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合集下载

杜甫咏怀古迹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杜甫咏怀古迹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1、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什么态度, 立意是否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 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 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去”与“留”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 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
“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 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 惨命运。
链接高考----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明确:这句运用了拟人修辞
手法。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为下句写王昭君作好铺垫。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咏怀古迹》ppt课件

《咏怀古迹》ppt课件

明代评论家胡震 亨认为“群山万壑赴 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 句,此未为合作。”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 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清 吴瞻泰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 也”,谈谈你的理解。
借史咏怀
1、抒怀才不遇之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思乡难归 (深沉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借琵琶之音诉凄怨之情
“悲昭君以自悲也”
总结: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 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 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 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 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 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 的连接点。
归纳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 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 忆古事
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 这类诗歌,从题材上划分,属于:怀古咏史 诗 意在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步骤一、 弄清史实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步骤二、 体悟感情
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步骤三、 分析技巧
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
七、拓展延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 全诗的感情基调 ——感伤、叹惋 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分析颔联中“自”“空”的表达

《咏怀古迹》优秀课件PPT

《咏怀古迹》优秀课件PPT
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 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 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 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像 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 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 的图景,起势不凡。
【诗句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首联写昭君村,颔联才写到 昭君本人。诗 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 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 连字写出塞之景, ’向’ 字写思汉之 心,笔下有神。”这句诗自然给人一 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 而沉重之感。
• “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 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 幸” 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 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 讳” 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 , 说明了皇帝的昏庸。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 遇跟昭君极其相似: • 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 • 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 间” 。 • 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 。 • 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 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
【作者简介】
• 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叛军 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 翔,受任左拾遗。
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 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大历元年(766)春,自云安至夔州,居之。 秋,寓西阁。大历三年(768),携家出 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 五年(770),病逝于湘水上的舟中。
杜甫
【教学重点】
• 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 2.体会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作者简介】

《咏怀古迹》ppt课件

《咏怀古迹》ppt课件

【点拨二】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 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
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 “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 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 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
颔联对 仗很工 整,怎 样对仗 的?效 果如何?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 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 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 【点拨启发】 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 《咏怀古迹(其 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 三)》题为咏怀, 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 可里面只写了昭君 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 的怨恨,并无作者 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 个人情怀的抒发, 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 这是不是与标题 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 “咏怀”二字不符? 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 己的深沉怨恨。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 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咏怀古迹》简介 :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 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 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 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 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 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 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 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 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 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 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 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五首8PPT教学课件

咏怀古迹(五首8PPT教学课件
《咏怀古迹(五首选一)》
2020/12/09
1
一、杜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 诗圣
➢ 生平的四个时期: ➢ 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以前)。 ➢ 2.长安十年(35-44岁)。 ➢ 3.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 ➢ 4.“漂泊西南天地间”(49-59岁)。 ➢ 杜甫的创作,植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艰难
坎坷的生活,玉成了杜甫,使其成为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
2020/12/09
2
➢ 诗歌的思想内容:
➢ 创作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既有 深度,又有广度,剖析社会现实的尖锐性; 对时局的敏感与预见;对战争的清醒认识。
➢ 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深刻、 冷峻的解剖现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三吏》、《三别》;2、成熟、高超的艺 术技巧。五律《春夜喜雨》,七律《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等表现了“律中鬼神惊” 的高超技巧。
➢ 中间两联写昭君生前不遇,死后无依,离 家去国,遗恨绝域;
➢ 尾联以昭君之怨作结。
2020/12/09
5
➢3、特点:
➢ 本诗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 作者还善用律诗对句的特点,营造出 强烈的悲剧气氛
2020/12/09
6
《咏怀古迹》五首介绍
➢ 《咏怀古迹》五首作于大历元年(766), 与《秋兴八首》同时,当时杜甫寓居夔州。 其创作正值"老去渐于诗律细"的境界。诗人 一面咏怀古迹,同时也抒发自己的情怀。
8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09
9
2020/12/09
7
➢ 五首诗分别吟咏: ➢ 庾信之“支离”、“漂泊”; ➢ 宋玉之“风流儒雅”; ➢ 王昭君之不遇明君; ➢ 刘备之饮恨托孤; ➢ 诸葛亮之壮志难酬。

高二语文咏怀古迹五首PPT教学课件

高二语文咏怀古迹五首PPT教学课件
晴天多,到 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多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1)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 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 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 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
不稳定性
太阳黑子 耀斑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 太阳 活动 大气
特征
对地球影响
①高速旋转的气 ①与地球 气候变化
太阳 黑子
体涡旋; 光球层 ②温度比光球层
平均温度低;
有明显的相关性; ②高峰年,地球上 激烈天气 现象出
③周期约为11年 现几率明显增加

太阳 太阳 活动 大气
特征
对地球影响
耀斑

C.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D.从结构特征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 (2)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关于其原因叙述,正 确的是( ) A.地球与小行星以外的其他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比较安 全

B.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适中,为液态水的存在创造了条 件 D.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了大 气层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 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 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 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 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 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6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6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课文悟读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好像只写了王昭君的怨 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 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 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题解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 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 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 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 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杜壑赴甫荆门,•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 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周密的组 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 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 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 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 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 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 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炼字)
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倒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咏怀古迹》公开课+课件

《咏怀古迹》公开课+课件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突出主题思想,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03
《咏怀古迹》的鉴赏与评价
《咏怀古迹》的意境之美
雄浑壮阔的意境
通过描绘古迹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空间感,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 转和历史的沉淀。
细腻生动的描写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古迹的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音韵优美
中国古代诗词注重音韵的和谐,通过 平仄和韵律的配合,使诗歌具有音乐 美感。
表现力强
中国古代诗词表现力丰富多样,通过 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情感和思想 ,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价值
文化影响
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和咏叹,诗歌为我 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04
《咏怀古迹》的实践应用
《咏怀古迹》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咏怀古迹》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
严谨的结构
杜甫的诗词结构严谨,注重韵律 和节奏,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咏怀古迹》的主题思想
怀古伤今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追忆,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 和忧虑。
人生感悟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 生命意义的探索。
《咏怀古迹》的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上的地位和影响。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ppt课件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ppt课件
5
问题(2)诗文中哪个词语能点明主旨?
明确:怨恨
诗眼 ?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最能揭示诗文主旨
和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 眼”。
1、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 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2、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 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 显示诗歌的意境,揭示主旨和情感。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 言) 。
19
美文欣赏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 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 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 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 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 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 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 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江山。勾 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
10
问题(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 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点拨: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际遇就可知道,
作挤无叫在暗遭者辜《感中绝画身贬曾贬咏慨表(代图死。在斥自达怀千佳省异自十自己自古载人 识 国己年 己 的己迹之昭, , ,一前 , 不的》怨君入 远 环片因 当 幸深,)宫 离 珮赤上然,沉显见汉空诚疏怨在怨然妒宫归,作救恨表恨尽者宰,达。在忠相但昭所不才漂咏进房又君以分(华泊谏叹琯千不,忠深横西,昭触载能诗佞沉诗溢南君皇怒之明歌,怨人,,帝不唐 怨说 对无恨入 有却幸肃 的。 王辜)朝 家不的宗 同所 昭遭见 难分同而 时以 君贬妒 归忠时受 也诗 给佞也排 在题 予, 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 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

《咏怀古迹》ppt课件

《咏怀古迹》ppt课件

语言特色赏析
语言特色概述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质朴,同 时又富有韵律感。
语言特色分析
诗人通过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了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同时运 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古迹的特 点。此外,诗歌的韵律感也增 强了其艺术表现力。
语言特色意义
这种语言特色使诗歌更加易于 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其更加 具有艺术感染力。
03
《咏怀古迹》ppt课件

CONTENCT

• 《咏怀古迹》简介 • 《咏怀古迹》赏析 • 《咏怀古迹》中的历史人物 • 《咏怀古迹》的文化内涵 • 《咏怀古迹》的影响与传承
01
《咏怀古迹》简介
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 杜”,被誉为“诗圣”。
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的诗歌,表达了深厚的 忧国忧民之情。
《咏怀古迹》创作背景
01
《咏怀古迹》是杜甫在安史之乱 后创作的组诗,共五首,此为第 三首。
02
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慨国 运衰微,追思古代英雄事迹,借 以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咏怀古迹》内容概述
诗中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述,表达了诗人对国 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诗中描绘了古代英雄的形象,赞颂了他们的英勇事 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壮志豪情。
启示意义
诗中所表达的敬仰历史人物、关心他人的思想,对于现代社 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 素质。
05
《咏怀古迹Leabharlann 的影响与传承《咏怀古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结词:重要地位
详细描述:《咏怀古迹》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咏怀古迹》课件

《咏怀古迹》课件

题材选择
杜甫的《咏怀古迹》对后世诗歌创作在题材选择上产生了深远影 响,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和古迹的吟咏。
艺术风格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如深沉的历史感慨、精湛的写景 技巧和寓情于景等,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情感表达
《咏怀古迹》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对后世诗歌在情感表达方 面也有所启迪。
对杜甫个人创作的影响
对比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人的 悲欢离合与自己的遭遇相对照 ,突出诗人与古人的情感共鸣

精炼
诗歌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如 “画图中”三字,形象地描绘
出古人的凄凉处境。
结构特色
严谨
全诗结构严谨,从“群山万壑”到“断井颓垣”,从“塞上风云”到“故国 江山”,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起承转合
诗歌遵循起承转合的规律,从“群山万壑赴荆门”到“环顾一身不自存”, 再到“惟有幽人自来去”,最后以“缅怀明妃卧毡茵”作结,形成了一个完 整的诗歌结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古典诗歌在现代社会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古典诗歌的国际 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魅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咏怀古迹》课件
2023-11-07
目录
• 背景介绍 • 诗句解读 • 主题分析 • 艺术特色 • 咏怀古迹的影响和传承 • 总结与思考
01
背景介绍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尊为“诗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课件
时期匈奴内部产生矛盾以致分裂。 ③徒:空,白白地。
④蛾眉:指王嫱,即王昭君。[1]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昭君出塞”的典故为题
材,高度赞颂了王昭君为了促进民 族团结融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辛 辣的讽刺了汉元帝朝廷中文贪武懦 不能为国效力的政治状况。
作业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分析技能:诗人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 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 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类似性,触发点在
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同病相怜和 对照失落。
练习: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杜甫
《咏怀古迹》 是一组结构周密的 七言律诗,共五首, 每首各咏一古迹, 依次是庾信故居、 宋玉故居、昭君村、 刘备庙、诸葛亮庙, 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
咏史怀古诗
诗人读史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 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抒 发对生活、时事、自身的感慨。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歌节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咏怀古迹其三(优秀课件)

咏怀古迹其三(优秀课件)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2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3
昭君的感情: 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却不为汉家君王所识而不得不远嫁他国。 远嫁异域而终身不得回乡,强烈的思乡之情。
杜甫的感情: 怀经天纬地之才,有匡扶社稷之心却不受大唐君主重用。 身处乱世飘泊他乡思归而不得,深切的怀乡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01
杜甫
02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03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04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05
千载琵琶作胡语,Βιβλιοθήκη 明怨恨曲中论。06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咏怀古迹PPT课件

咏怀古迹PPT课件

• 【点拨启发】《咏怀 古迹(其三)》题为 咏怀,可里面只写了 昭君的怨恨,并无作 者个人情怀的抒发,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 怀”二字不符?
• •



• •
•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 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 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 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 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 【讨论】 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 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 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 宫妃之列,不过是后 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 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 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 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 而嫁到“朔漠”却封 至最后身死异国。
• 【点拨之五】昭君的 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 的吗?
• 【明确】不是。毛延寿 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 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 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 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 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 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 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 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 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 【点拨之六】 “环珮 空归月夜魂”中的 “空”如何理解?
《咏怀古迹》简介
•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 备、诸葛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赏析诗歌
• • 【点拨之一】 • •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 怨恨,但是不是一开 始就写她的怨恨? (明显不是) 写什 么?(写景) 写的 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 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 山起伏,连绵不绝;水 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 直赴荆门山。“赴”本 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 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 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 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 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为阏氏(相当于汉皇 后),还有什么不幸 和怨恨可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 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 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 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 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 悲剧。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 月魂
环佩空归夜
“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 帝的昏庸,只看图画不看人,使 王昭君等人的命运完全由画工们 决定,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 外的悲剧。“环珮”句是写她怀 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 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她生 长的父母之邦。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 “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 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 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 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 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 “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总结诗歌
《咏怀古迹(其 三)》题为咏怀,可里 面只写王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 不是与标题“咏怀”不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学习重点
了解王昭君的历史典故和作者的 写作意图。 诵读诗歌,把握本诗的主旨,品 味诗人于咏史中蕴含的感情。 赏析诗歌借史咏怀的写作手法。
一、解题
咏怀古迹(其三)
——借古人古迹抒发自己的情怀
——诗歌题材:咏史诗
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 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 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 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 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 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 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 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 上两句前后呼应,相互衔接。 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 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 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 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 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4.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 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 远嫁匈奴?
1、弄清史实
2、体悟意图
3、领悟感情
主旨:
• 借史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 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 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深沉的怨恨。但他不敢明说, 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 愤,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 歌。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 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 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 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 情。
赏析诗歌
这首诗给我们 塑造了哪一个 人物形象?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昭君怨恨什么?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
幽怨。 ⒉对皇帝的昏庸的 怨恨。
⒈远嫁异邦,远葬他乡,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昭君家乡的自然风光
拟人手法,写出千山万壑既 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侧面烘托昭君坚强的性格
•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 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 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 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 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 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 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 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 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紫台 青冢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对 比
死 葬 异 域
孤 寂 、 冷 落


对 比
朔漠
黄昏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 “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 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 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 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 “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 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 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 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 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 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 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艺术特色:借古咏怀
总结全诗
这首诗主要运用借古咏怀的写作 手法,诗人杜甫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 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 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幽愁 暗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抱负得不 到施展的怨恨之情。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 君以自悲也”
总 结 鉴 赏 咏 史 诗 方 法
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 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 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 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 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 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 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 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 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借事抒情
——作者在咏叹昭君不 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 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 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深沉的怨恨。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 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 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 “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 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 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 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 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 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 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 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此咏明妃以自悲。”——黄叔灿《唐诗箴注》 •“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 寥落之感。” ——郭曾祈《读杜札记》 •“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 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用 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 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 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 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 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佚名《杜诗言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 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 的村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 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 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 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 魂魄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然的, 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 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 其 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 兴· 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 “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 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
思考:如何理解“空”字?
对故土深沉的爱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 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 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 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 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 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 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 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 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 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 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至此,作者 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 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 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 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 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 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 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2.本诗首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 何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 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 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手法把迤逦不 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 又有变换之姿。借此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
生 离 汉 宫
不 幸 、 孤 苦
一去
独留
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 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 环珮空归
才华横溢, 入 朝见妒 不分忠佞, 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 远嫁匈奴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