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论与两步走之关系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一选择题(单选)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在革命前途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认为民主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斗争聚结力量,到一定时候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区别:社会主义革命: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
“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安陆市委党校冯德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实践了“两步走”革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成功和经济上的成功。
一、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的实践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刻研究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在不断深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出中国革命自身的客观规律。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科学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而又互有联系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看不起民主主义革命,不忠实于民主主义革命,或者只知道民主革命,而忘记了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不对的。
中国革命包括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二次革命论”否认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等待将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
“无间断革命论”否认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原则区别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企图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或者重要省份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使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失去资产阶级的同盟军,丧失了一部分革命动力。
他们各走一个极端,实践结果,右可以断送中国革命,“左”,也可以断送中国革命。
当然,直接在中国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一次革命论”是海市蜃楼,搞错了革命的对象。
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资产阶级极其软弱,不仅不能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担负不起来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而且也无力领导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不起发展资本主义的重任。
故此,辛亥革命后大权旁落,大革命中政权被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攫取。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之间,不允许也不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探析
2 、陈独秀 “ 二次革命论 ”思想的发 展演变过程
2 . 1 从萌芽到初步形成 ( 1 9 2 0 - 1 9 2 3 ) 陈独秀的 “ 二次革命论 ”的思想在 1 9 2 0 年 就有 了萌芽之势 。在 《 革 命与作乱 》一文
中,“ 政 治革 命是要 出 于有知 识有 职业 的市 民,社会 革命是要出于有组织的生产劳动者 ,
社 科 论 坛
陈独秀 “ 二次革命论”探析
杨 亚洁
西 南交通大 学政治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1 7 5 6
摘要 : 陈独 秀的 “ 二次革命论 ”是 对 中国民主革命 分 “ 两步走”的大胆 而错误的设想,这一错误思想有一个认识上反复 的过程 ,而并非一 以贯之。 在这一思想 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共产 国际的指 导和 国共两党实力的对比对陈独秀的判断产 生 了 很大 的影响。 关键 词: 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然后 才有效 ” [ 1 】 一句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和社 会 主义革命 从阶级基础 上进行 了分工 。他 还 谈 到 ,工人 阶级 “ 除出版 、结社两大 自由及 工厂 劳动保护 的立法 外,别无希望 。 ”f 1 但 他 对 工人阶 级的看法 ,却不是 一贯如此 。1 9 2 0 年 5月,他在 《 劳动 者的觉悟》一文中指出, “ 社 会上各 项人 ,只有 做工 的是台柱 子,因 为有 他们的力量才 能把社会撑住 ” 。口 】 陈独 秀 对工 人阶级 看法 的摇摆 不定 ,说明他对其 缺
想初步形成 。 2 . 2从 曲折反 复到 发展成 熟( 1 9 2 3 -1 9 2 6 ) 陈独 秀这种右 倾机会 主义观 点出现 时, 邓中夏对其批判道 :“ 中国将来 的社会 革命 的
3 、陈独秀 “ 二次革命论 ”思想形成 的客观原 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教材上是这样回答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样,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以上这一些是引用教材上的资料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进行的回答。
但真的只是新在革命的领导阶级问题吗?不,作为当时同为无产阶级的陈独秀,对于所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而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而两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这就是革命的领导权的区别吗?不是。
两者的本质区别应该是在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以及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宏观分析上。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是他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比较系统的思想,主要反映在1923年他写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的社会各阶级》两本小册子中。
当时,中共仅成立两年多时间。
人们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尚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文章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错误和不成熟之处,但终归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初步联系中国特殊国情,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以及革命问题的分析和探索,也是中共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认识的较早见解。
因此对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具有先导意义。
(一)、关于革命领导权问题(1)、对资产阶级力量与作用的夸大,并不等于承认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2)、承认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并不等于承认资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3)、指出革命资产阶级拥有政权,并不等于承认民主革命的结果就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制度而陈独秀产生“二次革命论”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对马列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二)对特殊中国国情的茫然(三)、幼年时期中共党内的普遍认识(四)、共产国际及联共(布)的错误指导(二)、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的“两步走”的关系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第一次规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依次进行。
毛概辨析题(几乎都有解析)
辨析题1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错.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错。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章1、理论创新就是要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理论观点。
—-—-———-错.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有的可能是已经被实践否定的旧的理论观点的沉渣泛起,有的可能是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超抄,也有的可能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
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②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三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4二次革命和两步走
二次革命和两步走一·“二次革命”和“两步走”思想1·“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一是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联的阶段割裂开来,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进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这种观点自动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和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保证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
2·“两步走”思想。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观点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二次革命”与“两步走”的异同(1)“二次革命论”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不同于“一次革命论”主张过早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但是它却过分强调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只能处于助手和帮手的地位,否则就会改变民主革命的性质,从而没有明确无产阶级领导权,没有明确民主革命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也就不可能正确揭示“两个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次革命论”的“左”倾冒险主义在正确认定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同时,本能的将资产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对象,从而混淆了革命性质,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实际上取消了民主革命。
(2)毛泽东提出: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关键是由革命任务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民主革命性质;第二步,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次革命和两步走
二次革命和两步走思政专业0901班09519039杨璐二次革命和两步走一·“二次革命”和“两步走”思想1·“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一是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联的阶段割裂开来,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进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这种观点自动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和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保证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
2·“两步走”思想。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观点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二次革命”与“两步走”的异同(1)“二次革命论”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不同于“一次革命论”主张过早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但是它却过分强调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只能处于助手和帮手的地位,否则就会改变民主革命的性质,从而没有明确无产阶级领导权,没有明确民主革命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也就不可能正确揭示“两个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次革命论”的“左”倾冒险主义在正确认定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同时,本能的将资产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对象,从而混淆了革命性质,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实际上取消了民主革命。
刍议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刍议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作者:考秀坤吕嘉成来源:《祖国》2017年第16期摘要:陈独秀思想理论中的“二次革命论”问题是陈独秀革命理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角度剖析陈独秀在中国革命中思想的变化发展,并以此为基石,运用实事求是和矛盾分析法对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在中国革命当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历史评价进行分析和认识。
关键词: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中国革命外敌入侵迫使中华民族重新思考国家未来之路。
在中国人的不断斗争和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扛起了这个重任,其中陈独秀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一、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为两步走即是“二次革命论”的核心思想。
“二次革命论”是陈独秀在我国最早提出的,而这一思想核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
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的道德》中,针对德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断革命论”,即是无产阶级首先同资产阶级一起完成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提出“当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之间的决战还在后面,但共产主义者不能指望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以前就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那么共产主义者为了本身的利益就得帮助资产阶级尽快地取得统治权,以便随后能尽快地把它推翻。
因此,在自由派资产阶级同政府的斗争中,共产主义者始终应当支持自由派资产阶级,但也应当随着他们。
共产主义者从资产阶级的胜利中得到的好处只能是以下这些:1.得到各种让步,使共产主义者易于捍卫、讨论和传播自己的原则,从而使无产阶级易于联结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准备战斗的和有组织的阶级;2.使它们确信,从专制政府垮台的那一天起,就轮到资产者和无产者斗争了。
”这即是最早“不断革命”的核心内容。
此后,陈独秀将“二次革命论”思想带入中国,以期解决中国的复杂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问题。
他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即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观点在中国的最初运用。
毛概
1.(1)29年来我国取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9年来我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顺乎党心民心,最能激发亿万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干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事实证明,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
2(1)用科学发展观分析一地方政府的做法存在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反映出来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材料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把房地产作为捞钱的工具,而不是致力于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
这种做法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①应该以人为本,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特别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③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发展的社会效益,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材料二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浅谈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
浅谈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周创会计三班2014111783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党的某些领导人提出了一些错误理论,其中就有我接下来要谈的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
我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是“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一种错误理论。
以王明等人为代表。
他们反对中国革命有阶段之分,拒绝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急于取得胜利果实,希望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一起完成,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错误理论,混淆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对革命事业危害极大。
二次革命论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
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我个人认为,一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在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
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民主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范畴,新民主主义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近现代史习题材料题
上编习题材料题答案1.材料一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请根据材料二、三级所学知识,说明资本—帝国主义入侵最中国的影响?答:不符合历史事实。
寻求借口为侵华开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
影响: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客观上促使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中国产生资本主义因素是客观效果。
绝不是主观愿望;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2.上述材料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那些政治力量?各举2个代表人物?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从作用和影响上简要说明以上材料的观点是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的答:材料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材料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材料三,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材料四,改良派,代表人物有胡适,李大钊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影响:材料一推动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材料二:促成了戊戌变法的产生,对中国近代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材料三: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3.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晚清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现象解饿所学知识,费脑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乐于接受洋货,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妇女开始走出社会,争取男女平等,崇尚平等礼仪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对华商品输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商立国政策逐渐取代农业立国的政策;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4.材料一所指的中国爆发了一场革命是一场什么革命?如何评价这场革命。
简述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的主要贡献1894年在檀香山首创兴中会,解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1905年在日本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联盟,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号召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为维护民主共和同北洋军阀对抗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随后有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发表北上宣言,号召国民会议运动总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两步走”的革命战略观
、“两步走”的革命战略观,科学预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即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不可否定,毛泽东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所发挥的开创性和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自1920年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后,就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
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其他早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一样,对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
他在几十年以后回忆这段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
”这一说法,在李达的回忆中也得到了印证:“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子是肯定的,但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
”在一段时间内,我党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公式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具体经验出发,认为只要照搬俄国的做法,通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和没收资本家的机器、厂房、原料,就可以一下子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1920年9月,蔡和森从巴黎写信给毛泽东,提出中国将来的改造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即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并建议毛泽东在国内准备“俄国的十月革命”。
11月,陈独秀在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中国共产主义的目的是要按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
但要使我们的理想有实现之可能,就得铲除现在资本主义制度,将一切生产工具收归社会共有。
就得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家阶级,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
”而此时的毛泽东对蔡和森和陈独秀的观点和主张,都曾表示过深切的赞同,指出:“党一层,陈仲甫先生等已在进行组织,宣言陈仲甫所为,颇不愧旗帜鲜明四个字”。
第二专题为什么中国革命分两步走2012 [自动保存的]
农 民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城市小资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包括:小商人 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知识分子 青年学生
能够拥护并 参加革命
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常 起先锋和桥 梁作用
“ 一 二 九 ” 运 动 中 北 大 学 生 在 演 讲
革命力量的组织 和 革命事业的建 设, 离开革命的 知识分 子的参加, 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
⑤《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中国赔款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 息四厘,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以海关税、常关 税和盐税作抵押。 (2)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 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3)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至 山海关沿线的 十二个重要地区。 (4)各省官员对所属境内发生的“伤害诸国人民”事 件,必须立刻镇压,否则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5)清政府承认“纵信”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 各国“道歉”,惩罚擅敢得罪外国的官员„„
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一种垄断资本和反动
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它的
存在和发展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国民党的“法币”
• 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法币的发行量从 5000亿激增至660万亿元,增长1320 倍。 1948年8月,又停止法币,发行‚金元券‛ ,原有的法币,按照1:300万收兑,这就 是说,300万法币只能换1元金元券。并且 声称,金元券发行以 20亿为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 半殖民地性质
– 在政治上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和 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 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丧失完整的主权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 倾销商品,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 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 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
中国革命战略之争之比较研究
中国革命战略之争之比较研究崔媛媛孙建华摘要:在中共历史上,关于中国革命战略的探索过程,曾经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的进程。
从“二次革命论”到“一次革命论”再到“两步走”,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终于得出关于中国革命步骤的正确理论。
“两步走”的理论是党在纠正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和反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胜利之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在中国革命中的实际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二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两步走中国革命战略的争论关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和出路问题。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党先后出现了“二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以及“两步走”的理论,这些关于革命战略的争论也好,探索也罢,确确实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直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可以说,中共关于“两步走”的思想已臻完善。
本文将从这三种革命理论的比较中来论证“两步走”战略思想的正确性。
一、“二次革命论”“一次革命论”和“两步走”都源于马列主义的不断革命论所谓“二次革命论”,可以概括为这3个方面:一是中国革命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
二是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三是民主革命完全胜利后,必须等国内产业勃兴,资本大量积累,无产阶级发达集中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次革命论”包含以下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民主主义革命可以直达社会主义,主张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推翻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二是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
“革命分两步走”理论包括三个要素:一是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二是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主义社会。
三是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必要准备,后者是必然趋势,既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隔着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万里长城”。
“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理论之比较研究
“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理论之比较研究
邢和明
【期刊名称】《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卷),期】1996(0)3
【摘要】关于“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理论,学术界已经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
但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
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初步尝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两种理论内容的三要素及其不可相容性“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是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两种理论,它们在内容上具有不可相容性。
前者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一)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二)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国民党是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三)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达,财富大量积累之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总页数】6页(P26-31)
【关键词】“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陈独秀;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资产阶级;中国革命;资本主义;两步走
【作者】邢和明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委党史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与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比较研究 [J], 万金鹏
2.平民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比较研究 [J], 马英华
3.开拓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生面——评介《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J], 关兵
4.“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比较研究 [J], 李侨峰
5.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研究的新作——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三民主义比较研究》 [J], 宋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应看到二者有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都认为中国共产党要进行的革命有两个,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都主张革命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民主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三是都明确民主革命的内容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四是都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五是都认为民主革命成功后不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正因为有诸多相同之处,所以两个理论容易混淆。
其次,也应当认清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认识不同,前者认为应以资产阶级为主力军,后者认为主力军是农民;二是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认识不同,前者认为应当是资产阶级,后者认为应当是无产阶级;三是对民主革命的结果看法不同,前者认为应当建立资产阶级执政的民主主义国家,后者认为应当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四是过渡到第二步的方式不同,前者认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由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者认为应当在无产阶级领导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主导下,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在具备了一切必备的条件时,实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国共产党处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两种战略构想。这个构想,不仅关系到民主革命后中国向何处去,而且直接影响到民主革命领导权、革命动力、对象等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关系党的兴衰,革命的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准确地认识两种构想的内涵,才能说清楚二者的异同,中肯地评价各自的影响。
从中国共产党认识两个革命关系的历史看,确实先后出现过四种认识,即“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无间断革命论”,以及“两步走”的革命转变论。其中“一次革命论”即是中共一大党纲中主张的直接在中国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无间断革命论”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较长时间内的主张,即认为目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发展下去,不经任何停留,紧接着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或者重要省份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两种主张内涵明确,无需辨证。而对“二次革命论”和“两步走”则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