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17课古诗两首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

⼆年级语⽂下册第17课古诗两⾸ ⼆年级下册语⽂第17课《古诗两⾸》中⼀⾸是李⽩的《望庐⼭瀑布》,⼀⾸是杜甫的《绝句》。
店铺为⼆年级师⽣整理了语⽂课⽂第17课《古诗两⾸》资料,希望⼤家有所收获! ⼆年级语⽂下册第17课《古诗两⾸》课⽂原⽂ 《望庐⼭瀑布》 唐·李⽩ ⽇照⾹炉⽣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cuì)柳, ⼀⾏⽩鹭(lù)上青天。
窗含①(hán)西岭(lǐng)千秋雪②, 门泊③[bó]东吴(wú)万⾥船④。
①含:窗户对着西边的⼭岭,就像把远⼭装在窗框⾥⼀样。
②千秋雪:指⼭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③泊:船只停靠岸边或码头。
④万⾥船:从遥远的地⽅来的船。
⼆年级语⽂下册第17课《古诗两⾸》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如,“紫”是平⾆⾳,“岭”是后⿐⾳,要读准。
⑵⽤⾃⼰习惯的⽅式⾃主识字。
如,在课⽂下⾯的⽣字背景图中找⽣字的读⾳;可以请教⽼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活经验识记⽣字: 出⽰⽣字,随着提⽰语“我会认”,学⽣⾃愿认读⾃⼰会认的⽣字,并说说⾃⼰在⽣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曾见过这个字,是⽤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在交流中⽼师要注意多⿎励学⽣,激发学⽣在⽣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主识字的积极性。
如: “庐”:我游过庐⼭,认识这个字。
“炉”:⽕炉,冬天我们家要⽣⽕炉。
通过和“庐”⽐较,记住字⾳、字形及字义。
“吴”:我妈妈姓吴,⼝天吴。
3、个⼈情感体验识字: 让学⽣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最喜欢的字,联系⾃⼰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根据⾃⼰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环境中理解字义。
如: “岭”:我喜欢“岭”字,因为⼭岭是我们的绿⾊屏障。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

语⽂⼆年级下册第⼗七课古诗两⾸ ⼆年级语⽂下册第17课《古诗两⾸》的作者⼀个是“诗仙”李⽩、⼀个是“诗圣”杜甫。
店铺为⼆年级师⽣整理了语⽂课⽂《古诗两⾸》资料,希望⼤家有所收获! 语⽂⼆年级下册第⼗七课《古诗两⾸》课⽂ 《望庐⼭瀑布》李⽩ ⽇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语⽂⼆年级下册第⼗七课《古诗两⾸》教案 【教学⽬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对⼤⾃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
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 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柳”识记与书写。
【教学⽅法】 ⾃主探究识字、⼩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 1、在假期⾥,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过哪些名胜古迹?风景如何? 2、今天跟⽼师去领略⼀下庐⼭瀑布的美,好吗? ⼆、初读古诗 1、⾃由朗读本课的古诗。
要求: 把字⾳读准,庐、紫、川。
2、指名学⽣分⾏读诗句,注意正⾳。
3、学习⽣字“庐、瀑、炉、疑”,重点正⾳“瀑”。
(学⽣很容易读成“破”) 说说在读这4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庐、炉”读⾳相同、偏旁不同,“庐、瀑、炉”的韵母相同,“疑”是整体认读⾳节。
给⽣字扩词。
4、齐读古诗。
三、朗读感悟 1、⽣⾃读,说说⾃⼰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有疑问?⼩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随学⽣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 如:⽇照⾹炉⽣紫烟: 理解“⾹炉”。
可以让学⽣说说见过⾹炉没有,在这⾥指什么?“紫烟”在这⾥其实是什么?为什么云雾会是紫⾊的?抓住“⽣”字进⾏朗读指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 理解“遥”“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川的前⾯?抓住“遥”字让学⽣明⽩这句话写的是远景,抓住“挂”字进⾏朗读指导。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小儿垂钓) s版全面版

头发乱蓬蓬的
年龄小的孩子
蓬. 头. 稚. 子. 学垂. 纶. ,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
侧坐莓. 苔. 草映. 身。 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遮映
向人打听
远远地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 . .. . .
害怕
应答
鱼儿因受到惊 吓而逃跑
侧蓬 坐头 莓稚 苔子 草学 映垂 身纶 。,
一个头发乱蓬蓬 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莓苔上, 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 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却不回答,
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 回应过路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全诗赏析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 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 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 真、无限童趣。
艺术特 色是?
拓展训练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
诗中描写的情景
(1)画画 (2)编故事 (3)演一演诗的情节 (4)背一背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我答 应了小红一起去观看学 校的校 庆晚会。
垂钓 蓬松 稚嫩 侧身 草莓 青苔 招手
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 诗。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古诗,不理 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深入探究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光不会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s版全面版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他看见)
,知
道
。
忽然透过窗户,他看到不远处的篱笆间有盏 灯火,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用细枝从缝穴 中小心翼翼地捉蟋蟀,尽管已经很晚了,却玩得 十分投入。诗人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跟小伙伴们 一起捉蟋蟀、捉蝴蝶、逮小鱼的快乐情景,那时 也是这样的无忧无虑啊!可时光过得飞快,自己 早已告别了那美好的童年,此时此刻一个人远离 家乡,漂泊在外。于是,诗人起身坐到书桌前, 在寒冷的秋夜里提笔写下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表 达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赏析(二)
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 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 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 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 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 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 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 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赏析(三)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 样的感情?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 叶,篱落灯明,不禁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 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 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 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 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 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 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 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古诗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 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 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 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 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 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 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 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 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 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 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PPT、优质教学课件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望庐山瀑布
日照: 在太阳的照射下。 香炉: 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 紫色的云雾。
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
飞流: 飞快的往下泻。
望庐山瀑布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疑是: 以为是。
望庐山瀑布
读一读,说一说。
你喜欢诗人描写的庐山瀑布吗? 你喜欢什么?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 一同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之情。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课文动画
会读的字
望庐山瀑布
lú pù lú yí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 出评 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 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默读讨论: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的、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 起头 ? 2真情朗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 真情朗读,升华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探讨:题 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 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 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 ”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s版完美版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一阵阵
吹动
,
发出
的声音,
让人感觉
,
江上的秋风使
不
禁
。
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一个人 远在外地。一天晚上,风吹着梧桐树哗啦啦 地响,好像,秋天到了,连树叶都怕冷起来。 看着一江秋水,满天的黑暗,听着秋风吹动 树叶的声音,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诗人怎么 都睡不着,心里觉得更加寒冷。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No Image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PPT、优质教学课件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 快,鹿的 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 择喜欢的 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 的话说说 。
庐瀑炉疑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谁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李白简介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一生 中写下了上千首诗,其诗风格豪 放,思想丰富,语言流畅,富有 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望庐山瀑布
自由读古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 护环境,爱护 家园。 三、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 相关的 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 己生存 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了解印第 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庐山瀑布雄伟壮丽
望庐山瀑布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 思讲给大家听吗?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 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 翠的山壁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 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的直往下泻, 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 来。
2年级语文人教(下)第5组第17课 古诗两首(相关资料)

李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
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
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
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庐山简介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
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
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
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
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
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
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
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
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
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
17、课《古诗两首》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描 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绝 句
黄、翠、白、青: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
千秋雪: 表现出时空的永恒。 万里船: 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绝 句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庐山的香炉峰。紫色的云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河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 色的云雾。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
幅完美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看图背诵古诗
杜 甫
绝 句
——
绝 句
窗含西岭 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拓
展
绝句
唐 杜甫
绝 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会写的字
绝 句
吴 泊 柳
17、古诗两首
lú pù
望庐山瀑布
秀丽的庐山
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诗人之 一,被称为“诗仙”。《望庐山瀑布》就是在他 在流放途中经过庐山时写的。现存李白的诗有九 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lú pù lú yí
庐 瀑 炉 疑
庐
瀑
炉
疑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01
02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04
虚数,形容极高。
05
怀疑,以为。
垂直
03
九重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足有三千尺长。 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我会填:
(1)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中飞落下来一样. (2)
远看瀑遥布看飞瀑流而布下挂,像前条川大河在山前高挂.
望庐山瀑布 李白
1
2
3
4
5
yáo
○ 遥看瀑布挂前川。
lú
pù
○ h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飞流直下三千尺,
日照香炉生紫烟,
庐山的香炉峰。紫色的云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河流
01 日照香炉生紫烟
02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 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 的山间落下来,好像一条 大河挂在山前。
(3) 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顶烟雾袅绕升腾.
日照香炉生紫烟
绝句
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于“诗圣”。本 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lù
hán lǐng
白鹭 bó
含义 wú
山岭
停泊 姓吴
鹭
含
岭
泊
吴
01
两个黄鹂鸣翠柳
02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 乐地歌唱。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202X
17 古诗两首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

(炉)子 电磁(炉 )
茅( 庐 ) (庐)山 壁(炉 ) 三顾茅(庐)
编辑版ppt
10
峰香 炉
香 炉
编辑版ppt
11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版ppt
12
假如你给《望庐山瀑布》配一幅画, 你会画哪些景物?
庐山 香炉峰 瀑布
日照 紫烟 银河
22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版ppt
23
想象画面读古诗
画面的景物 画面的特点 画面的灵动
编辑版ppt
24
想象画面读古诗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编辑版ppt
25
想象画面读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课《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编辑版ppt
1
望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望
1.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 落后).~风捕影. 2. 拜访:看~.拜~.探~. 3.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5. 向,朝着:~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7. 埋怨,责备:怨~.
编辑版ppt
4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版ppt
5
望湖楼醉书 望月怀远
望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崔崔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PPT课件[1]
![崔崔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b0179e11cc175527072208f9.png)
绝 句
唐 杜 甫
两 一
个 行
黄 白
鹂 鹭
鸣 上
翠 青
柳 天
, 。
窗
门
含
泊
西
东
岭
吴
千
万
秋
里
雪
船
,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借用工具书了解作者。 3.自学生字。 4.借用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lù hán lǐng 鹭 含 岭 白鹭 含义 山岭
李白简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庐 山 瀑 布
启智探究
望 看 (lú) 庐 山 瀑 (pù) 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庐山的香炉峰。紫色的云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河流
香炉
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 色的云雾。
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 泻,足有三千尺长。
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 天外落了下来。
反馈矫正一
三叠泉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反馈矫正二
思考:《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远看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 在山前高挂.
飞流直下三千尺,
垂直。 虚数,形容极高。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件、收集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件、收集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执教日期:教学过程:切入举偶1、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背古诗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由背诗活动,营造学诗的氛围,实现自然过渡,相机板书课题。
)2、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
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初读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
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
”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9篇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 1《望庐山瀑布》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这一单元都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针对诗文的以上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目标的: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我会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教授过程来学习文本的。
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打算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设计了多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为学习其他的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既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说课反思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给“望” 换个词吗?
看
观察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少年时博览群书,20岁起在四 川漫游,25岁出川东游。42岁做了翰林院学士,但不受重 视,抱负不能实现,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因受牵连被 流放夜郎,《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次流放途中经过庐山 时写的。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表现了 对封建秩序和权贵的不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描 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 是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
存世。
秀丽的庐山
大东天林池寺
桃花龙三五花首叠老径园崖泉峰
《绝句》数量词分析
《绝句》数量词分析 有实有虚,使诗更有特色。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描 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绝句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句
会写的字
吴含窗 岭鸣泊柳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壮丽景色)
香炉峰:
峰的形状像香炉,峰头常 有云雾缭绕,因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绝 杜句
甫
杜甫
绝句
杜甫是唐代著名 诗人,他写的诗风 格多样,意境广阔 ,情感深沉,是现 实主义诗人。
绝句
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
千秋雪: 万里船:
表现出时空的永恒。 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鹭
鹭鸶,一种水鸟,嘴直而尖, 颈长,腿长。喜欢栖息在幽深宁 静的环境中,近人性,富人情味。 鹭鸟品种繁多,有大白鹭、白鹭、 中白鹭、牛背鹭、苍鹭、池鹭等。 鹭鸶可以用作江河、水库中的捕 鱼工具。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