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展示课(市级示范课) 社会发展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议(4分)
• (2013宁夏)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 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 认识的发展”。(12分)
• 【课本P42-49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同 2008年39(1)> • (2013宁夏)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
2014届一轮复习研讨
用智慧和严谨搞好智慧之学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武汉二中 金本德
金本德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662837334
关键词:
1.课本(单元、课、框、目、文<正文、辅助文>) 2.好题 3.过程(教学过程:轻重适度、快慢有序、细致具体、学生展示) 4.反复(“课本—好题”之间反复 N 次) 5.四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思想)
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2分) • 【课本P42-49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 (2009宁夏) 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 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 特点?(14分)
• 【课本P96 目:人的价值 —— 评价人生价值的依据:贡献】 • 【课本P99-101 隐含在课文中 价值判断的特点:社会历史性、
的基本技能。 回归根本,指从应试教育、高分教育、“达标”教育 (完成高考指标)回归到教育的根本,即人才的培养, 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知识、能力、学科素养、思想、 心理、人格、身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 二、“三回归”的理论根据
•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年6月日)。
役。
• 有的人因美丽而可爱,有的人因可爱而美丽; • 不要用别人的美丽否认自己的可爱,也不要用自己的可
爱否认别人的美丽。 ——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老师的教学有自己的擅长。
适合你和你的学生的教法,才是你最好的方法。
(四) • 真理是客观的,同时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
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们要坚信自己,坚守自己,同时借鉴他人。 可以借鉴别人的可爱来丰富自己的美丽,可以参 照别人的美丽来完善自己的可爱。
【我们的困惑】 秦老师(教研员): 1.学生非选择题得分低,如何在高考中提高此项得分? 2.对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有没有研究,能不能给我们一
点导航? 3.新课标高考注重能力考查,在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该如何应对? 4.能否找到较好办法在综合考试中实现分数的最大化? 5.你们是怎么样安排第二轮复习备考的? 6.我们高分不高,尖子不尖,如何培养出尖子生,在培
优上面有没有好的举措?
• 知识不熟、不透。“变异”的知识辨别不出真伪。 • 拓展性的知识不会。 • ——说明了:知识积累不够。 • 19.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
同的评价来表现 错选者15.04%。 • 22. ②劳动贡献(应为:自由时间)是衡量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错选者17.08%。 • 23.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错
• (2011宁夏) 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 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
•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 (2012宁夏)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 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
• 【课本P75-77 目:辩证的否定与创新意识】 • (2012宁夏)结合材料 ,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
认识的发展。4分。
• 失分原因分析: • 第一,“争论”没有解读清楚。这里的“争论”暗含的信息是: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
的看法?【P47 产生多种不同认识的主观原因——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等; P48 客观方面——所面对的环境、条件不同,实践经历不同。】这些 看法有无对错之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由此作出答案中的前一半,6分】 • 第二,“争论”与“认识的发展”的关系没有解读清楚:(不同看法的)争论为什么能 促进认识的发展。【由此作出答案中的后一半,6分】
我们想象的那样遥远、神秘。
• 有时,我们行走在路上,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出发; • 有时,我们忙忙碌碌,却没想过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有时我们很迷茫,盲目,因为我们没有从新高考中找到前进
的方向; ——有的被我们搞得很复杂,很累,甚至很痛苦,因为我们没有
看透新高考的大道至Biblioteka Baidu的特性。
(二)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试卷在难度、阅读量、思维量、区分度等方面实现了良好的
考查。试题在保持着较高信度的同时也体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和导 向作用。试题质量稳定中孕育创新。试题的整体难度基本稳定,
总卷难度为0.446。
二、考生得失及原因
失分原因分析 • 从考试角度看: • 一知识缺陷(课本不熟) • 二能力缺陷(四个能力) • 三思维品质缺陷(严谨性逻辑性) • 从学习角度看: • 学习目标(仅追求分数) • 学习过程(浅层次学习,应试学习)有缺陷 • 导致学习结果质量不高
• 2.实践性、时代性。坚持“三贴近”的课改理念,贴近社会,贴 近生活,贴近学生,试题准确反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彰显出 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
• 3.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设问及其答案具有开放性,特别是 2013年38题第(1)问没有提供具体答案。
• 4.思想性、人文性。考题体现国家意志,主流思想;试题越来越 关注文化、人文,注重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和思想政 治素养,从而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导向,即 重视人文教育,培育人文情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P48-49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 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 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因为:导致人们认识差异主要是主观因素,比如 知识、思维方法等,这些在争论中有利于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性),或(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2分,争论是正常现象。1分。 •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1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
至错误。 或(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分。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或(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分。 • 通过讨论,不同的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
2014届一轮复习研讨
用智慧和严谨搞好智慧之学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武汉二中 金本德
金本德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662837334
(一)
• 有的东西,本来很直白,我们却想得很深奥; • 有的事情,本来很简单,我们却做得很复杂。 ——新课标高考,其实没有大学者讲的那样神圣、高尚,也不是
• (说明:从【】里的说明,可以看出答案的思路来自于第六课行文逻辑—— 课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隐含在课文中的学科思维、学科智慧>)
•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 则?(4分)
•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 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 2.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 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 程目标。(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及三个维度之 间的关系)
选者 29.28%。 • 发挥主观能动性或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规律、 的
前提(旧课本讲了2个关系:人与规律、人与条件)
• 39.(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 答案: •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或(人的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
说明:时政热点渗透在教学、复习和好题的讲解拓展之中,有 的放矢,顺其自然。
一、高考考什么
2007-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新课程卷内容结构
《生活与哲学》
2007-2013年 宁夏卷及全国新课标1卷问答题统计
• (2007宁夏) 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 社会的充分肯定。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 现的途径。(8分)
中应该怎么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 【课本P46-47 目:真理是客观的】
结论——新课标考题的突出特点: • 1.基础性。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
同时,注重设置情景问题考查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 别是注重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辩 证思维能力等。
(宁夏、辽宁、吉林、湖南、陕西、黑龙江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
Ⅰ.总体评价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着 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科素养的 原则,在考查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基础 上,注重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注意学科间的综合与互补, 要求考生在扎实掌握重要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不 断深入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只要有课堂讨论经历的同学,都能回答。当然,理解这个原则更易做答】
结论: 从考生失分来看,最主要的问题: 1.课本不熟 2.解题不得要领 出路: 1.课本 2.好题 3.过程
教与学的过程: 实、活、宽 学生的主体性要落到实处 老师的导要正确、到位
三、对策建议
第一轮综合复习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
——其实,我们的教学工作 也如此。当你怀疑自己的教 法时,别人却在研究你,借 鉴你。
(三) • 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可爱、受用,因为它可能不太真实; • 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丽,但它受用、可爱。 ——真理的力量之所以无比强大,因为它是真的,是对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教学是个求真务实的过程,不要被“某个理念”奴
•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 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 不同主体会对同一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P444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 性甚至错误。【P47 “真理是客观的”——影响人们认识不同的主观因素】
怎样理解“综合”: 书本知识的综合 课内外知识的综合 题型的综合 能力综合 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的综合 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管理等的综合(合力)
两个“中心”的会议
怎样迎接新高考:回归基础 回归基本 回归根本
一、“三回归”的涵义 回归基础,指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 回归基本,指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即每门学科
• 【课本 P100-101 目: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 【课本 P102-105 框: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 (2007宁夏) “小省区要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
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10分) • 【物质决定意识;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 • (2008宁夏) 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辩证关系。(6分) • 【对立统一】 • (2008 宁夏)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
阶级性、相对性(多样性)、客观性,等】
• (2010宁夏)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 产业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
• 【规律】
• (2010宁夏)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 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