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性贝毒
贝类毒素
三、分
类
根据贝类毒素的毒性机制分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DSP) 失忆性贝类毒素中毒(ASP) 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NSP)
麻痹性贝毒
麻痹性贝毒PSP 麻痹性贝毒
PSP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 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一种贝毒 麻痹性毒素因能导致外周神经肌肉系统麻痹为主要中 毒症状而得名 麻痹性贝类中毒通常是由于食用含有PSP的双壳贝类 水产品引起,这些贝类通过滤食摄入大量浮游生物中 的有毒双鞭甲藻,在体内蓄积毒素
腹泻型贝毒DSP 腹泻型贝毒
DSP的毒性及特性 的毒性及特性
OA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60ug/kg,使小鼠或其他 动物发生腹泻,是肿瘤促进剂。PTX小鼠的LD50为 16~17ug/kg,主要使肝损伤。扇贝毒素小鼠LD50为 100ug/kg,主要破坏动物的心肌 在日本,贝类被DSP毒化时间为4~8月,在6月;在我国 ,DSP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黄海、渤海贝类产区,夏 季最多
Contents
1 2 3 4 5 6
简 危 分
介 害 类
理化性质 作用机理及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一、简
介
•贝类本身并不产生毒性物质,但通过摄入毒性海 藻或与藻类共生时,就变成毒化的生物体,使食 用贝类者发生中毒。 •贝类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的 •威胁人类的健康 威胁人类的健康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严重影响贝类品质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威胁到渔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swu
PSP致病机理及症状
机理:通过阻断兴奋,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影响和阻止Na+ 向细胞内流动,从而无法形成正常的动作电位,进而抑制神 经传导,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症状:嘴唇周围有刺痛感或麻木感,并逐步扩展到面部和颈 部,手指和足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晕眩、恶心、呕 吐、腹泻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 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全身虚弱无力,呼吸稍感困难,心 跳加快等;病危者:肌肉麻痹,明显地出现呼吸困难,感觉 窒息甚至有的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水产原料中的有毒物质
▪ 神经性贝毒;
▪ 记忆丧失性贝毒;
▪ 海洋肽类毒素(海葵肽类毒素、 芋螺毒素、海蛇毒素、蓝藻毒 素)。
+ 海洋生物中的PSP主要产生于形 成赤潮的双鞭毛藻类,积累PSP 毒素的贝类是蛤、贻贝、扇贝和 牡蛎,并且PSP毒素在这些贝类 消化器官中含量最高。
+ 海洋中分布很广的一些赤潮生物可以 分泌腹泻性贝类毒素,这种毒素通过 食物链的传递,并在贝类体内积累。
+ 如果误食了这些贝类,就会引起中毒。 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所以 又称为腹泻性贝类中毒。
+ 荧光光度法
TTX加碱水解产生的2-氨基-6羟甲基-8-羟基喹啉在Ex370nm 波长激发,在Em500nm有最 大吸收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 与TTX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 推测河豚毒素的最初起源是微生物。
+ 海洋微生物是TTX的唯一生产者,而 海洋动植物所含的TTX是由体内或体 外共生菌生物合成或转化而来,或者 由环境中微生物产生少量TTX经多级 食物链逐渐浓缩、累积得来。
+ 西加毒素是赤潮生物产生的主要毒素之 一。已从有毒鱼类和赤潮生物中分离出 三种西加鱼毒毒素:西加毒素(CTX)、 刺尾鱼毒素(MTX)和鹦嘴鱼毒素 (STX)。其中西加毒素和刺尾鱼毒素是 主要组分。
+ 西加鱼毒引起人体中毒症状有消化系统 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 西加毒素是一种无色、耐热的非结晶体, 极易被氧化的物质,和水中。其毒性强度比河豚毒素大100 倍,大大超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石房蛤 毒素。
海产软体动物食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海产软体动物食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海产软体动物通常又称为贝类。
海产软体动物中毒亦可称为贝类中毒。
引起中毒的海产软体动物有腹足纲螺科、阿地螺科、瓣鳏纲贴贝科、扇贝科、牡蛎科、蛤蚌科、蛤蝌科的某些种类。
【毒理】贝类的有毒成分是蛤蚌毒素(STX),这是一种公认的贝毒主要成分。
易溶于水、耐热。
加热至8(TC,经Ih毒性无变化;加热至100℃,经30min毒性仅减少l∕2o对酸稳定,对碱不稳定,易被胃肠道吸收。
蛤蚌毒素系神经毒,人经口服致死量为0.54~0.9mg o 主要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和骨骼肌细胞的极化作用。
尤其是由于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所必需的钠离子,进入神经和肌肉细胞之故。
【中毒表现】毒贝类中含有的毒素不同,中毒表现也各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型神经型即麻痹性贝类中毒。
潜伏期5min至4h,一般为0.5~3h0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到运动麻痹,步态不稳,并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死亡通常发生在中毒后2〜12h内,死前意识清楚。
患者如在24h后仍存活,一般愈后良好。
2.肝型潜伏期12h至7d,一般24~48h0初期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亦也有微热,类似轻度感冒。
初期还常有粟粒大小出血斑,呈红色或暗红色,多见于肩胛部、胸部、上臂、下肢等。
齿龈、皮下亦有出血。
重者可有吐血、阴道出血、黄疸、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急性肝萎缩,意识障碍或昏迷状态。
预后不良,多有死亡发生。
3.日光性皮炎型此型由食泥螺而引起,泥螺俗称土贴、黄泥螺、麦螺等。
潜伏期l~3h,一般3d。
初起面部和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痒、发胀、麻木等感觉。
后期可出现淤血斑、水疱或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
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等。
【治疗要点】1.在食后6h以内,各型中毒病人均应催吐、洗胃、导泻。
4.给予输液,及早用药用炭混悬液灌服,洗胃、洗肠,以减少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
水产动物化学
水产动物化学请各位学员根据内容自行节选精简,第2个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请各自自由发挥吧。
1.尿素络合法提取鱼油中HUFA的原理是什么?尿素络合法与哪种方法相结合就能得到EPA或DHA单体?答:尿素络合法是一种较常用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分离方法,尿素络合法提取鱼油中HUFA (不饱和脂肪酸)的原理是:尿素分子在结晶过程中能够与饱和脂肪酸或单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较稳定的晶体络合物析出,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双键较多,碳链弯曲,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不易被尿素络合。
采用过滤方法除去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尿素形成的络合物,就可得到较高纯度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尿素络合法可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相结合得到EPA或DHA单体,尿素络合法的优势在于按不饱和度分离脂肪酸,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优势在于按碳链长度分离脂肪酸,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就可得到高纯度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也可将尿素络合法与蒸馏法相结合提取EPA,产品中EPA含量可达93%。
2.蛋白质的冷冻后会变性,为什么?如何防止?答: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一般认为蛋白质冷冻变性与水有关,在冷冻条件下,蛋白质与自由水和结合水先后结冰,使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细胞内外生成的冰结晶破坏,并引起细胞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最终导致蛋白质变性。
冷冻过程中蛋白质多肽链展开,未折叠部分暴露出非极性氨基酸,结果导致临近蛋白质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二硫键、离子键等形成,最终导致蛋白质分子间构象重排、分子内发生聚集。
防止蛋白质的冷冻变性可以添加各种抑制剂:(1)糖类有显著效果:木糖醇、山梨糖醇、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蔗糖;(2)氨基酸类:天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3)羧酸类:丙二酸、乳酸、苹果酸、;(4)其他:如EDTA。
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
答:(1)渔获物的不稳定性:资源衰竭、季节性变化、种类构成的不稳定性、新型养殖品种的不断出现。
(2)水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组成成分的多样性:鱼贝肉的一般组成具有明显的种特异性;同一种类之间,也会因渔场、季节、鱼龄、部位等而有显著变动;同一条鱼的不同部位的一般成分也有较大差别;养殖鱼和天然鱼的一般成分有较大差别。
贝类毒素
1
麻痹性贝类 毒素 腹泻性贝类 毒素 神经性贝类 毒素 失忆性贝类 毒素 日光皮炎型
麻痹性贝类中毒 (PSP) ●由石房蛤毒素及 其衍生物所致。 ●食用后5分钟—4 个小时出现唇、舌、 手指麻木感,进而 四肢末端和颈部麻 痹,直至全身。 ●常伴有发音障碍、 流涎、头痛、口渴、 恶心、呕吐等。 ●严重者2~12小时 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1.临床表现:胃肠道紊乱(呕吐, 腹泻,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 (辨物不清,记忆丧失,方向知 觉的丧失,癫痫发作,昏迷)。
2.相关食物:贻贝(海虹)有关。 3.并发症:这类中毒以在24小时 内出现胃肠道症状为特征;神经 症状发生在48小时以内。在老年 人中,中毒症状特别严重,可有 阿尔齐默病的症状。迄今为止, 所有死亡均发生在老年病人中。
日光皮炎型
★一般进食一天后
发病,也可14天后 发病。 ★初为面部和四肢 暴露部位出现红肿, 并有灼热、疼痛、 发痒、麻木等感觉; ★后期出现瘀血斑、 水疱或血疱,溃破 后可感染,伴有发 热。
1、食毒贝中毒者应立即引吐,或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 彻底洗胃,清除残存在胃内的有毒贝类。
2、静脉输液,以利排尿,加速毒物的排泄。
3、予以阿托品1ml,肌肉注射,予以维生素B1\ B6等肌肉注 射,对缓解肢体麻木等中毒性神经麻痹或心动过缓等症状有 一定疗效。 4、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5、对局部接触贝毒素者可用誉水冲洗和予以局部止痛等处 理。
1.在海藻大量繁殖期及出现所谓 “赤潮”时,禁止采集、出售、贩 运和食用贝类。 2.在贝类生长的水域采取藻类进行 显微镜检查,如有毒的藻类大量存 在,即有发生中毒的危险,有关部 门应定期预报,有关人员应注意收 听。 3.贝类的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应 注意去除。
海洋生物毒素
资料来源: LUO S,AKONDI K B,ZHANGSUN D,Atypicalα-conotoxin LtIA from Conus litteratus targets a novel microsite of the alpha3beta2 nicotinic receptor[J].J Biol Chem,2010,285
二、化学性质与毒理
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高醚类物质,毒性非常强,比 河豚毒素强100倍,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 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 肌肉中。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毒性上,雪卡毒素是已知的对哺 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
雪卡毒素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干冰的感觉” 和热感颠倒,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冷, 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雪 卡毒素中毒有临界值,毒素进入血液后,需 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毒素排出,患者日后若再 次接触到雪卡毒素,就算吃下很少的份量, 超过临界值时也会产生中毒症状。
TTX对神经细胞的钠通道有着高度的阻滞作用, 可数[J].阻据中来断国源神海:洋经[3药]冲.林物动秋,金2的0,0传5罗,导素2兰4,,因长此孙东能亭产等生.ω明-显芋的螺毒局素部的麻研究醉进展
2、聚醚类毒素
结构特点:
具有很高的杂原子对碳原子的比例;结构特殊、新颖, 相对分子质量大;活性强、剧毒;广谱药效、作用机制独特, 多数对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具有高特异性作用等。
1. 多肽类毒素
定义:海洋多肽类毒素是海洋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 毒素,它特异地作用于离子通道或分子受体的亚型, 从而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包括河鲀毒素和芋螺毒素。
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2008年6月第26卷第2期海洋学研究JOURNALOFMARINESCIENCESJune,2008Vol.26No.2文章编号:1001-909X(2008)02-0089-09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杜伟,陆斗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海洋中可引发赤潮的藻类约有300种,其中有毒赤潮藻为80种左右。
现已知道的赤潮藻主要毒素有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西加鱼度和溶血性毒素,前5种毒素的结构已经基本得到证实。
有毒赤潮藻的毒素可以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误食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
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检测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形态学分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探针)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对有毒赤潮藻进行检测;可以通过生物学、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和神经受体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对赤潮藻毒素进行检测。
关键词:有毒赤潮藻;赤潮藻毒素;检测中图分类号:Q948.1文献标识码:A0引言赤潮(RedTides)或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s)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洋生物特别是单细胞藻类迅速增殖或者积聚而产生的一种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1]。
研究表明,赤潮已经对海洋环境、天然海洋生物资源、近海增养殖业、近海旅游业等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其中有毒赤潮藻的影响尤为严重。
有毒赤潮藻通过食物链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生态灾害和重大海洋环境问题,而且威胁到海洋食品安全,人类食用了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
与全球赤潮发生趋势一样,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一直呈上升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在东海连年发生大规模赤潮,有毒赤潮记录大幅上升[2—4]。
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近年来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今后赤潮的监测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完整版)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简介
新型贝类毒素
❖ 氨代螺旋酸贝毒
▪ 这是近年来在欧洲沿海国家的养殖贝类中发现的一 类新贝类毒素 A zaspiracids ( AZA s)。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色谱法
❖ HPLC法的原理大多是基于离子交换层析分离 毒素及后置柱反应器氧化洗脱液产生可检测的 稳定衍生物,再进行相关检测。
▪ HPLC法是唯一能定性、定量检测出各种毒素组分的 技术,HPLC 法发展非常迅速并极有可能代替小鼠检 测法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电泳法
海绵酸等价物/kg ASP :20 mg 软骨藻酸/kg 氮杂螺酸:160 μg 氮杂螺酸等价物/kg
❖ 我国:PSP :800 μg/kg DSP :不得检出
贝类毒素简介
新型贝类毒素
❖ 焦脱镁叶绿酸(Pyropheophorbide,鲍鱼贝毒)
▪ 焦脱镁叶绿酸a主要存在于鲍鱼体内,这种物质是叶 绿素的衍生物,因此可能来自于海藻。
主要内容
贝类毒素
1
贝类毒素简介
2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3
贝类的净化排毒及预防
4
贝类中毒后的处理
贝类毒素简介
❖ 贝类生物体通过食物链,将有毒藻类产生的毒素在体内 累积放大,转化为有机毒素,这些毒素统称为贝类毒素 ( Shellfish Toxins )
❖ 常见的有毒贝类主要有蛤类、螺类、鲍类,毒素一般积 存于贝类的肝脏、消化腺体、中肠腺等内脏器官。
贝类毒素简介
生物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 DSP)
• 腹泻性贝毒毒素主要来自甲藻中的鳍藻属 (Dinophysis)和原甲藻属(Prorocentyum)。根 据毒素的结构,腹泻性贝毒毒素可以分成三 类:①聚醚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 ②大环聚醚内酯毒素—扇贝毒素 (Pectenotoxins);③ 融合聚醚毒素—虾夷扇 贝毒素(Yessotoxins)。
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测定
检样的处理
1.取经制备的样品5-10g,加入0.1mol/L的盐酸溶 液5-10mL,充分混合后,在恒温水浴中加热搅拌 煮沸5min,快速冷却至室温。
2.将混合物离心5min(3000r/min),将上清液移 至量筒,并稀释至5-10mL。
样品的衍生
二、生物毒素的测定
随着沿海水产养殖业和养殖强度的不断提高,陆 地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流失进入海洋,造成了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为赤潮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 础。进几十年来,有害赤潮在全球范围内频繁爆 发,其中一部分由产毒藻引起的有毒赤潮及其他 海洋生物毒素成为水产品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这类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称为赤潮藻毒素,不但 能够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还可以通过贝类、鱼类等中间传递媒介,威 胁人类健康。
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NSP)
神经性贝毒是到目前为止危害范围较小的一 类毒素,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湾一带,但 近年来在欧洲、新西兰也发现了有毒藻 Gymnodinium breve的存在。神经性贝毒活性 成分包括短裸甲藻毒素A(Brevetoxin A), 短裸甲藻毒素B(Brevetoxin B)和半短裸甲 藻毒素B(Hemibrevetoxins B)等。这些毒 素主要由短裸甲藻产生。
赤潮简介
赤潮简介“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海洋局提供)赤潮的危害(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状态。
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这种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增高、pH值增高、溶解氧增高、化学耗氧量增高。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导致了海域生态平衡被打破,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相互间的食物链关系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异常或者破裂,这就大大破坏了主要经济渔业种类的饵料基础,破坏了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正常循环,造成鱼、虾、蟹、贝类索饵场丧失,渔业产量锐减;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鳃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区域性海洋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化学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另外,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些赤潮生物还能分泌一些可以在贝类体内积累的毒素,统称贝毒,其含量往往有可能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贝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贝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贝毒是食用海鲜最常见的一种毒素,相信在沿海生活的人群对这种毒素还是很了解的,一旦出现贝毒还是要采取急救措施,那么贝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目前在海产品中发现的某些毒素是地球上毒害最严重的物质。
有些是耐高温的,不是普通的烹饪可以完全去除的。
这些毒素通常不会影响到鱼的外观、气味及口味,所以其毒性更具有隐蔽性。
应特别注意的一类海产品是软体贝类,它们经常含有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主要包括麻痹性毒素(PSP)、腹泻性毒素(DSP)、神经贝类毒素(NSP)、健忘性贝类毒素(ASP)。
这些毒素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不是由贝类自身产生的,而是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在贝类体内富集并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食用这些含毒素的贝类会引起神经麻痹、气喘、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
由于贝类毒素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且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的解毒药,给防治带来许多困难。
贝类一旦染上毒素,其自身排除毒素需要很长时间,有些贝类甚至需要3年所以食用海产贝类一定要人为排毒后再高温蒸煮或油炸后才能食用。
贝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是有很多的,上述等都是贝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所以说要多加了解,通过不仅可以了解上述等海洋灾害小知识,还可以掌握人中贝毒后如何急救等办法。
产毒亚历山大藻对贝类污染初探
137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环 境 科 学1 引言麻痹性贝毒(PSP)是最早发现的一类贝毒,是到目前为止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赤潮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烷基氢化嘌呤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出20多种毒素,包括石房蛤毒素(ST X)及其衍生物,其中S T X 占P S P 的85%以上。
P S P 毒素呈碱性,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乙醇,不溶于大部分非极性有机溶剂,一般较稳定。
麻痹性贝毒是有效的膜神经毒素,能造成神经细胞电压敏感性钠离子通道(VSS C)高亲和力障碍。
PS P通常与细胞膜离子结合,引起细胞膜内外正常离子的流动失衡,造成膜电位反常,使人出现晕眩、休克等神经中毒症状。
P S P 可以沿食物网进行传递、积累和代谢,结果使直接营滤食生活的贝类、鱼类等含毒。
人们发现有毒藻被双壳类如贻贝、蛤、牡蜗等滤食后,在胃、肠道内经消化吸收,其所蓄积的毒素成分可借由食物链传递至更高级的鱼、甲壳类(虾、蟹),甚至是哺乳类的体中。
近年来的野外及实验室研究还发现PS P可沿着浮游动物(挠足类、枝角类)转移至鱼苗中,从而对鱼类的繁殖环节产生负面作用。
2 实验过程本文通过大量培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细胞,并选择代表性海产双壳贝类,研究麻痹性贝毒在双壳贝类体内累积、转化、排出规律,用此细胞喂养贝类,通过一定时间饲喂来提取PSP毒素,以获得水体细胞浓度与带毒关系。
实验如下:(1)通过人工培养微小亚历山大藻,使用F2培养基改良型。
主要增加有机氮,使之达到80微克/毫升,采用光照培养,温度为20摄氏度。
藻细胞浓度采用直接镜检计数,细胞量达到8.0×108cells/d时,采用酸提取法获得毒素,然后经葡聚糖凝胶柱净化后于液相色谱分析测试细胞毒素含量,发现产毒与培养阶段关系为细胞毒素含量在对数生长初期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
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毒性机理
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毒性机理贝类毒素是一种由海洋浮游生物产生的毒素,能够毒害鱼类、杂食性动物和人类等多个生物群体。
贝类毒素按照其毒性作用分为神经性毒素、溶血毒素和肝毒素。
其中,神经性毒素是最常见的一类贝类毒素,经常导致餐后感觉异常、眼花、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稀疏、甚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严重者可致死亡。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和食用观念的变化,贝类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贝类毒素的研究有着迫切的需求。
贝类毒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发现了贝类毒素的种类、来源、毒性作用机理等。
贝类毒素的种类已经非常丰富,包含了多种神经性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等,各类毒素又有不同的结构和毒性作用。
同时,贝类毒素的来源也来自多种微型浮游生物,如剧毒赤霉藻、压触藻、蓝细菌等。
毒性机理方面,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贝类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上。
实验结果表明,多种神经性毒素可以通过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信号传递引起大脑中毒性效应。
例如,假腹足类贝毒素(PSP)可以通过阻止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功能导致神经元无法产生动作电位,但钙离子通道和化学能量通道的功能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溶血毒素会破坏血红细胞的膜结构,进而引发溶血作用。
肝毒素会堵塞肝细胞的代谢途径,使得毒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影响铜离子家族的金属载体含量。
与此同时,贝类毒素的毒性作用也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海洋化学环境、养分变化和人为因素等。
由于贝类毒素从微小浮游生物中吸收,它们必须在海洋中摄取营养来生长繁殖。
因此,海洋中的养分浓度、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都可能影响贝类毒素的生长和毒性作用。
例如,剧毒赤霉藻这种负责生产硫发酵的浮游生物就能在大量有机物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有毒的硫胺酸类毒素。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可持续的海洋养殖环境管理体系,以解决海洋中的胆红素问题。
尽管贝类毒素的毒性机理和环境因素已经得到一定的研究,但是与其他毒素的研究相比,贝类毒素的研究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麻痹性贝毒是什么
麻痹性贝毒是什么?
麻痹性贝毒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了的含有亚历山大甲藻产生的石房蛤毒素的贝类引起的。
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亚历山大甲藻的疯长现象很常见。
石房蛤毒素会在蛤蜊、贻贝、牡蛎和扇贝体内积聚,在某些蜗牛的体内也发现了这种毒素。
石房蛤毒素引起的症状包括刺痛、肢体麻木、灼烧感、晕眩、嗜睡、发热、皮疹和脚步踉跄等。
在一些非致命的案例中,这些症状只会持续几天的时间。
这种毒素可能引起的最严重的反应是,在食用后24小时内出现呼吸骤停现象,因为这种毒素会使膈肌麻痹,从而使机体不能正常呼吸。
通过执行大规模的针对贝类体内毒素的监测项目和迅速封闭有毒的贝类捕捞区域,都可以预防麻痹性贝毒。
除了测量贝类体内的毒素含量之外,对有害藻华现象的预测还可以通过监测上个秋季水体沉积物中孢囊阶段(休眠状态)的亚历山大甲藻的量来进行。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一旦发现贝类体内的毒素含量超过了某一定值,这一贝类养殖场就会被关闭。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的高峰期。
得益于相关国家机构的有效监管,除了大型有害藻华之外,美国目前已经很少有因为合法食用贝类而发生中毒的现象了。
然而,依然有些公众无视关闭标志而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从而发生严重的贝类中毒。
这种毒素并不能通过烹饪贝类而被杀灭。
毒素可以在一些贝类体内储存数周的时间,毒素甚至可以在奶油蛤蚌体内存在长达两年的时间。
麻痹性贝毒被认为是致使海洋哺乳动物死亡的一种原因,例如海獭在食用体内含有石房蛤蚌毒素的奶油蛤蚌之后可能死亡,有些座头鲸因为食用了体内含有石房蛤毒素的鲭鱼而死亡。
亚历山大甲藻藻华还会引起濒临灭绝的鱼类品种死亡,如鲟鱼。
记忆丧失性贝毒是什么
记忆丧失性贝毒是什么?
记忆丧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ASP)是由软骨藻酸引起的。
软骨藻酸是由海洋硅藻属的拟菱形藻产生的,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可以产生毒素的硅藻。
当贝类通过滤食而积聚高浓度的软骨藻酸时,这种毒素就有可能传播到食用这些贝类的人类身体中。
当鱼类和贝类体内积聚软骨藻酸时,它们自身都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病症。
其他的一些浮游植物的捕食者体内也有可能会积聚这种毒素,如凤尾鱼和沙丁鱼。
软骨藻酸是一种神经毒素,可以引起短期的记忆丧失、大脑损伤,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死亡。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超过100人受到过这种毒素的影响,其中有永久性的损伤,也有短暂性的损伤,甚至有人因此而死亡。
第一次发现记忆丧失性贝毒中毒事件是在1987年,当时加拿大东部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当时很多中毒的患者死去,而余下的受害者承受着长期的神经系统的困扰。
受害者出现了丧失记忆的症状,因此这些症状被称为“记忆丧失性贝毒”。
它还有个更准确的术语名称,叫作“软骨藻酸中毒”。
我们在有鳍鱼类身上发现了这种毒素,并且弄清楚了它的化学结构。
软骨藻酸毒素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它对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也同样会构成危害。
南加利福尼亚州海岸上搁浅的海洋哺乳动物和死亡海鸟被认为和这种毒素有关。
包括海狮和斑海豹在内,大多数死亡或搁浅的动物体内的软骨藻酸毒素检测都呈阳性。
什么是贝毒
什么是贝毒
贝毒就是一种贝类毒素,生活中所食用的海鲜等含有贝类毒素,一些海洋生物包括牡蛎、海藻等,但是大家对其贝毒却没有太深刻的了解,那么什么是贝毒?
贝毒是由大量甲藻类的膝沟藻属(Gonyaulax)和链藻属(Catenella)形成赤潮后的毒被贻贝摄取浓聚的结果。
贝毒简介
中文的贝毒一词翻译自英文词组shellfish
poisoning,词的来源是人类因食用有毒的贝类而产生中毒的症状。
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这些贝类所含的毒素其实并非由贝类自身产生的,而是被其摄食的微藻(主要是甲藻,其次是硅藻)或菌类所产生的,在贝类的体内积聚至足够浓度后才会发生中毒事件。
另外,含有此类毒素的也并非只有贝类(还包括鱼等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根据中毒后所产生的症状,科学家把贝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和1995年因食用紫贻贝(Mytilus edulis)而引出的氨代螺旋酸贝类毒Azaspiracid Shellfish
Poisoning(AZP)。
什么是贝毒上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让更多人对其贝毒相关知识有详细的了解,要多关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人中贝毒后如何急救等海洋灾害小知识进行了解。
神经性贝毒
毒理
NSP可以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当人吸入含有其毒素的气雾时也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它的毒 性较低,对小鼠的半致死量为LD50为50μg/kg。NSP是一种去极化物质。它可以打开细胞膜上电压门控的钠离子 通道,尤其在细胞膜内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时,使钠离子不可控地大量内流,从而使细胞膜持续处于去极化状态, 进而引起平滑肌的持续收缩。也曾有研究对其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机制表示质疑。另外有报道BTXs对血细胞K+通道 也有影响。
概述
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NSP)主要是因贝类摄食短裸甲藻后在体内蓄积,被人类食 用后产生以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中毒。从短裸甲藻细胞提取液中分别分离出神经性贝毒共计13种,其中11种成 分结构已经确定。神经性贝毒的活性物质主要为Brevetoxin A(BTX-A)、Brevetoxin B(BTX-B)和 Hemibrevetoxin B(HeBTX-B)。这类毒素是由短裸甲藻Karenia brevis(又名短凯伦藻,syn. Ptychodiscus breve:Gymnodinidium breve)产生的。由于产毒藻短裸甲藻也曾称为Ptychodiscus breve, 因此这些毒素也称为Ptychodiscus brevetoxin(PbT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神经性贝毒
神经性贝毒是贝毒种类中毒性比较轻的一种,神经性贝毒也会对其大脑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现麻痹性症状,那么什么是神经性贝毒?具体由它的毒性较低,对小鼠的半致死量为LD5050μg/kg。
由于产毒藻短裸甲藻也曾称为Ptychodiscus breve,因此这些毒素也称为Ptychodiscus brevetoxin(PbTx)。
神经性贝毒概述
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NSP)主要是因贝类摄食短裸甲藻后在体内蓄积,被人类食用后产生以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中毒。
从短裸甲藻细胞提取液中分别分离出神经性贝毒共计13种,其中11种成分结构已经确定。
神经性贝毒的活性物质主要为Brevetoxin A(BTX-A)、Brevetoxin B(BTX-B)和Hemibrevetoxin
B(HeBTX-B)。
这类毒素是由短裸甲藻Karenia brevis(又名短凯伦藻,syn. Ptychodiscus breve:Gymnodinidium breve)产生的。
由于产毒藻短裸甲藻也曾称为Ptychodiscus breve,因此这些毒素也称为Ptychodiscus brevetoxin(PbTx)。
神经性贝毒毒理
NSP可以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当人吸入含有其毒素的气雾时也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它的毒性较低,对小鼠的半致死量为LD50为50μg/kg。
NSP是一种去极化物质。
它可以打开细胞膜上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通道,尤其在细胞膜内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时,使钠离子不可控地大量内流,从而使细胞膜持续处于去极化状态,
进而引起平滑肌的持续收缩。
也曾有研究对其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机制表示质疑。
另外有报道BTXs 对血细胞K+通道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