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研究综述_陈成

合集下载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谚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

其中,纺织文化作为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物质层面为人们提供了衣着之需,更在精神层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技艺中华谚语中涉及纺织技艺的内容丰富多样,从“纺车声声入耳,丰衣足食无忧”到“丝麻为布,温饱得矣”,无不反映出古代人们对纺织技艺的重视和依赖。

这些谚语中包含了纺纱、织布、染色等多个环节的纺织技艺,同时也揭示了纺织技术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纺纱与织布“一日纺千纱,终岁不患寒。

”这句话描绘了古代女性勤劳纺织的情景。

她们以手中的纺车或纺锭,纺出细细的线,再用织布机织成精美的布匹,供自家或交换物资。

这样的传统纺织技艺在谚语中屡见不鲜,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纺织技艺的传承。

(二)染色与裁剪染色和裁剪是纺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中华谚语中,“蓝草一池深如墨,染色手艺胜天工”描述了古代染色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同时,“量体裁衣”则强调了裁剪技艺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服饰的个性化需求和审美追求。

三、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内涵(一)劳动观念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首先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劳动观念。

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出成果”等谚语,强调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在纺织过程中,人们通过双手的劳动,创造出美丽的布匹和衣物,这种劳动观念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观念纺织活动通常在家庭中进行,因此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也体现了家庭观念。

如“家和万事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等谚语,强调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在纺织过程中,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纺织任务,这种家庭观念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节俭与实用主义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还体现了节俭与实用主义的精神。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ﻭﻭﻭﻭ摘要:民间谚语异常丰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现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学界研究民间谚语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ﻭ关键词:;研究综述;民间故事ﻭ民间谚语异常丰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民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其直接、真实地反映了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需求,展现出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ﻭﻭ一、专著类研究成果ﻭﻭ学界民间谚语的研究较快,出版的各种谚语选专著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民间谚语的真实生动、渊源等方面,尚无有关民间谚语本身的专著研究.主要有辛存文搜集整理《民间谚语选》、许选编的《民间谚语选》、宋兴富的《民间谚语》及学者整理编著著作,如侃本,才加编的《民间文学:谚语谜语卷》(藏文版)、恰白。

次旦平措著的《民间谚语典故选释:藏文》(藏文版)等书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神地体现藏语谚语生动、贴切、无可反驳的比喻法说明某种道理的智慧.此外,李耀宗等辑《少数民族谚语选》和蒋风、王慈编《少数民族谚语选》等书收录的民间谚语了人民生活中的民族特色及勤劳勇敢和豁达智慧的一面。

ﻭ二、学术类研究成果ﻭﻭﻭ较多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谚语,这些文章对谚语的、形式、思想内容及价值意义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车得驷在行文探讨谚语之意义时,言简意赅地指出:藏谚也不外乎原义、直义(字面义)引伸义、转义、比喻义、形容义这几种含义,只是用比不同,某种意义的多些某种意义的少些罢了。

张家秀《谚语略谈》、宁世群《谚语散论》两篇文章行文相似,都乃较早探讨谚语的源流、特征、内容形式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的文章,颇能代表早期研究谚语的学术。

以民俗学、学等研究视角对谚语进行解析的文章有李晓丽《民间文学看民俗――民歌、谚语、谜语为例》、化振红、王小会《试论谚语中的民间观念》、化振红《基本特征的民间视野――谚语解读》、任萍《试论谚语中的酥油食俗》、姜小英《谚语的文化透视》等文,印证谚语是思想、观念及的表现载体。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民间谚语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民间谚语
教师评
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累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2、初步学会探究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4、在资料搜集中,学生学会读懂谚语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2、收集整理的谚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3、通过对不少农谚的整理,感受我国农业为主的五千年文化的自豪感。
1、通过学会语文园地中有关谚语的《读读背背》后,让学生明白谚语的内容、形式。
2、明确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分好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搜集和研究。
1、准备好一些谚语,为学生点明研究方向。
2、对谚语进行短小的分析理解,让学生有目的地在搜集过程中,学会记录,学会自己先理解谚语的意思。
1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评价表2同学互评
互评内容
方式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课后反思: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性学习,但是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的原因,需要教师的指导较多,难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其次,学生在记录谚语时,对一些日常知识还是缺乏,往往对于一些名词还不明白,造成对谚语的意思还不很理解,影响了学习活动的效果。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谚语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短小精悍的语句,用以表达某种智慧或经验。

在古代文学中,谚语被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中的谚语,包括其起源、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研究古代文学中谚语的起源。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谚语来传递生活经验和智慧,这些谚语被口头传承并流传至今。

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勤劳努力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收获。

谚语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它们是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和反思。

其次,我们来探讨古代文学中谚语的特点。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通常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谚语易于记忆和理解,也使其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例如,《红楼梦》中的“一笑解千愁”这句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另外,谚语还常常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谚语通过对比鸡头和凤尾,表达了人们追求独立和自尊的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古代文学中谚语的应用。

谚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谚语作为主题或线索贯穿整个作品,另一种是谚语作为插叙或点缀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水浒传》中,谚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了作品的主题,通过宋江等人的行动来验证这句谚语的真理性。

而在《西游记》中,谚语则被用作插叙,如“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等,通过谚语的点缀,使作品更具韵味和智慧。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智慧和经验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例如,《红楼梦》中的谚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告诉我们,虽然物质生活的丰富是重要的,但精神世界的满足同样重要。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纺织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积淀与传承,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

在丰富多彩的中华谚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纺织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谚语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也反映了纺织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内涵、价值及影响。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内涵(一)谚语中的纺织技艺中华谚语中,有许多关于纺织技艺的描述。

如“织女善织云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这些谚语充分展示了古代纺织技艺的高超与精湛。

织女作为神话中的纺织女神,其织造云锦的技艺被人们传颂至今,成为纺织技艺的象征。

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则反映了纺织技艺需要原材料的基础,没有原材料,再巧的技艺也难以发挥。

(二)谚语中的纺织精神除了技艺的传承,中华谚语还体现了纺织精神。

如“勤能致富,纺绩无忧”,“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等,这些谚语体现了纺织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勤劳、节俭的精神。

在古代社会,纺织是女性主要的职业,通过勤劳的双手,她们为家庭提供了生活所需,同时也体现了自我价值。

三、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价值(一)历史价值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通过这些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纺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这些谚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价值观念。

(二)文化价值纺织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纺织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四、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影响(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纺织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

这些谚语所体现的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仍然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

开题报告中西方谚语的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中西方谚语的比较研究

一、选题依据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学术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目前对于此项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英谚语的区别,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英文化的差异。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科在读期间已初步学习了英语专业有关英美文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选课题的基本能力。

现阶段已经通过现有的网络和书籍资源查阅了与此课题相关的部分国内外文字资料,进行了选择性的阅读,掌握了国内外对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了解论文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对论文有了初步的构思,拟定了论文题目,分析了选题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为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课题旨在对英语与汉语中谚语基本原则探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对谚语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沟通。

了解英汉谚语的异同,能够避免用语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时代的特征。

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增多,越来越需要能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

对谚语深入的了解,可使我们在跨文化学习和语言交际方面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查阅的主要文献目前国内外对于此项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英谚语的区别,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英文化的差异。

从单纯的社会语用视角来研究谚语现象难以找到跨文化的统一理据,本文试图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分析研究中英谚语的不同应用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谚语的表达与翻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固定搭配,特定意义,对于今后我国在外语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学习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谚语里的智慧——研究报告》篇一:《谚语钻进生活的缝儿》咱们老祖宗留下了好多谚语,那可都是生活经验的结晶呢。

比如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谚语就像个贴心的小管家,告诉你天气的变化。

有次我跟朋友约着去爬山,早上一睁眼,就看见天边一片红通通的朝霞。

当时我那朋友就说:“嘿,你看这朝霞多好看,今天肯定是个大晴天。

”我一听就乐了,我说:“你可拉倒吧,朝霞不出门啊,这是要下雨的意思。

”我朋友不信,还跟我犟呢。

结果我俩刚走到山脚下,那豆大的雨点就“卟哒卟哒”地落下来了,我们俩抱着头就找地方躲雨。

我那朋友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说:“哎呀,这老祖宗的话还真灵啊。

”从那以后,他只要出门前看到什么天象,就先来问我老祖宗的谚语咋说的。

其实好多谚语在日常生活里都特别实用。

像“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天的时候,每下一场雨,那天气就明显冷一点。

我就天天听我妈念叨这个谚语。

刚开始下了两三场雨的时候,我还不当回事,就穿个单衣出门晃悠。

结果后来下了几场雨以后,那寒气就直接往骨头缝里钻。

我哆哆嗦嗦地跑回家,我妈就瞅着我直笑。

还说:“让你不听谚语,这下冻着了吧。

”谚语就这么不露声色地钻进了生活的缝儿里,它们有时候比天气预报还靠谱呢。

篇二:《谚语在乡村的大舞台上》在乡村里,谚语那可是无处不在啊。

我有一回回乡下奶奶家。

奶奶家院子里种了好多菜。

我看到奶奶在给黄瓜架搭架子呢,我就凑过去帮忙。

我瞅见那黄瓜苗长得嫩绿嫩绿的,开心地说:“奶奶,这黄瓜肯定长得特别好。

”奶奶抬眼看看天说:“未必呢,你看这天,这些天热得很,你得知道啊,‘伏里有雨,仓里有米;伏里无雨,谷里无米’,要是再没雨,这菜苗可不好好长喽。

”我听了就迷糊了,这黄瓜苗和伏天的雨有啥关系呢。

没几天,大太阳直直地烤着,真的一滴雨都没有。

我发现那黄瓜苗开始耷拉脑袋了,原本翠绿的叶子都有点发黄。

奶奶天天看着那些菜叹气。

等到过了几天,终于下了一场透雨。

我跑出去看那些黄瓜苗,好家伙,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叶子也变得绿油油的。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一、序:节气谚语的魅力节气谚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界变化和生活智慧的积累和总结。

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以二十四节气谚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起源、内涵以及应用的深入分析,探索其在文化传承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谚语的起源二十四节气谚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农事生活。

在古人眼中,天象变化和节气是自然界的象征,通过对其变化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节气的谚语。

这些谚语包括简单生动的民间俚语、凝练深邃的诗词,以及蕴含哲理的格言。

它们通过短小精炼的语言,深入人心,成为流传至今的民间智慧的体现。

三、谚语的内涵1. 反映节气特点二十四节气谚语通过简要凝练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节气的特点和变化。

如“白露秋分天气凉,寒露分明复应防”,描绘了白露节气的秋高气爽,和寒露节气的更加寒冷。

这些谚语通过对节气的描绘,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和认识。

2. 阐述人生哲理二十四节气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和生活智慧。

它们以简洁的文字,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处世的智慧。

如“秋分一分天下地,天为阴阳人为利”,告诉我们在选择利益和权力时要保持平衡;“大雪小寒寒如冬,小雪大寒寒如酷”,反映了冬季严寒的气候,教人们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3. 呼应民间习俗二十四节气谚语还与民间习俗紧密相连。

这些谚语随着节气的变换,传承着当地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

例如“谷雨蛇出洞,翠风梧楼晚”,描述了谷雨时节蛇从洞中出来的现象,成为民间谚语和绘画的常用主题。

这些从民间习俗中衍生的谚语,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

四、谚语的应用1. 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二十四节气谚语作为文字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创作中。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象征、绘画作品中的构图和主题、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和表演,都可以借助谚语的思维方式和形象语言,达到更加精准、深入的表达效果。

《中华风土谚研究》范文

《中华风土谚研究》范文

《中华风土谚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风土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风土谚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风土谚的研究,探讨其内涵、特点及价值,以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华风土谚的内涵中华风土谚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文化现象,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经验。

这些谚语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风土谚的内涵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等方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华风土谚的特点中华风土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域性,不同地区的风土谚反映了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二是简洁性,风土谚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三是生动性,风土谚以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四是实用性,风土谚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总结,具有实用价值;五是哲理性,风土谚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伦理。

四、中华风土谚的分类及示例中华风土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按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类、社会生活类、道德伦理类、人生哲理类等。

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南方风土谚、北方风土谚、西南风土谚等。

以下是几个示例:1. 自然环境类:“山高皇帝远,人情薄如纸。

”这句话反映了山区人们面对自然环境的艰难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社会生活类:“人不劝不善,木不向自直。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期望和对个人品行的教育。

3. 道德伦理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对于自我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

4. 北方风土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

五、中华风土谚的价值中华风土谚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价值:一是文化价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智慧;二是教育价值,通过风土谚的传播和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三是实用价值,风土谚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总结,具有实用价值;四是旅游价值,风土谚反映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对于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纺织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在民间智慧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中华谚语中包含了大量与纺织相关的语句,这些语句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纺织文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概述中华谚语中关于纺织的表述丰富多样,涵盖了纺织的起源、发展、技艺、精神等多个方面。

这些谚语以简洁明快的形式,传达了人们对纺织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织女善织锦,手艺传千古”,这句话既赞美了织女的纺织技艺,也表达了纺织文化传承的价值。

三、纺织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在中华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纺织文化的起源与古代人民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

如“耕织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话体现了古代社会农耕与纺织相结合的生活方式。

同时,谚语中也反映了纺织文化的传承精神,如“一代传一代,手艺不外传”,强调了技艺的代代相传。

四、纺织技艺的精湛与智慧中华谚语中有很多赞美纺织技艺的表述,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手能织锦绣衣”,这句话突出了纺织技艺的精湛和劳动妇女的智慧。

此外,谚语还强调了纺织技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如“熟能生巧,巧能生妙”,表达了技艺的熟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五、纺织文化与社会价值纺织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锦上添花”、“精益求精”等谚语。

同时,纺织文化也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功能,如“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等谚语,强调了节俭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六、结论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纺织文化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纺织文化在道德教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纺织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一、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农历历法所固定的24个重要节气,每个节气都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四节气中形成了许多谚语,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和表达。

本文将围绕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展开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二、立春“一日雨,三日晴,立春雷公不作声。

”这句谚语表达了立春时天气的多变性。

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天结束,春天开始。

谚语中提到的雷声,象征着春季的生机和活力,而雨后晴天则意味着万物开始复苏。

三、雨水“雨水一头儿,地里淹老鼠。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雨水节气的特点——降雨量较大。

雨水节气标志着春雷开始作响,春雨滋润着大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然而,过量的雨水也会导致水灾,对农田和农民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春分“春分小雨打南窗,晓看红湿处处香。

”这句谚语描绘春分时节的细雨。

春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也是春季的重要分水岭。

谚语中的红湿处处香,指的是春分时节各种花香四溢,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大地上。

五、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谚语描绘了清明时的雨水。

清明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谚语揭示了清明时节的哀伤和寒冷,但也折射出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敬仰。

六、谷雨“谷雨不下田,山直死人。

”这句谚语反映谷雨时田间的雨水情况,谷雨一旦不下,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这句谚语提醒人们注意田间的雨水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

七、立夏“一场雷,地主笑。

”这句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雷声的出现标志着夏天的到来。

地主笑意味着夏季热带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也暗示着农民对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八、小满“小满麦满天,满仓满仓实。

”这句谚语描述了小满时麦田的繁盛景象。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是麦田成熟的时候。

满天的麦浪和满满的粮仓,是对农民努力的回报和对丰收的喜悦。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是中国农民积累的丰富智慧的结晶,它们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规律。

本报告就农家谚语进行研究。

首先,农家谚语表达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例如,有谚语说“春种秋收,不过春耕夏耘”。

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种下的种子需要经过整个夏天的耕耘才能有丰收的果实。

这体现了农民对于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次,农家谚语反映了农民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比如,“粪是田中宝,庄稼长得早;水是庄上宝,庄稼长得好。

”这句
谚语告诉我们,农民需要在田地中施肥,并且需要及时浇灌水分,才能得到丰收。

这显示了农民不畏辛劳,持之以恒,在劳动中收获成功的精神。

此外,农家谚语还反映了农民的节约和生活智慧。

例如,“三
十日打一捆,半年积一床。

一年到头俭不足,提线木偶可把盘。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农民需要节俭地使用农产品,才能
够在长期的使用中不短缺。

这展示了农民在贫困环境下勤俭节约的智慧和生活智慧。

最后,农家谚语也表达了农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顺应。

例如,“左不动,右不动,自然生落鱼虾片。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捕鱼时需要保持静止,不要打扰鱼的自然生活,才能够更容易地捕获它们。

这体现了农民尊重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的智慧。

总结起来,农家谚语承载着中国农民的智慧和经验,它们描绘
了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规律。

研究农家谚语有助于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农家谚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

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标签:谚语汉语谚语谚语社团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

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

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

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

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

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

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

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别》(1961),王毅《略论中国谚语》(1961)等。

关于汉语谚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汉语谚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汉语谚语的研究报告范文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句,它用通俗、简练的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含义深刻。

谚语概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经验和客观真理,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教益。

汉语熟语数量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极富有民族特色,所以,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汉语谚语的研究。

本文基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汉语谚语做一个综述,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一、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钱xx在《现代汉语词汇讲义》中提到了汉语谚语的性质,并对谚语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

除了谚语的性质和内容,书中还提到了谚语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作者在书中对汉语谚语做了总的概括,有利于后人在研究谚语时寻求理论依据。

在由浙江省xxxxx、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上,付乔的《浅析关键性语素的解释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一文,从编写谚语辞书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谚语语目中可能成为关键性语素的常见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解释好关键性语素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

大会中,史素芬的《谈谚语的变异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对人们理解谚语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x的《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一文,主要从数量、内容、来源、形式上对汉语谚语的民族特色做了研究,作者指出在数目庞大的汉语熟语体系中,谚语占着很大的分量。

该文指出汉语谚语大都是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

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语谚语作出总结,说明谚语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

付xx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中介绍了如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动态分析,作者提出之前人们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一般都是关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去解读汉语谚语,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这又开拓了汉语谚语研究的新空间。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关于林木的谚语更是独具特色,它们以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林木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林木谚语的研究,探讨其文化内涵、语言特点及社会价值。

二、汉语林木谚语的文化内涵1.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汉语林木谚语多以自然界中的林木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人类对林木的长期投入和培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传递生态保护意识许多林木谚语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意识。

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表达人生哲理林木谚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树欲静而风不止”,表达了人生无常、顺应自然的思想。

三、汉语林木谚语的语言特点1. 简洁明快汉语林木谚语语言简练,意思明确,易于理解和记忆。

如“栽树容易树人难”,几个字便将林木的培育和人的培养进行了对比。

2. 比喻生动林木谚语多采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如“树大招风”,形象地表达了事物过于显眼易引起注意的道理。

3. 韵律和谐许多林木谚语在语音上具有韵律和谐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四、汉语林木谚语的社会价值1. 教育价值汉语林木谚语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规范,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文化传承林木谚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价值。

通过对林木谚语的研究和传播,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3. 实际应用许多林木谚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为未来着想,进行长期投入和耕耘。

这些谚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表达,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2024年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纺织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华谚语,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承载了大量的纺织文化信息。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的研究,探讨其中的纺织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技艺1. 技艺传承中华谚语中,有许多关于纺织技艺传承的表述。

如“传女不传男”的谚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纺织技艺传承中的重要性。

这些谚语揭示了纺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和代代相传的重要性,为研究纺织文化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 纺织技艺的特点中华谚语中还体现了纺织技艺的精细、严谨和不断创新的特点。

如“细针密缕”、“巧夺天工”等谚语,充分展示了纺织技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

这些谚语不仅体现了纺织技艺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精神。

三、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价值1. 文化传承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这些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纺织的观念、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社会价值纺织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我们可以了解纺织产业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纺织技艺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此外,纺织文化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四、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现代意义1. 文化自信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通过对这些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纺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 产业发展纺织产业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研究,可以为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撑。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精神,推动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谚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其中,纺织文化作为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谚语中有着独特的体现。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研究,深入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一)谚语与纺织技术中华谚语中涉及纺织技术的部分,充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纺织技术水平。

例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段谚语中,对纺织女工的赞美,体现了当时纺织工艺的精湛。

再如“织女善织锦,机杼声不停”,则反映了当时纺织机械和织造技术的发达。

(二)谚语与纺织习俗中华谚语中还包含了许多与纺织习俗相关的内容。

例如,“男耕女织”,这句话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也体现了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

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话则寓意着人们对于勤劳、奉献精神的赞美。

(三)谚语与纺织精神中华谚语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纺织精神。

例如,“织布不离线,生活不离钱”,这句话表达了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节俭精神。

再如“一针一线,缝出天下”,则体现了纺织工艺的精细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三、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一)历史价值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纺织技术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二)文化意义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节俭、奉献等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四、结论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纺织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纺织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纺织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状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自信。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谚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其中,纺织文化作为我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符号,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谚语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概述中华谚语中涉及纺织文化的部分,主要围绕纺织技艺、纺织工具、纺织材料以及纺织习俗等方面展开。

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还体现了人们对纺织工艺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纺织技艺在谚语中的体现1. 技艺传承:谚语中常出现“传女不传男”、“手艺不老”等说法,强调了纺织技艺的传承性和持久性。

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技艺传承的重视,以及女性在纺织技艺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技艺精湛:如“绣花不用针,人人都是巧手匠”,突出了我国古代纺织技艺的精湛和人们的巧思。

这些谚语体现了人们对纺织技艺的赞美和尊重。

四、纺织工具与材料在谚语中的体现1. 纺织工具:谚语中提到的纺织工具有纺车、织布机等,这些工具的名称和功能在谚语中得以传承,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工具的发展历程。

2. 纺织材料:如“丝绸之乡”、“棉布如云”,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这些材料的使用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五、纺织习俗在谚语中的体现1. 婚嫁习俗:如“嫁女需布衣裳”、“娶妻看家传”等,突出了婚嫁习俗中纺织文化的地位。

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2. 节日习俗:如“端午缝新衣”、“腊月忙做新衣”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节日期间进行纺织活动的习俗。

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

六、结论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纺织文化不仅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024年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2024年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篇一一、引言汉语林木谚语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民间智慧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传承着中国林业文化的重要精神。

这些谚语不仅仅是对于林业劳动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林木谚语的研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二、汉语林木谚语的概述汉语林木谚语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现象,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性,表达了人们对于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态度。

这些谚语内容广泛,包括对林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

其特点在于简洁明快、易于记忆、寓意深刻,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

三、汉语林木谚语的分类与解读(一)按内容分类1. 林业生产类:这类谚语主要涉及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如“种树须深耕,成材需护养”等。

2. 生态环境保护类:这类谚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山清水秀人长寿,森林茂密鸟语香”等。

3. 人与自然关系类:这类谚语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荣”等。

(二)解读示例以“种树须深耕,成材需护养”为例,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林业生产的重要经验。

一方面强调了深耕土地对于种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树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养护和保护。

这不仅是对林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

四、汉语林木谚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汉语林木谚语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林业生产的重视和尊重。

其次,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此外,汉语林木谚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共生”的理念等。

这些文化内涵和价值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结论汉语林木谚语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民间智慧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对汉语林木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林业文化和生态观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谚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智慧。

其中,与纺织文化相关的谚语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谚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纺织业的繁荣景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纺织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进行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技艺1. 纺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华谚语中,许多与纺织技艺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织女巧手”、“纺纱如丝”等,都体现了古代纺织技艺的精湛和传承。

这些谚语不仅赞美了纺织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纺织技艺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纺织文化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纺织文化在中华谚语中也有所体现。

如江南地区的丝绸文化、四川地区的棉麻文化等,都在谚语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这些地域特色的纺织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三、中华谚语中的纺织寓意1. 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在中华谚语中,纺织常常被视为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如“勤劳致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都强调了勤劳和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些谚语通过纺织的场景,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在古代社会,纺织是女性的重要工作。

因此,许多与爱情和婚姻相关的谚语中,都出现了纺织的元素。

如“织女下凡”、“纺纱定情”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谚语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纺织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纺织文化在当代的价值1. 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中华谚语中的纺织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谚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同时,将纺织文化引入教育领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纺织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013.10谚语研究综述□陈 成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

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谚语 汉语谚语 谚语社团汉语谚语十分丰富, 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

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

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

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

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

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

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

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语研究侧重于特点、分类和内容等方面,把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自觉运用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新时期的谚语研究新时期谚语研究进入鼎盛时期,研究范围广泛。

主要著作有武占坤、马国凡《谚语》(1980)、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1980)、孙维张《汉语熟语学》(1989)和温端政《谚语》(2000)。

在广度上,注重谚语的语用研究,包括谚语的社会功能、语用作用、修辞作用,以及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谚语研究的广阔领域。

在深度上,对谚语的性质,除了多方面探讨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外,还注意探讨更有概括力的本质特点。

另外,谚语语义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此外郁福敏、郭珊莲《英汉习语对比》(1999)和蒋晶《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2000)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四、新世纪的谚语研究新世纪对汉语谚语本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何学威、陈素萍《论谚语的形式美》(2003)论述了汉语谚语的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多样统一美。

罗圣豪《论汉语谚语》(2003)指出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西方谚语逐渐消亡,而汉语谚语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

沈怀兴《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运用》(2004)对几部谚语集子和谚语词典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句谚语中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并从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历史变化、汉民族语言习惯、汉语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其原因。

江源源《从系统功能角度解读汉语谚语》(2011)讨论了谚语在“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的独特性。

侯璞《谚语的语篇功能》(2012)提出“谚语语篇块”的概念,论述了谚语语篇块的信息结构、内部衔接、内部连贯、篇章分布及语用功能。

理论・综述odern chinese M15XIANDAI YUWEN2013.10此时,谚语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地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运用,相互起作用的。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2003) 、李建欣《汉英谚语文化比较》(2012)对汉、英谚语的渊源、文化涵义、语言特点和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苏研《中韩动物谚语的比较分析》(2003),卞小玢《以动物表意的汉日谚语比较研究》(2008),鲁杰《汉语和保加利亚语中的动物类谚语和俗语比较》(2009),于杨《对于有关动物的谚语的研究——以比喻表达为中心》(2011),李冰《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动物谚语对比》(2011),鲁畅、吕楠楠《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2013),洪艺维《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2013)对中外动物谚语的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荣楠楠《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2007)、乔伟《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2008)、张丽娟《谚语中的性别表达的日中对照研究》(2008)、梁春凝《汉英谚语中性别偏见的对比研究》(2008)、孙贞敏《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009)、蒋静《论中日传统谚语中的女性文化观》(2013)等对中外性别谚语进行了对比分析。

徐宇《含有数字的英汉谚语对比研究》(2001),许亚丽《英汉数字习语对比研究》(2002),夏雪、焦授松《通过数字谚语看中德文化异同》对中外数字谚语从形式和意义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除此之外,中外谚语的对比还涉及其他各方面,如:孙巧慧《从谚语看中日两国的宗教思想》(2012)、李明月《韩中饮食谚语对比研究》(2012)、于湘泳《中日谚语中的鬼形象比较》(2013),郑丽君《英汉谚语修辞对比杂谈》(2013),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汉外谚语互译方面,赵爱莉《英汉谚语互译的跨文化研究》(2002),曹曦颖《动态对等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2002),赵铁军《汉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2006),黄娴《归化和异化:英汉谚语翻译的文化策略》(2006),井媛媛《规化异化翻译方法在谚语汉译中的应用》(2006),周晶《关联理论在英谚汉译中的应用》(2007),陈园园《试从功能对等视角探讨英谚的汉译》(2008),王腾腾、何大顺《跨文化视角下中英谚语的互译策略探讨》(2012),张芳、陈敏欣《英汉谚语的差异与翻译技巧概述》(2013),毛建《英汉谚语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2013)等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003),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2007)、《当代认知理论与谚语的认知观》(2008),汪少华《谚语・构架・认知》(2008)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谚语的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重点分析了谚语理解的认知机制。

蔡晓斌《汉语谚语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分析》(2007)、付平平《概念整合理论对谚语的解读》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及概念整合网络模式从认知层面对谚语进行了分类。

李静《谚语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2010),冯宗样等《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分析》(2010),陈娜《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2012),寇福明、乔玲玲《英汉谚语的隐喻性特征研究》(2012)将谚语研究置于概念系统之中,探究谚语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

贺娅(2010)《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俗谚语选编调查研究》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选编的俗语和谚语在语料选择、复现率、识别度、注释、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编写建议。

王振来《熟语的文化附加义》(2008),林安洪、姜诚《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09),赵现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2010) 指出谚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纪玉华、吴建平(2008)《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里的谚语引用的策略与动机进行了批评分析。

郭文姣(2011)《熟悉度和语境对汉语谚语理解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通过ERP脑电实验,对语境和熟悉度对汉语谚语理解的影响进行了阐释。

纵观已有的谚语研究,笔者发现极少有人从谚语的社团性角度对谚语进行系统研究。

所谓“语言社团”(speech community),又译“言语共同体、语言集团、语言社区”,“是指在某种语言运用上持有某些共同社会准则的人们的集合体”。

比如使用同一口令的部队就可以视为一个语言社团。

谚语的社团性则是谚语运用所表现出来的社团性的特征,把使用同种类型谚语的人就可以视为一个谚语社团。

武占坤、马国凡在《谚语》一书中从谚语的性质和作用角度将谚语分为八类:讽颂谚、规诫谚、事理谚、生产谚、天气谚、风土谚、常识谚和修辞谚。

而根据谚语的文化含义可以分为四类:反映宗教思想的谚语,反映人文思想的谚语反映,道德观念的谚语,反映生活、生产经验的谚语。

根据产生时间可以分为:古谚和今谚两类。

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谚语的分类无疑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对谚语的划分,有的同一层次上使用了双重标准;有的角度一致,标准统一,但是过于简洁,失去了划分的意义。

对汉语谚语社团性的研究,可以另辟蹊径,为划分谚语提供新的标准。

刘爱玲(2006)《禅籍谚语研究》,崔花云(2006)《论武术谚语》,李铁范、金陕军(2010)《汉语养生谚语论析》,钟恒、洪涛《汉语医卫谚语分类概说》(2010),张天柱《中国农业谚语的继承和应用》(2013)等对汉语中某一类特定领域的谚语进行了研究,推动了谚语社团性的研究。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这样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1]温端政.谚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陈成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理论・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