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元制培养方案
优秀毕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优秀毕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一杯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这样的氛围,让我想起了那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今天,就让我用这种方式,来为大家打造一份独特的“优秀毕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综合性人才。
二、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所有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石,主要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内容。
(2)机械制造基础: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3)自动化技术:涵盖PLC编程、工业、传感器技术等,让学生掌握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2.实践课程(1)金工实习: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电子实习: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和调试,为后续的自动化项目打下基础。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环节1.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机械产品。
2.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学术素养。
四、培养方案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理论知识。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实践、学术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企业需求导向:紧密联系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
五、培养效果1.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工作。
2.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在工作中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为企业创造价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创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辟、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创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创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创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创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创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创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创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者创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创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需求。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理论水平: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CAD/CAM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4.工程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目,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2.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实验室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硬件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专业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空中飘荡。
回忆起这十年,仿佛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闪现,那些方案写作的经验就像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我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刻理解。
一、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我们要明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定位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立足学院特色,发挥学科优势。
1.专业定位(1)立足学院特色,发挥学科优势;(2)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3)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发展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2)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知识;(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工程能力;(3)加强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领域;(4)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水平;(2)开展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3)组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4)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活动。
3.国际交流与合作(1)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4)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基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4)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宽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内,具有运行管理、应用研究、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公路、铁路、港口、市政、建筑、制造企业等部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备的管理、运用、控制、设计、机械化施工、产品研发等工作。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和湖南省特色专业,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教师中大多数具有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工作经历。
本专业依托行业优势,设置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方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几十年来,已培养了近三千名本科生,形成了“立足交通和工程机械行业,传承‘铺路石’精神;夯实基础知识,突出机电一体化;强化工程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二)实现途径1、坚持“立足交通和工程机械行业,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理念50多年的办学历史,数千名毕业生工作在公路建设施工或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线,传承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毕业生就业主要在路桥、水利、港航等交通施工企业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因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始终以“紧密依托交通行业,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将我校的“铺路石”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育、磨练和培养学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思想品质。
2、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本专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产业、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完善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接受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的强化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机械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机电产品及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技术经济与管理的初步知识,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及其发展动态;3、掌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掌握计算机设计开发工具,具有对机械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基本应用研究能力,以及应用软件分析工具对相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求解与论证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对先进机电产品及其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开发的初步能力;4、掌握文献信息查询及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工程学科专业知识提炼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领域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5、具有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领域的行业法规和安全规范,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6、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学位及学分要求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8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6.5 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40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63.5 学分,实践平台35学分。
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获得毕业证书。
获准毕业并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者,且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学位考试,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管理工作;3.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3)掌握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机械系统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系统控制的实践能力;(2)具备使用常用设计和制造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3)具备熟练操作和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4)具备项目组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图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2.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工程实习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实际操作的能力,并深入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应用。
3.实习与实训本专业要求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实习和实训。
通过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学问与应用力量:,熟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基本学问和技能,能从事机械装备应用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育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重点把握包括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学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创新意识和动手力量的培育。
注意加强采用计算机帮助手段进行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的力量培育。
培育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力量,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问方面具有良好素养和社会适应力量;
2.具有从事机械产品讨论与开发所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学问,了解其科学前沿及进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力量;
4.具有较强的自学力量、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具有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业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流体传动与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七、教学进程方案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支配,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最低学分要求:48. 5,其中必修43. 5学分,选修5学分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审核人:卓献荣。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定单)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门类: 工学, 二级类: 机械类, 专业代号: 0803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面向工业生产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开发、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 学习微电子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 煤矿采煤、掘进、运输、支护、提升、通风、压气、排水、供电等专业知识, 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示能力; 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自动化基础、煤矿机械、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 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 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基础、采掘机械、运输提升机械、流体机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及机械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必要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机械工程领域、尤其在轨道交通机械及装备领域从事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自动化、试验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1.掌握必要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知识应用和推理能力,为理解和抽象描述机械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2.掌握必要工程基础和专业领域知识,掌握机械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机械工程问题的方法,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3. 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 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在工程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9.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 具有良好的团队和合作意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修业年限:学制:两年。
三、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注:辅修专业原则上在25-30学分左右;辅修双学位专业在50-60学分之间(含毕业设计),要求不低于50学分。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及安排:注:1.课堂教学 2.专题讲座 3.自学 4.双语教学 5.多媒体网络 6.实验或实践( 五、主要课程简介(注:介绍主干课程 3——4 门)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 门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 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 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启动学生 新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
其基本内容为:(1)载荷和应力的分类;机械零件的强度、表面强度、刚 度、冲击强度;机械零件的振动稳定性;机械零件的可靠性。
2)疲劳断裂特征;疲劳曲线和疲劳极 限应力图;疲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稳定变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
(3) 摩擦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磨损;流体摩擦润滑;润滑剂、添加剂。
(4)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材 料和精度;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螺旋传动。
(5)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成形联接;过盈联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定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它融合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熟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检测、控制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2、能力目标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编制、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具有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机械系统的性能分析、优化和改进。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三、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外语课程:大学英语。
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
体育课程:大学体育。
2、学科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202)(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机械、冶金等行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职业锻炼,达到如下目标: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工程法律意识,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实践中注重安全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从事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培养目标3: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机械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3〜5年内独立承担重要岗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培养目标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现场工程师职业素养,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机械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知识,具有较好的计算分析能力,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1-2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分析;1-3掌握电子、电工、力学和工程材料等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工程问题的求解和分析;1-4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来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 7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doc 7页)更多资料请访问.(.....)../temp/...../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贸易班)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要求:达到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
有关辅修证书、双专业和双学位获得条件说明如下:。
1、修满如下课程可获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证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实务、机电产品外贸口语,合计16.5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范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机械制造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研究或教学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科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具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了解基本国情,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国防意识和竞争意识。
业务能力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及相邻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Ⅰ①-② Higher MathematicsⅠ①-②
11 176 144 32
春、秋 1-2
410801007 410801009 410602022
线性代数(理)
Linear Algebra ( for Students of
2.5 40 32 8
Science)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3 48 40 8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依据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按“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方 式组织教学,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工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测控技 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 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Engineering
五、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选修
课程类别 公共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含江汉大讲坛)
至少应 修学分
44
7+1
占总学分比例 % 20.5% 3.7%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选修
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
58.5
27.2%
4.5
2.1%
专业课程
必修 选修
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
23.5
10.9%
2.5
2.5 40 24 10 6 2.5 40 20 10 10 2.5 40 30 10
春、秋 4 春、秋 5 春、秋 5
小计
58.5 936 672 204 60
选
410602030
计算机绘图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修
410703082
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1 32 28
4 春、秋 1
必
411303003
体育选项 I Optional SportI
1 32 28
4 春、秋 2
通
修
411303004
体育选项 II Optional Sport II
识
教 育
411303012
体育选项 III Optional Sport III
课
程
419001002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16 春、秋 6 16 春、秋 1
专题讲授课
411503002
形势与政策 Government Polices and Current Issues
2
64
64 春、秋 2-6
小计
44 836 416 128 32 260
公共选修课程(含江汉大讲坛)
≥8
选
修
小计
≥8
要求江汉大讲 春、秋 2-7 坛 至 少 参 加 8
育 课 程
修
Translation) ①-④
411402009-12
大学英语(口语)①-④ College English(Speaking) ①-④
2 32 20 8
6 96 48 16
8 128 112 16
4 64
32
411402013-16
大学英语(听力)①-④ College English(Listening) ①-④
1.2%
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选修
双元制
课外创新实践
74
34.4%
5
不计入总学分
毕业最低应修 学分
215+5(5 学 分不计入总
学分)
必修 选修
200 15
93% 实践教学学
7%
分占比
46.3%
说明:统计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时,含单独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单设实验课、课程内上机、 实践及实验学时折算学分。课程内研习学时不统计。
开课 学期
建议 修读 学期
1 32
32
春、秋 3
3 48 20 12 16
春、秋 4
3 48 20 12 16
春、秋 5
2 32 12 8 12 1.5 24 6 4 14 2 32 24 8 2 32 14 6 12
春、秋 4 春、秋 5 春、秋 6 春、秋 6
2 32 14 6 12 23 384 176 74 134
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410702024 410702004
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Computer
小计
学 分
学时
总 讲研实实 计 授习验践
3
48 32
16
春、秋 1
410803003
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Computer Programming (C Language)
3
程序设计基础(VF) 410803007 Computer Programming
FoxPro)
( Visual 3
410803005
程序设计基础(VB) Computer Programming
3 48 28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1502002 Modern &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11502001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通
Characteristics
识 教
必
大学英语(读写译)①-④ 411402005-8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元制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Dual System Project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专业代码:08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富于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具 备现代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 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4 64
32
411403001-4
大学法语①-④ French①-④
16 256 192 64
411401001-4
大学德语①-④ German①-④
16 256 192 64
411405001-4
大学日语①-④ Japanese①-④
16 256 192 64
8 春、秋 2 4 春、秋 3 32 春、秋 4
3 48 36 12
春、秋 2
410603039
理论力学 2※ Theoretical Mechanics 1
2.5 40 30 10
春、秋 3
必
学 科修 基 础 课 程
410603002
材料力学 1※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
2.5 40 24 10 6
410603003
材料力学 2※ Mechanics of Materials 2
(Visual Basic)
3
48 32 48 32 48 32
16
春、秋 2
16
春、秋 2
学生任选一种
16
春、秋 2
410803009
程序设计基础(Java) Computer Programming (Java)
3 48 32
16
春、秋 2
411303001
大学体育① Physical Education ①
3 48 30 12 6
41080101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and 3 Integral Transform
48 40 8
410602021
机械原理※ Principles of Mechanics
3.5 56 36 14 6
春、秋 3 春、秋 4 春、秋 4 春、秋 4
(for Students of Science)
机械制图 1 Mechanical Drawing 1
3.5 56 42 14
春、秋 2 春、秋 3 春、秋 1
410602023
机械制图 2 Mechanical Drawing 2
2 32 24 8
春、秋 2
410603038
理论力学 1※ Theoretical Mechanics 1
春、秋 5
410601024 410601016 410601025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Ex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金属工艺学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六、课程教学指导性修读建议安排表
课修 程读 类性 别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41150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arxist Philosophy
学 分
总 计
学时
讲 研实 授 习验
实 践
开课 学期
建议 修读 学期
3 48 32 12
4 春、秋 1
411503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ivic & Legal Education
2 32 1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