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入库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药品入库检查、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检查、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药品质量,防止不合格或不符合包装规定的药品进入药库,加强药品入库检查验收工作,满足临床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药品保管员负责到库药品的入库检查验收工作。

2、执行药品入库验收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准确,确保验收质量和验收效果。

3、药品到库后,首先将药品放入待验区,验收合格的药品进入合格品区,实物入库;验收不合格的药品放入不合格区,或直接退回供货单位。

4、核对药品与随货同行单据或入库通知单所列信息是否一致,包括:药品通用名称、生产厂商、规格、剂型、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供货单位、数量、价格等内容。

若不一致,保管员应做好记录,报告采购员,采购员与供货单位业务员联系,查明原因,及时做出处理。

5、外观质量验收,外包装是否坚固、耐压、防潮,是否清洁、卫生、干燥,有无破损,封签、封条有无开裂,若有异常应拒收药品。

6、药品外包装必须印有药品名称、规格、防潮、易碎等储运图示标志和药品规定的其他标志。

7、验收进口药品,需查验其《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8、实施批签发制度的血液制品应查验其批签发合格证。

9、特殊管理的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规定的标示和警示说明。

10、中药饮片验收,应当对品名、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数量,逐一查验。

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11、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保存总时间不得少于3年。

12、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13、明确验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入库和使用。

14、药品验收入库时,供货商必须提供该药品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药品购进与验收管理制度(五篇)

药品购进与验收管理制度(五篇)

药品购进与验收管理制度为严格药品的购进和验收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防止违规药品进入,制定本制度。

1、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购进药品,相关票据齐全。

2、为保证药品质量,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相关合法证照复印件,供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购货合同等,留存备查。

3、每半年进行一次对进货情况的质量评审,分析总结药品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供货单位的供应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

4、根据药品的质量标准和购货合同中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进行质量验收。

具体包括对药品的外观性状,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对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数量、产品出厂合格证、药品检验报告书及质量状况等进行逐一验收。

5、对货与单不符,包装不牢或破损、标识模糊、质量异常或可疑情况不得自行使用或作退、换货处理,应拒收,并及时上报卫生院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6、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对照实物,依据原始票据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

购进记录应载明供货单位、购货数量、购货价格、购货日期、生产企业、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票据和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7、药品验收人员应经过专业或岗位培训,凡验收合格的药品,必须详细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签字并注明验收日期。

柴窝堡卫生院药品购进与验收管理制度(二)是医疗机构为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品采购与验收工作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所采购的药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提高药品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药品购进与验收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药品采购程序:明确药品采购的流程和责任,包括需求计划、询价比较、招标采购等环节。

2.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估的标准,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确保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 药品采购合同:制定合同模板,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防止采购纠纷和合同风险。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1.药品的入库验收工作由药库管理员负责,坚持“两人验收核对,双人签字”的原则。

2 .药品入库验收必须以“药品采购计划执行单”为依据,核实供货单位,药品名称,数量,规格,药品产地等,招标药品以招标价格和招标厂商为准,检查药品质量,严防伪劣药品流入医院。

检查药品包装和有效期,对质量可疑的药品一律退掉,合格者方可入库。

3 .药品入库后,按照创建“放心药房”要求的规定,及时认真的填写“药品入库登记表”,及时进帐。

4 .药品的验收入库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不要敷衍了事,严禁弄虚作假,否则,从严查处。

5 .入库后的药品应及时归位,做到帐物相符,放置有序。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把好药品入库质量关,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购进药品及销后退回药品的验收工作。

三、职责1、验收员负责药品的验收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验收场所及设备1、验收场所应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有防虫、防鼠、防潮、防污染等设施。

2、配备必要的验收设备,如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检测仪、标准比色液、量具等。

五、验收时限1、一般药品应在到货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2、需冷藏、冷冻的药品应在到货后立即验收。

六、验收内容1、药品外观检查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损坏等情况。

检查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清晰、完整,有无涂改、粘贴等情况。

检查药品的外观性状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变色、异味、沉淀、混浊、裂片、结晶等异常情况。

2、药品数量检查核对药品的数量是否与随货同行单或发票相符。

检查整件药品的包装数量是否与标签或说明书标注的数量一致。

3、药品批准文号及有效期检查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否合法有效。

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是否符合规定,近效期药品应在验收记录中注明。

4、进口药品检查检查进口药品的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是否合法有效。

检查进口药品的检验报告书或通关单是否齐全。

检查进口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是否使用中文,并符合规定。

5、首营品种检查对首营品种应进行合法性和质量基本情况的审核,包括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公章原印章的药品生产或者进口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审核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审核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规定。

6、销后退回药品验收检查退货凭证是否齐全,内容是否与实际退货情况相符。

按照购进药品验收的要求对退回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七、验收抽样1、抽样原则验收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

抽样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药品入库、验收、保管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保管制度

药品入库、验收、保管制度
1. 入库管理,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在接收药品时,应建立
明确的入库程序。

这包括接收药品的人员应当核对送货单与实际到
货的药品是否一致,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以及对药品进行分类、记录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2. 验收程序,验收程序是确保所收到的药品符合规定标准的重
要步骤。

验收人员应对药品进行外观检查、包装完整性检查、标签
和说明书的完整性检查等,确保所收到的药品符合相关规定。

3. 保管管理,药品的保管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包括对药品的存
放环境、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控和记录,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分
类存放,并对药品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质量管理,在药品入库、验收和保管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
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建立药品质量跟踪系统、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等,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总的来说,药品入库、验收、保管制度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
合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5篇)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5篇)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为了把好购进药品质量关,保证药品数量准确,外观性状和包装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药品进入本医院制定本制度。

1药品验收必须执行制定的《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由验收人员依照药品的法定标准、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以及购进凭证等,对所购进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2药品质量验收应包括对药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专有标识等内容的检查。

3验收药品应在待验区内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进行检查,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生产医院药房提供的该批药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书。

5验收药品,必须审核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进口血液制品应审核其《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审核其《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上述复印件应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原印章。

6药品验收必须有验收记录。

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7验收员对购进手续不齐或资料不全的药品,不得验收入库。

8验收工作中发现不合格药品或质量有疑问的药品,应予以拒收,并及时报告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9验收工作结束后,验收员应与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保管人员依据验收结论和验收员的签章将药品置于相应的库(区),并做好记录。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2)是医院或药品经营企业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收流程:明确药品验收的流程,包括药品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地点等,以确保每批药品都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

2. 验收标准:制定药品验收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以及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等进行检查,并确保符合要求才能入库。

3. 验收记录:对每批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供应商、验收结果等信息,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返厂、报废、整改等,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药品流通环节。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文(4篇)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文(4篇)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药品入库验收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入库药品的验收工作。

第三条责任部门公司药品入库验收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条验收标准药品入库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公司制定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第二章验收程序第五条入库前准备1.药品公司应提前向供应商确认药品的产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2.供应商应提供药品的质量证书、货物检验报告和相关资料。

第六条验收对象1.药品入库验收的对象包括所有进入公司库存的药品。

2.公司应对不同种类的药品制定不同的验收标准。

第七条验收流程1.收货验收:对进入公司仓库的药品进行数量和外包装验收,与送货单据进行比对。

2.质量验收:对药品的质量进行验收,包括外观、包装、标识、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批号等的核对。

3.记录验收:验收人员应将验收情况填写在药品入库验收记录表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第三章验收依据第八条国家法律法规药品入库验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九条产品质量标准药品入库验收应依据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验收。

第四章责任与监督第十条责任1.药品供应商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合格的药品,并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

2.质量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药品入库验收,确保验收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监督公司领导班子应加强对药品入库验收工作的监督,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处罚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解聘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本到此结束,共计500字。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范文(2)一、1所有药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药品验收工作由保管员、药品会计具体负责,科主任时间许可参加验收.2购进药品的验收:2.1验收员应根据“随货同行单”内容和购进记录,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药品验收管理制度1、验收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药品知识和理化性能、了解各项验收标准内容的人员担当。

2、药品验收应由验收员在待验区按规定比例抽样检查。

中西成药的抽样方法:整件商品,____件(含____件)以下抽样____件;____件以上,每增加____件,增加抽样____件,不足____件,按____件计。

零散商品,小于____盒(瓶、袋)的按实数验收;____盒(瓶、袋)的按____%抽样验收。

验收完毕后应尽量恢复原状。

特殊、贵重药品,应逐件验收。

3、药品到货后,要及时验收(原则上要求到货一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

根据《采购单》、《随货同行单》(《送货清单》、《药库调拨单》)对照实物,逐批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数量的核对。

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或有其他问题的品种,不得验收入库,并通知药库或采购部与供货单位联系作适当处理。

4、不同药品的验收应执行《药品质量验收程序》的规定。

5、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6、药库在验收新药品种时,应检查该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7、药库验收进口药品应有中文说明书和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的复印件等。

8、药库验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须实行生物制品批签发的生物制品时,应有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印章当批《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9、验收外用药品、非处方药其包装和标签应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医院药品采购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1. 验收流程:明确药品验收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时的操作流程和验收后的处理措施。

2. 验收人员:明确参与药品验收的人员要求,包括药剂科管理员、药师和药品采购人员等,要求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入库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1、药品管理部门必须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药
品入库验收程序,以防假劣药品进入仓库,切实保证入库药品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2、药品验收必须由验收人员和复核人员同时进行。

3、药品验收应在验收区进行。

整件的药品按抽样原则开箱验收,零
散品种按批号逐批验收。

验收时根据随货同行单或送货单,对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有效期、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供货单位等进行核对。

并对其外观质量、包装进行检查。

发现质量不合格或可疑的药品,应拒收或单独存放(放入不合格区或退货区),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作好标记,并迅速上报主管人员。

4、验收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双人逐一验收到最小包装。

5、验收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每件包
装上,中药材标明品名、供货单位名称、产地、数量、采收(加工)日期;中药饮片包装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等,已经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需标明批准文号。

6、进口药品验收时,应凭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验收;
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并检查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
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7、验收完毕作出验收结论,并做好验收记录,由验收人和复核人签
字盖章。

验收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准确、不缺项。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8、验收合格后将药品放入合格区按药品相应储存条件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