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汉语女性谚语研究综述

汉语女性谚语研究综述
关键词 : 汇 , 熟语 是 其 中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在熟语 中, 谚 语 作 为 人 民 群 众 的 口头 创 作 , 以其 简 短 的语 言 概 括 了 人 民群 众 对 客 观 世 界 的认 识 和 在 社 会 实 践 中取 得 的 经 验。 内容 涵 盖 民族 文 化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在 交 际 中经 常 使用 , 具 有 一 定 的教 育 意 义 。 从谚语研究来说 , 在 中国 . 对 谚 语 的研 究 由来 已久 , 但 主要 集 中在 结 构 与 文 化 内 涵方 面 。 认 知语 言 学 等 越 来 越 多 的 新 理 论 被 引入 谚 语 研 究 当 中 。 然而 , 谚 语 的 社 团性 研 究 尚存 在 一 定 的 空 白 。 随着 社 会 发 展 和 女 性地 位 提 高, 针 对语 言 和性 别 的研 究 在 语 言 学 各 个 领 域 逐 渐 开展 。 研 究 者们 , 特别 是 年 轻 的新 一 代研 究 者 们 , 对 这 个 领 域 给 予 高 度 关 注。 本文 中的“ 女 性谚 语 ” 不仅指带有“ 女” 字 的谚 语 , 还 包 括 描 述、 评 价 女 性 的谚 语 。这 些 谚 语 作 为 谚 语 中 的 一 部 分 . 承 载 中 国 的 女性 文化 , 折 射 出汉 民族 对 女性 的 认 知 。 研 究 女 性 谚 语 , 对 谚 语 的 社 团 性研 究及 熟 语 研 究 具 有 一 定 的理 论 意 义 中 外女 性 谚 语 比较 从 近十年研究成 果来看 , 乔伟( 2 0 0 6 ) 、 孙贞 敏 ( 2 0 0 9 ) 、 杨 鲁( 2 0 1 0 ) 金 明华 (  ̄ 0 1 0 ) 等 人 从 不 同角 度 对 中韩 两 国 的女 性谚 语 进 行 了对 比研 究 , 其中 , 乔伟 ( 2 0 0 6 ) 主要 针 对 中韩 女性 谚语 内容 进 行 比较 ,将 两 国女 性 谚 语 分 为 肯 定 方 面 的 内容 和 否定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作者:陈成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

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谚语汉语谚语谚语社团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

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

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

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

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

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

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

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

民间谚语研究综述ﻭﻭﻭﻭ摘要:民间谚语异常丰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现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学界研究民间谚语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ﻭ关键词:;研究综述;民间故事ﻭ民间谚语异常丰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民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其直接、真实地反映了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需求,展现出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ﻭﻭ一、专著类研究成果ﻭﻭ学界民间谚语的研究较快,出版的各种谚语选专著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民间谚语的真实生动、渊源等方面,尚无有关民间谚语本身的专著研究.主要有辛存文搜集整理《民间谚语选》、许选编的《民间谚语选》、宋兴富的《民间谚语》及学者整理编著著作,如侃本,才加编的《民间文学:谚语谜语卷》(藏文版)、恰白。

次旦平措著的《民间谚语典故选释:藏文》(藏文版)等书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神地体现藏语谚语生动、贴切、无可反驳的比喻法说明某种道理的智慧.此外,李耀宗等辑《少数民族谚语选》和蒋风、王慈编《少数民族谚语选》等书收录的民间谚语了人民生活中的民族特色及勤劳勇敢和豁达智慧的一面。

ﻭ二、学术类研究成果ﻭﻭﻭ较多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谚语,这些文章对谚语的、形式、思想内容及价值意义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车得驷在行文探讨谚语之意义时,言简意赅地指出:藏谚也不外乎原义、直义(字面义)引伸义、转义、比喻义、形容义这几种含义,只是用比不同,某种意义的多些某种意义的少些罢了。

张家秀《谚语略谈》、宁世群《谚语散论》两篇文章行文相似,都乃较早探讨谚语的源流、特征、内容形式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的文章,颇能代表早期研究谚语的学术。

以民俗学、学等研究视角对谚语进行解析的文章有李晓丽《民间文学看民俗――民歌、谚语、谜语为例》、化振红、王小会《试论谚语中的民间观念》、化振红《基本特征的民间视野――谚语解读》、任萍《试论谚语中的酥油食俗》、姜小英《谚语的文化透视》等文,印证谚语是思想、观念及的表现载体。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中国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Ⅰ前言哈萨克族谚语是当代哈萨克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哈萨克族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社会现实。

对中国哈萨克谚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哈萨克族社会习俗、哈萨克文化底蕴。

本文从概念定义、传统特点、现代散发等方面,对中国哈萨克谚语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以期丰富哈萨克文化科学认识,为保护和发展哈萨克族文化开辟新途径。

Ⅱ哈萨克谚语概念定义哈萨克谚语是由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简短而充满智慧的言语或诗歌,多以比喻的方式写成。

它涵盖了哈萨克族的历史、伦理、道德、相信、文化和农业等文化领域,生动反映了哈萨克族社会的精神风貌。

一般来说,哈萨克谚语不仅仅局限在古老的日常生活经验,它更深入的意义在于它的文化思想和历史,以及赋予社会共通意义的表达方式。

Ⅲ传统特点哈萨克谚语在抒发思想上流畅、节奏要求细腻、表述需要直观,这里面深藏着丰富多变的文化内涵,由内容所推导出的一种深刻的文化思维。

它们经常带有寓言类型的讽刺,以此箴言提醒人们守约义,遵守良心,引导行为习惯和观念,传达出劝谕人们尊重老年人的小故事,以传承文化为基础,启发人们的思维。

Ⅳ现代流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谚语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新媒体平台也开始积极推广和传播哈萨克谚语,促进了哈萨克谚语在各个小团体中的传播。

如影视剧等,用栩栩如生的形式使哈萨克谚语的图景生动地呈现出来,把文化底蕴渗透近距离观众;此外,社交网络上也开始积极收集和分享属于哈萨克的精彩谚语,受到了广大的网友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Ⅴ结语中国哈萨克谚语是哈萨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丰富了哈萨克文化和精神智慧,反映了哈萨克族民族历史文化建构。

本文以哈萨克谚语的概念定义、传统特点、现代流传为框架,对中国哈萨克谚语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哈萨克文化精髓的理解,为充实和发展哈萨克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研究谚语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短小精悍的语句,用以表达某种智慧或经验。

在古代文学中,谚语被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中的谚语,包括其起源、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研究古代文学中谚语的起源。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谚语来传递生活经验和智慧,这些谚语被口头传承并流传至今。

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勤劳努力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收获。

谚语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它们是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和反思。

其次,我们来探讨古代文学中谚语的特点。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通常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谚语易于记忆和理解,也使其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例如,《红楼梦》中的“一笑解千愁”这句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另外,谚语还常常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谚语通过对比鸡头和凤尾,表达了人们追求独立和自尊的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古代文学中谚语的应用。

谚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谚语作为主题或线索贯穿整个作品,另一种是谚语作为插叙或点缀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水浒传》中,谚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了作品的主题,通过宋江等人的行动来验证这句谚语的真理性。

而在《西游记》中,谚语则被用作插叙,如“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等,通过谚语的点缀,使作品更具韵味和智慧。

古代文学中的谚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的方式。

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智慧和经验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例如,《红楼梦》中的谚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告诉我们,虽然物质生活的丰富是重要的,但精神世界的满足同样重要。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谚语的研究报告作文一、研究的起因。

咱平常说话聊天的时候,老是能听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话,像“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类的。

这些话简单好记,还特别有道理,这就是谚语啦。

我就寻思着,这些谚语都是从哪儿来的呢?为啥能流传这么久,而且还这么有智慧呢?于是我就开始了对谚语的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1. 资料收集。

我先跑到图书馆去,在那些堆满灰尘的书架里找关于谚语的书。

还真不少呢!有专门讲谚语故事的,有分析谚语含义的。

我还上网查了好多资料,那些网页上的内容五花八门,不过得好好筛选一下,有些不太靠谱的就不能看啦。

2. 访谈。

我找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村里的一些老伯伯、老阿姨聊天。

他们可都是“谚语达人”,一张嘴就是一串谚语。

我就问他们这些谚语是怎么知道的,啥时候会用到这些谚语。

三、谚语的来源。

1. 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

这可是谚语的一个大来源。

以前的人啊,天天都得种地干活。

比如说“瑞雪兆丰年”,这就是他们经过多少年的观察得出来的。

下雪能把地里的害虫冻死,雪化了还能滋润土地,来年庄稼就长得好。

再像“春雨贵如油”,春天雨水少,庄稼等着雨水发芽生长呢,所以春雨就像油一样珍贵。

2. 民间故事和传说。

有些谚语是从民间故事里来的。

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故事就很有趣。

说是诸葛亮多聪明啊,但是三个普通的皮匠如果把智慧凑一块儿,也能比得上诸葛亮呢。

这就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想办法就厉害。

四、谚语的特点。

1. 简短精炼。

谚语一般都很短,几个字或者一小句话就把意思说明白了。

就像“一寸光阴一寸金”,短短七个字,就把时间的宝贵说得清清楚楚。

不像咱们现在有时候说话,啰啰嗦嗦一大堆。

2. 通俗易懂。

你看那些谚语,基本上没有什么难懂的词儿。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听就大概能明白啥意思。

像“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多直白,就是说吃完饭走走对身体好呗。

3. 富有哲理。

别看谚语短,里面可都藏着大道理呢。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

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一、序:节气谚语的魅力节气谚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界变化和生活智慧的积累和总结。

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以二十四节气谚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起源、内涵以及应用的深入分析,探索其在文化传承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谚语的起源二十四节气谚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农事生活。

在古人眼中,天象变化和节气是自然界的象征,通过对其变化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节气的谚语。

这些谚语包括简单生动的民间俚语、凝练深邃的诗词,以及蕴含哲理的格言。

它们通过短小精炼的语言,深入人心,成为流传至今的民间智慧的体现。

三、谚语的内涵1. 反映节气特点二十四节气谚语通过简要凝练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节气的特点和变化。

如“白露秋分天气凉,寒露分明复应防”,描绘了白露节气的秋高气爽,和寒露节气的更加寒冷。

这些谚语通过对节气的描绘,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和认识。

2. 阐述人生哲理二十四节气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和生活智慧。

它们以简洁的文字,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处世的智慧。

如“秋分一分天下地,天为阴阳人为利”,告诉我们在选择利益和权力时要保持平衡;“大雪小寒寒如冬,小雪大寒寒如酷”,反映了冬季严寒的气候,教人们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3. 呼应民间习俗二十四节气谚语还与民间习俗紧密相连。

这些谚语随着节气的变换,传承着当地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

例如“谷雨蛇出洞,翠风梧楼晚”,描述了谷雨时节蛇从洞中出来的现象,成为民间谚语和绘画的常用主题。

这些从民间习俗中衍生的谚语,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

四、谚语的应用1. 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二十四节气谚语作为文字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创作中。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象征、绘画作品中的构图和主题、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和表演,都可以借助谚语的思维方式和形象语言,达到更加精准、深入的表达效果。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农家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劳作生活中总结和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它们通过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农业生产、天气、农事劳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下面是一份关于农家谚语研究的报告。

农家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农家谚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文化的特点和民间智慧的传承。

首先,农家谚语在农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通过谚语来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指导农事劳作,例如:“春天种瓜,夏天挖坑”、“秋天浇水,冬天翻旱”等。

这些谚语凝聚了农民的集体智慧,成为农民生活的“金科玉律”。

其次,农家谚语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经验。

农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形成了众多具有启示意义的谚语,例如:“有秧人家有肥料”,“四季平均气,庄稼好收获”等。

这些谚语反映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此外,农家谚语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

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农村文化元素,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庭前菜肥邻舍安”,这些谚语强调了农民的诚信道德和人际关系。

最后,农家谚语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文化的向城市迁移,农家谚语正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农家谚语作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通过研究和宣传农家谚语,可以唤起人们对农村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综上所述,农家谚语是我国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民智慧的传承和农村文化的特点。

同时,农家谚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和研究农家谚语,为保护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俗语,又被称为成语、谚语、熟语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文化工具。

俗语作为一种语言特殊性,一直受到人们久远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俗语词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包括出现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学界对其进行研究的情况。

一、俗语的历史渊源俗语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相传唐朝时期学者张陆综合了先秦时期的《战国策》、《六书》、《春秋》、《论语》、《诗经》等古代历史名篇,提炼出一些典雅的语句,形成了俗语。

后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俗语从最初的典故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形式。

二、学术界对俗语研究的热忱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俗语也正在被全世界所认可,学术界对其也愈演愈热。

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俗语词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了从词义、词汇等方面的研究,在掌握俗语词的起源及其传播的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更加深入的探索俗语的深处,学术界又针对俗语进行了多学科协同研究,将跨学科领域的俗语收集整理、分析、讨论归纳,加深了对俗语的研究。

三、现行研究方法早期对俗语的研究在词义分析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到了今天,学者们把研究的方向扩展到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的是比较文学分析方法、计算机知识表示法以及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以综合的方式在几个方面对俗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分类及归纳。

四、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俗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术界在研究俗语的起源、传播方式和语义方面尚有不足。

其次,学术界缺乏一种统一的研究方法来把握整体情况。

此外,也存在学术界在研究新型俗语时对俗语来源辨析的困难。

五、前景展望虽然俗语的研究面临诸多困难,但学术界的研究活动仍在继续,并在不断深入发展。

将来,学术界有望在丰富和更新词汇资源、开展更有价值的跨学科研究、概括俗语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从而进一步推动俗语的研究。

结论俗语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研究综述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

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标签:谚语汉语谚语谚语社团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

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

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

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

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

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

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

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别》(1961),王毅《略论中国谚语》(1961)等。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范文

《汉语林木谚语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关于林木的谚语更是独具特色,它们以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林木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林木谚语的研究,探讨其文化内涵、语言特点及社会价值。

二、汉语林木谚语的文化内涵1.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汉语林木谚语多以自然界中的林木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人类对林木的长期投入和培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传递生态保护意识许多林木谚语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意识。

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表达人生哲理林木谚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树欲静而风不止”,表达了人生无常、顺应自然的思想。

三、汉语林木谚语的语言特点1. 简洁明快汉语林木谚语语言简练,意思明确,易于理解和记忆。

如“栽树容易树人难”,几个字便将林木的培育和人的培养进行了对比。

2. 比喻生动林木谚语多采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如“树大招风”,形象地表达了事物过于显眼易引起注意的道理。

3. 韵律和谐许多林木谚语在语音上具有韵律和谐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四、汉语林木谚语的社会价值1. 教育价值汉语林木谚语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规范,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文化传承林木谚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价值。

通过对林木谚语的研究和传播,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3. 实际应用许多林木谚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为未来着想,进行长期投入和耕耘。

这些谚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表达,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简单来讲,俗语是指影响我们日常语言的口头表达,包括成语、习语、等等,在中国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短句或片段,它能够折射出深刻的思想、文化和历史。

此外,俗语也是知识的载体,为人们有生存和发展的帮助。

近年来,研究俗语词的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新发现和理论,新技术也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多可能。

巨大的字典和网络数据库,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改变了研究俗语的方式。

一方面,一些研究者致力于使用大数据技术来探索俗语和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

他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俗语句子进行分析,以获取有关俗语的信息,其中包括语法特征、修辞结构、概念等。

例如,通过分析俗语及其文化背景,可以探索其表达故事、独特性格或历史发展变化等。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采用计算机技术,将俗语词典和俗语数据库连接起来,以便于搜索与俗语有关的信息。

这样,研究者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收集更多的俗语词,以供分析和比较。

此外,研究者也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比如语义分析和机器学习,来探究俗语的语义特征、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此外,也有研究者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建立可以用于语言学研究的俗语信息系统。

总之,近年来,研究俗语词的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来探究俗语。

不过,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数据分析技术往往不能提供深度的俗语分析,因为许多俗语的含义很难定量衡量。

其次,计算机技术也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用于俗语研究的数据库也尚未得到完善。

最后,俗语学家需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新的俗语信息系统,收集更多的俗语词语,以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俗语。

综上所述,俗语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的俗语词研究应该着重于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走向成熟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哈萨克族的智慧谚语也开始被人们注重。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哈萨克谚语的研究不断发展,探讨了哈萨克谚语的定义、核心内容、旧时代的特征、演变趋势等许多问题。

研究这些哈萨克谚语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且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哲理思想。

本文首先介绍了哈萨克谚语的定义,然后探讨了这些谚语的核心内容,最后探讨了旧时代的特征和演变趋势。

哈萨克族谚语可以定义为:一些智慧和经验性洞见,以简短的口头、文字、乐曲或成语的形式传播,提倡人们以正确的态度方式去面对生活,表达社会的精神规范和道德观念。

哈萨克谚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劳动美德、平等公正、家庭亲情、节操和道德、勤奋努力、守信用等。

哈萨克谚语的旧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来传达人们智慧和慎重的理念。

其中有一些谚语仍然被普遍采用,反映着深厚的家庭礼仪和民族道德观念。

这些谚语表达了劳动精神、勤俭持家、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仁爱和互助的伦理道德。

哈萨克谚语的演变趋势也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文化发展,人们的社会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新的谚语也随之出现。

除了传承古老的文化精神外,新的谚语也反映了人们在新时代的生活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有价值和丰富的道德思想。

综上所述,哈萨克谚语是一种智慧和经验性洞见,反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社会精神规范。

研究哈萨克谚语的目的不仅在于把握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哲理思想。

只有深入研究哈萨克谚语,才能把握旧时代的精神规范与思想,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智慧,真正开辟新的道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谚语也随之演变,但仍然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积极影响。

哈萨克谚语是蕴藏着智慧和非凡思想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展。

未来,只要有更多优秀的学者和研究者参与进来,哈萨克谚语就一定会更加深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近几十年来,谚语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哈萨克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与中国其它民族一样,哈萨克族自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中国众多民族不同,而且哈萨克族也有属于自己的谚语。

哈萨克谚语被认为是中国众多民族中最神秘的一个民族的谚语。

哈萨克谚语的内容涵盖了哈萨克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哈萨克谚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许多学者专门就哈萨克谚语展开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以苏联汉语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学者,就进行了大量的哈萨克谚语研究工作;塔吉克斯坦学者让多夫斯基和马哈茂德,就哈萨克谚语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而日本学者直江元治和上村信一朗也是近年来研究哈萨克谚语的学者。

1990年,中国学者李素春和詹承祥发表的论文《中国哈萨克民间谚语辑录》,首次以线性形式收集录入中国哈萨克民间谚语,梳理哈萨克谚语的类型和特点,另外,西藏学者田双原、贾巴尔江等人也发表了一批关于哈萨克谚语的论文。

中国乌鲁木齐贺元芳在《中国民族少数民族史话》一书中,展示出了多种哈萨克谚语为中国众多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此外,中国学者罗伏强、蒋德轩等人也发表了一批专门研究哈萨克谚语的文章。

他们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哈萨克谚语的文化价值,将哈萨克谚语归纳为中国众多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要深入研究哈萨克谚语,以便全面、准确地了解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状况。

近几年来,中国学者在哈萨克谚语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例如,博士毕业生白勃林出版了《哈萨克民间谚语》一书;熊安宁发表了《哈萨克民族歌谣谚语研究》一文。

更重要的是,李素春教授的一系列研究,对在哈萨克谚语研究领域实施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以及就哈萨克谚语的结构、内容、形式和文化功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都在推动哈萨克谚语研究取得了相当的突破。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

俗语词研究现状的综述俗语,即广义上说法语言中的特殊表达,一般由口语形式比较常见,有时也可以出现在书面文本中。

俗语是人类普遍使用的说话方式,它的出现早已深深影响了语言文学,至今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系统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俗语的内涵,并为引导俗语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俗语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历史、语法和语义。

一、历史方面在历史领域,学者们致力于探讨俗语的产生和演变,以了解俗语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为此,学者们先后以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该话题,如古典文献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等。

目前,许多研究者较多地关注地方性方言的研究,试图从中揭示俗语的发展步骤和历史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俗语的文化变迁。

二、语法方面从语法角度来看,俗语的研究主要围绕语法系统展开,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俗语的特征。

特别是在句子结构方面,学者们尝试从运用俗语的句子中找出语法特征,从而揭示俗语的惯用语法。

另外,还开展了俗语转换及语法功能研究,以便分析俗语语言机制之间的关系。

三、语义方面语义研究是俗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俗语的表达特征与语义内涵的关联性。

目前,学者们主要通过语料库或口述资源等方式,建立俗语语法数据库,并对俗语语义运用特征进行精准描述,从而对俗语语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俗语研究已发展至多元化,各领域研究者可以从不同方面探讨俗语,从而提高俗语语言机制的理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

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积极建立俗语研究的体系和框架,并对俗语的历史变化、语法特点和语义特性等进行综合探讨,从而为俗语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持。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

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哈萨克语在中国地区的普及,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被许多学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来探讨研究。

哈萨克谚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哈萨克的文化和历史,并且为了更好地利用哈萨克文化资源,促进当地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哈萨克谚语是新疆哈萨克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涉及哈萨克族的自然观、伦理道德观、世俗礼仪、生活方式及其他方面,它不仅反映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哈萨克文化的内涵。

近年来,内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哈萨克谚语研究,主要从审慎编纂的角度出发,奋地采集来自哈萨克族的故事、谚语、歌等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对哈萨克文化谚语的研究。

首先,国内学者着重研究了哈萨克谚语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昱掘了它们在抒发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内涵特色方面的作用,传统观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社会习俗等。

此外,多数学者还研究了哈萨克谚语的可持续发展性,为推动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复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此外,学者还重点研究了哈萨克谚语与其他文化的联系,以及哈萨克谚语在当前语境下的发展趋势。

通过比较研究,学者发现了哈萨克谚语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并建立了哈萨克谚语与其他文化的桥梁,这对促进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学者还提出了哈萨克谚语在当前语境下的发展趋势,如其语言现象及其在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中的应用等。

综上所述,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及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和指导,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但是,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哈萨克谚语的更深层次内涵,使其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农家谚语研究报告摘要农家谚语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报告对农家谚语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农家谚语的特点、功能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农家谚语,研究发现农家谚语具有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启发思考等特点。

此外,农家谚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教育引导、传承农耕文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

本研究报告旨在提高对农家谚语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农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1. 引言农家谚语是农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体悟。

农家谚语是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启发思考等特点。

本研究报告将对农家谚语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功能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农家谚语特点农家谚语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农民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深刻体验到天气、气候、作物和家畜等的变化。

农家谚语通过形象直观的语言描述,将这些生活经验传递给后人。

农家谚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

农民生活节奏快,繁重的农活使得他们需要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农家谚语通常由短小精悍的语句组成,一言以蔽之。

农家谚语具有启发思考的特点。

农民需要经验和智慧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农家谚语通过简短但富有哲理的句子,引发人们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农家谚语的功能农家谚语在农村社区中起到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

农民通过谚语的传习和运用,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递给后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农家谚语有助于传承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事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农家谚语蕴含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通过对谚语的研究和传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农家谚语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艰苦,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研究报告
农家谚语是中国农民积累的丰富智慧的结晶,它们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规律。

本报告就农家谚语进行研究。

首先,农家谚语表达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例如,有谚语说“春种秋收,不过春耕夏耘”。

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种下的种子需要经过整个夏天的耕耘才能有丰收的果实。

这体现了农民对于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次,农家谚语反映了农民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比如,“粪是田中宝,庄稼长得早;水是庄上宝,庄稼长得好。

”这句
谚语告诉我们,农民需要在田地中施肥,并且需要及时浇灌水分,才能得到丰收。

这显示了农民不畏辛劳,持之以恒,在劳动中收获成功的精神。

此外,农家谚语还反映了农民的节约和生活智慧。

例如,“三
十日打一捆,半年积一床。

一年到头俭不足,提线木偶可把盘。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农民需要节俭地使用农产品,才能
够在长期的使用中不短缺。

这展示了农民在贫困环境下勤俭节约的智慧和生活智慧。

最后,农家谚语也表达了农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顺应。

例如,“左不动,右不动,自然生落鱼虾片。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捕鱼时需要保持静止,不要打扰鱼的自然生活,才能够更容易地捕获它们。

这体现了农民尊重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的智慧。

总结起来,农家谚语承载着中国农民的智慧和经验,它们描绘
了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规律。

研究农家谚语有助于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农家谚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农谚研究报告

农谚研究报告

农谚研究报告农谚是农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农谚研究是对农民智慧的追溯和总结,对于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农谚的特点、价值和应用方面进行研究。

农谚具有简洁有力的特点,能够生动地表达农民的经验和智慧。

农谚一般由几个简短的词语组成,既便于记忆,也容易理解。

比如“冬不拉鸡,夏不种树”,这句农谚告诉了我们冬季养鸡容易冻死,夏季种树容易晒死,表达了农民丰富的经验之“言简意赅”的特点。

农谚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它们不仅总结了农民的耕作经验,更是农民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这些谚语通过凝聚农民的智慧,将其经验知识直接传递给后人,使后人能够在耕作生产中少走弯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比如“上深下浅,中留缺氧”,这句农谚告诉我们在种植水稻时要注意水的深度,避免出现缺氧的情况,以保证稻谷的正常生长。

农谚还具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意义。

它们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民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农谚所表达的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

比如“种地种点心,善良积点德”,这句农谚教育人们要善良待人,做好事,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农谚的研究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农谚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应用其中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与传统的农业知识相比,农谚更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农业生产中的变化和问题。

同时,农谚还可以通过翻译和推广,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农业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比如将“农谚只供参考,流传得越广越可爱”这句农谚翻译成英文,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勤劳。

总之,农谚作为农民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研究农谚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而且农谚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谚的研究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研究综述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

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标签:谚语汉语谚语谚语社团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

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

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

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

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

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

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

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别》(1961),王毅《略论中国谚语》(1961)等。

这时的谚语研究侧重于特点、分类和内容等方面,把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自觉运用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新时期的谚语研究新时期谚语研究进入鼎盛时期,研究范围广泛。

主要著作有武占坤、马国凡《谚语》(1980)、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1980)、孙维张《汉语熟语学》(1989)和温端政《谚语》(2000)。

在广度上,注重谚语的语用研究,包括谚语的社会功能、语用作用、修辞作用,以及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谚语研究的广阔领域。

在深度上,对谚语的性质,除了多方面探讨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外,还注意探讨更有概括力的本质特点。

另外,谚语语义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此外郁福敏、郭珊莲《英汉习语对比》(1999)和蒋晶《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2000)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四、新世纪的谚语研究新世纪对汉语谚语本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何学威、陈素萍《论谚语的形式美》(2003)论述了汉语谚语的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多样统一美。

罗圣豪《论汉语谚语》(2003)指出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西方谚语逐渐消亡,而汉语谚语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

沈怀兴《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运用》(2004)对几部谚语集子和谚语词典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句谚语中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并从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历史变化、汉民族语言习惯、汉语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其原因。

江源源《从系统功能角度解读汉语谚语》(2011)讨论了谚语在“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的独特性。

侯璞《谚语的语篇功能》(2012)提出“谚语语篇块”的概念,论述了谚语语篇块的信息结构、内部衔接、内部连贯、篇章分布及语用功能。

此时,谚语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地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运用,相互起作用的。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2003)、李建欣《汉英谚语文化比较》(2012)对汉、英谚语的渊源、文化涵义、语言特点和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苏研《中韩动物谚语的比较分析》(2003),卞小玢《以动物表意的汉日谚语比较研究》(2008),鲁杰《汉语和保加利亚语中的动物类谚语和俗语比较》(2009),于杨《对于有关动物的谚语的研究——以比喻表达为中心》(2011),李冰《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动物谚语对比》(2011),鲁畅、吕楠楠《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2013),洪艺维《浅析汉泰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2013)对中外动物谚语的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荣楠楠《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2007)、乔伟《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2008)、张丽娟《谚语中的性别表达的日中对照研究》(2008)、梁春凝《汉英谚语中性别偏见的对比研究》(2008)、孙贞敏《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009)、蒋静《论中日传统谚语中的女性文化观》(2013)等对中外性别谚语进行了对比分析。

徐宇《含有数字的英汉谚语对比研究》(2001),许亚丽《英汉数字习语对比研究》(2002),夏雪、焦授松《通过数字谚语看中德文化异同》对中外数字谚语从形式和意义上进行了对比分析。

除此之外,中外谚语的对比还涉及其他各方面,如:孙巧慧《从谚语看中日两国的宗教思想》(2012)、李明月《韩中饮食谚语对比研究》(2012)、于湘泳《中日谚语中的鬼形象比较》(2013),郑丽君《英汉谚语修辞对比杂谈》(2013),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汉外谚语互译方面,赵爱莉《英汉谚语互译的跨文化研究》(2002),曹曦颖《动态对等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2002),赵铁军《汉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2006),黄娴《归化和异化:英汉谚语翻译的文化策略》(2006),井媛媛《规化异化翻译方法在谚语汉译中的应用》(2006),周晶《关联理论在英谚汉译中的应用》(2007),陈园园《试从功能对等视角探讨英谚的汉译》(2008),王腾腾、何大顺《跨文化视角下中英谚语的互译策略探讨》(2012),张芳、陈敏欣《英汉谚语的差异与翻译技巧概述》(2013),毛建《英汉谚语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2013)等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003),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2007)、《当代认知理论与谚语的认知观》(2008),汪少华《谚语·构架·认知》(2008)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谚语的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重点分析了谚语理解的认知机制。

蔡晓斌《汉语谚语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分析》(2007)、付平平《概念整合理论对谚语的解读》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及概念整合网络模式从认知层面对谚语进行了分类。

李静《谚语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2010),冯宗样等《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分析》(2010),陈娜《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2012),寇福明、乔玲玲《英汉谚语的隐喻性特征研究》(2012)将谚语研究置于概念系统之中,探究谚语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

贺娅(2010)《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俗谚语选编调查研究》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选编的俗语和谚语在语料选择、复现率、识别度、注释、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编写建议。

王振来《熟语的文化附加义》(2008),林安洪、姜诚《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09),赵现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2010)指出谚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纪玉华、吴建平(2008)《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里的谚语引用的策略与动机进行了批评分析。

郭文姣(2011)《熟悉度和语境对汉语谚语理解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通过ERP脑电实验,对语境和熟悉度对汉语谚语理解的影响进行了阐释。

纵观已有的谚语研究,笔者发现极少有人从谚语的社团性角度对谚语进行系统研究。

所谓“语言社团”(speech community),又译“言语共同体、语言集团、语言社区”,“是指在某种语言运用上持有某些共同社会准则的人们的集合体”。

比如使用同一口令的部队就可以视为一个语言社团。

谚语的社团性则是谚语运用所表现出来的社团性的特征,把使用同种类型谚语的人就可以视为一个谚语社团。

武占坤、马国凡在《谚语》一书中从谚语的性质和作用角度将谚语分为八类:讽颂谚、规诫谚、事理谚、生产谚、天气谚、风土谚、常识谚和修辞谚。

而根据谚语的文化含义可以分为四类:反映宗教思想的谚语,反映人文思想的谚语反映,道德观念的谚语,反映生活、生产经验的谚语。

根据产生时间可以分为:古谚和今谚两类。

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谚语的分类无疑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对谚语的划分,有的同一层次上使用了双重标准;有的角度一致,标准统一,但是过于简洁,失去了划分的意义。

对汉语谚语社团性的研究,可以另辟蹊径,为划分谚语提供新的标准。

刘爱玲(2006)《禅籍谚语研究》,崔花云(2006)《论武术谚语》,李铁范、金陕军(2010)《汉语养生谚语论析》,钟恒、洪涛《汉语医卫谚语分类概说》(2010),张天柱《中国农业谚语的继承和应用》(2013)等对汉语中某一类特定领域的谚语进行了研究,推动了谚语社团性的研究。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汉语谚语十分丰富,这样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1]温端政.谚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陈成浙江宁波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