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e8a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e.png)
2、爆发
(1)时间:1915年 (2)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护国三杰”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护国战争形势图
3.发展:
袁世凯围剿护国军但众盼亲离。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绝望而死。
约
法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第一任正式 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 宫太和殿就职。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在闹剧中登场
故宫太和殿内景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过程 结合教材思考:袁世凯如何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
1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乱,将有损之利益。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绝望中死去
三、护护国国战战争争
问题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破灭?有何启示?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
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①民主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派的反对、北洋嫡系的阳奉阴违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a9fea7581b6bd97f19eaf7.png)
二 军阀割据混战
1、北洋军阀的分裂
袁世凯死 后,北洋军阀 很快分裂它们 为争夺北京中 央政权和各省 地盘展开激烈 角逐。
二 军阀割据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 湖北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鲁、 闽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依靠国 家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国会选举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派出千名军警,谎称“公民团”,包围会场 进行逼选。前两轮投票后,袁世凯未获得当选的法 定票数。“公民团”就把住门口,不许议员回家吃 饭,大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 出会!”议员们被逼无奈,违心投票,袁世凯勉强 当选。公民团大呼“袁大总统万岁!”离开会场。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北洋政府: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军阀割据
国民党:
一、二次革命
二、护国战争
对内:
反对:
对外:
维护:
总结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 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 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 裁,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推翻了袁( 世凯)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 然处在(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 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 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 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 护民主共和制度。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bdc5a0dc71fe910ef02df80e.png)
1913年10月6日,国会召开总统选举会。这天,袁世凯命令京师警 察厅和拱卫军联合派出军警“保卫”国会。……议员们忍饿终日,从早 8时至晚10时,连续投票三次,直至宣布了选举结果之后,“公民团” 才在一片“袁大总统万岁”的呼啸声中撤走。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2.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 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再见
四、军阀割据
农户减少 1914—1918 耕地减少 1914—1918 荒地增加 1914—1918 陆军增加 1914—1918 军费增加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二次革命概况
为什么二次革命回失败?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
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2)南北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一、二次次革命回失败?
材料三:当时由于北南双方在军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各地讨袁军又仓 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再加上一些国民党议员和整个民 族资产阶级对这次讨袁不予支持,结果“二次革命”的战局很快就逆转不 利,两个多月后即宣告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
(3)革命党内部矛盾重重。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临时约法》,颁布《约法》; (5)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6)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2.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 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再见
四、军阀割据
农户减少 1914—1918 耕地减少 1914—1918 荒地增加 1914—1918 陆军增加 1914—1918 军费增加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二次革命概况
为什么二次革命回失败?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
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2)南北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一、二次次革命回失败?
材料三:当时由于北南双方在军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各地讨袁军又仓 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再加上一些国民党议员和整个民 族资产阶级对这次讨袁不予支持,结果“二次革命”的战局很快就逆转不 利,两个多月后即宣告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
(3)革命党内部矛盾重重。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临时约法》,颁布《约法》; (5)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6)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8d80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4.png)
4.结果:① 中南 山北 被军 排阀 挤最 出终 军政达府成;了妥协,孙
等人)
②1918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四.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分离的表现
直系军阀
袁世凯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直
安
奉
隶
徽
天
人
人
人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浙系
段祺瑞
直系 皖系 奉系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东北
新课引入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
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
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我要民主
我要 专制
一桩 谋杀案
一场 皇帝梦
一段 混乱史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1912
1916
1928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行
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 同感受。”
为
➢ 思考:这些内容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 丧权辱国的条约。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复辟帝制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通过地图等材料,了解 二次革命的概况及过程;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概况及结果,分析其复辟失 败的原因; 3.通过地图等,了解护国战争与军阀割据的相关概况,理解军阀割据 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4.通过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理解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 不懈追求和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 愈勇的革命精神。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381c39caaedd3382c4d31f.png)
蔡锷(1882年12月18日- 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 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 邵阳市)人 。近代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中华民国初年杰出军事 领袖。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 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 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 件是1915年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 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 护国军起义。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师: 仔细阅读教材,回答袁世凯为复 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 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第11课 北洋政府 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二次革命
1、导火线:宋教仁案。 1913年春,准备
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 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 年3月22日),字钝初,号渔父,汉 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 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 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 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 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 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孙中山先 生为宋教仁撰写挽联:“作公民保 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 真第一人”。
(3)地点:云南 (4)主要经过: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
(5)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 (6)意义: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革命的 发展。
3.1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a5e0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0.png)
C.黄兴
D.蔡锷
课堂过关
思维提升训练
6.(2023·天津二模)《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 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戊戌变法结束封建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未取得任何成果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政权
(C )
课堂过关
不可能,亦不可望矣。”材料中的“良政治”最有可能指的是 ( B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民主共和制
D.联邦制
课堂过关
2.(2023·江苏盐城中考)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
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
发动了
(C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秋瑾 1907年,为策应安庆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年仅32岁
黄花岗七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收殓到七十二具烈士遗
十二烈士 骸,合葬于黄花岗
课堂过关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些革命志士对当时中国社 会的影响。(4分)
答: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4分)
课堂过关
8.(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
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
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C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课堂过关
9.(2023·天津一模)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和所学分析可知,当时
C.二次革命
D.南昌起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3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3e5cf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2.png)
概况: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
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 黄兴被迫流亡海外。
原因:这次革命保卫民主共和,反 对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次革命形势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排一排:阅读教材P53—P54,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 片顺序。
一、二次革命 ——背景
(3)导火索:宋教仁遇刺(“宋案”)
50万现大洋 (折人民币1个亿)
重金收买
杀
袁世凯 不为所动 宋教仁
时间: 1913年春
概况: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 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影响: (1)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 (2)引发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一、二次革命 ——概况
时间:1913年
孙中山的态度
反对袁称帝,认为其破 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
民心,号召讨伐袁。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 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超过国人容忍的限度,过多过大 的变化让国人无所适从。
民众的态度
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五族共和,有道理! +1 忽而临时总统,……忽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 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 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事,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亲袁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亲袁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对,并不经内阁副署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亲袁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发布了改王芝祥为南
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 黄兴被迫流亡海外。
原因:这次革命保卫民主共和,反 对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次革命形势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排一排:阅读教材P53—P54,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 片顺序。
一、二次革命 ——背景
(3)导火索:宋教仁遇刺(“宋案”)
50万现大洋 (折人民币1个亿)
重金收买
杀
袁世凯 不为所动 宋教仁
时间: 1913年春
概况: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 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影响: (1)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 (2)引发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一、二次革命 ——概况
时间:1913年
孙中山的态度
反对袁称帝,认为其破 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
民心,号召讨伐袁。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 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超过国人容忍的限度,过多过大 的变化让国人无所适从。
民众的态度
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五族共和,有道理! +1 忽而临时总统,……忽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 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 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事,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亲袁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亲袁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对,并不经内阁副署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亲袁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发布了改王芝祥为南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0f4925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a.png)
材料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人91口4~锐1减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荒地
11经9911济44~~破11坏991188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1战9911事46~~不11断991198
增加92万人 增加5000多万
2.危害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 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 争的动乱之中。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为“拯吾民”维护共和,革命党人展开了哪一斗争? 发动护国战争
贰 · 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⑴导火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⑵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梁启超、蔡锷离京策划讨袁事宜 ⑶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⑷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⑸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二:据统计 , 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
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
。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
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
……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 , 内阁变
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
——陈旭麓材《料近三代:中民国国社时会期的军新阀陈混代战谢列》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图谋日本支持
⑴“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⑵影响:①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中日矛盾日益加剧; 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等。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11586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b.png)
1912
1916
1928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两条主线:专制独裁VS民主共和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 对内:独裁专制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出卖国家利益。
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持续、坚决的斗争。
一、议席之争——宋案与二次革命
1.背景(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
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 广泛支持和拥护。
响于身体之病也。”
八上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概念解析
北洋军阀: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
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此北军洋事:集山团东通以常北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1912年至1928年由袁世的凯沿和海其地他区北洋军阀将领控制
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知识拓展】怎样理解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 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 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袁世凯早有布置······安徽、江西、广东、南京、上海, 均因兵力薄弱失败。湖南、福建两省,则自行取消独立。二次革命 遂告失败。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启示?
材料1: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
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 ①根本原因:违背民主共和 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 的发展潮流。
动,肯定是短命。
——毛泽东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
材料2:“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 念深入人心,讨袁斗争得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7451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7.png)
美、英 美、英
五、军阀割据 4.影响:
①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 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 样……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
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军阀割据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 败因: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什么那么快就破灭
②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了?有何启示?
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启示:违背民主共和历史潮流必败
四、护法运动(1917 7——1918 5) 1.原因:
①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②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象征,为维护共和
2.过程:
①1917年 广州开展护法运动 ②南北军阀达成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阀
政府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 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约法”, 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 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 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 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 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 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
4.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22d6b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b.png)
袁 世 凯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独裁复辟和军阀混战的相关 史实。 (2)通过时间轴养成时空观念,通过辩论和材料阅读进行 思考,提高历史解释和史 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认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及违 背历史发展规律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订正预习问题的答案,1 号组织讨论,时间3min,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班级解决。)
自学检测
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所作的准备
1913年,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对内独裁:为复辟
1913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帝制扫清国内障碍
1914年,解散国会
内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以 无限期连任
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
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
学习任务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
复辟 [ fù bì]:原指被赶下台的君主复位, 现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地位 或被推翻的旧制度复活。
当时的中国处于 一种怎样的局面, 用一个词来形词?
相关史事
军阀割据 问题探究
根据以下图片、表格和材料探究 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917年至1918年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 订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 段祺 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 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 笔外债就叫“西原借款”。为取得这笔款项, 段祺瑞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 等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 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独裁复辟和军阀混战的相关 史实。 (2)通过时间轴养成时空观念,通过辩论和材料阅读进行 思考,提高历史解释和史 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认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及违 背历史发展规律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订正预习问题的答案,1 号组织讨论,时间3min,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班级解决。)
自学检测
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所作的准备
1913年,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对内独裁:为复辟
1913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帝制扫清国内障碍
1914年,解散国会
内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以 无限期连任
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
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
学习任务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
复辟 [ fù bì]:原指被赶下台的君主复位, 现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地位 或被推翻的旧制度复活。
当时的中国处于 一种怎样的局面, 用一个词来形词?
相关史事
军阀割据 问题探究
根据以下图片、表格和材料探究 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917年至1918年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 订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 段祺 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 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 笔外债就叫“西原借款”。为取得这笔款项, 段祺瑞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 等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 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7张PPT)
![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dce1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6.png)
•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 的权益
二 十
•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 一
割让他国
条
•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影响:把整个中国变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是对中国主 权的严重侵犯,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欺父误国 为时晚矣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 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是(A )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滇系
以“宋教仁遇刺”为主题撰写新闻稿, 包含凶手、动机、对事件的简要评论等内容。
课后练习
THANK YOU
2.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Biblioteka 3.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努力”( D)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
知识讲解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解散国会
解散国民党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 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 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 宣布取消帝制,6 月护国战争 结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5609072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png)
1912-1916年
北洋政府: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 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28年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理解 “二十一条”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认识军阀割据的形成,了解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 (袁世凯创立)
湘 军 淮 军
袁世凯
清末新军→ 北洋新军 水师 陆军
地方新军
西南军阀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冯国璋
段祺瑞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
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 晋系军阀……
2、目的和手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军阀 代表 派系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曹锟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目手的段::争出夺卖地国盘 家和 利巩 益固 ,政 依权 附帝滇系国主唐义继尧。 美、英
一、二次革命
合法斗争: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参加选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北洋政府: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 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28年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理解 “二十一条”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认识军阀割据的形成,了解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 (袁世凯创立)
湘 军 淮 军
袁世凯
清末新军→ 北洋新军 水师 陆军
地方新军
西南军阀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冯国璋
段祺瑞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
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 晋系军阀……
2、目的和手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军阀 代表 派系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曹锟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目手的段::争出夺卖地国盘 家和 利巩 益固 ,政 依权 附帝滇系国主唐义继尧。 美、英
一、二次革命
合法斗争: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参加选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916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这 些军阀又在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 他们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 ( D)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6.1912年夏,孙中山在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多次。孙中 山曾说:“所见略同,盼其为总统十年。”1915年底,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 民。”这一变化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D ) A.孙中山放弃了三年前的观点 B.袁世凯公开独裁并复辟帝制 C.袁世凯惯于玩弄两面手法 D.民族资产阶级在挫折中觉悟
7.右图为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 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着绳索,悬在半空,试图 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非常危险的 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能 够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寓意的说法是( A ) A.袁世凯复辟帝制终究要失败 B.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人民反对 C.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帝制思想根深蒂固 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华而不实”
唐继尧等人发起了护国战争。护国战争发动的意义主
要在于( B )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维护了共和政体
C.废除了“二十一条”
D.粉碎了“洪宪复辟”
10.下图是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 影。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D )
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没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政治上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D )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军阀割据④袁世凯称帝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③①
D. ②④①③
4.下列哪些事件能体现革命党人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的抗争?( B ) ①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并参加国会选举②孙中山等发 动二次革命③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实行总统制 ④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有人说:“虽成‘空壳’,但中华民国和《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以下对 “空壳”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造成“空壳”的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 利果实 B.造成“空壳”的原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空壳”指同盟会的成立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存疑
报刊锐减300多种,酿成“癸丑报灾”。其目的是( C )
A.镇压国民党
B.逼迫清帝退位
C.鼓动复辟帝制
D.选举内阁大臣
5. “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 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 人再一次抗争。”材料中的“窃国大盗”“变身” 指的是( B ) A. 宣统帝被迫退位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军阀割据争战 D. 列强扶植袁世凯
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 )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2.孙中山曾说,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徒有民国之
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这是因为
当时中国( B )
①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机会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③北洋军阀在政治上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④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课后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
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
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
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
别。辛亥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材料中“辛亥革命的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 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宋教仁
国民党 二次革命
正式大总统 国会
国民党
总统制
中华民国约法 无限期连任
二十一条
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讨袁檄文
帝
直
皖
奉
重点句子 1.宋教仁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2.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 省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蔡锷、李烈 钧、唐继尧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期连任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4.1912年,袁世凯下令尊崇伦常,要“全国人民恪守礼
法”。1913年,他又颁发了“尊崇孔圣”的通令,并查
封大批进步书刊,许多报人遭逮捕、枪杀,使当时国内
看图说史
1.___宋__教__仁____遇刺
2._______蔡__锷_____ (1882—1916)
3.1914年底,____北__洋__政__府____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4.___二__次_____革命形势图 5.____护__国________战争形势图
随堂练习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及其他几个政党联合改组
为国民党,其主要目的是( A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国民党人发动了( A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运动
D. 保路运动
3.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A )
8.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等一系列反抗运动。其中的“国”“法”分
别是指( A )
A.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三民主义
D.中华民国和三民主义
9.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蔡锷、李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