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
《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Energy: power supply standard coal compl eting 31 2.25 g/k Wh, down 0 .1 g /kWh; integrate d auxiliary power consumpti on ratio in 5 .12%, dow n 0. 26%; poll utant emis sions performance grea tly reduce d compare d to last yea r, carbon 0 .09 g /kWh, s ulfur dioxide 0.10 4 g /kWh NOx 0.51 2 g /kWh; dust remova l
Delegates, staff: Hell o! in the r un-up to t he Spri ng Festival, we held one sess ion of four staff represe ntatives Conference 2 013 -works hop, full back i n 201 2, careful analy sis of the curr ent sit uation, dis cuss 2 013 development pl ans .
million k Wh, an i ncreas e of 757 mil lion kWh.
Sales totaled 7. 425 billion k Wh, exceedi ng sale s of 33 0 million kWh the annual Exe cutive budget, an i ncrea se of 7 29 million k Wh. --S ecurity measures : unpla nne d outages 2 .5 times.
第5章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画反馈网络,求反馈系数
负反馈的分析,一定要满足单向化条件,画反馈网络时,要 消除输入信号通过反馈网络的直通效应。 画法: 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对并联反馈)或开路(对串联 反馈)。
反馈系数的求法:
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网络产生的反馈信号,它们的比值就 是反馈系数。
A 1 1 k f A k f
串联反馈 Rif 并联反馈 Rif 0
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Rof 0 Rof
vO 1 Avf vi k fv vO 1 Arf ii k fg
iO 1 Aif ii k f i
iO 1 Agf vi k f r
电流反馈: 输出端串联连接
电压取样 . Vo 电流取样 . Vo A . Xf . Io RL
A . Xf
RL
kf (a) VCC 反馈支路 Rf vi RE (c) RC
kf (b) VCC RC vi vo . Ie Rf RE (d)
vo
反馈支路
串联反馈
. Ii + . Vi - Rif - . Vf + kf (a) + . V′i - Rf A + . Vi - Rif
VCC
电压并联负反馈
VCC R2 R1 C1 + + b1 + T1 . e1 v′i + . R3 vf c1 R5 c2 + T2 RL R4 R6 + C2 反馈网络 vo + C3 +
. vi
电压串联负反馈
VCC R2 c1 R1 + b1 . . ii i′i . if + T1 e1 + R3 CE e2 R4 + + CC c2 T2 RL R5 Rof R6 反馈网络 . vo +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概述: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负反馈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其通过引入反馈信号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线性度和带宽等性能指标。
本报告将对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进行描述和总结。
一、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器是通过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构成一个反馈电路,利用反馈电流或电压进行联动的一种放大器。
在负反馈放大器中,输出信号被送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反馈网络的参数,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异最小化,从而实现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线性度的提高。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有:1. 功率放大器电路板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流表5. 电压表6.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三、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电路图、实验指导书中的指导,搭建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2. 连接仪器: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连接到负反馈放大器的适当位置。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逐步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记录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数值。
4. 测量数据:使用示波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对电路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流和电压等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输入输出阻抗、带宽等性能参数,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为10倍,输入输出阻抗分别为10kΩ和1kΩ,带宽为10kHz。
这些数据表明,负反馈放大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能够进行有效的信号放大,同时具有较低的输入输出阻抗,能够适应不同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不同频率下,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较低频率下增益较高,而在较高频率下增益较低。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及负反馈电路实验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及负反馈电路实验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及电路试验_模拟试验与指导4.1.3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及负反馈电路试验1)试验目的(1)巩固学习放大器主要性能(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的测量办法。
(2)观看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联系及互相影响。
(3)观看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普通测试办法。
2)试验原理(1)开关A向左扳,开关B打开时,图4.1.3为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4.1.3 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及负反馈电路(2)因为放大器级间是阻容耦合,每级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这易于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和调节。
两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办法同试验4.1.1。
(3)对于沟通信号,在分析多级放大器时,要考虑各级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及放大器与信号源或负载之间的衔接问题。
例如:后级的输入电阻构成了前级的负载电阻,前级的输出电阻便构成了后级的信号源内阻。
此外,多级放大器在放大较低频率信号时,级间耦合电容会造成信号的衰减。
(4)两级放大器中频段的性能指标分析如下。
①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为式中:——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R′L1——第一级的沟通等效负载,R′L1=Rc1∥Rb21∥Rb22∥[rbe2+(1+β2)Re3];——其次级的电压放大倍数,R′L——其次级的沟通等效负载,R′L=Rc2∥RL。
②放大器输入电阻为:ri=Rb11∥Rb12∥[rbe1+(1+β1)Ref]③放大器输出电阻为:ro≈Rc2(5)负反馈电路会对放大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反馈类型不同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也不同。
开关A向左扳,开关B闭合时,图4.1.3为级间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基本方程式:式中:Au——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Fu——反馈系数;Auf——放大器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电路放大器的性能的影响:①当为深度反馈时,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可近似表示为:Auf=1/Fu;②电压串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iif=Ui/Ii=ri(1+AuFu);③电压串联负反馈的输出电阻:rof=Uo/Io=ro/(1+A′usFu);式中:A′us——负载RL开路时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2.4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以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
所谓负反馈,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
若所加入的信号极性与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是负反馈。
根据取出信号极性与加入到输入回路的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四类: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与并联电流反馈。
下图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r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家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r=Av/1+AvFv ,Av为开环放大倍数。
(2)反馈系数 Fv=RF1/Rf+RF1(3)输入电阻 R1f=(1+AvFv)Rf Rf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 Rof=Ro/(1+AvoFv) Ro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vo为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模拟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伏安表,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按图连接好电路,取Ucc=+12V,Ui=0V,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格中:测得的结果如图:记入表格中:U B(V) U E(V) U C(V) 第一级 2.49 1.746 8.218第二级 2.801 2.047 7.1242、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针1、减小电压放大倍数的验证按上图连接电路,设置信号发生器参数为F=1KHz,U=30Mv,选择正弦波形,由示波器读出波形:A、无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仿真结果:B、有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仿真结果:图形分析:有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负反馈减下了电压的放大倍数。
条件;f=1KH,Us=5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基本放大器Us(mV) Ui(mV) UL(V) Uo(V) Av Rf(KΩ)Ro(KΩ) 5.0 0.5 0.25 0.48 500 1.11 2.208负反馈放大器Us(mV) Ui(mV) UL(V) Uo(V) Avf Rif(KΩ)Rof(KΩ) 5.0 2.3 0.14 0.20 87 8.52 1.028表3—2(2)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计入3—2表2、展宽放大器通频带的验证将图中的示波器换成波特计后,再做一次上述的实验(接入与不接入负反馈个仿真一次):A、无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特性仿真结果:B、有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特性仿真结果:结果:有负反馈时频率从10Hz起增益开始达到最大,增加负反馈后从6.029Hz起增益开始达到最大,展宽了通频带。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的PSpice仿真

响, 比如可以扩展电路的通频带——降低下限截止 频率、 提高上限截止频率 , 可以降低环 内器件 的噪 声, 可以改善环内器件引起的非线性 , 可以方便地改 变输 入输 出 电阻等 . 本文 以较常见 的两级负反馈 放大 电路 为例 , 略 粗
要对电路进行仿真需要首先绘 出电路原理图绘 出原件属性 , Wi o s 环境下启动 OcdFml 在 n w7 d r a i a y R l s 92 C p r CS 在菜单栏中选择 F eN w e ae ./ at e I, e u i \e \ l Po c, nm 栏中输入新建项 目的名称 , Cet r et在 a e j 在 r e a a e r et s g 中选择 A a g r i dA D wPo c U i 栏 N j n nl x / , ooM e 在 Lctn栏中输入项 目文件保存的文件夹 , oao i 然后
介绍用 Ppc 仿真工 作状态 的一般步骤 . Sie 仿真选用 的
移动鼠标 , 以绘制下一段互连线, 单击 鼠标右键 , 选 择 E d r 子命令 , n e wi 结束互连线绘制. 将 鼠标 对准 要 修 改 的名 称 或者 数 值 , 双击 鼠标
左键 , 出现 “ i lyPoe i ” 口, “ au” Ds a r re 窗 p pt s 在 V le 栏填
第 3 第 2期 3卷
21 0 2年 2月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1)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学会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电压放大倍数。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名称数量函数信号发生器 1示波器 1万用表 1直流稳压电源 1741/LM324 2电阻若干三. 实验原理放大器加入负反馈后,由于反馈信号是削弱输入信号的,结果将使放大倍数降低,但却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扩展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并能抑制干扰和噪声,变换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等。
1、把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端的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其基本关系式为Af=A/(1+AF)。
判断一个电路有无反馈,只要看它有无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指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联系起来的电路,构成反馈网络的元件称为反馈元件。
反馈有正、负之分,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加以判断:先假设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顺着信号传输方向逐步推出有关量的瞬时极性,最后得到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反馈信号为削弱净输入信号的,则为负反馈,若为加强净输入信号的,则为正反馈。
反馈还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之分。
若反馈电路中参与反馈的各个电量均为直流量,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常用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若参与反馈的各个电量均为交流量,则称为交流反馈,交流负反馈用来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
2、负反馈放大电路有四种基本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的,称电压反馈,取样于电流的,则称电流反馈。
若反馈网络与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串联连接,则称为串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为uf,比较式为uid=uI-uf,此时信号源内阻越小,反馈效果越好;若反馈网络与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并联连接,则称为并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为if,比较式为Iid=iI-if,此时信号源内阻越大,反馈效果越好。
3、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与反馈深度(1+AF)的大小有关,其值越大,性能改善越显著。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训指导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训指导(特别提醒:实验电路图中可能存在有的元器件数值与实验电路板中的不相同,实验时应以实验电路板中的为准。
另外,由于元器件老化、湿度变化、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致,实验电路板中所标的元器件数值也可能与元器件的实际数值不一致。
有的元器件虽然已经坏了,但仅凭肉眼看不出来。
因此,在每次实验前,应该先对元器件(尤其是电阻、电容、三极管)进行单个元件的测量(注意避免与其它元器件或人体串联或并联在一块测量)。
并记下元器件的实际数值。
否则,实验测得的数值与计算出的数值可能无法进行科学分析。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电路板实物照片一.实验目的1.加深了解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学习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训练按图接线和查线的能力,进一步熟悉仪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电阻R13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V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5上形成反馈电压U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C 2200μF13 1414V CC 172图4—1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板电路图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vfVV VVf F A A A +=1其中 A v =U o /U i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 v F v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 反馈系数11F f F V R R R F +=(3) 输入电阻 r 1f =(1+A v F v )r i 'r i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不包括偏置电阻) (4) 输出电阻VVO oor F A r r +=1r o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 vi Ri -
A
xo
引入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深度串联 负反馈的输入电阻→∞。信号源最好采用电压 源。
输入电阻(主要与输入端的反馈方式有关)
并联负反馈
基放输入电阻 R i
环路增益
T if i i
ii
vi i i
f
i i A xo
+ if R i
i s R vi s vi i i i i Ak
一、负反馈放大器的类型
从 输 出 端 看 1、若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并接,反馈信号取自负载上 输出电压的反馈称为电压反馈。输出量 xo = vo 2、若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串接,反馈信号取自负载中
输出电流的反馈称为电流反馈。输出量 xo = io
xi xf kf A
RL
xi
+ vo -
xi xf
xi
5.1 5.2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主要内容
5.3
5.4 5.5
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深度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返回
一、反馈的概念
5.1 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一)日常生活中的反馈 (二)电路中的反馈
在前一章放大器基础中讨论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时已接触过反馈现象。
直流通路
串联负反馈
基放输入电阻 R v / i i i i Rs
i
+
+ vi vs 环路增益 T v f / v i Ak f + vf kf - 反馈电路输入电阻: v i vi v i v i Ak f v i v f (1 Ak f ) R i F R if ii ii ii ii
运放二级放大电路

运放二级放大电路【最新版】目录1.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概念2.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构成3.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特点与应用正文一、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概念运放二级放大电路是一种基于运算放大器设计的放大电路,它具有电压放大功能。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运放二级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号处理、模拟计算等领域。
二、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构成运放二级放大电路主要由两个运算放大器、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
其中,运算放大器作为核心元件,负责电压放大;电阻和电容则起到调节电路稳定性和输入输出阻抗的作用。
三、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运算放大器 A 的非反相输入端接地,使得输入电压信号与地之间的电压为零,从而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2.运算放大器 A 的输出电压信号通过电阻 R1 加到运算放大器 B的反相输入端;3.运算放大器 B 的同相输入端接电容 C,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4.运算放大器 B 的输出电压信号通过电阻 R2 反馈到运算放大器A 的反相输入端,形成负反馈;5.通过调整电阻 R1 和 R2 的阻值,以及电容 C 的容值,可以调节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
四、运放二级放大电路的特点与应用运放二级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电压放大倍数较高,可达到 100 倍以上;2.输入输出阻抗较低,适用于高阻抗信号源和负载;3.共模抑制能力较强,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信号;4.电路稳定性较好,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参数进行调节。
运放二级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信号放大、滤波、模拟计算等场景。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6.4.1 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6.4.2 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图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VV VVf F A 1A A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 V F V —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图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2)反馈系数F1f F1V R R R F +=(3) 输入电阻R if =(1+A V F V )R i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 输出电阻VVO OOf F A 1R R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6.4.3实验设备与器件1. +12V 直流电源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双踪示波器4. 频率计5. 交流毫伏表6. 直流电压表7. 晶体三极管3DG6×2(β=50~100)或9011×2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6.4.4实验内容1. 测量静态工作点(1)按图1连接实验电路,取U CC =+12V ,先不加交流输入信号。
(2)上面的开关(开关1)通,下面的开关(开关2)断。
模拟电路:实验四、负反馈两级放大器

0.707VO1(先计算好此值,以便于用交流毫伏表读数),
分别找到对应的频率fH和fL,之后计算出BW。
如何调节频率? ■先按“频率”键;
■高频端先预设为180KHz,通过
“<”或“>”键选择在个位, 再
用“调节旋钮”调节频率;
■低频端先预设为15Hz,调节频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4、测量闭环时的动态参数AVf、AVSf、RIf、ROf 把输入信号的频率调回到1KHZ、反馈电路中的
US、UI以及两种带载情况的输出电压UOO、UOL(参见 表1-5-2)。
●测试电路如下:
电路连接方法
3、测量基本放大器的通频带BW=fH-fL
提示:可以直接以上述已测量的空载输出电压VO1为基
准,而不需要把输出电压调至2V。
保持输入信号US不变,只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然后
分别增大和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电压下降至
开关S打向闭合,并保持输入信号US不变,然后 分别测量和记录此时实际的US、UIf以及两种带载 情况的输出电压UO1f、UO2f(参见表1-5-3、P18)。
测试电路同开环时的电路。
5、测量闭环放大器的通频带BWf=fHf-fLf
测量的方法与步骤同上述的实验内容3,在此不再 赘述。(高频端先预设为2000KHz,低频端先预设为15Hz)
6、观察负反馈对输出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1)把输入信号的频率调回到1KHZ、反馈电路中的开 关S打向关断,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逐渐增 大输入信号的幅值,使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失真,测量 并记录此时输出电压的幅值及其波形。
(2)把反馈电路中的开关S打向闭合,并保持输入信号 US不变,然后再分别测量和记录此时输出电压的幅值及 其波形,并比较有、无反馈时输出电压的幅值及其波形 的变化。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四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2.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3. 掌握两级放大器与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调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1.阻容耦合放大器是多级放大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电路如图4.4.1所示。
这是一个曲型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由于耦合电容1C 、2C 、3C 的隔直流作用,各级之间的直流工作状态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可分别单独调整。
但是,对于交流信号,各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级的输出电压就是后级的输入信号,因此两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u2u1u A A A ⋅=,同时后级的输入阻抗也就是前级的负载。
2. 负反馈放大器(1)负反馈电路的基本形式负反馈电路的形式很多,但就其基本形式来说可分四种:(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分析放大器中的反馈时,主要应抓住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反馈信号的极性。
如果反馈信号是与输入信号反相的就是负反馈,反之则是正反馈。
第二、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关系。
如果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就是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就是电流反馈。
第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
从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看,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与输入信号并联接入称为并联反馈;串联接入成为串联反馈。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能有效地改善放大器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带宽度、非线性失真、稳定性等方面。
但是放大器性能的改善是以降低其增益为代价的,因而在应用负反馈电路时,必须考虑电路性能改善的同时会引起电路增益的减小。
3.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i R 及输出电阻o R 。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i R 是向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定义为输入电压i u 和输入电流i i 之比,即:iii i u R =。
测量输入电阻i R 的方法很多,例如替代法、电桥法、换算法等等。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流程

两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两级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如何设计和搭建两级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负反馈与集成运放

反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①按反馈的极性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②按反馈信号的成分又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③按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关系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④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
负反馈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关系式
电工电子技术
负反馈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6.2.2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1. 电路组成
特点:
(1)由两个完全对称的 共射电路组合而成。 同时要求参数对称。
(2)电路采用正负双 电源供电。
电工电子技术
负反馈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 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静态时,ui1 = ui2 = 0 uo= uo1 - uo2 = 0
判别法:令 uo = 0 (RL 短路),若反馈消 失则为电压反馈。
A
RL uo
io
A
RL uo
电压
F
反馈
电流
F io 反馈
电流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判别法:使 uo = 0(RL 短路),若反馈仍然 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
负反馈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6.1.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 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 瞬时极性法:规定电路输入信号在某一时刻对地的极性, 并以此为依据,逐级判断电路中各相关点电流的流向和电 位的极性,从而得到输出信号的极性;根据输出信号的极 性判断出反馈信号的极性。
电工电子技术
负反馈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输入失调电压 UIO (3)输入失调电流 IIO= |IB1- IB2| (4)输入偏置电流 IIB= (IB1+ IB2)/2
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

一、实验目的设计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要求如下:1、增益≥40dB ;2、3dB 带宽10Hz~1MHz ;3、采用双电源供电;4、输入信号200mV ≥Vpp ≥20mV 。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过程 1、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的设计(1)、确定电源电压要求输入信号200mV ≥Vpp ≥20mV,增益≥40dB,即100倍,由于实际增益小雨理论计算的增益,故将理论增益设定为120倍。
输出电压的最大Vpp=200mV ×图1 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原理图SfS V R R R A +≈120=24V。
考虑到管压降,采用±15V双电源。
(2)、晶体管的选择采用S8050(NPN)、S8550(PNP)互补对称管,可满足设计要求。
(3)、确定R4+R5、Rf根据经验三极管射级电流大于2mA 会使电路比较稳定,令R4+R5压降为4V 则R4+R5阻值约为2KΩ放大倍数约为Rf与R4比值,令放大倍数为120,则取R4为100 Rf为12K较合适,R5为1.8K(4)确定R3的值Q1管对信号的放大倍数约为20倍输入信号Vp-p为200mv 则在R3上的压降至少为4V才能保障波形不失真,由于负反馈作用这一级幅值不会达到4V,设压降为4V,由于电流为2mA,阻值为2K(5)确定R6、R7(6)令静态通过Q2电流约为3mA(7)则电阻R6约为1.5K 保证输出不失真R7上压降大于10V,取R7=3.9K2、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的仿真结果(1)、增益的仿真结果输入信号截图:输出波形截图:(2)、频率响应的仿真结果波特仪显示结果截图:3、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电路板四、实验结果MHz,频率再高时输出波形失真。
五、实验总结实验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翻阅了一些有频率:1kHz 幅值:50mV关晶体管电路设计的有关资料,学习了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并熟练使用仿真软件,但是实际上还是与与仿真结果有所差别,经过不断调试,基本达到实验要图3 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仿真截图Vp-p=100mV 1KHZVp-p=100mV 1MHZ频率特性。
负反馈放大器课件

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领域。 负反馈技术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减小信号失真和噪声,保证通信 质量。
在通信系统中,负反馈放大器常用于基站、中继站和光端机等设备中,用于放大 和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也发 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负反馈技术,可 以减小控制系统的误差,提高系统的 稳定性和精度。
04
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
设计步骤
确定放大器的增益
根据应用需求,计算所需的放 大倍数。
选择合适的反馈网络
根据增益和带宽要求,选择合 适的反馈元件。
确定输入和输出阻抗
根据电路的阻抗匹配要求,计 算输入和输出阻抗。
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根据放大器的电源电压要求, 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
元件选择与计算
01
02
电压反馈放大器通过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来改变输入电
压或电流,从而影响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02 03
详细描述
电压反馈放大器通常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其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压, 通过电阻或电容网络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减小放大器 的增益并改善稳定性。
特点
电压反馈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点,适用于电压放大 和缓冲电路。
带宽
总结词
带宽是负反馈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范围。
详细描述
带宽是指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即放大器能够处理的信号频率上限 和下限。在负反馈放大器中,带宽的大小受到反馈系数的调节,反馈系数越大 ,带宽越窄。
噪声性能
总结词
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

那么: fHf=(1+ Am FV)fH
fCf=fC/(1+ Am FV)
3、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Aum为中频 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 放大倍数的 0.707 Au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L和上 限频率fH,来自通频带 fBW= fH - fL
本次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填写表3-1) 调节偏置电阻RW1和RW2,使Uce1≈Uce2=0.5—0.3Vcc 2、测试开环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填写表3-2)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填写表3-2、表3-3 )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1、负反馈对放大器稳定性的影响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V=Uo/Ui
反馈系数 :Fv
反馈深度 : 1+AVFV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AV/反馈深度 上式表明,引入反馈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不带反 馈时的放大倍数的 1/反馈深度 。
2、负反馈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名称 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两级放大器级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多级放大器级间的相互连接最常见的是阻容耦合方式 和直接耦合方式,前者能使各级之间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 响,各级工作点可根据信号的要求分别进行调整,应用较 广。 负反馈虽然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 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 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应用最为 广泛。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朱光耀学生学号:201324122225 系别班级:13电气2报告性质: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实验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器实验地点:实验楼206 实验日期:11月23号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
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VV VVf F A 1A A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2) 反馈系数F1f F1V R R R F +=3) 输入电阻R if =(1+A V F V )R i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 输出电阻VVO OOf F A 1R R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Aum为中频 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 放大倍数的 0.707 Au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L和上 限频率fH,则通频带 fBW= fH - fL
本次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填写表3-1) 调节偏置电阻RW1和RW2,使Uce1≈Uce2=0.5—0.3Vcc 2、测试开环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填写表3-2)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填写表3-2、表3-3 )
放大器接入负反馈后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因而 由于频率不同所引起的放大倍数的变化当然也会减小,即 可使频带变宽,改善了频率响应。 若中频开环放大倍数为Am fHf和fCf分别为加入负反馈后的上下限频率
那么: fHf=(1+ Am FV)fH
fCf=fC/(1+ Am FV)
Hale Waihona Puke 3、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1、负反馈对放大器稳定性的影响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V=Uo/Ui
反馈系数 :Fv
反馈深度 : 1+AVFV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AV/反馈深度 上式表明,引入反馈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不带反 馈时的放大倍数的 1/反馈深度 。
2、负反馈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名称 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两级放大器级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多级放大器级间的相互连接最常见的是阻容耦合方式 和直接耦合方式,前者能使各级之间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 响,各级工作点可根据信号的要求分别进行调整,应用较 广。 负反馈虽然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 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 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应用最为 广泛。