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心理学的分类(一)
┌根本佛教的心理学 根本佛教的心理学 ├部派佛教的心理学 部派佛教的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断代分期┼菩萨乘 大乘) 菩萨乘( 佛教心理学断代分期 菩萨乘(大乘)佛教的心理学 ├金刚乘佛教的心理学 金刚乘佛教的心理学 └现代佛教心理学 现代佛教心理学
Fra Baidu bibliotek 佛教心理学的分类(二)
┌分析派的心理学 分析派的心理学 ├说有派的心理学 说有派的心理学 ├说假派的心理学 说假派的心理学 ├观行派心理学 观行派心理学 ├方等系的心理学 方等系的心理学 ├唯识派的心理学 唯识派的心理学 ├中观派的心理学 中观派的心理学 佛教各家心理学┼天台系的心理学 佛教各家心理学 天台系的心理学 ├华严系的心理学 华严系的心理学 ├禅宗系的心理学 禅宗系的心理学 ├金刚乘系心理学 金刚乘系心理学 ├南传佛教的心理学 南传佛教的心理学 └待定 待定
佛教心理学之心身结构
内容: 佛性─┬─心——┬能藏——心识(心体)———胎光业魂 │ ├所藏——种子识(记忆)——幽精转魂 │ └执藏——习性识(习惯)——相灵现魂 └─色身─┬意根—┬末那识(思绪)——伏尸魄 │ └意识(直觉)———除秽魄 ├身根──身识(触觉)———尸垢魄 ├眼根──眼识(视觉)———非毒魄 ├耳根──耳识(听觉)———天贼魄 ├鼻根──鼻识(嗅觉)———臭肺魄 └舌根──舌识(味觉)———雀阴魄
隋唐的佛性说(一)
佛性:佛指觉悟; 佛性: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 意为不变。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另外一 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 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于他 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 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 有不同的内涵。 有不同的内涵。 因形成于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天台宗 :因形成于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 妙法莲华经》 故亦也称法华宗。提出“无情有性” 《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提出“无情有性”说, 指草木、瓦砾等无情物也有佛性。即所谓“草木成佛” 指草木、瓦砾等无情物也有佛性。即所谓“草木成佛”论。 华严经》为经典建立起来的宗派。 性起” 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经典建立起来的宗派。“性起” 思想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性起” 简单地说就是称性而起, 思想是其主要理论基础。“性起”,简单地说就是称性而起, 意谓一切众生乃至一切诸法, 意谓一切众生乃至一切诸法,都是如来性之体现 ,只要称 性而起,便可做佛。 性而起,便可做佛。
法相宗祖庭陕西华严寺
汉语系佛教的派别
禅宗 禅是禅那(Jh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 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 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 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主张不靠文 字,利用心灵传递佛法
禅宗祖庭河南少林寺
佛教心理学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 方法。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 多年前的佛学, 方法。而诞生于 多年前的佛学 历来也被称为心学, 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 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 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 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 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 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 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 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 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 就是“心理学” 梁启超十分注重中国佛学史的研究,写下了《 梁启超十分注重中国佛学史的研究,写下了《中国佛法兴衰 沿革说略》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等论著, 沿革说略》、《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等论著,还写有 佛教心理学浅测》一文! 《佛教心理学浅测》一文!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一、佛教在中国的历史 1、 佛教(Buddhism):佛教诞生于公元6世纪 以前的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 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 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 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 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 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 量信徒,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
佛法修行的目的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 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 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 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 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 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获大奖 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因为成佛的内涵不是其他, 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因为成佛的内涵不是其他, 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 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这一切都 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2、释迦牟尼 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 之太子。母摩耶夫人为邻国 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释迦 牟尼作为释迦族的圣人和觉 悟者——佛陀,在他45岁 的时候开始了漫长的弘教活 动,直至80岁涅槃。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3、把佛教传入中国的四位重要人物: 蔡愔:东汉,《四十二章经》 朱士行:三国,西域于阗(今中国新疆和田) 法显:东晋,历时15年,到达印度,抄写翻 译经文 玄奘:唐代
2.心是无尽生命的积累 . 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 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所 有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即使已经成为过去, 有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即使已经成为过去, 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 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 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功不唐捐” 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功不唐捐”。在客观 所有事情都会成为过去, 上,所有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甚至被逐渐遗 但在内心留下的烙印, 忘,但在内心留下的烙印,在生命品质中形 成的记录却不会自动消失,并积聚为影响未 成的记录却不会自动消失, 来生命走向的力量。 来生命走向的力量。
心是什么
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是从心理入手, 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是从心理入手,这 就必须了解心的特征。 就必须了解心的特征。 1.心是多元、复合的作用 .心是多元、 佛法认为,心具有多元、复合的作用, 佛法认为,心具有多元、复合的作用, 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首先是普通心理, 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首先是普通心理, 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感觉、情绪、注意、 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感觉、情绪、注意、表 象、意志等。此外,还有善和不善的心理, 意志等。此外,还有善和不善的心理, 是和道德、犯罪有关的心理。 是和道德、犯罪有关的心理。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2、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又叫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开 始传入中国西藏地区,在与当地原有的苯教 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斗争之后,最终形成藏 传佛教。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地区。佛教 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由于迎娶尼泊尔 和中国的公主,使得佛教传入西藏地区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3、云南巴利语系佛教 亦称“南传佛教”,指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佛教,因由印度 南传,故名。在中国仅仅流行于滇南或滇西 南等傣族地区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中国佛教的分类: 1、汉语系佛教: 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佛教 属于汉语系佛教, 这是因为从梵文经典翻译过来的文字是汉文。 隋唐时期佛教思想繁荣,各学派根据某部佛 经或某种学说发展成自家理论,形成八大宗 派: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华严宗, 密宗,净土宗,禅宗,净土宗和禅宗是今天 汉语系佛教的主流
汉语系佛教的派别
天台宗 此宗是以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 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 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 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觊, 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教义 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 为中心思想。
天台宗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汉语系佛教的派别
华严宗 因尊崇《华严经》而得名。创始人法藏,思 想核心是“法界缘起论”。认为世上一切事 物都互为因果,互为依存。
华严宗祖庭陕西华严寺
汉语系佛教的派别
法相宗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 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 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 教义主张: 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 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 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 变法则森罗万象。
佛家心理学
黄漫远 张丹 薛小雷
佛家心理学
佛教基本知识概述 佛家思想与心理学的关系 对佛家心理学的评价
佛家心理学
佛教与佛家概念的界定 佛家:1.诸佛之净土。2.谓属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学 术思想、佛教僧侣等。 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 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 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 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 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3.心分真妄二种 .
佛法认为,心分真心和妄心两类。真心代表着心的本质, 佛法认为,心分真心和妄心两类。真心代表着心的本质, 在根本上,人心是圆满、自足的,并不缺少什么。正如《 在根本上,人心是圆满、自足的,并不缺少什么。正如《六 祖坛经》所说: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 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 佛。” 虽然心原本万法具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 虽然心原本万法具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 那就是妄心的作用。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 那就是妄心的作用。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是 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其实未必。在妄心的层面, 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其实未必。在妄心的层面,往 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 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当一种需求产 生时,就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问题是, 生时,就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问题是,这种满足程 度是变化的,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一样, 度是变化的,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一样, 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饥饿时,吃饱就能满足。 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饥饿时,吃饱就能满足。吃 饱后,又要吃好才能满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满足。 饱后,又要吃好才能满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满足。 满足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满足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隋唐的佛性说(二)
唯识宗:又称为法相宗,实际创始人是唐朝玄奘大师, 唯识宗:又称为法相宗,实际创始人是唐朝玄奘大师,集大 成者是玄奘大门下高足窥基法师。主要观点是“万法唯识” 成者是玄奘大门下高足窥基法师。主要观点是“万法唯识”, 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 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 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 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 禅宗: 禅宗:禅,即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 即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 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 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 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主 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 见性成佛。 心、见性成佛。
“佛家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的 区别
“佛家心理学”只是佛教 佛家心理学” 界人士对心理学方面的研 究和某种观点, 究和某种观点,属于中立 学术或大客观意义上的 客观知识” “客观知识”,属于科学 的范畴; 的范畴; 佛教心理学” 而“佛教心理学”是具有 教化、信仰、 教化、信仰、修道等宗教 性质的,属于“佛法” 性质的,属于“佛法”的 范畴。至于它们之间是否 范畴。 能统一, 能统一,或以什么形式统 那是另一回事。 一,那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