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浅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浅见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有声语言-普通话表情达意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它有利于学生记忆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规范语言。如何使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朗读技能,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起他们的共鸣,激起他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下面谈几点看法。

1. 要使学生在朗读前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一些必要的了解

文章思想内容的了解包括:文章的写作意图、背景、材料布局结构等,老师课前编成小故事或制成录像片、录音等,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些初浅认识。在此基础上,要使学生对所朗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具体形象地感受,使文章的事、理在头脑中活动起来,使理解与感受水乳交融,使读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步振动”。不仅要做到深刻理解,更要做到具体感受。

2. 要教会学生会听

每一篇课文,我们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都要自己读几遍,或者让学生听录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地听。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布置几个浅显易明的小问题,如“老师读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呢?看谁找得多?”问题不要难?但要具体,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就

会比学生无目的地听要好得多,因为学生听得专心,在潜移默化中就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3.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1)朗读要做到正确地读。坚持用普通话读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要做到这一点,朗读时必须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先要慢一点儿,读得比较熟了,再加快速度。

(2)在正确地读的基础上,朗读还应当流利,坚持不中断朗读,不读破句子。其速度要接近平常说话的速度,一分钟内150个字左右。要做到朗读流利,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低年级学生一般只能-眼看到一个词,因而朗读很容易变成“唱读”或“顿读”。如果能一眼看到一个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流利。

(3)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还要读得感情真挚。要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重轻重缓急。陈述句在朗读时语调要低一些,句尾语调应是下降的,疑问句的语调要高一些,句尾语调应是上扬的;祈使句的语调要高一些,句尾语气急促下降。有的语调则应低一些,句尾的语气略有上升,感叹句的语调大都应读成高昂的。句尾的语气有的明显下降,有的则要拖长上升。

4. 朗读时要运用一定的技巧

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展现和烘托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朗读的技巧主要包括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内部技巧是理解的感受文章,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的方法。主要包括准备材料的方法和情景再现的方法。外部技巧指的是朗读的语言,主要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和“音色”,这是朗读的外部技巧。内部技巧侧重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外部技巧重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同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是紧密相连的。声音形式脱离了思想感情的运动就失去了生命力。思想感情是表达技巧的根据,语言技巧是感情借以表现的形式,二者统一于准确、鲜明生动的朗读之中,既要强调感情的调动,又要重视技巧的运用。感情与技巧相辅相成,缺-不可。外部技巧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有些吃力,老师指导朗读时要注重朗读的外部技巧。如分析理解文章材料的方法、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下面重点谈一下朗读的内部技巧。

(1)要注意文章的停顿。停顿是朗读过程中的间歇。朗读中的停顿不仅是人的生理换气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自如地服从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停顿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伸,而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和空白。恰到好处的停顿,应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作用,每个停顿都要在语法关系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根据思想感情的需要,借助语法成份的关系进行停顿或连接,同时要遵循按文意、

合文气、顺文势的停顿原则。

(2)要注意文章的节奏。节奏是由一定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是朗读全篇作品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节奏的类型与文章的基调是相互关联的。把握节奏类型时。-要注意大多数句子的语气色彩、语势情况;二要注意句与句、层与层、段与段是如何转换的,无论是相似转换、递进转换还是转折转换,都会形成不同节奏,如:读《瀑布》时,要恰当地划分“音步”。使人感到其变化,产生鲜明的节奏感。

站在——瀑布脚下——一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3)要注意文章的重音。重音是指朗渎时对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加以强调和突出。“加以强调和突出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弱中加强”,也可以是“强中变弱”;可以是“低中见高”,也可以是“高中见低”;还可以是“快中显慢”,“实中转虚”,“连中有停”等等。

(4)要注意文章的语气。语气就是朗读一句话时借助抑扬顿挫而表现出来的语调变化。语气从感情色彩上说,有喜怒乐之分:从气息形式上说,有快慢虚实之分;从表达目的上说,又可分为陈述、疑

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从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势来说,又有语势的不同。如: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一件事。语调平直,少起伏变化。例如:今天该我喂鸡。

(5)要注意文章的音色。音色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决定于音波振动的形式。不同的音色可以塑造不同的形象。音色的处理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从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出发。在具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在语调和语音气质上做必要的处理。如喜悦、欢畅的音色、气满声高跳跃感,语调轻快、气息顺畅。如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三棵银杏树)

朗读的方法还有许多。希望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教师们按照新大纲指出的“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