胞 &@’(#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促进 X 细胞活化及抗 体产生的 %: 细胞功 能 随 增 龄 而 降 低 % % 细 胞 辅 助 X 细 胞 活 化的第二信号也可以由活化 % 细胞产生的细 胞 因 子 所 介 导 # 如 TI!! $ TI!$ $ TI!# $ TI!A 等 # 体 外 实 验 表 明 TI!! 降 低 与 老 年人抗体缺失有关 &!"(%
$ ’ LE!) ’ LE!%"= 的 IGJH C 细胞百分数均较年轻人高 A’B& XYZ 是一 种 常 见 病 毒 % 长 期 的 XYZ 病 毒 感 染 可 使 得 老
年人免疫功能降低 & Q34,;O 等 AJB 对 IGJ H C 细 胞 的 XYZ 溶 菌 酶 抗 原 受 体 进 行 细 胞 内 直 接 染 色 % 发 现 老 年 人 具 有 XYZ 溶 菌酶抗原受 体 的 IGJH C 细 胞 百 分 数 明 显 高 于 年 轻 人 % 这 种 针 对 XYZ 抗 原 的 IGJ H C 细 胞 随 着 IGJ H C 细 胞 的 克 隆 扩 增 而增多 % 占据了大部分的 ) 免 疫 空 间 *% 从 而 可 能 引 起 针 对 其他未接触过的新的抗原的 C 细胞数量相对不足% 导致老 年人易受其他未接触过的新的抗原攻击而易于发病 &
%J#&$ 岁 的 健 康 人 研 究 发 现 % 老 年 人 IGJ HIG!J H C 细 胞 降
低 % IGJHIG!JM C 细胞增加 % 同 时 有 IG$HICEF!$ H C 细 胞 的 增加 &
!#$
" 细胞亚群
抗原的反复刺激使 C 细胞克隆性扩增&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 初 始 型 C 细 胞 逐 渐 耗 竭 % 效 应 P细 胞 毒 性
收稿日期 # !""$!%%!%& $ 修回日期 # !""#!"%!%’ 作者简介 # 史进方 (%&)’!* % 男 % 主管技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老年免 疫学的研究 &
C 细胞数量逐渐降低 % 记忆性 C 细胞基本不变 % 效应 C 细胞
逐渐增多 $ 老年人分泌细胞因子 (LVW!! ’ LE!! ’ CWV!" ’ LE!
综述
张学光 "
审校
!%#"")$ ![ 苏 州 大 学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 苏 州
+%[ 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检 验 科 % 江 苏 省 临 床 免 疫 学 重 点 实 验 室 % 苏 州
!!!!!!!" 世 纪 )" 年 代 +,-./01 提 出 免 疫 衰 老 假 说 % 认 为 免 疫
功 能 与 人 类 衰 老 密 切 相 关 % 23,4506,7 的 动 物 实 验 证 实 免 疫 功 能 与 动 物 寿 命 密 切 相 关 % !""! 年 第 三 届 国 际 免 疫 衰 老 基 础生物学及临床影响研讨会提出应建立准确而敏感的免疫 学预警指标% 预警疾病的发生% 评估亚健康状态% 作为免 疫干预的客观评价指标 & 免疫衰老 89::3;/75;575;<5= 是免疫系统全方位 多 系 统 的 并由基因严格控制的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 其普遍性’ 内 因性’ 进行性及有害性被普遍接受& 免疫衰老始因在于增 龄导致的胸腺萎缩% 胸腺萎缩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发生一 系列的生理变化 &
型 C 细胞胸腺生成速度减低% 外周淋巴组织体积萎缩% 血 液中初始型 C 细胞的相对值和绝对数量均减低 % C 细胞端粒 缩短等等 &
<5--7= 及 自 身 反 应 性 C 细 胞 也 随 增 龄 而 增 多 A)B& U,;;9 等 测 定 C 细胞是正常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的 物 质 基 础 &
!%&
细胞凋亡
老 年 人 的 淋 巴 细 胞 易 于 凋 亡 # 与 B<R0<R3
X 细胞数量与功能的改变导致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 如高 ! 球蛋白血症 $ 自身抗体产生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淋巴细胞
增殖性疾病 % ;
的增加及早期活化有关 # 细胞凋亡 抑 制 因 子 ).TF*S 可 以 抑 制
IG$H及 IGJH C 细胞从以初始型 C 细 胞 为 主 体 逐 渐 转 变 为 以
记忆性 C 细胞为主体 A#B& 因此 % 尽管老年人 对 于 接 触 过 的 抗 原免疫应答可处于正常状态% 但对于其他未接触过的新的 抗原的免疫应答却明显减弱% 同时有报道老年人易于转变 为 肿 瘤 细 胞 的 C 细 胞 (C <5--7 R9S@ , T/S5;S9,- S/ 65</:5 S3:/0
性减少的初始型 C 细胞池% 而通过胸腺非依赖性途径增加
IG!J" C 细胞的产出 % 尤其是 IGJHIG!JM C 细胞 & 该类细胞
极可能是 IG!JH C 细胞经过抗原 8 病毒 ’ 自身抗原等 ( 的长期 刺激 % 经过若干次活化丢失 IG!J 分子而形成 ANB& E5;O 等 A$B 对
!"!
信号转导
随着年龄 的 增 高 # *EF 诱 导 的 淋 巴 细 胞 扩
增 反 应 逐 渐 降 低 # %B> 信 号 转 导 途 径 的 改 变 是 老 年 人 初 始 型 % 细胞与记忆性 % 细胞扩增反应降低的决定性因素% 淋 巴细胞功能随增龄而降低与信号转导途径的改变有关%
C<G49 等 &@@( 研 究 发 现 # 老 年 人 外 周 血 淋 巴 细 胞 BC$# 磷 酸 酶
N!231Q45<, 01/2345 J45<R3S 均较年轻鼠低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